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肺癌腦轉移昏迷 肺癌標靶治療後清醒

肺癌腦轉移昏迷 肺癌標靶治療後清醒#健康醫療網

2019-08-01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癌症雖然可怕,但只要不放棄治療,就有希望!有一名帕金森氏症患者不幸罹患肺腺癌,因出現腦部症狀昏迷,原以為是帕金森氏症惡化,打算就近至雙和醫院安寧治療。但該院胸腔科主任李岡遠評估可能是肺癌腦轉移,經使用EGFR標靶治療,不到幾天,患者就轉醒說話,控制病情已逾1年。李岡遠主任表示,EGFR標靶藥物不僅有助於對肺癌腦轉移的治療,也是美國指引推薦EGFR突變肺腺癌第一線藥物,可兼顧患者生活品質。 晚期肺腺癌基因突變多 標靶治療為首選 目前肺癌藥物包含化療、免疫治療和標靶治療。李岡遠主任說明,肺癌若無法開刀根治,標靶藥物是帶有特定基因突變病人的優先選擇。所謂標靶治療是透過藥物,阻斷造成癌細胞的「驅動基因」訊號,這些突變基因與腫瘤生長、轉移有關。尤其亞洲肺腺癌患者高達一半具有EGFR基因突變,若基因檢測吻合,標靶治療短期內有明顯成效。 標靶藥物如何選? 療效、副作用和價錢 EGFR標靶藥物已發展至第三代,至於治療肺癌該如何選擇?李岡遠主任分析,在不考慮價錢下,「療效」和「副作用」是關鍵。因為標靶治療肺癌患者已無法開刀根治,治療目標是控制腫瘤成長、盡可能活最久,目前標靶藥物療效都不錯,但都有抗藥性的問題。傳統一、二代藥物平均治療1年後(因人而異),腫瘤容易出現抗藥性,尤其一半的病患是T790M突變,治療會因而失效,對患者心理衝擊很大。 至於藥物副作用則是越小越好,讓肺癌患者能正常上班、照顧家庭。他提到,傳統化療效果有限,病人需要容忍與化療相關包含疲倦和白血球降低的副作用,標靶藥物較沒有上述副作用的困擾。但不同標靶藥物的副作用程度有異,一、二代藥物常見胸、臉等處皮疹,多手指腳趾甲溝炎等皮膚症狀,以及腹瀉、肝毒性。這些副作用雖不致命,但標靶治療患者活得久,長期會使人痛苦、不敢出門,生活受限。 新的EGFR標靶藥物也有相關副作用,但機率較低。不過目前新的EGFR標靶藥物仍屬自費,平均每個月要13-20 萬,建議肺癌病人和醫師討論合適治療。 肺癌腦轉移 EGFR標靶藥物效果佳 對於肺癌治療,化學結構經過改良的EGFR標靶藥物,可克服抗藥性問題和減少部分副作用發生的機率。李岡遠主任指出,新改良的藥物對於常見EGFR突變受體結合更精準,對產生抗藥性突變受體也可結合,延續療效,也較少攻擊到正常細胞的EGFR受體,避免出現皮膚、腸道副作用。 另外,近一半患者後續肺癌腦轉移,可選擇較容易穿透血腦障蔽的標靶藥物。他舉上述帕金森氏症患者為例,腦轉移很難在傳統影像檢查中排除,使用標靶藥物後,病情好轉眼睛可動、一個禮拜醒來,情況越來越好,雖然患者因帕金森氏症坐輪椅,但精神很好,已考慮復健。 離開診間就當正常人 既要治療也要兼顧生活品質 李岡遠主任提到,針對EGFR突變肺腺癌,美國治療指引已建議第一、二、三代EGFR標靶治療皆可作為第一線藥物,適當的治療與控制疾病,可延長總體存活率.目前尚有許多研究仍在追蹤,等待最後結果。針對許多患者遵循健保,先以一、二代標靶治療,出現抗藥性後再銜接第三代標靶,就像標靶治療代代相傳;他說,這也是一種方式,但並非每個人產生的抗藥性後,都有機會銜接第三代標靶,患者可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以長治久安為目標。 「離開診間你就是正常人,要有好生活。」李岡遠主任常告誡患者,現在藥物進步快、選擇複雜,如果被診斷肺癌晚期,不用灰心,建議基因檢測,仍有好藥可用,並多吸收醫療資訊,與醫師溝通治療,一定能兼顧療效與生活品質,有機會恢復正常生活 。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075    

