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劇烈胸痛冒冷汗⋯主動脈剝離「拖逾●小時」致死率5成

劇烈胸痛冒冷汗⋯主動脈剝離「拖逾●小時」致死率5成#心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依據媒體報導,近年「世界先進」晶圓代工廠行政副總劉啟光、藝人「小鬼」黃鴻升以及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皆是因為主動脈剝離而逝世。根據衛生福利部近年的死因統計,心臟相關疾病位居第2,有許多主動脈剝離的患者在還沒撐到醫院就已經死亡,致死率相當高。主動脈剝離患者症狀:9成突發性劇烈胸痛衛福部南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祺耀表示,大約9成主動脈剝離的患者會出現胸痛症狀,此胸痛常是突發性出現、劇烈疼痛且甚至會痛到冒冷汗的情況,而疼痛的位置會視血管剝離位置不同,可能轉移到後背、下腹部、肩頸等的位置。此外,約有6成的患者常合併有高血壓的症狀,其他常見症狀如: 心跳增加 注意力不集中 活動力減少 呼吸困難若患者情況不佳,主動脈剝離還會造成血管流動受阻,使器官出現梗塞性缺血,產生更嚴重的併發症如: 休克、昏迷 周邊缺血 中風 心肌缺氧腸壞死急性主動脈剝離不處理,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成黃祺耀指出,急性主動脈剝離的治療,會依據主動脈剝離的區域而選擇內科藥物和外科手術治療。若剝離的區域包含升主動脈及主動脈弓(稱為Stanford A型)時,此型的主動脈剝離容易破裂出血及心包填塞死亡,建議以手術治療為優先。若是剝離區域僅為降主動脈(稱為Stanford B),且暫時無其他併發症時,則以內科方式治療就能有良好效果,不需要於急性期進行手術,建議持續用藥物和密切追蹤治療為主。黃祺耀表示,對於急性主動脈剝離,緊急且積極的治療是搶救生命的唯一方式!依據統計,急性主動脈剝離若延誤處理,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其死亡率以每小時約1%的速率增加,因此診斷及治療就如同和時間賽跑一般。想要預防主動脈剝離,黃祺耀提醒民眾平時應注意生活作息和身體的保養,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之患者需定期回診且規律服用藥物,保持血管的彈性、穩定血壓。一旦有身體不適千萬不要逞強,應盡速就醫。

眼皮上小粉刺竟是心血管徵兆?醫警告:小心「血太油」

眼皮上小粉刺竟是心血管徵兆?醫警告:小心「血太油」#心血管

文/林靜芸   黃斑瘤是黃色或黃橘色的皮膚表面扁平凸起,原因是真皮層內的巨大細胞吞噬了大量膽固醇。黃斑瘤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最常見的是上眼皮,尤其內眥(眼頭),對側眼皮或下眼皮以及外側也可能發生。黃斑瘤剛開始是一小點,病人常以為只是粉刺,它不痛不癢。在數個月內逐漸擴大。如果放任不處理,黃斑瘤可以長滿整片眼皮,甚至上下眼皮的黃斑瘤連結成一圈,包圍眼睛。 黃斑瘤的原因是血脂肪代謝異常,與家族性高血脂,第二型高脂蛋白有關。雖然膽固醇局部堆積是主要原因,也有黃斑瘤的病人血脂正常。 最常見發生在50歲以上女性 眼瞼黃斑瘤青少年到老年人都可能發生,之前最常見的是50歲以後的老年人。近年來以40歲左右的中壯年人最多,男女都有,但是女性居多。 以往黃斑瘤以50歲以後的老人為主。(照片提供/林靜芸) 黃斑瘤年齡下降與現代人緊張的生活方式有關。眼皮沒有皮下脂肪,眼輪匝肌直接附著於眼皮。眼瞼部位眼輪匝肌負責眨眼,中隔部位眼輪匝肌負責閉眼,眼眶部位眼輪匝肌負責瞇眼,內眥(眼頭)是眼輪匝肌的營運中心。現代人頻繁使用3C產品,應是黃斑瘤年齡下降的原因。 手術切除效果好,但復發率仍有4成 如果發現自己長了黃斑瘤,須檢查血脂及心血管。黃斑瘤主要是外觀問題,儘早處理比較簡單,黃斑瘤的病灶在真皮層;雷射、冷凍治療、局部注射等等容易留疤,效果不佳,手術切除的結果最好。 黃斑瘤的復發率高達4成,治療之後仍需注意生活方式,控制血脂,才能保住效果。 (作者為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全台公認的整形外科權威。現為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青壯年猝死頻傳 8工具偵測心血管未爆彈

