#腹瀉

宜蘭腹瀉案例增 洗手、打疫苗防流感

宜蘭腹瀉案例增 洗手、打疫苗防流感#腹瀉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及宜蘭縣衛生局監測發現,宜蘭縣已經連續3週出現腹瀉案例,佔醫院門診、急診就醫民眾中4成5。而台灣已進入流感流行期,因不同於一般感冒,容易併發肺炎、心肌炎等併發症,尤其是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幼兒為高危險群,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施打流感疫苗。根據疫情監測資料,去年流感併發症病例,造成死亡案例絕大多數病例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疾病管制局表示今年截至12月5日為止,幼兒流感疫苗全國使用率僅有6成。由於六歲以下幼童罹患流感後產生併發症的死亡率是一般人的七倍,接種流感疫苗才會產生保護力,並降低流感併發症的機會。家長應儘速帶家中幼兒施打疫苗,除了預防流感,也可降低嬰幼兒因流感引起的住院率。目前前正是腸道諾羅及輪狀病毒好發時節,也是造成嚴重腹瀉最常見的致病原因。因此,宜蘭縣衛生局局長劉建廷呼籲民眾出入公共場所,應加強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及通風,落實個人衛生好習慣,生病不上班不上課,讓大家安心度過這段傳染病高峰期。 

腹瀉感染較去年增 群聚感染應隔離

腹瀉感染較去年增 群聚感染應隔離#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由於近來腹瀉群聚事件及急診腹瀉就診病例呈現上升的趨勢,較去年感染人數增加,連江縣衛生局表示諾羅病毒具高度的傳播能力,常於校園及人口密集機構引起大規模感染,請學校及人口密集機構確實執行感染管控措施,預防機構或單位內感染;若有疑似群聚事件發生,應儘速通報當地衛生局及疾管局,醫療機構內若疑似發生群聚疫情時,應將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予以區隔,並由不同的人員照顧,以免經由照顧的過程而傳播。依據疾病管制局傳染病疫情監視資料顯示,101年第45~48週全國急診與門診腹瀉就診病例百分比均呈上升趨勢,且高於去年同期;0到6歲兒童急診腹瀉就診率較其他年齡層高。而腹瀉群聚事件以諾羅病毒最為常見,主要發生於學校、護理之家及醫院等場所。由於諾羅病毒傳播迅速,醫院或照護機構於照顧病患時,要落實正確的感染控制程序,照顧病人前後務必洗手或更換手套,並注意環境的清潔及消毒。諾羅病毒等腸胃道感染疾病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請民眾加強衛生教育宣導,包括勤洗手、不生食、不生飲、注意個人及衛生環境等,以降低病原傳播風險。 連江縣衛生局表示,諾羅病毒對於環境及消毒藥品具有較高的抵抗力,病患的糞便或嘔吐物應依「腸胃道感染個案嘔吐物及排泄物污染場所之消毒方式與注意事項」,使用較高濃度的漂白水消毒處理,以去除其傳播能力。

亂洗手、喝髒水 小心感染人芽囊原蟲

亂洗手、喝髒水 小心感染人芽囊原蟲#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不要亂洗手!一名40歲的劉先生,就因為亂洗水溝水後而出現腹脹、腹瀉,甚至有血便的情形,至醫院就診檢查發現為感染人芽囊原蟲;豐原醫院肝膽腸胃科何明印主任提醒,人芽囊原蟲的囊體期能活存在水中,若有疑似水源性群聚感染發生,一定要將其列為考慮。劉先生表示,日前陪同友人至各觀光景點區流動式擺攤,看見大水溝的水質清澈且成流動狀態,多次就近在水溝洗手,沒想到因貪圖方便,竟會感染人芽囊原蟲!何明印說,人芽囊原蟲在有無症狀的患者腸胃道中皆可發現,於腸胃道快速繁殖會造成腹瀉,感染源為喝到污染的水質,群聚感染則可回溯至食物處理者及家中的寵物。在臨床表徵方面,大多數可能一點症狀都沒有,或者會感到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暈眩、體重減輕等,另外亦會伴隨有下消化道出血、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多、肝脾腫大、腸阻塞等疑似大腸結腸癌的症狀。感染科王唯堯醫師表示,人芽囊原蟲(Blastocystis hominis)感染廣泛分佈於全世界,但在衛生環境較落後的地區發生率較高。而台灣隨著新住民的增加,於民國91年開始在外勞體檢加入人芽囊原蟲檢查。人芽囊原蟲可見於無脊動物(如:蚯蚓)、魚類、爬蟲類、兩棲類、昆蟲、鳥類、囓齒類及哺乳類(如:豬),某些動物有較高的感染趨勢,如豬及家禽等。何明印呼籲,因原蟲感染目前以糞口傳染途徑是最有可能,如廁前後、換尿布後及處理食物之前,一定要使用肥皂洗手,食用生鮮蔬菜或水果前也一定要清洗乾淨或剝皮。在衛生條件不佳的地區國家,應避免飲用生水或生食。若家中有人或外勞感染,其他成員亦無需恐慌,除了治療患者,建議其他成員做糞便篩檢,若能做好個人衛生習慣,注重飲水衛生,被感染的可能性很低。

