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剝離

大叔不知主動脈剝離 胸痛竟硬撐2周

大叔不知主動脈剝離 胸痛竟硬撐2周#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5歲的蔡先生為40年老菸槍,上月底感到胸悶、胸痛,以為吃止痛藥可緩解,卻遲不見效,直到父親節前夕劇痛難耐,前往當地醫院急診,竟確診為主動脈剝離,建議立即轉院治療,患者原本還打算撐過節後接受手術,但83歲父親擔心兒子延誤病情,堅持陪同赴醫,術後蔡父慶幸:「謝謝醫師還我一個兒子!」8旬父堅持送醫 父子情得以延續蔡先生青少年時期開始抽菸,已經有40多年菸齡,多年前發現罹患高血壓,但認為沒有症狀,便無服藥控制,直到7月底突然感到一陣胸悶劇痛,本以為是在烈日下工作所致,不以為意,僅自行購買止痛藥緩解,隨後又連續胸痛,嚇得他趕緊赴醫,原本想延至慶祝父親節後再接受治療,所幸在父親的堅持下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才能延續父子情。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患者發生胸痛當下,先前往衛福部南投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主動脈剝離,此症為致命性的心臟殺手,根據統計,患者發病後每小時即增加百分之一的死亡率,至少半數患者在病發後48小時內會死亡,因此當時兩院便聯繫緊急安排手術,不過因患者個人考量,拖了兩天後才動刀,所幸術後順利恢復且無併發症,「確實十分強運」。 遇撕裂性胸痛和上背痛 應提高警覺劉殷佐指出,主動脈剝離是指主動脈內膜破裂後,血液從真腔(血液原本流動之處)進入假腔(因結構受傷而產生的裂縫處夾層),使得主動脈送到各器官的血流受到影響,就會產生缺血性症狀,往往導致腸缺血壞死、腦中風、急性腎衰竭、急性心衰竭,甚至死亡。 劉殷佐強調,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包括未良好控制高血壓、抽菸導致動脈粥狀硬化、遺傳性疾病、主動脈瓣膜缺陷、高強度重量訓練或使用古柯鹼等,一旦民眾突然感到撕裂性的胸痛和上背痛,痛感延伸至脖子或下背,就有可能為主動脈剝離,此外,視主動脈剝離發生處不同,受影響的器官不同,若有喘不過氣、腹痛、腰痛、意識不清等症狀,也應懷疑為主動脈剝離所致。 劉殷佐提醒,若患有高血壓的民眾,平時應控制血壓,有抽菸習慣也必須戒除,並維持適當體重,才能預防主動脈剝離悲劇發生。

