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怕血栓不敢打疫苗 該怎麼吃藥調經痛?

怕血栓不敢打疫苗 該怎麼吃藥調經痛?#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準備懷孕的年輕女性來看診,她因為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腺肌症問題,造成月經疼痛及不孕症,在婦產科治療多年,最近幾年用荷爾蒙調經藥來減輕月經痛,但最近武漢肺炎疫情嚴重,她正在吃荷爾蒙藥,怕會血栓不敢打疫苗,但一停藥就痛得要死,想嘗試中醫調理,先停荷爾蒙藥物。25~50%不孕症和子宮內膜異位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痛經症,但是除此之外,它在女性不孕症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兇手,在生育年齡中的女性,大約有25~50%的不孕症患者,是和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這些亂跑的子宮內膜組織,如果跑到子宮肌肉層中增生就是「子宮腺肌症」,迷路的內膜組織會在月經期出血,但是因為出血及剝落的碎片無法排出,會在子宮肌肉層中累積,導致子宮壁腫脹體積變大,常見的症狀就是經痛、子宮變大、骨盆腔的疼痛和經血過多。經痛是最常見,月經前幾天就可能開始痛,痛到月經結束後還在痛,是嚴重絞痛或是類似刀割、針刺般的疼痛,一般的止痛藥效果並不理想。根據統計,台灣大約有50~60萬人受到嚴重子宮內膜異位的困擾,如果再加上症狀較不嚴重的,可能超過百萬。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是婦科最複雜的疾病,治療上通常一般是以症狀治療為主,像是止痛藥,另外也會選用荷爾蒙藥物來抑制子宮內膜週期性成長,例如黃體素、口服避孕藥、雄性荷爾蒙,或是打性腺荷爾蒙刺激素類似劑等。它也被認為是最不容易治療的良性腫瘤,會到處沾黏,即使接受治療又極容易復發。中醫方面,子宮腺肌症屬於中醫「癥瘕」、「血瘕」、「痛經」的範疇,主要是腎陽不足、氣血不足為根本,痰濁內結、胞脈不暢為表現。中醫把這些異位的內膜,稱為「離經之血」,離經之血蓄積下焦而致病,積聚成為瘀血,形成癥瘕。發生的機制可因氣滯、氣虛、寒邪、邪熱、手術等原因,導致任、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和,血不循經,離經外溢為淤。瘀血留聚,氣機不暢,脈絡不通,發為痛經。積滯日久,積而成癥,進一步影響胞脈、胞絡,造成任失調等變化,影響其「為血海、任主胞胎」生理功能,所以臨床表現除了痛經之外,還常伴月經失調、不孕等症狀。中醫調理縮小子宮腺肌症及骨盆腔沾黏在古醫書《柳選四家醫案.愛蘆醫案.婦人門》有提到「痛經數年,不得孕育,經水三日前必腹痛,腹中有塊凝滯…詢知閨閣之時,無是病,既嫁之後,有是疾。」清楚記載了相關的病程變化。中醫把這些異位的內膜,稱為「離經之血」,離經之血蓄積下焦而致病,積聚成為瘀血,形成癥瘕。發生的機制可因氣滯、氣虛、寒邪、邪熱、手術等原因,導致任、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和,血不循經,離經外溢為淤。瘀血留聚,氣機不暢,脈絡不通,發為痛經。積滯日久,積而成癥,進一步影響胞脈、胞絡,造成任失調等變化,影響其「為血海、任主胞胎」生理功能,所以臨床表現除了痛經之外,還常伴月經失調、不孕等症狀。治療上,會依照不同體質加以調理,以「理氣化瘀,清熱調血,補腎益精」為主要法則,加上理氣袪淤、益氣祛瘀、溫通祛瘀、清熱祛瘀、益腎祛瘀等,有癥瘕者,佐以軟堅散結消癥之品,可以達到不錯的療效。中醫的治療,並不是使用荷爾蒙相關的藥物,不會有荷爾蒙的禁忌症,透過專門的體質調理,可以改善內膜異位的情形,也可以縮小子宮腺肌症及骨盆腔沾黏的狀況,又不必擔心會復發。(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手機掃碼輕鬆show 北榮首推數位接種證明

