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

國人9成缺鈣!營養師:補鈣要身體吸收才有效

國人9成缺鈣!營養師:補鈣要身體吸收才有效#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報導)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成人每天「鈣質」建議攝取量是1000毫克,但一般人平均只吃了600毫克,有9成的人,鈣質攝取不足,尤其65歲以上,每3人就有1位有骨質疏鬆的問題。長期缺鈣,將會造成身體機能下降,以致衍生多種疾病,營養學家提出「缺鈣是人體各種病源的主因」。所以適時補充鈣質是國人應重視的問題。鈣吸收 年紀越長吸收率越低正因如此,市售各種補鈣商品,如鈣片、鈣粉、液體鈣、高鈣牛奶等琳瑯滿目。營養師提醒,人體對於鈣質的吸收率隨著年齡增加而遞減,像孩童對鈣質的吸收率有6成,成人4成,老人家更是降到3成以下。所以,大部分吃進去的鈣片,很容易變成草酸鈣,隨著糞便排出體外。因此,挑選適合自己的補鈣產品,提高人體鈣質的吸收率,才會讓補充進去的鈣質被完整吸收並利用。植物性液體鈣 不易便祕 好吸收一般最常見的補鈣方式就是喝牛奶,但是有些人對牛奶不適應,或是乳糖不耐者易有腹瀉問題;而選擇補充鈣片,則擔心會造成便秘、結石等。根據調查,有3成的老人有吞嚥困難以及消化功能退化的問題,若以傳統鈣片或鈣粉補充,容易有吞嚥困難或嗆粉等現象。針對上述種種問題,目前市面上有推出一款溶解度較高的液體鈣,選用來自荷蘭的植物性葡萄糖乳酸鈣,每25毫升含有1000毫克的植物鈣,並添加維生素D3、維生素C、酪蛋白磷酸胜肽(CPP)等成分,幫助人體鈣質吸收,素食者也能食用,提供給需要補鈣的民眾另一項選擇。

過度防曬+少運動 妙齡女腳踩空竟骨折

過度防曬+少運動 妙齡女腳踩空竟骨折#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民眾愛漂亮重視美白,出門擦防曬是必備功課,但若過度塗抹,使得身體接觸日照的時間太少,恐會埋下骨質疏鬆的隱患。中國有一名33歲的女主管,即使都待在辦公室,平常還是全身都要擦上防曬,因為工作繁忙的關係,每天固定需要一杯咖啡提神,有次腳踩空竟骨折。曬太陽助合成維生素D 是保鈣良方當地醫師解釋,像患者過度或長期塗抹防曬,會阻礙人體自身維生素D的合成,而維生素D則直接影響對鈣質的吸收,再加上工作與生活多偏靜態,又沒有養成固定運動習慣,都容易造成骨質密度不足,也因此,原本大家以為只有老年人才會有的骨質疏鬆症,現在趨向年輕化。其實無論是哪個年齡層的人,一般每天至少要曬30分鐘太陽,讓身體足以合成維生素D,來幫助對鈣質的吸收。30歲前勤補鈣 存骨本要趁早骨質疏鬆發病的原因還不是很明確,但每天過量飲酒、喝大量咖啡確實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值得注意的是,在20-40歲的時候,骨密度會達到高峰,40歲以後會慢慢下降,所以30歲以前若不及早存骨本,那麼婦女停經及男性步入老年時,鈣質流失後骨密度下降較快,也就更易發生骨折。4警訊現身!當心骨鬆找上門骨質疏鬆一定要測骨密度才會發現嗎?當地醫師提醒,4個骨鬆警訊出現,請盡速到醫院檢查,並且透過正確飲食和規律的運動習慣,來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1)疼痛/主要集中在腰、背及胸部,因為骨鬆易引起腰椎和胸椎的骨折。2)體力下降/這是最明顯的症狀,像是走路走不動易感到疲倦。3)身高縮水/一下子發現自己的身高矮了2-3公分,甚至有些駝背傾向。4)易骨折/像是在平地跌倒或者打個噴嚏就骨折。 

