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

服用胃藥2週仍疼痛 小心胃癌找上你

服用胃藥2週仍疼痛 小心胃癌找上你#潰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你有胃痛困擾嗎?是不是常吃胃藥緩解疼痛?若胃痛一直沒有好轉,可能要小心是不是胃癌找上你?一名42歲女性,7年前曾罹患胃潰瘍,最近2個月經常感到胃痛,自行購買胃藥服用,效果不錯,但只要一停藥就胃痛,她以為可能是潰瘍復發前往就醫,在醫師建議下進行胃鏡檢查,發現有4公分大小的潰瘍,化驗為癌症。書田診所肝膽胃腸科邱展賢醫師表示,在門診觀察中發現,一半以上民眾在感覺胃不舒服時,會自行購買胃藥服用,通常胃部不適,吃藥2~3天即可緩解症狀,若疼痛未能停止,恐要多加留意。尤其是高風險群更需小心,如有胃癌家族史、曾罹患胃潰瘍或進行胃部切除、曾感染幽門桿菌與萎縮性胃炎者、飲食習慣喜好鹹、辣、醃漬、燒烤者、有胃瘜肉等患者,在胃痛吃藥1~2個星期未好時,就應找醫師諮詢並檢查。此外,若非上述族群,胃痛吃藥1~2個月,症狀始終未緩解,也應當盡速就醫,找醫師進行胃鏡檢查,確保在症狀未出現前發現早期胃癌,早期治療。早期胃癌與潰瘍相似 留意胃痛期邱展賢醫師說,胃癌在早期階段往往沒有症狀,當自覺有症狀時,胃癌常已是中、晚期。初期胃癌若有症狀,有時會與胃潰瘍相似;中、晚期則可能出現消化不良、腹脹、沒有食慾、上腹疼痛、噁心、反胃、胃灼熱感、疲倦、體重減輕、貧血、解黑便等症狀,民眾可特別留意身體自身變化。最後,邱展賢醫師提醒民眾,長期胃部不舒服,服用胃藥情形有改善,但一停藥就不舒服,這種情況超過2個月以上,就要留意可能胃部發生病變,應盡早接受檢查治療,而胃癌高危險群,若長時間胃部不適、服藥超過2週以上,也應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早期胃癌易和潰瘍混淆 6大族群定檢保命

早期胃癌易和潰瘍混淆 6大族群定檢保命#潰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胃癌在早期階段往往沒有症狀,當自覺有症狀時,常已是中、晚期,且若是初期胃癌有症狀,有時也會與胃潰瘍相似,民眾可能因而輕忽。為此,醫師建議,胃癌高危險群應定期做胃鏡檢查,才能早期發現癌症、早期治療。一名55歲男性,3年前曾罹患胃潰瘍,經過治療後、2年前已痊癒,但仍有胃酸逆流、噁心的情形,近期預計長住大陸,故就醫希望能帶胃藥出國,但醫師評估患者因長時間有胃酸逆流、噁心的情況,建議患者作胃鏡篩檢確認有無病變,會較安心,結果卻發現胃部有潰瘍,化驗為癌症。書田診所肝膽胃腸科邱展賢醫師表示,6大胃癌高危險群,如有胃癌家族史、有胃潰瘍或亞全胃切除病史、有幽門桿菌感染與慢性萎縮性胃炎、飲食經常含煙燻或醃漬品、有胃瘜肉、惡性貧血等,都應養成定期做胃鏡的習慣。建議高危險群者可40歲開始定檢,其中有風險、尚未出現症狀的民眾,可每3年作一次;若是出現症狀或風險越高者,為保安全,可約一年一次,才能早期發現症狀、早期治療。定檢、飲食、生活 預防胃癌缺一不可除了依個人風險定期篩檢,早點發現胃癌、積極治療外,預防胃癌也能從飲食和改善生活習慣著手,如可早期消除幽門桿菌感染、降低發炎、避免胃部破壞;或是平時多攝取新鮮水果、蔬菜,減少多鹽、氮鹽和燒烤食物的攝取;並調整生活方式,如少抽菸喝酒,都能幫助預防。

菜花誤認濕疹 延誤治療

菜花誤認濕疹 延誤治療#潰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直腸外科醫師發現,最近半年來肛門罹患菜花的患者增加2成,以年輕大學生或上班族為主,但超過3成民眾分不清楚濕疹和菜花的差別,將菜花誤當濕疹治療,延誤病情恐造成皮膚反覆感染、潰瘍,嚴重破壞生活品質。台北中山醫院直腸外科徐弘醫師表示,臨床上經常看到患者將菜花誤當濕疹治療,以為擦擦藥膏就沒事,結果可能造成皮膚反覆感染、潰瘍,影響生活品質。徐弘醫師進一步說明,簡單區別菜花和濕疹的差異處,即濕疹會造成皮膚或患部搔癢,範圍是局部的,不會擴大、也不會傳染;而菜花則是不知不覺中長出粉紅色、肉色或烏灰色的小丘疹、絲狀樣、突瘤樣、雞冠樣、蕈樣或菜花樣物。且菜花病毒潛伏期平均約3個月,若性行為後皮膚出現隆起等異狀,建議應該立即就醫。感染菜花病毒 不一定會出現菜花徐弘醫師指出,尖銳濕疣(俗稱菜花)是一種突起的疣狀物,生殖器菜花的病原是人類乳突病毒(HPV),HPV型別有40種以上,感染者以HPV第6型和第11型(佔90%以上)為主。過去研究曾追蹤感染HPV第6型和第11型的婦女,發現2年內只有60%的人出現菜花症狀,因此若身上未出現相關症狀,不代表患者沒有菜花病毒,菜花是能以無症狀形式表現的。醫師提醒,由於女性生殖器較陰暗潮濕,且是黏膜組織,容易在性接觸時受傷,讓人類乳突病毒入侵,因此一定要注意安全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