青壯年猝死頻傳 8工具偵測心血管未爆彈#心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心血管疾病發生年齡逐漸年輕化,青壯年族群常自認為還年輕,或是因生活忙碌,忽略自身的健康。今年的冬季較以往冷,寒流時出現多起三、四十歲猝死的案例,對於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除了注意保暖,提早找出心血管可能的未爆彈,儘早接受治療或調整生活習慣,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2千名受檢者均齡40歲 3成有代謝症候群榮新診所主任康宏銘指出,根據該院去年8-10月健檢統計,在2300名受檢者中(其中男性855人,女性1445人,平均年齡40.4歲),血脂異常的比率高達45.4%,血壓偏高有39.1%,血糖偏高有14.5%,體重過重有40.1%,其中約有三成符合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三高族群、肥胖及代謝症候群、有抽菸習慣、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作息不正常、經常心悸胸痛者等,都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除了改善生活型態,如飲食、運動、減重、減壓外,也可活用科技工具了解自己的心血管狀態,如:動脈彈性檢查(脈波傳導速度)、頸動脈超音波、冠狀動脈電腦斷層、自律神經檢查(心律變異分析)、心臟超音波、一般心電圖、運動心電圖、長天期心電圖等。科技工具檢測動脈硬化程度 幫心血管掃雷康宏銘指出,動脈彈性檢查、頸動脈超音波、冠狀動脈電腦斷層可以實際檢測動脈硬化的程度,並視需要採取積極的藥物治療。壓力失衡引起自律神經失調可能會誘發心血管意外事件,可經由心律變異分析檢測,其中副交感神經的功能就好像幫身體踩煞車,可以降低心肌梗塞、腦中風、猝死等的機會。長天期心電圖幫心血管掃雷,康宏銘表示,一般心電圖能短暫監測心律變化;運動心電圖可檢測運動時的心律、血壓、心跳變化;長天期心電圖能監測一周以上的心律變化,體積輕巧不影響日常生活,可偵測高危險性的心律不整(心房顫動、心室頻脈等),同時分析自律神經活性、睡眠狀態、夜間與晨間血壓的變動趨勢,以及身體活動量分析,找出心血管疾病的潛在風險。生活型態調整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式。康宏銘建議,調整生活習慣,作息規律,避免熬夜,飲食避免高油高鹽,戒菸戒酒,必要時配合醫師指示採行積極藥物治療,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機。

偽出國泡湯正夯 心血管疾忌冷熱交替

偽出國泡湯正夯 心血管疾忌冷熱交替#心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旅遊業者相繼推出「偽出國」泡湯景點之旅,讓民眾在秋冬之際,藉由泡湯放鬆心情、一解無法出國旅遊散心之苦,心臟內科醫師表示,秋冬氣溫變化大,有心臟血管疾病的患者,要避免冷熱泉交替泡,才能降低心肌梗塞情形發生。血管最怕忽冷忽熱 容易出現心肌梗塞豐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程建銘表示,有心臟疾病的患者盡量不要冷、熱溫泉水交替泡,因為心血管最怕忽冷忽熱,一會擴張、一會收縮,會造成心血管阻塞或是血管裡有血栓的形成,再加上泡湯容易脫水,就容易出現心肌梗塞。建議泡湯時須「循序漸進」,從三十幾度的溫泉水開始泡,泡到四十度左右,等到身體適應後,中間休息一段時間,想去泡冷水再去泡,不要突然身體泡了四十度的溫泉水,馬上衝到零度的冷泉水裡,這樣很危險。泡湯時血液會越來越黏稠 別忘補充水分程建銘提醒,泡湯時民眾很容易忘記補充水分,泡湯時身體不自覺會一直冒汗,血液也會越來越黏稠,血栓容易形成,因此10-15分鐘內至少要補充100-200cc的水,泡湯完後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吃太油膩或味道過重的食物。

