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

寒流威脅 3招避免心疾、中風發作

寒流威脅 3招避免心疾、中風發作#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強烈大陸冷氣團寒流來襲,臺北市衛生局提醒,當溫度降低時,血液濃稠度就會增加、血壓容易不穩定,易致血液在血管內凝固,誘發心臟病、急性中風,呼籲民眾一定要加強保暖;衛呼籲長者及三高、肥胖、有吸菸習慣、缺少運動以及有家族史的民眾,外出時做好保暖措施,並多注意飲食、運動及氣候變化,控制好三高,減少誘發心血管疾病的機會。胸悶痛、呼吸困難是徵兆依據103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分別位居之第2、第3及第8名,佔死亡百分比近四分之一。因此,提醒如果民眾突然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等症狀,應該要儘速就醫接受治療。此外衛生局也提供民眾3大禦寒保健措施,有助減少誘發心血管疾病的機會。1)注意保暖/不論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再進行活動。民眾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再出門運動,避免深夜或大清早出門,建議長者結伴運動並先暖身。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盜汗等情形,應立即停止運動。隨時保持全身血液循環順暢,手套、襪子、保暖衣物、帽子和圍巾都很重要。2)定期監測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要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另每日早上起床一小時內測量血壓及服藥。3)泡湯提醒/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泡湯時間勿超過15分鐘,溫度勿超過40℃,避免獨自在個人池,最好有親人陪同,起身時動作放慢,且千萬不要一下用冷水,一下用熱水,這種方式最危險。避免剛喝過酒,或吃大餐後馬上泡湯,怕心臟負荷不了,更易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最好等飯後1.5小時或2小時再進行。

超級寒流來襲 嚴防心臟病、中風發作

超級寒流來襲 嚴防心臟病、中風發作#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周末受到寒流南下影響,各地區氣溫明顯下降。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特別呼籲長輩,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年長的長輩一定要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以多層次穿著,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泡湯應有人陪 不超過15分鐘為宜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提醒,由於長輩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為遲緩,在寒流來襲這幾日,建議長輩暫不出門,另外,家人要特別關照長輩的起居與活動,配合人體的生理時鐘,早晨起床動作要慢一點,起床後可以先喝一杯溫開水來調節生理機制與禦寒。另有民眾欲上山賞雪並順道泡湯,國民健康署提醒,天冷不宜長時間泡溫泉,時間以15分鐘為限,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泡湯後也要注意勿太快起身,以免發生暈倒意外。邱淑媞署長提醒民眾,泡湯時最好有親人陪同,避免獨自在個人池,免得發生意外時沒人知道,錯失黃金治療時機。糖尿病患者、高血壓、膽固醇過高患者在泡湯時更要特別小心,溫度勿超過40℃,若剛喝過酒,或吃過麻油雞、羊肉爐、麻辣鍋等大餐,也要避免飯後馬上泡湯,最好等飯後1.5~2小時再進行。死因逾3成為心血管疾病造成103年衛福部死因統計,共有46,440人因為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而死亡,佔總死亡人數28.5%,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當溫度降低時,血液濃稠度就會增加,血管收縮使血壓容易不穩定,這樣的現象會增加血液在血管內凝固機會,進而增加冠心症等心臟病及梗塞型中風急性發作的風險。國民健康署特別呼籲有三高疾病的民眾,不要因為假期而忘了遵照醫囑規律服藥。另寒流期間,在飲食定量並注意情緒,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緒起伏太大等情形,多喝溫熱水、並多攝取纖維素,以預防便秘,以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以嚴防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如果突然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或是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的情形,一定要儘速送醫。

打破體脂肪三大環節 呼吸也瘦?

打破體脂肪三大環節 呼吸也瘦?#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個男人,連自己的體脂肪都控制不了,還談什麼掌握人生?」日前知名飲料廠商主打體脂肪廣告訊息,減肥界一片群起討論如何降低體脂肪。開業醫師李瑞田表示,人體內的脂肪細胞不只一種,真正影響體脂高低的是「白色脂肪細胞」。對抗白色脂肪細胞可從了解熱量在體內轉換累積過程著手,才能避免脂肪囤積、提升脂肪轉化利用、終能打造夢想追求的「易瘦體質」。脂肪細胞中的白色脂肪細胞,主要負責將過剩的熱量以三酸甘油酯的形式儲存,日久累積脂肪細胞會越來越大,甚至脂肪細胞出現功能異常等,而造成體型發胖,各種心血管、代謝疾病也容易找上門。李瑞田醫師表示,近年越來越多國際研究指出,癌症、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等疾病,都跟代謝循環相關,而多數的代謝循環不佳與肥胖、高體脂有著密切關係。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   脂肪囤積重要三大環節想「控制」體脂肪,更精準地說是要「控制」白色脂肪細胞,李瑞田醫師強調,坊間流傳著無數的減肥觀念與方法,原理都脫離不了三大環節:「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第一環節,避免白色脂肪細胞囤積過剩熱量,可透過飲食控制,減少熱量過剩、糖份、油脂吸收;第二環節,提升脂肪轉化消耗,老生常談的方式就是要持續運動,減脂增肌來提升基礎代謝循環,提高既有脂肪被轉化成能量使用。第三環節,活化代謝,打造「易瘦體質」。李瑞田醫師說,瘦身是一條漫長的路,坊間許多求短效速成「減少體重」方式,如服用減肥藥、斷食等,都是非常違反生理自然機制,且減掉的都只是身體水分與肌肉,一旦恢復飲食,就可能復胖,而且是以脂肪的形式復胖,甚至比之前更胖,許多人就一直輪迴在減肥、復胖之間,體脂肪越來越高,基礎代謝率越是下降,真的再也回不去了。李瑞田醫師最後特別叮嚀,要健康瘦身,針對白色脂肪細胞才是對症下藥,不論是持續運動來提升基礎代謝率,或是新飲食習慣調整養成,追求速效風險高,重視安全性與耐心,才是真正的脂肪管理之道。 

