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離開媽媽子宮的保護後,就要開始學著自己對抗環境中的細菌與病毒。此時,對於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的新生兒來說,腸道菌群將扮演教練的角色,對寶寶腸道的眾多免疫細胞進行「訓練」,開發其全部潛能,使腸道相關免疫系統更加成熟,以抑制病原體的生長,從而降低寶寶被感染的機率。
寶寶出生離開媽媽子宮的保護後,就要開始學著自己對抗環境中的細菌與病毒。此時,對於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的新生兒來說,腸道菌群將扮演教練的角色,對寶寶腸道的眾多免疫細胞進行「訓練」,開發其全部潛能,使腸道相關免疫系統更加成熟,以抑制病原體的生長,從而降低寶寶被感染的機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肥胖的人越來越多,這已經是世界性的現象。在已開發的國家中,人民普遍的超重,體脂肪比例過高。「胖子國」美國就不用提了,就連在台灣,男性的肥胖比例已經超過50%,女性則逼近40%。這就造成了非常多肥胖相關的健康問題,以及國家額外的醫療負擔。不管是為了健康還是美觀,防止過胖以及減肥,似乎已經漸漸成為現代人的一大要務。各種減肥的偏方、撇步、「課程」,像雨後春筍一樣的迅速興旺,成為一大商機。「暴食罪」是科學問題,不是向神懺悔就好那麼問題來了:肥胖的人,當初為什麼要把自己吃得那麼胖呢?還有,既然都已經嫌自己胖了,為什麼不能靠自己的意志減下來就好呢?天主教的戒律中,有所謂的「7大罪」(seven deadly sins),其中的一個大罪就是「 暴食」(gluttony),也就是對食物沉迷、貪得無厭的意思。其實不僅針對食物,暴食也涵蓋對任何物欲的過度沉迷、不可自拔的行為。可想而知,天主教在描繪暴食這個大罪時,一定都用個大胖子當模特兒。在他們的宗教觀念中,人會吃太多都是自己的錯,意志不堅之故,吃得越多,罪過就越大。妙的是,在天主教會的歷史當中,暴食的胖教士還真不少,會不會他們每吃一頓,都可以自己向自己懺悔一次,所以不用怕暴食罪的累積?那麼,暴食與肥胖,到底像不像天主教所說的那樣,肇因於個人的貪欲與意志不堅,錯都要算在當事人自己的頭上呢?這個用道德或哲學的角度來爭論,均屬無益,吃的欲望與胖的現象都是人的生理,凡屬人的生理,只有科學能告訴我們答案。我以前常開玩笑說,體重控制與減肥根本就不是醫學問題,而是數學問題。你吃下去的熱量超過你消耗的熱量,你就變胖,你吃下去的熱量少於你消耗的熱量,你就變瘦。所以,只要是會算算術的人,都沒有理由會過胖。開玩笑歸開玩笑,但其實肥胖是大學問,牽涉到極新穎的腦科學,路上走著的每一個胖子,腦子裡面都進行著厲害的生理變化。大腦「獎賞迴路」成飲食質變起源前面說過,肥胖人口的比例是逐年增加的。為什麼?難道說,近代人要比古代人更貪吃嗎?並非如此。第1個原因,隨著科學的進步,食物越來越容易獲得,也越來越便宜。換句話說,古代食物普遍不夠,除了少數王公大臣與教士,想吃就吃,所以有資格變胖之外,一般人就算再貪吃也沒有東西吃,只好乖乖的瘦。這個原因很簡單,大家一聽就明白,但是第2個原因一般人比較不知道,就是食物的「質」的變化。從上個世紀的後半到現在,我們所吃的食物,在本質上與更早以前的食物有很大的不同。食物中所含的糖分與脂肪比例,遠遠的高於以往。例如含糖飲料、糖果、蛋糕、餅乾這些所謂的「高熱量而低營養」的食物,在一般人食物當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這些食物與大自然產生的「天然食物」不同,我們可以把它們稱作「設計食物」。科學家在老鼠的身上,做了許多食物的實驗。老鼠的食量很大,幾乎不停的在吃,科學家模仿人類的「設計食物」,替老鼠設計了一種高糖含量、高脂肪含量的實驗食物,跟牠們平常吃的飼料(天然食物)不同。