胸背撕痛速就醫!恐是致命主動脈剝離

胸背撕痛速就醫!恐是致命主動脈剝離#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主動脈剝離是指血管內壁因為壓力而撕裂、剝開,導致血流順著破洞流進血管管壁中,形成假的管腔,並逐漸擴大壓迫到原本的主動脈血管,使得主動脈血管狹窄,影響正常送血功能,造成全身血液供應不足的問題,容易引起多種器官衰竭的情形發生,如心臟衰竭、腎臟衰竭、下肢缺血壞死等。無三高疾病、平日生活正常的70歲林先生,日前在家吃過早餐後,突然感到胸背部劇烈疼痛、坐立難安,緊急送醫,經胸部X光、心電圖及電腦斷層一連串檢查,確認病人是高度危險的心血管急症「主動脈剝離」,立即安排緊急手術,經切開胸部、切除胸主動脈剝離病灶,置換人工血管並在加護病房觀察一週後逐漸康復。主動脈剝離是會快速致命的危險疾病萬芳醫院副院長、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施俊哲指出,這位病人很幸運能夠在病發最短時間內就醫,挽回寶貴生命。他指出,急性主動脈剝離就如同體內有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發生若未能迅速就醫,一半以上的病人會在病發後48小時內死亡,嚴重時甚至會猝死。因此,這個急症目前仍是心血管最大挑戰的疾病之一,每年奪走許多人性命,其中包括很多青壯年人。施俊哲表示,在台灣主動脈剝離發生率遠高於西方國家,以50-70歲男性居多,約為女性的兩倍。近年來因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及工作環境壓力,主動脈剝離的年輕化也逐年增加。主動脈剝離除因血管破裂直接致死外,極有可能因假腔血流壓迫真腔血流導致各個器官缺血;因此,病人的臨床症狀會隨著剝離的位置、範圍而千變萬化。大部分的急性主動脈剝離起因於高血壓 典型症狀為像撕裂傷般的劇烈胸痛造成主動脈剝離的原因,高血壓控制不好是最常誘發的因素,另外,先天性主動脈狹窄、先天性主動脈畸形、心臟手術後遺症、馬凡氏症候群及胸部外傷等。施俊哲強調,高血壓忽高忽低控制不佳,是導致主動脈剝離最常見的因素。主動脈剝離 致命只需幾分鐘針對主動脈剝離的治療,依病情不同而有不同治療,如果是A型的心臟主動脈根部撕裂引發急性主動脈剝離,必須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另外,B型的主動脈剝離是主動脈破口在弓部遠端,此時可以用藥物治療,但是如果有併發症發生,動脈主要分支阻塞而造成器官缺血,持續嚴重高血壓或疼痛、肢體缺血、內臟器官缺血壞死、玻璃範圍擴大,形成動脈瘤或破裂時,則須改採手術。對於動脈剝離痊癒的患者,施俊哲醫師建議,一定要控制良好血壓,避免三高、同時戒菸並禁止劇烈運動、避免高鹽高膽固醇食物、不暴飲暴食、維持規律生活,才能避免主動脈剝離的威脅。

胸背撕裂劇痛速就醫!主動脈剝離致命

胸背撕裂劇痛速就醫!主動脈剝離致命#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8歲的杜姓男子整年忙於做生意,不斷電的工作導致長期睡眠不足。先前晚上洗澡到一半,突然感覺到脖子後方莫名的疼痛,像被人使力抓住脖子用力向上舉,洗完澡後沒多久疼痛加劇,像是被刀子切割胸口和背部,痛得冷汗直冒。杜姓男子經急診會診心臟外科醫師,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立即確診為急性主動脈剝離,手術約1週後順利出院,恢復生活。主動脈剝離快速致命 緊急手術重建童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吳清文表示,主動脈剝離是會快速致命的危險疾病,必須盡速治療才能提高病人存活率,造成主動脈剝離的因素是血管內膜層破裂,血液流入內膜破裂處形成假腔。假腔僅靠結構疏鬆的血管外層支撐,所以血管破裂導致大量出血的風險很高。這次個案出現的主動脈剝離處在升主動脈,升主動脈處因為需承受較大的血流衝擊力,隨時會有血管破裂的危險,所以才緊急安排進行主動脈剝離重建手術。撕裂傷般劇烈胸痛、背痛 小心急性主動脈剝離吳清文主任提醒,大部分的急性主動脈剝離都起因於高血壓,病人的典型症狀為像撕裂傷般的劇烈的胸痛或背痛,民眾平時應保持清淡的飲食,戒除菸酒和保持生活作息正常,並定時安排健康檢查,保養身體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致命風險。

男車禍致主動脈剝離 死亡率高達9成

男車禍致主動脈剝離 死亡率高達9成#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40歲男性騎乘機車上班途中發生車禍,造成胸部鈍傷。患者表示當時感覺胸口一陣撕裂感,無法呼吸、胸悶、冒冷汗。急診就醫時,醫師根據症狀立即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患者為A型主動脈剝離,並聯絡心臟外科醫師進行手術以搶救患者性命。心臟遭強大扭力 主動脈受大力拉扯而損傷桃園醫院急診護理師童姿鈞說明,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一條動脈,也是全身血液循環的主幹,起點和心臟連在一起之後跨越胸腔向下穿越腹腔,當心臟面對強大扭力,會導致心臟往前衝,後方的主動脈遭到大力拉扯而損傷剝離及破裂。一旦主動脈發生損傷,病人在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以上。剛開始患者會有強烈、撕裂性的胸痛及上背痛,然後持續胸悶、喘、盜汗,之後會突然休克及昏迷。A型主動脈剝離 死亡率高達9成主動脈剝離可分為A型與B型,A型是升主動脈破裂,一旦剝離必須立刻開刀、盡早處理,死亡率高達9成,且每延遲1小時,死亡率就上升2%,B型是降主動脈破裂,可先用藥物控制血壓。護理師童姿鈞提醒,主動脈剝離來得又快又急,死亡率高達50%以上。通勤族騎乘汽機車請保持安全距離及安全速度,降低車禍發生的機率,維持自身安全與健康。