台灣第一三共製藥培養優秀行銷人才 獲頒傑出MR認證

台灣第一三共製藥培養優秀行銷人才 獲頒傑出MR認證#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TPMMA)於1991年成立,數十年來與台灣的醫藥環境共同改變成長,匯集了商、政、學界各方專家,TPMMA對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的技術、人才、資訊、學術,不斷參與、改進、培養及提升。因此設立了醫藥行銷師(MR)認證,提昇藥品行銷暨管理、培訓及獎勵藥品行銷暨管理人才,促進藥品行銷暨管理人才體系的健全;協助藥業經營者培養藥品行銷暨管理人才,該協會頒發傑出MR證書給台灣第一三共股份有限公司,表彰該公司對醫藥產業發展的付出。 表揚傑出人才 取得MR認證後仍需持續教育 TPMMA理事長高孟熙一行人于7月29日前往台灣第一三共股份有限公司,頒發傑出MR證書給該公司林雪芬總經理;高孟熙理事長表示,MR認證制度的推動,歷年來受到衛生主管機關的多方協助,單位主管均親臨擔任認證訓練講師,對MR認證制度表示肯定與支持。目前我國之MR認證證照屬於個人資格且是業界自主,取得MR認證後6年內需接受120小時之持續教育,才能保有MR資格。   以病患為中心 第一三共與TPMMA理念相同 TPMMA推動MR(Medical Representatives醫藥行銷師)認證制度行之有年,醫藥行銷人員是最需掌握、銷售目標藥品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一群人,如此才能將專業知識提供給醫療人員,這與台灣第一三共公司「熱情創新,熱愛生命」企業標語,以及秉持「持續創造革新的藥品,並且提供能滿足多樣化醫療需求的藥品,為世人的健康,豐富其生活作出貢獻」的企業理念相同。因此對於TPMMA 推展MR認證制度以樹立完善的醫藥行銷倫理,建立世界水準的醫藥行銷體制,提升國家形象與競爭力也全力支持。 積極鼓勵同仁取得MR認證 對人們健康富裕的生活有所貢獻 台灣第一三共公司現職101位營業人員中有71位取得 TPMMA MR 資格認證,未來也將持續鼓勵藥業人才培育。第一三共公司具備高度使命感,不惜傾注全力穩定地提供最高品質的醫療產品和最高品質的醫療訊息,促進醫藥品適當和正確的使用,全力成為有道德,值得信賴及受尊重的製藥公司,庶不負社會的期待。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070/