消化道潰瘍嚴重恐致命 三大致病原因不可不知

消化道潰瘍嚴重恐致命 三大致病原因不可不知#潰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我國罹患消化性潰瘍病患,雖較十年前大幅的減少,但是,比起歐美先進國家,發生率還是高了三倍之多!為什麼台灣人,尤其是老年人特別容易罹患消化性潰瘍的疾病呢? 落後國家 較易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致病對此,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吳俊穎醫師指出,導致消化性潰瘍的原因有三種,第一種是幽門螺旋桿菌所引起,目前醫界還無法了解,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源是在何處,但粗略來說,先進國家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致病的機率,會遠低於較落後國家。長期服用止痛藥族群 易發生消化道潰瘍第二種則是止痛藥愛用族群,許多老年人,如果有病痛,可能會到藥房自行買止痛藥來服用,但長期服用止痛藥下來,恐怕會讓凝血功能較弱,容易出現消化道出血的問題。而第三種則是洗腎與肝硬化患者,都可能較易出現消化道潰瘍的病症。值得注意的是,消化道潰瘍,初期都沒有太多的症狀,其中有兩成五的患者,當花現消化道潰瘍時,已經出現很嚴重的病症,像是口吐鮮血或是黑血,甚至解出黑便的情形,嚴重時更會有生命危險。提醒,胃潰瘍高危險族群多多注意自己的腸胃狀況保健康。

學生壓力大 考試季十二指腸潰瘍人數暴增

學生壓力大 考試季十二指腸潰瘍人數暴增#潰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學生真難當?除了要面臨龐大的考試壓力之外,又要面對出社會之後的低薪魔咒,使得消化性潰瘍纏上這群壓力大的年輕人,台中澄清醫院急診部主任鄭清萬表示,最近考試季來臨,容易緊張或是抗壓性較低的學生,發生消化性潰瘍的機率大增。考試季 學生消化性潰瘍暴增鄭清萬說,每年的六到七月考試劑季節,急診罹患胃潰瘍,或是十二指腸潰瘍的學生就會突然爆增,研判可能是壓力大,或是緊張等因素引起。鄭清萬指出, 像是有一名21歲的男大學生,在期末考前就因腹痛而到診所就醫,被認為是腸胃發炎,吃了藥繼續熬夜用功,幾天後持續腹痛到冒冷汗,被家長送到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急診室,發現十二指腸破了兩個小洞,進行開刀縫合。另外,也有幾名年輕學生強忍腹痛完成考試後,發現自己解黑便才匆忙掛急診就醫,立刻收治住院,已是嚴重的胃潰瘍。 對此,鄭清萬呼籲,消化性潰瘍的病患已有年輕化的趨勢,可能與年輕人的生活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患者可以分辨十二指腸潰瘍和胃潰瘍的不同,通常十二指腸潰瘍是在饑餓時有腹痛的感覺,餐後其症狀則會緩解甚至消失;而胃潰瘍疼痛多在餐後發生。他提醒,最重要的是要及時就醫,以免導致嚴重後果,甚至危及生命。

喝過量咖啡提神 當心胃潰瘍

喝過量咖啡提神 當心胃潰瘍#潰瘍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為了提神,往往借助咖啡,但日前卻有名病患,因為每天的工作量重,一天經常喝個四、五杯,份量還不斷增加,直到胃痛求醫,才發現已有胃潰瘍。阮綜合醫院消化內科曾逸豪醫師表示,很多人常以抽煙、喝酒紓解壓力,有的人則是喜歡食用巧克力、喝咖啡或碳酸飲料等,不論是哪一種,都是容易引起胃酸分泌過多。長期累積下來,身體就開始出現消化性潰瘍等併發症。曾逸豪指出,胃潰瘍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上腹的燒灼痛、悶痛,通常吃飽後不舒服,空腹反而還好,如果是疼痛持續超過兩個星期,就該求助醫師。曾逸豪表示,反覆的潰瘍可能造成穿孔,胃裡面的東西和空氣也可能因此跑到腹膜,腹膜因此腫脹與劇烈疼痛,甚至引起嚴重的細菌感染及腹膜炎,有致命危機。潰瘍發生的急性期,需要注意飲食。曾逸豪指出,度過了急性期後,遠離胃潰瘍的守則,就是適時舒緩壓力,以及定時定量、細嚼慢嚥,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包括太辣、太酸、太甜、太油膩的食物,以及咖啡、茶、酒精、抽菸等皆應避免。曾逸豪表示,許多人存在著胃內應該要保持一定的食物量,避免胃酸空分泌,侵蝕胃壁的觀念,其實胃壁細胞分泌胃酸,幫忙消化食物,胃酸分泌與食物就像比賽足球的兩方角力,保持平衡就好。呼籲民眾,飲食要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該吃飯時,也不要常常餓過頭,胃潰瘍就不容易找上門。

