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

低溫易誘發心臟病、中風 胸悶痛、手無力是徵兆

低溫易誘發心臟病、中風 胸悶痛、手無力是徵兆#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寒冬到來,受到冷氣團及輻射冷卻的影響,出現攝氏10度左右低溫,而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衛生局呼籲加強保暖,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不可少,戴帽子和圍巾來保暖頭部也非常重要,尤其長者與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留意低溫的天氣,如果突然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或是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的情形,一定要儘速就醫。  對溫度遲鈍   糖尿病患使用保暖產品易燙傷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天氣變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因此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而晚上睡覺時,可先備妥衣物在床邊,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衛生局特別提醒,心臟病徵兆  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要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疾病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另使用暖暖包、熱水袋做局部保暖時,要避免長時間使用於同一個部位,尤其糖尿病或有周邊血管疾病的病人,對溫度的感覺較遲鈍,使用時更應特別小心以免燙傷。 

天冷貪吃要當心 膽固醇過高恐增中風率

天冷貪吃要當心 膽固醇過高恐增中風率#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最近天氣轉涼,來到了好發心血管疾病、中風的季節,所以,提醒總膽固醇偏高的民眾,要多加留意,不要在冬天因不知不覺過度飲食、攝取過多的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以及缺乏運動,否則將會造成膽固醇飆高,恐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的機率。控制血脂肪有辦法 謹記3點好過冬為避免民眾在冬天,血脂肪飆高,基隆市衛生局提供3點控制方法,幫助民眾穩定血脂,平平安安度過這個冬天:1)減少高膽固醇食物/除了要減少食用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動物性食用油、帶殼海鮮、肉皮等,也要多攝取一些有助於降低膽固醇的食物,例如:水果、燕麥、蒜頭、杏仁、洋蔥、黑木耳等。2)避免體重過重/一旦體重超過愈多,體內產生的膽固醇就愈多。3)維持適量運動/每天做30分鐘的有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做體操、騎自行車等,皆能改善血中膽固醇。少吃肥肉多吃水果 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除了要控制血脂肪外,膽固醇偏高的民眾,在冬季時更應注意控制飲食,攝取足量的蔬菜水果,避免過量食用內臟、肥肉、高飽和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天運動30分鐘,以及戒煙,均有助於控制膽固醇量度,減低罹患心血管疾病與中風機會。

冷吱吱氣溫降 三高、心血管病患保暖防中風

冷吱吱氣溫降 三高、心血管病患保暖防中風#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中央氣象局預告,來自北極的冷空氣正逐步朝台灣逼近,預估低溫將延續一個月!冷空氣侵襲人體,可能會導致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管收縮,易造成血管破裂形成出血、中風或心肌梗塞等危機,甚至危及生命!胸悶痛、極度疲倦 小心中風徵兆冷氣團來襲,宜蘭縣衛生局提醒,家中的長者如需出門,務必穿著保暖的衣物如帽子、圍巾及襪子,睡前可用42度C左右的熱水泡腳20分鐘,促進血液循環。起床時應放慢速度,可採分段式的動作,避免因姿勢的急速改變所造成的暈眩,並記得添加衣物後再進行活動,晨間運動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上升後再結伴出門較佳。衛生局也說,三高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遵從醫囑,落實健康生活型態以及規律用藥來控制病情,若突然有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等心臟病症狀,或是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等中風徵兆,一定要儘速就醫。