鈉含量破表 這幾種國民美食都上榜

鈉含量破表 這幾種國民美食都上榜#心血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三餐老是在外?但國民美食卻暗藏驚人的鹽分,三軍總醫院營養團隊檢驗外食族常吃的15種餐點,發現牛肉麵、麻油雞麵線鹽分都超過每日建議量九成,建議民眾少喝湯、醬料減半,可減少近三成鹽分攝取。三總營養部主任戰臨茜表示,鈉是人體中必需的礦物質,可調節體液平衡、神經傳導、肌肉收縮與放鬆等,而鹽巴是飲食中最常見的含鈉調味品,醬油、番茄醬、豆瓣醬、味噌等都含有大量鹽分,吃太多當心鹽分破表。攝取過多 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根據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應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6公克的食鹽,但衛福部相關調查卻發現,7歲以上族群、不分男女,每日鈉攝取就高達2400毫克。成人方面,19至30歲女性每日平均攝取3360毫克,31至44歲男性攝取量更高達4480毫克,高居成人族群之冠。許多研究顯示,攝取過多的鈉可能增加罹患高血壓、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但現代人外食頻率高,對血壓認知也不足,恐將自己暴露在風險中。為了解外食鹽分究竟有多高,三總營養師實地訪查店家,利用鹽度計估算15種常見餐點的含鹽量,並將鹽量分成四級,分別是「鹽質爆表」,即含鹽量超過每日建議量九成以上,「高鹽質」的含鹽量約每日建議量的六至九成,「中鹽質」約三至六成,「低鹽質」則低於三成。牛肉麵一碗等於一日攝取量調查結果發現,民眾愛吃的牛肉麵、麻油雞麵線、咖哩烏龍麵、酸菜鴨肉麵都是「鹽質爆表」等級,一份下肚恐吞下超過5.4克食鹽。大腸麵線、甜不辣及西式的茄汁義大利麵則屬於「高鹽質」等級,一份約吃下3.6至5.4克食鹽。「中鹽質」包括黑胡椒鐵板麵、鮮肉蒸餃、鹹豆漿、炸醬麵,每份約含1.8至3.6克食鹽;而菜包、玉米濃湯、原味蛋餅、蔥花麵包等則屬於「低鹽質」食物,每份鹽量不到1.8克。營養師分享減鹽4招想享受美食又不想吃下過多鹽分,戰臨茜主任分享四大妙招:1.醬料減半、少喝湯,平均可減少28%鹽分攝取。2.使用天然香料如蔥、薑、蒜、九層塔,少用番茄醬、豆瓣醬等醬料。3.少吃加工及醃漬食品,尤其火鍋料含鹽量比天然食材高出四至六倍。4.注意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尤其是鈉含量的部分。

這3類食物吃多了 小心血管易黏成粥

這3類食物吃多了 小心血管易黏成粥#心血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病從口入」雖然是句老生常談的話,對於心血管疾病而言,卻存在一定的道理。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心肌梗塞等,這類疾病好發於中高齡族群,處於中高齡本身血管就已經逐漸老化、彈性降低,如果再加上飲食的雙重影響,更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長期攝取以下三類食物 恐罹心血管疾病營養師表示,心血管疾病出現的根本因素為動脈粥樣硬化、血栓,而心血管疾病往往又和飲食習慣密不可分,如果長期攝取以下三類食物,那疾病就可能找上你:1.高鹽分食物許多中高齡族群對高鹽分食物比較青睞,這和味覺減弱、常年飲食習慣等有關。雖說「鹽」是百味之首,但如果攝取過多,會對血管造成傷害。因為鹽的主要成分為鈉離子,大量鈉離子進入人體後,超過腎臟的代謝負擔,就會引發水鈉滯留、血液滲透壓增加、血容量增加,從而引發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問題。2.高糖分食物攝取大量含糖量高的食物,會導致人體內血糖及甘油三酯異常升高,同時還會降低脂蛋白水平,增加血液黏稠度。特別是糖尿病患者若不忌口,更會對血管長期造成破壞,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血栓等問題出現,引發各類心腦血管疾病。3.富含反式脂肪酸食物蛋黃派、奶油蛋糕、油炸、燒烤類食物都有反式脂肪酸的存在。反式脂肪酸主要產生於植物油的氫化過程中,它能升高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時還會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導致血壓升高、動脈粥樣硬化等問題出現。

