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

小心!冬季腸胃不適

小心!冬季腸胃不適#腸胃炎

冬天除了是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其實腸胃不適也相當常見,因為隨著季節轉換,氣候溫差變化大,免疫力差的小孩、老人,往往無法適應,致腸胃出問題;而且天冷身體所需熱量增加,食慾變好,秋冬又是蝦蟹最肥美的時候,如果水產不新鮮、生冷食物吃太多,也容易引發腸胃不適。永和耕莘醫院胃腸肝膽科 黃雅憫醫師說明,冬季的胃腸炎一般可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由病菌或病毒所引起,一類則屬非病菌性,亦即食物所引發。第一類胃腸炎的元凶以病毒最常見,估計每年全球約有五百萬到八百萬人因此喪命,而這也是5歲以下兒童的主要死因。其中,50%的胃腸炎是由諾羅病毒(norovirus)引起,另外20%的個案與大部分的兒童嚴重病例,則歸咎於輪狀病毒(rotavirus),其他危害較大的病毒還包括腺病毒、星狀病毒(astrovirus)。黃雅憫醫師表示,秋冬是輪狀病毒好發的季節,小朋友應小心預防,一旦遭感染,目前並無有效治療,家長可以多補充水分,避免小孩脫水,如果病人高燒不退、躁動不安、食慾差,則應馬上就醫。至於細菌導致的胃腸炎,禍首眾多,主要有:沙門氏菌、腸細菌、葡萄球菌、空腸弧菌、大腸菌等。其傳染來源可能是食物的準備不當、被重複加熱的肉、海鮮、牛奶和麵包類產品。每種病菌引發的症狀只有些許不同,但都有腹瀉,也可能導致大腸炎。上述的胃腸炎,症狀通常是急性的,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腹痛、食慾差、疲憊,嚴重者會有血便,但較少持續超過10天。第二類胃腸炎主要因為不當的食物所引起,如過度刺激的麻辣鍋,或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都可能造成胃腸不適;其症狀有噁心、腹脹悶痛、消化不良,但很少會腹瀉,且因是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所導致,症狀常可能反覆發生。黃雅憫醫師強調,冬季因為流汗少,一般人容易水分補充不足,再加上肉類、油脂類食用量增加,蔬果纖維質的攝取則相對減少,往往也會排便較不順,成為便秘好發的季節,許多人都常為腹脹、食慾不佳所苦,也須格外留意。要避免冬季的腸胃不適,除了注重個人衛生習慣、健康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外,銀髮族、小孩要特別注意保暖,黃雅憫醫師提醒外食族的民眾,須注意外食的衛生,少吃生鮮食物,同時節制飲食,勿暴飲暴食,自然可保腸胃健康過冬。

盛夏多注意飲食衛生 慎防”沙門氏菌腸炎”

