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

找回女性力 先停止扮演「賢妻良母」

找回女性力 先停止扮演「賢妻良母」#女性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身處於一個非常在意他人評價的社會。這是男女皆有的現象。但男性因為在外工作,工作評價會成為自己的評價,比較容易理解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女性的評價則比男性更複雜,較不容易瞭解,例如有美女、溫柔、可愛、很會照顧別人……然而,只要一結婚,就會用刻板印象來評價女性。這些評價不是針對女性本身,而是以對家庭(丈夫、孩子)的評價來評價女性。停止扮演賢妻良母!「賢妻良母」就是這種刻板印象下的評價。我本來以為隨著時代變遷,已經很少人會使用「賢妻良母」一詞,結果這個字眼卻像湧泉一樣生生不息。我認為這種沒有實體、完全依靠他人評價來決定女性評價的情況不應該存在。因為這麼一來,女性優秀、聰明與否,都將透過丈夫的社會地位和孩子的偏差值來決定!人本來就很在意周圍眼光,如果更加在意,會出現什麼結果?抹殺自己的感情,做一個制式的好妻子,是很不自然的。當丈夫在外面亂搞男女關係回家後,妻子也好像沒事一樣說出「你回來啦」,這只會讓人覺得非常恐怖。這種壓抑的怒氣、恨意,一定會成為支配比自己更弱的人,也就是支配孩子的能量。所以,忘記「賢妻良母」這個成語吧,嘗試套用其他詞彙看看,像是「樂妻怠母(快樂的妻子、偷懶的母親)」之類的。在日本,大家認為以自我為中心是一件不好的事,會讓人產生負面印象。但是,今後有些情況,可能就必須以自我為中心。真正的以自我為中心,是所有事情都以「我」為優先考量。我從眾多前來進行心理輔導的共依存女性身上,瞭解到「以自我為中心」的重要性。以自我為中心的相反是「為別人盡心盡力」。這種情況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影響,也是共依存的人們讓我瞭解的。「抹殺自我」「捨棄自我」等等,光是看到這些形容,就能感受到字面上滿滿的痛苦。和這些字眼相較,「發揮自我」「保留自我」或是「為了自己而活」反而讓人覺得開心多了。年輕人口中的「自我中心主義」就很符合這種情況。以自我為中心會給旁人帶來困擾嗎?其實完全相反。那些捨棄自我的母親給女兒帶來多大的困擾?為女兒費盡心血的母親讓女兒多麼痛苦?我希望大家都能瞭解這些情況。有進食障礙的年輕女性異口同聲表示:「媽媽!去活出妳自己的人生!」或是「請不要再關注我的人生!請不要支配我!無法活出自我的媽媽,停止介入我的人生吧!」我們必須對「忍耐是美德」「自我中心的任性是不好的」這種常識說「不」。忍耐會產生新的支配最近,大家開始對女性的工作能力給予高度評價,然而,那些放棄工作、投入家庭專心育兒的人,對孩子有著很大的期望。捨棄自己人生的人,一定會把這些能量拿來侵入他人的人生,支配對方的人生。過去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這種情形。「賢妻良母」指的是當一個為丈夫費盡心血、為孩子忍耐盡力的好母親。這是以往所認定的常識,沒有人對此提出過疑問。然而,那些有進食障礙的孩子,卻因為母親介入自己人生而大喊著「好痛苦」。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也發出怒喊「把我的人生還給我!」我們從這些情況就能瞭解父母介入孩子的人生,究竟會奪走孩子多少東西。亦即父母其實奪走了孩子的人生。所以,如果將「以自我為中心」視為任性的表現,一直不斷忍耐,這個忍耐將會開始儲備新的支配能量。日本人的壽命逐年增加,尤其女性的平均壽命在全球是排名第二。完成養兒育女的任務後,即使過了更年期也還是精神奕奕地生活著,這種情形可說是「史無前例」。所以,女性應該要將這些能量拿來用在自己身上。在長壽時代,我們不該把自己的能量拿去介入他人的人生,必須投注在自己身上,所以必須「以自我為中心」,也就是「推翻過往常識」,才能擺脫共依存。在丈夫眼中,是個有點偷懶、性感的妻子;以孩子的角度來看,是個有點隨便、總是在看綜藝節目、吃著薯片的母親……這種妻子、母親的危害比較少。(本文摘自/為什麼父母的愛令人痛苦:完美的親子關係只是幻想/世茂出版)