手機掃碼輕鬆show 北榮首推數位接種證明#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台北榮總推出自行研發、符合國際標準的「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APP」,將個人疫苗接種資訊以QR CODE呈現於手機介面,掃碼即可認證,方便又快速。出示手機即可證明個人健康狀況北榮資訊室郭振宗主任表示,大部分COVID-19疫苗需施打二劑,第一、二劑接種時間需間隔八至十二周,紙本疫苗接種紀錄卡不易保存且易遺失,將接種資訊數位化,出示手機即可證明個人健康狀況,無論在職場、學校甚至出國皆可使用。北榮資訊室朱原嘉博士指出,「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APP」結合醫院原有的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平台、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FHIR技術,及安全的區塊鏈技術等三大創新技術建置。使用者下載並安裝此App,即出現疫苗注射紀錄等相關資訊,並以QR CODE呈現,透過掃描即可認證,方便個人、醫院或其他單位查驗使用,未來將整合至北榮預約掛號APP內,出示接種證明將更便利。參考歐盟數位新冠證明概念,及安全區塊鍊技術建置而成北榮於2020年底完成大型主機系統轉換開放平台的再造工程後,致力於資訊系統支援臨床智慧化醫療服務、大數據應用、病人服務流程優化。「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APP」,由資訊室應用發展組陳怡文組長、朱原嘉博士、大數據中心、家庭醫學部等單位同仁,綜整COVID-19疫苗接種流程設計與後續的資料,參考台灣醫學資訊學會之台灣數位疫苗接種證明的FHIR實施指南、歐盟數位新冠證明(EU Digital COVID Certificate)的概念,及安全的區塊鍊技術共同建置而成,使用者無論何時、何地均可即時查閱出示,快速又方便。

猝死頻傳!該不該打疫苗?聽專家怎麼說

猝死頻傳!該不該打疫苗?聽專家怎麼說#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疫苗大規模開放施打,近日卻傳出幾位「壯壯世代」在接種後猝死的消息,讓許多人擔憂甚至不敢去接種。施打疫苗是否安全無虞?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與五六七八久社會企業請台北市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針對疫苗關鍵問題給予專業回應。疫苗利大於弊 但這幾類民眾可先暫緩接種「整體來說打疫苗的好處仍然是大於壞處」陳亮恭認為,群體的免疫力對於疫情至關重要,無論是「壯世代」或「壯壯世代」,只要是健康、行動自主的人,即便有慢性病也都該去打疫苗。而對於大家最在意的疫苗風險問題,他借鏡挪威的調查報告表示「機會不大但風險存在」,建議以下幾類民眾可以先暫緩接種,交由主治醫師評估,包括:1.易對藥物過敏者2.具血液相關特殊疾病者3.造血功能異常者4.長期臥床、失能者陳亮恭表示,疫苗上市前雖有經過的臨床試驗,但其對象主要針對「一般成年人」,這也造成疫苗的「缺口」。此外,「疑似」因疫苗導致壯壯世代猝死的案例也非台灣獨有,雖然目前還無法確定兩者間的因果關係,但年紀較長或長期臥床的壯壯世代,通常較容易因為健康上的風吹草動引發巨大反應,建議可先交由醫師評估。接種後如何自我評估 以下指標成關鍵接種疫苗後,哪些身體反應需要留意?何時又該儘速就醫?對此,陳亮恭坦言,目前全世界的經驗非常有限,但過去有相關研究指出,這類的猝死案件有七成與「心血管」有關。因此,建議民眾在施打後的「前三天」,除了量測體溫外,多針對血壓、呼吸、心跳等「有關心血管代謝的指標」進行量測,以防它們慢慢在變化,而我們卻不知道而導致悲劇的發生。高齡醫學新觀念 勿把「壯壯世代」當成一般成年人「不可以用對成年人累積的知識去推估他們!」面對這次疫苗風波,陳亮恭引用「高齡醫學」的觀念,直言,65歲以上壯世代或75歲以上壯壯世代,其實對藥物、治療、環境等挑戰都異於一般成年人,醫療處置方式更不該相同。然而,許多人僅把他們當成「年紀比較大的成年人」而已,這容易造成「決策與思考的缺口」。舉例來說,在過去施打流感疫苗的經驗中,對身體較差的壯壯世代往往效果「不如預期」。而此次疫情中,雖然「以群體的死亡風險」來決定接種順序並沒有錯,但是,許多壯壯世代相較年輕人更不會在外面「趴趴走」,反而他們身邊的「照顧者」或家屬也許更該提高順位。最後,陳亮恭呼籲各界應建立「他們(壯壯世代)就是不一樣」的認知,才能讓相關決策更加細緻。

