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

全台457萬高血壓大軍 深陷中風危機

全台457萬高血壓大軍 深陷中風危機#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高血壓是健康的隱形殺手,一直以來不僅為國人普遍罹患的疾病外,也是造成心臟病、中風、腎臟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雖然如此,但它卻經常被人忽略!根據國健署最新調查發現,國內18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盛行率為23.7%,也就是說,平均每約每4個人中,就有1個人患有高血壓,若以103年底全國18歲以上人口估計,目前全國約有457萬位高血壓患者,因此,提醒民眾別輕易忽視高血壓問題。高血壓患者罹患腦中風 是常人的2.84倍國民健康署邱署長表示,國內高血壓性疾病標準化死亡率,不再呈現下降趨勢,反而在102年時,高血壓、心臟病及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共造成34,040人死亡,平均約每5位中,就有1人是死於心血管疾病。此外,據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結果也發現,高血壓患者未來罹患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的風險,分別為沒有三高民眾的2.84倍、1.93倍及1.66倍,由此可見,不管是高血壓本身,或是其後續衍生的心臟病及中風等問題,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8歲以上者有4分之1 過去一年未量過血壓瞭解自己的血壓值是發現及控制高血壓的首要步驟,所以,國健署提出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量一次血壓,一旦血壓超過40/90mmHg就應該諮詢醫師;而正在接受治療的高血壓病人,更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紀錄,除了可幫助醫療人員瞭解血壓控制情形,也可藉此顯示生活型態改變與高血壓藥物之控制情形。但根據國健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18歲以上沒有三高者,有4分之1在過去一年內都沒有量過血壓,其中18~39歲在過去一年內都沒有量過血壓的比率則高達3成,由此顯示,國內民眾量血壓的行為還有待強化,尤其是年輕族群。

公車司機突中風 「黃金時間」送醫救回一命

公車司機突中風 「黃金時間」送醫救回一命#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腦中風為一種急症,主要是因為腦部的血流受阻,導致無法供應腦部氧氣的需求,所以送醫時間是最關鍵的!就有一位在阿里山服務的公車司機,載客途中突然頭暈、想吐,左側肢體癱軟無力,不久後就昏倒在車上,所幸乘客當中剛好有護理人員,認知為中風發作的徵狀,便迅速送至醫院急診。收至此病患的聖馬爾定神經內科葉柏延醫師說明,患者到院時收縮壓飆高到177mmHg,經檢查判斷為基底動脈阻塞,造成腦梗塞性中風。而病患雖然在阿里山發病,但因為在事發後能立即送醫,並且在就醫後40分鐘內施打血栓溶解劑,原本不樂觀的狀況反而出現轉機。急救掌握黃金3小時 勿以偏方自行處理所謂的腦梗塞黃金治療時間3小時,是以明確症狀發生的時間點開始,送至醫院並且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完腦部斷層掃描和血液檢查,確定沒有顱內出血,詳細評估後才能趕在3小時內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因此,葉醫師建議,預防中風平時就應多注意血壓、血脂和血糖的控制,若發現有中風症狀應立即送醫,把握治療時間,勿信網路偏方或傳言自行先予以處理。 

高血壓她吃香蕉皮治療 半年後中風送醫…

高血壓她吃香蕉皮治療 半年後中風送醫…#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俗話說,失戀要吃香蕉皮,能使心情舒緩,好讓眼淚少掉一些,有助情關難過關關過,但一向集謠言偏方於一身的網路上,竟傳出吃香蕉皮能治高血壓的荒唐方式,讓一名高血壓婦人,因此吃出中風,緊急送醫! 這位五十歲的林姓婦人,發現自己的血壓有偏高的情況,已達150/100 mmHg,雖她明知高血壓須服藥控制,不過,她因害怕一踏進診間的當下,一輩子將難逃服藥的命運,所以她異想天開,先上網找尋網路偏方「吃香蕉皮」,希望能讓血壓獲得控制;不料,婦人才吃了半年,在春夏交替,溫差變化極大的某日,竟突然爆血管,引發中風緊急送醫,讓她終於學到教訓,乖乖接受治療。高血壓不治療 恐怕直接少活十二年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邱俊仁感歎,門診時常有民眾確診高血壓,總會先求助谷歌或雅虎神醫的高血壓偏方,往往都是搞到偏方降血壓無效後,才願意乖乖就醫確診。他強調,高血壓一旦延誤治療將少活12年,甚至因長期血壓控制不佳而增加中風風險逾7成! 偏方大行其道,到底有多嚴重?高血壓偏方無下限,其實只要動動手指,查詢高血壓偏方等關鍵字,一籮筐說得天花亂墜,似是而非,卻又能頭頭是道,振振有詞的錯誤方式,將映入眼簾,開始不停洗腦,以下彙整三項常見偏方:1) 小蘇打水泡腳治高血壓/小蘇打水泡腳僅能促進當下血液循環,對於治療慢性高血壓根本無效。2) 十大茶療小偏方,幫你降血壓/透過茶療方式或許可以對於高血壓引起的頭痛、眩暈、耳鳴及腰酸腿痛等癥狀有較好的緩解,但是對於高血壓並無法根治,同樣還是須服藥控制。3) 各種偏方食療/香蕉皮治療高血壓、花生加醋治療高血壓、蜂蜜水潤便降血壓、鮮番茄治療高血壓、花生全草治療高血壓,若民眾全然聽信,恐怕下一次出現在醫院,是遭救護車送進去。邱俊仁說,過去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會因為不同病患的嚴重程度,開出不同顆數的血壓藥,如果過於嚴重,將同時一次服用五顆以上的藥物,都會降低病患的用藥服從性,他強調,尤其是增加同種藥物的劑量,事實上效果並不會隨著劑量加倍,呈現正比的效果,反而讓藥物的副作用與肝腎的負擔加重。不過隨著醫藥技術的進步,目前治療藥物已能把兩種以上的高血壓藥物合成在一顆內,除了能大幅減少服用的藥物數量,減少病患的服藥麻煩,也能發揮藥物混和的綜效,進一步降低肝腎負擔,也因此,現今治療高血壓,早已不像從前困難,邱俊仁提醒,確診高血壓的當下,請務必第一時間接受治療,以免身陷中風、心肌梗塞等嚴重疾病的威脅之中!