女性糖尿病風險高!當心3特別症狀

女性糖尿病風險高!當心3特別症狀#女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糖尿病在許多國家都是盛行疾病,糖尿病越早發生,越會影響到生命的長短和質量!根據統計,若40歲發生糖尿病,女性約縮短6.1歲壽命,男性約縮短5.3歲壽命。在台灣,糖尿病發生率呈微幅增加,死亡率則逐年下降。在美國則有研究發現,女性患糖尿病的死亡率是正常女性的2倍,可見得女性糖尿病風險高於男性!女性罹患糖尿病 獨有3症狀烏日林新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瑋涵分析,男性與女性罹患糖尿病時,出現的症狀大多相似,吃多、喝多、尿多、容易感到疲倦及視力模糊。但有幾項症狀是女性獨有的症狀,如(1)反覆「黴菌感染」造成搔癢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2)「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可能出現不孕、變胖、體毛增加及其他代謝問題;(3)懷孕時妊娠糖尿病,9成女性生產完血糖就會恢復正常,但6成妊娠糖尿病患者10至20年後可能會進展成糖尿病。糖尿病前期 可透過運動、飲食、減重等逆轉由於「糖尿病前期」沒有特別症狀,血糖比正常人高,只能經由篩檢才能發現,下列3項符合其中1項即是:(1)糖化血色素5.7% -6.4 %;(2)空腹血糖偏高約100至125mg/dL;(3)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中,第2小時血漿葡萄糖值140至200 mg/dL。前期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程度,不用立刻吃藥控制,主要透過運動、飲食、減肥體重控制等生活作息逆轉。9個危險因子 符合2個建議定期篩檢下列9個危險因子中,若符合2個或以上者,即為糖尿病高危險族群,建議接受糖尿病篩檢。若是篩檢正常,建議至少每3年也要再檢測1次:1) 身體質量指數(BMI)≧24或男生腰圍≧90cm,女生腰圍≧80cm。2) 一等親人罹患糖尿病。3) 高血壓(≧140/90mmHg)或正接受高血壓治療。4) 臨床表現胰島素阻抗,如重度肥胖、黑色棘皮症。5)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5mg/dl或三酸甘油脂≧250mg/dl。6) 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婦女。7) 生養4Kg以上嬰兒,或曾診斷為妊娠糖尿病。8) 曾罹患心血管疾病。9) 缺乏運動。原本就有糖尿病 懷孕也需控血糖建議女性生產完6至8週,回診檢查血糖是否正常。若原本就有糖尿病的婦女,懷孕過程中也需嚴格控制血糖,降低分娩併發症。林瑋涵醫師建議,40歲以上的民眾每3年篩檢1次,65歲以上的民眾每年篩檢1次。另外若曾檢查出糖尿病前期者,也建議每年再接受糖尿病檢查。飲食、運動保養身體 降低併發症林瑋涵醫師呼籲,罹患糖尿病不是絕症,是提醒我們要如何照顧、保養自己!平常要注意飲食,餐餐只吃7、8分滿,烹調方式水煮、清蒸為主,多吃青菜。培養運動習慣,每周3次,每次20分鐘。治療糖尿病的目標,首在降低併發症發生率,如糖尿病足截肢、糖尿病腎病變、心血管疾病、失明。最重要的是糖尿病病人與醫護團隊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最大效果。