進入病毒性腸胃炎好發季 腹瀉群聚事件頻

進入病毒性腸胃炎好發季 腹瀉群聚事件頻#腹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疾病管制局疫情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第45-48週)急診腹瀉就診病例百分比為7.42, 7.79, 7.60, 8.34(去年同期為3.46, 3.86, 4.07, 3.80),門診腹瀉近四週就診病例百分比為3.73, 3.75, 3.74, 3.95(去年同期為2.96, 3.07, 3.03, 2.90),顯示近期全國急診與門診腹瀉就診病例百分比均呈上升趨勢,且高於去年同期,其中急診腹瀉就診病例百分較全國各區均呈上升趨勢,尤其台北區明顯高於其他區;急診腹瀉年齡別就診率以0-6歲兒童較其他年齡層高。疾管局腹瀉群聚監測顯示,近四週(第45-48週)已發生18起腹瀉群聚事件,其中 14起(78%)為諾羅病毒感染 (含1起為諾羅病毒及沙門氏菌混合感染、1起為諾羅病毒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1起為沙門氏菌感染、1起檢驗結果為陰性,另2起仍在檢驗中;較去年同期腹瀉群聚事件6起(其中3起為諾羅病毒引起)增加許多。近期腹瀉群聚事件以諾羅病毒感染為主,主要發生於學校、護理之家及醫院等機構場所。疾病管制局呼籲,目前已進入諾羅病毒等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呼籲民眾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以防範疫情發生。腹瀉等腸胃道感染疾病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攝食受病人排泄物或嘔吐物污染的水或食物而傳染,也可能經由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嘔吐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在常見的腹瀉病原中,諾羅病毒具有高度的傳播能力,經常引起大規模的感染,尤其在校園、醫療照護等人口密集機構。諾羅病毒引起之病毒性腸胃炎全年均有可能發生,尤其以秋冬與初春等氣候較為涼爽的季節最為常見。疾管局表示,目前並無專門的藥物可供諾羅病毒感染之治療及預防,因此勤洗手、不生飲、不生食、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是預防感染最重要的措施。由於諾羅病毒傳播迅速,醫院或照護機構於照顧病患時,要落實正確的感染控制程序,照顧病人前後務必洗手或更換手套,並注意環境的清潔及消毒。機構內疑似發生群聚疫情時,應將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予以區隔,並由不同的人員照顧,以免經由照顧的過程而傳播。由於諾羅病毒對於環境及消毒藥品具有較高的抵抗力,因此病患的糞便或嘔吐物應依「腸胃道感染個案嘔吐物及排泄物污染場所之消毒方式與注意事項」,使用較高濃度的漂白水處理,以去除其傳播能力。

病毒性腸胃炎好發期 腹瀉就診病例增

病毒性腸胃炎好發期 腹瀉就診病例增#腹瀉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最近全國腹瀉就診病例明顯增加,花蓮縣衛生局特別通令全縣十三鄉鎮市衛生所及三十五座衛生室加強衛教宣導,增進民眾防範傳染疾病蔓延的警覺。花蓮縣衛生局徐祥明局長表示,依據流行病學統計資料顯示,秋冬季節經常是病毒性腸胃炎好發時期,最常見的病毒分別是為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感染。民眾身體不適就醫時,醫生常會告訴民眾得了「腸胃型感冒」,其實多數是諾羅病毒或輪狀病毒等感染引起,病患會有腸胃道症狀又伴隨呼吸道症狀。一旦感染這兩類病毒,多數會出現腹瀉、嘔吐、腹痛、痙攣與發燒等症狀。而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的感染途徑,主要是經由糞口傳播,此外也可能經由與病人密切接觸而感染。由於這兩類病毒能長時間存活於患者嘔吐物及糞便中,如果患者及家屬們處理患者嘔吐物及糞便不當,便容易污染環境,並且在學校及其它人口密集機構引起大規模感染。徐祥明特別提醒,諾羅病毒的病原具有高度的傳播能力,民眾應格外注意。另外貝類水產,像是生蠔等,具有濃縮水中病原物質的特性,生食受到污染水域生產的貝類,也容易感染諾羅病毒等腸道傳染病而造成腹瀉。徐祥明強調,民眾應特別重視環境整潔衛生,並做好個人衛生管理工作,包括飯前便後及出入公眾場所後,應該徹底用肥皂洗手,做好濕、搓、沖、捧、擦完整的洗手動作,此外應避免直接使用未經煮沸的山泉水或地表水生飲、烹調及漱口,水產類食物儘可能以熟食為原則,如此便能降低感染腸胃道疾病的風險。