盛夏多注意飲食衛生 慎防”沙門氏菌腸炎”#腸胃炎

沙門氏菌約有二千三百多種,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會引起「腸性熱」的「傷寒沙門氏菌」和「副傷寒沙門氏菌」,造成「傷寒」及「副傷寒」,這二種均為法定傳染病,都會引起高燒不退、腹痛、肝腫大…等症狀。第二類是「非傷寒沙門氏菌」,以引起腸炎為主,通稱「沙門氏菌腸炎」,急性或慢性均有可能,大部分會解血絲便。臺安醫院小兒科 - 方旭彬 醫師指出,非傷寒沙門氏菌是在台灣引起細菌性腸炎的主要病菌,常見於老人、抵抗力較差者、和五歲以下兒童,特別是一歲以下的嬰幼兒。沙門氏菌好發於夏天,但在台灣一年四季都有流行,且病例似乎逐年增加,可能是氣候溫暖加上環境衛生惡化所造成。一般在吃入污染物後六到四十八小時出現症狀。輕則黏便、水便、腹痛、發燒;重則血便、腹脹、高燒不退、劇烈腹痛、甚至嘔吐。典型的沙門氏菌腸炎之糞便呈深綠色帶黏液,就像是「臭水溝裡長滿青苔的污泥」一樣,如有血絲便,更像「長滿青苔的污泥參雜蕃茄醬」。急性期腹瀉可能造成脫水和休克,此外容易引發高燒不退、敗血症、壞死性腸炎、腸出血、甚至腸破裂穿孔(1~2%)。一但腸穿孔就必須緊急開刀,否則會有生命危險。如果病兒抵抗力不足,病菌易侵入血液後導致敗血症。此外還可能侵入腦膜引起腦膜炎,或造成肝膿瘍、肌肉膿瘍、骨髓炎……等。通常年紀愈小,發生合併症機會愈多。一旦有細菌跑出腸道以外的合併症出現,一定得用抗生素,且治療時間較長。方醫師表示,一般在經過適當治療之後,高燒和腹脹等症狀會陸續改善,少數病人還會有持續的慢性腹瀉,也比較容易營養不良。「非傷寒沙門氏菌」還可能在病人體內停留一段時間(即所謂帶菌者,腸壁、膽、泌尿道均是其隱藏的地方),糞便中會持續排出病菌達一至二個月之久,造成公共衛生的問題,在病人體力變差或病毒感染時,可能會再發病。「非傷寒沙門氏菌」會寄生在人類以外的宿主身上,包括許多家禽家畜甚至爬蟲類,而雞糞污染的「雞蛋」與「蛋殼」,是大家常接觸卻易被忽略的感染源。如果從養雞場買回的雞蛋,沒有清潔就放入冰箱,很可能污染到其他食品。所以最好買「洗選蛋」,可除掉大部分細菌,降低感染的機會。另外,喜歡吃生蛋或半熟蛋的人也容易被感染。假如蒼蠅沾過病人的糞便或含菌的雞糞,再沾到我們的食物上,就可能會致病。此外,鮮奶、魚蝦、火腿、小寵物(如小烏龜)……等都是主要感染來源。感染沙門氏菌不見得會發病,發病後的症狀也有輕重之別,方醫師說,這和個人的抵抗力有關。沙門氏菌怕胃酸,也怕腸道內的抗體,一個正常成人,須吃下十萬隻以上的沙門氏菌才會得病。嬰幼兒及老人家,體力、抵抗力差者,或因消化性潰瘍長期服用大量制酸劑的人,比較容易得病。一但得病,如果無毒性症狀、敗血症或其他器官組織的合併症出現,多半不需用抗生素,理由是會造成「抗藥性菌」的增加,病人容易復發或變成慢性帶菌者。事實上,養雞人家常在飼料中加入抗生素,這會增加沙門氏菌對某些藥物的抗藥性,間接影響到人類得病時使用抗生素的療效。沙門氏菌腸炎雖然可怕,卻可以預防。方醫師提醒多注意公共衛生,改善飲食清潔,注意感染源之隔絕,餵食寶寶前自己一定先洗手…等,均可達到預防效果。如果不幸發生疑似「沙門氏菌腸炎」的症狀,應立即找小兒科醫師做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過敏指數預報 輕鬆預防小朋友氣喘

過敏指數預報 輕鬆預防小朋友氣喘#腸胃炎

96年臺北市衛生局委託調查統計發現,以臺北市國小一年級學童為例,氣喘的盛行率已從73年的10.79%攀升1倍至97年的20.34%!有鑒於此,日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推動「臺北市國小一年級學童氣喘防治過敏篩檢」服務,讓臺北市國小一年級的小小市民們,能早一步發現本身是否具有潛在的過敏體質,提前做改善及調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邱局長文祥說:「小朋友的健康是國家最寶貝的資產,讓國家未來棟樑健康的成長,是刻不容緩的首要任務。希望藉由衛生局推動國小一年級氣喘過敏篩檢服務,並搭配臺灣氣喘衛教學會提供過敏指數紅綠燈預報,可以讓更多家長和小朋友都能輕鬆的預防、減少過敏不舒服情況的發生!」此次「過敏性鼻炎處置暨過敏指數」系列講座,是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臺灣氣喘衛教學會及臺北市立圖書館為提供民眾氣喘防治相關資訊與服務,於98年4月12日至6月7日上午9時至11時假臺北市立圖書館十二分館合作辦理。本次系列講座活動的對象為氣喘過敏兒及家長,現場並特別邀請小朋友的最愛--蝴蝶姐姐,一同分享身為過敏兒的苦惱,並帶領大家讓過敏兒的生活,不再只是被動的接受藥物治療、浪費醫療資源,而是主動的控制環境來增加預防功效,才是正確的了解過敏、打擊過敏,歡迎家有氣喘過敏兒家長及民眾踴躍參加。民眾除了隨時都可以至臺灣氣喘衛教學會或衛生局網站查詢以及民視的氣象預報中得到最新過敏指數預報之外,臺灣氣喘衛教學會將展開一系列宣導推廣活動:包括每個月在馬偕醫院福音堂舉辦固定衛教講座外,並自4月12日起至6月7日止,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及十二分館舉辦「過敏指數暨過敏性鼻炎處置新觀念系列講座」,提供市民過敏問題的居家照護解決方案。

