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

雲端測心血管疾病 早發現早治療

雲端測心血管疾病 早發現早治療#血管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根據國健局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顯示,國內20歲以上民眾每4個人就有一個患有高血壓,由於症狀不明顯,竟有高達四成患者渾然不覺,一發病就是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嚴重傷害心臟、腦部等重要器官。台大醫院心臟科江福田醫師表示高血壓、心房顫動是造成中風的最主要危險因子,風險較一般人高出五倍以上,因此建議民眾養成定期監測血壓及心房顫動的好習慣,進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中風發病機率。根據BBC新聞報導,若65歲以上民眾使用心房顫動血壓計進行檢查,可大幅降低因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造成的醫療支出,為英國國民保健服務每年節省至少2600萬英鎊,約12億新台幣。台灣在經濟部科技專案支持下,百略醫學已經讓新竹民眾只要持「健康樂活卡」就可以免費測量血壓,無須奔波往返醫院,只要在臨近生活圈即可自我檢測。量測站系統更會將每次量測的血壓狀況自動儲存於「個人健康管理平台」的私人帳號中,民眾不僅能在家上網查詢過去的檢測數值,長期追蹤,醫師更能直接透過電腦調閱血壓紀錄報表,以提供更妥適的診斷處方建議。江福田教授進一步指出,過去民眾量測血壓都是以紙本手抄記錄,往往因為過於潦草及無法長期保存問題,容易造成醫師發生判讀問題;加上由於每次就診只量測當下數值,無法完整判斷及評估症狀,若能透過雲端血壓量測系統長期完整的紀錄,更加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利做出最適的治療安排。不怕高血壓,卻怕找不出高血壓患者,國內有健保給付之後,高血壓患者接受治療比例已經高達9成;為了提升全民高血壓及心房顫動防治,宣導民眾主動透過篩檢,預防腦心血管疾病,心血管與中風醫學界專家與百略醫學,期盼結合政府、醫學界、企業等各界力量運用雲端技術,於全國廣佈雲端血壓房顫量測站,共同推動腦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圖片:江福田醫師提供)

天冷 心血管疾病患者須多留意身體

天冷 心血管疾病患者須多留意身體#血管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近日天氣驟冷,時常聽到年長者說:「血壓又高了、頸部緊緊及胸口悶等…,至醫院經醫師診斷為高血壓,幸好及早就醫服藥,避免腦中風發生,要人照顧就糟糕囉!」心血管疾病指人體內循環系統運送血液的器官和組織,主要包括心臟、血管(動脈、靜脈、微血管),一般都是與動脈硬化有關。這些疾病都有著相似的病因、病發過程及治療方法。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低血壓、高血壓、高血糖症、中風、心肌梗塞、血栓、動脈硬化等。如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能會導致不可逆的身體傷害。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謝鈴琴主任提醒,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天氣變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要定期量測血壓,並遵守醫囑服用藥物且按時複診,才可避免意外發生。務必做好保暖措施,外出時除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亦須防止鞋襪潮濕,以避免足部凍傷。預防心血管疾病依照「定期健康檢查、規律運動、飲食控制、戒菸少喝酒、有病看醫生」等預防之道,才能度過寒冬好過年。

搶救中風黃金3小時 牢記四步驟!

搶救中風黃金3小時 牢記四步驟!#血管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冷氣團發威,天氣冷颼颼,氣溫驟降容易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尤其是上了年紀的長輩,或是有心血管疾病民眾,需要加倍留意,且更必須留意中風的危險。 聖馬爾定醫院急診主任醫師陳鴻文表示,天氣寒冷因血管收縮、血壓容易升高,易造成血管阻塞,如何把握搶救急性中風的黃金3小時,請記住「FAST」四步驟,第一觀察臉部 ,請患者微笑並觀察左右邊兩部是否歪斜;第二步驟觀察患者雙手是否能平舉抬高;再來請患者說話,是否能完整清晰的講完一句話,如果上述三項有一樣未達成,則進行第四個步驟電話,記下發生時間,盡速送醫治療。 另外陳鴻文也提醒,天氣寒冷時,早上睡醒或半夜如廁時,先不急著起床,早上可躺在床上稍伸展肢體,半夜如廁前也不要瞬間就下床,記得披件外衣再起身,以免著涼;再者冷氣團來襲時,有清晨外出運動習慣的民眾,先緩緩別急著出門,如要運動可在家中做一些伸展運動即可,等氣溫回暖再出門也不遲;重要的是除了注意飲食外,情緒上的控制也很重要,適時抒放壓力勿易怒為上策。 另外,因室內外溫差較大,易引起中風或心肌梗塞造成猝死,因此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切忌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勿處在溫差大的環境,且不僅要按時服藥,更要隨時監測自己的血壓,如有身體不適之情況產生,一定要盡速就醫。(圖片來源: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提供)

想要好血色 年輕就該存血本?