子宮肌瘤治療新趨勢 海扶刀搭配新一代口服藥

子宮肌瘤治療新趨勢 海扶刀搭配新一代口服藥#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一名27歲剛結婚的女孩,跟丈夫去做婚前檢查,意外發現了11公分的子宮肌瘤,到各醫院求診都建議做開腹的肌瘤切除手術,輾轉得知有無創海扶手術,手術後核磁共振影像即顯示明顯的肌瘤壞死,一年之後肌瘤已經縮減到了7公分(約原始體積的三成)。之後開始嘗試懷孕就順利自然懷孕了,於足月產下男嬰。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婦女內視鏡科郭信宏醫師分享的是一位真實的案例。海扶刀適合仍想懷孕的子宮肌瘤患者,且若腫瘤過大、血流多,術前術後若能配合黃體素受體調節劑治療將會有更好療效。 子宮肌瘤恐不孕 好發40-50歲女性 郭信宏醫師說明,子宮是由內膜、肌肉層和漿膜構成有如海綿的構造,若肌肉細胞突變,造成特別容易接受卵巢荷爾蒙刺激,就有可能形成腫瘤,即俗稱「子宮肌瘤」。40-50歲之後的女性是好發族群,常見症狀有大出血、經痛、頻尿、腹脹、腹痛、便祕、下墜感,甚至肌瘤超過3公分以上就可能造成不孕症。 子宮肌瘤如何治療? 臨床上,會結合影像檢查、抽血檢測和患者症狀,來綜合評估肌瘤是輕、中或重度。一般來說,輕度以止痛藥加上觀察為主,中度則用荷爾蒙抑制藥物,重度則需手術。 子宮肌瘤一定要開刀? 微創手術可不留疤 手術治療患者常擔心手術傷口疼痛並留下疤痕,郭信宏醫師指出,目前微創手術進步飛躍,從原本多孔道,已經進步到經肚臍的單孔手術,傷口隱藏在肚臍內; 到現在已經發展到經陰道的自然孔手術,可以做到不留下疤痕,只要是良性腫瘤都可處理。微創手術如傳統的腹腔鏡手術或高科技的達文西手臂手術,都有單孔或自然孔的選項可供選擇。 除此之外,近來還有更新的無創手術,俗稱「海扶刀」手術(HIFU,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其透過超音波聚焦原理,集中能量使焦點(米粒般大小)超過攝氏60度,能消融破壞腫瘤。在術中,患者趴在手術台上,海扶刀的能量由下往上,穿透至患部深部,在焦點之處會產生熱量,但在焦點範圍外的「超聲通道」上的組織都是安全的。 海扶刀保留子宮生育功能 不適合海扶情況須先排除 經醫師評估後,海扶刀適用中度至重度肌瘤、不想有疤痕,尤其是希望保留子宮的患者。與有傷口的手術相比,海扶刀對子宮完整性沒有破壞,後續懷孕更安全。根據全球幾十萬筆海扶刀案例顯示,許多長久不孕的患者治療後,有莫名順利懷孕的趨勢,雖然目前尚無論文數據證實,但醫界有共識對懷孕有助益。 不過,郭信宏醫師坦承,海扶刀有缺點,腫瘤被燒灼後,不會馬上消失,約需花費1-2年讓壞死組織消融不見。且幾種狀況不適用海扶刀,例如腸子位於肚皮和子宮之間,造成聲通道不安全;皮膚曾經多次開刀,疤痕組織明顯;或核磁共振影像顯示腫瘤血流訊號異常豐富,很「張牙舞爪」,這樣血液會大量帶走焦點的熱量而減低療效。 這些情況配合黃體素受體調節劑 治療效果更升級 郭信宏醫師建議,如果腫瘤血流訊號屬於些微豐富,或術前有超過7-8公分,建議術前先使用子宮肌瘤治療藥物黃體素受體調節劑; 經藥物縮小之後,若腫瘤仍超過10公分,可能須討論第二次海扶手術以上才能消融乾淨,術後也建議使用黃體素受體調節劑。 他補充,術前用藥目的是讓腫瘤縮小、血管萎縮; 術後則是減少血流補給,優化手術效果,也避免復發。根據文獻顯示,每天口服1顆,持續3-6個月,腫瘤可縮減至原體積70%,血流也減少,療程加快,且副作用微乎其微;此外,服用黃體素受體調節劑還有一好處是服用7天後,可改善經期大出血,這項好處無論是肌瘤或是肌腺瘤都可適用。 郭信宏醫師提醒,子宮肌瘤患者應與醫師諮詢治療方式,找到中肯的治療建議。若是適用海扶刀,也可評估是否要配合黃體素受體調節劑治療,以達到較好的療效。 【延伸閱讀】 *子宮肌瘤怎麼辦? 開刀並非唯一解 *孕婦子宮肌瘤竟20cm 婦科醫師這樣建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069/

