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英藥廠結盟拚疫苗 投入十億佐劑增量

英藥廠結盟拚疫苗 投入十億佐劑增量#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造成全球大流行(pandemic),各國皆面臨確診與死亡人數不斷攀升,眼見秋冬第二波疫情又起,疫苗研發成為當務之急,各國都如火如荼投入研發,大家都在問疫苗何時能問世?好消息是全球疫苗領導藥廠葛蘭素史克(GSK)日前宣布貢獻自家專利佐劑技術,將生產高達10億劑的佐劑,預計供成功研發出新冠疫苗之合作夥伴使用。『為盡早完成新冠疫苗的研發,GSK現在已與多個組織與藥廠結盟,包括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CEPI、Innovax、Sonofi、Medicago、Clover Biopharmaceuticals、Chongqing Zhifei等,在治療方面也正與Vir共同開發中』GSK台灣分公司總經理Mick Stanley談到為何GSK積極與各方合作時表示,『面對這場全球性健康危機,唯有結合各方所長,才能讓研發事半功倍,為人類與病毒的這場戰爭搶得最大贏面』。全世界都等著用 佐劑讓保護力更好更久!提到GSK長久以來引以為傲的專利疫苗佐劑技術,Mick說明,為配合GSK佐劑的特性,此次的合作都是與以製作新冠病毒棘狀蛋白(S protein)抗原的夥伴結盟。『以蛋白質作為抗原是很常見的疫苗技術,此時再結合GSK的佐劑,更是能解決當務之急』Mick分析,面對全球大流行的階段,疫苗生產將面臨的實際問題便是「量」,如何利用最少的抗原製造出最大量的疫苗,以供全世界人口使用。『添加GSK佐劑後可減少每劑疫苗所需的蛋白量,以同樣的蛋白量來說,約可增加2-3倍的產量』Mick進一步解釋,『佐劑不僅可大幅提升產量,且與單獨的疫苗相比,添加佐劑後還可增強免疫反應,這是因為抗原進入人體引發免疫反應時,佐劑就好比提供了抗原能充分發揮的優良養分,讓免疫反應更加強烈,因此可讓保護力更佳,也能維持更久的時間』。堅守安全優先 新冠疫情中學習疫苗價值雖然大家都期盼疫苗快速問世,但Mick強調安全性是絕對不能妥協的關鍵。『疫苗是提供給身體健康者使用的,必須經過嚴格的多次臨床試驗,一般來說,在美國要通過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審查,參與第三期臨床試驗的受試者至少必須達1萬人以上,經過大規模的試驗證實疫苗的效果與安全性後才可能上市』,因此通常疫苗研發都需約10年以上的時間,『這次因應全球大流行疫情,各界全力投入才能破天荒僅一年時間就見到研發成功的曙光』。除了新冠疫苗的開發外,GSK也致力於發展新冠肺炎的治療,投入2.5億美金的資源與舊金山的生技公司Vir Biotechnology合作,寄望Vir已研發出的兩種病毒抗體VIR-7831及VIR-7832,這兩種病毒對新冠病毒的棘狀蛋白具有高度親和性,在活性病毒細胞檢驗中,具有中和新冠病毒的高度潛力,被認為是新冠肺炎治療的潛力候選療法。『疫苗的誕生可說為人類對抗傳染疾病打開一條全新的道路,使我們不需要實際生病就能取得抗體』,這次新冠肺炎大流行為人們的健康與生活帶來極大衝擊,同步彰顯疫苗對於人類健康的重要性。Mick最後也提到,『全球大流行的狀況未來也一定會再發生,因此在新冠疫情中的學習也十分重要,像台灣迅速抗疫的對策就令人印象深刻,相信人類最終能用醫學打贏這場對抗病毒的戰爭』。