閉氣伏地挺身 做5下險致命

閉氣伏地挺身 做5下險致命#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2歲男子阿弘因日前寒流來襲,喝了加水的茅台酒後,又一時興起閉氣在地上劇烈做伏地挺身運動,沒想到做完第5下後起身,突然感到胸口一陣撕裂,出現胸痛、無法呼吸、冒冷汗,緊急就醫後血壓一度飆到224毫米汞柱。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罹患A型主動脈剝離。固定量血壓 運動前也不能忽略彰基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映澄醫師表示,阿弘主動脈剝離裂開得長度驚人,從肚子裂開接近心臟,總計約50公分,情況相當危急。醫師提醒,即使沒有高血壓疾病的民眾,平日一定要固定量血壓,運動前更不能忽略。陳映澄醫師表示,高血壓為主要的危險因子之一。許多民眾往往輕忽自身的身體狀況,而將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劇烈的無氧運動會使身體收縮壓上升30-40毫米汞柱,甚至舉重選手在舉重時可能造成收縮壓瞬間上升至300毫米汞柱以上,進而造成主動脈剝離的案例報告。適當且規律運動才能降血壓彰基健康促進中心主任劉晏孜醫師表示,運動確實可以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應避免高強度的運動,但必須是適當且規律的有氧運動,平時也應養成量血壓的習慣,若是運動過度激烈或是時間過長,都可能讓原來就患有高血壓的患者把自己暴露在極大危險之中。因為高血壓大多沒有症狀,所以許多民眾會認為自已沒有不適,就是沒有高血壓。患者表示沒有高血壓很可能是因為他從來沒有測過,而且症狀不明顯,並非真的沒有。劉晏孜醫師建議,運動前一定要量測血壓,若是當天血壓較高,就要降低運動強度;運動過程中若有不適,應馬上停止。另外,天氣過冷或過於悶熱時也不宜運動。

突發性胸痛?50%恐致死!

突發性胸痛?50%恐致死!#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季節轉換,天氣變化溫差大,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跟著增加,40多歲的范先生,某天晚上因突發性的胸痛並伴隨右下肢無力,被緊急送醫,檢查發現,患者為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醫師與病人詳細解釋討論後,立即安排緊急升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手術,術後病人恢復順利而平安出院。主動脈剝離 死亡率不亞於心肌梗塞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斗六院區心臟外科主任游聖彬表示,提到胸痛,一般大眾最熟悉也最害怕被診斷的疾病是急性心肌梗塞,但同樣會有急性胸痛症狀的主動脈剝離,雖較不為人知,但它的死亡率並不亞於心肌梗塞。好發年紀為40~70歲 男性比例比女性高所謂主動脈剝離,指的是因主動脈血管壁內層的破裂,使得血液流入血管壁中造成血管壁的分離,好發年紀為40至70歲,男性比例比女性高,若血管壁剝離的範圍有到升主動脈,稱為A型,反之則為B型,A型的主動脈剝離若不緊急手術,病人在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以上,因此快速且正確診斷是非常重要的。典型症狀為突發性胸痛、背痛或腹痛典型主動脈剝離的症狀為突發性胸痛、背痛或腹痛,但有些病人會以非典型的症狀如昏倒、中風、四肢麻、無力或疼痛等等不同方式表現,對於上述病人,診斷不容易,因此急診醫師的經驗和判斷就非常重要,對於有懷疑的病人,建議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確診。A型主動脈剝離的治療以手術為主,雖然醫學日益進步,A型主動脈剝離緊急手術的死亡率仍高達20%,B型主動脈剝離則以藥物治療觀察為主,除非有其他併發症才考慮手術,現今有覆蓋型主動脈支架,使得手術風險降低許多。                

