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

鼻塞好煩惱?此術助鼻子呼吸通暢

鼻塞好煩惱?此術助鼻子呼吸通暢#鼻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28歲的張先生從小就有過敏性鼻炎體質,一遇到濕冷天氣就不停打噴嚏,近幾年情況惡化,在鼻孔完全堵塞的情況下,只能張嘴呼吸。經檢查發現,他的鼻中膈彎曲且雙側下鼻甲嚴重增大,阻塞通氣道路,因藥物治療無效,張先生接受鼻中膈成型手術及動力旋轉刀下鼻甲成型手術,術後鼻道恢復暢通,終於可以正常用鼻子呼吸了。過敏性鼻炎 定期清寢具防塵螨慢性鼻炎分為過敏性及非過敏性兩種,其中以過敏性為大宗。台灣為海島型氣候,濕度較高,據統計約有25-30%民眾患有過敏性鼻炎,主要過敏原包括灰塵、塵螨及蟑螂等。病患通常自兒童時期起發病,常年因打噴嚏、流鼻水所苦,症狀持續多年後鼻甲黏膜會隨之增厚,開始出現鼻塞、需張嘴呼吸等症狀,進展為肥厚性鼻炎。一般建議患者盡量去除生活環境中的過敏原,包括定期清洗寢具、減少地毯等毛線織品、控制濕度減少塵螨孳生等。鼻科醫學會對於過敏性鼻炎的首選建議藥物為鼻用類固醇噴劑和抗組織胺,再視情況輔以口服類固醇及去充血劑。郭綜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許恆睿表示,當鼻甲黏膜過度增厚阻礙呼吸時,患者可選擇接受下鼻甲手術改善鼻塞症狀,傳統的鼻甲部分切除術需犧牲部分鼻黏膜,術後出血風險高且鼻內結痂較多。較新的選擇包括無線電波射頻手術及動力旋轉刀下鼻甲手術,無線電波射頻手術使用特殊電極插入下鼻甲黏膜下組織,使局部溫度升高造成疤痕組織,縮小鼻甲體積。動力旋轉刀則為前端具微小刀片之特殊手術器械,兼具刮鬍刀和吸塵器的功用,可將軟組織一小口一小口「撕咬」後吸入機器中,達成精準切割、微量出血、縮短手術時間的目標。動力旋轉刀手術 傷口結痂修復縮短動力旋轉刀手術可盡量保存鼻甲黏膜,僅縮減黏膜下軟組織體積以避免發生空鼻症,鼻部傷口結痂修復時間從傳統手術的三至四周,縮短至十天左右。根據台大醫院2009年所做的研究,接受動力旋轉刀下鼻甲手術的患者於術後三年仍有極佳的鼻部通暢度。