女性多缺維生素D!恐影響骨骼健康

女性多缺維生素D!恐影響骨骼健康#女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維生素D是近年來被高度關注的營養素新星,它為何如此重要?除了過去一般人熟知,維生素D能維持血中鈣磷的平衡,並維持骨骼健康之外,它對其他生理功能,包括腎臟、心臟血管的保護作用、免疫系統調節、降低發炎反應、神經發育、賀爾蒙調節等,都是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此外,根據多項國內外研究顯示,維生素D不足與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症候群、自體免疫疾病、骨質疏鬆、憂鬱等有關係,甚至癌症的發生及死亡率之間亦呈現相關性。維生素D不足普遍存在 女性平均值低於男性然而,維生素D不足(<30 ng/ml)的問題,普遍存在已久!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公布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成年人血清維生素D平均濃度為18.1 ng/ml,女性平均值低於男性,其中,年輕女性的維生素D不足現象,最為嚴重。超過九成有維生素D濃度不足(<30 ng/ml)問題,其中維生素D缺乏比例(≤20 ng/ml)則高達66%;甚至有部分維生素D嚴重缺乏者(<10 ng/ml)具有腫瘤或癌症病史,呈現維生素D與疾病的相關性。補充維生素D營養品 血中濃度可有效提升「改善維生素D不足的現象,是全民重要健康課題。」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朱大維說,維生素D可透過適當的日曬由人體自行合成,或從微生素D含量較高的食物,例如魚類、菇類、蛋奶類等食物中攝取。「當然,透過維生素D營養品來補充,也是很有效的提升方法。」根據本次研究調查,經過1個月的維生素D補充(800IU每日2錠)後,幾乎受測者的維生素D濃度均有顯著提升,平均濃度增加10 ng/ml,尤其是原本體內濃度較低者,其改善的幅度更加明顯。維生素D每日攝取量600-2000IU 依各年齡層與特定族群而不同目前國際常見的維生素D的每日建議攝取量,依各年齡層與特定族群(懷孕或哺乳者)不同,約為600-2000IU,以達到不同目標濃度(20-30 ng/ml);而台灣衛福部公告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為200-600IU,上限攝取量為2000IU(一歲以上)。尤其針對維生素D缺乏高危險族群,包括有骨骼疾病、年長族群、以及慢性腎臟病史患者,更應特別注意維生素D的濃度與補充。維生素D並非多多益善 定期檢測很重要值得留意的是,儘管維生素D有多種有益健康的生理功效與疾病預防潛力,但並非多多益善、越高越好。當維生素D濃度升高至100-150 ng/ml以上,可能對人體產生毒性作用。研究發現,維生素D過高可能造成血鈣濃度升高,影響血管硬化、腎臟結石、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等問題。朱大維醫師強調,維生素D是很多基礎生理功能的啟動因子,但人們普遍忽略它;若是藉由檢測,知道自己是否足夠,就有機會避免或改善許多健康問題。他呼籲民眾應正視維生素D濃度足量與否,為健康打好基底。(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20至45歲女性 恐好發甲狀腺疾病

