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

長高關鍵在爸媽 以身作則最重要

長高關鍵在爸媽 以身作則最重要#肌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骨頭和肌肉要在適當的位置,身高才會咻咻快速地長高。我們在媽媽的肚子裡時,骨頭即被身上的肌肉包覆著。出生後,肌肉的外層會再包繞網狀的結締組織─筋膜,幫助身體調配移動時的重心,保持全身的平衡。糾正姿勢與習慣 避免阻礙長高假使這項平衡被打破,導致骨頭和肌肉變形,必會連帶影響脊椎,進而成為阻礙身高發展的原因。我們中心接觸過許多令人遺憾的案例,對象皆為成長期的孩子。他們在正值成長的最重要階段,發生了脊椎側彎問題,或是有不少人走路有內八的狀況。基於這項理由,我們決定將經營重心轉為指導父母。因身高矮小而求助我們的客人從4歲到50歲,各個年齡層都有。雖然大家的原因各自不同,但背後皆有一個令人難過的故事,徒留沒能及早治療和管理的遺憾。故此我得到一個結論,必須透過教育父母,請他們盡量清掉所有會阻礙孩子長高的絆腳石,這樣才能更快地糾正孩子的姿勢和生活習慣。父母應以身作則至於身高高矮,也是取決於父母的用心程度。所以孩子如何養成正確的體態,打好長高的基礎,與父母付出的關心絕對息息相關,孩子矮小的身高,絕不是父母的基因問題。他們不良的體態,可以說是從日常生活中種種的行為慢慢累積而成的。所以身高的事不能怪罪遺傳,而是受後天因素影響。比起用嘴巴談教育,孩子更會模仿大人的動作,故若要孩子學習正確的姿勢,父母就得以身作則,否則他們不可能無師自通,自然就知道如何分辨姿勢的好壞。因此,父母錯誤的習慣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承襲給孩子。關心孩子應該從關心自己開始您是不是也常遇到不管說幾次,孩子總撐不到3分鐘,挺直的腰就開始垂下了呢?其實如果家長本身的姿勢端正,無須臉紅脖子粗地在一旁耳提面命,孩子自然而然就會養成坐姿良好的習慣。父母不僅僅是養育孩子長大的人,還是一面讓孩子學習仿效的鏡子。雖說大部分的家長都自認他們很關心子女,但卻很少注意到自身的習慣。對孩子真正的關心應該要從關心自己開始,父母們先改變自己的習慣,並且尊重孩子原先的樣貌,無形中他們便會養成良好的姿勢。TIP 長高小秘訣孩子們不良的體態,是從日常生活中種種的行為慢慢累積而成的,而且大多學習於他們的父母親,所以,父母的身教相當重要。(本文摘自/睡前5分鐘,讓孩子多長10公分:韓國火紅體型矯正師公開長高的獨家祕笈,照著做,過了青春期還有效!/出色文化)

男孩大咪咪?原是男性女乳症

男孩大咪咪?原是男性女乳症#肌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嬰兒肥、健身減重,陽光男孩竟然變成大咪咪?一名20歲的陽光男孩,從小白白胖胖,上了高中之後開始健身與運動,雖然肌肉變的精實,但胸前乳房卻越來越明顯甚至有點下垂,還被同儕笑說男生卻長大咪咪,到醫院檢查發現,原來患了男性女乳症。乳腺增生又健身 乳房變大衛福部南投醫院外科醫師黃信傑表示,男性女乳症指的是男性乳房腺體增大,可能發生於單側或雙側,主要為雌激素與雄性素失衡導致雌激素刺激乳腺增生,依發生原因可分為生理性、病理性、及藥物引起,這名患者除了乳腺增生外,也因為勤練健身,胸部愈練愈大,胸前脂肪被鍛練過的胸大肌往外推出,因此看起來更雄偉。青春期6成男生會有此狀黃信傑醫師說明,青春期賀爾蒙變化大,約6成男生會有此狀,青春期過後會緩解,若無法自然消退,甚至嚴重影響患者自信與社交活動,此時就建議整形外科就診,必要時接受抽脂或手術治療,而50至80歲男性因雄性素濃度下降,也常見男性女乳症狀。利尿劑、高血壓藥 恐引起男性女乳症可能引起男性女乳症的藥物包括利尿劑、部分高血壓藥、精神科用藥、潰瘍藥、前列腺藥、化療藥、類固醇、茶樹或薰衣草精油等,黃信傑醫師強調,若有疑似乳房增大情形,可和醫師討論是否調整藥物,切勿自行停藥,男性若有胸部增大或腫塊,不要諱疾忌醫、難以啟齒,尋求專業醫療建議及治療,必能找回自信與魅力。  