鼻塞影響生活 下鼻甲微創術神救援

鼻塞影響生活 下鼻甲微創術神救援#鼻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王同學因長期為鼻塞所擾,經醫師檢查後診斷為「雙側下鼻甲肥大併肥厚性鼻炎」,必須長期使用藥物及鼻噴劑以改善鼻塞問題。醫師曾建議王同學接受傳統下鼻甲部分切除手術以改善鼻塞,但王同學害怕開刀而作罷,但天氣變化劇烈,鼻子過敏造成鼻子慢性發炎,鼻塞症狀不斷復發,雙側下鼻甲體積更加肥大,使用藥物及鼻噴劑已無法改善鼻塞問題,造成失眠與上課無精打采,於是接受「下鼻甲動力旋轉刀微創手術」後,王同學的鼻子終於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晚上也能一覺到天亮了。鼻腔裡的下鼻甲 因發炎腫脹造成鼻塞鼻腔是形狀複雜且由黏膜覆蓋的構造;最主要有3塊左右對稱向內側突起的可消可漲的上、中、下鼻甲,只要將鼻孔稍為撐開即可看見的是下鼻甲。鼻腔是人體呼吸空氣時的自然通道,為了調節進氣量及最優化吸入的空氣,由於下鼻甲位處外界空氣進入人體的要衝,所以常因發炎腫脹使進入氣流減少而覺得鼻塞,這是發生鼻炎時常見的現象。鼻塞的治療方式:1.藥物治療為主:很多人害怕是不是得一輩子吃藥;但是跟所有治療慢性病的目標一樣,原則就是控制得愈好、用藥愈少,甚至當症狀完全緩解,則只要保健而無需用藥。2.手術治療:開刀主要的目的在於解除鼻塞,而流鼻水及打噴嚏則可能有不等程度的改善,不是僅由開刀即可根治。造成鼻塞的常見原因為下鼻甲肥大或鼻中隔彎曲。下鼻甲肥大之矯治有各種不同手術治療方式的選擇,依病人之症狀及需求由醫師評估而定。包括:電燒凝固法、雷射手術、傳統黏膜下下鼻甲骨切除手術、無線射頻式下鼻甲成形術、動力旋轉刀(又稱作微型吸絞器)輔助下鼻甲成形手術。傳統手術傷口大出血多 下鼻甲微創術傷口小傳統手術直接切除肥大的下鼻甲,傷口較大,手術出血量也較多,使用內視鏡輔助以及動力旋轉刀進行微創手術,則只有0.3公分傷口,傷口復原的時間、出血量與疼痛皆大幅減少,鼻腔放置可吸收的敷料即可,而且外觀沒有任何傷口。新型的下鼻甲微創成形手術已發展成熟,利用動力旋轉刀(又稱微型吸絞器),其大小僅如同一枝筆,藉由微小的切口進入鼻甲,刀頭快速旋轉並吸除肥厚的組織,不僅有效縮小其體積,讓呼吸道暢通,鼻黏膜也得以完整的保留,不被手術破壞。動力旋轉刀與雷射及無線射頻式下鼻甲成形術之比較雷射或無線射頻手術,均是利用熱能破壞下鼻甲的肥厚鼻肉組織,因此多少會使下鼻甲組織受到傷害,術後鼻子內會產生較多痂皮,需定期回門診清除;而動力旋轉刀手術雖然手術時間比較久,約耗時30分鐘,而且術後比熱能手術較易出血,但術後恢復期比較短,也比較少痂皮產生,對於鼻塞之改善,維持時間較久。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頭頸腫瘤科主任張世倫表示,無論是手術或藥物治療,都無法一勞永逸根治鼻塞,建議病人都應建立運動習慣,避免接觸過敏原,並定時利用溫生理食鹽水沖洗鼻腔,使鼻黏膜收縮更加順利,改善鼻塞症狀。

鼻塞影響生活 下鼻甲微創術神救援

鼻塞影響生活 下鼻甲微創術神救援#鼻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王同學因長期為鼻塞所擾,經醫師檢查後診斷為「雙側下鼻甲肥大併肥厚性鼻炎」,必須長期使用藥物及鼻噴劑以改善鼻塞問題。醫師曾建議王同學接受傳統下鼻甲部分切除手術以改善鼻塞,但王同學害怕開刀而作罷,但天氣變化劇烈,鼻子過敏造成鼻子慢性發炎,鼻塞症狀不斷復發,雙側下鼻甲體積更加肥大,使用藥物及鼻噴劑已無法改善鼻塞問題,造成失眠與上課無精打采,於是接受「下鼻甲動力旋轉刀微創手術」後,王同學的鼻子終於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晚上也能一覺到天亮了。鼻腔裡的下鼻甲因發炎腫脹造成鼻塞鼻腔是形狀複雜且由黏膜覆蓋的構造;最主要有3塊左右對稱向內側突起的可消可漲的上、中、下鼻甲,只要將鼻孔稍為撐開即可看見的是下鼻甲。鼻腔是人體呼吸空氣時的自然通道,為了調節進氣量及最優化吸入的空氣,由於下鼻甲位處外界空氣進入人體的要衝,所以常因發炎腫脹使進入氣流減少而覺得鼻塞,這是發生鼻炎時常見的現象。鼻塞的治療方式:1.藥物治療為主:很多人害怕是不是得一輩子吃藥;但是跟所有治療慢性病的目標一樣,原則就是控制得愈好、用藥愈少,甚至當症狀完全緩解,則只要保健而無需用藥。2.手術治療:開刀主要的目的在於解除鼻塞,而流鼻水及打噴嚏則可能有不等程度的改善,不是僅由開刀即可根治。造成鼻塞的常見原因為下鼻甲肥大或鼻中隔彎曲。下鼻甲肥大之矯治有各種不同手術治療方式的選擇,依病人之症狀及需求由醫師評估而定。包括:電燒凝固法、雷射手術、傳統黏膜下下鼻甲骨切除手術、無線射頻式下鼻甲成形術、動力旋轉刀(又稱作微型吸絞器)輔助下鼻甲成形手術。傳統手術傷口大出血多 下鼻甲微創術傷口小傳統手術直接切除肥大的下鼻甲,傷口較大,手術出血量也較多,使用內視鏡輔助以及動力旋轉刀進行微創手術,則只有0.3公分傷口,傷口復原的時間、出血量與疼痛皆大幅減少,鼻腔放置可吸收的敷料即可,而且外觀沒有任何傷口。新型的下鼻甲微創成形手術已發展成熟,利用動力旋轉刀(又稱微型吸絞器),其大小僅如同一枝筆,藉由微小的切口進入鼻甲,刀頭快速旋轉並吸除肥厚的組織,不僅有效縮小其體積,讓呼吸道暢通,鼻黏膜也得以完整的保留,不被手術破壞。下鼻甲動力旋轉刀微創手術的優點:(1).thru-cut器械,精確切割,減少黏膜非必要的扯離。(2).流血減少。(3).有抽吸功能,手術視野清楚。(4).術者體力消耗少,較可集中精神手術。(5).可接骨切除鑽頭,擴展鼻內手術範圍。動力旋轉刀與雷射及無線射頻式下鼻甲成形術之比較雷射或無線射頻手術,均是利用熱能破壞下鼻甲的肥厚鼻肉組織,因此多少會使下鼻甲組織受到傷害,術後鼻子內會產生較多痂皮,需定期回門診清除;而動力旋轉刀手術雖然手術時間比較久,約耗時30分鐘,而且術後比熱能手術較易出血,但術後恢復期比較短,也比較少痂皮產生,對於鼻塞之改善,維持時間較久。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頭頸腫瘤科主任張世倫表示,無論是手術或藥物治療,都無法一勞永逸根治鼻塞,建議病人都應建立運動習慣,避免接觸過敏原,並定時利用溫生理食鹽水沖洗鼻腔,使鼻黏膜收縮更加順利,改善鼻塞症狀。

