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

要命!髒空氣恐增2.5%死亡

要命!髒空氣恐增2.5%死亡#胸悶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8歲的許國伯伯擔任飛彈技術員,每天工作時吸刺鼻的化學物質,使許伯伯飽受胸悶、喘、難以呼吸之苦,每年秋冬都因為喘到吸不過氣而必須住院一周以上,許伯伯一直以為不舒服是氣喘的原因,沒想到竟是肺阻塞!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肺阻塞 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級實證醫學中心主任鄭世隆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有超過2億1千萬名肺阻塞患者,台灣40歲以上成人,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肺阻塞,患者以男性居多,最主要致病原因為吸菸,其次為暴露在具有油煙、粉塵、或是像許伯伯一樣身處化學物質環境的人。PM2.5增10微克 死亡增2.5%鄭世隆主任補充,今年美國胸腔期刊研究證實,PM2.5濃度每增加10微克,住院率增加3.1%,死亡率增加2.5%,對照環保署最新公布的空氣品質指標(AQI)顯示,秋冬兩季因東北季風挾帶大陸霧霾來台,導致PM2.5濃度相對較高,「紅爆」來勢洶洶,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長期咳嗽、有痰 與感冒相似肺阻塞初期症狀為長期咳嗽、有痰,與感冒相似,早期患者難以察覺,當病情逐漸惡化,患者會開始感到喘不過氣,特別是做一些較大體力活動時,「喘」的情況會加劇。戒菸及遠離粉塵環境、出門戴口罩鄭世隆主任提醒,肺阻塞患者多年年紀較大長者,使用簡單裝置且流速平均緩慢,像霧一樣就比較容易吸入肺部,提高藥物治療使用率,並且戒菸及遠離粉塵環境,空汙時記得出門要戴口罩,並且做好秋冬保暖,以免低溫引發病毒感染導致肺阻塞惡化。另外,由於肺阻塞的早期症狀,如晨間咳嗽、呼吸急促、喘不過氣等,易與氣喘及感冒混淆,所以提醒民眾,如果有長期喘咳痰的症狀,建議最好至胸腔內科就診,以免導致病情惡化。

醫訊/心臟科關聯的內科疾病

醫訊/心臟科關聯的內科疾病#胸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氣溫漸冷,心臟相關疾病有可能突然因氣溫驟降、或患者穿著不夠飽暖而突然發作,若突然有心跳加快、心律不整、胸悶胸痛情形,應盡速就醫。關於生活方面與治療問題,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心臟科醫師李適宜給予建議,將分享衛教講座主題「心臟科關聯的內科疾病」,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心臟科關聯的內科疾病時間:105年12月21日 星期(三) 下午17:00-18: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  洽詢:社工 劉大任分機:(02)2791-9696轉1008         

胸悶咳血小心 恐為肺癌末期

胸悶咳血小心 恐為肺癌末期#胸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從2001年至今,台灣癌症死亡榜首就是肺癌,以致很多人會擔心自己是否罹患肺癌,至於要揪出肺癌的武器很多,一般都是建議先以X光檢查,之後則是會根據X光報告,再做進一步的檢驗,目前檢查項目包括低劑量電腦斷層、一般電腦斷層、切片檢查。 胸悶、咳嗽與咳血多已是末期國人罹患肺癌的情況一直在增加,死亡人口也不斷攀升,使得很多人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心驚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杜明晃指出,由於肺癌大多沒有症狀,若是有胸悶、咳嗽與咳血時,腫瘤恐怕已壓迫到中央大支氣管,大多已是末期,若是長在周邊肺葉中,病人都不會有症狀,所以,最好是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 有抽菸史 45歲起每年照一張X光檢查肺癌雖然和抽菸有很大的關係,但是臨床顯示,沒有抽菸史者,也同樣會罹患肺癌。杜明晃醫師即指出,對於有抽菸史的成年人,就應該從45歲起,每年照一張X光檢查肺部;而沒有抽菸史者,也應該在60歲開始,每年都照一張X光,可以及早發現,及時做治療。 2公分病灶做電腦斷層檢查 3公分做切片檢查杜明晃醫師進一步指出,若是X光檢查有異常,發現病灶在1公分以下,應該在3個月後再以X光檢查追蹤一次,2公分以上時,則是建議做電腦斷層檢查,而在3公分以上,就要做切片檢查,用細針經皮下到肋膜抽出組織做化驗確認。 低劑量電腦斷層只看胸腔與肺部 不用打顯影劑杜明晃醫師表示,X光檢查肺部是否有腫瘤最快,門診當天就可以看報告,至於高階健檢會納入的低劑量電腦斷層,只能看到胸腔與肺部,其他部位就看不清楚,但其好處是不用打顯影劑,而一般電腦斷層則是要打顯影劑,但是若要越清楚的檢查,就得要打顯影劑來做標準的電腦斷層檢查。(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刷油漆憋氣 致自發性縱膈腔氣腫