脖子壓力大 每天跳繩保健康

脖子壓力大 每天跳繩保健康#肌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只要好好鍛鍊上半身與下半身肌肉,就能利用背肌、腹肌與大腿肌肉,協助支撐頭部的重量,分擔脖子承受的壓力。運動時要考量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體力,千萬不可勉強。每天做5分鐘、10分鐘都可以,貴在養成習慣,假如時間充裕,每週從事2次運動,每次做30分鐘到1小時,護脖效果更好。常跳繩可矯正身體姿勢接下來,我將介紹幾個有益脖子健康,可輕鬆養成習慣的運動。很多人不知道「跳繩」對脖子很有幫助。絕大多數人小時候玩跳繩,長大就不玩了。由於跳繩時必須抬起頭才跳得高,因此常跳繩可自然矯正身體姿勢,有益脖子健康。剛開始以一天跳2至3分鐘、每次跳100下為目標,習慣後增加到5分鐘以上,目標要養成每天跳繩的習慣。跳繩時必須抬起頭 可矯正脖子健康另一個可輕鬆持續的運動是廣播體操和電視體操。這些體操可在短時間內運動全身,也不會造成身體過大負擔,而且每天在固定時間播出,很容易養成習慣。唯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步調持續下去,若轉動頭部或肩膀時感到疼痛,千萬不要勉強自己,應立刻休息。此外,游泳與氣功也是有助於脖子健康的運動。水中有氧 可發揮高度運動效果游泳屬於全身運動,可以鍛鍊到下半身、前方與後方肌肉。加上水中有浮力,運動時不會造成脖子負擔。不過游蛙式時必須抬起脖子,反而會對脖子形成壓力,最好避免。其他像水中走路或水中有氧(在水中從事的有氧運動),也不易造成脖子負擔,可發揮高度運動效果,不妨嘗試看看。(本文摘自/改善脖子僵硬,身體90%的疼痛都會消失/采實文化出版)  

不只喝牛奶!訓練肌肉可強化骨骼

不只喝牛奶!訓練肌肉可強化骨骼#肌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了對抗肌少症與其帶來的臃腫,有一個解決方法:健身,或訓練肌肉更棒。是的,又是它!不用懷疑,只有肌肉訓練可以最有效刺激睪酮素和生長激素的產生,就算是對年紀較大的人也一樣。不是要讓你有變成阿諾史瓦辛格的潛力,而是幫助你刺激荷爾蒙的生長,尤其是生長激素。為什麼?就像我說過的,它可以維持基礎代謝率,降低體重增加的風險。此外,生長激素還可增加對身體的益處。多虧它合成代謝的特性,有助於組織的生長和修復,並刺激肌肉、神經、肌腱與骨骼再生。總之,我們必須在時間對我們所造成的損害上進行一些補救措施,每次40~45分鐘,規律地鍛鍊肌肉-值得一試,不是嗎?每次肌肉收縮時 肌腱會鍛鍊骨頭的縮力與張力現在仍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嗎?讓我來為你說明這是怎麼運作的。就從打破另一個迷思開始吧。你以為只有喝牛奶可以幫助你儲存骨本嗎?錯啦!多活動你的肌肉,可以非常有效地強化骨骼密度。肌肉附著於骨骼上全靠肌腱。因此,每次肌肉收縮時,肌腱會鍛鍊骨頭的縮力與張力。為了支持這種壓力,骨頭會漸漸適應,然後變得強壯。非常符合邏輯!健身和肌肉訓練 提供保持身材曲線與體態和諧的機會年紀稍長後,若我們持續訓練肌肉,也可以減少跌倒的風險。事實上,年長者跌倒,往往是因為內部肌肉無力。即使帶著強韌的骨頭突然跌倒,我們還是希望可以降低各種可能導致骨折的機會,特別是股骨頸。這可不是全部。健身和肌肉訓練提供了保持身材曲線與體態和諧的機會。有關這點,還是得尊重身體的平衡。我在健身房看過太多的人,只專注地做某些肌群的訓練,因為她們想要有鋼胸與豐臀,或者夢想著可以快點剷除手臂下的「蝙蝠效應」。什麼邪門歪道!切記!絕不要單獨訓練一種肌肉,而是要同時訓練不同肌肉,讓肌肉彼此之間有所互動。因此,要在每次訓練時動員整體肌肉群,使其相互協調。以尊重身體的結構、機制與協調能力來開發自己,將為你帶來奇妙的體驗-絕不會讓你裝有大穿衣鏡的衣櫃空置在一旁,我向你保證!(本文摘自/瘦身流言終結者/臺灣知識庫)

