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

輕忽腹脹血便 婦罹大腸癌誤以痔瘡

輕忽腹脹血便 婦罹大腸癌誤以痔瘡#腸胃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排便習慣突然改變,可能是大腸癌警訊,千萬不可輕忽!一名44歲的單親媽媽郭小姐因腹瀉血便到醫院就診,醫師為她安排作大腸鏡檢查,但患者認為只是痔瘡加上腸胃炎,故輕忽未受檢,直到因持續半年腹瀉血便導致無法工作養家才就醫,但診斷發現已經是大腸癌第四期。郭小姐說自己身體一向很健康,飲食均衡,排便也很規律。去年夏天開始有時血便、有時腹瀉、有時腹部劇烈絞痛卻解不出來、有時肚子脹氣鼓得像懷孕五個月的樣子,女兒勸她趕快就醫。當時羅東博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欲為她安排大腸鏡檢查,但郭小姐認為只是痔瘡和腸胃炎問題,便至藥房購買降火氣治療痔瘡的藥物服用,未再返院做大腸鏡檢查。今年除夕郭小姐感冒後始終未癒,且經常腹痛到差點昏厥,有時失禁腹瀉解出大量水狀血便,嚴重影響生活作息也無法再工作養家,只能靠低收入戶補助度日。就讀高三的女兒擔憂母親的身體狀況,邊唸書邊打工幫助家計,今年五月在女兒催促下郭小姐到羅東博愛醫院就診。羅東博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余盈輝醫師表示,肛門指診發現有黏液狀血便,腹部並未觸診到異常腫塊或痛點。郭小姐接受建議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中發現直腸與乙狀結腸交接處,有一個大於5公分幾乎佔據整圈腸壁的腫瘤,造成腸道狹窄及表面易滲血。另外在腫瘤上端10公分內也發現3個約0.5公分的瘜肉,遂進行瘜肉切除及腫瘤組織切片,病理組織檢查證實罹患大腸癌,其餘3個瘜肉則為良性瘜肉。此時郭小姐提到這幾個月摸到左鎖骨上方有顆東西,理學檢查發現應為腫大的左鎖骨上淋巴結,有轉移的可能性。接下來就進行手術前的癌症期別判定,腫瘤指數並未超出正常值,胸部與腹部電腦斷層未發現肝臟或肺臟的轉移,唯大腸腫瘤附近淋巴結及左鎖骨淋巴結腫大,期別判定可能為第三期或為罕見的僅左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的第四期。幾經討論郭小姐決定先接受手術治療,五月底羅東博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余盈輝醫師以腹腔鏡微創手術為郭小姐進行結腸低前位切除手術,同時合併左鎖骨上淋巴結切除手術。腹腔鏡微創手術的好處,在於傷口小、恢復快。就郭小姐而言,僅在腹部有四個小傷口;如果是傳統手術,傷口至少15公分以上,恢復期也會較長。郭小姐的術後病理報告確定為罕見的僅左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為第四期大腸癌。余盈輝醫師表示,根據文獻資料統計,50%以上的大腸癌病人,其腫瘤細胞會轉移至肺臟跟肝臟,再來就是腹部的其他器官,僅轉移到鎖骨上淋巴結的比例不到1%,郭小姐是他從醫治療上千例大腸癌個案中,唯一一個僅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的病人。郭小姐術後恢復順利,於第7天出院,後續安排接受化學治療,將配合標靶藥物使用,提高療效。另外,郭小姐目前腸道症狀已改善,不再腹脹與解血便,也已展開化療,後續還將進行標靶治療,對於自己輕忽病症感到很後悔,看到高三畢業的女兒為了要工作賺錢養家而選讀大學夜間部,郭小姐心裡感動也很不捨,她以過來人的心情呼籲鄉親要注意自己的健康,不要輕忽身體的小變化,因為它可能是罹患疾病的大警訊。

美冷凍生黃鰭鮪魚有毒?台灣未輸入

美冷凍生黃鰭鮪魚有毒?台灣未輸入#腸胃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 日前傳出美國爆發疑似冷凍黃鰭鮪魚汙染沙門氏桿菌造成食物中毒事件,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表示,這些用來製作壽司及生魚片的黃鰭鮪魚遭到沙門氏菌污染,美國加州生產加工魚製品之Moon Marine USA Corp公司,在13日宣布回收26,683公斤冷凍生黃鰭鮪魚(涉案商品標示名稱為Nakaochi Scrape AA或AAA),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昨(15)日表示,這些問題產品未輸入我國,請消費者安心。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將會持續關注事件發展,並採取必要邊境輸入管理措施。食品藥物管理局並說明,若食物遭到沙門氏桿菌汙染,則可能引發腸胃炎,但沙門氏桿菌不耐熱,因此若能妥善料理,加上高溫烹調,就可殺滅細菌。食品藥物管理局同時也建議民眾,防範細菌性食物中毒,除了選購衛生乾淨的食品、妥善保存、生熟食分開、食物料理加熱要完全,用餐時還要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並提醒國人若赴美國旅遊應注意美國當地回收資訊,在餐廳用餐或自行於賣場購買壽司或生魚片等食品時,應注意產品衛生安全。