鼻塞好不了 就醫驚見鼻竇癌

鼻塞好不了 就醫驚見鼻竇癌#鼻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長年為反覆性鼻過敏及鼻塞所苦的50歲曾姓男子,常常一有症狀即至住家附近診所就醫,但近半年鼻塞症狀加劇,即使加重藥物劑量,也無法緩解鼻塞症狀。後來轉赴大醫院,經鼻竇內視鏡及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鼻塞的主因原來是腫瘤增生堵住鼻腔,且因為腫瘤巨大導致對側鼻腔空間也受到擠壓,造成雙側鼻塞,內視鏡下切片及癌症分期檢查後確診為「上頷竇鱗狀上皮細胞癌」第三期。高風險族群為大於45歲的中老年人、抽菸及酗酒族、常曝粉塵族衛福部南投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吳昭寬醫師表示,「鼻竇癌」為少見的癌症,發生率僅占頭頸部癌症的3%,鼻竇癌的高風險族群為大於45歲的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抽菸及酗酒也會提高罹病風險,另外,研究指出鼻竇癌與暴露於特定粉塵的職業相關,例如木工和鎳金屬加工業。鼻竇癌早期症狀與鼻炎、鼻竇炎症狀類似鼻竇癌早期症狀與鼻炎、鼻竇炎症狀類似,易被忽視也不容易確診,譬如最常見的單側鼻塞,擤鼻涕有血絲等等,便和一般人常患的鼻炎,鼻竇炎的症狀類似,但特別要小心的是,鼻涕帶血絲斷斷續續若有一,二星期則要非常小心了,最好請耳鼻喉科大夫徹底檢查一下。隨著腫瘤慢慢增大,會有臉頰、眼睛或牙床周圍的腫痛感出現,而等到出現眼球突出、顏面變形或複視等嚴重症狀時,往往已屬較晚期的鼻竇癌。莫輕忽持續性鼻塞、鼻涕帶血或有顏面疼痛等症狀吳昭寬醫師提到,台灣的海島型氣候加上日益嚴重的空氣汙染,罹患過敏性鼻炎或鼻阻塞症狀的民眾不斷增加,由於這些臨床反應和初期的鼻竇癌症狀極為相似,使得鼻竇癌在診斷上更加困難。鼻竇癌患者在確診時,通常已近晚期,而晚期的鼻竇癌患者五年存活率不到五成。因此吳昭寬醫師呼籲,若有持續鼻塞、鼻涕帶血或有顏面疼痛等症狀,應儘早至耳鼻喉科門診做進一步診察,必要時進行切片檢查以利確診,早期發現正確治療。

