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研究:割包皮能減少愛滋感染風險

研究:割包皮能減少愛滋感染風險#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全球罹患愛滋病的人數,大約落在三千五百萬人左右,因此如何防治愛滋病持續散佈,成了全球人類極為關注的議題。而世界愛滋病論壇,公布一項研究指出,割包皮能有效降低愛滋病感染的風險,不管在男女身上均顯而易見。世衛建議 非洲國家男性都能自行割包皮研究顯示,在南非社會,女性與割過包皮了男性,發生性行為,其感染愛滋病的風險,少了一成五。另在烏干達、肯亞、南非等地的研究也證實,男性割包皮,能使感染的風減少五成以上。也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非洲愛滋病較為流行的幾個國家,男性能自行性的割包皮,以減少愛滋病的感染風險。

刮痧一定要使盡力氣?恐怕刮出局部感染

刮痧一定要使盡力氣?恐怕刮出局部感染#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期高溫連連,也讓許多民眾一出門,就感到頭昏腦脹,倘若不幸中暑,還會天旋地轉,因此,傳統的刮痧,就成了民眾去署解暈的方式,但就有醫師表示,民眾常誤解為刮痧必定用力,不用力則無效,其實錯誤的觀念,因為若失利過當,很可能會造成面皮膚的受傷,提醒民眾適可而止。刮痧瘀斑一禮拜未好 就是太用力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鄭宜哲醫師指出,刮痧瘀斑大約一周就會自然消褪,如果太用力,皮表可見明顯紅腫突起,甚至連肌肉都發炎而痠痛,萬一造成皮膚發炎,甚者破皮感染,反而是未蒙其利反受其害。鄭宜哲醫師表示,臨床門診最近常可遇見病患主訴頭暈、頭痛、吃不下飯,有些人則是肩膀痠痛,或是噁心、嘔吐、腹瀉的情形,有些人的親朋好友依經驗推斷是「被熱到」,自行拿起硬幣、湯匙加點潤滑介質就往肩膀刮,救急還好,但也有些人求好心切,以為有刮痧就一定得看到出痧才會有效。真正中暑 只要刮十下就會出痧鄭宜哲醫師說明,「刮痧」是從老祖宗傳下來的簡易保健方法,並不只是針對中暑,用來散熱而已,它既是治療也是評估的方法。所謂「出痧」,是人體內在鬱熱或是內臟疾病經由刮痧,而呈現在身體表面的特殊表現,一般人最常用於夏天中暑、祛除風寒和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昏症狀。刮痧板順著經絡方向輕刮個十下左右,馬上出現刮痧點,代表病患的不適來源就是中暑,讓體內的熱藉由表皮的珠點散發出來,就會舒服很多。但如果刮了十幾下,一點感覺都沒有,就要想可能是其它問題,一般來說,刮得剛好的痧,一週內一定會消褪,如果太用力,連肌肉都發炎,可能痛到一個禮拜,那都是不正確的方式。「平時不必一頭暈就刮痧,更不要明明刮不出來,還非得有紅點,拚命刮個不停。」鄭宜哲醫師說,有些人一不舒服就請家人刮痧,平均一周一次,每次都弄得一大片紅紫的才覺得有效果,皮膚久而久之反而容易角質化,想要再刮出痧點愈來愈不容易。鄭醫師提醒,皮膚狀況本來就不好的人,或皮膚薄又脆弱的老人、小孩,或有凝血功能問題、重大疾病病患,都不建議任意刮痧,一旦刮痧過度可能微血管破裂較明顯、表皮受損,嚴重的話,恐怕還會局部感染。

