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腸胃不適怎麼辦? 養胃法全公開

腸胃不適怎麼辦? 養胃法全公開#健康醫療網

2020-03-10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現代人多忙碌,以致三餐多不定時,進而使得腸胃深受其害,且容易出現胃酸逆流的問題,胃酸逆流是腸胃問題反映出的一種病理現象,千萬不能忽視潛藏的腸胃問題。中醫師重申,胃需要胃酸,如果靠抑制胃酸只是一時緩解假象,中醫調理腸胃紊亂是從整體,從氣調理順暢,藥廠製藥要先求不傷身,成分不致癌、不傷肝腸胃,不能有制酸劑,才不會解決片面的問題,而製造出其他問題。 要養好胃 和五行中的戊己土有關 中醫治療疾病,調養身體健康講究五行,而要養好胃,則是和五行中的戊己土有關;李深浦中醫師解釋,甲乙是屬木,木生火是丙丁,火生土是戊己,土生金是庚辛,金生水是壬癸,這就是所謂的十天干,而五行中的中間就是土。常說「自己」,其中的己就是胃;所以,要懂胃,最要緊的就是要懂己,胃是身體中的最中心點。而丙丁是火,心與小腸是火,當心常放在胃時,胃就會健康,運轉好時,有「自己」,心常在胃,懂得方法,就不必吃藥,在不得已時才吃藥。 心神放在胃 胃自然會健康 李深浦中醫師小時候也有胃酸逆流,甚至會噴到鼻子,且有胸悶、呼吸困難,在二十二歲以前仍有胃酸逆流。李醫師說,雖然小時候已經開始學靜坐,但無法悟到最上層,領悟力還沒有那麼好;其實,心能放在胃,就是健胃,注意力放在胃,睡覺前心神放在胃,胃自然會健康。 病從口入 從飲食開始不要暴飲暴食 其次,就是不要暴飲暴食,李深浦醫師指出,暴飲暴食怎麼會健康,一下子太熱太冰太辣或太酸,身體是鋼鐵做的都不行;因此,調整自己的生活要從飲食開始,所謂禍從口出病從口入,要管制吃進去的東西,不管制當然不健康。 要有常識來吃東西 營養和溫度都要注意 吃太快也會出問題,李深浦中醫師進一步指出,有的人只在乎口感,好吃就拼命吃,身體機能要有常識的吃東西,吃的營養和溫度都要注意,即使是喝湯,過量的湯,胃中有太多水,排水的功能也要顧好。中醫講土可以剋水,但是太多水,身體的機制也會被沖亂,所以喝水要節制,水溫也要控制。 將「自」和「己」放在一起 胃才會健康 李深浦醫師強調,胃腸的運作並不是只有胃,心臟的血液循環是否良好也很重要,有人一吃飽就會胸悶,想打嗑睡,這就是身體無法正常運作,有可能是吃的過量,血液都跑到胃腸,頭腦沒有精神,這時一定要閉目養神十分鐘,而胃腸不好一定是沒有顧到自己;因此,「自己」就是要閉目觀心休息,將心注意到胃,常常將「自」和「己」放在一起,胃才會健康。 食慾好消化好 血液循環與體氣循環好 年近八十的李醫師說,自從將心放在胃的方法後,五、六十年胃沒有生過病,也沒有發生胃酸逆流的情況,偶爾胸悶時,吃一點順氣的藥就好了。李深浦醫師認為,腸胃是否健康,氣順很重要,會胸悶與胃酸逆流,就是血液循環不好,體氣不順,代表吃太多或太快,換句話說,本身的功能多好才能吃多少,功能不好就要少吃;他說,時常要勞動做粗活的人,吃起飯來很香,而有錢人一餐吃幾千元不見得好吃,因為食慾好消化好,不用很貴的食物都會吃得很享受,味覺好不好關係到健康。 胃腸健康一定隨和 五行運轉好得人和 中醫所謂十天干與五行運轉的奧妙,就是「自己」在生命中最為關鍵,李深浦醫師這樣解釋;而五行運轉得好,胃也會比較健康,生活也會幸福得人和。生命中最關鍵是得人和;胃會好,是隨和不會嫌東嫌西很隨緣,不隨緣胃腸也會不太好。所以胃腸健康的人,會比較隨和,而屬土的人相較就比較圓融。 胃經互動 腸胃氣順治療一套消化系統 李深浦醫師分析,脾胃不是只有胃,營養到小腸、心肺與組織,到大腸後產生氣就是胃經,都是互動的,因此治療胃酸,若只控制胃酸是不夠的,腸胃氣順是治療整套消化系統,不只是治胃酸而是胃腸的氣流與營養是否順暢,整個身體互動良好,才能均衡全身的健康。 中醫的偉大是整體性 不只講病而是講健康 胃酸逆流只是制酸並不能治本,就像打麻醉針,而中醫治療胃酸逆流不只是胃,而是整體治病的角度。李深浦說明,中醫不僅只看胃酸逆流,而是講究整體的需要,因為全身都需要配合一起調養。中醫的偉大是整體性,不可只單看胃腸,只講病只看潰瘍,而是顧及全身的氣血循環。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45347/

中風痊癒就不用吃藥?醫:千萬毋湯!