寒流來襲!保護心血管遵循8要點

寒流來襲!保護心血管遵循8要點#心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氣溫驟降,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入冬以來首波寒流南下,可能出現低於攝氏9度左右低溫。因應接下來的冷天氣,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三高控制外,在冷氣團來襲的時候要增加衣服,外出要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等,務必做好保暖措施,防止因低溫及溫差過大,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天冷血管內平滑肌收縮 容易造成血壓突升高當氣溫降低時或溫度驟降時,血管內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除了慢性病病人要注意,包括長者、有抽菸或肥胖者都要小心因應氣溫的驟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禦寒保健8要點,度過寒流衝擊:1)保暖/居家臥室、衛浴與客廳要做好防寒與安全措施。處在低溫或外出時,一定要做好完整的保暖,尤其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善用圍巾、帽子、口罩、手套、襪子、防滑鞋,及多層次保暖衣物等,方便穿脫。2)暖身/剛起床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溫和漸進、慢慢增加身體活動。3)隨身攜帶保暖衣/65歲以上長輩,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不管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早上起床,都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外出時隨身攜帶一件保暖衣,以備不時之需。4)飲食及情緒控制/避免大吃大喝、情緒起伏,勤喝溫開水,避免血液過度黏稠。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預防便秘。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以及突然激烈運動。5)不宜泡湯、泡澡/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人不宜泡湯或泡澡,如醫師囑咐為高危險群,要避免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亦不宜單獨泡湯。泡湯溫度勿超過40度,飯後2小時後再進行為宜。6)運動時段/運動避開酷寒與早晚的高風險時段,避免在寒冬大清早外出運動,晚餐後應至少隔1個小時待食物消化後再運動。7)控制病情/規律服藥,定期量測及記錄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肪。8)攜帶病歷卡、藥品/外出隨身帶著病歷卡與緊急用藥,註記平時就醫院所、診斷、藥物過敏史。如醫師有開給緊急備用藥品,應隨身攜帶。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 多留意身體狀況國民健康署提醒,早起運動的民眾,不要急著太早出門運動,建議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天氣暖了再出門,或建議也可改在室內運動。提醒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

腦中風突發要人命 掌握4字訣速發現

腦中風突發要人命 掌握4字訣速發現#心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冷氣團接連報到,氣溫持續下探,恐讓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機率攀升。據統計,冬季氣溫每下降1度,將提升1.6%的腦中風發生率,須格外留意。每17分鐘1人死 四字訣快速察覺腦中風台灣每17分鐘就有1人發生腦中風,每44分鐘有一名患者死亡,每年奪走超過1萬人性命。及早掌握腦中風徵兆、儘速就醫治療,是患者能否逃離失能、死亡風險的重要關鍵。國際推廣的「F.A.S.T口訣」雖點出腦中風徵兆,但英文口訣對國人而言實在難以記憶與聯想。國內兩大腦中風醫學會及兩大病友協會共同發展台灣在地化腦中風徵兆口訣─「臨、微、不、亂」,利用簡單的打油詩呼籲民眾快速察覺腦中風徵兆,幫助自己或旁人能於黃金3小時治療時間內送醫治療,遠離失能、死亡風險!1)「臨」-臨時手腳軟/請患者雙手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或無法舉起。2)「微」-微笑也困難/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臉部表情是否對稱。3)「不」-講話不清楚/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4)「亂」-別亂快送醫/當出現上述任一症狀,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撥打119,於黃金3小時內送醫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