美國:愛滋感染新增數驟降 惟同、雙性戀持續攀升

美國:愛滋感染新增數驟降 惟同、雙性戀持續攀升#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美國近十年間預防愛滋病擴散,其成效顯著,新增感染率下降三分之一,其中,無論男性、女性、異性戀者、黑人等等,新增感染人數皆明顯趨緩,惟雙性戀與同性戀新增個案仍不減反增,待美國當局思考如何進一步防堵疫,以降低此兩類別新增各案數。百分之十八仍不知自己染愛滋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早在2006年就已建議將愛滋篩檢列為常規篩檢,實行至今,愛滋病已獲得控制成效,根據統計,全球約三千五百萬名愛滋病毒感染者,約略一百萬人在美國,百分之十八仍處在淺伏期,未經檢驗,而暴露在不知自己感染的情況之中。反觀台灣,愛滋病患者持續新增感染數持續攀升,近期又逢學生暑假,恐釀新一波感染潮,提醒民眾,與他人發生性行為,在未確定對方身體健康與否,戴套才能有效防堵愛滋病傳播,但倘若真與他人發生不安全性行為,根據研究,在二十四小時內進行愛滋藥物預防性投藥,可降低八成以上的感染風險。《優活》提醒/根據統計,我國愛滋篩檢觀念尚未普及,多數民眾又誤認僅特定族群會遭到感染,加上愛滋病的汙名化,導致我國六成以上的愛滋病患,都是發病之後,才驚覺染上愛滋病,然而,從感染到發病期間,都具備傳染力,倘若與他人發生安全性行為,恐將讓愛滋病毒有機可乘,傳染給他人,提醒民眾,無關任何族群,愛滋病的篩檢與防疫,都與你息息相關。

女子拔牙感染細菌 竟引起心內膜發炎

女子拔牙感染細菌 竟引起心內膜發炎#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個簡單的拔智齒,竟然也會由小病釀成大災,有位25歲的王小姐,今年2月拔除智齒後,開始覺得有間歇性輕微發燒、略有寒顫不適情形,由於症狀一直未改善,遂於6月前往醫院求治,診斷其罹患感染性心內膜炎,後入院接受4週完整抗生素療程後出院。但因心臟瓣膜已受到破壞,醫師建議她接受修復心臟瓣膜手術,因此王小姐轉診至心臟血管外科求治,經由心臟超音波檢查時發現重度二尖瓣閉鎖不全及疑似有陳舊性贅生物在二尖瓣膜,之後在醫師在建議下進行了達文西微創瓣膜修補手術,不超過2公分的機器手臂傷口,讓她術後恢復良好,從開完刀到出院不到一星期的時間。拔牙後長期未恢復 民眾應提高警覺一個簡單的拔智齒動作,竟會一路發展至心內膜炎,連二尖瓣都被病菌吞噬,嚴重到要動心臟手術,一般民眾應該更難有警覺性,對此,亞東醫院感染科廖俊星醫師表示,若長期沒有恢復的不適時,就要提高警覺,儘早就醫做進一步的檢查,以避免引起任何問題。此外,廖俊星主任表示,在執行傳統的心臟手術,必須將胸骨鋸開,不但出血量大,傷口往往超過二十公分,術後的疼痛和恢復緩慢常是病患最大的困擾之一,不過,現在有種瓣膜性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和部份的冠狀動脈繞道的手術,可用微創小傷口來完成,不需鋸開胸骨,病人可以維持胸骨的完整性,降低肺功能的傷害,縮短手術後復原時間及傷口疼痛。

(最新)搭馬航死亡班機愛滋專家 並非百人僅6人

(最新)搭馬航死亡班機愛滋專家 並非百人僅6人#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馬航事件,原傳出有百名愛滋專家搭上此班死亡飛機,但根據最新的資料顯示,並非一開始外界所傳的如此多,今證實,僅六名愛滋專家,不幸因此事件喪命。國際愛滋學會主席指出,為了參加澳洲國際愛滋病研討會,搭上馬航MH17的愛滋病研究人員,並非先前所傳的一百多人,而是僅有六人。

3成新增個案都是學生!暑假恐釀愛滋感染潮

3成新增個案都是學生!暑假恐釀愛滋感染潮#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時序進入暑期長假,讓眾多學生突然無事消磨時間,也因此部分喜愛追求刺激的年輕人,便透過網路交友平台,相約一夜情,發生不安全性行為,讓暑假成了愛滋病傳染的最佳溫床!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的統計,1至5月臺北市共新增162位愛滋病毒感染者,近八成感染者都是透過網路交友,發生不安全性行為所致。暑假為愛滋感染高峰 男男性行為占比驟升暑假期間除了有九月墮胎潮之外,更可能出現愛滋感染潮!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黃士澤坦言,每年的愛滋病感染潮為第三季最為高峰,剛好落在學生放暑假的期間。其中,今年新增愛滋病感染案例,十五到二十五歲的年輕感染族群,有驟升的趨勢,占比高達百分之三十以上,另過去愛滋病傳染大宗,主要以吸毒者居多,但近年來男男性行為的占比也大幅攀升,從占比五成升至近八成左右。就在日前,台北就有一位長相清秀的大學生,暑假期間因在家鎮日無事做,竟一時興起,參加網路發起的轟趴派對,與一名網友發生一夜情,不料開學後,莫名出現發燒嗜睡、肌肉和關節疼痛、胃腸炎等症狀,且長達好幾個禮拜,到醫院進行匿名篩檢,才證實為感染愛滋病。無套性行為後 預防性投藥可降愛滋感染風險黃士澤特別強調,感染愛滋病毒後,大約二至六個星期某部分的人會開始發病,而發病症狀往往與感冒類似,若長達一個禮拜以上,症狀還是未獲得改善,就要懷疑是否為感染愛滋。另值得注意的是,預防感染愛滋病毒,也有所謂的事後補救法,黃士澤指出,若民眾發生不安全無套性行為,在72小時內,進行預防性投藥,可降低八成以上的感染機會!可說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青壯年染愛滋人數增2.6倍 9成因不安全性行為