肝病患食欲不振 胃氣不足、妨礙康復

肝病患食欲不振 胃氣不足、妨礙康復#腸胃炎

食欲不振幾乎是所有慢性病病人的共有症狀。在肝病臨床中觀察到,長期食欲不振的患者不僅體質日漸衰弱,而且往往影響藥物的效果,妨礙疾病的康復,認為各種治療必須在有胃氣的基礎上,藥物才能撥揮其應有的作用,否則就會攻補不應,溫涼無效。為恭紀念醫院中醫科 - 杜旻峯醫師表示,導致食欲不振的成因甚多,常見者主要有三:一是肝臟疾病本身對脾胃消化功能的影響,如肝氣鬱結而傷脾胃,肝火而害胃及濕熱蘊結而食欲不振等;二是誤食有傷害腸胃的葯物而影響腸胃的正常功能,如過用或久服苦寒中藥或草葯傷及脾胃;三是病後營養不當,如片面強調所謂"三高一低"的飲食原則,或盲目亂用保肝藥物等,都可以影響脾胃消化功能。一、脾胃虛弱造成食欲不振脾胃虛弱之食欲不振多見於慢性肝病及各種慢性病。杜旻峯醫師說,「納食在胃,而運化在脾,但脾運胃納之功全在肝臟的正常疏瀉。肝病則疏瀉失常,影響脾胃功能失常;治療肝病之用葯中服用過多或過久辛散苦寒之葯品,都可會傷及脾胃之正常納運。」臨床表現如消化不良,不會餓也不想吃,或想吃而不不下,或會吃而不消化,常見因食欲不振而腹脹,倦怠乏力等現象。治療上,選用方藥楂曲六君子湯加減為主方。調理脾胃對於肝病之食欲不振的治療有一定的重要性。二、腸胃濕熱造成食欲不振腸胃濕熱是引起肝病食欲不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多見於急性肝病和慢性肝炎活動期。杜旻峯醫師說,在治療上首選平胃散、三仁湯、藿香正氣散及龍膽瀉肝湯等加減應用,運用清熱利濕法,應重在利濕,否則,熱去濕留,濕氣不除又可聚而化熱;如此周而復始,影響食欲不振症狀的消除。三、肝腎陰虛造成食欲不振肝病過程中許多因素都可導致陰虧的結局,而引起胃陰不足的因素多為肝火偏盛,邪熱傷陰,或因煩勞鬱怒,情緒過度,耗傷胃津;或過食溫熱辛辣之品;或過用辛散藥物劫陰。其表現為食欲不振或不會餓也不想吃,口乾燥而少津,大便多燥而不暢。在治療上,在選藥上多喜用一貫煎、沙參麥冬湯及芍葯甘草湯加減,可益胃養陰,健脾胃,填精益腎;特別一提,烏梅酸斂生津益陰,對於胃酸缺乏之食欲不振尤為良好。杜旻峯醫師從臨床觀察,不少慢性肝病病人長期胃納遲呆,無食欲,多因胃酸缺乏,此法用之最佳。四、食物積於腸胃造成食欲不振肝病後不合理的營養。治療多以調中化濕,導滯消食為治則,在方藥選用上,多以楂曲平胃散,枳朮丸,保和丸等為基本方加減。除藥物治療之外,調節飲食也是特別重要的治法。避免過量,美其食則指合理地選擇食物。正確生活指導,適當控制調節飲食量,以減輕肝胃負擔,同時在食品選擇上以清淡素食為宜,恢復和維持其正常的消化功能,則食欲自可轉旺,食欲不振一症即可得到恢復。

