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

素顏殺手黑眼圈 元兇是血管

素顏殺手黑眼圈 元兇是血管#血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藝人瘋臉書,無論何時都要發一條近況,不少女藝人會在旁配上自拍照,但是她們的「素顏照」可讓人不敢恭維!女星在螢光幕前濃妝豔抹、爭奪版面,回到家卸了妝就跟路人沒兩樣,尤其是她們的「熊貓眼」有時還比上妝後還吸睛,為何保養都沒有用呢?皮膚科醫師鄭國良表示,「黑眼圈」問題一直都是門診大宗,但由於成因複雜,所以治療上須找出主要問題,否則改善效果不佳。  鄭國良醫師說明,黑眼圈類型主要分成四類:色素型、血管型、混合型,以及結構型黑眼圈,但大多數民眾常誤將黑眼圈單純歸咎於黑色素沉澱問題,於是想靠著擦拭美白產品來淡化,沒想到效果卻一直不見起色。其實大多數患者的黑眼圈屬於「混合型黑眼圈」,意即色素型混合血管型,所以無論擦了再多保養品情況都未能改善,因為最主要的「血管問題」始終沒有獲得解決。由於眼周肌膚僅約臉部肌膚1/3~1/4薄,有些部位甚至薄得透明,皮下血管狀況因而顯得更清楚,若長期睡眠不足或是有過敏性鼻炎病史,更容易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良,令靜脈血管擴張、微血管增生,致使眼周皮膚浮現暗藍色調,於是造成或加重了「血管型黑眼圈」的情況。鄭國良醫師表示,當黑眼圈的問題是出在「血管」上時,僅使用保養品是無法有效改善的。對於「血管型黑眼圈」,目前新雷射技術「雙波雅鉻黛雷射」可達到治療上的明顯成果。其中雙波雅鉻黛雷射中的585nm波長能作用於含氧血紅素,引起血管凝集並對其造成破壞,進而消除微血管擴張,達到初步的治療效果;而NdYAG1064nm雷射光則可穿透到更深的真皮層,對更大的靜脈與其他粗大血管產生作用,進而改善「血管型黑眼圈」的主要成因—血管淤積導致的淤青色調。鄭國良醫師也強調,眼周肌膚本就較脆弱,眼皮下所交織著淺層微血管與深層靜脈更是複雜,雖有新技術問世,但醫生的專業判斷與熟稔施作技術將是治療成功與否主因,提醒民眾謹慎選擇專業醫師就醫,並聽取醫師建議、配合治療計畫,才能有效改善「血管型黑眼圈」。

腎細胞癌血管遍佈易轉移 持續抑制血管新生是治療關鍵!