為助貧困家庭 公益團體發物資

為助貧困家庭 公益團體發物資#腹瀉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幫助貧窮家庭的生活,解決其物資貧乏的情況,日前,南投縣草屯鎮聖音慈善基金會舉辦,冬令濟助物資發放貧困家庭活動,發放包括白米、米粉、罐頭、飲料等等物資,希望改善貧困家庭的生活品質,基金會更期待,希望透過此活動能拋磚引玉,引來更多善心人士,幫助社會更加美好。基金會表示,活動當天除發放豐沛民生物資,也請來數間診所之醫生到場衛教宣導外,還邀請美髮師來義剪,而志工當天一早也準備食材提供熱騰騰的愛心餐點,希望能為草屯鎮貧困家庭及貧苦獨居老人營造最溫暖的冬天。 其中,草屯鎮鎮長洪國浩也到場親自發放物資,各里里長也共襄盛舉。而基金會指出,這次活動只是拋磚引玉,希望藉此活動激發社會大眾更多的愛心,來幫助這些弱勢團體,使他們能感到社會的溫暖,日後他們有能力時,能幫助更多的人。(圖片來源:由南投縣草屯鎮聖音慈善基金會提供)

避免食物汙染傷腸胃 應注意衛生條件

避免食物汙染傷腸胃 應注意衛生條件#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緊張、常吃外食,腸胃道其實也容易受影響,雖引起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服藥、精神過度緊張、情緒起伏不定、焦慮抑鬱,都可能導致腸道功能紊亂,但基隆市衛生局表示,產生拉肚子的症狀。一般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性腹瀉,尤其是吃到被細菌或病毒汙染的食物,如調理食品的器具或設備未清洗乾淨及水源被汙染等。更是造成拉肚子的主要原因之一。腹瀉俗稱拉肚子,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定義為一天超過3次或3次以上,不成型的軟便就是腹瀉。依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定義:2人或2人以上因食用相同的食物而發生相似的病症,並且自可疑的食餘檢體及患者糞便、嘔吐物和血液等人體檢體,或其他有關環境檢體中,分離出相同類型的病因物質者,稱為「食物中毒」,可能因冷藏及加熱處理不足、食品調製後在室溫下放置過久、生食與熟食交互汙染、烹調人員衛生習慣不良等因素所引起。衛生局提醒民眾常見引起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有:此外,還要把握「清潔」、「區分生熟食」、「徹底煮熟」、「保存溫度」及「使用乾淨的水與食材」等原則。也就是要確保與食物接觸的人或物都是清潔乾淨的;要使用不同砧板及刀具,分別處理生食與熟食;食用前要將食物充分加熱並在2小時內吃完;食物應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凍;飲水要煮沸,不喝生水等,同時還要遵守個人衛生原則,並選擇衛生信譽良好的餐廳用餐,確保自身飲食健康。

腹瀉群聚事件盛行!就診率較去年高

腹瀉群聚事件盛行!就診率較去年高#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依據疾病管制局多元監測資料顯示,近期全國急診腹瀉就診病例百分比有逐漸升高趨勢,今年截至第36週達到相對高點,較去年同期為高。特別是0至6歲兒童急診腹瀉就診發生率呈現明顯上升,此外,9月開學後腹瀉群聚事件有增加現象,其中檢出6起為諾羅病毒感染,其中有5起均發生於幼兒園。因時序入秋,即將進入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疾管呼籲民眾注意飲食及個人衛生,防範群聚疫情發生。疾管局指出,腹瀉等腸胃道感染疾病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經由攝食受病人排泄物或嘔吐物污染的水或食物而傳染,也可能經由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嘔吐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其中諾羅病毒的病原具有高度的傳播能力,常於校園及人口密集機構引起大規模的感染。此外,貝類水產品具有濃縮水中病原物質的特性,生食受污染水域生產的貝類,也容易感染諾羅病毒等腸道傳染病而造成腹瀉。疾管局呼籲民眾,應落實「勤洗手、不生食及不生飲」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腹瀉最重要的措施。此外,在照護病人或清理病患嘔吐物及污染的環境時,建議配戴手套及口罩等防護措施,並於清潔環境後確實洗手,以防止因接觸或吸入污染物而造成感染。中秋佳節將近,國人喜歡以烤肉活動歡慶,疾管局也建議民眾選用新鮮衛生的烤肉食材,並且澈底烤熟再食用,避免腹瀉等腸道傳染病發生。如有相關問題可至疾管局全球資訊網查詢,或撥打國內免付費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洽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