改善過敏不適 先隔絕過敏原

改善過敏不適 先隔絕過敏原#腸胃炎

全世界有將近40%的人口有過敏性疾病,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表現與症狀,在鼻子則是過敏性鼻炎、花粉熱,症狀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喉嚨癢;在肺則是過敏性氣喘,症狀有哮喘、咳嗽、胸悶、呼吸急促;在眼睛則是過敏性結膜炎,症狀有流淚、紅眼、眼瞼酸癢;在皮膚則是濕疹、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在消化道則是過敏性腸胃炎。天主教聖功醫院耳鼻喉科 - 蔡佳靜醫師表示,過敏體質受到先天遺傳,後天飲食及生活環境的影響。醫師可藉由病史的詢問以及過敏原的檢測來確定診斷,而一旦有了過敏體質,如何預防與保養,則首重避免接觸過敏原,其次才是藥物治療。塵及其排泄物是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塵常生活於寢具、枕頭、床墊、地毯、填充玩具中,預防之道是最少兩星期一次以熱水(50~60℃)清洗更換,並於陽光下曝曬,勿使用地毯,使用除濕機與吸塵器,冷氣機濾網應定期清洗,避免填充玩具、棉花或羽毛等填充之擺飾品。對黴菌過敏者,應保持居家的乾爽與通風,避免使用地毯及塑膠軟墊,可使用除濕機,讓溼度保持在50%以下來抑制黴菌的生長;亦可使用空氣濾清機並定期清洗更換濾網,如果是對寵物的毛皮或唾液過敏者,則應盡量避免飼養貓、狗、兔子等寵物,如已飼養,蔡佳靜醫師則建議,每週梳洗寵物,以減少過敏原數量,避免寵物進入臥室。如果是高度敏感者,甚至應將寵物飼養於室外。如果對花粉過敏者,每當花粉微粒在空氣中傳播時,就有可能導致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發作。預防措施為在花粉值高時盡量減少外出、避免在草地上運動、或是配戴口罩。如果是對食物過敏者,則應盡量禁食該種食物及相關製品,而常見之食物性過敏原有牛奶、蛋白、蛋黃、花生、小麥、帶殼海鮮及堅果類。蔡佳靜醫師表示,如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過敏體質與過敏原,進而有效地避免接觸並與醫師配合,應能讓過敏所造成的不舒服症狀減少的最低。

《健康把關,過好年》北市各大醫院門診開診情形

《健康把關,過好年》北市各大醫院門診開診情形#腸胃炎

今年春節假期長達9天,許多民眾因為歡樂氣氛,影響正常作息,甚至有慢性病患者忌諱平時的服藥習慣而放年假,導致舊疾復發或引發急性症狀,造成感冒、腸胃不適、氣喘、心臟病發及中風等疾病;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 1月24日(星期六)小年夜至2月1日(星期日)初五之春節連續假期,臺北市各大醫院急診照常服務不打烊,提供24小時急診服務,確保民眾就醫安心,門診醫療各醫院不同,提醒民眾留意。統計各大醫院門診開診情形:1月26日(年初一)至27日(年初二)門診多停止服務(唯市立萬芳醫院及臺北醫學大學1月26日至1月27日上午維持門診看診,下午休診),1月28日(年初三)至1月29日(年初四)部分醫院恢復門診服務但開診科別及診次減少,1月30日(年初五)雖為政府行政機關補假,但多數醫院已恢復正常門診開診,避免急診就醫人潮過度擁擠,影響緊急就醫病患。民眾若有就醫相關問題,可電洽1999市民專線詢問,或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首頁「熱門連結」,查詢各教學醫院春節門診時間連結網址。依據往年春節急診統計排行榜前3名疾病,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腸胃炎和急性腹痛,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是民眾常說的感冒及腸胃炎幾乎佔了四分之ㄧ以上。春節正逢寒冬,許多民眾為了闔家團圓南北往返、舟車勞頓,加上人多聚集是病毒傳染好發時機,影響所及,抵抗力差的小孩或長輩容易感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初春好發上呼吸道疾病,應儘量避免長時間停留在通風不良場所,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及保健,到人潮擁擠的地方可戴口罩,返家後記得洗手。腸胃炎的主因為暴飲暴食,過年期間容易因歡樂氣氛,不知不覺大吃大喝使身材走樣或因飲食不正常,嚴重者發生腸胃炎現象,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呼籲市民飲食要節制、飲酒宜適量,繼續保持適當運動,避免熬夜,以提升自我免疫力,若有身體不適,切勿忌諱就醫,而延誤病情,急性腹痛可能是膽囊炎、盲腸炎、胰臟炎或便秘,如發生急性腹痛時應儘快就醫,避免演變成更嚴重的腹膜炎甚至引發敗血症、休克。另提醒慢性病患者別忘了按時服藥,以維持病況穩定,為方便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民眾用藥不中斷,民眾持慢性病處方箋領藥時間,如適逢春節假期,可提早領藥備用,例如給藥屆滿日前7日,可憑原處方箋調劑、領藥,這樣就可以安安心心歡度優質健康年,並預祝每一位市民都有健康快樂的假期。

