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

美人開關!3招伸展操 養成易瘦體質

美人開關!3招伸展操 養成易瘦體質#肌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想要變瘦!想要變漂亮!很多人出於這樣的動機開始運動。運動本身是很棒,但光是運動,並不會讓人變美。為了在一星期內瘦下3公斤,每天跑10公里,這樣嚴苛的運動,消費熱量也許很高,卻不是能長久持續的。想要變瘦而進行劇烈運動以前,請先檢查一下自己是否能「筆直」站立。以端正的姿勢站立,自然就會鍛鍊到腿部肌肉與腹肌。腿部肌肉是全身當中體積最大的肌肉,因此只要鍛鍊腿部肌肉,就可以提升代謝力,變成易瘦的身體。除此之外,還要每天做伸展操來伸縮肌肉,改善血液循環,以輕微的運動達到提升肌力的效果。因為不勞累,才能每天持續,但又可以有效率地長久鍛鍊到應該鍛鍊的肌肉,如此一來,自然能打造出易瘦的身體。以快速姿勢矯正伸展操,打開美人開關!前面提到,正確的姿勢,是打造美麗、易瘦體質的基礎,但工作和念書的時候,姿勢經常會在不知不覺間變得彎腰駝背。因此我建議一天幾次,進行簡單的伸展操,順便檢查一下姿勢。1)背貼牆1分鐘/將頭-背-臀部貼在牆上,拉直背脊。這時不只是背骨,也要努力讓左右肩胛骨貼在牆上。如此一來,肩膀自然會打開,下垂的下巴也會仰起,脖子到肩膀停滯的血液循環變得順暢。只要伸展肩部,頭腦就會變得清晰,氣色也會變好。在辦公室,建議可以利用每次上廁所的時間來做伸展操。2)後揹手1分鐘/雙手在背部中央交握,然後把交握的手向後拉,抬到肩胛骨的中心位置。如此一來,雙肩就會打開,肩胛骨收攏,伸縮到肱二頭肌,改善脖子到胸口部位的血液循環,所以肩頸周圍會感到放鬆。臉色會變得紅潤,眼皮自然張大,眼睛看起來更炯炯有神,給人神采奕奕的印象。3)深坐1分鐘/坐椅子的時候,刻意把背貼到椅背處,深深地坐好。這時要刻意讓腰的底部與背骨呈垂直的角度。如此一來,腹肌和背肌自然就會緊繃,骨盤拉緊,大腿往內側收攏,雙膝緊貼。如果坐得太淺,就會無意識地彎腰,背脊也會彎曲,對腰部造成負擔。一天幾次,好好地利用深坐來矯正姿勢吧。(本文摘自/女醫師才知道的正確美容法/平裝本出版)

減肥只看BMI?當心忽略脂肪比例「甩錯肉」

減肥只看BMI?當心忽略脂肪比例「甩錯肉」#肌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減肥除了由體重、腰圍和臀圍來判斷外,最為人熟知的指標即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因此不少減重人士都會由此查看自己的成效;不過英國醫學研究指出,迷信BMI可能會誤導正常體重的人盲目甩肉,忽略不同部位脂肪的差異。忽略脂肪差異 無法分辨肌肉比例所謂BMI是指衡量人體的肥胖程度,一般來說,18.5~24.39為正常體重;若介在25到29.9之間極為過重;大於或等於30都屬肥胖。雖然這是一個判斷身材的數據,但英國醫學研究卻發現,BMI並不能算是一個好指標,原因在於其無法分辨肌肉與脂肪比例。應結合年齡、健康狀況 設定減重目標如肌肉發達的運動員、熱愛健身者,BMI指數可能會高過體脂肪、肚子擁有大「游泳圈」的人,甚至還會達到30以上肥胖標準;但這些「肌肉人」的身體脂肪比例卻相當低,且健康狀況和體型也不差。此外,因為BMI還忽略了不同部位脂肪差異,單看數字可能會受到影響,而忽略疾病風險。像是腹部脂肪過多的「蘋果形」族群也比肥肉集中於大腿、屁股的「梨形身材」者,罹患心臟病、糖尿病風險來得高;因此研究人員表示,減肥千萬別盲目依賴BMI指數,應結合自身年齡、健康狀況與運動能力來設定減重目標,才能瘦得漂亮又健康。

天冷脂肪燃燒快 減肥練肌肉趁現在!