打破體脂肪三大環節 呼吸也瘦

打破體脂肪三大環節 呼吸也瘦#中風

(撰文/Jen Lin) (專家諮詢/曼都整形外科診所李瑞田院長) (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一個男人,連自己的體脂肪都控制不了,還談什麼掌握人生?」日前知名飲料廠商主打體脂肪廣告訊息,減肥界一片群起討論如何減低體脂肪、脂肪管理。開業醫師李瑞田表示,人體內的脂肪細胞不只一種,真正影響體脂高低的是「白色脂肪細胞」。對抗白色脂肪細胞可從了解熱量在體內轉換累積過程著手,才能避免脂肪囤積、提升脂肪轉化利用、終能打造夢想追求的「易瘦體質」 脂肪細胞中的白色脂肪細胞,主要負責將過剩的熱量以三酸甘油酯的形式儲存,日久累積脂肪細胞會越來越大,甚至脂肪細胞出現功能異常等,而造成體型發胖,各種心血管、代謝疾病也容易找上門。李瑞田醫師表示,近年越來越多國際研究指出,癌症、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等疾病,都跟代謝循環相關,而多數的代謝循環不佳與肥胖、高體脂有著密切關係。 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 打破脂肪囤積三大環節   想「控制」體脂肪,更精準地說是要「控制」白色脂肪細胞,李瑞田醫師強調,坊間流傳著無數的減肥觀念與方法,原理都脫離不了三大環節:「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第一環節,避免白色脂肪細胞囤積過剩熱量,可透過飲食控制,減少熱量過剩、糖份、油脂吸收;第二環節,提升脂肪轉化消耗,老生常談的方式就是要持續運動,減脂增肌來提升基礎代謝循環,提高既有脂肪被轉化成能量使用。 第三環節,活化代謝,打造「易瘦體質」。李瑞田醫師說,瘦身是一條漫長的路,坊間許多求短效速成「減少體重」方式,如服用減肥藥、斷食等,都是非常違反生理自然機制,且減掉的都只是身體水分與肌肉,一旦恢復飲食,就可能復胖,而且是以脂肪的形式復胖,甚至比之前更胖,許多人就一直輪迴在減肥、復胖之間,體脂肪越來越高,基礎代謝率越是下降,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重視安全性與耐心  脂肪管理唯一之道   要健康瘦身,針對白色脂肪細胞才是對症下藥,不論是持續運動來提升基礎代謝率,或是新飲食習慣調整養成,追求速效風險高,重視安全性與耐心,才是真正的脂肪管理之道。李瑞田醫師最後特別叮嚀,目前的生物科技技術精進,研發提煉出許多可以輔助「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的天然食品,但其成份的配比以及成份是否安全,民眾一定要多留意,才能真正精準「對抗」白色脂肪細胞,管理代謝、減脂瘦身有效安全又健康。 想了解更多白色脂肪細胞: http://www.h-slim.com.tw/slimlife/  關於代謝減脂,網友都在討論: http://mc.marieclaire.com.tw/talk/view/42352/  

臉紅易中風?5大危險膚色要注意

臉紅易中風?5大危險膚色要注意#中風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這裡所說的膚色當然不是指顏色深淺,而是指皮膚表面的光線反射色澤。仔細觀察膚色在日光下的變化是很重要的。必要時,只需要一面鏡子或是利用身旁的人,就可以解惑。黃色:肝臟的求救訊號當皮膚或眼結膜(大致位於眼白位置)呈黃色,通常表示功能不如以往的肝臟在發出求救訊號。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有很多,像是:病毒性肝炎、肝癌、膽管癌、酒精中毒、膽結石,或者較不嚴重的吉伯特氏症候群(血液中膽紅素偏高的一種遺傳性疾病,沒有特殊症狀)。一發現這種狀況,就要盡快安排進行生物性測試與放射檢驗,以找出原因,並且於必要時進行治療。灰色:老菸槍的氣色老菸槍經常呈現如此的臉色,由於體內的血氧濃度較低,因此氣色有如香菸煙霧一般。他們的臉上會過早出現皺紋,而且紋路較深,將氧氣輸送至皮膚的微血管也變得比較狹窄,使得細胞組織含氧較差。香菸是個災難,不但會讓人老得快,還會使人成為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群。除了香菸,還有其他疾病會造成氣色灰暗,比如一種叫做「愛迪生氏症」的慢性原發性腎上腺功能不足。紅色、白色和橘色:也是危險膚色除了太陽曝曬以外,臉色太紅也可能與許多疾病有關,比如紅血球過多症(血液中的紅血球數量過多)。這種紅血球過多的現象,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為有可能引起中風。臉色也有可能呈現其他顏色。貧血的蒼白,可能意味著因癌症等疾病引發的隱性出血,或是缺乏鐵質或維他命B12造成的貧血。橘色,則表示體內的維他命A含量過多。(本文摘自/不吃藥,激活身體的自癒力/寶瓶文化出版)