輕熟女節食減肥 骨齡竟有50歲

輕熟女節食減肥 骨齡竟有50歲#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減肥是每個愛美人士的煩惱,為求速成千奇百怪的方法都會出現。中國有一名30歲的丁小姐,對自己身材很不滿意,她在短短3個月內靠著節食成功甩肉30公斤,但在不久前不慎跌倒,造成右手腕骨折,檢查之後才發現骨質流失嚴重,骨密度相當於50多歲的人,骨質疏鬆提前報到。飲食要均衡 缺鈣易骨鬆 當地醫師指出,女性在節食之後,減輕的不只是體重,骨密度也會隨之下降,人體有適當的脂肪,雌激素也會相對較多,從而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促進骨形成,可以防止骨質疏鬆,但透過節食減肥的人,很少吃主食和肉類,一般只吃蔬菜和水果,重點就在於,蔬菜和水果中的鈣含量很低,鈣的攝入自然就少,時間一長就易導致骨質疏鬆。骨鬆風險知多少 10道題自我檢測除了到醫院測試骨密度,日常生活要怎麼簡單的知道自己是否有骨鬆風險呢?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提供了一個簡易的測試題組,幫助民眾透過1分鐘的簡單測試,就能知道自己的風險有多大。10個問題中只要其中一道題的回答為是,盡快到醫院諮詢,提早作防範。測試題如下1)是否曾經因為輕微的碰撞就傷到骨骼?2)父母有沒有過輕微碰撞就發生髖部骨折?3)經常連續3個月以上服用類固醇藥物?4)身高是否比年輕時降低了超過3公分?5)經常大量飲酒嗎?6)每天抽菸超過20支嗎?7)經常腹瀉嗎?8)女生/是否在45歲以前就停經了?9)女生/是否曾經有過連續12個月以上沒有月經?10)男生/是否患有陽痿或缺乏性慾這些症狀?

30歲後骨質開始流失 記住3招防骨鬆

30歲後骨質開始流失 記住3招防骨鬆#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骨質疏鬆是一種沉默的疾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但只要稍微跌倒,或是搬運較重的物品,都有可能導致骨折,國健署提醒,從年輕就該開始「儲存骨本」,除了鈣質補充外,適度運動,並且足夠的日曬,是預防骨質流失的3大秘訣。每增10%骨密 骨鬆延緩13年發生依據國健署102年調查顯示,國人自述經醫師診斷有骨鬆的比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從30歲後骨質開始流失,婦女停經後會更為明顯,50歲以上男性約有10.3%,女性卻有21.9%,是男性的2倍!年過65歲,更是平均每5人就有1位有骨質疏鬆問題。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進一步指出,營養不良在老年人當中非常普遍,關乎骨骼健康的鈣質、維生素D和蛋白質等關鍵營養素攝取量均不足,為能減緩老年時期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邱淑媞署長提醒民眾,從年輕就要儲存骨本,每多增加10%的骨質密度,就可以使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延緩13年。   人體骨骼的骨質自出生後隨年紀而增加,約在20至30歲達到最高峰,之後逐漸減少,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減少的速度會加快。骨質疏鬆易使骨折的危險性增高,因此,國健署提供存骨本三秘訣,助民眾預防骨鬆。1) 適度曬太陽/維生素D可以幫助腸道吸收鈣質,透過日曬來增加體內維生素D轉化,建議可每天在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2點以後等陽光不是最強烈的時段,不需擦防曬乳,曬太陽10到20分鐘。2) 荷重運動/從事荷重運動可以藉此增加骨質密度和強健肌肉,助於改善身體的協調與平衡,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建議民眾選擇健走、慢跑、爬樓梯、舞蹈、登山、跳繩、舉啞鈴等具有對抗地心引力的運動,以增加骨質密度。3) 增加鈣質食物攝取/乳製品如鮮奶、優格、起司等,是飲食中最容易獲得鈣質的來源之一,亦可多攝取深色蔬菜、傳統豆腐及小魚乾等富含鈣質的食物。蛋白質攝取不足也會影響骨骼生長,更可能導致肌肉密度與強度降低,進而造成銀髮族跌倒風險提高,所以建議多攝取肉類、豆類和堅果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以提供身體所需的必需胺基酸。此外,還應保持適當體重,不吸菸及少飲酒,避免過度飲用咖啡,避免熬夜等不健康生活形態。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提高警覺,改善居家生活環境,慎防跌倒,以降低骨折發生的機會。

