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掌握跨域整合能力、AI 醫療、數位應用趨勢 第20屆國家新創獎-學研、臨床新創技術攻克醫學難題!

掌握跨域整合能力、AI 醫療、數位應用趨勢 第20屆國家新創獎-學研、臨床新創技術攻克醫學難題!#心血管

鼓勵臨床醫師與學研團隊解決臨床需求,攻克疾病治療方法!第 20 屆國家 新創獎經過歷經 90 位評審、歷時三個月的審查今(12/27)為團隊授獎。透過評審 團審查總結看見國內臨床與學研創新趨勢特別著重癌症治療、心血管、高齡化疾 病等領域,結合 AI 醫療、數位系統等跨領域模式,為醫療現場帶來顛覆性的創 新。年度獲獎數量前三名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16 項)、長庚醫療體系(15 項)、 臺大醫院及所屬分院(11 項)。 學研新創展現跨領域整合能力、臨床新創使用大數據攻克癌症、憂鬱等醫學難題 學研新創獎吳麥斯召集人表示,本屆學研新創大多以跨領域方式,結合了生 醫、電機、資訊、半導體、材料開發等,更能切中臨床第一線的需求與痛點。臨 床新創獎張文瀚召集人表示,臨床新創結合了臨床豐富經驗與科研創新成果,從 挑戰癌症早期診斷、憂鬱症精準治療等尚未攻克的醫學難題,到建置大數據分析 模型來輔助臨床決策,以及開發各種輔具、產品解決現行臨床困境,都已累積相 當的數據與實證。 中國醫大共 16 項技術獲獎數量最多,長庚與臺大運用 AI 偵測罹病風險  年度獲獎數量最多的學研/臨床機構,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共有 16 項技 術獲獎,包括用 AI 輔助診斷腦中風、以幹細胞外泌體治療腦中風等,此外也有強 化免疫治療、中子治療對腫瘤的效果等癌症相關創新。數量第二多機構為長庚醫 療體系共 15 項技術獲獎,包括以 AI 偵測冠狀動脈阻塞風險、兒童過敏風險評估、 上消化道異物偵測等。數量第三為臺大醫院及所屬分院共 11 項技術獲獎,以 AI 醫療為大宗,包含以 AI 辨識胃癌早期病變、將 AI 導入腹膜透析病人照護等。

他搭飛機出國常水腫,竟連拖鞋都穿不下?醫警告:嚴重恐心臟衰竭

他搭飛機出國常水腫,竟連拖鞋都穿不下?醫警告:嚴重恐心臟衰竭#心血管

56歲陳先生因工作需求常常出國,下飛機後常發生腳部水腫的狀況,雖然活動後水腫會慢慢消失,但這半年來水腫情形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嚴重,久久不會消退,甚至嚴重到連拖鞋都穿不下。後續,經朋友介紹至心臟科檢查,發現雙腳靜脈瓣膜功能異常,且伴有深層靜脈血栓,經抗凝血劑和彈性襪治療後,水腫才逐漸改善。

負荷式心臟超音波是什麼?適合我嗎?醫建議「這些狀況」可考慮

負荷式心臟超音波是什麼?適合我嗎?醫建議「這些狀況」可考慮#心血管

日前,一名67歲男性因胸悶至醫院就醫,心電圖及胸部X光片皆顯示正常。該患者過去有高血壓及高血脂病史,在診所規則服用藥物治療,幾個月前在某健檢中心接受跑步運動心電圖檢查,結果也呈現正常。醫師與病人充分溝通後,安排「負荷式心臟超音波」做進一步檢查,結果顯示有心肌缺氧,經心導管檢查確認有心血管阻塞,放置支架後,病人症狀改善許多。

常常胸悶、氣喘當心罹患「肺高壓」!醫:肺動脈壓力大於●●快就醫

常常胸悶、氣喘當心罹患「肺高壓」!醫:肺動脈壓力大於●●快就醫#心血管

65歲張阿姨有慢性支氣管炎、乾燥症以及雙下肢慢性深層靜脈血栓,長期在胸腔科、風濕免疫科等追蹤治療,並長期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免疫抑制劑以及抗凝血劑等藥物控制;然而在各科有效治療之下,胸悶、氣喘仍反覆發作,令張阿姨不勝其擾。後續張阿姨至醫學中心檢查,發現竟是「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所幸在心導管介入治療及藥物調整之下,病況逐漸獲得控制,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疫情生意差 闆娘心慌慌 醫呼籲:別讓更年期困擾妳

