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年男性日前常抱怨身體不適,包括頭暈、口渴、體重下降,原以為是工作壓力造成的現象而不以為意,不料這個月初昏迷被家人送至急診,發現血糖竟高達1,500,是正常值約15倍!《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指出,小心許多常見的症狀都是高血糖警訊,例如泡泡尿、傷口癒合慢、皮膚搔癢等,容易被輕忽。
一位中年男性日前常抱怨身體不適,包括頭暈、口渴、體重下降,原以為是工作壓力造成的現象而不以為意,不料這個月初昏迷被家人送至急診,發現血糖竟高達1,500,是正常值約15倍!《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指出,小心許多常見的症狀都是高血糖警訊,例如泡泡尿、傷口癒合慢、皮膚搔癢等,容易被輕忽。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糖尿病是國內10大死因之一,已成為現代常見的慢性疾病,但許多人忽略其可能帶來的嚴重併發症。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江珠影指出,糖尿病患友若血糖未能妥善控制,患者恐面臨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等風險,嚴重甚至可能導致失明或截肢,不可不慎。
台灣有「洗腎王國」之稱,近9萬人罹患末期腎臟病須靠洗腎維持生命,但其實腎臟移植也是延命選項之一。醫師指出,腎臟移植成功率高,存活率更高於洗腎3倍,生活品質也更好,不用定期回診接受透析,已成為長期存活治療趨勢,但移植後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發生趨勢仍較同齡來得高,建議腎臟移植患者可透過護心關鍵,維持心血管健康。
許多高尿酸血症患者一聽到高嘌呤飲食,就避之唯恐不及,因為嘌呤在正常情況下,會代謝成尿酸並從尿液中排出,但若是尿酸代謝異常,除了會因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處而引致痛風,更可能導致腎臟損傷,是慢性腎臟疾病的已知危險因素。
36歲的江太太來看診,令人驚訝的是年輕的她,竟然是末期腎臟病患者。她自述平常很少生病,也沒有感覺到什麼不舒服,但去年底無意間抽血發現,腎臟肌酸酐Cr值是5.3,腎絲球過濾率GFR值是9.7,腎臟科醫師說是第5期的腎病變了。
許先生長年居住在美國,因為罹患糖尿病所以一直都在他的私人家庭醫師追蹤控制。大約6年前,體檢發現了小便檢查中有微量白蛋白尿,到了2年前白蛋白尿已經大幅增加,而且肌酸酐也開始上升,血壓也逐漸升高,家庭醫師只好提高用藥的劑量,並增加了降血壓藥。
台灣糖尿病就醫人數高達242萬,糖尿病共病多,其中心血管疾病及腎病變比例高、影響甚鉅。然而,每位患者狀況不同,如果能精準評估共病發生風險並及早預防,將有機會提升照護品質、也降低不必要醫療負擔。國際間對於精準醫療多仍停留在後期治療,而台灣領先國際、提出「精準衛教」新觀念,依據每位患者的病程、可能延伸的共病問題、嚴重程度進行分析,並給予相對應的衛教內容,期望能從前期預防、照護階段即可達到精準化! 國家衛生研究院、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與臺灣阿斯特捷利康,於31日簽署「2025糖尿病精準衛教計畫」合作備忘錄,期待透過推動「精準衛教」,可以賦能照護團隊,並提升患者的自我照護意識,同時達到共病預防目標,讓臺灣糖尿病衛教體系更加完善,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糖尿病患者最需重視心腎病變!精準衛教新趨勢、助糖友及早預防共病風險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109年因糖尿病就醫人數已高達242萬,糖尿病共病多且影響深遠,國家衛生研究院許惠恒副院長分享,糖尿病患者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倍,發生腦中風的機率也比一般人多出3倍。心血管疾病更躍升近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而腎臟病變更不容小覷、每三位糖友就有一位將衍生慢性腎臟病問題,因此,及早預防共病非常重要,長期不僅可減少整體病程花費,更能讓病患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即便是同一種疾病,不同糖尿病患者也會根據身體狀況而需要相對應的治療方式,精準醫療已是一大趨勢。國家衛生研究院司徒惠康院長表示,國際間在推動精準醫療時多著重於治療上,但其實前期預防衛教也需要因應患者狀況而更個人化,舉例來說,國衛院現階段正投入一款糖尿病共病預測平台的研發,運用數據計算、比較共病風險,以提供精準醫療照護模式。歐弘毅秘書長進一步說明,過往糖尿病患者需要兼顧腎心共病預防、可能得同時顧慮多面向生活型態調整與治療,但在精準衛教工具輔助下,可幫助患者預測不同共病的發生機率與順序,並且因應提早做好準備。 照護團隊賦能、病人為中心、共病早期預防 三面向邁向糖尿病精準衛教時代 配合精準衛教趨勢,國家衛生研究院、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臺灣阿斯特捷利康共同發起「2025糖尿病精準衛教計畫」,王治元理事長表示,本次計畫將會著重於三大面向的強化: 照護團隊賦能:精準化衛教工具的實際運用需仰賴衛教師的專業與投入,因此將會大幅提升衛教師於照護過程中的重要性,強化衛教師的角色,並促進跨團隊經驗交流。 病人為中心:精準衛教將改變過往照護觀念,除了更以患者為中心的個人化健康管理外,也將提升病患的自我照護能力,落實照護平權。 共病早期預防:精準檢測腎病變、心血管疾病等風險,針對共病擬定最適合的個人化預防、治療與照護方式,進而提升醫療效率與患者的生活品質。 王治元理事長表示,整體而言,精準衛教計畫將有助於個人化健康管理的落實,針對不同患者族群提供有系統且貼近需求的衛教資源外,也進而避免更多共病發生,提升病患生活品質。 產官學跨界合作!共創糖尿病精準衛教新紀元 糖尿病照護需要各界積極投入,國家衛生研究院、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臺灣阿斯特捷利康於今(31)日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期待透過產官學合作,提升糖尿病患自我照護能力及共病預防,並且在與台灣政府政策接軌的推動下,擴大台灣良好照護品質的國際能見度。臺灣阿斯特捷利康長期深耕糖尿病治療領域,總裁Claudio Longo分享,公司向來秉持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積極參與精準衛教與照護的推動,期待透過這次計畫,幫助更多患者及早預防共病、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為糖尿病衛教盡一份心力!
黃奶奶因為有糖尿病,一直有固定回診大醫院拿藥及抽血檢查。雖然血糖控制地不錯,但是1年前發現腎臟的功能也開始變差了,肌酸酐(Cr值)是1.3,腎絲球過濾率(GFR)是43.6,是屬於第3期腎病變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