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

研究:年輕人完美主義 增自殺風險

研究:年輕人完美主義 增自殺風險#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上個月大學學測放榜,獲滿級分人數創下四年來新高,現今年輕人為充滿比較與競爭的Y世代(千禧世代),追求完美的特性,焦慮及憂鬱情緒隨著成績高低顯現。根據一篇發表於《心理學公報期刊》的研究指出,Y世代的年輕人處在比十年前更高的憂鬱、焦慮和自殺意念水平中。完美主義3面向 年輕人均比前幾世代高研究分析4萬多名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的大學生資料,以「多維完美主義量表」包含3種型態的完美主義:(1)自我面向(對自己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2)社會面向(認為他人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3)其他面向(給予他人不合理的標準)評估,測量跨世代1989年至2016年間對完美主義的傾向。研究發現,較年輕的大學生皆比前幾世代的學生高,平均上升幅度為自我面向10%、社會面向32%、其他面向16%。資料也顯示,1976年族群中,大約一半高中畢業生打算進大學。到了2008年,80%以上的高中畢業生希望獲得大學學位。顯示近代大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期望較高,可能是導致近年來年輕人罹患精神疾病人數攀高的原因。完美主義不利心理健康 恐致憂鬱、焦慮、厭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說明,一般人認為自我要求完美很好,有助於學業和工作。但越來越多心理學研究發現,完美主義不利於心理健康,並且和憂鬱、焦慮、厭食等心理問題有顯著相關。雖台灣人人可上大學,但現今補習風氣興盛,社會追求成就、重視分數及排名,升學壓力仍很大,社會常提醒他們競爭的不僅是國內,而是亞洲甚至是世界,估計國內Y世代大學生的完美主義傾向高於上一代。完美主義傾向的大學生,容易自我批判及害怕失敗,越來越不快樂,家長應多給予肯定並留意子女身心狀況。找到自我獨特性 建立腳色定位與價值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社會環境的集體氛圍所造成的壓力增高了。Y世代年輕人認為出人頭地要高標準,若沒有念特定大學、進特定職業就覺得自己不夠好。處在跨域、多元及無時無刻接收訊息的網路世界,缺乏直接的人際互動,所見所聞和事實有很大的落差。生活中被隨處可見的品牌廣告影響,為滿足物質慾望而追求更高的收入,給自己增添莫大壓力。建議應先幫助Y世代年輕人察覺自我,進而修正調整自我對完美的標準,強調在教育中應多鼓勵孩子欣賞自己的優點,不論是想法、外貌、個性等,從中找到自我的獨特性,社會的形成本來就是多元的,幫助他們看到自我所擁有,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有助於Y世代青少年減緩焦慮及憂鬱,重拾快樂。