腎細胞癌血管遍佈易轉移 持續抑制血管新生是治療關鍵!#血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 / 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局所發佈的99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每年被新診斷出罹患腎癌的人數已突破900多人,其中約有3成患者直到發現血尿、腰痛、腹部腫塊或單側鼓起等症狀時已達晚期。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泌尿科主任李經家表示,腎癌種類中以腎細胞癌患者最多,晚期治療相較棘手,一旦發現為晚期或無法接受切除時,只能求助於標靶藥物。腎細胞癌晚期症狀多變,骨骼疼痛、肝功能異常源頭都可能是腎癌?腎細胞癌因症狀不明顯又難以被發現,早期被稱為「內科醫師的腫瘤」(意指常透過內科症狀才發現罹癌),加上腎臟富含血管,容易造成其他器官的轉移,如:擴散到骨頭、肝臟或肺臟等,而使症狀多變難掌握。事實上,腎細胞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是透過健康檢查才意外發現,一般而言,早期發現可藉由手術切除治療,治療後甚至可保留部分腎臟功能。衛福部通過新一代TKI口服標靶藥物於二線持續接棒治療李經家主任進一步解釋,晚期腎細胞癌患者,因癌細胞的轉移而造成手術不易,加上化療效果不彰,常只能依賴標靶藥物治療。目前腎細胞癌的標靶藥物機轉主要有兩種,一為酪胺酸激酶抑制劑(簡稱TKI),主要機轉為抑制腫瘤的血管新生,阻斷腫瘤生長所需的氧氣和養分,同時也可以直接抑制腫瘤細胞的增生、轉移的訊息傳遞;另一則是哺乳動物雷帕黴素靶蛋白抑制劑(mTOR抑制劑),其作用機轉是與細胞間受體蛋白結合而抑制mTOR的激酶活性。李主任表示,目前健保給付的一線標靶藥物以TKI機轉為主,可於第一線即時抑制腫瘤的生長,對於許多病人來說都有不錯的成效,但是在臨床上還是常見部分患者使用一線藥物一段時間後,會面臨到療效變差的情形,此時使用二線標靶藥物接力治療,往往是延長患者生命的關鍵。事實上,腎細胞癌在一線使用TKI標靶藥物一段時間後,部分癌友的治療效果逐漸不如預期,因此有二線標靶藥物接棒治療,有機會持續抑制腫瘤增生。李經家主任說明,衛生福利部日前通過的二線TKI口服多重標靶藥物,主要機轉與現行一線標靶相同,可持續阻斷腫瘤血管新生,抑制癌細胞生長與增生,對患者來說多一種治療的選擇,更多了一線希望。提醒患者,癌症治療不能等,腎癌更是如此!適時與醫師溝通,解除醫療上的疑慮,別因猶豫和對醫病的不信任,而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樂閱讀/血管的健康 決定40、50歲後的人生

樂閱讀/血管的健康 決定40、50歲後的人生#血管

當內皮細胞充滿活力,血管變得強韌之後,便能預防中風與心肌梗塞等血管疾病。我有位年近50歲的高血壓病患,因為患有糖尿病,膽固醇也偏高,還會抽菸、酗酒。以他的血壓與血液檢查數值看來,就算突然中風或心肌梗塞,也不足為奇。於是我告訴他,恐怖的血管疾病已經向他拉起紅色警報,他必須好好維持身體的健康。於是,他開始努力改變生活習慣。原本他對於調養身體沒什麼興趣,我問他為什麼突然改變,原來是因為他的太太看到檢查報告後十分擔心,於是開始改變家人的飲食習慣。家人的支持是最強而有力的後盾,先從改善飲食著手,逐步減少愛吃的油炸食物或蓋飯,並讓他攝取較多蔬菜。此外,夫妻倆也開始一起健走,4個月後,他的體重減輕,BMI值也降到25~28間,連帶血壓、血糖、低密度膽固醇的數值也有所改善。戒菸方面,雖然一開始很痛苦,最後還是靠意志力達成。戒酒雖然無法完全達成,不過有減少應酬的頻率,改在家裡吃晚餐時小酌一番,飲酒量也比過去減少許多。1年半後,該患者的各項檢查數值已經降到正常或及格邊緣,現在也能穩定控制自己的狀態。他告訴我,雖然一開始覺得很麻煩,但是,只要習慣健康的飲食與運動,生活就能規律,擁有愉快的心情,再加上看到血壓或血液檢查的數值穩定下降,感受自己的身體正在變化,相當充實。維持血管健康,預防老年得到失智症/這位病患的案例,讓我注意到,當血管或血液的狀態改善後,體型與臉型也會年輕許多。透過自我保健,打造強韌的血管,也有助於延長健康壽命。保養內皮細胞所需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免疫力增強,就不容易感冒,還能讓腸道環境保持在良好狀態,預防癌症,有助於維持全身健康。維持血管的強韌度,也有助於預防腦血管輕度阻塞或出血所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換句話說,血管的健康與否,將會對40、50歲之後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本文作者/島田和幸)(摘自/血管老化,當然會中風/采實文化出版)