天冷脂肪燃燒快 減肥練肌肉趁現在!#肌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冬令進補,當心小腹微凸!不過這些調皮的脂肪並不會在冬天跑出來,反而是等到春季時一次爆發;根據科學研究指出,人體在冬季時的脂肪合成速度比平常高出2~4倍,但此時多出的體重並不會立即見效,而是經過45至60天後,才來個「冬後算帳」!天冷脂肪合成快 也易消耗熱量由於天氣冷,人會不自主想吃更多食物來維持體內熱量,一不小心就會攝取超標、導致肥胖;但卻剛好因為冬天時脂肪合成速度快,若在此時減肥、鍛鍊身體,消耗的熱量也會比較大。因此只要在冬季控制好體態,待春暖花開時,體重基本上都會維持於滿意的數字。攝取較多蛋白質 加強重訓肌肉長更快此外,因為天氣冷更常吃肉、攝取的蛋白質也較多,正是增長肌肉的大好時機!若想利用厚衣服遮住肥肚、放棄減重,等待夏天再一次減回來可就大錯特錯了!專家表示,在冬季加強運動及訓練,可以提高身體代謝率,減少脂肪堆積;同時也能打造更完美的肌肉線條,不僅瘦身還能快速練成馬甲線、人魚線。不過,進行重量訓練前,應先進行有氧運動以達到熱身效果,避免關節、肌肉受傷。而利用「高溫瑜加」來減重也是一個好方法;因為人體處於高溫環境會在短時間內大量排汗、促進血液循環,讓僵硬的肌肉和筋骨變軟;但此運動消耗的體力較大,應保持每周2次即可。  

吃蛋白質長肌肉!專家:至少攝取30公克才有效

吃蛋白質長肌肉!專家:至少攝取30公克才有效#肌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編譯)想要擁有肌肉,可不是光靠大量跑步、重訓就可達成;一般人都知道,想擁有完美體態,不只需要「跟著老師動吃動」,還要加上蛋白質來幫忙;不過美國研究顯示,除了利用蛋白質輔助,也要攝取到真正能增長肌肉的「亮胺酸」,否則恐怕只是「白吃」一頓!攝取亮胺酸 邁向「小鮮肉」雖然瘦子的身材人人稱羨,但近年來追求完美體態的人士越來越多,沒有肌肉彷彿像考了99分一樣飲恨;因此不管男女,都會希望身上有那麼一點線條。不過美國研究指出,想擁有肌肉還必須攝取適當蛋白質中的亮胺酸,才有機會朝「小鮮肉」邁進。蛋白質+重訓 快速合成大肌肉由於在身體消化蛋白質的過程中,會將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而最重要的胺基酸就是「亮胺酸」。研究人員表示,由於消耗25公克的蛋白質,同時能排出3.5克的亮胺酸,若接著進行重量訓練,更能快速消化、和成較大的肌肉蛋白。而這是因為消費大量的亮胺酸,能產生更多的肌肉蛋白質來進行合成、重組及修復,使肌肉增長。此外,為了讓亮胺酸能將蛋白質轉成肌肉,身體必須要達到一定的蛋白質含量;而科學家將這「蛋白質門檻」估計為30公克,才能達到基本效果。 

