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

正確運動及攝取鈣質,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正確運動及攝取鈣質,有效預防骨質疏鬆#骨質疏鬆

不論男女,在正常的老化過程中,大約從三十五歲起,骨質量會開始慢慢減少,正常的骨質減少稱為「骨質缺失」(Osteopenia),骨質減少的速度,受很多因素影響而加快或變慢,而正常的速度如果加快了,骨質快速流失,病變就會出現,這就是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骨質疏鬆症」的原文Osteoporosis,意思就是佈滿了孔隙的骨骼,孔隙多的骨骼和正常骨骼相比較,外型是一樣,但質量卻減少了,其原因為骨頭裏的鈣質逐漸流失,使得內部骨質變為單薄,造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骨質疏鬆症」的名字就是由此而來的,而已經疏鬆的骨頭,不再有能力承受日常生活活動所造成的身體負荷,久之,骨折就可能發生「骨質疏鬆症」有什麼症狀?通常病人察覺不出有任何症狀,當不小心跌一跤,竟把腕骨跌斷了,便表示此人骨質已經流失太多,而且可能會發生更嚴重的臀部骨折。三十歲以上的婦女,發生腕骨骨折的比例,遠比同年齡的男性高出十倍。我們通常把股骨上端部位發生的骨折,稱為臀部骨折。臀部骨折的婦女能恢復到原來正常功能的不到一半,但因骨折臥床三個月而發生併發症死亡的,卻達百分之二十,這類病人因為需要強制臥床靜養,故而容易發生像肺炎、血栓形成或栓塞等併發症。通常婦女根本不知道自己罹患「骨質疏鬆症」,一定要等骨折發生時,方才知道是骨質疏鬆症所引起的,所以這種病才叫做「無聲無息的流行病」。如何才能知道自己該吃什麼?首先要確實瞭解,自己日常習慣吃的食物是那些。把一星期內的所有飲食內容都記錄下來,然後參考表二,計算出您每日從食物之中攝取到多少鈣質,計算結果假如遠比標準(表一)需要量還低,便應當從表二中選擇一些含鈣量較多的食物。《鈣質攝取建議量(參照行政院衛生署民82年的建議量)》人員類別  /每日鈣質需要量(毫克) 出生至半歲 / 400,半歲至六歲  / 500,七歲至十歲  / 600,十歲至十二歲  / 700,十三歲至二十四歲(女) / 700,十三歲至二十四歲(男) / 800,二十五歲以上  / 600 懷孕期及哺乳中的婦女   第一期  / 600,第二期 /  1100,第三期  /  1100,哺乳期 /1100《含鈣量豐富的食物(毫克鈣/100公克)》含量(毫克)食物(一台斤為600公克,一兩37.5公克) >400 髮菜、黑芝麻、紫菜、田螺、小魚干、蝦米、蝦仁、小魚、鹹菜干、奶粉、金勾蝦(乾)、吻仔魚 301~400 海藻、吻仔魚、九層塔、金針、黑糖、食鹽、白芝麻 201~300 黑豆、黃豆、竹豆、豆皮、豆腐乳、豆鼓、鹹海蟹、蚵干、哈蜊、莧菜、高麗菜干、木耳、健素糖 101~200 營養米(加鈣米)、糯米、米糠、杏仁、黃帝豆、芥藍菜、毛 豆、脫脂花生粉、豆干、臭豆腐、油豆腐、蛋黃、鮮奶、鹹油蟹、鮑魚、香菇、刈菜、橄欖、蓮子(乾)、花豆、茴香(香菜)、油菜、蘿蔔干、捲心芥菜、蕃薯葉、海螃蟹(蟳子)、海鰱(四破魚)、馬頭魚、哈仔、紅茶、包種茶 ▲我需要飲用大量牛奶嗎?簡單地說,不需要,牛奶雖然含有豐富而直接可被人體利用的鈣,但其它食物同樣也可以提供大量鈣,亞洲人欠缺乳糖酵素或對牛奶過敏的情形十分普遍,當缺乏這種腸酵素時,便不能消化牛奶,及其他乳製品食物。此時可改喝發酵乳(如優酪乳或優格),因為其中的乳糖已被乳酸菌發酵分解,較不易引起腹瀉,所以乳製品的攝取量一日兩杯(240cc/一杯),即可有500毫克的鈣攝食量。為什麼運動對預防「骨質疏鬆症」那麼重要?正確而適度的運動,能使骨質增加,最好的運動,需要包含人體長骨的牽動、拉動、和某種程度的擠壓。例如行走、慢跑、騎單車、越野步行、划船等,而且常做這一類運動,對心臟和肺部同樣有好處。一、游泳有沒有幫助?游泳常被推薦為最好的一種有氧運動,尤其特別適合那些必須避免載重式運動的人。但是,如果想預防「骨質疏鬆症」,運動的主要目的便是在於給人體骨架中,長骨的刺激,而游泳卻不能達到這個目的。二、運動量該有多少?美國研究報告顯示,婦女長期從事激烈的運動,會產生負面的效果。這種運動方式和提早停經可能有關係,而導致骨質的流失,這是發生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徵兆,故婦女月經週期有變動,則意味著運動量太高。三、運動量要多少才有幫助?為了達到維護骨骼系統的目的,並沒有一個確定的運動標準可供遵循,但有許多運動方式,如針對給有心血管疾病病人的適當運動方法,對骨骼系統亦有幫助,故這類運動就是最好的推薦運動。如果您尚未從事任何規律的運動,那麼,當您開始運動之前,一定要先請教醫師。「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家中該有什麼應變措施?「骨質疏鬆症」患者,最需要避免的是跌倒而發生骨折,這種病人多半年紀較大,屋子裏到處都有使他跌倒的危險,因此,特別需要注意下列事項?樓梯:要確定地毯和樓梯踏板沒有鬆脫,以防止跌倒。地板:不可讓地板上四處散佈小物品,鬆脫的地毯和太過滑溜的地板,非常危險。傢俱:傢俱不可常常變換位置。老年人的活動模式一旦定型,便不容易改換。浴室:許多家居意外都發生在浴室之中。必須常保浴室確實不滑溜,保持乾燥。廚房中同樣要注意。燈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年紀大且又視力減退,因此,廳堂裏、樓梯間等,照明都必須充足,避免使人跌跤。藥物:任何會引起暈眩或導致方向感迷失的物質,例如酒類、藥物、鎮定劑等,對於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都具有潛在性的危險,因為警覺度一旦減弱,便會很容易因跌倒而骨折。