減少腰背疼痛 別睡太軟的床

減少腰背疼痛 別睡太軟的床#肌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1歲周太太是一名家庭主婦,不慎於家中稍微跌倒,背部便劇痛無法下床,本想休息幾天就會好,然而事與願違,求診時已痛1個月,主要疼痛位置是兩側腹股溝處。 80~90%的人 一生至少一次背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陳姿璇指出,背痛的病例在復健科門診非常常見,據研究,80~90%的人一輩子至少會有一次背痛經驗,現今社會中,下背痛常因輕微的跌倒造成嚴重的後果。 久坐要以背墊支撐那麼要如何減少腰背痛的發生?應預防重於治療,陳姿璇醫師建議要維持良好的姿勢、減少背負重物,不讓腰椎及附近部位承受過多重力的壓迫,如此可預防肌肉、韌帶、肌腱等軟組織受傷,此外,不要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避免久坐,若需久坐時應以背墊支撐下背。 平躺睡木板床 膝下墊枕頭在日常生活中,以平躺時脊椎所受的壓力最小,臥床休息時應選用木板床,並可於膝下墊一個枕頭,不要睡太軟的床,因為對腰椎間盤壓迫神經的狀況會惡化。 適當運動 預防及改善下背痛此外陳姿璇醫師提醒,應避免急速前彎及旋轉、身體過度向後仰等可能會傷害背部的動作,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及預防下背痛的症狀,例如:游泳、舉啞呤鍛鍊肌肉、步行、慢跑。(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胖一點較長壽?醫:肌肉養成為重點

胖一點較長壽?醫:肌肉養成為重點#肌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年紀越大,許多老人都會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小腹婆、大富翁,一不小心就會落入慢性疾病圈套,根據國外研究,某些老人因為身體儲備足夠能源,相較於弱不禁風、營養失調者,能在生病時更快痊癒,死亡率也較低,然而在癌變、慢性病機率高的現代,「不忌口」真的適用全體老年人嗎?銀髮族BMI值23、24較長壽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林靜芸醫師表示,根據醫學文獻顯示,大規模的追蹤胖的人跟瘦的人的壽命長度及對疾病的抵抗程度,發現銀髮族BMI值在23、24時,較能夠抵抗疾病,然而提到「肥胖」,通常是指身體脂肪量的多寡、體型的肥胖程度,而老年疾病通常是新陳代謝指數及三高、痛風等問題,立即的死亡率並不高。老人會死,基本上與肺炎、病毒等突然的感染有關,胖一點的老人膽固醇比較高,反而比較能夠地抵抗感染,比如說,同時2個人住進加護病房,比較胖的那個老人致死率較低,比較有本錢生病,這叫做肥胖的矛盾。重點不在脂肪 而要注重肌肉的養成林靜芸醫師表示,中年人平常要控制體重,老年人反而要主張胖一點,但是重點不是在於脂肪,而是要注重肌肉的養成,多攝取優質蛋白質,每公斤的老人要1.5公克的蛋白質,例如50公斤的老人,一天就需要75克的蛋白質。余朱青營養師表示,雖然不需限制老年人的飲食,但不致每餐大魚大肉,老年人的熱量攝取,一天最好達到1200~1500卡,但有可能因為牙口不好減少蛋白質及蔬果的吸收,可以將食物剁碎,改從蔬果汁攝取膳食纖維,唯糖尿病患者應對果汁的攝取有所限制,生活作息規律,溫和運動的實行,就能夠維持良好的身體機能。