疫情生意差 闆娘心慌慌 醫呼籲:別讓更年期困擾妳#心血管

因應國際婦女節,雙和醫院呼籲女性朋友在工作及家庭忙碌之餘,也得關心自己身體,特別是接近更年期的女性朋友。雙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蘇茗軒指出,更年期症狀常被忽略,近來診間遇到一名年約50歲老闆娘,因疫情影響家中生意,情緒相對低落,白天常與家人發生爭執,心悸、胸悶都令她困擾不已,夜間盜汗、淺眠更讓她無法好好休息恢復體力;雖然擔心荷爾蒙療法,但與她充分討論,並接受短期荷爾蒙補充後,回診時滿心的神采飛揚溢於言表。 更年期是女性的必經階段 根據台灣更年期婦女健康管理及藥物治療建議,女性更年期指的是婦女由有生育能力過渡到無生育能力的狀態,是女性朋友的必經階段;由於雌激素降低,引起腦部下視丘血管舒縮中心不穩定,導致失眠、盜汗、熱潮紅、心悸等;而缺乏女性賀爾蒙,陰道乾澀、性交疼痛及反覆泌尿道感染也層出不窮。蘇茗軒醫師表示,雖然並非每位女性皆會出現,但比例上四到六成女性都有程度不一的更年期症候群。此外,雌激素降低也會影響脂肪代謝,許多女性也會發現怎麼少吃了,體重還是不斷增加。 蘇茗軒醫師指出,根據研究,台灣平均停經年齡為50歲左右,但其實許多女性約45歲開始就有更年期症狀,由於這段期間生活重心容易放在工作上,另一半也忙於事業,而子女也正處於青春期,是需要更多關懷的階段,因此出現事業與家庭兩頭燒的情況並不難理解。種種因素導致女性朋友忽略自我身體狀況,隱忍更年期症狀帶來的不適,少數人甚至患上憂鬱症,讓自己與家人都困擾不已。 蘇茗軒醫師指出,當更年期出現症狀時,同時也是讓忙碌的妳可以稍微停下腳步,來審視自己的健康程度,可以關心自己是否吃得健康、有沒有規律運動、今年健檢有無紅字;另外,在工作之餘,對家人的陪伴、關懷是否足夠?更年期不該是妳困擾駐足的地方,而是人生中必經的一段旅程。 緩解更年期 補充荷爾蒙 要緩解更年期症候群,若無荷爾蒙使用禁忌,荷爾蒙補充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除改善症狀外,荷爾蒙補充也能減緩骨質流失、預防關節退化,保護心血管、降低大腸癌發生;另外搭配規律運動,可同時降低體重、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與代謝問題,也可改善睡眠品質、低落心情,增進夫妻性福。希望目前受到更年期症候群困擾的女性朋友,在疫情逐漸解封時,在工作忙碌之餘,也要多愛自己,迎接人生的下一階段。