老化知多少

老化知多少#骨質疏鬆

老年人由於心臟內膜變厚且彈性減低,使得心臟搏出量減少,造成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動脈管壁受膽固醇、脂肪和鈣的沈積,使動脈管腔變窄,缺乏彈性,對血流之阻力增加導致收縮期高血壓。由於血循環的改變,使得身體各器官血流不足,故感覺與反應都變得遲緩,且突然的姿勢改變,常導致姿態性低血壓而暈厥或跌倒。膀胱與尿道括約肌的鬆弛,使老年人常受尿急、頻尿、夜尿或小便疼痛之苦,為避免引起泌尿道感染,應盡量避免憋尿。男性前列腺肥大,造成排尿困難,可借助口服藥物治療,幫助排尿順暢。若效果不佳,且常造成感染,影響睡眠品質,則可求助於泌尿外科尋求手術解決困擾。肺泡之實質變化,造成換氣不足,餘氣量增加。同時受血管硬化與肺組織本身的改變,呼吸之氧氣交換與運送均受到影響,特別是劇烈運動後,腦部需氧量增加,使得老年人更難調適。指導老年人做擴胸深呼吸,或太極拳等對於呼吸狀況均有所助益。不要抽菸,菸中的尼古丁及一氧化碳易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胃腸的活動力減低,消化功能降低,加上老年人喜歡吃精製品或烹調手續簡便之食物,故缺乏纖維素,易引起便祕。宜多吃含纖維的蔬菜、水果,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若有便祕,依醫師指示服用輕瀉劑或使用甘油球灌腸,切勿用力解便,以免血壓升高發生腦中風。日前高雄就出現兩例因便祕上廁所「嗯嗯」時太過用力了,引發血管栓塞性中風。老年人肌肉耐受力降低、張力減少、彈性減弱、屈伸活動力也減退,故行動遲緩。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 莊光輝醫師建議應避免一種姿勢持續太久,不但關節會僵硬,且會影響血液循環,造成肢體腫脹不適。骨骼密度降低,或鈣質攝取不足、或中年後婦女動情激素缺乏等,易造成骨質疏鬆,易引起骨折,故行動之安全要絕對留意。所以老人的住家環境光線宜明亮,必要時可裝置扶手,浴室地板需注意止滑的功能。

