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

毒草當野菜 吃自栽植物一家4口中毒

毒草當野菜 吃自栽植物一家4口中毒#中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心!吃自己栽種的不明植物也會中毒!」食藥署日前接獲通報,有四名民眾疑似誤食自己栽種的不明植物,引發食品中毒的案例。一般民眾不易分辨植物是否具有毒性,食藥署提醒,民眾不要自行種植來歷不明的植物食用,以免食品中毒。有毒樹菸草誤為以色列芥菜有民眾將親友餽贈的植物種子(誤以為是以色列芥菜)栽種後食用,出現嘔吐、全身無力及視力模糊等症狀,食餘檢體經食藥署進行DNA物種鑑別,結果為「樹菸草」(Nicotiana glauca),又稱「粉藍菸草」,並檢驗出具毒性的生物鹼—毒藜鹼(anabasine),確認民眾是誤食了有毒植物而引發中毒。樹菸草原生於南美洲、墨西哥及西印度群島,植株含有毒藜鹼等生物鹼,誤食者可能產生身體不適症狀。食藥署籲:路邊野菜別亂採摘食用台灣近年來常發生民眾誤食有毒野菇、野菜引起食品中毒案例。食藥署呼籲,路邊的野菜別亂採摘食用,更不要自行栽種來路不明的植物後食用,也不要把連自己都不太了解的動植物送給親友吃,以免對身體健康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萬一不慎食用不明動植物,出現生理不適等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剩餘的食物檢體,好讓醫師做出正確診斷和治療,以儘快恢復健康。

吃當季竹筍卻中毒 原因竟是它?

吃當季竹筍卻中毒 原因竟是它?#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竹筍富含膳食纖維、微量元素,低脂、低糖,紅燒涼拌皆適宜,炎熱的夏天來一道涼拌竹筍沙拉或竹筍湯,清甜又消暑,是許多民眾夏天愛吃的料理。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表示竹筍是大人小孩都喜愛的食材,但前陣子有民眾在吃了竹筍之後出現了過敏及呼吸不順的現象,經了解是因為竹筍只煮了10多分鐘便食用。竹筍是蔬菜怎麼會中毒?到底該煮多久才不會造成中毒?天然蔬果中 本就存有天然毒素黃淑敏營養師表示,天然蔬菜及水果中本來就存在有天然的毒素,這些天然毒素包括:生物鹼、含氰配糖體、血球凝集素、菇類毒素等。在植物體類的氰酸跟醣類結合在一起就叫做含氰配醣體。這類物質存在李子、桃子、杏仁核中的杏仁苷,還有皇帝豆、樹薯中的亞麻苦苷。這些物質會經由植物體內酵素分解或是受到加工的影響而釋放出氰酸,會影響人體呼吸傳遞的進行,使食用者產生呼吸短促、氣喘、痙攣、噁心、嘔吐、昏迷等現象。未成熟的竹筍或筍尖部 含有氰酸黃淑敏營養師解釋,未成熟的竹筍或是筍尖部分是含有「氰酸」。所以挑選時,最好選擇成熟的竹筍,而且一定要煮熟才能食用。建議將竹筍外殼完全去除、洗淨、放入冷水再開中火煮至滾開之後,切換小火續煮20至25分鐘後,將火關上,等溫度稍涼才打開鍋蓋。這樣的方法可確保竹筍煮熟及甜味不流失又可降低氰化物的毒性。選擇「未出青」竹筍並完全煮熟 無須過度驚慌竹筍中雖可能帶有「氰酸」的天然毒性成分,但其實在挑選竹筍時量選擇筍尖未出青的竹筍,可避免竹筍的苦味外,食用前充分加熱烹調也可以盡量減少竹筍中天然毒性成分「氰酸」的接觸可能,民眾無需過度擔心驚慌!