影音/流感之外 腸胃炎病患增2成

影音/流感之外 腸胃炎病患增2成#腸胃炎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的影響,包括彰化、新竹、嘉義及淡水今天清晨都出現10度以下低溫,不過,冷氣團從今天白天起開始減弱,各地降雨也會逐漸減緩。但最近門診急診發現,除了流感病患之外,還有民眾感染諾羅病毒造成的腸胃炎,光是最近這類上吐下瀉的病患就增加2至3成。 天氣真的又濕又冷,走在路上的民眾,口罩、帽子、保暖外套全都派上用場,氣象局表示,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的影響,包括彰化、新竹、嘉義及淡水今天清晨都出現10度以下低溫,不過,冷氣團從今天白天起開始減弱,各地降雨也會逐漸減緩。最近冷氣團一波波接著報到,醫院裡也擠滿了看診的民眾,但門診醫師就發現,病毒性腸胃炎病例近來增加了兩到三成,患者普遍嚴重上吐下寫。而根據疾管局統計,從去年十月至今,國內已有23起病毒性腸胃炎群聚疫情,其中11起為諾羅病毒引起。醫生表示,諾羅病毒最大的特色就是傳染力相當強,只要病毒進入體內,就會在人體的腸內快速增生,造成上吐下瀉,而且諾羅病毒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疫苗可以注射,最佳預防還是要勤洗手並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避免被病毒感染。

無藥治、無疫苗打 什麼是諾羅病毒?

無藥治、無疫苗打 什麼是諾羅病毒?#腸胃炎

近日來除了一連串的全家大小上吐下瀉掛病號之外,也有社區住戶出現全家腹瀉現象,先是小朋友出現水瀉,隔天換爸爸、奶奶又吐又拉,等到好不容易祖孫的症狀漸漸和緩了,連幫忙照顧的媽媽也跟著霸佔廁所出不來,一出來就轉往床舖,全身軟弱無力。最近門診裡就看了好幾個病患,一問之下,才發現竟然全家都有相同病況。為什麼會讓全家人一起拉肚子、搶馬桶呢?說穿了,其實是諾羅病毒在作怪!阮綜合醫院兒科于靜雯醫師說,諾羅病毒以秋冬與初春等氣候較為涼爽的季節最為常見,感染的症狀和一般感冒類似,除了發燒、全身酸痛,還會有上吐下瀉等現象。諾羅病毒傳染力很強,常常只要家中有一人感染,有可能全家通通病倒;有不少人是水瀉,甚至一個晚上拉上三、四次,還有人是一天吐十多次,吐到虛脫無力。于靜雯醫師表示,諾羅病毒是一種會造成人類腸胃炎的病毒,通常在感染後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就會出現症狀,但也可能快速到接觸病毒十二小時後就發生症狀。但感染諾羅病毒,就一般說來,來得快也去得快,發病期約二到三天,約一週內會慢慢好轉。諾羅病毒的特色之一就是傳染性很強,傳染途徑除了食物與飲水之外,也包括了飛沫傳染,有時即使是戴上口罩,也阻絕不了病毒入侵,從患者的糞便、嘔吐物,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料,或是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以及為了照顧患者而有直接接觸,都可能因而被感染。于靜雯醫師說,目前並沒有藥物可以對抗諾羅病毒,沒有疫苗可以預防諾羅病毒的感染。若吐或拉得太厲害而無法進食或活力減退,就需要到醫院用靜脈輸液以補充水分了。

春節顧腸胃/春節吃太好 慎防腸胃炎

春節顧腸胃/春節吃太好 慎防腸胃炎#腸胃炎

過年不忌口,當心疾病纏身壞了休假的興致!馬偕醫院淡水分院指出,去年農曆春節期間急診室常見的疾病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含發燒)、胃腸炎,整整佔了將近五成的急診就診人數。進一步分析,主要是因為季節因素,如冬季氣溫較冷時,容易發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提醒民眾無論居家或出遊都應注意保暖。此外,春節期間親友團聚或相互拜年,人際關係互動頻繁也容易造成上呼吸道疾病傳染。而年節期間飲食過於油膩也是影響腸胃道疾病發生的因素,提醒民眾應適時適量均衡飲食及注意衛生。新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春節期間無論與家人團圓或與親友出遊,要注意避免意外,如有感冒症狀務必配戴口罩及儘早就醫,並養成進食前洗手的良好習慣,以免疾病發生。春節期間有就醫需求,仍應儘速就診以免影響病情,民眾可至衛生局網站查詢各急救責任醫院農曆春節期間門診服務時段及接駁車時間表。