運動後30分鐘進食 助降體脂增肌肉

運動後30分鐘進食 助降體脂增肌肉#肌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多數人努力運動的背後,不外乎就是想要減肥瘦身、維持體態,但每次運動完後,總是不敢進食,深怕只要一吃東西,剛剛所消耗掉的熱量就會瞬間補回來,甚至還可能增加更多,對此營養表示,其實只要把握運動後的黃金30分鐘,不僅塑身減肥的效果不會大打折扣,也不會影響肌肉恢復。運動後攝取適當營養 不發胖還可減體脂肪林若君營養師表示,一般民眾經常錯誤認為運動後吃東西易發胖,事實上運動後及時補充營養,減脂效果好,同時也能增加肌肉,因為運動會大量消耗肌肉中的肝醣,運動後的1~3小時內肌肉中吸收儲存能源的機制會大量提高,合成脂肪的酵素活性會明顯下降。所以,運動後吸收好對肌肉是真的、對脂肪組織則完全相反,運動後攝取適當的營養不但不會發胖,更應該在運動結束後儘速攝食,根據一項人體實驗發現,與隔4小時後相比,運動後立即用餐,體脂肪可減少25%。營養師教你 運動前中後該怎麼吃除此之外,營養師更針對了運動前、中、後,提供了營養補充建議,幫助愛運動的民眾加強運動成果,增加肌肉、減少體脂:1)運動前/運動前一小時補充,挑選容易消化、體積及重量小的食物,或者可選擇高纖、低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可穩定運動時的血糖,維持體力。2)運動中/每10至15分鐘補充150~200c.c.的水分,也可選擇含有電解質的飲料。3)運動後/建議於30分鐘內早點用餐,比延後用餐相比,體脂肪減少效果多25%,肌肉增加效果多6%。因為運動後是肌肉對養分競爭最強的時機,故養分被脂肪吸收的配額減少,就能產生明顯的塑身效果。

提高基礎代謝率、增肌肉 躺著也能瘦

提高基礎代謝率、增肌肉 躺著也能瘦#肌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為展現姣好的身材、呈現完美的體態,不少人都會想盡辦法鏟肉,不管是尋找偏方、計算卡路里、吞減肥藥還是節食,只要聽說有效,大多都會嘗試一番。但其實想要戰勝贅肉不必那麼麻煩,只要將觀念重新釐清,簡化聚焦在「提升基礎代率」,以及「增加肌肉比例」上,不管是誰都能擁有易瘦體質,就連躺著都能瘦。養成易瘦體質 身體會不停的消耗熱量「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礎代謝率,是維持良好身形的重要秘訣」肥胖專科蕭敦仁醫師不諱言的說,由於激烈的節食減重方式,雖然能在短期間內看見成效,但因減去的是水份和肌肉,並造成基礎代謝率下降,導致消耗熱量的速度變慢、多餘的脂肪易囤積,結果就容易復胖。反之,若能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形成易瘦體質的話,不管日夜身體都能不停的消耗熱量,讓體重一步步健康的下滑,不過醫師提醒民眾,瘦下來的體重,每10公斤裡要有8公斤是脂肪為佳。減肥3大營養素 蛋白質、蔬菜、醣類為打造易瘦體質,李姿儀營養師建議,可透過蛋白質攝取來達到此效果,例如:無糖豆漿,因含有大豆植物性蛋白質,經實驗證明有助於增加肌肉比例;而當中的皂苷類能抑制吸收體內的脂質、醣類,並發揮燃燒脂肪的效果,只要喝對時間、份量,搭配主食控制,就能輕輕鬆鬆瘦下來。除了蛋白質外、蔬菜、醣類攝取也不可或缺,因為蔬菜高纖熱量低、具有飽足感,也可幫助腸胃蠕動、排除宿便,建議可多攝取地瓜葉、黑芝麻、糙米等;至於醣類則是身體每日所需的重要營養素。所以,面對減重,絕對沒有可以省略的途徑,唯有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並選對方式,提升基礎代謝率,增加肌肉量,才能讓你走到減重成功的最後一哩路。