中風痊癒就不用吃藥?醫:千萬毋湯!#健康醫療網

2020-03-11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有些中風病患只是輕微無力,一個月就痊癒,他們覺得自己好了,就不用再吃藥,但停藥後,有人就在一、兩年內再度中風!」臺南新樓醫院醫務秘書暨神經內科主任陳滄山面對部分患者輕忽中風復發危險性,深感憂心。 根據2017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腦中風等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四名,此外,每年另有約1萬7千多人因腦中風失去自主生活能力。一旦中風,10名患者中有1人一年內會再度中風。 再度中風,情況可能更惡化 在中風患者當中,糖尿病、高血壓與高血脂症(三高)等慢性病患者,或有抽菸習慣的人,都是再中風高風險族群。陳滄山主任指出,多數再中風患者的症狀比上次中風嚴重,原本一手一腳無力,再度中風,可能四肢行動都受影響,或語言能力退化,吞嚥困難甚至產生血管型失智症、血管性巴金森氏症等嚴重併發症。 陳滄山主任分析,預防再度中風策略,須視每個人狀況不同進行調整,舉例來說,中風患者以缺血性中風(又稱腦梗塞)占多數,約占8成,另兩成為出血性中風,而缺血性中風患者必須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避免形成血栓,引發二度中風,當定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患者再中風風險可減少約三分之一。若搭配飲食、生活習慣調整、戒菸與三高等慢性病控制,並保持心情愉快,中風復發風險可進一步下降。 擅自停藥,病患置身再中風風險 不過在門診中,陳滄山主任觀察到部份中風患者在復原後擅自停用藥物,因此身陷再中風危機,而背後原因主要有兩大類:第一,患者中風症狀消失便自認不用服藥,輕忽再中風威脅:第二,患者用藥後出現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藥物副作用,因而擅自停藥。 對於第一種患者,陳滄山主任多會苦口婆心,持續進行衛教宣導,若是第二種,便會建議更換較新型抗血小板藥物。陳滄山主任解釋,目前抗血小板藥物以阿斯匹靈為第一線用藥,而阿斯匹靈常見副作用包括胃痛、胃潰瘍、胃食道逆、胃出血等,也有人嚴重到貧血、解黑便。另有患者用藥後產生長紅疹、眼皮腫、嘴唇腫等過敏反應,上述患者就得考慮更換其他種類抗血小板藥物,像較新型抗血小板藥物因機轉不同,較不容易出現胃潰瘍、腸胃不舒服、胃食道逆流等副作用,對民眾預防再中風,提供另一種選擇。 出現FAST警訊,盡快就醫 陳滄山主任也提醒,民眾一定要對中風症狀提高警覺,當出現「FAST」中風警訊,務必盡快就醫,爭取三小時黃金救援時機,F指的是Face,代表臉部表情不協調,A指的是Arm,代表雙臂平舉,一手無力,S為Speech,代表講話流暢程度變差,T則是Time,就是把握時間盡快就醫,避免腦中風惡化。關於急性腦中風的症狀辨識可能有不同的口訣,但是核心精神都在於這三種神經功能缺損的症狀,並強調及早就醫。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070/