疫苗到宅接種 長期臥床者免出門揪安心

疫苗到宅接種 長期臥床者免出門揪安心#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配合新北市政府政策,亞東醫院自21日起,組成「亞東疫苗到宅施打隊」,為長期臥床、行動不便的長輩,貼心提供到宅接種服務。「亞東疫苗到宅施打隊」於早上9時出動,透過精準預估交通時間、醫護人員到府評估時間、疫苗施打時間及接種後觀察15分鐘等,力拚每日開瓶6小時內,完成10位長者的到宅疫苗施打。完成到宅接種的丁姓阿公家人直呼「太貼心!」在家接種可以免除長輩下床行動的不便,家屬也表示,讓長者在家裡施打也不用怕有感染,覺得更安心。醫護陪伴留觀15分鐘 落實安全接種最終目標自6月16日起,新北市82歲以上、原住民72歲以上,有長期臥病長者,均可向各區公所疫苗接種服務專線聯絡登記,經由衛生局造冊,板橋區由亞東醫院協助媒合民眾,安排接種時間。接獲這項任務後,亞東醫院迅速地籌備「亞東疫苗到宅施打隊」整合經驗豐富的居家服務護理師兩名、家醫科醫師一名。團隊遵照衛福部標準流程,為長者施打疫苗後就地陪同留觀15分鐘、叮囑接種後注意事項,落實新北市安全接種的最終目標。完成疫苗施打的李姓阿嬤家屬表示,非常感謝醫護團隊貼心服務與市府團隊重視長輩照護,家屬才剛向區公所申請到宅服務需求,「沒想到星期一就可以打疫苗了!」對於團隊整體服務效率大表讚賞。李阿嬤打完疫苗後精神狀況良好,也很熱情的與醫護人員互動,唯雙腳肌力退化不良於行,無法久站久坐,對於能夠有專業團隊讓她「打疫苗免出門」,覺得安心又感謝。考量長者行動不便或排隊耗時 深入居家服務疫苗開放長者施打至今,長者造冊接種率不及五成,考量長者或有身體因素不便出門,亞東醫院將持續攜手新北市政府,提供疫苗到宅接種服務。亞東醫院表示,自開放長者接種疫苗第一時間,已考量長者可能因擔心行動不便,或至現場尚需耗費時間等候,而不願意出門接種,進而深入居家,提供更全面疫苗服務,也呼籲長者不要擔心,現已有各種管道可預約接種疫苗,只要符合醫師評估,可勇於接種疫苗,增加自己的保護力,同時保護家人。

肺炎鏈球菌疫苗可抗新冠?醫:若感染可減低重症率

肺炎鏈球菌疫苗可抗新冠?醫:若感染可減低重症率#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日疫苗缺貨議題吵得沸沸揚揚,使得打不到疫苗的民眾陷入恐慌,網路上傳散「肺炎鏈球菌疫苗可抗COVID-19」的消息,引起許多人熱議。醫師表示,施打後只能降低感染後引發重症的機率,無法有效預防新冠肺炎。亞東醫院家醫科醫師翁資閔表示,COVID-19是「新冠病毒」感染,而肺炎鏈球菌的疫苗是針對「肺炎鏈球菌」做防護。儘管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無法直接預防COVID-19,但是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民眾,不幸感染COVID-19後,將可以減低重症或續發性感染的機會。可增加保護力 但無法有效預防新冠肺炎亞東醫院表示,國內目前有23價的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與13價的自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尚未輪到施打新冠疫苗的族群,可考慮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降低重症風險;而已施打新冠疫苗者,也可在與新冠疫苗間隔28天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增加自我保護力。為使疫情獲得控制,亞東醫院積極協助政府防疫作為,廣設篩檢站、注射站,並派出機動性強的篩檢巡迴車,加強防疫動能,民眾可以多加利用。同時,也提供企業篩檢服務,希望透過與政府及民間企業的合作,努力達到防疫零漏洞的共同目標。

北市1個月內有望清零 柯P:沒疫苗也做得到

北市1個月內有望清零 柯P:沒疫苗也做得到#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7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7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18例死亡。6/16新增167例本土、18例死亡今日新增167例本土病例,為85例男性、8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日至15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65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50例,苗栗縣21例,桃園市14例,花蓮縣8例,新竹縣5例,基隆市2例,高雄市及台中市各1例。隨著國內疫情趨緩,有專家提出疫情警戒由3級降到2級前,建議有過渡的「2.5級」版措施,完成老人疫苗接種,並用一、二周觀察人流移動,如未造成更多小型群聚感染,才可降到2級警戒。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如果北市從現在起,大概每周降一半確診數,很快數量會降到相當低,「就算沒有疫苗,再給我們一個月時間,應該夠,北市要清零是做得到的」。柯文哲指出,北市12行政區裡,有5個行政區從6月13日起就沒有案例,這代表精準追殺是有用的,一段時間之後,北市潛伏感染源可一個個挑出來殲滅掉。問題是,如果從外縣市來的,例如一個獅子王以造成很多感染,比較麻煩的是同島一命,如果其他縣市有潛伏確診者,還是沒有辦法。