合歡雪季 愛的醫療元旦上路

合歡雪季 愛的醫療元旦上路#腸胃炎

花蓮縣秀林鄉合歡山每到雪季,遊客多、意外也多。花蓮慈濟醫院今年承辦合歡山雪季醫療任務,將自元旦起與門諾醫院、衛生署花蓮醫院、國軍花蓮總醫院、埔里基督教醫院合作,在元旦、春節及週休等假期,在合歡山莊及南投縣的昆陽派出所設置醫療服務站,希望透過緊急醫療照護,保障病人的權益並減少災難帶來的傷害。 位在太魯閣國家公園風景區內的合歡山國家森林風景區是夏天避暑、冬天賞雪勝地。合歡山雖不是台灣最高的山,卻是台灣最容易下雪的山區,因為地理位置匯聚立霧溪的水氣,只要溫度夠低就會降雪,在今年十二月五日,已降下入冬以來第一場瑞雪。 合歡山在還沒有設置醫療站以前,幾乎每遇到雪季,都會有遊客死亡的不幸事件發生。八十七年十二月底,花蓮慈院急診部主任胡勝川應太魯閣國家管理處邀請,首度來到合歡山莊進行假日雪地醫療。胡勝川主任說,當時因為高山症、墜落往生者時有所聞,而墜落的原因往往多是因高山症引起頭暈所致,因此唯有預防高山症才能治本,保護遊客生命免受威脅。 當時扛起假日雪地醫療的胡勝川主任,儘管面臨只有交通費、沒有任何經費支援的情況下,仍以慈濟人「哪裡有難哪裡去」,結合個人的力量、人脈和慈濟資源,執行合歡山雪季假日緊急勤務,直到九十四年冬天,由衛生署提出「醫療發展基金獎勵」,經花蓮縣衛生局向衛生署申請,由花蓮縣四家醫院共同守護高山醫療,並連續有兩年在雪季的每一天提供二十四小時待命。 今年經評估因合歡山遊客仍多集中在假日,在考量有效運用資源等條件下,雪季醫療的服務也以週休二日等假期為主。胡勝川主任表示,歷年在合歡山雪季醫療的診斷統計仍以高山症最多,約有六成,再加上常見疾病感冒、腸胃炎、暈車等病症即達九成的病人,病人中以高山肺水腫最嚴重,幸經在供氧、投藥,在醫療站觀察一夜,通常隔天早上即可恢復體力。 花蓮慈院院長石明煌指出,花蓮慈院出勤的人員除了自假參加外,不僅出勤的醫師都是完成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訓練,護理人員也完成急診創傷訓練課程(ETTC),都是專業的急救醫護人員。石明煌還背起裝滿加護急救器材的背包,他強調,在寒冷的高山,醫療諮詢缺乏,因為有醫療站,萬一有傷患無法移動,醫護人員也可就近協助。 醫療站有可依攜帶式的呼吸急救裝備、創傷急救裝備、加護急救裝備、生理監視器、心電圖、電擊去顫器、頸圈、頭頸部固定器組、軀幹固定器組等,以及氧氣製造機及相關配件。胡勝川說,非假日期間雖然沒有醫護人員駐站,但氧氣製造機等相關配備仍留在醫療站,遊客萬一發現有頭暈、無力、想吐等高山症症狀,也可趕快到醫療站使用氧氣,改善不適。 花蓮慈院承辦今年合歡山雪季醫療任務,自元月一日起到三月一日,元旦連續假期、春節連續假期、及週休二日假期,將由慈院、門諾醫院、署立花蓮醫院、國軍花蓮總醫院的醫護人員輪流出勤,守護合歡山上遊客的健康。昆楊急救醫療站由埔里基督教醫院承擔。

冬季週週吃火鍋不怕胖?!