研究:每日睡逾8小時 中風機率增5成

研究:每日睡逾8小時 中風機率增5成#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常聽說睡得少會短命,但你知道睡得太多也不一定比較好。因為根據英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每天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發生中風的風險將增加46%。這是一項由英國劍橋大學,針對近1萬名年齡在42至81歲的人,進行長達近10年的睡眠習慣跟蹤調查此調查當中70%的受訪者說,他們每天的睡眠在6至8小時之間,10分之1的人則說,睡眠超過8個小時。在這段期間,共有346人發生中風。睡太多恐是身體發出警訊排除年齡、性別等其它誘發因素外,發現這些平均每天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患中風的風險增加了快5成。而每天睡眠平均不足6小時的人,罹患中風機率約增加18%。但研究報告指稱,現今仍不清楚睡眠時數較長者,是本來身體就已出問題,才會覺得一直睡不飽,還是因為睡太久才導致生病。

一兼二顧!捐血救人還能防中風

一兼二顧!捐血救人還能防中風#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捐血除了能救人一命之外,事實上若能保有定期的捐血習慣,對於健康竟然還有莫大幫助!這樣一兼二顧的事情,醫師表示,捐血能幫助控制體重,增加身體的代謝率,還能同時減少中風的發生率,也因此在近期血荒警報頻頻響起的時刻,不妨能抽點時間到各地捐血站捐血,救人一命。捐血配合飲食控制 有望減重變輕鬆台北捐血中心醫師謝輝和指出,根據台北捐血中心數據統計,定期捐血人血清鐵蛋白比較低,研究報告顯示胰島素敏感性會提高,對碳水化合物消化較快,若能再搭配嚴謹的運動以及飲食控制,可望有助體重控制更加容易。此外,人體血液中的細胞包括紅血球、血小板等,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著新生、成熟、衰老、凋零的新陳代謝。如果能定期捐血,不但可加快排出體內已老化的紅血球,更可刺激骨髓加速紅血球的生成,新生紅血球細胞膜平整可促進血液在微血管的流動速度,而且新生紅血球帶氧功能也比較好,人會感到身體輕鬆。捐血可減少頸動脈硬化風險台北捐血中心醫師謝輝和特別強調,中風的原因之一為頸動脈硬化,根據德國針對男性正常人長期追蹤研究,發現體內鐵蛋白含量高,與頸動脈硬化程度高有正相關,因此可推論長期捐血人體內鐵蛋白相對低,可預防頸動脈硬化的發生。另外一項以55~75歲一般人為對象的學術研究也顯示;體內鐵蛋白降低,血液中的脂質被氧化的數量就隨之減小,體內的自由基也相應減少,從而減少了附著在血管壁上的沈積物,降低了心肌梗塞及中風的發病率。但他也提醒,捐血與一般民俗療法放血不超過10cc相比,捐血一次須有250cc~500cc的血量,所以傳統放血病無法降低血液中鐵蛋白量,應藉由定期捐血救人的方式,才有助於降低中風與心肌梗塞的風險。