實驗的內容是這樣的:他們給這些小老鼠的主要食物還是「天然食物」,但間歇性的,每天有幾個小時餵給他們高糖高脂肪的「設計食物」。連續幾個禮拜之後,老鼠發生一種奇妙的變化:牠們對「設計食物」產生出類似藥物上癮的臨床表現,包括渴求、暴食、戒斷症狀,以及情緒過嗨等等。老鼠與人類的腦中,都有一個所謂的「獎賞迴路」,學名叫「中腦皮質多巴胺神經徑路」(mesocortical dopamine system),它從腦幹的腹側被蓋區(ventraltegmentalarea)出發,行經基底核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而到達大腦皮質。它的功能簡單來說,就是讓生物體在嚐到「甜頭」(比方說美食、性、賭博贏錢等等)時產生「爽」的感覺。它本來是生物在演化上為了生存與趨利,所產生的不可或缺的機制。與這個獎賞迴路相抗衡的,有另外一個「懲罰迴路」,它的功用則是避害。它會在某些外界的刺激或自己的行為導致對自己有害的後果時,壓低獎賞迴路的「爽感」,提升這個生物體的警覺,減少牠對於上述刺激或行為的渴望。在所有動物(包括人類)的整個演化過程中,這個「獎賞迴路」與「懲罰迴路」的協作,可以說是完美無間。它們成功的讓我們尋求利益,遠離禍害,使得物種得以長治久安,綿延不絕。然而不要忘記,演化所遵循的是大自然,我們的「獎賞迴路」針對的是「自然」的甜頭(好的刺激或行為),我們的「懲罰迴路」針對的也是「自然」的禍患(壞的刺激或行為)。那麼,如果有某種刺激的性質或強度,遠遠超出了自然的範圍的話,我們的腦會發生什麼事呢?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違禁藥品,又稱毒品。比方說古柯鹼(cocaine)與海洛因(heroine),都是人類用化學技術提煉純化出來的物質,過去的人類在演化過程當中,並沒有機會從大自然接觸到它們。換句話說,我們大腦的「獎賞迴路」與「懲罰迴路」並不認識它們,當然更談不上應付它們。糖、脂肪對生存演化有利,卻也讓人類如「毒品上癮」人腦在初接觸到毒品時,它們所帶來的爽感強度,就遠遠超過我們的大腦所能應付的範圍。反覆接觸之後,它們就會進一步的修改,扭曲我們原本的那兩個天然迴路,大大提高「獎賞迴路」對這些物質的渴望,同時大大壓低「懲罰迴路」對其後果的警覺。如果暴露毒品的時間夠長,次數夠多的話,這個人就會渴求越來越多的毒品,卻對它帶來的任何負面影響視而不見。這種腦變化,就叫做「上癮」。正常人之所以很難理解,癮君子為什麼會對那種鬼東西渴望到那種程度,殺人搶劫坐牢都在所不惜,其實就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已經產生質變,與我們不同的緣故。在上述的老鼠實驗當中,科學家發現,老鼠們被反覆餵食高糖高脂肪的「設計食物」後,對這些食物產生上癮的現象,而牠們腦部的變化,與對毒品上癮時的腦部變化幾乎一模一樣。換句話說,科學家可以藉著餵食糖與脂肪含量比天然食物高得多的設計食物,在老鼠腦中製造出「食物癮」。那麼,人又是如何呢?人的大腦獎賞迴路,先天就會被糖與脂肪觸發。這個很容易理解,因為糖與脂肪代表著能量,人體需要能量,也需要儲存能量,所以糖與脂肪的攝取是對生存有利的。人類的老祖宗得到能量不容易,大自然中的糖與脂肪在古代並非垂手可得,甚至可以說相當的稀罕,所以人類的大腦就演化出熱愛糖與脂肪的獎賞迴路,古人才會一逮到機會就吃甜的跟油的,把能量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在自然環境中演化出來的大腦,早就習慣了應付大自然的食物。大自然的食物中沒有那麼高含量的糖與脂肪,所以在自然環境中的人類,就算遇見了很大量的食物,也不會有獎賞迴路扭曲的上癮現象。然而,自從工業革命,科技發達以後,糖以及脂肪的獲取變得非常容易,並且成本低廉,人們發明了許多不是用以「生存」,而是用以「取悅自己」的食物。在自然環境中,並沒有哪一種食物是同時富含大量糖與大量脂肪的,可是在人造食物當中,這種例子卻是俯拾皆是,比方說:糕餅。