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

腹瀉暴瘦50公斤 竟是克隆氏症釀禍

腹瀉暴瘦50公斤 竟是克隆氏症釀禍#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男大生因頻繁腹瀉,體重從98公斤爆瘦至50公斤,且發生肛裂和肛門廔管,多次進出醫院仍查不到病因,直到23歲膀胱也長出廔管,小便尿出菜渣,才確診為「克隆氏症」!這是一種連肝膽腸胃專科醫師都感到棘手的疾病,幸好男大生在切除30公分小腸、裝設肛門造口和生物製劑的長期使用下,不僅完成大學課業,目前更在保險業中闖出一片天。「發炎性腸道疾病」可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簡稱IBD)為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與錯誤識別所引起,依發炎分佈、形態和侵犯腸壁的程度,可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主要症狀為腹痛、腹瀉,容易與大腸激躁症混淆,因此常被患者所忽略,甚至連第一線內科和家醫科醫師的認知較不足,導致大部分患者就醫一年多後才確診,且確診時小腸往往已經潰爛一大半。克隆氏症惡化速度快,生物製劑停一針恐誤一生吳登強副院長進一步表示,目前國內領有重大傷病卡的克隆氏症患者約1278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2944人,顯示近幾年確診人數越來越多。除強化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衛教宣導之外,充足的治療資源對疾病預後也有很大的幫助。以生物製劑為例,雖然健保針對克隆氏症的生物製劑有給付,但健保僅給付54週,病情穩定後即會取消,直到下次病況又惡化才有機會重新申請。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會長楊式光提到,由於克隆氏症在自體免疫疾病中屬於病程進展快速的疾病,倘若少了一針,恐怕在未來的治療又會更艱辛,建議長期自費施打生物製劑,以維持病況穩定。但就像大部分的病友家庭一樣,昂貴的藥費是一大負擔。對此,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和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表示,隨著國內發炎性腸道患者增加,期盼健保署能放寬生物製劑的給付規定,以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另外,也呼籲民眾多瞭解發炎性腸道疾病,對病友多一份關懷和鼓勵,正面樂觀的心情有助免疫系統的健康,進而幫助病友良好控制疾病。

講座/感染諾羅病毒

講座/感染諾羅病毒#腹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諾羅病毒傳播力極強,侵入人體,有24至48小時潛伏期,發病後常見噁心、強烈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部分患者會發燒、頭痛、倦怠、肌肉痠痛、頸部僵硬。症狀通常在2至3天內緩解,但若瘋狂嘔吐、腹瀉嚴重,須留意脫水電解質失衡,尤其是嬰幼兒等患者,可能會帶來生命威脅。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21(一)舉行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主講「感染諾羅病毒」,教導孩子對於諾羅病毒正確的預防、辨識及照護注意事項。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感染諾羅病毒時間:108年1月21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腹瀉-沙門氏菌感染

講座/腹瀉-沙門氏菌感染#腹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非傷寒沙門氏菌是在台灣引起細菌性腸炎的主要病菌,常見於老人、抵抗力較差者、和5歲以下兒童,特別是1歲以下的嬰幼兒。沙門氏菌好發於夏天,但台灣一年四季都流行。一般吃入污染物後6到48小時出現症狀。輕則黏便、水便、腹痛、發燒;重則血便、腹脹、高燒不退、劇烈腹痛、甚至嘔吐。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7/16(一)舉行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主講「腹瀉-沙門氏菌感染」,教導家中寶貝腹瀉時正確的處置方式,及沙門氏菌預防注意事項。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腹瀉-沙門氏菌感染時間:107年7月16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腸胃保健用藥

講座/腸胃保健用藥#腹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外出旅遊最常碰到「水土不服」,例如拉肚子、便祕、腸胃絞痛、消化不良、及脹氣。親朋好友相聚也免不了大魚大肉,腸胃容易出問題。建議準備一些腸胃用藥,對於輕微的便秘或是腹瀉都有幫助。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4/3(二)舉辦用藥安全講座,由藥師王昱文主講「腸胃保健(拉肚子/便秘)」。講座內容豐富,歡迎經常受腸胃問題困擾的民眾或病友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腸胃保健(拉肚子/便秘)時間:107年4月3日(二)下午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門診藥局候藥區前洽詢:02-2249-0088