中醫骨質疏鬆症預防與保健

中醫骨質疏鬆症預防與保健#骨質疏鬆

是一種骨量減少的現象,當骨骼礦物質密度逐漸下降,直到低於人體所須的承受力量時,就容易發生骨骼的變形和骨折,骨骼的密度漸漸變小,呈現中空疏鬆、脆弱而易骨折等現象,這就是骨質疏鬆症。聖功醫院中醫醫師群指出目前治療方法,主要以女性荷爾蒙補充及吃鈣片、維生素D為主要治療方法,荷爾蒙補充療法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異常出血、乳房脹痛、腸胃脹氣、體重增加等等,這些副作用往往是短暫的,有的經調整劑量或劑型之後就好了。一、飲食方面:1.) 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攝取刺激性及辛辣之食物,如咖啡、濃茶、巧克   力、辣椒、芥茉、花椒、大蒜、蔥、薑等。多攝取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   如牛奶、起司、優酪乳、牡蠣等,並適量補充維生素D。此外,應減少高熱   量、飽和脂肪與高糖類的食物,多攝取飽和脂肪含量低,不含膽固醇的大   豆蛋白。也應減少鹽份的攝取。 2.) 含鈣量高的食物: (1) 乳製品如牛奶、乳酪為鈣質的良好來源,每天應喝2~4杯的牛奶或其他乳製品。 (2) 小魚乾、髮菜、芝麻、紫菜、小魚、海帶、蝦米、乾蝦仁及深綠色蔬菜。 (3) 自飲食中攝取適量的維生素D,維生素D可幫助鈣的吸收,如果維生素D缺乏,也可能引起骨質疏鬆症。除了自食物中可獲維生素D外,每日也需適當的日曬太陽,因日光中的紫外線會使食物中維生素D的前驅物轉變為身體可利用的維生素D。 二、心理方面: 1.) 減少壓力:壓力太大或有憂鬱症者較易影響體內與骨質有關的荷爾的平衡,使骨質加速流失。2.) 培養正當的嗜好,如養花、畫畫等,隨時保持愉悅的心情,多參加戶外活動或社團,如果心情愉快,心胸開闊,可減緩衰老及減少病痛。 三、適當運動: 多運動;正確而適當的運動,能使骨質增加,例如步行、慢跑、騎單車,最近研究報告顯示運動療法可能繼補充鈣之後成為預防骨質疏鬆的另一項法寶,所謂的運動療法指的是一種負重需氧運動,加上必要的平衡和強度鍛鍊,運動時需做舉重等一系列的強度訓練,甚至要穿上負重馬甲背心,目的在使骨質周圍的肌肉組織受壓後增加強度。這項運動其實是給骨骼一種超長的負重,使其產生一種意外的感受,就可以刺激骨骼產生更多的鈣化作用,並提高強度,當然運動會增加骨質量,但是避免激烈過度的運動,否則會產生負面的效果。