異位性皮膚炎不能拖,精準阻斷發炎細胞是治療關鍵

異位性皮膚炎不能拖,精準阻斷發炎細胞是治療關鍵#心血管

過去異位性皮膚炎沒有很好的治療藥物,於急性期多使用類固醇,多數病患擔心其副作用會影響外觀,經常因此中斷治療,而令疾病惡性循環,發作一次比一次更嚴重。 擔心副作用中斷治療,小心反覆發作病況更嚴重 一名30歲上班女性,從小受過敏性疾病所苦,不只有氣喘、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症狀更是嚴重。近期在求診高雄榮總皮膚科時,皮膚炎狀況十分嚴重,連手臂可見之處,都搔抓成流湯流血樣貌,細問下得知這狀況經過多年反覆發作,時好時壞,她也曾使用過很長時間的類固醇藥物,但因為發胖而不願意繼續吃。她更自述,家中床單幾乎天天都有血跡,平日更盡了一切努力,像是使用除蟎吸塵器、除螨被套、除濕機等,三餐更是小心翼翼,把自己限制的相當嚴格,毫無生活品質可言。 收治該病患的高雄榮民總醫院皮膚科張喬勝醫師說,這名女患者可說是異位性皮膚炎病患的縮影,「因為用類固醇怕胖、怕月亮臉,照光治療又擔心皮膚變黑,或者需長期服用免疫製劑,又擔心影響肝腎功能。」因此而中斷治療、反覆發作導致嚴重度加劇的患者並不少見。 精準用藥穩定治療,是治療發揮效果的關鍵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屬於全身性的慢性發炎,一旦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卻沒有處理,最後可能引發更大的傷害。根據國內外文獻報告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由於皮膚的慢性發炎產生的各種發炎因子可能對心血管、血糖代謝造成影響,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有較高機率出現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症候群等問題。因此,別以為只有皮膚癢沒多大影響,對健康更不得不慎。 張喬勝表示,目前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已有共識,輕度患者以保濕、局部藥膏與止癢藥為主;若是中重度病患還須搭配類固醇或非類固醇免疫製劑、加上照光等。若效果有限,近年來已有生物製劑可使用;現在還有新一代的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去年陸續上市用於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三種小分子藥物,是醫界所稱的『小分子三劍客』」。 新一代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的好處是,治療速度快、且因為屬於標靶藥物,可以很精準地針對會促進發言的細胞激素製造的細胞內激酶JAK1傳遞予以阻斷,「只要把發炎傳導路徑關上,就可以形成保護。」他指出,JAK1抑制劑好處是專一性高,能快速止癢,且讓預期外的副作用出現機會降低。 像是上述女患者,希望能快速改善皮膚癢症狀而在醫師建議下使用新一代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印象深刻的是,患者敘述說第一天開始吃藥,到了第二第三天左右『癢感就大幅度改善,困擾數十年的搔癢逐漸被抽離』,她甚至忘了當初晚上癢的睡不著的感覺。」張喬勝欣慰地說,病患定期回診時,整個人神清氣爽,已經沒有剛求診時的沮喪模樣。 他呼籲,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多半是自幼就有皮膚炎症狀,務必在症狀開始時就認真接受治療,「只要好好跟醫師配合治療,其實不用在生活上把自己的飲食限制地太嚴苛。」對於中重度患者若希望在人生中的重要時刻,想要擁有好的生活品質與外觀,也可以與醫師諮詢討論,嘗試選擇生物製劑或新一代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煥然異新。 (圖/高雄榮民總醫院皮膚科 張喬勝醫師)

冬天流感、新冠及心肌梗塞三重來襲!心血管專家:入冬前盡快施打流感疫苗

冬天流感、新冠及心肌梗塞三重來襲!心血管專家:入冬前盡快施打流感疫苗#心血管

一名50幾歲身體硬朗的男性主管,曾做過心臟繞道手術,並且身體恢復良好,感染流感以為是小感冒不以為意,後來竟轉變為發燒、呼吸急促,就醫治療並未好轉,最後因肺炎造成呼吸窘迫症,使用呼吸器維持三周後,仍然因敗血性休克不幸過世。 政府從11月開始實施50歲以上第二階段施打公費流感疫苗,目的就是減輕流感的危險性。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任勗龍醫師表示,今年因為新冠疫情升溫,常規性的流感疫苗施打反而容易被忽略,今年一定要特別留意流感對於新冠後期的影響力。 冬天流感引起發炎反應 增加10倍心肌梗塞風險 立冬將至,冬天更是流感及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本身免疫保護力較弱,一旦感染流感引發心肌梗塞及中風情形,非常容易造成重症。任勗龍醫師呼籲符合政府公費標準的50歲以上民眾應盡快施打流感疫苗。 根據數據顯示,一般人因感染流感會增加10倍的心肌梗塞發病風險,中風發病更達8倍。任勗龍醫師說明,流感會引起全身性發炎,這種發炎反應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一旦病患感染流感,會增加心肌梗塞、肺栓塞以及中風的發生率,並有相當高的致死率。」 目前流感疫苗在心血管疾病中已有非常好的效益關係,賽諾菲與研究機構合作發現:心肌梗塞後病人在72小時內施打賽諾菲流感疫苗能降低28%的心血管病變危險性,心血管造成的死亡則減少41%,更重要的是全因死亡能減少41%,可有效降低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率。 流感及新冠雙重打擊 照顧者也應施打疫苗阻斷傳播鍊 任勗龍醫師表示 「若同時確診流感及新冠肺炎,使用呼吸器的風險將增加4.14倍,住院風險更高達2.35倍,目前正處於新冠高峰期,建議民眾最好兩種疫苗都要及早施打。」 施打流感疫苗對18歲以上的成年人因流感住院的保護力可達到41%,對流感導致重症需要插管、呼吸衰竭更可達到82%的保護效果。任勗龍醫師強調,由於今年A型流感具有較高的傳染力,青壯年民眾也須留意,若是家中有慢性病長輩或是幼童同住,或者在長照機構、托嬰機構等高風險環境工作等,即使不在公費的補助範圍,也可自費施打流感疫苗,阻斷流感傳播鍊,不但保護自己也可保護家人健康。 提醒民眾,除了施打疫苗,平時也要注意飲食均衡,尤其慢性疾病患者更要遵守少鹽、少油、少甜的飲食方針,睡眠更是重要關鍵。睡眠品質不佳是身體發炎的因素之一,對心血管疾病負擔影響更大,再搭配培養良好運動習慣,就是養好免疫力的全方位防護。 (圖/振興醫院心血管內科 任勗龍醫師) MAT-TW-2201674-1.0-10/2022