揭疫苗面紗 醫籲施打保護自己及他人

揭疫苗面紗 醫籲施打保護自己及他人#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宣布已經買到150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但專家憂心若沒有與民眾做好風險溝通,可能重演2009年H1N1疫苗施打不到一半的情形,呼籲民眾,施打疫苗才是有效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方法。不良事件≠不良反應 針對近來多起流感疫苗疑似不良事件通報,造成民眾恐慌,台大兒童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秉穎表示,不良事件不等於不良反應,不良事件是指施打疫苗後發生頭暈、痠痛等情形,不過這只有時序關係,不一定有因果關係,必須確定是由接種疫苗疫苗引起的症狀,才稱「不良反應」,前者是疑似,後者是確認,兩者不應混為一談。他強調,所有疫苗都是經過嚴格臨床試驗和上市後追蹤,才能在臨床上使用。李秉穎舉例,幾年前以色列4名老人一同接種同個批號疫苗死亡,引起國際震動,台灣也將該疫苗下架,但經WHO調查發現並無直接因果關係,後來以色列進行研究,發現有打疫苗的長者死亡率反而低於沒打疫苗者,短期內的死亡率增加跟有無施打疫苗並沒有直接關係,當時有民眾三度向他確認疫苗是否安全無虞,讓他很無奈。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指出,有一群反疫苗群體,只要有關疫苗安全的風吹草動,就會被拿來大做文章,媒體也是都先報了再說,等到最後確認跟疫苗無直接相關,澄清的報導卻少之又少或篇幅很小,長久如此,難免影響民眾對疫苗的信心。曾有11個月大的女嬰打完疫苗後猝死,最後證實是B19微小病毒導致心肌炎過世,與疫苗無直接相關。集體施打恐懼感會傳染也有許多研究證實,身體對於施打疫苗的巨大恐懼,會轉移為其他症狀釋放,也就是所謂的暈針,李秉穎醫生說,這種情形非常容易透過人際傳播,例如在校園集體打疫苗,前面的人出現頭暈等,後面施打的人就容易有這個問題,因此建議學校明年施打新冠疫苗時,要做好妥善安排,像是疫苗同意書必須詳載暈針的症狀讓學子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曾發生過暈針的學生單獨接種,另外學校在等候打針時,可以利用團康、衛教活動,降低學生的恐懼感。

慢性病患染肺炎致死率高 醫籲打疫苗

慢性病患染肺炎致死率高 醫籲打疫苗#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隨著天氣轉涼,新冠肺炎在歐美捲土重來,許多國家單日確診人數創新高,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最新統計,新冠肺炎患者常合併感染肺炎鏈球菌,且以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患居多。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呂俊毅表示,肺炎鏈球菌感染是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慢性病患一旦感染肺炎,會增加治療難度,連帶提高重症、致死風險。腎友染肺炎死亡率增14倍 洗腎時程恐提前以糖尿病患者為例,肺炎死亡人數近年增加5倍;心臟血管疾病患者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機率則為一般人的6倍以上;腎臟病患染肺炎死亡率更較一般人高出14至16倍;有近1/4高血壓患者因肺炎死亡,顯示慢性病患者應重視肺炎感染的危機。為提醒大眾提高警覺,國內五大醫學會、基金會攜手呼籲,應積極採取保護措施,規律用藥、控制慢性病,並主動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加強自我保護力,遠離肺炎致死威脅。肺炎連續四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3位,每年奪走1萬5千條人命。呂俊毅指出,國內約一成的成人鼻腔中帶有肺炎鏈球菌,當免疫力下降,病菌就會從呼吸道或血液入侵,引發肺炎。慢性病患者感染風險更高,一旦惡化成肺炎,容易快速惡化,引發菌血症、多重器官衰竭等重症。根據調查,台灣因肺炎住院的患者中,有36.8%為慢性腎臟病患,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林裕醫師提醒,慢性腎臟病患一旦感染肺炎鏈球菌,會提高急性腎損傷風險,加快腎臟病的進程,甚至可能急需洗腎。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指出,高血壓、肥胖者也是肺炎高危族群,若血壓升高、肺部功能降低,就會增加肺炎感染的風險;至於肥胖者罹患肺炎風險,約為一般人1.4至2倍;吸菸者感染肺炎鏈球菌機率較非吸菸者高出1.5倍。有菸癮、心血管疾病、肥胖者都屬高危族群心、肺常有共病發生,心臟血管病患因抵抗力和肺功能不佳,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機率是一般人6倍以上。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代表陳文鍾醫師提醒,心臟血管疾病患者因血管病變,導致心臟難以輸送足夠血液和養分到身體其他部位,若同時肺部感染,會增加心臟肌肉耗氧量,容易誘發心臟衰竭。肺炎每年奪走全球250萬人性命,今年因新冠肺炎恐會有440萬人死於肺炎感染。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截至5月底數據顯示,罹患新冠肺炎者32%有心血管疾病、30%有糖尿病,慢性病患住院率高出6倍,死亡人數更達12倍,讓慢病病患者處於極大的肺炎感染風險中。呂俊毅表示,雖然新冠肺炎尚未有疫苗可以接種,但可以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進行預防,根據研究顯示,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對降低併發肺炎鏈球菌感染具有保護作用。