不發胖!膳食纖維促肌肉吸收熱量

不發胖!膳食纖維促肌肉吸收熱量#肌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此,與其等到血糖值上升後再設法抑制,不如從一開始就避免讓血糖值上升,因此,攝取食物的先後順序很重要。第一口吃的食物,不一定要是蔬菜,從肉類或魚類開始也沒問題,重點是遵循「主食最後吃」的原則,最後再把米飯或麵條吃進肚子裡;且在「碳水化合物最後吃」的原則下,通常吃到最後階段時,肚子多半已經有一定的飽足感,因此或多或少可以減少醣類的攝取量。為什麼在飲食中添加醣類以外的營養素,較能夠抑制血糖值上升的幅度呢?事實上,關於這項研究早在一九九零左右獲得證實,只是當時還不了解詳細的生理運作機制,因此,這個觀念並未被當時的社會接受,如今已經釐清其中的緣由與人體營養的運作方式了。不易消化 助於抑制醣類吸收主菜通常都富含蛋白質和脂質。當攝取蛋白質時,類升糖素生態-1(Glucagon-like peptide-1,簡稱GLP-1)的分泌量會增加;攝取脂質時,胃抑制胜肽(Gastric inhibitory peptide,簡稱GIP)的分泌量會增加,以上都是消化道激素,且具備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能力,因此血糖值比較不容易上升。此外也有研究顯示,GLP-1和GIP能抑制腸的蠕動,為此,能減緩醣類的吸收速度。另外,膳食纖維本身就不容易消化吸收,因此在同時攝取的情況下,自然有助於抑制醣類的吸收。短鏈脂肪酸 抑制血糖上升長久以來,大家都相信膳食纖維不會被轉化成熱量;然而,法國團隊已在二零一四年證實,大腸中的細菌,會將膳食纖維轉變成一種叫短鏈脂肪酸的脂質,產生熱量,並發揮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乙酸和丙酸等都是「短鏈脂肪酸」,這些短鏈脂肪酸出現在大腸後,會被運送到肝臟,而在運送至肝臟的過程中,大腦會接收到乙酸或丙酸增加的資訊,這時,大腦就會對肝臟發出指示:「因為有脂質進來了,熱量足夠了,所以肝臟不需要再釋放醣類出來。」換言之,膳食纖維不僅能減緩醣類的吸收速度,還能藉由大腦阻止肝臟釋放醣類,等於是多了一道防止血糖值上升的機制。當胰島素發揮作用,促進肌肉和脂肪組織吸收醣類時,膳食纖維還能幫脂肪組織蓋上保護蓋,好讓肌肉可以優先吸收熱量。如此一來,身體就更不容易變胖了,這就是為什麼多吃膳食纖維有益健康的原因。(本文摘自/減醣救命/采實文化)

代謝水準高 90秒肌肉養成術

代謝水準高 90秒肌肉養成術#肌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肌肉分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3種,這裡我們討論的主要是影響形體的骨骼肌,骨骼肌的每塊肌肉都是由許多的肌纖維組成,每個肌纖維實際上都是1個多核細胞,肌纖維又由許多肌原纖維組成,每條肌原纖維都可分成1節節的肌小節、肌小節中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形成的粗、細肌絲互相嵌合在一起,2種肌絲的互相牽拉使肌肉可以做出收縮伸展的動作。運動刺激肌纖維 使肌肉越來越大塊骨骼肌之所以在經過一些訓練之後會越來越強壯,是因為這些運動刺激了肌纖維,使其中的收縮性蛋白(如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變多,肌節的數量也會橫向增多,這些變化都會導致肌纖維的橫截面積變大,從而使肌肉越來越大塊。需要順帶一提的是,肌纖維按照收縮速度和代謝類型可以被進一步分成2種:偏於支持有氣運動的慢肌纖維和偏愛無氧運動的快肌纖維,儘管所有肌纖維都有增大的可能,但增大程度不同,練出的大塊肌肉主要是由於快肌纖維的增長。重複性低強度練習 快肌纖維幾乎用不到儘管從先天條件上來說女性練肌肉的難度更大,但運動方式對肌肉的養成有著更為關鍵的作用,選對運動方式,減肥苗條兩不誤,前面提到,肌肉的增大主要得益於快肌纖維的生長,但在重複性的低強度練習和固定姿勢活動中,快肌纖維幾乎不會被用到,比如在女性喜歡的跑步(尤其是長跑)或自行車運動中,慢肌纖維會慢慢增大,但肌肉增大的主力軍快肌纖維卻不會明顯增大,甚至會出現萎縮。中等長度的休息時間是最利於肌肉養成的不管採用什麼鍛鍊方式,每做完一組練習大家都需要讓肌肉休息一下,而這個休息時間對肌肉生長的影響也不小,如果把休息時間分為短(少於30秒)、中(60-90秒)和長(180秒以上)3種類型,中等長度的休息時間是最利於肌肉養成的,這種情況下肌肉既可以從疲憊中恢復過來,肌肉中的各種有利於肌肉生長的代謝産物水準又可以一直維持在較高的濃度。(本文摘自/謠言粉碎機:危言聳聽,身體請注意!/信實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