像糕餅這種同時富含糖分與脂肪的食物,自然界並不存在,我們的腦子天生就不知如何應付。就好像未經人事的無知少年,乍遇身經百戰的美豔妖姬,瞬間就天雷勾動地火,愛得死去活來,愛得不顧一切。反覆嘗試之後,更會沉溺而不可自拔,只有吃到了它才能得到滿足,對任何其他天然食物反倒都覺得淡而無味。近年來的科學研究顯示,人類對這些設計食物上癮的大腦變化,跟前述實驗中的老鼠是一樣的。高糖與高脂肪的食物會讓人上癮,對食品工業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消息了。舉個例子:「飲料」。就生存的角度來說,飲料是完全多餘的。人需要補充水分,但有什麼理由,我們要在我們的飲水之中,加入大量的糖分呢?這裡面的玄機就在於,飲料工業只要在水當中加入足夠的糖分,就能讓人上癮。對飲料上癮的人,無法再接受淡而無味的飲水,所以就會不斷的用離譜的高價,去購買原本很便宜的飲水。糕餅類或其他的「垃圾食品」也是一樣,這些產品的共同特徵,就是高糖或高脂肪,最好是兩者兼具。它們的外型與口味,可能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但全都是誘使消費者反覆吃下過多的糖分與脂肪,然後對之上癮罷了。說得極端一些,這類食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更像是毒販與癮君子之間的關係。設計食物營養低,卻讓你淪為「食物癮君子」這並不是單一事件。人類的飲食習慣,正在消費者不知不覺當中,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量製造的高糖高脂肪(加上化學香料以及防腐劑),但是低營養的設計食物,正在利用它們的成癮性,逐漸的取代熱量適中,高營養的天然食物,成為我們飲食的主流。從中得到好處的,是食品工業的製造者以及經營者(他們自己的主食反倒是高品質的天然食品),而付出代價的,當然就是觸目可見、滿街的「人類胖老鼠」。回到前面那個天主教的「7大罪」議題:「暴食」真的都是胖子自己的錯嗎?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未必。在古代只有天然食物,一個人吃得太多,也許可以歸咎於他自己。但在今天,飲食是龐大的商機,一個人從孩童時代開始,就不斷的被暴露到充斥成癮性設計食物的環境當中,很難自免於大腦迴路被修改,成為另一個一輩子的「食物癮君子」。要想在根本上防治過度肥胖的時代問題,需要的恐怕是全人類的集體智慧。(本文摘自/醫療不思議:顛覆認知的醫學古今事,一個腦科醫師穿梭於診療室與歷史檔案間的私筆記,那些你不知道的身體祕密、病症來源、醫療掌故……/麥田出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之際,改變許多人原有的生活方式;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的疫情及社會疏離,有些人感到情緒低落與焦慮,甚至有長期睡眠困擾的人,也因此無法安心入睡,加劇身心健康問題。若因為吃了安眠藥沒效再吃一顆抑或用藥期間在睡前喝點小酒助眠,可要當心這些錯誤的用藥行為,不但無助於睡眠且有害健康。 服用安眠藥 4大飲食地雷若經醫囑服用安眠藥後,仍無法入睡或是早上起床後,仍然昏昏沉沉,可能是吃了會影響藥品療效的食物,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服藥期間避開4大飲食地雷: 1、不能搭配酒和添加酒精的飲料及食品睡前來杯酒配上安眠藥是相當危險的行為,酒精會加乘中樞神經抑制作用,若與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簡稱BZD)藥品,如alprazolam、diazepam、lorazepam等;非苯二氮平類(non-benzodiazepines,簡稱non-BZD)藥品,如zaleplon、zolpidem、zopiclone等;褪黑激素受體促效劑,如ramelteon及orexin;受體拮抗劑,如suvorexant等,與安眠藥同時服用可能會導致暈眩、嗜睡、減弱警覺性、身體平衡與協調能力降低等症狀,情況嚴重者甚至會抑制呼吸,危及生命。 