冬季週週吃火鍋不怕胖?!#腸胃炎

東北季風冷颼颼地吹,將人們都吹進暖呼呼的火鍋店裡,阿誠和小怡(暱名)這對情侶,幾乎每週都到火鍋店來個晚餐約會,奇怪的是,兩人的食量差不了多少,小怡怎麼吃都不會胖,小陳的體重卻不斷往上飆。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資深營養師林佳靜表示,吃火鍋其實是一門大學問,食材挑選和進食順序足以影響熱量攝取。小怡就是個懂得門道的火鍋族,選擇日式鍋底搭配清淡的蘿蔔泥醬料,先吃菜,再吃肉,並挑選油脂量低的火鍋料,當然可以吃出美味又健康的火鍋餐,不用擔心冬天過後吃掉健康和好身材。林佳靜指出,如果想要滿足吃火鍋的慾望又不影響健康,就要先認清火鍋界的好朋友與壞朋友,多與好朋友為伍,自然健康無虞。【鍋底】好朋友:日式涮涮鍋;壞朋友:麻辣鍋、重口味風味鍋火鍋店林立,舉凡麻辣鍋、養生鍋、藥膳鍋、牛奶鍋、咖哩鍋或日式火鍋應有盡有,究竟吃哪一種好?聯安資深營養師林佳靜首推的是日式涮涮鍋!主因日式涮涮鍋講求食物原汁、原味與新鮮,湯頭清甜沒有過多的油脂,較少添加調味料,在寒冷的季節,忙碌的工作後,是放鬆、暖胃的好選擇,飽餐一頓後一樣好消化,不會對腸胃消化造成太大的負擔。林佳靜進一步指出,大部分的民眾偏好重口味的麻辣火鍋,或是以大量辛香料等做為鍋底的異國風味鍋,但對現代都會上班族而言,卻是一道腸胃毒藥。因為快速的生活步調,壓力與緊張的情緒往往影響腸胃道的健康,發炎、消化不良、潰瘍和疼痛等問題困擾著許多人,而辛辣食物很容易造成對腸胃道黏膜的過度刺激與傷害,而且過重的鍋底風味,無法品嚐出食材本身的新鮮與美味,若是加上吃到飽的消費方式,容易攝食過量,造成腸胃很大的負擔,甚至發生腸胃炎。【沾醬】好朋友:蘿蔔泥醬料;壞朋友:沙茶醬選對鍋底,再來就是調配火鍋沾醬,搭配品嚐美味又健康的火鍋料。一般民眾喜愛重口味的沙茶醬,但一大匙就有100多卡的熱量,林佳靜建議選擇清淡的日式蘿蔔泥醬料。而進食的順序關係到脂肪的吸收,最好先吃完清脆可口的青菜,再接著品嚐其他的火鍋料。趁著湯頭最清爽的時候,將蔬菜一葉葉燙得恰到好處,佐著日式蘿蔔泥醬料,十分爽口又香甜,而且先吃進高纖維的蔬菜,好比加上一層保護膜,可以減緩腸胃吸油脂與醣份的速度。【主食】好朋友:瘦肉片、魚片;壞朋友:蝦貝海鮮林佳靜表示,吃日式火鍋,就是要慢慢的品嚐,肉片要一片片地燙,過老或太生都不恰當,不建議大家一次把所有的火鍋料全部倒進鍋中,因為不同種類的火鍋料需要烹煮的時間皆不相同,煮得太老太久,便把食材本身的美味都流失到湯裡,這可是享受美味火鍋的藝術!除了選擇瘦豬、牛、羊肉片當作主菜外,魚片也是很好的選擇,因為魚的油脂與膽固醇比其他蝦貝海鮮來得少,健康更有保障。【火鍋料】好朋友:蟹味棒、豆腐、蒟蒻;壞朋友:魚餃、燕餃、貢丸等資深營養師林佳靜指出,火鍋料中的加工製品要少吃,真的想品嚐時可以慎選種類,例如同樣的份量,花枝餃的熱量與油脂約魚餃、燕餃、蛋餃的一半;鱈魚丸的熱量與脂肪也遠低於貢丸、福州丸、花枝丸等。至於想要吃得飽的大胃王,林佳靜建議,蟹味棒是零膽固醇、低熱量的好選擇,也可以加點豆腐、蒟蒻、魚板等。在細嚼慢嚥享受這樣一餐日本風味鍋後,必定是暨滿足了口腹之慾又兼顧了健康窈窕,更不會造成腸胃的負擔。最後林佳靜分享另一個享受火鍋的藝術給所有火鍋族!若是「兩人同行」,可以將一鍋用來燙肉片、餃子、丸子等油脂較高的食材,另一鍋用來燙青菜、海鮮類食材,如此就不會因為火鍋的湯頭變得過於油膩而很難入口,品嚐燙過青菜與海鮮的湯頭,也格外清爽鱻美。重要的是,找對火鍋界的好朋友、用對方法聰明吃火鍋,即使週週吃也不用煩惱冬季過後的減重難題。延伸閱讀:http://www.lianan.com.tw/09_knowledg_01_detail.asp?sn=50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