洗個廚房竟骨折 全台3成女性骨質正流失

洗個廚房竟骨折 全台3成女性骨質正流失#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更年期後婦女鈣質迅速流失,骨質疏鬆症頻傳!甚至有一名家庭主婦因刷洗廚房太賣力,手指竟直接骨折,經檢查赫然發現骨密度T值為-3.9,已是重度骨質疏鬆;醫師解釋,民眾骨質內部沒有做好水土保持,無須颱風摧殘就已發生嚴重土石流而不自知,才會一碰撞就碎。在台灣,每三位婦女就有一人終其一生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骨折。因為骨質密度的流失無聲無息,往往都是跌倒發生骨折才得知已罹患骨質疏鬆,對女性健康衝擊甚鉅。骨鈣流失者 2成不到40歲根據調查顯示,近3成女性為T值介於-1及-2.5之間的骨質流失族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醫師吳家麟表示,此比例與臨床上觀察到之數據相近;此外,6%女性為T值小於-2.5的骨質疏鬆高危險群,須做進一步檢查及治療。值得注意的是,骨密度T值小於-1的女性當中,2成為40歲以下,建議年輕女性也不要輕忽骨鬆問題,平時除了多攝取鈣片、曬太陽及運動外,也要定期檢測骨密度。預防骨鬆 每天日曬15分、運動30針對骨質疏鬆症的治療,目前常用藥物為雙磷酸鹽類,其臨床試驗證實,約可降低6至7成脊椎骨折,與4成髖骨骨折的風險;凡是有脊椎或髖骨骨折的停經後骨鬆婦女,或因骨質疏少而導致脊椎或髖部兩處以上骨折者,均符合健保給付條件。吳家麟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的預防除了定期檢測、飲食均衡外,每天至少日曬15分鐘、運動30分鐘,也有助於骨質密度的提升;像是為女性設計的環狀運動,結合負重運動、抗阻力運動與肌力訓練,運動過程中所產生的反作用力,會對脊椎的上下縱軸產生撞擊力量,促進造骨細胞建造新骨,直接刺激骨密度生長;肌力訓練可同時改善平衡感及靈活度,降低跌倒發生機率,間接避免骨鬆骨折的發生。但他也提醒民眾,從事任何運動前,務必接受骨密度檢測,請醫師評估適合自己骨質健康的運動種類與強度。

狂喝牛奶嗑鈣片!進補太給力 婦人補出腎結石

狂喝牛奶嗑鈣片!進補太給力 婦人補出腎結石#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是更年期婦女的一大隱憂,為不想讓自己太早面臨骨鬆之苦,不少人會嘗試多種補鈣方法;不過,極力進補也要小心用量多寡,中國這名婦人,因太重視養生、擔心自己得骨鬆,每天都喝牛奶、吃鈣片,竟補鈣過多補出腎結石。早晚牛奶+大量鈣片 補出1.5釐米結石隨著補鈣觀念提升,鋪天蓋地的產品相繼湧出,許多妙方更是隨處可見。這名62歲婦人,正意識到補鈣重要,擔心自己會得骨鬆,從7年前開始,每天除了早晚一杯牛奶外,還大量服用鈣鎂片來補充;沒想到幾天前,她突然感到腰部疼痛,送醫發現是腎結石引起,且結石大小已有1.5釐米。經手術治療後,結石已遭粉碎、並隨尿液排出,當地醫師表示,病患大約一周內就可康復。補鈣過多成腎臟負擔 恐引發尿道阻塞只是誰也沒想到,怎麼補個鈣也有風險,醫師說明,其實基本的補鈣是必須,但過度補鈣只會加重腎臟負擔,若攝取過多導致身體無法吸收,就可能形成結石;而腎結石還會引發尿道阻塞、腎積水、腎功能衰竭等情形,一旦發現,應儘速就醫。 