寶寶腹瀉7徵兆 當心要命速就醫

寶寶腹瀉7徵兆 當心要命速就醫#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年節期間,處處充滿團聚與熱鬧的氣氛。許多商家過節休假,新鮮食材常常取得不易,過盛的年夜飯隔餐加熱食用,或是四方親友團圓,都可能造成腸胃炎病毒株南北交流,導致各種類型腹瀉發生。寶寶腹瀉恐危命 注意7徵兆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陳思穎醫師表示,年紀越小的寶寶來說越要小心腹瀉。腹瀉會帶走身體的水分及部分電解質,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嚴重時,甚至會危及寶寶生命。以下7點是寶寶腹瀉,需要就診的危險徵兆:1)拒絕或無法攝入液體2)尿布中有粉紅色(結晶)尿3)在1至2小時內就數次水瀉4)不尋常的躁動不安5)眼窩或前囟門凹陷6)頻繁嘔吐7)腹瀉超過2周補充體內水分、電解質 每人皆應洗手防範腹瀉時的處置,若是哺餵母乳的嬰兒應增加哺乳次數,已食用固體食物的嬰幼兒,則要多補充電解質補充液(非運動飲料),維持體內的水分及電解質,仍可進食如少油、好消化的食物,增強體力。盡量避免茶類、奶類製品、高含糖量的汽水、果汁,否則可能會加重寶寶的腹瀉。每個人如廁後、接觸寶寶前必須先洗手,換尿布後也需要清潔雙手,才能防範傳染。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陳思穎醫師提醒,過年時小孩常因大吃大喝、用餐習慣不佳、食物保存不良等原因,造成腸胃炎、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胃炎、體重快速上升。建議家長在年節期間適度控制小孩飲食,不可過度放縱,也要多注意清潔衛生。

諾羅病毒好發至過年 上吐下瀉險脫水

諾羅病毒好發至過年 上吐下瀉險脫水#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8歲的上班族鄧小姐出現間歇性腹部絞痛,以及反胃、嘔吐、腹瀉、畏寒症狀,掛急診發現開始略微脫水,經靜脈輸液、針劑治療改善。抽血檢驗呈現白血球略低、C-反應蛋白略微升高現象,可能是「諾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腸胃炎。冬季急診最常見諾羅病毒肆虐,不論大人、小孩都可能罹患,好發期將延續至過年、初春,千萬不能大意。諾羅病毒致嘔吐、腹瀉 需注意脫水症狀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黃克孝說明,諾羅病毒傳染途徑是藉由被汙染的食物或水,由腸胃道進入人體,即糞口傳染。諾羅病毒傳播力極強,即使病毒數濃度不高,也可能在某些氣霧化的環境中汙染食物、食器而侵入人體,常造成大規模感染。諾羅病毒侵入人體,有24至48小時潛伏期,發病後常見噁心、強烈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部分患者會發燒、頭痛、倦怠、肌肉痠痛、頸部僵硬。症狀通常在2至3天內緩解,但若瘋狂嘔吐、腹瀉嚴重,須留意脫水電解質失衡,尤其是嬰幼兒、老人或免疫力低弱患者,可能會帶來生命威脅。進食前勤洗手 破壞病毒結構避免感染預防方式以勤洗手為重點,尤其是進食前一定要洗手。諾羅病毒缺乏酯質構成的包膜,肥皂加清水洗手,便可阻絕諾羅病毒傳播。很多人以為沒有接觸到病患及其分泌物,就不用洗手、逕行進食,但其實很多器皿、桌椅、扶手等可能被病毒汙染,一不留意很容易就會感染。黃克孝主任提醒,若要進行環境消毒,可用1:10稀釋的漂白水清洗沾過病患糞便、嘔吐物的衣物、器具,以及1:50稀釋的漂白水清潔消毒居住環境。大流行期間避免出入公共場所,避免生飲、生食。諾羅病毒患者可先在家休養,杜絕引起群聚感染的機會。儘管諾羅病毒少造成生命威脅,一旦出現類似症狀,盡速治療為上策。