不生氣是好脾氣?別讓壓抑釀暴力

不生氣是好脾氣?別讓壓抑釀暴力#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必須先知道自己在生氣,然後才能不再生氣,否則只是壓抑,並非真正的好脾氣。從知道自己已經開始生氣,接著處於生氣的狀態,這時候還有很多時間與機會,對負面情緒喊停。只要你有足夠的覺知,就不會讓小小的生氣,變成暴力行為。眾人眼中的好修養 隱忍過多負面情緒一個人的生活,難免有各式各樣的不如己意、挫折和委屈,沒有人教你要始終把苦水往肚裡吞,刻意展現陽光笑容給別人看,然後回到自己小小的窩居大哭一場、摔破心愛的杯碗盤之後,才覺得人生悲涼。其實比這個更慘的是,行走江湖,歷盡風霜,在外面裝模樣讓自己堅強、表面和善,回到家裡卻哭不出來,連摔個從 IKEA 買回來的平價花瓶也不敢。如果你從年少的時候開始,就是乖乖牌,連每一個蓄意欺負過你的人,都說你脾氣好到完全不反抗,讓他們出手變得比較柔軟;到成為大人之後,你依然維持眾人眼中的好修養,對世間的不公不義,還是一貫敢怒不敢言的忍讓,午夜夢迴時,回頭看前半生,慶幸歲月無驚,卻有說不出的遺憾。先覺知自己生氣 才能避免後續出現暴力你有點後悔沒有好好活過,至少你從來沒有活得像自己過;但你再看看那些曾經發「憤」圖強過、卻傷痕累累的朋友,在逞一時之勇後,面對無法收拾的殘局,似乎也好不到哪裡去。於是,你開始對生命有些疑惑:情緒,該如何找到出路?要怎樣好好發一頓脾氣,抒發心中的怒意,才能不損人而利己?你必須先知道自己在生氣,然後才能不再生氣,否則只是壓抑,並非真正的好脾氣。從知道自己已經開始生氣,接著處於生氣的狀態,這時候還有很多時間與機會,對負面情緒喊停,化解破壞性的能量。只要你有足夠的覺知,就不會讓小小的生氣,變成更嚴重的憤怒,也就不會產生更進一步的暴力行為。達賴喇嘛表情鏡射般反映情緒 很快又恢復平靜《柔軟的心最有力量》作者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素有EQ 教父之稱,在書中提到他對達賴喇嘛的觀察。他認為達賴喇嘛是一個很有修養的人,但不是完全沒有負面情緒。當遇到感覺悲傷的事情,達賴喇嘛臉上的表情很快地真情流露,如鏡射般反映悲傷的情緒,但很快地又回到原來的沉著穩定。(本文摘自/人生,幾分熟?/遠流出版)

情緒壓力致心臟受損 手術麻醉現形

情緒壓力致心臟受損 手術麻醉現形#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我遇到的第二個病例是在麻省總醫院擔任麻醉科主治醫師時,一位七十歲的女性瑪琳被送到手術室來,她因為出現早期癌症的徵兆,要接受子宮切除手術。「我真的好緊張。」她告訴我。對於癌症的恐懼,以及擔憂術後復原的狀況,都讓她的情緒飽受壓力。就在我準備為她的手術進行麻醉時,我們發現她的心電圖中T波有了改變,這表示心臟出了問題。心臟受損 手術時心電圖危險我問瑪琳胸口有沒有任何不舒服。「沒有,我很好,我只是擔心接下來的事。」「妳有沒有呼吸短促,或者,有沒有像爬過樓梯後那樣胸口不舒服的感覺?」照例詢問過一連串的問題後,看來瑪琳沒有任何心臟病的症狀。我們決定繼續進行手術,治療她的癌症。我們不可能再等幾個禮拜,讓瑪琳接受完整的心臟健康檢查。我注入異丙酚誘導麻醉,等瑪琳入睡後,再注射肌鬆藥。我將內徑七毫米的塑膠呼吸管插入她的聲帶,進入氣管,然後加以固定。接著,我施用異氟烷這種吸入式麻醉劑。手術開始進行。但有些不對勁。大概四十五分鐘後,瑪琳的心電圖愈來愈糟糕,有更多跡象顯示她的心臟可能受損。這種改變有時候是麻醉造成的正常現象,但既然她人是睡著的,我們也沒辦法詢問她是否感到胸痛。瑪琳的狀況很穩定,但我請外科醫師盡快結束手術。情緒壓力致心臟受損 章魚壺心肌症她開始出現早期心室收縮,這是心臟受損的癥狀。我們結束手術,將她送入加護病房,並急召心臟科醫師前來診斷。心臟科醫師評估後,再次診斷為章魚壺心肌症。在支持性照護很快發揮作用、解決心臟問題後,我們和病人談到她的狀況。我們瞭解,這就是她試圖在手術前跟我們溝通的事──她的情緒壓力導致我們眼前的狀況。她復原得很好,在我們告訴她的家人,她需要緊密監控和情緒支持後,瑪琳出院返家。心理性疼痛甚至可以戰勝先天痛覺不敏感症(CIP)。一位三十二歲的CIP女性從來不曾感受到疼痛──即使遍體鱗傷──直到她哥哥因為車禍而猝死。她哥哥辭世三週後,她因為失去摯愛的心理疼痛而開始頭痛欲裂。一個一生中不曾有過痛覺的人,會因為心理疼痛引發的副作用,突然感受到生理疼痛,這實在教人大呼神奇。(本文摘自/為什麼痛?哈佛疼痛專科醫師與你一起面對這場孤獨的戰役/寶瓶文化)