長期鼻塞要注意 鼻腔塞滿乳突瘤別大意

長期鼻塞要注意 鼻腔塞滿乳突瘤別大意#鼻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彭雅筠/綜合報導)長期不知原因鼻塞的人要小心,南投有一名40多歲黃姓女子,沒有其他感冒的症狀卻經常反覆感到鼻塞,右邊鼻子擤出來的鼻涕還帶有血絲,就醫後經內視鏡檢查,發現黃女右鼻腔長滿腫瘤,經切片證實為倒生性乳突瘤。醫師安排內視鏡鼻竇手術併微型吸絞器切除後,鼻塞情形明顯改善,術後恢復良好。國軍台中總醫院耳鼻喉科賴文森醫師(現支援衛福部南投醫院)表示,乳突瘤顧名思義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而產生的良性腫瘤,是一種非常微小的DNA病毒,較常感染人類表皮及黏膜組織,經過多年來在分子生物學、流行病學及臨床醫學等領域的研究,人類乳突病毒在子宮頸癌化所扮演之直接、必要角色。但如果長在口腔、口咽、或喉部,患者可能會出現喉嚨異物感或聲音沙啞等症狀。然而,長在鼻腔的「倒生性乳突瘤」則可能會出現單側鼻塞、流鼻血、頭痛等症狀,目前確切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的原因與過敏、慢性鼻竇炎和病毒感染有關。需要注意的是,鼻腔倒生性乳突瘤與鱗狀上皮惡性腫瘤有相關,不可大意,且復發機率不低,手術後仍可能復發,建議應定期返診追蹤。長期單側鼻塞一般都隱藏著鼻部病變,除了常見的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厚,多數也與單側鼻竇炎有關。其中,約七成是慢性鼻竇炎,近兩成是黴菌感染,其他與倒生性乳突瘤及惡性腫瘤有關。根據國外研究發現,有息肉增生的單側慢性鼻竇炎患者更可能發生惡性腫瘤和倒生性乳突瘤。所以無論大小鼻塞,或以前沒有出現過的症狀,特別是單側鼻塞時,更應提高警覺,立即求診專科醫師,早期就醫,早期治療。

多年鼻塞影響睡眠 確診鼻中膈彎曲

多年鼻塞影響睡眠 確診鼻中膈彎曲#鼻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約50歲藍姓婦女,多年來飽受鼻塞困擾,無法正常呼吸,只能用口呼吸造成睡眠品質相當差,白天精神不濟,生活大受影響,雖然有服藥,但都未能改善鼻塞狀況。日前就醫確診鼻中隔彎曲,其鼻內部結構扭曲而影響呼吸功能,「功能性鼻中隔鼻成形手術」後,不僅呼吸順暢,也改善原本的馬鞍鼻,增添不少自信風采。鼻中膈彎曲 可能導致鼻塞、流鼻血、鼻竇炎、頭痛國軍台中總醫院耳鼻喉科賴文森醫師(現支援衛福部南投醫院)表示,鼻中隔彎曲可能會導致鼻塞、流鼻血、鼻竇炎、頭痛等症狀,一般會先使用藥物治療改善症狀,若無法緩解,可考慮施行鼻中隔手術。賴文森醫師表示,如果患者合併有鼻部外觀變形的問題,則必須進行「鼻中隔鼻成形術」,這是將鼻部內、外結構重建的「功能性手術」。患者因為先天或後天(外力撞擊等因素)導致鼻子變形、鼻塞,進而影響呼吸功能。重建完鼻子內部支撐結構後,除了矯正原本阻塞彎曲的鼻道,使呼吸恢復暢通,改善生活品質,也修飾鼻部外型,讓患者達到美觀效果。利用耳軟骨增加支撐 鼻中隔軟骨延長鼻頭賴文森醫師使用患者的耳軟骨,把其上面的軟骨切割相疊固定,利用這樣的鼻背移植物可以增加支撐,再加上使用鼻中隔軟骨來延長鼻頭,以及鼻骨截骨術改善過寬鼻樑,不但恢復原本鼻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外觀立體感,也能減少使用人工植入物所可能產生後續的感染風險。當民眾有長期鼻塞問題時,可以尋求耳鼻喉科醫師的專業診療。