刷油漆憋氣 致自發性縱膈腔氣腫#胸悶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年約20歲的吳姓男大生,利用放假期間找到刷油漆的打工機會,但因吳男無法忍受濃烈的油漆味,因此刷油漆時大部分都用力憋氣,夜晚在家休息時突然感到胸部劇烈疼痛,隔天趕緊就醫,檢查發現空氣從肺部跑出,累積在吳男的縱膈腔,診斷為罕見的自發性縱膈腔氣腫,在門診追蹤下現已改善。空氣自肺泡間質漏出 從縱膈腔跑到頸部縱膈腔在胸腔內兩側肺臟的中間,在正常的情況下是不會有空氣的存在,而縱膈腔氣腫是指胸內壓增高,導致空氣從肺泡的間質漏出,從縱膈腔跑到胸部或者頸部,由於自發性縱膈腔氣腫少見,且診斷不易,若沒有早期發現可能會有併發症的產生,由於症狀不容易判斷,因此建議由專科醫師診斷、治療。胸部悶痛、呼吸、吞嚥困難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施志宏表示,自發性縱膈腔氣腫常發生在年輕的男性身上,當病患用力憋氣、用力咳嗽、氣喘發作時候發生,通常會出現胸部悶痛、呼吸、吞嚥困難的症狀,自發性縱膈腔氣腫不需要特別用藥治療,大多安排氧氣治療等支持性療法,並且門診持續追蹤,一般病患可自行吸收而改善。避免用力閉氣 氣喘病患規律用藥一般正常情況下,除了氣管之外,其他器官不會有氣體存在,施志宏主任提醒,民眾在工作或運動時,應避免用力憋氣的行為,而氣喘的病患也應規律使用藥物,如果觀察到自己無預警的出現不尋常的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時,應盡速就醫。

看不清、胸悶?糖友eye注意

看不清、胸悶?糖友eye注意#胸悶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罹患糖尿病達20多年的74歲劉姓阿嬤,因視力模糊、胸悶數日,在述說不適症狀的過程中,擔任營養師的孫女察覺不對勁,安排就醫檢查,及早發現心血管阻塞及眼睛黃斑部病變並接受治療,現在心臟、眼睛狀況已經穩定,阿嬤意識到血糖控制的重要,現在每3個月會定期回診,接受醫師、衛教師及營養師的藥物、運動、飲食把關。心血管阻塞及眼睛黃斑部病變劉阿嬤雖然一直都有在門診拿藥,但不清楚自己血糖控制的情況,今年4月初,因視力模糊、胸悶數日,孫女擔心外婆身體不舒服,是否與糖尿病的併發症有關係,在醫師共同照護下,及早安排心肌灌注掃描和非散瞳視網膜檢查,發現心血管阻塞及眼睛黃斑部病變,並接受心導管介入性治療和眼科治療,現在心臟、眼睛狀況已經穩定。周邊神經病變 手腳異常、麻木員林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育正表示,台灣成年人失明的最主要原因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糖尿病罹病時間越長,血糖和血壓控制不良更會加劇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變」是台灣引起末期腎衰竭的最主要原因,最常見的糖尿病神經病變是「周邊神經病變」,通常以手腳感覺異常、麻木或疼痛來表現。「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初期通常是沒有任何症狀,嚴重時可能出現行走一段距離之後,小腿會感覺痠痛而需要休息,會增加足部潰瘍以及合併感染發生的風險,嚴重時,必須以截肢手術做治療處理,台灣有將近一半的非創傷性截肢是起因於糖尿病,糖尿病也會增加併發心臟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相較一般人高達2至4倍。

胸悶容易喘 小心瓣膜逆流!