太空人血壓研究 有助治療姿勢性低血壓

太空人血壓研究 有助治療姿勢性低血壓#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 電影中,太空艙穿過大氣層時劇烈震動,太空人因返回地球時受引力影響,血壓過低而昏厥!美國心臟協會《循環》期刊一篇研究指出,若太空人每天運動1小時以上,並在返航時接受食鹽水靜脈注射,可降低因低血壓昏厥的風險。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教授Benjamin Levine指出,該太空運動方案也可用來幫助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 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 )患者。 太空人返回地球 血壓低易昏迷 根據《CNN》報導,日前全球歡慶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50週年紀念日,而許多太空計畫也促進醫學發展。目前,太空人若在低重力太空環境執行任務過久,乘坐太空船返回地球時,因地球引力激增,常造成血壓過低而昏厥。 這種情況類似許多人坐著或躺下,突然起身時,血液衝至腳底並遠離大腦,容易出現姿勢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發生昏厥等症狀。Benjamin Levine指出,太空人在太空待越久,昏厥的風險越高。 每天運動、補充體液 預防返航後昏厥 《News-Medical.net》報導,為降低太空人昏厥風險,研究團隊追蹤12名太空人的血壓、心跳,包含8名男性和4名女性,年齡介於43歲至56歲之間,他們在2009年至2013年間在國際太空站度過了6個月。 太空人被要求每天運動兩小時,進行阻力和耐力訓練,預防骨質和肌肉流失,尤其是心肌,並在返回地球後接受食鹽水靜脈注射。Benjamin Levine解釋,太空環境造成體液減少,而返回地球的過程加劇此現象,因此,太空人必須鍛鍊體能以保持心臟大小和功能,並且補充體液來適應地球引力。 研究顯示,透過上述預防措施,12名太空人返航後,都沒有昏厥等不適,顯示預防方案成功。 太空運動處方 有助直立不耐症患者 這類太空研究計畫也可嘉惠地球上的患者,Benjamin Levine提到,這項太空運動處方已經幫助許多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又稱直立不耐症)患者,該疾病好發於女性,症狀發作時可能頭暈,甚至昏厥。 不過這項實驗仍有缺失,包含樣本數過少,以及缺乏沒有使用預防措施的實驗對照組。 參考資料: 1. Exercise in space keeps astronauts from fainting when they return to Earth, study says. 2. Heart-related space research helps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oblem of low blood pressure. 3. Qi Fu et al. Impact of Prolonged Spaceflight on Orthostatic Tolerance During Ambulation, and Blood Pressure Profiles in Astronauts. Circulation. 2019 Jul 19.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19.041050. 【延伸閱讀】 「癌王」上身別放棄! 化療新藥「胰」路相伴 去墾丁玩中風復發 原因竟是未按時服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036/

莫名出血點、瘀青! 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恐腦出血

莫名出血點、瘀青! 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恐腦出血#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血小板不足10萬要小心 免疫性疾病恐上身 血小板不足,導致皮膚上有紅色斑點或皮下出血,是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的常見症狀。正常人血液中每微升有15-45萬的血小板,而血小板低下症的患者,每微升卻只有不到10萬。 台中榮總罕見疾病暨血友病中心王建得主任解釋,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的發生,是因為身體受到外來環境的刺激,例如病毒感染,造成身體會製造出攻擊自身血小板的免疫性疾病。 五成孩童會自癒 程度嚴重恐腦出血   成年人、老年人都可能發生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兒童則是好發在2-6歲,五成小孩會在發病後1個月內自行痊癒,一至兩成患者的病情可能持續一年以上。程度輕微的容易皮膚瘀斑、瘀青、流鼻血、牙齦出血;程度嚴重者,例如血小板每微升少於2萬者,就有高風險造成內臟器官自發性出血,千萬別輕忽。 王建得主任指出,自發性出血是指是發生在我們重要的器官的內出血,比如像腸胃道、泌尿道系統,但最讓人擔心的就是腦出血。 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 治療方式報你知 近年來醫療進步,大幅提高治療的療效與安全性,美國血液病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ASH)也更新了治療準則。第一線治療包括免疫球蛋白及類固醇等,療效不佳時;第二線治療可以考慮血小板生成素(TPO)、anti-CD20單株抗體治療或切除脾臟。不過研究發現,小孩切除脾臟,嚴重感染的風險會大於嚴重出血風險,因此建議作為較後續順位的治療。 王主任表示,在成年人跟兒童患者中,TPO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尤其在兒童,當考慮CD20或是考慮切脾時,應該優先考慮TPO,因為它是相對副作用及風險較低的選項。而TPO目前在台灣上市有兩個產品,一個是口服的,必須每天服用一次;另一個是針劑的,透過皮下注射,好處在於一週只要注射一次,它的作用就是讓骨髓、血小板的生成能力能夠增加。 目前TPO類藥物台灣已有條件的開放健保給付。口服的方便;皮下針劑較無肝毒性跟吸收的疑慮。 莫名皮下出血要警覺 愉快身心有益和平共處 醫師提醒,民眾若發現莫名皮下出血要有警覺,也要了解,現今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的各種治療只能預防嚴重出血,不能縮短病程,還是要定期追蹤病情,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放鬆身心、保持愉快心情,與疾病一起和平共處。 【延伸閱讀】 *洗腎易患副甲狀腺機能亢進! 擬鈣劑治療成效佳 *半相合骨髓移植 血癌治療新趨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2995/