情緒壓力大!「章魚壺心肌症」好傷心

情緒壓力大!「章魚壺心肌症」好傷心#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一項針對嚴重生理疼痛(如心臟病發)和心理疼痛(如重度憂鬱症)病人進行的研究,在三十名受試者中,有二十八名認為心理痛比生理痛更糟糕。一位典型的病人說,斷了一條腿再怎麼痛,還是跟憂鬱症的痛苦沒得比。這種說法的意義相當驚人。我們最終或許能夠提出科學性的說明,瞭解心理疼痛究竟是如何傷害病人。但就這個訊息,我們能做些什麼?章魚壺心肌症 情緒緊繃傷害心臟安妮是憂鬱症患者。我給她百憂解和SSRI,並請她尋求一些社會支援,找到兼職的幫手照顧她的孩子,這樣她就可以有一些自己的時間。幾週後,安妮的症狀大幅改善。最後,她身體的疼痛和憂鬱症狀一起消失了。這是最好的結果。放任心理疼痛不處理,將會導致真正的生理危害。例如,醫學界認為,章魚壺心肌症(又稱為心碎症候群)是一種因為緊繃的情緒壓力(哀傷、恐懼、憤怒或驚駭)導致兒茶酚胺激素激增,而對心臟產生實質的傷害。如果處理得宜,情況很快可以逆轉,但病情也可能非常嚴重。胸痛數小時 章魚壺心肌症經藥物治癒我個人碰到過兩次這樣的病例。我在就讀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醫學院四年級時,遇到第一個病例。我在心臟科樓層執勤時,五十五歲的建築師納森承認已經胸痛好幾個小時了。納森在工作上面對許多壓力,但他的心臟一向沒有毛病。事實上,他的體格完美,而且每年都會找家庭醫師做健康檢查。急診室的住院醫師開始幫病人裝上各種管線,靜脈的、動脈的、中心靜脈導管等,以及監控、測量生命徵兆的儀器,同時準備將病人移往心導管室。住院醫師忙著工作時,我和納森聊及他工作面臨的巨大壓力,以及他的經濟狀況。他被送至心導管室,檢查通往心臟的動脈。如果其中有任何阻塞,心導管會找出阻塞處,並加以處理。納森的心導管檢查結果是陰性的,他的冠狀動脈沒有問題。心臟科醫師診斷是章魚壺心肌症,叮囑一些支持性照護方式和解除焦慮的藥物。納森復原並出院,好像沒來過醫院的健康人士一樣。(本文摘自/為什麼痛?哈佛疼痛專科醫師與你一起面對這場孤獨的戰役/寶瓶文化)