差幾天打疫苗 女嬰遭皮蛇爸傳染水痘

差幾天打疫苗 女嬰遭皮蛇爸傳染水痘#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病毒肺炎疫苗何時上市猶未知,醫師提醒家長千萬別忽略孩子應常規接種的疫苗,「一針也不可懈怠」!一名未滿1歲女嬰,差幾天就可施打水痘疫苗,竟被罹患帶狀疱疹的爸爸傳染水痘病毒,未施打過水痘疫苗的新住民媽媽也感染,一家三口被迫一起戰「痘」。新住民媽媽未打過水痘疫苗 陪病也中招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余孟恭表示,反覆高燒的女嬰到急診室時頭、臉與軀幹都已出現紅疹、紅色丘疹,合併嚴重搔癢,導致水痘破裂與局部皮膚細菌感染;住院後,進一步從女嬰接觸史清查傳染源,發現發病前兩周,父親曾經長皮蛇(帶狀疱疹),沒幾天孩子也反覆發高燒且冒出細小紅色皮疹,推測極可能是被父親傳染。可怕的是,女嬰母親陪病三天,居然也開始冒出紅色皮疹,醫師詢問才知道,女嬰母親是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從未施打過水痘疫苗,因孩子長水痘也被傳染,一家三口一起治療。父親持續觀察外,女嬰跟母親都投以抗病毒、止癢的抗組織胺及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等藥物。住院五天後,女嬰從最初的水疱發展到膿疱最後結痂,母親則在用藥後快速好轉。幼兒當心腦炎等併發症 老年人注意肺炎、敗血症余孟恭醫師指出,治療水痘最好的方式是注射疫苗,只要曾經接種過疫苗,身體多少還是會有抗體具有保護力,即使再次感染水痘病毒,症狀會輕微一些,併發症狀也會少一點。他建議女嬰滿周歲後,仍應再施打水痘疫苗,讓保護抗體維持更高、更好。「長水痘,不可輕忽,因為要擔心的不只是留下痘疤而已。」余孟恭醫師提醒,除有重症疑慮的出血性水痘,感染水痘的幼兒須留意有無繼發性細菌感染、敗血症或腦炎等併發症;老年人則應注意是否有肺炎、敗血症等併發症,及時適當治療十分重要,才能避免致命危機。