2、勿過量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及食品如果是咖啡愛好者或是習慣每日好幾杯咖啡的人,千萬不要再忙也來杯咖啡,這樣的習慣容易造成夜晚失眠。由於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失眠者飲用咖啡或含咖啡因的茶類後,常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入睡,建議有睡眠障礙的民眾每日不要喝太多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並避免在下午過後飲用。 而正在服用安眠藥者,也不宜在睡前攝取過多含咖啡因的飲品,以免到了睡覺時間還精神飽滿,而自行增加安眠藥劑量,結果導致服用過量,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 3、服藥期間避免飲用葡萄柚汁 果汁雖然健康,但有服用安眠藥習慣者,最好避免飲用葡萄柚汁。因葡萄柚汁會透過抑制體內CYP3A4酵素的代謝作用影響多種藥品的代謝,使得藥物的血中濃度升高,增加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 此外,葡萄柚汁與BZD類藥品,如diazepam和alprazolam等、non-BZD類藥品,如eszopiclone和orexin受體拮抗劑,如suvorexant併用時,容易增加頭暈、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 4、減少攝取高脂肪食物喜愛油膩食物、嗜吃大餐或宵夜的人可要當心,這些飲食習慣可能會偷走你的睡眠。因為高脂肪食物、太豐盛的餐點會延長腸胃的消化時間,不僅會影響睡眠,還可能會影響藥效。例如餐後立即服用BZD類藥品 (如diazepam),吃進去的脂肪反而會增加藥品的再吸收,導致藥效增強;non-BZD類藥品(如zaleplon、eszopiclone等),則會減低藥品作用,因而無法及時緩解失眠問題。 有睡眠困擾 應從調整生活習慣開始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有睡眠困擾建議先透過改善生活習慣開始,若仍無法解決,應尋求睡眠或精神專科醫師診治,勿自行購買安眠藥及混用多種藥品;服用醫師開立之安眠藥品,應遵醫囑使用。 透過正確用藥及良好飲食習慣,可降低藥品與食品交互作用的發生機率。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養成固定生活作息,減少睡前滑手機或使用3C產品,睡前盡量保持身心平靜、放鬆,才有助一覺好眠到天明。 延伸閱讀:台灣10個人就有1人失眠! 醫曝「睡不著惡習」:早醒又繼續躺床也NG失眠、睡不著...安眠藥何時吃效果最好? 藥師解答「正確時機&常見副作用」 (本文獲常春月刊授權轉載,原文為:安眠藥不能跟「這4種食物」一起吃!咖啡、鹹酥雞都上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超商所販售的微波食品,包裝都是塑膠製品,雖然這些材質都必須通過耐熱測試、溶出測試,確保耐熱程度,以及溶出的有害物質、塑化劑沒有超標。不過陽明大學環境衛生研究所曾檢測微波加熱後的DEHP(塑化劑的一種)釋出量,可能激增3至5倍。微波不安全的關鍵因素,不在於「微波」本身,而是溫度太高及時間太長!火力太強或加熱時間過長,超過塑膠耐熱的溫度,就可能會有溶出塑化劑的疑慮。