天冷半夜痛醒!29歲男主動脈剝離險死

天冷半夜痛醒!29歲男主動脈剝離險死#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冷半夜莫名胸痛,可別輕忽,當心恐奪命!一名32歲的謝先生,平日有運動的習慣,也喜歡打球,2年多前半夜於床上急性胸、背痛至急診,經電腦斷層攝影診斷出胸主動脈剝離及高血壓,在藥物治療控制血壓後症狀緩解,惟後續檢查發現左腎上腺腫瘤,其高血壓就是因為腫瘤過度分泌荷爾蒙─醛固酮所引發。經開刀切除之後,高血壓藥物減半,血壓逐漸穩定。收治此病患的新光醫院心臟外科林佳勳醫師說,個案在去年中複診檢查發現胸主動脈假腔持續擴大,顯示有破裂的危險,決定接受微創人工血管支架手術修補胸主動脈剝離,經由伸入動脈血管內的導線與導管,在血管攝影的導引定位下將人工血管支架伸入胸主動脈處植入支架,幾無傷口,無須術中阻斷主動脈血流影響器官的功能,病人3天後即行出院,術後復原良好。微創心臟手術免開膛 高齡病患別放棄在過去心臟大血管手術的傳統方式是以開胸方式進行,傷口大且麻醉與手術時間長,對器官功能與體能狀況影響極大,術後也容易發生合併症。因此一直約有3至4成的高齡病人與家屬,放棄療效直接的手術,不得已接受不確定性高的保守治療。不過,林佳勳醫師強調,近年微創心臟手術發展,加上心臟血管外科複合式手術室的設備,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完成影像檢查及手術,較能兼顧病人安全、提升手術成功率。

打牌突暈倒 婦主動脈剝離險喪命

打牌突暈倒 婦主動脈剝離險喪命#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春節期間很多人通宵打麻將,64歲林女士打牌打到一半突然暈倒,牌友嚇得趕緊送醫急救,竟是罹患死亡率極高的主動脈剝離,好不容易從死神手中搶回一條命,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插管的林婦,鬼門關前走一遭,直說不敢再玩。如未馬上開刀 死亡率達50%冬季溫度遽降,本來就是心肌梗塞、腦中風好發季節,血管剝離的心血管疾病也不少。大年初二清晨,林姓婦人被送到醫院急診時,已呈現休克狀態,血壓收縮壓只有50毫米汞柱,舒張壓只有35毫米汞柱,檢查結果顯示為情況非常的危急的主動脈剝離,造成急性主動脈瓣逆流,頸動脈及腎動脈剝離。收致個案的臺中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余榮敏醫師指出,主動脈剝離發病的前48小時中,如果不開刀,死亡率達50%以上,是非常危險的疾病,緊急手術修補主動脈瓣,並置換主動脈人工血管及支架,避免重大器官受損與血管破裂。抽菸、三高是危險因子 氣溫變化易誘發余榮敏醫師表示,誘發主動脈剝離的原因包括:抽菸、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等危險因子,造成動脈粥狀硬化,或本身具有一些結締組織疾病的家族史,再加上天氣變化誘發疾病,因為部份血管內膜變脆弱,一旦血壓沒有控制好,氣溫變化大,就很容易裂開形成假腔,血液積卡在假腔裡,造成血液流不過去,導致器官壞死,動脈剝離到哪裡就可能造成該部位的損壞。正在插管中的林女士,目前情況穩定,加護病房觀察期間平均血糖高於標準,但她並不知道自己血糖有問題,只表示平時打牌也有節制,只是偶爾會熬夜,可能生活作息比較不規律,想不到突發重病,直說下次不敢再玩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