無聲無息的流行病

無聲無息的流行病#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病患通常查覺不出任何症狀,所以病人根本不知道已經罹病;等到發生骨折時才知道是骨質疏鬆症所引起,所以這個疾病被稱為『無聲無息的流行病』。一般常見的症狀為發生骨折時的疼痛、腰酸背痛、行動不便、駝背和脊椎或關節變形等。一般等X光診斷出有骨質疏鬆症時,病情往往已發展至後期,因此需定期利用『骨質密度測定儀』測定骨質密度,尤其是上述的高危險群更應該注意,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減少骨折發生率。聖功醫院 復健科醫師群提供以下幾點的治療方法:《補充荷爾蒙》適用於已停經的女性骨質疏鬆症患者。女性停經後女性荷爾蒙減少,造成骨質快速流失,過去曾懷疑服用荷爾蒙會增加罹癌的危險,其實只要不是乳癌、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群或血栓疾病患者,荷爾蒙補充療法是利大於弊的,同時可減少更年期的不適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若合併黃體素服用,更可減少單獨服用雌激素的引起的副作用。《補充足夠鈣質》鈣是骨頭的主要成份,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鈣質所以全部依賴由食物中獲得。一般食物和牛奶、小魚乾、菠菜等均含有鈣質,若不足可考慮服用鈣片。大多數人長期服用鈣片並不會有不良反應,但有腎功能不良、腎結石或腎結石家族史的人,在服用鈣片前最好先詢問醫師。 《適當的日照》陽光可使人體自行合成維他命D,加強鈣的吸收及小骨骼再造。因此除了一些很少照陽光的病患,否則不需特別補充維他命D。《足夠的運動》適當的運動有益於肌肉與骨骼的健康,可增進肌肉的張力及骨骼的耐受力,並增加骨骼血流量,使骨骼營養良好,外形變粗增大。這些運動包括步行、跑步、球類運動。但是老年人或是已發生骨質疏鬆者,從事運動時不可過量,以免發生骨折。