研究:懷孕間隔少於1年 骨鬆風險增

研究:懷孕間隔少於1年 骨鬆風險增#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想增產報國、縮短孩子年齡差距,需要三思而行!據美國研究發現,懷孕婦女間隔期若少於1年,骨鬆機率是其他婦女的4倍;但間隔2年以上,就有助降低風險。由於女性懷孕時,會將大部分鈣質供應給腹中胎兒,且必須等孩子斷奶後,才能補充鈣質,因此,若短時間再懷下一胎,恐怕還沒等到母親骨質密度恢復,就要再供給下個寶寶,易增加日後骨質疏鬆風險。骨鬆機率高4倍 間隔期應2年以上研究人員針對停經婦女進行調查,發現有骨質疏鬆的婦女,皆是懷孕間隔期小於1年,而沒有症狀者則是間隔期超過1年以上;兩者相比下,前者骨鬆風險高出後者4倍。研究人員更表示,若女性在27歲前懷上第一胎,面臨骨質疏鬆的風險則較高。根據調查結果,研究人員表示,女性骨鬆機率與懷孕間隔期長短、首次懷孕年齡都有關係,因此,若想減少日後風險,懷孕期應間隔2年以上,則有助降低機率;若間隔期較短的女性也可服用鈣片、維生素D,或利用運動強健骨骼。

預防骨質疏鬆!7道補鈣養骨特效食譜

預防骨質疏鬆!7道補鈣養骨特效食譜#骨質疏鬆

黃芪汽鍋雞材料/黃芪10公克,母雞一隻,薑、蔥、鹽、料酒、味精、花椒、水各適量。將所有原料加入汽鍋煲45分鐘,調味即可。功效/益氣,益骨髓,提高精神。適用於氣血不足、體弱怕冷者。腎壯骨湯材料/濕海帶500公克(用水泡發、洗淨,切成絲狀),黃豆150公克。加入適量的鹽、油、薑等調味品,每天煮湯。功效/補充腎氣不足,防止或延緩人體骨質疏鬆,增強體能活力。五色健骨豆材料/青豆250公克、黑豆250公克、枸杞30公克、山藥50公克、鮮薑15公克。將上述五味加入清水中,用文火煮爛,再加蠔油、鹽、調味料等,即可食用。功效/補腎填精,壯腰健骨。通絡拌雙絲材料/紅蘿蔔300公克,黑木耳(水發)150公克,生薑適量。紅蘿蔔及木耳切絲,生薑切片,加清水煮熟,加入鹽、麻油、調料等,即可食用。功效/補血順氣,通經絡,消食健胃,增強筋骨活動能力。桂圓酒材料/桂圓300公克,首烏20公克,紅花30公克,加50度以上的白酒500毫升。浸泡一個月即可,晚飯後飲用20毫升。功效/適用於風濕關節痛、腰膝痠軟及貧血的人群。雙菇肉絲材料/鮮香菇、鮮蘑菇各100公克,瘦豬肉10公克,油、鹽、味精及鮮湯適量。將鮮香菇、蘑菇洗淨,對切,瘦肉切絲。將香菇和蘑菇先入熱油鍋煸炒入味,再入鮮湯煮沸,最後放入肉絲煮熟,適當調味便可。功效/益氣養陰,滋補骨筋,強身健體,人人適用。天杞酒材料/黃精、炒白术、枸杞子各250公克,松葉300公克,天冬(去心)250公克。將上述材料共研成粗末,浸入適量米酒內,密封浸泡30天,過濾即成。每天喝3次,每次30毫升。功效/補精益髓、強筋健骨、抗衰老、延年益壽。對於經血不足、脾氣衰弱、困倦乏力、早衰白髮、腰背無力等患者療效明顯。(本文摘自/養骨就能救命/好的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