20至45歲女性 恐好發甲狀腺疾病#女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飲食習慣改變、環境因素影響及透過健康檢查篩檢,甲狀腺疾病發生率有逐年上升趨勢。甲狀腺疾病好發於20到45歲的年輕女性,常見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甲狀腺機能亢進等。5大甲狀腺疾病外科手術適應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晞育表示,大多的甲狀腺疾病手術治療的預後及存活率佳,但因疾病的不同而需接受不同程度的甲狀腺切除。一般甲狀腺疾病外科手術適應症為:1) 甲狀腺結節合併頸部壓迫情形/例如壓迫到食道、氣管造成吞嚥困難或呼吸困難等症狀)。2) 多發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線上有多個結節。3) 懷疑惡性腫瘤或確定甲狀腺癌。4) 甲狀腺機能亢進病人不適應藥物和放射線同位素治療者/甲狀線機能亢進藥物治療一年後仍無效者,或甲狀腺亢進症合併腫瘤者。5) 嚴重影響美觀者。內視鏡手術 降低術後疤痕大小甚至隱藏傳統甲狀腺手術傷口約5至8公分,對必要進行手術病人是一種夢魘。有些病人因有蟹足腫體質,傷口疤痕會比較明顯,因為美觀考量而延後或甚至不接受治療。然而隨著科技醫療技術進步,甲狀腺手術由傳統手術進展到內視鏡甲狀腺手術,可分為微創內視鏡輔助手術和遠距離內視鏡手術。微創內視鏡輔助甲狀腺手術藉由頸部約2公分小傷口,以內視鏡輔助進行手術。遠距離內視鏡甲狀腺手術則藉由腋下、乳暈等遠離頸部的傷口進行手術,可將傳統頸部傷口或疤痕進展到頸部小傷口或小疤痕,再進展到傷口隱藏至其他身體較隱密的部位(藏疤痕)。近年更進展到經由人體自然孔洞進行內視鏡甲狀腺手術,「經口內視鏡甲狀腺手術」,經由下唇部前庭區切口,利用內視鏡系統以很短的距離進到甲狀腺部位進行微創手術,不僅頸部、其他身體部位無疤痕,隱藏的下唇部的傷口術後癒合也快。甲狀腺癌較其他癌症存活率佳 建議積極治療黃晞育醫師表示,以上甲狀腺手術已有多樣性選擇,但並非每位病人皆適合所有手術方式。尤其是傳統內視鏡手術及經口內視鏡手術,若病人已有頸部手術病史、曾接受過放射線治療、下排牙齒有帶金屬牙套或接受過下顎手術,都會增加手術的困難度及危險性。甲狀腺腫瘤太大,或惡性腫瘤有侵犯到周圍器官或神經的情況,都不適合接受各內視鏡手術,仍建議傳統頸部手術。多數甲狀腺疾病治療效果、預後及存活率佳,尤其甲狀腺癌相較其他癌症,預後及存活率較佳。如果發現自己有頸部腫塊或腫脹、吞嚥困難、呼吸困難、聲音沙啞等症狀,應儘早到院尋求專科醫師診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研究:女性易「反芻思考」憂鬱風險高

研究:女性易「反芻思考」憂鬱風險高#女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面對難受的情緒時,自我慈悲是非常有力的工具,可以使人脫離情緒化反應的破壞循環,這種情緒化的反應經常控制我們的生活。本文將仔細觀察自我慈悲讓情緒復原、增益身心健康的方式。能自我慈悲的人焦慮憂鬱的程度較低諸多文獻中最有力、最一致的發現就是,能夠自我慈悲的人焦慮憂鬱的程度比較低,且兩者的關聯性很強。也就是說,對焦慮與憂鬱來說,自我慈悲是一個主要的保護因素。自我批判、能力不足的感覺與憂鬱焦慮有強烈關聯。當人覺得自己有嚴重缺點、應付不來生活中的挑戰時,容易因為恐懼與羞愧而封閉自己的情緒,眼中只見一片愁雲慘霧,於是事情每下愈況,因為負面的心態蒙蔽所有的感覺,我將這種心態稱之為「瀝青」(black goomind)。研究證實,大腦對負面資訊的敏感度大於正面資訊,當一個人在評估別人或自己時,對負面事實的重視程度大於正面。例如,參加派對前你照了一下鏡子,發現下巴長了一顆青春痘,接下來,你完全不會去注意髮型是否出色或是衣服亮不亮眼,眼中只有那顆青春痘,宛如救護車上的緊急紅燈在你眼前閃個不停,於是,你對自己今晚看起來如何的感覺隨之扭曲。這一切都是其來有自的。大腦對正面資訊的注意力和時間比不上對負面資料的關注在自然的環境中,負面資訊意餵著威脅靠近,如果沒有立即對潛伏在河岸的鱷魚做出反應,不久就會成為牠的盤中飧,因此大腦進化到對負面資訊高度敏感,並在大腦的杏仁核迅速反應,也就是採取行動把生存機會拉到最大。所以,大腦給予正面資訊的注意力和時間比不上對負面資料的關注。《佛陀腦》(The Buddha’s Brain)一書作者韓森(Rick Hanson)說:「大腦對負面的體驗就像魔鬼粘,對正面體驗卻像不沾鍋。」因此,人類把正面資訊視為理所當然,把注意力全投注在負面資訊,彷彿生命繫於其上。一旦緊抓負面心念不放,就像壞掉的唱機般不斷跳針。這個過程稱之為「反芻思考」(rumination),與造成憂鬱症、焦慮的重複性、侵入性、無法控制的思考方式有關。反芻思考過去的負面事件容易導致憂鬱症,而反芻思考未來可能發生的負面事件,同樣也會焦慮。女性罹患憂鬱症比例約是男性的兩倍研究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可能反芻思考,這一點說明何以女性罹患憂鬱症與焦慮症的比例約是男性的兩倍,這個性別差異有一部分是來自生理方面,但是文化也有影響。因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婦女在社會上的權力小於男性,對事情的控制力量沒有那麼大,因此必須對危險更提高警覺。(本文摘自/寬容,讓自己更好:接受不完美的心理練習/天下文化出版)