突然臉歪嘴斜不是中風 可能是顏面神經麻痺

突然臉歪嘴斜不是中風 可能是顏面神經麻痺#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突然臉歪嘴斜,講話不清楚,除了可能是突發中風,還有另一個可能則是顏面神經麻痺,苗栗一名八十一歲的老奶奶,日前發現自己的臉部緊繃腫脹,更無法順利做閉眼的動作,家人一度以為是腦中風所引起,幸好送醫診斷後,確診為貝爾氏顏面身經麻痺,經過藥物、復健治療,同時輔以高壓氧治療,目前老奶奶恢復情況良好,已無大礙。顏面神經麻痺 多發生在中壯年族群苗栗大千綜合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張筱君醫師表示,「貝爾氏顏面神經麻痺」是指急性發病之單側週邊性顏面神經麻痺,導致的可能因素包含病毒感染、面部吹風著涼及自主神經不穩導致顏面神經血管收縮缺血,造成顏面神經發炎。此疾病任何年齡均可能發病,但以20~40歲較常見,通常為急性發病,約數小時至1~3天內疾病特徵會漸趨明顯,主要症狀為一側面部輕度疼痛、表情肌肉癱瘓、額頭紋變淺或消失、及不能皺眉閉眼等狀況。除此之外,患者會有鼻唇溝變淺、嘴角下垂的現象,露齒微笑時嘴角會歪斜,而且因為嘴巴邊緣的口輪匝肌癱瘓,導致進行嘴巴鼓氣或是吹口哨之動作時會有漏氣的狀況,較為嚴重之患者,因臉部頰肌癱瘓,致使嘴巴無法輕鬆完成閉合動作,故常會有流口水的情況。高壓氧治療 有助病情較快改善由於臉部神經修復速度比一般軟組織都慢,且加上對於缺血、缺氧反應非常敏感,因此張筱君醫師建議在發病初期,可接受高壓氧的治療,一般治療之劑量大多在2~2.5大氣壓的環境下呼吸100%純氧,可以提高顏面神經受損的恢復速度。張筱君醫師提醒民眾,在天氣寒冷外出時記得要穿戴溫暖,並盡量維持規律且正確的生活作息,就可以減少「貝爾氏顏面神經麻痺」發生,如果發現有任何相關症狀,應盡速就醫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罹罕病又貪吃肉 他小腦血栓險中風

罹罕病又貪吃肉 他小腦血栓險中風#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代謝性肝臟疾病患者,飲食習慣要注意,一不小心恐引起多種併發症!日前,一名28歲的陳先生,在出生後因新生兒篩選,診斷為高胱胺尿症,肝臟代謝異常,尿液中會排出大量的高胱胺酸,因此,終身不得接觸魚肉類等高蛋白食物,但忍了數十年後,開始吃起大魚大肉,結果卻使得他陸續出現眼球水晶體脫位、韌帶脫臼、小腦血栓等症狀,差點險中風,直到後來接受肝臟移植,狀況才逐漸好轉。若無接受治療 平均壽命只有20歲而已台北榮總兒童遺傳代謝科牛道明醫師表示,代謝性肝臟疾病是因肝臟基因缺陷,造成肝臟無法產生足夠代謝身體廢物,以及營養生成物的酵素,導致許多神經、血管等系統的疾病,雖然每種罕見疾病發生率大於十萬分之一,但對病童及家屬而言,是個極為沈重的負擔。在治療方面,某些代謝性肝臟疾病,可用特殊配方食物及藥物控制,若以高胱胺尿症為例,若無飲用特殊奶粉、接受治療的話,除了會面臨智力受損、失明外,平均壽命也約在20歲左右而已。此外,某些疾病則以肝臟移植治療效果較佳,代謝性肝疾病本身肝臟可能除了缺少特定酵素產生以外,並無肝硬化的狀況,肝臟移植主要是補充其所缺少的酵素。

講話不清、手腳無力恐是中風 急救黃金期僅三小時

講話不清、手腳無力恐是中風 急救黃金期僅三小時#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幾天氣溫變化大,若身旁朋友或家中親人,突然出現口齒不清,手腳無力,就得要強烈懷疑是突發中風,苗栗就有一名七十歲老翁,某日傍晚四點多,突然說話不清,左半身無力,趕緊送醫後,發現是梗塞性腦中風,經施打血栓溶解劑後,目前狀況恢復良好,並無明顯後遺症,醫師就提醒搶救中風黃金期為三十分鐘內,若發現旁人有明顯中風症狀,務必趕緊送醫,才能減緩中風失能或喪命的危機。苗醫神經內科醫師陳伯南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腦中風僅次於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名,嚴重威脅民眾生命和健康,而最近天氣較冷,腦中風病人明顯增加,尤其是年紀較大的長者,更應小心注意。中風病發三小時 搶救黃金期他說明,腦中風的類型包括腦出血、腦梗塞及暫時性腦缺血發作,目前對於非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最明確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病發3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將可有效減少中風導致之殘障健康。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包括疾病方面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膽固醇等。生活形態方面如,抽菸、過量飲酒、缺乏運動、肥胖、及嗜吃鹽、咖啡、茶、高膽固醇飲食、情緒不穩定等,均極易增加腦中風發作的可能,其他如紅血球過多症、口服避孕藥、服用某些藥物(安非他命、海洛因)等,亦可能誘發腦中風。陳伯南再次強調說明,雖然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是急性梗塞性腦中風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因此,提醒民眾,若出現中風前徵兆時,應立即送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