塑化劑又稱可塑劑,是一種增加材料柔軟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劑,塑化劑種類多元,常被關注衛生安全問題的塑化劑為鄰苯二甲酸酯類,例如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質地堅硬的聚氯乙烯(PVC) 材質,透過添加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可製成各種軟硬度、韌性之製品,例如:PVC保鮮膜、PVC軟墊、雨衣、水管等。但並非所有塑膠製品都含有塑化劑,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質則沒有必要添加塑化劑。塑化劑常用來當作各種商業產品,如食品包裝、玩具、家具、化妝品之增塑劑或軟化劑。國家衛生研究院表示,兒童早期,持續性地暴露於塑化劑環境中,可能影響往後認知功能的發展,所以建議孕婦減少含有塑化劑之相關產品的使用,兒童於玩具使用後與吃東西前多洗手、盡可能避免幼兒將玩具等物品放入嘴中。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診間常被病人問到:「黃醫師,我是不是吃太多醬油,才會產生這種黑斑?」或是即興QA:「我的朋友介紹我吃這個XX食品、XXX營養素,說對我的皮膚白斑有幫助,請醫師幫我看看這些到底有沒有用?」究竟哪些東西對皮膚的保養有幫助?哪些又是無稽之談?到底該如何從日常生活中落實養顏美肌?生活在物質豐裕的現代社會, 如果「飲食攝取均衡」,很少會出現嚴重營養不夠的問題。少部分人或因宗教等不同因素,對飲食有特殊選擇,或是特別偏食,身體無法吸收的人,才會出現營養不均的皮膚疾病。像是前面提到的純素食患者,會因為缺乏維他命B12,而造成皮膚膚色變黑的情形,或是因為甲狀腺低下,造成皮膚胡蘿蔔素堆積,皮膚蠟黃。由於速食文化越來越普及,像是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以及速食店餐飲,想吃的東西都不難吃得到,每餐都吃得很飽,但如果仔細詢問,不難發現雖然吃得很飽,並沒有達到基本的飲食均衡,不少發育中的孩子、大朋友,特愛吃炸雞薯條,卡路里超標,卻營養失調。有些人為了瘦身,只吃蔬菜水果為主,不碰葷腥,缺乏了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皮膚當然就會暗沈缺乏彈性。飲食裡最重要的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質、蛋白質是我們人體活動不可或缺的物質,也是皮膚組織的原料,過與不及都不行。皮膚糖化會造成肌膚皺紋、暗沉、老化很多減重人士,會強調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但碳水化合物是我們身體能量的來源,如果攝取不足會造成疲勞。但是過多的攝取,尤其是精製糖容易造成痘痘的產生,皮膚糖化也會造成肌膚皺紋、暗沉和老化。碳水化合物的來源是源自米飯、麵包,麵食類,標準量是一碗約240大卡,選擇不會讓血糖快速上升的多穀米為佳,分散在早中晚吃。如果要減重的人,晚上可以少吃一些,但不能夠完全不吃。三大元素的第二類,蛋白質是打造身體與皮膚的基石,與蛋白質和酵素、荷爾蒙、DNA的形成有關。人體的蛋白質是由20多種胺基酸所合成,但有9種是人體無法自己合成的胺基酸,必須透過食物攝取。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皮膚容易會有皺紋和鬆弛,也會比較暗沉。蛋白質是構成皮膚天然保濕因子的原料,進而保護肌膚的含水量。此外,預防黑色素生成的「半胱氨酸」,是胺基酸的一種。脂質是構成我們皮膚皮脂膜和荷爾蒙製造的原料之一;其中脂質的膽固醇和磷脂,可以促進抗氧化能力強的維生素吸收,預防老化,也與肌膚和頭髮的光澤有關。過量攝取當然會造成肥胖和代謝症候群,但攝取不足,會造成皮膚老化,失去光澤、乾燥等。脂質的攝取可以多攝取富含Omega-3 的來源,像是亞麻仁油、紫蘇油,能夠抑制皮膚和身體發炎,淋在沙拉中可以提高對於蔬菜的維生素和抗氧化成分攝取。