連3天新增個案不到200例 「不排除分區降級」

連3天新增個案不到200例 「不排除分區降級」#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35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132例為本土個案,另有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8例死亡。這也是全台三級警戒以來,迎來連續第3天單日新增個案數降到200例以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三級警戒期限前,疫情隨時有變化,但不排除分區域降級可能性。6/15新增132例本土、8例死亡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28日,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未來2周是關鍵,若28日後疫情好轉、疫苗接種狀況好,降級不一定要同島一命,可考慮各區依照風險等級,不同程度降級。陳時中則表示,28日前疫情隨時有變化,疫情監測小組會隨時關注,針對分階段或分區域降級的可能性,「不排除任何可能」,相關政策都要與專家討論。今日新增132例本土病例,為62例男性、7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日至6月14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65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26例,苗栗縣18例,桃園市12例,基隆市3例,台南市、台中市及花蓮縣各2例,嘉義縣及彰化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41例中,33例為已知感染源、6例關聯不明、2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孕婦染疫重症風險高 打疫苗保護自己及胎兒

孕婦染疫重症風險高 打疫苗保護自己及胎兒#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疫情嚴峻的今天,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外,接種疫苗是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隨著疫苗陸續進口、分配到各縣市進行規劃性施打作業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孕婦,特別是在第一線承受感染風險、執行防疫工作的醫護或警消同仁,想知道自己適不適合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以及打了疫苗會不會對自己或寶寶造成不良的影響。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日前邀集數家醫學中心產科醫師專家,凝聚共識,發表關於孕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聲明,希望能幫助孕婦們對新冠肺炎疫苗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學會的聲明內容如下:建議優先考慮輝瑞或莫德納相較於沒有感染的孕婦來說,孕婦感染新冠肺炎後會有比較高的風險惡化成重症、發生早產及新生兒入住加護病房。根據國外逾3萬例孕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臨床經驗,在孕期任何階段接種疫苗,並不會增加流產、胎兒畸形、早產、胎死腹中或其他妊娠併發症的風險。研究顯示,現有的疫苗都能夠提供適當的免疫保護力。基於迄今已發表的安全性報告,孕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如果有選擇的話,建議優先考慮mRNA疫苗(輝瑞/BNT或莫德納)。學會秘書長、高雄醫學大學附醫婦產部醫師詹德富表示,目前所有新冠肺炎疫苗雖然都是緊急授權使用,尚無長期安全性的資料,但是國外許多專科學會或組織,例如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和世界衛生組織都指出,備孕、懷孕及哺餵母乳並不是施打疫苗的禁忌。尤其國外已有超過3萬名孕婦接種過新冠肺炎疫苗,並沒有發現比未接種疫苗的孕婦出現更高的風險發生早產或其他懷孕併發症。就算在懷孕初期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也沒有比較高的機會出現胎兒先天畸形或流產。甚至有研究報告顯示,孕婦施打新冠肺炎疫苗,特別是在第三孕期施打的人,可以在新生兒身上測到保護的抗體,可能對新生兒產生防護作用。高齡、有糖尿病、高血壓的孕婦是高危族群馬偕醫院婦產部醫師黃建霈說,孕婦感染新冠肺炎後比沒有懷孕的婦女惡化成重症的機會更高,也就是入住加護病房、需使用呼吸器或葉克膜維生的風險都比較高,尤其是高齡、肥胖或同時有糖尿病、高血壓、子癲前症等併發症的孕婦,是發生重症的高危險群。所以在疫情流行時,更應考慮接種疫苗,這點對在第一線工作的醫護防疫人員,或是工作上必須經常接觸不同人群的孕婦來說更為重要。在將來疫苗較為足夠時,政府可以考慮將孕婦也列為優先接種疫苗的族群之一。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施景中指出,孕婦施打新冠肺炎的副作用與其餘健康人相似,例如發燒,肌肉痠痛,倦怠感,一般1至2天內會消失,可服用普拿疼來緩解。一般來說,發燒雖然是無害症狀,但發燒太高或持續過久,都有可能影響胎兒,因此若未緩解,應立即尋求婦產科醫師協助。AZ疫苗的施打在英國系統有很好的經驗,但仍有非常罕見的血栓風險(百萬分之六,一般在注射後4至26天出現),如果有其他疫苗選擇,40歲以下的孕婦應先考慮使用輝瑞/BNT或莫德納。洪泰和強調,孕婦要不要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應該視個人情況,評估過可能的風險和好處後再施打。如果有疑問的話,也可以和醫生討論過後再做決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