青壯年染愛滋人數增2.6倍 9成因不安全性行為#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愛滋病雖然已不再是世紀黑死病,但預防勝於治療,擁有良好的觀念與性行為,才能真正遠離愛滋病,根據新北市衛生局表示,愛滋等性病是青壯年族群中,發生率最高的傳染性疾病,截至102年底,新北市愛滋感染人數有5,865人(全國26,475人),其中,又以20~39歲就佔了8成,而該年齡層每年新增感染人數從民國92至102年成長了2.6倍,且9成以上都是因為不安全性行為感染。即早發現即早治療 也能擁有正常生活衛生局李佳琪表示,愛滋感染者規則就醫服藥,檢驗偵測不到病毒量可達95%,不僅能穩定病情,也可如常人般正常生活20~30年以上。因此,只要有危險性行為均應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有效控制病情,保護自己健康,亦可避免傳染他人。除此之外,衛生局也提醒各位民眾,應謹記知識篩檢、行為篩檢、血液篩檢的重要性,並以查知識、想行為、問風險、驗血液、防感染,三篩五步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就能避免感染愛滋及提早發現治療,現在於台灣可藉由唾液篩檢、血液篩檢以及快速篩檢三種方式進行,且為增加愛滋匿名篩檢服務之可近性,新北市衛生局結合新北市醫事檢驗師公會及愛滋認證合格之檢驗所,提供免費愛滋匿名篩檢服務,幫助民眾降低篩檢的困擾。

女子與麻疹病患同診間 看病不成反感染

女子與麻疹病患同診間 看病不成反感染#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疾管署公布今年第2起麻疹境外移入,引起國內接觸者感染事件,也是目前為止第16例麻疹確定案例,該名個案為本國籍24歲女性。該名女子原本在5月24日時,因因其他疾病至醫院就診,但卻巧遇上疾管署於5月29日公布之第13例麻疹確診個案,並於同時段在診間候診,之後女子開始出現發燒及紅疹等疑似症狀,經就醫後確診為國內第2起麻疹境外移入引起國內接觸者感染事件。中國麻疹案例 今年爆增近一倍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截至為止,已出現16例麻疹確定病例,其中8例為至東南亞探親或居住時感染,5例為中國大陸境外移入,另外,有2例於國內遭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所感染,1例於國內遭中國大陸境外移入個案所感染。中國大陸截至為止,已通報35,677例麻疹病例,較去年同期增加95%,目前疫情略成趨緩,歷年麻疹疫情約自2月開始上升,於4至5月達高峰後逐漸下降,對此,疾管署針對中國大陸麻疹旅遊疫情建議,仍維持第一級注意(Watch)。欲前往大陸、越南者 應先至門診評估疫苗需求疾管署建議近期欲將前往中國大陸、菲律賓、越南等麻疹流行地區的民眾,最好在出發前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是否有需要接種疫苗,尤其是1981年以後出生之成人,建議自費接種1劑MMR疫苗再行前往。此外,未滿1歲及未完成MMR疫苗接種的嬰幼兒,應避免前往流行地區,未完成MMR疫苗接種之前幼兒學童,應於接種MMR疫苗至少二週後再前往,以降低感染風險。麻疹傳染性強 若有不適應盡速就醫最後疾管署表示,麻疹的傳染力極強,少數中壯年民眾未曾感染過麻疹,部分青年族群雖幼年曾接種疫苗,但抗體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而衰減,如感染後,仍可傳播給同儕、家人及工作場所人員。民眾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紅疹等症狀請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也請醫師於病人就醫時,提高警覺,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