一鬆懈就破功!年輕人2週不運動 肌肉掉3成

一鬆懈就破功!年輕人2週不運動 肌肉掉3成#肌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所謂要活就要動,日前曾有媒體報導,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年輕人若因為受傷、疾病、癱瘓,或是因為個人因素而慵懶不活動,僅需2個禮拜,身體的肌力以及肌肉量會馬上銳減1/3,且必須花上3倍時間,才能夠恢復原本的肌肉量。有運動習慣者 肌肉量消失更多這篇研究由哥本哈根大學健康科學學院所發表,研究對象分為年輕人及老年人,以固定單隻腳不動的姿勢維持2週,觀察其肌肉的變化,結果發現,年輕人單側腿部肌力平均約減少1/3,老年人則減少約1/4。研究人員表示,有運動習慣、肌肉量較多的人,因為暫時無法活動,消失的肌肉量較一般人多,老年人雖然減少的肌肉量及肌力較少,但對於他們的整體健康狀況而言,無疑是一項更大的傷害及衝擊。久坐不動更傷身 慢性疾病機率高數倍除了不運動外,過去也曾有研究指出,久坐容易為身體帶來許多傷害,除會造成心臟疾病、癌症等風險,更有動脈硬化、靜脈血栓、猝死的疑慮,女性易有經痛、內分泌失調等婦科問題,而且久坐不活動,容易使人變的懈怠、懶惰,甚至大腦退化。姑且不論是否有運動習慣,久坐的人罹患慢性疾病機率都高於常人數倍,更曾有研究發現,就算每天上健身房,只要一久坐,每天坐在椅子上的時間2~12小時以上,便無法抹滅其為身體帶來的傷害,更別說是完全不動2週,除了明顯可見的肌力問題外,身體其他系統的隱性風險,才是真正傷害身體的最大因子。

冬天路跑要注意 天冷肌肉緊繃恐易罹跑者膝

冬天路跑要注意 天冷肌肉緊繃恐易罹跑者膝#肌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過2天就是元旦,有許多單位為了象徵一年的開始,邀請民眾共同響應慢跑或健走活動,讓新的一年活力滿滿,但冬季卻是跑者膝的好發季節,民眾常因沒有做好暖身運動與保暖,而導致肌肉發炎或受傷。冬天血液循環差 容易使肌肉發炎天氣寒冷是跑者運動傷害的好發時節,因為冬天人體肌肉、肌腱血液循環比較差,外加上天氣冷使血管更容易收縮,導致氧氣、營養供應不易,肌纖維、膠原纖維比較沒有彈性。因此,在肌肉、肌腱比較脆弱的情況下,若沒有做好熱身與保暖,非常容易使肌肉發炎或受傷,對此,劉建廷醫師表示,路跑愛好者膝蓋受傷的原因多半和不恰當的訓練有關,例如:熱身不足、太急於增加路跑距離、路面坡度太陡等都有可能造成傷害。 跑者膝 為常見的路跑運動傷害所謂的跑者膝,正式名稱是髂脛束症候群,是常見的路跑運動傷害之一,根據統計指出,跑者膝大約佔跑者下肢傷害的22%,髂脛束位於大腿外側,膝蓋彎曲時,髂脛束會滑過股骨外髁,當髂脛束肌肉過於緊繃,與股骨外髁過度摩擦,就會造成疼痛,讓患者沒有辦法繼續運動,嚴重的話甚至連走路上下樓梯都會有困難,所以,需要事先加以預防。 跑前進行伸展運動 有助於預防跑者膝為避免民眾引起跑者膝,劉建廷醫師建議民眾,第一步要先熱身,可以快走、慢跑到微微出汗;第二步要伸展接肉與關節,建議採靜態伸展幾分鐘,每個動作大約維持15秒即可,常見的錯誤是伸展時間過久導致身體變冷,或還沒熱身就先伸展。享受路跑後,也別忘了進行收操,並再次伸展肌肉與關節,收操僅要輕鬆走幾分鐘即可,目的是讓累積在下肢的血液回流到身體器官和腦部,並透過伸展,讓緊繃的肌肉放鬆,如果跑完後突然停下來,很容易因為下肢肌肉不收縮影響血液回流,造成頭暈甚至昏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