老年復健,減少日常生活限制,提升品質

老年復健,減少日常生活限制,提升品質#骨質疏鬆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增加,老年復健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領域。大體而言,老年復健可被定義為「預防、功能回復、建議指導及教育的醫學治療」。復健團隊可以教導病人一些新的方法來完成一些他因生病或意外造成無法做到的日常生活功能,並預防疾病的併發症,延緩疾病的進行。台東基督教醫院復健科 王和誠 醫師提出以下幾項需要復健的老年常見疾病:四肢及軀幹無力:因為肌肉質量及肌纖維的喪失,老年人常遇到的問題是從椅子爬起來到廁所去比較困難,理學檢查發現四肢及軀幹的肌力較差,尤其是髖關節伸肌,因此需由復健團隊針對無力的肌肉進行肌力訓練。關節活動受限及攣縮:常因久臥不動引起,如果接受適當的運動復健,則可降低他們的生理年齡,增加柔軟性及關節活動度。骨質疏鬆及骨折:骨密度在三十及四十歲達到巔峰,之後就開始遞減。加上老人步態不穩、視力退化、平衡不佳、反應也較慢,一旦跌倒易引起骨折,約有三分之一的老人曾經跌倒過。其中三%至五%導致骨折,九十%的骨折發生在髖關節、骨盆和前臂。跌倒之後最常見的後果就是因為害怕再次跌倒而不敢動了,導致「無力」與「孤立」,骨折後須進行長期的復健以回復肌力及降低疼痛,並做好保護以避免再次跌倒。慢性疼痛:骨骼肌肉疼痛是最常見的疼痛型式,約七十五%護理之家的病人有慢性疼痛的問題。評估老人疼痛問題時,要注意疼痛的來源或其他潛在的問題,例如:寂寞及心理因素。其他像重聽、癡呆和憂鬱症都可能影響資料的正確性。  造成老人疼痛常因脊椎的問題。超過八十二%的病人在五十至六十歲時會發生脊椎炎,而頸部椎間盤退化大部份發生在五至六頸椎間,其次才是六至七和四至五頸椎。腰椎狹窄在老年人也是滿常見的,典型的症狀是兩側腰痛及坐骨神經痛,會因站立或走路而加劇,坐下來或彎腰會比較舒服。  另外,王和誠醫師表示,至少有二十五%的老年人有肩痛的問題,而且多是因肩部軟組織受傷所引起。髖關節疼痛則多是因為關節炎、滑囊炎,或腰椎神經壓迫造成的。膝蓋疼痛主因關節炎和外傷造成。足痛可能是因為腳底脂肪墊萎縮、足部骨骼畸形,或鞋子不適合造成的肌腱炎及神經壓迫,以上這些問題須經詳細的診斷及接受專業的復健治療。中風:老年人中風後須長期復健才能增進日常生活功能及預防併發症,一些中風後常見的併發症包括皮膚褥瘡、肢體及軀幹無力、關節活動受限及攣縮、感覺異常及疼痛、中風後老年失智、憂鬱及心理問題。病人中風後的日常生活能力、動機、學習能力、家人支持均會影響病人復健目標及成效。心肺功能不佳:老年人常合併高血壓、心臟病、慢性阻塞性及限制性肺病等疾病,影響心肺功能,導致日常生活功能因喘、疲倦及無力感而受到影響,適當的心肺復健及運動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老年復健的評估及原則有以下幾點: 1、評估原始日常生活功能  2、評估家庭及社會支持  3、避免久臥不動  4、注意老人功能及動作的改變  5、注意譫妄、失智和憂鬱  6、評估學習動機及決定復健目標  7、復健運動宜注重功能性,運動訓練盡量簡化  8、鼓勵及訓練老人多參與家庭及社區活動  9、少用藥物,評估藥物對復健訓練的影響  10、注意各種功能喪失的交互影響 一般而言,年紀越大慢性疾病越多,日常生活限制也越大。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約三成須協助穿衣、轉位及上廁所;約八成須協助洗澡。而透過老人復健訓練治療,可有效增進日常生活獨立自主,讓老年生活更有尊嚴及生活品質。

骨頭要怎麼補?

骨頭要怎麼補?#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指骨頭密度變鬆,內部骨質變為單薄,產生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在熬煮骨頭湯時,可以順便觀察一下,豬骨頭裡面會有一個個的小洞,人體也是一樣,當骨質流失時,這些孔隙也會隨之變大,那就是骨頭密度減少的現象。骨頭的密度變鬆後,如果受力不對,很容易就會骨折。老人家之所以很怕跌倒,多半是因為骨質疏鬆,一個不小心跌倒,就有可能摔斷大腿骨。骨質疏鬆主要是因為鈣質流失。身體的鈣主要存在骨頭和牙齒裡,我們可以把骨頭當作人體的「鈣質銀行」來看,如果鈣質不斷的流失,卻沒有補充回來,積欠太多的「骨質債」,就會造成骨質疏鬆。鈣質的補充,原則上在廿五歲之前補效果是最好的,像是我們所謂的「保骨本」,在廿五歲之後,身體的代謝和循環進入一個既定的生理模式,此時來補充鈣,遠不及廿五歲之前來得有效。除了年齡,鈣片的成分也會影響人體的吸收效果。有一份根據十五個研究結果的資料顯示,檸檬酸鈣的吸收效果比碳酸鈣多出了二十二%到二十七%。不過,檸檬酸鈣的價位會高一些。無論你是因為骨質疏鬆要補充鈣片,或是因為退化要補充葡萄糖胺,市面上的產品琳瑯滿目,在選擇之前,最好還是詢問專業的醫師,為你做正確的判斷,才會有好的療效。(本文擷取自「體態,決定你的健康」一書)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