減少化療副作用 胜肽標靶化療法一大突破

減少化療副作用 胜肽標靶化療法一大突破#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初期我探究癌症的基因,卻漸感沒意思,因為無法幫助患者,轉而研究治療癌症的方法。」高齡82歲的臺大醫學院病理學科所名譽教授林欽塘談起研究轉折,仍神采奕奕、思慮清晰地表示,為避免化療藥物副作用,他的團隊利用一種微脂體(liposome)來攜帶藥物,並接上特殊胜肽,能夠專一性送至腫瘤之處殺死癌細胞,又不會對正常細胞造成傷害,確保藥物的最大療效。 癌症化療副作用大 傷敵也傷己 林欽塘教授回憶學術生涯,他的研究都與癌症有關,起初專注探索癌症的基因,挖掘致癌基因的秘密,但十多年前,他突然覺得原本研究路線「沒有意思」,「因為對已經罹癌的患者沒有幫助,轉而投入尋找治療癌症的方法。」 「全球每年約有10%的病人死於癌症,雖然早期癌症開刀可以治癒,但大多數患者發現時已近晚期,需接受化療藥物治療。」但他指出,化療藥物原理是攻擊快速分裂的癌細胞,而許多分裂較快的正常細胞也會受波及,例如毛囊細胞、造血幹細胞等,出現掉髮、白血球降低等副作用,往往患者因副作用過大必須停止治療,癌細胞便趁機坐大。 胜肽標靶化療法 微脂體載具專車直送 林欽塘教授思考,是否能透過一種「載具」,來攜帶藥物至腫瘤所在之處,且不會傷害正常細胞。他的團隊利用噬菌體呈現的胜肽庫(phage-displayed random peptide libraries)來篩選出特殊胜肽,長度介於12個胺基酸之間,此種胜肽有特異性能結合癌細胞,卻不會結合正常細胞。 根據此方法,團隊首先鑑定出一種胜肽─L胜肽,其碳端(C-terminus)能與8種以上的癌細胞結合,但不會與正常細胞相結合。接著,團隊將L胜肽的氮端(N-terminus)共價鍵鍵結到含有化療藥物的微脂體(liposome)上,另一端仍能與癌細胞結合。透過此方法,就能將藥物帶入癌細胞,而殺死癌細胞。 林欽塘教授還提到,團隊在後續的研究中還篩選出「SP94胜肽」與「PC5-59胜肽」,此2種胜肽都能與癌細胞膜及腫瘤內的微血管細胞膜結合。其後續動實驗更證實,「相較於沒有使用載具攜帶藥物的組別,老鼠解剖後臟器毀損嚴重,而使用載具攜帶藥物治療的老鼠則沒有此問題。」驗證其能抑制腫瘤生長,並降低化療藥物的副作用。 申請國際專利 多國邀請演講 該胜肽標靶藥物研究已取得國際專利,獲得全球學術單位肯定。林欽塘教授說,光是去年就有42個國家邀請他針對此題目演講,今年也有20多國力邀,但礙於時間、體力有限,他僅能割捨不少國家,在能力範圍內多與各國專家交流,語氣中透露出惋惜。 林欽塘教授回憶,曾有幾個國際藥廠聽完他的演講,都對此胜肽標靶很感興趣,但礙於他正與台灣生技公司合作,因此都委婉回絕了。不過目前台廠自主研發資金募集不易,計畫暫時中斷,他已準備去他國發展,繼續追尋治療癌症的旅途。 【延伸閱讀】5.5公分肝癌大腫瘤 一二線標靶治療有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040/