受傷哭喊是自然反應 卻受社會制約

受傷哭喊是自然反應 卻受社會制約#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人類對疼痛的記憶無與倫比。從惡作劇的傳統和人生的各種階段性儀式,到生產、受傷或罹病,那些帶有深刻痛苦的事件讓我們刻骨銘心。依照我們對苦痛的解釋,它們通常會被當成轉捩點,深深刻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那種經驗讓我們變成現在的樣子。當我坐在急診室等著小腿被縫合時,我一直在想,當時可以怎麼做,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千思萬緒在我腦中翻騰。當意外發生時,想像其他的作法是人類的本性。壓力作為正面或適應的力量 催促克服眼前的挑戰儘管教訓不是很顯著,但我們總想從疼痛中學到點什麼。當我說疼痛有正面的意義時,總會嚇壞某些病人,但這種思維對生存很重要,沒有疼痛的後果更可怕。在凱莉.麥高尼格的著作《輕鬆駕馭壓力》中,她對壓力也有類似的論調。利用壓力作為正面的或適應的力量,可以催促你克服眼前的挑戰,長期來看,這遠比避免壓力來得健康許多。我們感到壓力,是因為我們做的事對我們有意義。這種說法在疼痛上也說得通。事實上,壓力會加重疼痛感,反之亦然,但有了正確的思維,你可以將這些感覺視為催化劑,讓自己打起精神,全心專注於手頭上的任務。從許多方面來看,在錯誤中學習指的是從疼痛中學習。錯誤讓我們付出疼痛的代價──生理的和心理的──但我們從中學習,並利用它來改善自己的狀況。在進一步瞭解疼痛的旅程中,我開始相信,疼痛是豐富且重要的學習源泉。哭喊是需要協助的自然反應 卻被社會眼光制約我終於被帶到檢查室,他們要我坐在一張輪床上。熟悉的消毒過的環境伴隨著酒精和不鏽鋼的氣味,每件事都宣稱著這裡是醫院。一位醫師助理用嚴肅的口吻和我打招呼。「我要幫你麻醉、清理傷口,然後把傷口縫合,」她說。「準備好了嗎?」我側躺下來。她幹活時,我完全沒喊疼,也沒有表現出不適的樣子,真讓我自豪。想到現代社會多麼強烈地制約著我們,不可以表現出疼痛的樣子,就讓我覺得好笑,其實,想要哭喊是一種適應性反應,這個行為讓別人知道,我們需要協助。「你最後一次打破傷風是什麼時候的事?」「我不記得了。」我回答得有點難為情。為了預防萬一,她幫我補了一針。(本文摘自/為什麼痛?哈佛疼痛專科醫師與你一起面對這場孤獨的戰役/寶瓶文化)

壓力大全身出毛病 腹式呼吸來紓壓

壓力大全身出毛病 腹式呼吸來紓壓#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如果常常覺得壓力很大,對一個人會有甚麼影響呢?生理上,壓力明顯會造成心跳加快、流汗增加、肌肉緊張及呼吸速度與呼吸方式的改變;有些症狀不是我們立即會發覺的,例如,免疫系統及內分泌失調、血壓及血糖上升、腹瀉或便秘等。心臟病、癌症、偏頭痛、胃潰瘍、高血壓、乾癬、呼吸道疾病、慢性下背痛及性功能障礙等,這些都與壓力有關。壓力造成的生理問題 涵蓋全身‧神經系統:偏頭痛、自律神經失調‧眼科系統:眼睛疲勞、肩膀痠痛‧耳鼻咽喉系統:梅尼爾氏症、暈眩、耳鳴、暈車‧口腔科系統:口臭、唾液分泌異常‧呼吸器官系統:支氣管炎、氣喘、過敏性咳嗽‧循環器官系統:高血壓、心臟神經疾病、心律不整‧消化器官系統:胃潰瘍、潰瘍性大腸炎、腸套疊‧內分泌代謝系統:肥胖症、糖尿病、甲狀腺腫大、暴食症‧泌尿器官系統:夜尿、陽痿‧骨骼肌肉系統:慢性關節風濕、抽搐‧皮膚系統:慢性蕁麻疹、圓形脫毛症、乾癬‧婦產科系統:生理期不適、更年期障礙、不孕症‧精神科系統:精神疾病、憂鬱症由此可知,看不見的壓力對於身體血液循環,會造成諸多不良影響。腹式呼吸法減壓 1次10分鐘 1日3次由醫師與心理學家所組成的美國壓力學會,創辦人精神醫學教授保羅‧羅奇(Paul J. Rosch)表示,懂得緩解壓力,才會重拾年輕時的狀態,因此我們可以每天進行緩慢的腹式深呼吸,一次10分鐘,一日3次。當然,某種程度的壓力是必要的,沒有壓力的生活會使人懶散怠惰,但過猶不及。當一個人的疾病是由壓力所造成,建議除了要找出壓力來源,在發現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或是憤怒、恐懼等負面情緒高漲時,可以試著做腹式呼吸。平常的呼吸我們不會去注意,是自然發生的,稱為胸式呼吸,吸氣時胸腔上下起伏,空氣大多進入肺的上半部。深呼吸充分供應氧氣 可改善失眠腹式呼吸是放鬆肩膀與上胸部,吸氣時肚子(腹部)往上膨起,這時體內肺部下方的橫隔膜會下降,使肺的底部大量充氣,然後再吐氣,肚子往內縮,使橫隔膜上升,壓縮肺部,擠出裡面的空氣。這種使用橫隔膜的呼吸法,可充分供應肺部氧氣,屬於橫隔膜呼吸,又稱為深呼吸。先將雙手分別放在胸部與腹部,眼睛輕輕閉著,先慢慢吐一些氣,然後用鼻子慢慢吸氣、使肚子漸漸鼓起,這時暫停數到三,再將氣緩慢吐出,感到放鬆為止。腹式呼吸是一種減壓妙方,利用腹部做深沉而緩慢的呼吸,多做幾次,可讓身心放輕鬆,現代人常有的失眠問題也可獲得改善。(本文摘自/健康殺手:末梢血液循環障礙/世茂出版)

