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大部分的人都曾有過的經驗,如何簡單按摩紓緩疼痛呢?擁有10多年物理治療師經驗、韓國物理治療師崔在錫於《徒手復健伸展全書》一書中,針對常見的5大痠痛區域,整理在家就能做的按摩方法,包括徒手按摩、靜態伸展、動態伸展,讓肌肉不再緊繃縮短,擺脫反覆痠痛的輪迴。以下為原書摘文:
腰痛是大部分的人都曾有過的經驗,如何簡單按摩紓緩疼痛呢?擁有10多年物理治療師經驗、韓國物理治療師崔在錫於《徒手復健伸展全書》一書中,針對常見的5大痠痛區域,整理在家就能做的按摩方法,包括徒手按摩、靜態伸展、動態伸展,讓肌肉不再緊繃縮短,擺脫反覆痠痛的輪迴。以下為原書摘文:
小時候我們時常被告誡要坐直、不要駝背,但這真的是正確的嗎?物理治療師陳宗霖於《無齡健身》一書中,從養成健身也健心的概念開始,循序漸進引領讀者認識自己的運動障礙,啟動運動5大元素訓練,包含肌力、柔軟度、心肺耐力、平衡力與協調力,讓身體從容面對各種生活所需。以下為原書摘文:
下肢無力與行動不便,新興復健法助患者站立前行!70多歲林伯伯,是一位頸椎脊髓損傷患者,曾經歷長達1年的傳統復健療程。儘管他能夠在助行器的幫助下站立並步行約5公尺,但由於肌力不足,膝關節經常疼痛,影響復健的進展。後續,在復健師的評估與建議下,林伯伯決定嘗試使用最新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Keeogo」配合復健課程。
走路走久常腳踝內側腫痛?這樣的狀況常被誤認為是疲勞,但也有可能是副舟狀骨症候群所造成,這是一種先天骨骼異常,在女性身上較常見。復健科醫師提醒,副舟狀骨症候群常發生在久站、久走或運動員身上,可能導致腳踝急性發炎疼痛,除保守治療跟手術治療外,也能透過3招運動訓練來改善。
曾有研究指出,約有8成的民眾一生中至少有1次下背痛的經驗,尤其越來越多人因為久坐加上姿勢不良,導致腰痠背痛的症狀接踵而來,這些都可能是椎間盤突出前的警訊。若是繼續忽視,當椎間盤突出越來越嚴重,就有可能發生像是間歇性跛行、坐骨神經痛等症狀,當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太久或過於嚴重時,甚至有可能下半身癱瘓。
早上醒來脖子不能動,是「落枕」了嗎?物理治療師表示,落枕是因為睡眠姿勢不良或長期的坐姿、站姿不正確,使頸部肌肉太緊繃所導致;另外,如果吹冷氣氣溫過低或溫差過大,也可能引發肌肉收縮僵硬導致落枕。《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教民眾若遇到落枕該如何急救、舒緩。
俗話說:「未吃五月粽,破裘不敢放」,意指端午節前氣候多變、不穩定,厚重冬衣不敢隨意收起來。物理治療師表示,端午後才收冬衣棉被,是老祖先的智慧,代表過完端午節夏天就真的來了。而隨著夏至將近,天氣炎熱,有不少民眾開始著手準備收冬衣和棉被,她特別提醒,肌肉施力姿勢正確才不容易受傷,並提醒預防收納時身體痠痛的訣竅。
隨著年紀增加,骨密度與骨骼會隨之下降,進而引發骨質疏鬆。要如何檢測自己有骨質疏鬆症呢?成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暨病房主任戴大為於《骨質疏鬆&肌少症照護全書》一書中,分享骨科保健知識,包括居家骨質疏鬆自我檢測法、常見的骨質疏鬆治療藥物。此書今年也獲得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的「戴東原教授科普獎」。以下為原書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