女性「冬季憂鬱」機率高 留意5徵兆

女性「冬季憂鬱」機率高 留意5徵兆#女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農曆年節結束,許多婦女忙進忙出,加上近日天氣變化大,不僅感冒人數暴增,情緒上可能也連帶受到影響。根據2018年研究發現,女性受到季節變化的影響大,比男性更容易受「冬季憂鬱」所苦。疲憊、嗜睡、愛吃 都是冬季憂鬱症狀該研究以15萬名中年人為對象,調查整體憂鬱症狀、情緒低落、緊張和疲乏的分數,同時評估憂鬱症狀、日照時間和室外平均溫度間的相關性。結果顯示,相較於男性,女性一整年都會經驗情緒隨季節改變而產生的變化,且冬季出現更多憂鬱症狀。當日照時間較短、氣溫較低、夏季氣溫驟降時,較易引發嚴重憂鬱症狀;夏季更長的日照,也更容易感到疲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精神科詹佳真主治醫師指出,若連續2年於特定季節發生憂鬱,可視為季節性憂鬱症,為憂鬱症的型態之一。好發於秋冬之際的冬季憂鬱症,症狀包括(1)疲憊、(2)嗜睡、(3)貪食碳水化合物、(4)體重上升、(5)退縮在家,不參與社交活動等。可能與日曬不足、血清素分泌不足,或褪黑激素分泌異常有關。美國衛生研究院指出,女性罹患冬季憂鬱症的機率是男性的4倍。離赤道越遠的地區發生率越高,美國北部地區的精神科門診在秋冬季節,常見病患增加。季節性憂鬱症也有少部份患者發生在夏天,出現失眠、坐立不安、焦慮、衝動等症狀。可和過去2週情緒狀況比較 揪出憂鬱症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表示,相較於職場,女性更容易在家中顯現情緒,家人容易察覺情緒變化。當情緒低落、疲憊、失眠、負向思考、暴怒、失去活力、不斷責怪自己甚至否定自我存在的頻率增加,應給予更多關注,甚至陪同尋求協助。家中突有變故,都會讓家中女性承受過大壓力。家人或女性自己發現情緒有上述變化時,應先釐清壓力源,找到因應方式。平常應維持固定運動習慣或找到紓壓方法。女性出現較輕微的憂鬱症狀時,容易和幸福感混淆而被忽略,未能及時尋求協助與治療。建議可跟過去2周的情緒狀況相比,若排除生理週期引發的負面情緒,仍持續出現憂鬱症狀,需特別留意,尋求專業人員協助,藥物治療、心理、光照治療,都有助改善症狀。