【心臟權威魏崢專訪】重團隊、追求高規醫療 魏崢的醫途「沒有後悔」

【心臟權威魏崢專訪】重團隊、追求高規醫療 魏崢的醫途「沒有後悔」#健康醫療網

2020-03-11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談到心臟,振興醫院院長魏崢是台灣首屈一指的權威,完成台灣首例心臟移植的他,也開發出用於主動脈剝離治療的鈦金屬人工血管接環,大幅提高手術成功率,成為台灣首個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可植入性心血管醫療器材。 逼不得已走上手術台 首次執刀歷歷在目 儘管現在已行醫近40載,回憶起首次執刀,魏崢院長只有一句「逼不得已」。當初在三軍總醫院擔任總醫師的他,操刀第一位病患是一名中校,需要置換主動脈瓣膜,同時還要做冠狀動脈繞道,算是相當困難的手術。 當時,其他更資深的醫師都不在,但病人不能等,魏崢說:「我很誠實地跟他說,你是我第一個要開刀的病人,他說,我革命軍,什麼都不怕,也不怕死!」後來手術也相當成功,想起這第一位把命交給他的病人,魏崢院長還是鬆了一口氣。 動手術 先有團隊才能救命 一般在手術室裡,除了執刀醫師,現場還有麻醉醫師、麻醉護士、體外循環技術師兩位、刷手護士、流動護士、外科助手兩位共9人。「有團隊才可以成就一件事,才可以救命」魏崢相當看重團隊,就算是術前打掃手術室的清潔人員,也是成就一場成功手術的重要成員,缺一不可。 魏崢說這就像指揮一個樂團一樣,主醫師不能只專注在自己的刀上,還要指揮其他人一起協調工作,否則一點小差錯,病人的命就沒了。歷經過大大小小的手術,時至今日身為院長的他,還是一心只想帶給病患最好的醫療品質,服務更多海內外患者。 醫院不為賺錢而生 顧好醫護人員才能給海內外病患好醫療 「不是只有在醫師來之前看他的能力,進來以後在各方面還要想辦法再進步」,魏崢相當重視人才培育,除了外在能力,也希望顧及醫療人員的心理素質,「你沒有把自己員工照顧好,他怎麼去照顧病患?」,他說,病人本來心情就七上八下,所以醫院,就是要提供他們一個能安心接受治療的地方。 「醫院本身不是為了賺錢」,魏崢道出經營醫院的現實面,讓財務平衡同時,也要有適度盈餘發展、增添有利於病患的設施。振興醫院正籌劃心臟專科大樓,整合心臟科相關醫療資源,包含病房、手術室,優化醫療動線,能提供更好的服務。 蓋心專大樓求高規國際醫療 魏崢院長的醫途「沒有後悔的機會」 大樓內除了心臟專科,也即將開啟振興國際醫療之路。「別人大老遠到這裡接受治療,一定是尋求比較高的品質」,魏崢不斷強調醫療高品質,不論是海外華僑或是外籍病患,他也有信心除了心臟專科,在其他科別也能率領振興醫療團隊發揮所長,不讓「國際醫療」淪為氾濫的口號或噱頭。 堅定著做好醫療的信念,魏崢說,「小時候也沒想到會當醫生,也算是誤入,不能說歧途,命運擺佈你走到這條路,好壞不一定,但人生沒有後悔的機會,走了哪一條路,好好的做就可以了。」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405

配老花「看走眼」!原來是甲狀腺造成眼病變

配老花「看走眼」!原來是甲狀腺造成眼病變#健康醫療網

2020-03-10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台中46歲王先生有抽菸習慣,最近覺得老花眼變嚴重,決定配戴多焦點鏡片矯正,但發現看東西會斜斜的,且有兩個影子,到眼科檢查視力均正常,唯有右眼竟無法向上轉動,進一步檢查發現竟是甲狀腺眼病變所致,經戒菸、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以及改戴單焦點鏡片、稜鏡矯正複視後,李先生視力已恢復正常。 甲狀腺眼病變 右眼無法轉動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顧蔚寧表示,注重外表的患者以為自己上了年紀有老花眼,日前赴眼鏡行配了一副近萬元的多焦點近視老花眼鏡,沒想到戴了後卻更不舒服,至眼科檢查發現雙眼矯正視力均1.0,角膜、視神經與視網膜檢驗皆正常,但右眼有大約六個稜鏡角度的下斜視,使右眼無法向上轉動。 因患者並無右眼外傷骨折的病史,懷疑可能是甲狀腺功能異常或眼窩腫瘤問題,於是安排接受甲狀腺功能抽血檢查與眼窩電腦斷層,檢驗結果顯示,患者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與甲狀腺特殊抗體的異常,同時電腦斷層顯示有眼外肌肥厚的情況,才使得患者右眼無法向上轉動,故確診為甲狀腺眼病變。 以為眼疾問題 卻是甲狀腺病變 顧蔚寧醫師介紹,典型的甲狀腺眼病變會造成大眼、凸眼、眼瞼攣縮,部分病人會有角膜病變、斜視與複視眼、外肌肥厚造成眼球轉動困難等,嚴重者甚至造成視神經壓迫,有失明的可能;但李先生因無外眼部的典型表現,也不知道自己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此時診斷上就需仰賴醫師的經驗、抽血報告和電腦斷層檢查。 顧蔚寧醫師指出,除了將患者轉介新陳代謝科進行甲狀腺功能亢進治療外,也建議患者不要配戴多焦點眼鏡,改用單焦點鏡片加上稜鏡矯正複視的症狀,同時強烈衛教患者務必戒菸,因抽菸會使甲狀腺眼病變更嚴重,上述作法都讓患者症狀大幅改善。 內視鏡眼窩減壓 改善失明風險 若是嚴重甲狀腺眼病變的患者,可經由眼外肌調整手術矯正,若眼睛變大、變凸,可做導航內視鏡眼窩減壓手術,與眼皮調整手術改善外觀,而最嚴重的甲狀腺眼病變造成的視神經壓迫,需緊急做內視鏡眼窩減壓手術治療,以搶救視力。 顧蔚寧醫師提醒,大多數甲狀腺眼病變的患者,只要定期至眼科門診追蹤,並配合新陳代謝科醫師服藥,不抽菸、使用人工淚液保養,就能大幅降低失明風險,並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395