3月嬰來不及打疫苗 確診日本腦炎

3月嬰來不及打疫苗 確診日本腦炎#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管署公布,一名3個多月大男嬰感染日本腦炎,為自1999年來最年幼個案,已住院逾2周。因日本腦炎疫苗得滿15個月才能施打,小小孩想預防得靠防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14日在疫情周報表示,台灣近期新增4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台中市潭子區50多歲男性(於南投縣南投市租屋)、新北市三重區60多歲男性、桃園市八德區40多歲男性及彰化縣大村鄉3個多月男嬰。一口氣增4例 3月嬰破最年幼紀錄劉定萍指出,4人分別有發燒、頭痛、步態不穩、意識不清、抽搐等症狀,經就醫通報後確診。目前除台中市個案已出院外,其餘3人仍在住院治療。研判可能是住家、工作地或活動地附近有水稻田、豬舍或鴿舍等,接觸病媒蚊。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4名個案中有3人是成年人,症狀也典型;但出現3個月大男嬰,為自日本腦炎在1999年列入法定傳染病後出現最年幼個案。上次未滿1歲個案為2007年1名6個月大男嬰。3個月大男嬰6月底時出現高燒、食慾變差、哭鬧而到診所就醫,隨後轉到大醫院,住院隔日就出現全身抽搐症狀入住加護病房。因有神經系統反應,通報日本腦炎也確診。目前已住院超過2周,意識已清醒,是否造成後遺症還需觀察。滿2月大可用含DEET防蚊液 濃度需小於30%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大多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年長者和年幼者較容易出現症狀。嚴重者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林詠青表示,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但須滿15個月大才能接種。嬰兒若要防範,只能靠防蚊。因為病媒蚊主要在戶外活動,應避免在蚊媒吸血高峰的黃昏或黎明活動。小小幼兒使用防蚊液也有學問,林詠青說,滿2個月大嬰孩就可使用含敵避(DEET)防蚊液,但濃度需小於30%;若要使用含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則要滿6個月大。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迄今共13例日本腦炎確診病例,低於近年同期,感染者以40歲以上成人較多,但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13例確診個案居住地分別為桃園市3例、彰化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2例、新北市、台中市、嘉義縣及台南市各1例,個案活動地附近多有高風險環境。

麻疹傳染力極強 全球每年染2千萬人

麻疹傳染力極強 全球每年染2千萬人#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麻疹是種高度傳染性疾病,病原為「麻疹病毒」,麻疹病毒是一種RNA病毒。根據估計,每年全世界有超過2000萬人感染麻疹。麻疹病毒的潛伏期約7至21天,開始發病時患者會出現高燒、咳嗽、結膜炎、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接著口腔黏膜會出現一些白色斑點,然後皮膚開始出現紅疹,從臉部逐漸往軀幹、四肢擴散,紅疹會持續約7天後漸漸消退。部分患者會併發肺炎、中耳炎、腦炎,嚴重可能導致死亡。嬰兒、營養不良、健康狀況差的人病情會較為嚴重。由於麻疹病毒可以經由飛沫傳染,且在紅疹出現前、消失後4天,皆具有傳染力,所以非常容易散布。如何治療及預防麻疹?對於麻疹目前沒有特別的藥物,大多是採支持性療法,也就是補充水分、改善症狀。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以給予患者維生素A,認為有助於減少併發症及死亡率。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讓我們的免疫系統能夠產生對抗麻疹病毒的抗體。目前台灣的小朋友在出生滿一歲及國小一年級時都會注射「MMR」混合疫苗,裡頭包含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隨著疫苗接種的普及,近年來麻疹的本土病例已相當少見。尚未接種疫苗的幼兒要避免出入人潮多的公共場所,而養成洗手的好習慣才能避免各式各樣的傳染病。世界上許多國家都仍有麻疹流行,例如中國、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雖然大多數人都有接種過麻疹疫苗,不過隨著年齡增長,防護的效果可能會逐漸下降,在出國之前可以請醫師評估。返國之後假使出現發燒、咳嗽、紅疹,要盡快就醫,並告訴醫生曾經旅行的地方。接種部位可能會有些微腫脹、發紅。有些人可能在接種疫苗一、兩周後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或紅疹,但是症狀大多較輕微。由疫苗產生的嚴重併發症極為罕見。按時接種疫苗是較適當的做法。麻疹和德國麻疹有什麼差異?麻疹和德國麻疹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但是同樣是經由飛沫傳染,且會出現發燒、鼻炎、結膜炎、紅疹等症狀。較不同的是德國麻疹會讓患者耳後淋巴結、及頸部淋巴結腫大。德國麻疹對發育中的胎兒影響很大,當孕婦感染德國麻疹時,可能導致胎兒畸形或死亡。所以為了避免影響胎兒,生育年齡的女生會全面接種疫苗。