明天起氣溫下探8度 中風機率恐增2倍

明天起氣溫下探8度 中風機率恐增2倍#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隨著冷氣團一波波來襲,根據氣象局預估,入冬以來第一波寒流即將報到,自明天起全台將陷入低溫狀態,中部以北低溫約8~9度,南部約9~12度、東半部則約12~14度。所以,提醒民眾除了要做好保暖工作外,也要格外留意身體狀態,因為流感、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疾病,在天氣溫度多變、寒冷的情況下容易發生。還記得前陣子因急性腦梗塞病逝的趙舜嗎?除了本身多重疾病外,這次引發腦中風恐怕也與天氣脫離不了關係,因此,特地與神經內科和家醫科醫師進行訪談,整理出冬天易好發的疾病,以及預防辦法,幫助民種遠離疾病,平平安安度過這個冬天。溫差相距5度要當心 中風發生率將提高過去德國曾有項研究指出,當室內外環境溫差相距5℃以上,中風發生率將增加2倍,對此,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陳龍醫師表示,一般來說腦中風分為2種,第一是「出血性中風」,主要是因為動脈硬化、高血壓所造成動脈破裂,佔所有腦中風的2成;第二則是「阻塞性中風」又稱為梗塞性腦中風,主要是因為腦部血管受到阻塞所致,佔所有的8成。特別是年紀越長、血管硬化、三高、體重過重者容易發作,另過去曾中風過的民眾,再次發生中風率是9倍,所以,上述民眾皆應提高警覺,一旦發現出現臉歪、嘴斜、手腳無力、暈眩、走路不穩等時,就要立刻透過FAST中風指標來辨識,以免錯失黃金治療3小時,進而導致意識昏迷、死亡。做好保暖工作 可防中風為預防腦中風找上門,陳龍醫師提醒三高患者,應早晚2次定期量血壓,且最好控制在140/90mmHg、糖化血色素<7%、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100mg/dl,此外,天氣驟降會導致原本窄化狹窄的血管栓塞,所以,除了要將保暖措施做好外,還要避免處於溫差大的環境下,這樣才能降低腦中風的風險。心血管疾病患者 規律用藥避免誘發問題除了腦中風外,書田診所家醫科林兆啟醫師也特別提醒心血管疾病、呼吸道患者,應規律用藥、定期量血壓,注意保暖,必要時口罩、圍巾、手套等都可派上用場,且建議早上起來應先喝杯溫水暖身。此外,對於患者過敏性鼻炎的民眾,出門時不僅要戴上口罩,還要規律使用保養性鼻噴劑,以免誘發問題。另對於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較差的人而言,在起床時可先坐起來等2~3分鐘,體溫回溫後在下床,也要多注意保暖,因為對此抵抗力較差的人,容易因感冒,流感等併發肺炎。

氣溫驟降防中風 「FAST」助辨別

氣溫驟降防中風 「FAST」助辨別#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最近天氣轉涼,來到了好發心肌梗塞、中風好發的季節,所以,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三高及較年長的民眾而言,可要多加注意了,根據統計指出,中風為國人死因之第3名,平均每天約31人因中風而死亡,其中有以缺血性中風占7成以上為最多。對此,台南衛生局提醒表示,靜脈血栓溶解劑藥物對於缺血性中風,是可有改善預後的治療,所以提醒民眾,一旦發生腦中風的症狀,必須儘速送醫,只要在病患出現症狀的3小時,將血栓溶解劑打入體內,就可提高33%復原的機會。謹記FAST 有助於預防中風由於民眾對中風的認識不足,衛生局呼籲應謹記FAST中風指標,「F」是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A」是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無力支撐;「S」是請患者回答或複誦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T」是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以便得到最佳的治療。且到院後,醫院仍須進行詳細的相關檢查,才能確定是否符合治療條件,因此,強調民眾從發病至醫院的時間實際上應為1.5小時內,才可大幅降低因中風而失能及死亡的風險。 

寒流來襲當心!室內外溫差5度以上 中風率增2倍

寒流來襲當心!室內外溫差5度以上 中風率增2倍#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氣象局提醒,入冬首波冷氣團本週一來襲,大臺北氣溫將下探13度。新北市衛生局提醒,氣溫驟降引起血管收縮,較容易發生腦中風,民眾務必注意保暖。神經內科醫師陳龍表示,研究指出當室內外環境溫差相距5℃以上,中風發生率增高2倍,早起運動的老年人更須小心,建議等到天亮氣溫回暖,再出外活動為宜。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龍表示,腦中風是國人10大死亡原因第3位,也是臺灣成年人殘障的第一原因。在前一個月前天氣突然變冷時,曾於門診發現有1名30多歲男性,因身體右半邊突然出現麻木症狀,經住院才發現後是輕微腦中風導致,更讓人驚訝的是,男子完全具備「三高」條件而不自覺。天冷進補要忌口  當心血壓血糖亂飆陳醫師表示,冬天氣溫驟降,會導致原本硬化狹窄的血管栓塞。故在寒冷的天氣裡,必須注重保暖,避免讓身體處於溫差太大的環境,或是突然暴露於過冷的氣溫中,早上醒來先動動四肢、坐起來等2到3分鐘再下床,尤其早起運動的老年人在寒流來襲時更須小心。衛生局也指出,寒流來襲,不少民眾也喜歡吃火鍋、薑母鴨暖身,但切記務必適量,心血管病患若多吃,容易導致血壓血糖難以控制。若有突發狀況,記得辨別中風症狀:臉部歪斜,手臂無力、下垂,講話含糊不清,就要記下發病時間並立即就醫,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