(本文摘自/黑斑白斑有話要說/大塊文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每到秋天,家中的小朋友又開始酷酷掃,甚至氣喘發作?氣喘是兒童相當常見的慢性疾病,加上這幾年空汙問題嚴重,導致小兒氣喘的盛行率提高,讓不少父母都相當擔心!扶原中醫許中嚴中醫師說明,氣喘的主要症狀為哮鳴、呼吸短促、胸悶、咳嗽,且同時存在兩種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小朋友因為組織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很多時候氣喘不一定是用喘的方式表現,而是長期的咳嗽,很常被誤認為是過敏或支氣管炎。但一般來說最典型用來區分的症狀為:氣喘容易在運動後或者清晨出現咳嗽情況。氣喘容易在運動後或清晨出現咳嗽許中嚴中醫師表示,從中醫觀點來看,肺喜溫潤,主宣發,因此寒冷的飲食、乾冷的環境,會導致肺氣運行不暢,容易誘發氣喘。建議有氣喘的小朋友要多喝溫水、吃暖食、避免在乾冷環境運動!而在五臟中的肺,剛好對應到五色中的白色。能夠改善氣喘的白色食物:1.定喘止咳:白果、杏仁(不能生吃,且需諮詢醫師用量)2.補脾腎:山藥、蓮子、芡實3.潤心肺:百合、川貝、白木耳4.健脾利水:茯苓、白蘿蔔、薏苡仁穴道按摩做長期保養醫師提醒,當氣喘急性發作時,可以使用西藥類固醇或支氣管擴張劑來做緩解。在日常生活中,爸媽們也可以透過穴道按摩來幫助孩子做慢性的長期保養。1.定喘穴:位於背部第7 頸椎棘突與第1 胸椎棘突的中間,往左右各約半指寬處。具有抑制氣管發炎,減輕咳嗽的功效。2.天突穴:位於喉嚨下方凹陷處,具有抑制咳嗽、促進呼吸道健康的功能。3.中府穴:位於鎖骨外端下方凹陷處,直下約1寸處。中府是脾肺之氣聚集的地方,可以止咳平喘、幫助氣血循環。在氣喘兒童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在青春期後就會痊癒,三分之一的人會有明顯的改善,剩餘三分之一的人則需要長期控制。要治好小兒氣喘,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是相當重要的,只要家長和孩子們能持之以恆的配合治療,要改善氣喘絕非難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餵食出生一年以下的幼犬(puppy)吃狗寶貝專用的飼料。年幼時,將飼料沾水軟化後再餵食。不過,不同的犬種因健康狀況及所需的營養需求不同,在選購飼料時,請先詢問獸醫師的意見。幼犬(puppy)時期餵食專用飼料的原因,是因為飼料裡面含有成長期所必須的營養成分。相反地,成犬如果還繼續吃幼犬(puppy)專用的飼料的話,因為熱量較高,較容易變胖。需要特別注意這點有時候愛犬會翻找垃圾桶,吃裡面的垃圾來胡鬧。因此,垃圾桶放置的位置需要特別注意。除了洋蔥、巧克力、蔥和葡萄等等之外,夏威夷果等堅果類、乾魷魚、章魚和肉乾等下酒菜,還有牛奶和酪梨等食物,對於狗寶貝的健康是有危害的,不能餵食牠們。選擇狗寶貝飼料時,有什麼注意事項?狗寶貝在幼犬期、成長期、成犬期和老犬期吃的飼料都不一樣。雖然最近市面上出現從幼犬到成犬都可以吃的All life stage飼料,但由於蛋白質含量和熱量含量多少都有點差異,最好還是選擇符合年齡的飼料。一般來說, 1kg的小狗需要攝取200∼250 kcal,每增加1kg需多攝取50 kcal。在飼料袋上都有標示營養成分,可以參考一下。在決定給予飼料分量時,決定的基準點為運動量多的犬種如果給這麼多,一陣子之後卻瘦了,那之後就再給多一點。相對地,運動量少的犬種,如果給一樣多,就一定會變胖,視情況來做調整是最適合的。給狗寶貝人吃的食物可以嗎?Q 看起來沒有什麼立即的症狀⋯應該沒關係吧??A 雖然不可能都不給,但最好盡可能不要給。Q 因為給了之後,實在是吃得津津有味。