家長憂疫情 幼童疫苗接種率跌一成

家長憂疫情 幼童疫苗接種率跌一成#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家中滿5歲至入小學前的孩子,在迎接人生新里程的同時,自體保護力也準備好了嗎?入學後因集體活動及同學間互動頻繁,一旦有人生病,容易發生疾病群聚感染,接種疫苗是目前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方式。受疫情影響,為避免進出高風險的醫療院所,許多家長延遲帶小孩接種疫苗,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分析疫情發生前疫苗接種數據,發現5項常規疫苗適齡幼兒接種率,下降區間為0.53~9.6%。其中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接種率下降8.08%,如出現麻疹疫情,恐影響幼兒抵抗力。三項幼童疫苗完成率僅65.02%依據疾管署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系統資料顯示,截至109年4月底止,北市即將入國小一年級之新生計2萬3788人,其中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2劑(MMR2)接種率為78.9%、活性減毒嵌合型日本腦炎疫苗第2劑(JE-CV_LiveAtd-2)接種率為76.92%、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DTaP-IPV)接種率為72.81%,上述三項疫苗全數完成率為65.02%,尚有8322名學童未完成全數接種。降低集體生活 感染疾病風險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余燦華科長提醒家長,各項常規疫苗應按時接種,以達完整保護力,接種滿5歲至國小入學前疫苗,可持續延長保護及維持幼兒時期接種疫苗之免疫力時效,進而提升學童群體免疫能力,降低集體生活造成疾病感染之風險。余燦華科長呼籲家長檢視家中寶貝的兒童健康手冊,若尚有未完成接種者,應儘速帶往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疫苗,讓寶貝快樂上學,健康成長。北市預防接種合約醫療院所名單可至台北市衛生局網站(https://health.gov.taipei/主題專區/疾病防治/預防注射)查詢,如有相關疑問可於上班時間撥打衛生局預防注射專線:(02)2375-4341或1999台北市民當家熱線洽詢。

母慢性咳嗽咳不停 當心嬰兒染百日咳

母慢性咳嗽咳不停 當心嬰兒染百日咳#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寶寶咳不停,小心得了百日咳!一名未滿兩個月大的嬰兒連續兩周咳嗽、流鼻水且食欲降低,住院治療後局部改善出院,不料兩天後又有明顯的陣發性咳嗽及吸入性哮聲,因此再度入院檢查,經醫師詢問嬰兒接觸史才發現,嬰兒母親有慢性咳嗽病史,懷孕28到36周也未自費打百日咳疫苗,懷疑嬰兒得到百日咳,經通報疾管署採檢並給予抗生素治療後,嬰兒才逐漸康復。咳嗽伴吸入性哮聲 當心家中群聚感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施養真表示,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呼吸道細菌性疾病,會經由飛沫傳染,傳染力強,因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包含除咳嗽,也可能會打噴嚏、流鼻水,因此較難區別,但持續咳嗽超過兩周,每次咳嗽又連續不斷、咳到臉紅,還有如倒抽氣的吸入性哮聲時,就要戴口罩就醫檢查,否則在家中可能引發群聚感染。施養真醫師指出,每年接到的嬰幼兒百日咳個案,都是有慢性咳嗽症狀的家長或家中長輩傳染給嬰幼兒;嬰幼兒感染百日咳症狀較嚴重,六個月以下的嬰幼兒更是重症高危險群,可能引起肺炎、呼吸中止、缺氧、癲癇、缺氧性腦症變或因持續性嘔吐引起營養失調等重症,而其他年齡層感染後,症狀較輕微。孕婦、會接觸嬰兒的家屬應施打疫苗施養真醫師表示,預防百日咳最好的方式是按時接種疫苗,國內百日咳疫苗施打政策為嬰幼兒於出生後每2、4、6、18個月及5歲時各接種一劑相關疫苗,而剛出生的嬰兒尚未接種疫苗也是感染高風險族群,因此建議孕婦每胎於產前28至36周施打百日咳疫苗,會接觸嬰幼兒的家人也應施打;雖然百日咳發生率已逐年下降,但疫苗保護力僅6至10年,每3到5年會出現一個流行高峰,因此成人需遵守預防接種建議按時施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