放血治中風?醫:把握黃金3小時有得救

放血治中風?醫:把握黃金3小時有得救#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民間偏方常有此一說,中風的人可以放血急救,但醫師認為很多人就因為這樣,錯失中風急救的黃金三小時!一名年約70歲的老爺爺,本身有高血壓病史,家人早上上班前發現老爺爺左手左腳無力,且講話不清楚出現大舌頭的現象,家屬第一時間不是緊急送醫,而是相信民間偏方放血,拖了3小時,直到中午才送醫院,錯過了所謂「急性中風黃金3小時」。急救黃金期 決定預後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陳憲青醫師表示,天氣驟降,低溫會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中風的病患增多。小於3小時內的中風,臨床上是所謂治療中風的黃金時間,及早就醫處置,可決定病人未來預後,應提早就醫。4招辨識中風徵兆而中風易在冬季發生,最近天氣變化大,民眾要注意保暖,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三高問題的患者,須隨時注意血壓、醣化血色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控制,並學習辨識中風徵兆,提高警覺性,把握「急性中風黃金3小時」。陳憲青醫師強調,不要因偏方,而錯失黃金就醫時間,並建議民眾經由學習,以早期觀察自己或身邊親人,因此他也建議民眾可以參考國民健康署網站,所提供的FAST口訣辨別中風徵兆並及早處理:●「F」就是FACE/觀察患者微笑或是面部表情,如露出牙齒時,兩邊的臉是否對稱。●「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下垂。●「S」就是SPEECH/請患者講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T」就是TIME/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他歷經截肢又中風 復健後竟能「趴趴走」

他歷經截肢又中風 復健後竟能「趴趴走」#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70歲的廖老先生,4年前因為糖尿病足左腳截肢,雖然裝了義肢,卻因為不習慣沒有使用,從此臥床了整整四年不曾再步行走路,去年底他因為中風送醫,病情穩定之後,轉往衛福部豐原醫院接受急性腦中風後期照護,在醫護人員的協助下,穿上義肢復健,現在已經能重新站起來,拿著助行器行走。豐原醫院復健科吳淑娟醫師表示,病患剛轉來時身體虛弱,包尿布臥床,因為復健工作及早介入神經復原狀況不錯,加上膝關節沒有攣縮,治療師幫他穿上義肢訓練站立步行,復健過程中情況越來越好,復健起來更有動力。患者因有糖尿病又截肢、中風、長期臥床,復健工作相對困難,物理治療師胡嘉男與廖俊雅老師,經過治療評估後幫他安排課程,復健計劃從簡單的翻身、坐起、到移動位置的訓練。因禍得福?中風讓他再度站起來所幸從臥床到現在,廖先生已能每天穿上義肢加強身體平衡訓練,還有肢體的控制和肌耐力訓練等,現在拿著助行器可以走20公尺。太太陪在旁邊,看到他可以拿著助行器行走,簡直不敢相信。一般患者因為中風行動能力走下坡,廖先生剛好相反,起初因為截肢臥床四年,卻因為中風再度站了起來,家屬說因為復健工作讓情況改觀,讓患者因禍得福,「走」出醫院的心願真的實現了。

氣溫驟降血管收縮 三高族群嚴防中風

氣溫驟降血管收縮 三高族群嚴防中風#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對於患有慢性病患者,天氣轉涼必須多加留意。當氣溫驟降,血管也會跟著收縮,這時血壓容易升高,高血壓患者容易發生腦出血。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本身血管因疾病關係,彈性會比較差,面對溫度的改變,血管收縮、擴張的調節能力也不好。如果未控制好,就可能會因血管收縮導致冠狀動脈阻塞,引發心肌梗塞、腦部血管阻塞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併發症 每天奪百命而據衛福部103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因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人數高達5萬1260人,平均每天就有140人病發致死,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者合計達40.6%,高出惡性腫瘤的36.5%,比癌症更致命。老人、糖尿病患  每3個月應抽血檢查澎湖縣衛生局提醒,寒流來襲期間,三高患者更要注意,自身健康照護,建議定期測量血壓、血糖,遵守醫囑規律服用藥物,並養成良好生活型態,避免疾病控制不佳,引起心血管併發症。此外,罹患心血管疾病,以及老年人、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患者等血管彈性較差者,天冷時要注意保暖,減少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另外,每3個月應抽血檢查血脂肪及膽固醇濃度,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