選對靜脈曲張襪了嗎? 小心嚴重恐引潰瘍

選對靜脈曲張襪了嗎? 小心嚴重恐引潰瘍#潰瘍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大家都知道常常久站、久坐,容易引起靜脈曲張,不過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黃日新表示,除了長期久坐、久站為罹患靜脈曲張之高危險群外,懷孕、遺傳、荷爾蒙等因素都會影響。黃日新醫師說,想要預防靜脈曲張平日可以透過按摩、抬腿和泡腳的方式減輕症狀,也要避免久站,才能降低小腿腫脹的情況以及不適感,但如果靜脈曲張狀況嚴重,還是得靠手術或雷射等方式才能改善。醫師也說明到底該如何選擇坊間市售的靜脈曲張襪?黃日新解釋,人體的血液回流需要靠靜脈瓣膜、肌肉收縮,而靜脈曲張是因為靜脈受壓迫或瓣膜正常功能失靈,是血管內壓力增加,管壁擴張成囊狀,血液無法正常回流所致。若是長期不改善,可能併發皮膚潰瘍、血管栓塞等問題,嚴重恐引靜脈潰瘍導致敗血症,不可輕忽。民眾一定有許多疑問,那一般市面上販售的靜脈曲張襪子到底要怎麼選擇?黃日新表示,民眾應依照自己靜脈曲張的程度,挑選單位為毫米汞柱壓力級數的襪子,而非從紡織密度、織法,即一般的丹尼數(Den數)去做選擇。醫師建議,若是初期的曲張症狀,想保養的民眾,可選擇醫療一級18-21壓力級數的靜脈曲張襪;已出現水腫、嚴重的靜脈曲張,需要改善、紓緩,就要選醫療二級23-32壓力級數;若靜脈曲張已嚴重致潰瘍、皮膚病變,甚至是更嚴重的問題,那麼就要醫療三級34-46級數的襪子;最後若已造成淋巴腫脹以及象皮病等症狀,則要透過醫療四級49級數以上治療。不過目前市面上若需要穿到醫療三級以上的襪子,都須另外訂做。醫師建議,民眾若是擔心自己有靜脈曲張的問題,可透過檢視自己腳踝內側,有無出現髮絲、蜘蛛網狀的淺紫色血管;或是小腿內側的靜脈擴張、迂曲,有無像葡萄球顆粒般突起,呈現蚯蚓狀。醫師提醒,靜脈曲張若不及時改善,小心日後所引發的症狀可能更嚴重。(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小腿發癢腫脹 恐是靜脈潰瘍

小腿發癢腫脹 恐是靜脈潰瘍#潰瘍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纖細的小腿莫名出現了水腫?這恐怕不是純粹的變胖,而是靜脈潰瘍。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醫師白景州表示,靜脈潰瘍又名鬱滯性潰瘍,發生率約0.5%到1%,好發部位於小腿下方內側,病因主要分為腿部大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以下簡稱靜脈曲張)或慢性深部靜脈血栓所引起。靜脈曲張初期臨床症狀表現因人而異,通常包括腫脹、沉重感、緊繃、疼痛、抽筋或發癢等。通常可藉由抬腿來緩解症狀。白景州指出,隨者時間變久可見小腿下方開始出現浮腫、變硬,進而出現色素沈著、皮膚發癢、紅斑及濕疹樣變化伴隨微血管擴張、進而變成靜脈曲張及皮下組織纖維化等現象。潰瘍通常在微小創傷或抓傷後因皮膚及皮下組織纖壞死,因此傷口不易癒合。有時會有併發細菌感染、出血等合併症。白景州表示,針對這種症狀,治療的目標在於減少水腫、增加靜脈回流降低靜脈壓、進而促進傷口癒合。一般治療原則如下:一、避免長期站立或坐姿,應多作小腿後側肌肉伸縮的動作(如蹲下站起或跑步),以便將血液幫浦回心臟減少腿足血液的滯積。二、抬腿運動:臥床,將下肢墊高20到30度,高於心臟,一次30分鐘,每天至少一次,可以在午休時進行,以促進腿部滯積的血液及水份回流至心臟。三、避免搔抓或外傷,以免產生傷口,造成感染。四、壓力治療:使用彈性襪或彈性繃帶,應在早上醒來時立刻穿上,再開始下床走動,效果最好。但穿帶數小時後,若覺得不舒服,可以除去,再穿上彈性襪或繃帶。彈性襪可以訂製個人適用的大小,彈性繃帶則須由足盤往上包到膝部下方。五、藥物治療六、外科治療呼籲民眾若有出現小腿腫脹、疼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圖:奇美醫學中心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