視工作為重心 小心「身心俱疲症候群」

視工作為重心 小心「身心俱疲症候群」#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平常工作起來幹勁十足的人,突然感到一股無力感襲來,好像整個人燃燒殆盡一般,做什麼事情都提不勁,這種狀況在心理學上稱為「身心俱疲症候群」。這是1980年美國心理學家費登伯格提出的概念,意指至今將工作視為生活重心的人,在全身精力用盡之際,陷入身心俱疲的狀態。責任感強、完美主義 易發生「身心俱疲症候群」當重要專案完成,或長年辛勤工作終於迎接退休,一個階段結束之際,最容易發生這種症狀。原因是一直無怨無尤、犧牲奉獻,卻沒有得到適當的認同,或是成果不如自己預期優異,此時不滿及無力感、羞愧等情緒便會排山倒海而來,最後使當事人身心俱疲。工作認真、責任感強烈、容易沉迷或完美主義的人,都是這種病症的高危險群。初期會缺乏幹勁、失眠、體力下降,隨著病情惡化,頭痛、胃痛等身體上的症狀也會隨之而來。之後,病症還可能更加嚴重,病人將變得十分厭惡到公司。醫療、社會福祉相關工作者 罹病率高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身心俱疲症候群,特別是醫師或護士,從事醫療、社會福祉相關工作的人,罹病比例特別高。當自己用盡心力治療或照料的病患,到最後一切努力都是白費,病人還是回天乏術,此時醫護人員最容易陷入身心俱疲的狀態。專職家庭主婦辛苦養育孩子,終於熬到他們能夠獨自生活,考生經過多年苦讀終於考上理想學校,或是以奧林匹克為目標的運動選手,經過長期不間斷的鍛鍊後,終於奪得金牌,都可能在獲得成果的瞬間感到身心俱疲。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時,女子馬拉松奪下銀牌的有森裕子選手,也是深受身心俱疲症候群所苦的病患。肩膀僵硬、不安、悲觀 都是徵兆這個心理疾病並非不關己事,任何人都有可能會得病。為工作奉獻一生的商務人士、運動選手、醫療及社會福祉相關工作人員,據說都是高危險群。身體徵兆 肩膀僵硬 胃痛 睡眠品質不佳 頻繁的頭痛 總是感到疲勞心理徵兆 曾經喜愛的事情不再覺得有樂趣 心裡總是充滿不安 注意力難以集中 逐漸變得悲觀 感受不到希望 經常感到挫折 變得易怒行為徵兆 食欲不佳 工作上沒有成果 愈來愈常一個人吃飯重新調配比重 找到自己的平衡工作講求效率與工作成果的完善,在高壓的狀態下,心態非常重要。若是把工作視為重心,工作節奏改變、工作成果不盡如人意,對心理的衝擊更大。試著從事其他活動,重新分配生活比重並調節當下心情,或許能夠找到另一個平衡及快樂。(本文摘自/圖解人際關係心理學/漫遊者文化)