樂閱讀/做到3件事 血管一定會健康

樂閱讀/做到3件事 血管一定會健康#血管

「飲食即生活,生活即飲食。」飲食的內容與方式會大大改變我們的身體狀況。讓血管重拾年輕活力的重點,就在於日常的「飲食習慣」。「內皮細胞」是打造強韌血管的關鍵,如果飲食均衡豐富,「內皮細胞」就會充滿活力;如果飲食習慣不好,內皮細胞會變脆弱,加速血管老化。什麼樣的飲食習慣才能讓內皮細胞充滿活力,打造出強韌的血管呢?下列3點非常重要:1)減少鹽分的攝取。2)多吃魚類與黃豆製品。3)多吃黃綠色蔬菜。這樣吃,血管強韌有活力/養成下列3個飲食習慣,幫助打造強韌健康的血管。1)減少鹽分的攝取/鹽分會損害血管組織,透過積極與穩健的低鹽飲食習慣,可以保持血管健康。2)多吃魚類與黃豆製品/魚類與黃豆製品均富含「優質蛋白質」,能讓血管重拾青春活力,建議可多多攝取。3)多吃黃綠色蔬菜/含有抗氧化成分,可減少體內的活性氧,抑制血管老化,預防血管疾病。如果攝取過量的鹽巴,會傷害內皮細胞等血管組織。此外,魚類與黃豆製品,因富含優良蛋白質,可使內皮細胞重拾活力,建議多吃。而黃綠色蔬菜富含抗氧化成分,可以減少體內的活性氧,抑制氧化後的低密度膽固醇等惡性物質在血管內形成。  (本文作者/島田和幸)(摘自/血管老化,當然會中風/采實文化出版)

抽菸喝酒常熬夜 中風恐癱瘓一輩子

抽菸喝酒常熬夜 中風恐癱瘓一輩子#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你對中風的認知瞭解多少?根據台北市中風之友康復協會的「台灣民眾中風認知大調查」結果,雖有9成的國人聽過中風,卻有50%以上的民眾無法回答造成中風的原因,而有31.3%的民眾,對於哪些疾病可能引發中風一無所知,更有高達9成以上的民眾,對於中風引發的後遺症不甚了解!中風打針就會好? 醫:這不是感冒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黃維邦醫師表示,常發現一些年紀大的中風患者,剛中風住院就問醫師,這病什麼時候會好,以為中風就像感冒一樣,打個針吃個藥就會好起來,殊不知也許癱瘓將要跟著他下半輩子。喝酒、抽菸、不運動、作息不規律 易導致中風黃維邦指出,造成中風的主要原因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臟病、頸動脈狹窄、心房顫動、肥胖等疾病;此外,不良生活習慣如:喝酒、抽菸、不運動、長期壓力大、熬夜、作息或飲食不規律等,也可能導致中風。半數以上中風患者 將成為負擔中風的後遺症,黃維邦表示,包括癱瘓、語言障礙、肌肉痙攣、大小便失控、吞嚥困難、視力障礙、情緒不穩等症狀,這些症狀或輕或重常常是跟著一輩子,其中無法恢復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者,嚴重依賴約14%、中度依賴約16%、及輕度依賴約22%,可見台灣民眾一旦中風,有一半以上將成為家人及社會負擔。出現中風徵兆 應立即送醫想要遠離中風,應盡量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少菸、少酒、不熬夜、多運動、飲食規律。若患者不幸出現中風徵兆,黃維邦提醒,不論多輕微都不要疏忽,保持最輕鬆的姿勢,並立即請人幫忙送醫,才有機會減低日後的殘障等級。