魚類保鮮應注意 預防中毒五要原則

魚類保鮮應注意 預防中毒五要原則#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臺灣地處亞熱帶,一年四季的溫度均適合細菌繁殖,民眾食用放在4-65℃之間,超過4小時以上的食物,只要食物曾經遭細菌污染,均可能發生食品中毒。攝食場所分析食品中毒事件的前3名,分別為餐廳、供應團膳的學校及攤販。導致食物中毒的前3名為腸炎弧菌、組織胺、金黃色葡萄球菌。食品中毒定義為2人或以上,攝取相同食品出現相似症狀仲夏之際致食慾不佳,清爽不油膩美食是夏日首選,如因食材保存或調理過程稍有不慎,容易提高食品中毒發生機率。食品中毒定義為2人或以上攝取相同食品出現相似症狀,病因大宗為病毒、細菌、天然毒。未經加熱的生菜沙拉、生魚片、飲冰品等,是屬於食品中毒的高風險食物;而常被視為優良蛋白質來源的魚貝類等水產品,則需注意組織胺、諾羅病毒等風險。預防魚類組織胺造成食物中毒的方法臺北市衛生局說明,組織胺(Histamine)是在腐敗魚肉(如:鮪魚、鯖魚、鰹魚、秋刀魚、沙丁魚等)中常見的一種化合物,對熱安定,故不易以加熱方式加以破壞,一旦產生就不易去除。開放式、潮濕的存放空間,易使魚體受到腸內細菌污染,24小時內便足以產生引起中毒的組織胺含量。預防組織胺食品中毒最佳之道,為防止魚肉在保存中產生組織胺,並需注意調理條件,包括:1)選擇衛生條件較好的魚販處購買魚貨。2)如果沒有立即食用,應先放置在冷凍櫃中。3)魚體解凍到烹煮前的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4)烹調時溫度要高、時間要長,以防止細菌繼續滋長。5)處理流程、烹調器具、環境設備等,應確實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預防食品中毒的五要原則為防止食品中毒發生,臺北市每年辦理48場食品衛生講習,不斷加強輔導「預防食品中毒的五要原則」:1)要洗手。2)要新鮮。3)要生熟食分開。4)要澈底加熱。5)要注意保存溫度。組織胺魚肉中毒症狀主要為臉部潮紅、頭痛、頭暈、蕁麻疹、心悸、噁心、嘔吐、腹胶痛及腹瀉;症狀在食用此類魚肉後幾分鐘至1小時內出現,多持續數小時。父母讓孩子食用魚肉時要特別注意魚肉之新鮮度及適當冷藏保鮮魚肉,以免產生組織胺魚肉中毒。臺北市衛生局呼籲,若發生食品中毒狀況,患者及醫療機構應保全證據,儘量保留剩餘食品及嘔吐或排泄物,並儘速通知衛生單位採樣調查,以釐清食品中毒原因。

手指腫脹、視力模糊 徒手抓蜘蛛害的!

手指腫脹、視力模糊 徒手抓蜘蛛害的!#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年約70歲顏姓婦人家中浴室手掌般大毛茸茸的黑蜘蛛,拿起塑膠袋想將蜘蛛抓起丟掉,沒想到蜘蛛卻咬傷顏婦手指,她嘗試將血擠出,卻感到覺得手指開始腫脹發黑,且漸漸出現視力模糊情形,送醫急救後醫護人員協助傷口處理後目前已無大礙,現留院觀察中。絕大多數的蜘蛛都有毒 只是毒性弱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羅英元表示,咬傷婦人的該蜘蛛應為「長尾蛛」,分布廣,全台各地方都可見,其特色是腹部尾端有兩根特別長的觸角。羅英元表示,絕大多數的蜘蛛都有毒,只是毒性弱,毒性較強的蜘蛛有2類,一是黑寡婦、另一便是長尾蛛。咬傷部位可能出現局部腫脹、軟組織壞死南投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洪世昌表示,在台灣大部分蜘蛛咬傷病不會對人體產生重大影響,系統性全身症狀並不常見。須注意的部分反而是後續感染的預防。但是此種大型長尾蜘蛛的咬傷則可能會出現局部症狀如咬傷部位腫脹、軟組織壞死,另外也有少數病例曾經報告有頭暈、嘔吐、複視或麻木等症狀。系統性全身症狀則並不常見。然而由於台灣除毒蛇血清外,並無相關蜘蛛的抗毒血清,臨床治療以支援性症狀治療與嚴密觀察為主。如果患者遭昆蟲咬傷後持續覺得不適,應至醫院由專業醫護人員協助醫療處置,避免延誤就醫造成更大的遺憾。洪弘昌院長也提醒民眾,夏季天氣炎熱應提防毒蟲出沒,尤其在戶外時應多加注意,盡量穿著長袖衣褲,預防被蟲蛇咬傷。           