去墾丁玩中風復發 原因竟是未按時服藥

去墾丁玩中風復發 原因竟是未按時服藥#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原本應該是一場開心的旅行,沒想到卻因疏忽釀成中風悲劇。一名年約60歲阿伯曾中風,但復原狀況不錯,便與親友四處遊山玩水,有次安排墾丁旅行,原本規律用藥預防中風復發的他,認為只有三天兩夜,沒用藥應該沒關係,因此沒帶藥出門,沒想到旅程進行到最後一天,竟中風復發,親友緊急送他到當地醫院急診,經過一番波折,終於轉診至台大醫院繼續接受救治,所幸撿回一命。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蔡力凱指出,腦中風分為缺血性(也稱腦梗塞)與出血性中風(也稱腦溢血),其中缺血性中風病例約占8成,一旦中風過,再度中風的機率會大幅升高。當再度中風,不只症狀加重、失能機率增加,死亡風險也直線上升,對中風患者而言,預防中風復發,可說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控制風險因子 預防中風復發 預防中風復發主要分為「飲食、生活習慣的調整」、「規律服用預防中風復發藥物」兩大方向。蔡力凱醫師分析,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問題、運動習慣、情緒壓力等都會影響中風發生機率,過去曾中風的病患,若合併三高問題,飲食上就得視情況少鹽、少油、少糖,也要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改變飲食,中風風險因子才能有效獲得控制。 目前臨床上,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為主要用來預防缺血性中風復發的治療,幫助保持血液循環通暢,以減少中風復發風險。而抗血小板藥物包括阿斯匹靈及其它相對較新型的抗血小板藥物。如果病患合併特定的心臟疾病,則會考慮使用抗凝血劑。   ▲蔡力凱醫師提醒,改變生活習慣、規律用藥雙管齊下,才能有效避免中風復發。 精準用藥 腸胃較不會受影響 蔡力凱醫師表示,阿斯匹靈是傳統的抗血小板藥物,可有效預防中風,不過約1、2成的患者用藥後可能會產生胃痛、火燒心等腸胃不適症狀,或出現腸胃出血,更有人嚴重到解黑便,年長者因腸胃道較弱,產生上述副作用的機率更高。相較之下,較新型的抗血小板藥物相對比較不會引發腸胃不適副作用。無論使用哪款藥物,都得經醫師專業評估,醫師會視患者情況給予適當藥物,才能有效預防中風,並避免副作用干擾生活品質。 蔡力凱醫師叮嚀,曾中風的民眾千萬不要以為停藥兩、三天應該不會有事,臨床上也曾遇到民眾出國沒服藥,結果在國外中風,治療、轉診就顯得更棘手。另外,民眾出現藥物副作用,一定要和醫師討論,三高等問題也要穩定控制,以擺脫中風復發夢魘。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2985/

「癌王」上身別放棄! 化療新藥「胰」路相伴

「癌王」上身別放棄! 化療新藥「胰」路相伴#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38歲男子因持續感到腹脹、食慾不振,三個月內,體重掉了快三公斤,前往腸胃科就診。醫療團隊檢查發現,男子其實已是胰臟癌晚期,且癌細胞還轉移到了肝臟,無法透過手術根除。但男子正值壯年,家中又有三名年幼子女嗷嗷待哺,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高強度化療,爭取一線生機。他歷經三個多月的治療後,胰臟與肝臟的腫瘤都明顯縮小,「配合治療還是有機會控制疾病,說不定還有機會動手術切除腫瘤。」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官鋒澤談到這名患者病情的顯著改善時,難掩振奮之情。 患者年紀大、症狀不明顯 癌王存活率僅6% 胰臟癌五年存活率只有僅僅6%,「癌王」封號並非空穴來風。官鋒澤說,胰臟癌相較於其他癌症,存活率之所以偏低,主要可歸咎於超過三分之二的患者都是65歲以上的老年族群,且難以早期發現。其症狀依腫瘤所在位置有所不同,如腹脹、體重減輕、黃疸、右上腹不明腫塊或疼痛、茶色尿、糞便呈白蠟狀或浮油等,但由於這些症狀大多缺乏特異性,經常容易被忽略,加上胰臟位於腹腔深處,檢查不易,都使得多數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 晚期患者難手術 健保化療續命   官鋒澤解釋,手術切除腫瘤是唯一讓胰臟癌患者有機會痊癒的治療方式,但因為難以早期發現,患者確診時可能已經有肝臟或腹膜等部位轉移,且胰臟周邊的血管系統複雜,加深手術難度,使得只有不到兩成的患者可以接受手術。 而無法接受手術的病人,則多以接受全身性化療為主,除了溫和的第一線治療外,可改善患者食慾不振與疼痛的狀況外,現在也有第二線治療納入健保給付,可增加疾病控制率跟存活機率,臨床試驗更證實可延長亞洲患者整體存活期達9個月。 不必對化療卻步 搭配藥物可降副作用 「雖然胰臟癌目前的治療選項不多,但經過好的選擇,還是可能出現較好的預後。」官鋒澤指出,許多病人都對化療有錯誤認知,認為其毒性強,會造成嚴重掉髮或噁心嘔吐,但其實透過醫病溝通,搭配其他藥物,就可有效降低副作用,如前述患者就對化療適應良好,生活品質並未受到太大影響,鼓勵患者不必對化療卻步,還是積極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03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