胸悶容易喘 小心瓣膜逆流!#胸悶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70多歲康老先生,因二尖瓣膜逆流及主動脈瓣膜逆流,造成下肢嚴重水腫、心臟衰竭,情況危急,瓣膜因老化鬆脫,就會有瓣膜「逆流」或「閉鎖不全」的問題,使血液在心房、心室及主動脈間來回流動,造成心臟功能異常,老先生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經過診治,採用瓣膜修補的方式為患者進行手術,手術順利成功,病患恢復情況良好。留住瓣膜 避免感染、損壞風險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表示,瓣膜修補手術比置換人工瓣膜需要更多的手術時間與手術技巧,對於患者來說,除了能留住自己的瓣膜,讓心臟功能維持得更好,還能避免置換人工瓣膜後所可能增加的感染、血栓或是人工瓣膜長期使用下鈣化與損壞的風險。瓣膜逆流無明顯症狀 嚴重恐死亡諶大中主任進一步說明,遇到主動脈瓣膜逆流的狀況,一般多採用置換人工瓣膜的方式處理,此次他為患者同時進行二尖瓣膜,與主動脈瓣膜修補手術,避免了置換人工瓣膜所可能造成的風險,提供了患者最適切的手術選擇。瓣膜逆流初始並無明顯症狀,所以容易被忽視,隨著時間,嚴重者可能引起心臟併發症、心臟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不可不防,他表示,修復手術較符合人體生理需求,雖然手術過程較為繁雜、困難,但效果遠比瓣膜置換來得好,而台北慈濟醫院擁有這樣的技術與能力,自然選擇對患者最佳的手術方式進行處理。異常胸悶、容易喘 盡早就醫檢查瓣膜逆流好發主因為退行性病變,多發生於中老年病患,諶大中主任建議民眾留意身體狀況,定期健康檢查,如有發現異常胸悶、進行運動或體力勞動時容易喘等不適症狀時,宜儘早就醫檢查,並依照病況嚴重性評估是否進行手術治療。

規律服藥 降6%中風死亡率

規律服藥 降6%中風死亡率#胸悶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日前因寶島低音歌王郭金發不幸猝逝後,網路瘋傳為了預防突發性心肌梗塞,應該隨時備有藥品「耐絞寧」,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郁志表示,耐絞寧不像是感冒藥,不是家庭常備藥,屬於醫師處方用藥,若民眾有胸悶、胸痛等症狀,應就醫檢查,預防勝於治療,而不是把急救藥物當成保命符。頸部僵硬感、早晚頭昏 容易忽略近期天氣逐漸轉冷,早晚溫差大,又到了心血管疾病好發時節,高血壓患者由於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比方頸部有些微僵硬感、早晨或傍晚有些頭昏等,容易被忽略,因此又稱為「隱形殺手」,陳郁志醫師建議,要達到血壓控制目標,除了保持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外,規律用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亂停藥 血壓反彈、心跳加快更危險面對門診的高血壓患者,最讓醫師頭痛的就是自行更改藥物劑量,或者任意更改用藥頻率,等到血壓表現正常,也有患者會自行把藥停掉,陳郁志醫師表示,許多病人擅自停藥後幾天血壓正常,是因為藥物維持血壓效力還在,等到藥物濃度完全消失,血壓會再度上升,有些藥若驟然停用,可能會使血壓反彈、心跳加快更危險。血壓降2mmHg 可降6%中風死亡率最重要的是積極控制血壓,遠離中風,陳郁志醫師提及,根據國外研究顯示,血壓只要下降2mmHg,就可以大幅降低6%中風死亡率及4%心血管死亡率,不過相較於高血壓,忽高忽低、不穩定的血壓更危險。定期量血壓、規律服藥 才能遠離中風心臟內科醫師王志鴻也提醒,每年秋冬交際都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提醒民眾應要養成定期量血壓的習慣,及早尋求醫師的協助且規律服藥,才能遠離中風、心肌梗塞等併發症,讓自己活得健康長久。

胸悶又咳嗽 PM2.5高少出門!

胸悶又咳嗽 PM2.5高少出門!#胸悶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日台灣中南部灰濛濛的一片,依據環保署資料顯示,中南部地區空氣不佳是受到颱風影響,導致竹苗至高屏地區大氣擴散條件不佳,汙染物容易累積,空氣品質較差,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提醒有慢性呼吸道疾病(例如氣喘、慢性肺阻塞疾病)的患者在空氣汙染嚴重時,應盡量減少出門次數,以保護呼吸道及肺部遭受侵害。溫度、濕度變化 易致呼吸道疾病發作入秋溫度變化較大,昨日下午中部地區PM2.5(細懸浮微粒指標)高,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施志宏表示,天氣溫度及濕度的變化,以及空氣汙染皆容易導致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急性發作,天氣驟變,患者的鼻子會最先知道,不只會有打不完的噴嚏,還容易伴有咳嗽、胸悶情形。咳嗽、呼吸困難 嚴重可致呼吸衰竭當細懸浮微粒進入人體後在肺部吸收,造成肺部以及全身性的傷害,容易形成慢性支氣管炎、細支氣管擴張、肺水腫或是支氣管纖維化等症狀,使慢性呼吸道疾病症狀加劇,甚至引發急性發作之狀況,像是咳嗽、呼吸困難、呼吸時出現喘鳴聲等,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減少出門、養成戴口罩的習慣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呼籲民眾預防保健的重要性,而體質敏感者即免疫力較差者需注意健康維護,建議民眾在環保署發布新聞消息時盡量減少出門,並養成戴口罩的習慣,平時亦可至環保署網站查詢空氣品質現況,查看台灣各地區的細懸浮微粒指標,若感到咳嗽、氣喘等呼吸道症狀加劇時,需盡速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