冠狀動脈阻塞 恐心肌梗塞

冠狀動脈阻塞 恐心肌梗塞#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當醫師建議病人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就表示這病患已有一條或一條以上的冠狀動脈出現阻塞或產生問題,會使心臟血流受到阻礙,造成血液壁越來越狹窄,可能導致心肌缺血甚至梗塞。當藥物無法疏通心臟血管 則建議進行手術阮綜合醫院心臟外科林伯彥主任表示,當阻塞的血管無法用藥物或其他內科來治療,則需考慮施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一般認為,接受手術後,除能增加心臟的血流量,也能改善生活品質。什麼是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林伯彥解釋,就像開車通過市區時,在上下班顛峰時間容易塞車,塞得一塌糊塗,若能開闢外環道,以疏通車流,只要多花一點時間,就不必經過容易阻塞的道路,同樣能到達目的地。林伯彥指出,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除了傳統繞道手術之外,現在還有不同的選擇,一為微創手術,近來醫學界愈來愈常利用內視鏡,經由非常小的傷口即可擷取血管,並完成整套手術流程。林伯彥表示,另一選擇為心臟不停跳的開心手術,心臟不停跳手術之所以不同於傳統的繞道手術,在於外科醫師在不使用人工心肺機,使病患的心臟停止跳動的情形下,進行開心手術;亦即在整個開心手術的過程中,患者心臟仍然持續跳動。

頭痛到爆! 婦人罹罕見椎動脈內膜剝離

頭痛到爆! 婦人罹罕見椎動脈內膜剝離#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日前台中市一名五十歲林姓家庭主婦,突發的劇烈頭痛,服用止痛藥、推拿按摩都無效,頭部只稍稍轉動還會更痛,嚇得她趕快就醫,檢查發現竟然是罕見「椎動脈內膜剝離」。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盈助表示,「椎動脈內膜剝離」是一種少見的血管問題,可能導致腦中風,需透過血管攝影檢查才能確診,萬一發生症狀後還去按摩推拿後頸部,可能加重病情,務必小心。陳盈助指出,這名林姓婦人有習慣性經前輕微偏頭痛,總是吃吃藥就沒事,去年底卻在替女兒修車時,心裡著急,左後枕部出現前所未有的血管抽痛,甚至病患形容頭痛到像要爆了,整個人快失去知覺,只要稍低頭、左右前後晃頭,就會有一根筋緊得很不舒服。陳盈助表示,林姓婦人痛的位置在左邊後腦勺跟脖子上端,情緒激動後突發頭痛,且頭部轉動會更痛,但靜止就好,推斷成因可能是林太太血管壁本來就比常人脆弱,情緒激動時脖子扭動幅度太大,因而造成血管內膜撕裂傷害。陳盈助指出,據國外統計數據顯示,腦動脈血管內膜剝離每年發生率,大概只有十萬分之一,並不多見,但卻可能導致缺血性中風、血塊爆破血管外層,嚴重甚至會致命。呼籲民眾若有嚴重頭痛症狀,應儘速就醫。

每天一包菸一瓶酒 當心腦出血

每天一包菸一瓶酒 當心腦出血#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國人抽菸、酗酒、常熬夜等習慣,導致心臟血管及腦神經系統疾病,一直高居國內十大死因的前三名,第四位的糖尿病,病人亦常有高血壓、腦血管病變、視網膜血管病變、腎衰竭、四肢末梢微血管病變等併發症,足見生活作息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抽菸、喝酒、熬夜 男子腦出血一名54歲的戴姓男子,由於應酬,平日生活每天一包菸、1~2瓶威士忌,連續20年以上,且又經常熬夜,日前因瞬間跌倒,被緊急送醫。奇美醫學中心高壓氧科主治醫師牛柯琪表示,經檢查,發現這名戴姓男子出現行動遲緩、記憶喪失、對外界反應差、無法正確回答問題、表情呆滯、躁動無法控制等症狀,由於戴男本身就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醫師研判是因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長期酗酒,出現腦出血。腦部損傷 恐影響記憶力牛柯琪指出,腦出血、腦中風、腦部損傷和老年性退化,不僅會傷到運動神經,同時會有記憶、注意力、判斷力等減弱及行為人格改變,如果有認知上的障礙,除了不認識周遭的人,有時病人甚至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呼籲民眾,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擁有健康的身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