想要好血色 年輕就該存血本?#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研究,血液循環系統,從30歲開始,隨著年齡增加,每10年1個單位,逐漸功能就會減緩,如果沒有好好保養,過了60歲,各種相關疾病都有可能發病,而這些人在45歲前,都是非常健康的。所以不要以為年紀大了才要注意,現在就應該為未來累積本錢!血液循環從30歲開始,功能會逐漸減緩,那麼血液循環不好跟血管健康有關係嗎?手腳冰冷、四肢發麻、頭昏頭痛是血液循環不好的觀察指標嗎? 到底怎麼知道自己的血液循環好不好?中醫師彭溫雅彭醫師指出,血液循環不良的原因又很廣泛,包括:心臟、肌肉力量;體內血液量、血紅素或紅血球偏低;動脈血管阻塞、狹窄,甚至神經系統。血液循環不良評估的方法有兩種,包括:有水腫、頭痛、肩頸僵硬、嚴重便祕,甚至有關節腫脹疼痛,紅腫問題。及原地跳3分鐘後休息30秒測心跳,超過72下血液循環系統不健康,跟血管有關嗎?對此,內科教授林杰樑也說,健康的血液循環系統,應該是有柔韌性和彈性的血管;乾淨、濃度適當,能充分發揮功用的血液;以及流暢的循環。當然影響血液循環的原因很多,不過血管是最容易出問題的,隨著年齡增長,血管柔韌性及彈性就會降低;膽固醇等物質也會在血管壁上沉積,造成血流不暢或受阻!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血管健康,便是「血栓」。林醫師表示,血栓就是「血塊」,在正常狀態下會自然分解,但如果血栓形成太快或分解血栓速度太慢,就會積存在血管壁上;血栓太大就會導致血管堵塞,產生心肌梗塞、腦梗塞、中風等傷害。忽視血栓可能會引起眼耳中風、周邊動脈阻塞、心肌及腦梗塞等,不可不慎。

讓頭頸部血管「說話」 預防腦中風

讓頭頸部血管「說話」 預防腦中風#血管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根據國人十大死因排行顯示,腦血管疾病死亡高居第三名,其中有八成是缺血性腦中風。很多的腦中風的病人或家屬都認為,平常身體都好好的,怎麼會突然腦中風,原因是血管形成「動脈粥狀硬化」的初期,經常都是完全沒有症狀的,一旦發生腦中風,可能會導致腦血管狹窄或阻塞,往往造成病患失去工作能力,嚴重者還需要專人長期照顧。頸動脈是供應腦部血流的重要來源,因此頸動脈狹窄是缺血性腦中風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而頸動脈狹窄最主要的原因的就是動脈粥狀硬化,若頸動脈狹窄會造成血栓或血流不足,進而導致缺血性腦中風。頸動脈狹窄的症狀的嚴重程度不一,輕者完全無症狀、頭暈、視線模糊,或暫時性缺血症狀,重者便直接導致腦中風,造成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半身不遂。澄清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映倫指出,造成頸動脈狹窄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煙、以及男性。頸動脈狹窄程度越嚴重,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就越高,若是民眾有腦中風病史、多重危險因子、心血管疾病、週邊動脈疾病、曾接受過頭頸部放射治療者、或經理學檢查發現有頸部血流雜音,便要提高警覺,透過檢查給頭頸部血管有「說話」的機會,當發現異常時應透過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即時給予適當的預防治療,將可大大降低腦中風的機會。