吃麵包會腹瀉 天生免疫疾病作祟

吃麵包會腹瀉 天生免疫疾病作祟#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我們所吃的食物必須多樣化,才能得到所有需要的營養素。不過,這些營養素最好是從食物裡取得,而且最好就是你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餐桌上常見的食物。人體是好幾十億年演化的結果。過去這一千年來,演化已經過濾掉那些不適合某個特定環境的人,也過濾掉那些不適合某個特定基因型的食物。乳糖不耐症 是南歐、亞洲人常見的症狀舉例來說,在許多大量攝取牛奶的北歐國家,幾乎很少有人有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lactose為牛奶所含的糖分),但是在南歐和亞洲等不習慣攝取牛奶的國家,則是普遍常見。所以,如果你是住在美國的日本人想要開始喝牛奶,但牛奶卻是你的父母和祖父母餐桌上很少出現的東西,那麼你可能會開始生病。不論你是要吃乳糖、羽衣甘藍、藜麥或薑黃(薑黃素),都必須先瞭解這些食物是否在你自己、你的父母或祖父母所生長的環境中是常見的食物。攝取錯誤食物 可能引起自體免疫失調如果不是,最好不要吃或者偶而吃吃就好。可能出現的問題是不耐受,例如因為無法碎解牛奶裡的乳糖而引起的乳糖不耐症,或者是像有些人因為攝取了含有麩質的麵包和義大利麵等由穀類製作的食物,而引起的乳糜瀉(celiac disease)的自體免疫疾病。雖然目前我們還沒有找到明確的關聯,但是攝取到錯誤的食物的確可能引起許多自體免疫失調的疾病,包括克隆氏症和結腸炎、第一型糖尿病以及其他眾多疾病。(本文摘自/長壽健康飲食法/遠流出版)

壯男拉肚子2周 糖尿病酮酸中毒惹禍

壯男拉肚子2周 糖尿病酮酸中毒惹禍#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直拉肚子有可能不是腸胃炎,而是糖尿病所引起!29歲的陳先生,因不明原因超過2星期持續解水便,中間曾多次就診以為是諾羅病毒、胃食道逆流,均未見改善。直到陳先生出現全身無力,晚上睡覺忽冷忽熱等症狀,掛急診抽血檢查才發現血糖飆升,酸鹼值異常,確診是糖尿病引起酮酸中毒所致。血糖控制不良 引發酮酸中毒陳先生歷經2周的水便及身體不適,體內電解質不平衡、缺乏水分,血糖控制惡化,進而酮酸中毒,持續下去恐有生命危險。酮酸中毒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痛、呼吸深快、全身乏力,嚴重甚至會神智不清、昏迷。陳先生年紀輕輕、平常不愛吃甜食、也不愛喝飲料,原來本身有糖尿病家族史,再加上體型過胖,是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施兆明指出,長期高血糖會促發患者腸道微血管病變及神經功能損害,導致不正常的腸蠕動或腸道粘分泌失調,造成胃腸功能障礙而腹瀉。胃腸功能出現障礙,還會引起細菌過度生長、大量膽鹽分解和胰腺分泌脂肪酶減少等脂肪消化吸收障礙,也是造成持續性腹瀉的原因。腹瀉逾2周 建議進一步抽血檢查施兆明醫師說明,治療首先補充水份,讓高血糖能被稀釋,改善血液中高濃度、高滲透壓狀態,也要接受24小時注射胰島素,矯正電解質失衡。血糖穩定下來,仍要定期施打胰島素。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種,若是一般感冒型腸胃炎引起,大多只會連續3到5天。如果感染諾羅病毒,會出現上吐下瀉甚至發燒。若超過2星期以上持續腹瀉,務必提高警覺,盡早到醫院抽血檢查。若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民眾,不管年齡大小,都要定期測量血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