心臟內科教授呼籲:流感將至,重陽節做這件事可預防心血管疾病4成死亡率

心臟內科教授呼籲:流感將至,重陽節做這件事可預防心血管疾病4成死亡率#心血管

重陽節除了關懷年老長者,更重要的還有一個疾病預防的工作就是對抗流感。流感可能產生的併發症與死亡率不亞於新冠,其後遺症也不只有呼吸道疾病。根據統計,健康成人可能因為感染流感,造成的心肌梗塞風險有10倍之高,更會增加8倍中風發病風險1。 林口長庚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褚柏顯教授表示,流感的高危險族群與新冠肺炎相似,像是65歲以上高齡長者,有心血管病史、三高等慢性疾病,或者是肺阻塞、癌症治療,甚至是孕婦,都是要特別注意的族群。 流感不只是呼吸道疾病,也會引發心血管疾病 一般人想到流感都認為應該只跟呼吸道有關,褚柏顯教授說明,事實上流感與新冠肺炎一樣,都會引起發炎反應,一開始都會像是感冒症狀,但時間久了當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就會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一些本身就有慢性疾病的族群,如果又染上流感,身體負擔就更大,各種全身併發症機率也隨之提高。 政府10月1日開始實施65歲以上及高風險族群接種公費流感疫苗,目的就是杜絕流感引發的重症傷害。褚柏顯教授表示,為何接種流感疫苗如此重要,最主要原因是流感可以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且傳染力相當高,而打疫苗是有效的杜絕方式。「在統計資料上,打流感疫苗人數越多的國家,在新冠感染防護力上的表現較佳。」 賽諾菲與研究機構合作的研究報告也首度發現,心肌梗塞後病人接種流感疫苗能降低28%心血管病變風險,其中心血管死亡減少了41%,全因死亡也減少41%2。 褚柏顯教授表示「研究顯示了流感疫苗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直接證據,相當具參考價值」,他建議除了年長者與高危險族群外,家中有長輩尤其是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者,以及有幼童,都應該要接種流感疫苗。 重陽節到來 主要照顧者更應該施打疫苗 褚柏顯教授也提醒年輕人不要忽略罹患流感的影響力,以林口長庚為例,平均林口全院區,每月至少都會碰到一個因為病毒感染導致心臟衰竭的個案,病毒感染要找到確切的病原體相當不易,只能以支持療法來處理,因此從預防面著手還是最重要。 對於預防流感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褚柏顯教授建議,除了要維持戴口罩、勤洗手的習慣,平時也要注意睡眠充足與飲食均衡。年長者或者是慢性疾病族群更特別提醒,有固定藥物一定要遵循醫囑服用,不可自行停藥,肥胖者要進行減重,減少並控制發炎情形。 褚柏顯教授也提醒,流感的傳播力非常強大,只要有病毒停留在手上、口鼻腔等都能夠輕易感染,家人生活在一起風險更高。建議照顧者也能透過施打疫苗、打造群體保護來阻斷傳播鍊,為全家人的流感戰力建起最完整的防護。 (圖/林口長庚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褚柏顯教授) MAT-TW-2201569-1.0-10/202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