打通血管救糖尿病足 免除截肢命運

打通血管救糖尿病足 免除截肢命運#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年約有8000名的糖尿病患會面臨傷口潰爛、截肢的命運,李先生罹患糖尿病,因為周邊血管不通,腳趾連連黑掉壞死,數次的大手術卻仍無法救回腳趾頭,所幸在醫院的照顧下,免去截肢的命運。雙和醫院高壓氧中心主任蔡文平指出,糖尿病足需要團隊照顧,打通周邊血管,加以清瘡、抗生素、高壓氧,把黑掉的糖尿病足救回來。患有糖尿病的李先生,起初出現腳麻、不能走的症狀,檢查後發現是周邊血管阻塞,赴醫學中心進行血管支架,不料,才通了一年又阻塞;接著又赴另一家醫學中心進行血管繞道手術,接連兩次大手術後,血管仍是不通,再把右腳血管移植到左腳,腳趾頭還是一根接著一根壞死,雙腳布滿密密麻麻的手術痕跡,仍是救不回他的腳。蔡文平指出,只要血管通,糖尿病足就有改善機會!李先生轉赴雙和醫院,接受高壓氧中心的團隊治療。心臟內科、心臟外科、整形外科、高壓氧密切的橫向聯繫,團隊式的治療,先由心臟外科進行血管支架手術,接著進行清瘡、抗生素、高壓氧的密集治療,幾乎被挖光肉的足部,慢慢的養出肉、養出皮,免去截肢。雙和醫院心臟內科宋立勤醫師指出,動脈阻塞若發生在腦部,就是腦中風;若發生在心臟血管就是心肌梗塞或缺氧;發生在四肢動脈血管,即為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糖尿病患通常合併有血管病變,一旦血流不通,就容易出現糖尿病足,甚而需要截肢保命。下肢氣球擴張術可以爭取膝部以下的動脈血流與傷口復原,但是仍有再狹窄率。蔡文平醫師指出,過去單以高壓氧治療問題傷口,病患往往又再度復發,這是因為供應足部的血管不通,缺血的情況下,末梢就容易壞死,如今結合心臟內、外科的週邊血管治療,血流打通了,再佐以高壓氧治療,不僅恢復更好,也較不容易復發。

吃威而鋼沒效!原來是男子血管有問題

吃威而鋼沒效!原來是男子血管有問題#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今年六十二歲的李先生,因為胸悶胸痛來本院心臟科門診就診,病人同時也有高血壓的病史。經過多次門診追蹤及治療,胸悶的症狀逐漸改善,血壓控制也較理想,然而病患越來越不滿意自己的性生活,總覺得力不從心,甚至連醫師給的處方「威而剛」也毫無反應。而後心血管中心王宗道主任懷疑病患可能有血管狹窄因素造成勃起功能障礙,便安排李先生於本院心血管中心接受血管攝影檢查。結果發現右內陰動脈先天較細小,而左內陰動脈有80%之顯著局部狹窄,隨即施行氣球擴張術及血管支架置放。術後內陰動脈及其下游之陰莖動脈血液灌流明顯進步,病人也於術後三日明顯感覺勃起功能恢復。其實王宗道主任指出,有心血管疾病或其危險因子的男性患者,也經常伴隨有勃起功能障礙的難言之隱。根據國內外統計資料顯示,冠心病或周邊血管疾病病患中,約一半均有程度不等的勃起功能障礙問題。另一方面,部分的心血管用藥也會影響男性性功能,病人因此更不願意規則用藥,導致心血管疾病惡化,也使患者更加垂頭喪氣。最近的研究指出,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約有百分之八十是由於血管問題所致。台大雲林分院心血管中心更首度發現,位於骨盆腔的內陰動脈狹窄是造成國人勃起功能障礙的血管問題原因之一。內陰動脈大小與心臟的冠狀動脈相似,直徑約2~3毫米,因此也可以經由心導管介入手術治療內陰動脈狹窄。台大雲林分院近日成功完成內陰動脈支架置入手術,有效改善患者困擾已久的勃起功能障礙。泌尿部主任翁文貞表示,勃起功能障礙的原因眾多,千萬別因難以啟齒而延誤就醫。臨床上若對威而剛等5型磷酸二酯(PDE-5)抑制劑反應不佳,則應高度懷疑供應陰莖血流之血管有阻塞,其中部分的患者即可能有內陰動脈狹窄,導致陰莖血流不足造成勃起功能障礙。對於此類患者,可藉由此創新之血管內支架置入術有效治療,重溫往日幸福時光。

飲食太精緻!「血管油膩膩」的人不少

飲食太精緻!「血管油膩膩」的人不少#血管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心臟血管科周子偉醫師說,隨著國人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健康檢查時發現有「高血脂症」的民眾有普遍化和年輕化的趨勢。長期高血脂症經常沒有任何症狀,卻是造成動脈血管硬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使得高血脂症患者經常是腦血管疾病和心臟疾病的好發族群。血脂肪就是在血管內隨血液流動的脂肪,包括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兩種。血脂肪不能溶解在水性血漿中,必須和血漿內蛋白結合成親水性脂蛋白後,才能溶解在血漿中,隨著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器官。其中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兩種,低密度膽固醇含有大量小體積膽固醇,很容易滲入血管內壁造成動脈硬化,又稱為「壞的膽固醇」;而高密度膽固醇含有大量磷脂類,可帶走血管內的膽固醇,發揮清潔血管的作用,防止進一步的動脈硬化,所以又稱為「好的膽固醇」。此外,早期對三酸甘油脂的研究認為其與動脈硬化無甚關係,但近年來發現三酸甘油脂過高也是造成動脈硬化的重要因素,只是影響程度略低於膽固醇。因此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過高,都是造成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必須加以防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