春節期間腸胃炎病例較多 注意飲食衛生

春節期間腸胃炎病例較多 注意飲食衛生#腸胃炎

新年過節在外頭吃喝玩樂,除了小心別著涼不慎感冒之外,民眾也要特別注意飲食的清潔衛生。根據行政院國民健保局的統計,過去連續3年的農曆新年期間,病毒性腸胃炎全都榜上有名,疾管局提醒民眾飯前務必洗手,以及蔬果確實清洗乾淨,以免染上病毒性腸胃炎。(圖片翻攝自疾管局衛教單張。)民眾開開心心過新年,小心別被生病打亂計畫與心情,除了小心今年度嚴重的流感疫情之外,也得對吃的東西特別小心,並注意飲食前後的衛生習慣。健保局統計去年(100年)春節急診的病例,發現感染病毒性腸胃炎人數,僅次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的人數,健保局提醒民眾注意飲食衛生。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資訊指出,病毒性腸胃炎主要由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所引起,常見的症狀包括噁心嘔吐、 腹痛與腹脹、腹瀉、發燒、畏寒,且若遲遲未就醫,嚴重可能造成脫水、休克、菌血症、敗血性休克、腸胃出血、腸穿孔破裂或是腹膜炎。而一般可傳染期來說,諾羅病毒在急性腹瀉後的48小時內,仍然具有傳染力,輪狀病毒則是在急性發作期8天內。民眾想預防疾病上身,隨時注意手部清潔是最佳防範之道。疾管局提醒民眾,飯前與上廁所後務必洗手、蔬菜水果確實清洗乾淨、盡量避免生食生飲、注意居家環境衛生;至於小朋友方面,可詢問小兒科或家醫科醫師自費接種疫苗。

春節主要急診疾病!感冒、腸胃炎最多

春節主要急診疾病!感冒、腸胃炎最多#腸胃炎

農曆春節將至,今年九天的年節期間,不論出門旅遊或在家休養生息,健保局提醒大家要多多防範容易引發的疾病,並預祝大家健康平安歡度春節。根據健保局統計,去年農曆春節期間前十大「急診」傷病分別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胃腸炎、不明熱、表面傷或挫創傷、流行性感冒、眩暈、過敏反應、噁心或嘔吐、下呼吸道疾病、皮膚或皮下組織感染。以最近3年(98、99、100年)農曆春節期間的十大急診傷病來看,主要的急診疾病前五項大致相同,平均每日分別約有1,300至8,000餘人次的急診。歸納主要急診疾病的病因,主要可分三大類:首先是季節因素,年節期間為流感疫情高峰期,季節性疾病如感冒及病毒性腸胃炎成為春節期間急診次數較高的疾病,特別在6歲以下年齡組間占了約70%的急診次數,健保局特別提醒家長需注意小朋友的禦寒措施。其次病因為飲食因素如胃腸炎,呼籲民眾注意飲食衛生及適量飲食。最後病因為意外因素,如表面傷或挫創傷,民眾應多留心自身安全,避免意外發生。此外,健保局提醒民眾今年有較長的春節假期,如有診療需求,可上健保局網站「春節假期 安心就醫」專區查詢各鄰近提供服務的醫療院所,並多多關心家中長輩的健康,避免長時間久坐並維持低油、低鹽、低醣、高纖的良好食習慣,另外也需注意保暖措施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發生及惡化。

早晚溫差大  注意保暖小心感冒腸胃炎找上門

早晚溫差大 注意保暖小心感冒腸胃炎找上門#腸胃炎

今年氣溫冷得慢,天氣也不穩定,中午甚至出大太陽,早晚溫差大的天氣變化容易有感冒、發燒、腸胃炎情況發生,據媒體報導校園也出現B型流感傳染潮,加上這兩週是國中、小學月考時段,學生請假在家休息的比例也明顯增加。衛生局疾病管制處指出,根據往年經驗,每年十二月到隔年三月是流感高峰,一般感冒症狀多為鼻塞、流鼻水、咳嗽,流感會有高燒、頭痛、畏寒、全身痠痛、疲倦等症狀,只要符合兩個以上症狀,就極可能是罹患流感。這波流感病毒又特別喜歡侵襲喉嚨,許多病人咳嗽嚴重,咳到無力、失聲,也因早晚溫差大,醫院診所感冒發燒、腸胃炎病患又明顯增加,很多腸胃型感冒與B型流感症狀相當,最少都有連續三天上吐下瀉的反應。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南投醫院感染控制科衛教文章表示,勤洗手、蔬菜要清洗乾淨,避免生食生飲、注意居家環境衛生、新生兒餵哺母奶可提高嬰幼兒的免疫力這些都是預防腸胃炎的幾個簡單方法,若不慎患腸胃炎,要多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以避免脫水,建議在家多休息,少到公共場合,一般而言,會持續1 至6 天,但大多數的人感染病毒性腸胃炎之後都可以康復,沒有任何任後遺症。腸胃炎導致大腸穿孔 男童險致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873季節轉換期間 注意幼兒急性腸胃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924飲食不節制 腸胃炎搞怪瀉水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895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