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藝人瘋臉書,無論何時都要發一條近況,不少女藝人會在旁配上自拍照,但是她們的「素顏照」可讓人不敢恭維!女星在螢光幕前濃妝豔抹、爭奪版面,回到家卸了妝就跟路人沒兩樣,尤其是她們的「熊貓眼」有時還比上妝後還吸睛,為何保養都沒有用呢?皮膚科醫師鄭國良表示,「黑眼圈」問題一直都是門診大宗,但由於成因複雜,所以治療上須找出主要問題,否則改善效果不佳。 鄭國良醫師說明,黑眼圈類型主要分成四類:色素型、血管型、混合型,以及結構型黑眼圈,但大多數民眾常誤將黑眼圈單純歸咎於黑色素沉澱問題,於是想靠著擦拭美白產品來淡化,沒想到效果卻一直不見起色。其實大多數患者的黑眼圈屬於「混合型黑眼圈」,意即色素型混合血管型,所以無論擦了再多保養品情況都未能改善,因為最主要的「血管問題」始終沒有獲得解決。由於眼周肌膚僅約臉部肌膚1/3~1/4薄,有些部位甚至薄得透明,皮下血管狀況因而顯得更清楚,若長期睡眠不足或是有過敏性鼻炎病史,更容易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良,令靜脈血管擴張、微血管增生,致使眼周皮膚浮現暗藍色調,於是造成或加重了「血管型黑眼圈」的情況。鄭國良醫師表示,當黑眼圈的問題是出在「血管」上時,僅使用保養品是無法有效改善的。對於「血管型黑眼圈」,目前新雷射技術「雙波雅鉻黛雷射」可達到治療上的明顯成果。其中雙波雅鉻黛雷射中的585nm波長能作用於含氧血紅素,引起血管凝集並對其造成破壞,進而消除微血管擴張,達到初步的治療效果;而NdYAG1064nm雷射光則可穿透到更深的真皮層,對更大的靜脈與其他粗大血管產生作用,進而改善「血管型黑眼圈」的主要成因—血管淤積導致的淤青色調。鄭國良醫師也強調,眼周肌膚本就較脆弱,眼皮下所交織著淺層微血管與深層靜脈更是複雜,雖有新技術問世,但醫生的專業判斷與熟稔施作技術將是治療成功與否主因,提醒民眾謹慎選擇專業醫師就醫,並聽取醫師建議、配合治療計畫,才能有效改善「血管型黑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