A 雖然吃是吃得津津有味,但胃腸可能會無法負擔,因而出現疾病,感到不適。Q 牠的表情很渴望⋯A 如果吃了有調味的食物之後,味蕾會改變,之後可能就不吃飼料了,務必注意這點。Q 好!知道了。不能給狗寶貝吃的食物清單藥品、蔥種類的香料蔬菜、觀葉植物、球根植物、強酸性洗劑等化學藥品、雞或大型魚類的骨頭、含有木醣醇的產品(腹瀉或肥胖的原因)都不能吃。假設狗寶貝不小心吃到的話,首先幫牠催吐,再送到動物醫院。離家近的24小時動物醫院,一定要事先查詢以防萬一。愛犬不吃飼料的原因?「飼料不好吃嗎?」第一個想法一定是這樣,但大多數的情況是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問題。會不會是吃太多零食了? 活動量是否充足?有沒有壓力? 這些問題都要先確認一下。在選擇飼料上有什麼建議呢?A 首先口味(好不好吃)很重要,但也不能因為味口較好,就選擇添加物很多的油炸飼料,這是一定要避開的。搜尋網路,可查詢到飼料的等級,當作參考。Q 那麼依據各自的狀況,尋找適合的飼料來餵食是最恰當的做法。A 不要被包裝紙上可愛的照片和華麗的文案給騙了,請務必確認成份後再購買。更換飼料時,有什麼注意事項呢?首先,最好的方法是一開始先混入一半的新飼料,然後慢慢增加新飼料的比例。自律供食與手動供食的優缺點分別是?通常思春期過後,就能自律供食。此時,自然而然改成自律供食就可以了。如果是比較貪吃的幼犬,在出生1個月後,一天供應3∼4次, 6∼8個月時,一天改為供應2次就足夠了。比較適合自律供食的犬種特性有食糞症的狗寶貝貪食且會翻垃圾桶的狗寶貝吃其他食物會身體異常的狗寶貝空腹時間長會乾嘔的狗寶貝比較適合手動供食的犬種特性平時比較會吠叫,且對於變化比較敏感的狗寶貝因為肥胖需要減肥控制食量的狗寶貝生活作息規律的狗寶貝。(本文摘自/汪星人管家業務日記/橙實文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每天早上哈秋哈秋,包餛飩包不完,家中孩子的過敏又發作了嗎?最近門診來了許多兒童,都是因為過敏而出現氣喘、鼻炎和皮膚疾病。甄至翔醫師表示,台灣濕熱的氣候,加上嚴重空汙及飲食的西化等等,導致台灣過敏兒的比例居高不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甄至翔醫師和大家分享如何改善過敏。你的孩子可能是過敏兒嗎?過敏常見的症狀,以新生兒來說,常常會打噴嚏,出現濕疹及尿布疹。孩童則是會在溫差比較大的早上、進出有空調的室內或在睡前,常常噴嚏打不停、眼睛癢、鼻塞而且容易感冒,長大之後也可能有氣喘的症狀,影響日常的學習、生活。為何孩子會有過敏體質?過敏性疾病有近4成都是發病在10歲之前的兒童。除了因為呼吸系統尚未發育成熟,也被認為和遺傳以及媽媽的懷孕過程、生活、飲食習慣有關。如果家族有過敏體質,加上媽媽懷孕期間不注意作息與忌口,新生兒是過敏體質的機率就會提高。過敏和肺、脾、腎 虛損失調有關圓扶原中醫診所甄至翔醫師表示,從中醫觀點來看,過敏的內因和肺、脾、腎三臟的虛損,造成臟腑功能失調有關。外因則是因為感受風寒、異氣的侵擾而誘發。雖然鼻子過敏症狀表現與肺系為主,但醫師分享,在臨床案例上也經常看到脾肺兩虛,久病的話還可能造成肺、脾、腎三虛。如何從生活中改善過敏【三大食物】1.山藥:入肺、脾、腎。能健脾補肺,補而不滯、溫而不燥,能夠改善過敏體質,可以煮成四神湯、山藥燉排骨都可以。2.核桃:入肺、腎。甘溫有養肺收攝、補氣養血的功用,可以用核桃燉粥,幫助改善體質。3.紫蘇:入肺、脾經。性味辛溫,可以解魚蟹毒,如果孩子是對海鮮類 容易過敏的,適合用紫蘇來泡茶,改善過敏症狀。【兩大穴位】1.迎香穴:位於鼻翼外緣,眼珠中心點往下垂直線的法令紋處。有助清熱、通利鼻竅的功效。2.合谷穴:位於手掌虎口的根部,接近骨頭處。有助清熱祛風、改善鼻過敏。甄至翔醫師表示,以上兩個穴位都在肺經上,建議爸媽們平常不妨可以多幫孩子按壓,不只增強免疫力也能抗過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