當過年回家成了一種壓力

當過年回家成了一種壓力#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為什麼台灣和荷蘭年輕人都不喜歡過年?台灣父母「過年過節就是要全家團圓,才有過節氣氛。」VS.荷蘭爸爸的真心話「長輩太多隱藏期望,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這壓力使年輕人不喜歡過節。」除夕前跟朋友吃飯,飯桌氣氛卻有點冷淡,好像都有種「唉,又要過年了」的感覺。朋友解釋:「過年回家長輩都會無止境碎碎念,問一大堆問題,還沒畢業會被問:『什麼時候畢業?』終於畢業就被問:『有沒有找到好工作?』有了工作長輩更會追問:『薪水多少?什麼時候升官?』好不容易當上主管,卻又被問:『買房子沒?薪水增加多少?你下面管多少人?』好不容易破了一關,親戚們又開始追問下一關。」「除了工作,長輩也會觀察我們感情生活進度,」另個朋友說,「從有沒有女朋友,什麼時候要結婚,一路問到什麼時候生孩子,甚至何時生第二個,壓力超大,年夜飯實在吃不下! 」過年過節成了一種「義務」荷蘭最重要節日「聖誕節」其實也有類似現象,在荷蘭,滿多年輕人也不期待跟家人團聚過聖誕節。十二月二十五日和二十六日是荷蘭公定假日,全國休息過聖誕節,除傳統基督教教義外,其實跟台灣過年很類似,全家聚在一起,用超豐盛晚餐把自己吃胖。荷蘭親戚不太會問台灣長輩那種「你什麼時候才加入人生勝利組」問題,兩國文化差異也很大,但為什麼兩個國家年輕人都不太喜歡慶祝自己文化中最重要節日呢?也許長輩轟炸式關心是理由,但進一步討論下去,我發現年輕人們最討厭的是非得參與家族活動不可的「義務感」。長輩要求他們「必須」除夕當天幾點前回家吃年夜飯,初一「務必」跟家人用餐,初二女生「非得」回娘家不可。若不按照老人家安排,甚至演變成家庭戰爭。更困難的是長輩不太有話直說,晚輩只能自己摸索,擔心猜錯又要惹爸媽/公婆/岳父母生氣。單身得承受成家立業壓力,穩定交往男女朋友或剛結婚小夫妻又要因家庭間拉鋸戰頭痛,這壓力使得台灣年輕人不喜歡過年,也令很多荷蘭年輕人不期待過聖誕節,好像回家就只是盡子女義務一樣。讓年輕人感受到家人的愛 而非「要求」或「義務」長輩清楚表達期望,給晚輩一點彈性,晚輩也會了解背後好意,雖然問題很普遍,但在我看來解決方法卻不難,就是把「內心期望」改成「說出口的希望」,讓年輕人從「必須」回家過年變成「被歡迎」跟家人吃年夜飯。荷蘭爸爸的教養小提醒在荷蘭,成年親子關係不再是垂直式隸屬關係,而是水平式關係:父母花二十幾年建立孩子價值觀,孩子大了,相信他們能做好生活選擇。看待孩子為家付出,動機遠比表現來得重要。把對成年孩子期望直接說出口,也尊重孩子自己規劃,這才是真正相互尊重。(本文摘自/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野人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