注意看!懷孕時這些魚要少吃

注意看!懷孕時這些魚要少吃#中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汞也會以甲基汞(汞的有機形式)的型態存在於飲食中。甲基汞最常積聚在魚類的體內,尤其是那些所謂的「掠食性魚類」(肉食性魚類),而魚類的生命週期越長,越可能吸收大量的汞。我們已經可以確定汞儲存在肉食性魚類體內的過程──汞一沉在海底,就會經過細菌轉化成甲基汞,它就能夠持久地進入活體中;首先是浮游生物,接著是「小」魚,最終會進入較大型的掠食性魚類,如:鮪魚、旗魚、鯊魚、鰩魚和野生鯛魚體內。我們也在貝類和甲殼類體內發現汞,這是因為這些海鮮會吸入有大量的水,因而累積了各種不同的金屬元素,包括了汞。懷孕時要避免吃這些魚類我們不建議過度食用這些海鮮,尤其在懷孕時絕對禁止。含有這些重金屬的魚類如果生長在汙染區,可能也會有PCB(多氯聯苯)等其他的有毒物質。被認為可能含有最多有害汙染的魚種,包括:常見的海鱸、鱘魚、石斑魚、鯊魚和鮪魚。根本的問題是我們必須能夠測量食用魚類所產生的毒性程度,而在這方面,「我們對結果抱持著謹慎樂觀的態度。魚類中含有的汞,可能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嚴重,但在我們提出這樣的結論之前,我們還有很多需要探索的事。」葛拉漢.喬治(Graham George)博士如此評論。汞中毒會依攝入的汞型態而有不同,因此對於魚類的食用必須有所挑選。沙丁魚、鯖魚、鯷魚、鮭魚為優良脂肪酸ω-3的來源。ω-3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而被稱為「必需脂肪酸」(EPA 及DHA),根據醫學研究報告指出,每週食用一份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其所提供的營養素便足以涵蓋人類所需。同時,一週只食用一次,也可控制攝入大量化學汙染物的風險。現今魚類體內重金屬含量過高我們要強調某些捕魚區的汙染比其他區嚴重,而汙染的程度也可能隨著時間而改變;對畜牧業來說,殺蟲劑和抗生素等不同殘留物的變化也一樣令人擔憂。別忘了許多重金屬元素皆是自然存於地球表面的;因此,不同的飲食中都可能含有這些金屬,只是依地理區分布而濃度不一,而且早在舊石器時代,魚類體內都或多或少含有重金屬,但現今與過去不同,魚類體內重金屬濃度過高的問題令人擔心。事實上,從可能有毒的自然元素存在開始,人類不是在經驗中學習避免,就是設法消除毒性。就汞而言,解決的辦法就是趨化毒(Chemokines),趨化因子是一種促進細胞成熟、遷移的蛋白質,它們也被視為免疫系統發炎的警戒系統。最近發現這項「淨化」的作用為許多研究帶來一線希望。可保護大腦免受汞傷害的趨化因子稱為「CCL2」,角色重要,但在過於大量的汞入侵時,當還是會抵擋不住攻勢。(本文摘自/後毒物時代/高寶書版出版)

傻傻分不清?姑婆芋、芋頭這樣分

傻傻分不清?姑婆芋、芋頭這樣分#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日前一起民眾食用「荷葉粉蒸排骨」引發喉嚨痛、口腔痛等症狀的中毒案例,經食藥署檢驗確認該排骨「外層葉」為姑婆芋並因食用而引發中毒。食藥署已建立姑婆芋的分子生物鑑別檢測方法,可在最短時間內鑑定出姑婆芋物種,除了可協助中毒者接受正確有效的治療,食藥署也於「防治食品中毒專區」宣導辨認姑婆芋與芋頭的方法,遇狀況時,民眾也能即時查看對照找出結果。芋頭葉面有絨毛 姑婆芋表面光滑水珠無法凝結姑婆芋植株與芋頭相似,芋頭 (Colocasia esculenta)葉面具有絨毛,葉柄與葉面相接處呈深紫色,且與葉子的缺口距離較遠,姑婆芋表面光滑,水珠無法凝結,葉柄與葉面相接處無紫紅色,且與葉子的缺口距離較近,姑婆芋葉行為廣卵形、芋頭則為盾形。只要掌握幾項要點,也能簡單辨認出兩者。姑婆芋植株全株有毒,含草酸鈣、氫氰酸及生物鹼會使誤食民眾出現喉嚨痛、口腔麻木等症狀,部分患者則伴隨著流口水、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及腹痛等。食藥署表示, 101年民眾至小吃店用餐,食用後出現嘴麻、嘴腫及喉嚨痛之症狀,食材疑混有不可食用之姑婆芋。103年民眾於自家菜園採摘植物煮成芋頭飯,食用後即感到口腔麻痺、喉嚨痛等症狀,經檢驗皆為有毒不可食用的姑婆芋,另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於今年1月也因不慎誤食姑婆芋中毒送醫。誤食導致生理不適速就醫並保留檢體食藥署提醒,民眾勿自行採摘食用來路不明的植物,以免造成身體健康上無法挽回的傷害,若民眾因食用不明植物出現生理不適的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吃完粉蒸排骨 喉嚨痛竟中毒!