秋冬血壓拉警報!當心頑固型高血壓飆高引中風

秋冬血壓拉警報!當心頑固型高血壓飆高引中風#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高血壓是健康的隱形殺手,長年於國人10大死因榜上有名,許多人正值壯年,卻因中風而造成家庭經濟負擔。時值秋冬季節血壓起伏變化大,特別是頑固型高血壓的患者更要小心。臺中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蔡川忠表示,過去針對頑固型高血壓的患者,治療方式僅能以服用多種降血壓藥物進行控制,臨床上治療成效也都有限;所幸醫療技術進步,頑固型高血壓出現新的治療選擇「腎交感神經阻斷術」,幫助病人穩定降血壓,擺脫血壓居高不下的困擾。天冷血壓控制不易 血管病症發作機率大「當時序進入秋冬季節血壓較難控制,造成這樣狀況的原因主要與生理反應有關。」蔡醫師說明,由於天氣熱時,人體血管會將血液送至週邊散熱;氣溫寒冷時,則會為避免過度散熱,血管會收縮。然而,人體老化後,血管內壁較厚,當管腔狹窄加上有血管粥狀動脈斑塊時,容易導致血液流通受阻,所以冬天的血壓會比較高,控制也較不易,此時極易引起心、腦血管病症的發作和復發。蔡川忠醫師解釋,目前台灣高血壓患者人數已超過400萬人,且比西方人控制效果不好,顯示出高血壓已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為避免血壓控制不佳可能引起的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危機,頑固型高血壓患者如何控制血壓更顯得重要。腎交感神經阻斷術 血壓不再「提心吊膽」!「高血壓病人當中,若服用3種以上降壓藥(包含利尿劑),且在劑量上限卻還是無法讓血壓達到控制目標值,即為頑固型高血壓。」蔡醫師表示,臨床報告上顯示,目前約有10~15%以上的病人是頑固型高血壓患者。他說明,報告中發現,頑固型高血壓與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有關,故近年研發出「腎交感神經阻斷術」的治療方式,利用電燒來降低交感神經的活化程度,臨床試驗也證實平均收縮壓可下降約20mmHg。日前美國有一項針對頑固型高血壓病人,進行腎交感神經阻斷術的研究,結果顯示手術的效果與控制組並無差異。對此,蔡川忠醫師表示,由於此研究的受試者囊括不同人種,手術成效可能會因人種而異,加上服藥順從性也會影響研究結果,端看腎交感神經阻斷術的成效,追蹤一年都能持續維持有18毫米汞柱以上的降幅,且根據國內對腎交感神經阻斷術的術後患者觀察,8成以上患者有達到降壓的成效。術後搭配飲食、運動,有效控制血壓最後醫師提醒,腎交感神經阻斷術是頑固性高血壓的一個治療選項,進行手術的用意在於幫助用藥者有效控制血壓,並不會因此就不需用藥;故若長期用藥血壓都未能達到標準,就應該積極與醫師討論藥物調整及其他療法的可能性。呼籲民眾,有效的控制血壓,可以避免因為長期血壓處在過高的情況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及其他器宫損害的風險。

女子疲累想睡覺 中風突來襲變昏迷

女子疲累想睡覺 中風突來襲變昏迷#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及時發現腦中風,應把握黃金時間,以免錯失了搶救。一名41歲的黃小姐,去年11月舞蹈教室上課中,覺得疲累躺下來休息,沒多久昏迷睡著,學員覺得不對勁,趕快送往醫院,一個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10分鐘之後清醒,黃小姐說只有前兩天左邊手腳無力,很快恢復到之前狀況,記憶力跟數字辨識能力有差,其他的行動不受影響。栓塞性腦中風 把握黃金3小時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洪良一醫師說,腦中風約九成,是栓塞性腦中風,會感覺單邊無力,倦怠想睡覺,如果細心一點檢視評估,就能夠做初步的辨識,看看臉有沒有歪斜,手能不能舉起來,可不可以正常開口說話,只要其中有一項有困難,就有中風的可能,趕快打119叫救護車,因此豐原醫院神經內科也自編一套口訣:「臉、手、說話、119」,好記又實用。而洪良一醫師也說,栓塞性腦中風,搶救黃金時間3小時,3小時內注射R-TPA血栓溶解劑,就有機會解除血管栓塞情況,減少腦中風的後遺症,增加患者自我照顧能力,因此,搶救中風患者關鍵就在黃金時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