過敏致鼻塞20年!微創手術來改善

過敏致鼻塞20年!微創手術來改善#鼻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0歲的曾姓男子,長年飽受鼻塞所苦,自述就像20年沒有好好呼吸。傳統手術需要住院3至5天並全身麻醉,曾先生擔心手術風險,也不願工作請假動刀治療。後至耳鼻喉科求診,檢查後發現其鼻塞原因除了因為過敏性鼻炎造成下鼻甲肥厚,還有鼻中隔彎曲狀況。進行「鼻部無線射頻微創手術」,是局部麻醉,不必住院也沒有恢復期,術後明顯感受到鼻腔順暢,也馬上回到工作崗位。鼻塞影響睡眠品質 造成精神不濟鼻塞成因眾多,長期鼻塞會影響睡眠品質,精神不濟影響工作與學習成效。若藥物效果不彰或不願長期服藥,可考慮手術治療。國軍台中總醫院耳鼻喉科吳昭寬醫師表示,無線射頻微創手術利用射頻電針發出的無線電波,以低溫破壞身體組織,蛋白質受到破壞後會變性、凝固,使黏膜下的組織體積縮小,改善鼻塞症狀。傳統手術一般要住院3至5天,甚至更久。因為鼻腔的血液、淋巴循環豐富,因此早年手術完後,會使用止血棉塞滿鼻腔,導致病人臉部腫脹、疼痛,相當不舒服。無線射頻微創手術 破壞較小、腫痛較少無線射頻微創手術相較傳統的手術,在身體上對黏膜組織的熱傷害較小、破壞越小、腫痛感也較少,術後感染的風險也較傳統手術低。除了需暫停從事比較粗重的工作,其他基本生活、運動皆不影響。手術後鼻塞症狀會有明顯改善,但並非一勞永逸,部分的病人會因為後續的過敏或慢性發炎導致下鼻甲再次肥大而出現鼻塞症狀,需要再次進行治療。南投醫院表示該微創手術健保未給付,提醒有鼻塞困擾的民眾可至耳鼻喉科門診與專業醫師討論後,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以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易咳嗽、鼻塞 白色食物來調理

易咳嗽、鼻塞 白色食物來調理#鼻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中醫的天人合一理論,認為人與天地四季相應,肺屬金,對應肅殺的秋天。但是過度「悲秋」的人,個性通常都比較細膩,多愁善感,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而且到了秋天特別多病。肺主表,肺氣比較虛弱的人,體質也較為敏感,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一到秋天,身體呼應秋天肅殺之氣,導致肺病發作,如咳嗽、喘促、鼻塞等,或是原有的病情加重。所以肺氣虛弱的人,平日就應多注意調適身心狀況,進入秋季,尤應注意保暖,多曬太陽,多接觸正面的事物,就能淡化秋天的悲涼感。肺屬白色 潛力無限肺在五色系統中屬於白色。中醫所認知的白色是什麼呢?中醫知道白色包含所有的顏色,代表了各種可能性。中醫將白色給予生命之始的肺,讓我們的生命始點存在著各種機會與變化,得以發揮潛力,創造自己的人生。另一方面,《內經》說:「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黑白,審長短。」指出眼睛的功能是視察萬物,分別黑白顏色,判斷長短。白與黑是極端對比的顏色,五色之中,肺屬白色,腎屬黑色。白木耳、蓮子等白色食物 護肺臟肺與腎也有著極端對比,例如在人體臟腑的位置,肺在最高位,腎在最低位。天地是大宇宙,人體是與其對應的小宇宙,肺宛如天,脾宛如地,腎在脾之下,宛如地底。天有著明亮的特質,地底就暗不見天日,因此白則亮,黑則暗。肺的白色也代表「明亮」,肺經所主的寅時正是天色將亮之際,肺屬白色隱含了清晨與光明,充滿了希望。前面提到肺為嬌臟,需要呵護。白色的食物,如白木耳、蓮子等都能呵護嬌嫩的肺。這是肺屬白色在飲食上的應用。肺為相傅之官,是位獨具風格、優雅的「白面書生」,五行屬金,有潔癖,堅持原則,不輕易妥協;五色屬白,未來充滿光明與希望。肺經擁有十二經絡系統中獨有的風格與優雅,可以簡稱為「白金嬌臟」,屬首發經絡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質。(本文摘自/經絡解密/大塊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