吃完粉蒸排骨 喉嚨痛竟中毒!#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日前有一民眾投訴至餐廳用餐後,外帶1份「荷葉粉蒸排骨」回家加熱食用,沒想到竟發生喉嚨痛、口腔痛等疑似食品中毒症狀。經衛生局抽樣6份冷凍荷葉粉蒸排骨送驗,確認外層葉為「姑婆芋屬」。姑婆芋中毒會立即嘴麻、嘴種、嘔吐今年年初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也因誤食姑婆芋,出現中毒現象。臺北市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說明,姑婆芋又稱海芋、山芋、觀音蓮、天荷芋等,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大,葉心型,葉闊大生於莖頂,全株之汁液及塊莖有毒,食品中毒症狀為食用後立即嘴麻、嘴腫、嘔吐及喉嚨痛。臺北市衛生局除鄭重呼籲餐廳業者應清楚分辨姑婆芋、芋頭葉及荷葉不同,並向商譽良好及長期信用交易的業者購買外,慎選原料供應商及加強驗收程序,避免誤用姑婆芋包覆炊蒸料理。預防食品中毒專區可以幫助判斷全國101至106年有3件民眾疑似食用姑婆芋導致食品中毒症狀,臺北市衛生局提醒消費者,姑婆芋導致食品中毒事件在臺北市雖然為首例,惟依據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資料,經檢驗為採摘不可食用的姑婆芋,已於預防食品中毒專區及闢謠專區宣導判斷分辨姑婆芋與芋頭的方法,民眾如有相關問題也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查詢相關問題。 

蛋蛋危機!水洗雞蛋會變質?

蛋蛋危機!水洗雞蛋會變質?#中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最近戴奧辛雞蛋事件讓民眾對雞蛋特別敏感,日前就有一則有關吃雞蛋中毒的影片,指出用水清洗後的雞蛋會變質,而且蛋黃會散掉,還發出腥臭味,吃這種雞蛋就會中毒;營養師指出,因為雞蛋外殼會有一層薄膜,若是用水將這層薄膜洗掉,會有細菌入侵。雞蛋放久了氣室會變大、水分就蒸發越多營養師林佳靜表示,蛋殼本身並沒有密閉,而且是會呼吸的,雞蛋底部會有氣室,蛋白會有一定水份,如果雞蛋放久了,氣室會變大,就不新鮮,而且放越久,水份就蒸發越多,雞蛋煮熟後就會變小;若是將雞蛋用自來水清洗,其實自來水有很多細菌,這些細菌就會污染雞蛋,容易壞掉的情況就是源自於雞蛋有細菌進入。洗選蛋有保護膜可保鮮這也就是為何目前有很多雞蛋都會經過洗選後再販售,這才不會造成污染;林佳靜營養師指出,養雞場在處理雞蛋時,要處理乾淨並不是用自來水來清洗,而是用專業的清洗消毒方式,當母雞生下蛋時,蛋殼表面是粗糙的,在經過洗選後的蛋,雞蛋外殼會有一層油性保護膜,就像蘋果有蠟一樣,可以使雞蛋更加保鮮,蛋也比較光滑。洗選蛋不用自來水清洗 散裝蛋要洗林佳靜營養師進一步指出,通常在超市買的雞蛋都是洗選蛋,如果你買的是洗選蛋,千萬不要再用自來水清洗,以免雞蛋上的保護膜被洗掉,結果反而適得其反;所以,洗選蛋買回家之後,就直接放在冰箱即可。但若買的是一整籃的雞蛋,雞蛋上還有糞便,細菌就非常多,而且購買這種散裝蛋也不宜用自來水清洗;林佳靜營養師建議,若是買的是整籃的雞蛋,也是要用時才洗乾淨,而且要放入冰箱時,要用盒子裝起來封好,以免造成冰箱所有食物都被污染。半生熟荷包蛋常造成食物中毒林佳靜營養師強調,便當中的半生熟荷包蛋就是食物中毒最常見的原因,第二名就是米飯類金黃葡萄球菌,因為營業用雞蛋在打蛋的過程中,就可能會污染到米飯,再加上荷包蛋常常是半生熟,就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