女性偏頭痛別輕忽 恐是「公主病」

女性偏頭痛別輕忽 恐是「公主病」#女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6歲的陳女士因頭痛、全身痠痛到處看醫生,雖以止痛藥稍微緩解,仍無法痊癒。經診斷推測為纖維肌痛症(公主病),合併偏頭痛或憂鬱。由於體質特殊、加上身心壓力,造成中樞過敏,產生游移疼痛、失眠、倦怠、認知退化、憂鬱情緒、腹痛、頭痛等多樣性症狀。經衛教及治療計畫討論,輔以藥物治療,症狀已改善。纖維肌痛症難確診 對止痛藥反應不佳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暨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高章表示,纖維肌痛症成因不明,通常在40至60歲發病,女性多於男性,美國約1300萬人患病,而台灣盛行率約僅1%,對於臨床醫師是治療挑戰。此病特性是全身到處疼痛(含頭痛)、止痛藥反應不佳、認知功能變差、易失眠睡不飽、倦怠感等。由於病人多屬易感體質,合併偏頭痛的機率比正常人多7至8倍,容易被當成偏頭痛治療。纖維肌痛症不同,藥物反應通常不會立即出現,對止痛藥反應不佳,病人時常到處另覓醫生,一般也無檢驗指標可以參考。運動、藥物治療並行 逐步改善身心狀況只要病人了解誘發因素,如同預防偏頭痛一般,加上適當的有氧運動、水療SPA、打坐、太極、認知行為治療等,健保亦有核可藥物,適當劑量服用,利用抑制中樞敏感作用達到止痛、改善睡眠、減少憂鬱。一旦症狀緩解,病人就有自信可自行調整身心狀況,逐漸加強運動能量,屆時即便停藥,也能隨心所欲控制病痛。林高章醫師表示,每年5月12日,是國外紀念纖維肌痛症的日子。醫學的進步帶來更精準的治療,從病人的覺醒及參與治療計畫,讓醫師從旁協助輔以藥物改善症狀,或許可以節省許多資源浪費。

逾2億女性罹糖尿病 年致210萬死

逾2億女性罹糖尿病 年致210萬死#女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現代臺灣女性最大課題之一,就是如何同時兼顧家庭與職場。女性掌握家庭的飲食、生活習慣、甚至運動,而職場亦需要投注精力,常常因而忽略自己的健康。照顧好女性,提升女性健康識能,就能改善家庭健康及社會整體健康。女性停經後 糖尿病致死率逐年上升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女性荷爾蒙讓女性擁有美好的體態與容貌,並有助維持女性骨密度、心血管功能及大腦記憶力。但隨年齡增長,這個保護因子逐漸退場,女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死亡率在停經年齡後,以每5歲近乎1倍的速度上升。目前全球糖尿病人口有4.22億,近2億名女性罹患糖尿病,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女性人數高達210萬。台灣有超過100萬名女性罹患糖尿病,而且連續6年高居女性10大死因第3名,105年死亡率為每十萬人41.9人,估計近5千名女性死於糖尿病的危害。每週運動150分鐘 有效控制血糖糖尿病病人若沒控制好血糖,將引發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40歲以上糖尿病患,近7成有BMI過重及肥胖情形。除健康飲食、按時藥物及血糖自我監測外,可透過身體活動,有效控制血糖,呼籲糖尿病患每日規律身體活動,配合藥物與飲食計畫,在生活中全面控糖。王英偉署長呼籲,運動不僅可以預防糖尿病等慢性病,也是重要治療糖尿病的方式之一。養成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耐力的身體活動,可增加胰島素敏感度,有利維持血糖穩定。減少坐著不動時間,爬樓梯取代搭電梯或手扶梯,飯後利用住家附近運動設施、校園健走。家庭不只增進感情,更能從小培養孩子健康習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