每天吃一顆蛋似乎OK BMJ研究:找無心血管疾病關聯

每天吃一顆蛋似乎OK BMJ研究:找無心血管疾病關聯#健康醫療網

2020-03-09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 每天吃一顆蛋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嗎?《英國醫學期刊》一項統合分析(Meta-analysis)研究發現,平均每日吃一顆雞蛋,找無與心血管疾病的關連。不過,加州大學助理教授Andrew Odegaard表示,營養與健康的研究受很多因素影響,判斷蛋的攝取量時,應考慮個人健康和代謝情況。 每天一顆雞蛋 找無心血管疾病關聯 根據《WebMD》,雞蛋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爭論數十年,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花費32年,追蹤美國17萬女性和9萬男性的飲食習慣,這些人研究之初都沒有癌症、糖尿病和心臟病。 研究也分析了另外28個研究,含括170萬人資料,發現在歐洲和美洲族群,一天一顆蛋與心血管疾病也無關聯。甚至對於亞洲人,每天吃一顆蛋還有預防效果。 「適量攝取─每天一顆蛋,和心血管疾病無關聯。」針對超過一顆蛋怎麼辦?按計畫主持人哈佛大學營養學與流行病學教授Frank Hu告訴《CNN》,其實很少人平均每天吃超過一顆蛋,大部分是每週1-5顆,實際上少於每天一顆。 針對該研究,塔夫茨大學心血管營養實驗室主任Alice Lichtenstein認為,結果符合美國心臟協會2019膽固醇指引和2015年美國飲食指引。他更補充,指引建議以全蛋取代全脂牛奶、加工肉品和紅肉。 雞蛋營養價值高 膽固醇卻容易超標 加州大學助理教授Andrew Odegaard提到,一顆蛋含有75卡的熱量,可提供7克優質蛋白質,5克脂肪和1.6克飽和脂肪,以及鐵、維生素、礦物質和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等營養。而且價格便宜。 儘管有許多優點,一顆蛋卻含有185毫克的膽固醇,目前指引建議一天膽固醇攝取量約300毫克,或者飽和脂肪熱量低於一天的10%。Andrew Odegaard說,雞蛋是否引發心血管疾病風險已爭論數十年,有研究發現攝取過量雞蛋與壞膽固醇升高有關,提升冠心病風險。他不認為,這項爭論會終止,但最新研究確實能讓議題「冷卻」一段時間。 不過,他提醒,該研究是觀察研究,無法證實因果關係,而且營養與健康的研究受很多因素影響,判斷蛋的攝取量時,應考慮個人健康和代謝情況。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39

乾癬性關節炎不敢「輕舉妄動」! 小心反釀關節僵化攣縮

乾癬性關節炎不敢「輕舉妄動」! 小心反釀關節僵化攣縮#健康醫療網

2020-03-09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掀開衣袖,紅斑、破皮映入眼簾,翁小姐受乾癬困擾多年,近兩年甚至合併乾癬性關節炎,害怕活動會加劇關節炎症狀,所以不敢「輕舉妄動」。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李政源表示,很多患者起初只有發生皮膚病變,隨著疾病進展,會合併多處關節腫痛,因此,醫療端會謹慎篩選關節不適的病人,協助潛在的乾癬性關節炎病患及早接受治療。 動起來 適度運動有助維持關節活動度 台灣至少有11萬名乾癬患者,其中3成很可能進展成乾癬性關節炎。大部分患者怕痛所以不敢動,研究卻發現,不活動反而容易導致關節僵化、攣縮。 李政源醫師指出,乾癬性關節炎較常見的用藥,除了早期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還有免疫調節藥物,若使用上述藥物症狀仍未改善,現階段也有生物製劑,對乾癬性關節炎病情控制都有幫助。目前針對使用藥物達六個月未改善,且症狀符合三個或是三個以上的關節疼痛、腫脹的患者,可在醫師評估下向健保提出申請使用生物製劑。建議患者就自身狀況,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選擇。 李政源醫師說,乾癬性關節炎的病人除了使用藥物治療外,應適度運動以維持關節活動度,建議平常可以多進行散步、騎腳踏車、游泳等運動,在能接受的疼痛範圍內適當地伸展活動,配合藥物治療,降低關節變形的風險。醫療團隊也會協助轉介患者到復健科進行物理治療,協助復健。 336防禦法則 防範病情加劇 醫師提醒,若有皮膚乾癬,可透過336防禦法則協助判別是否有乾癬性關節炎的徵兆,336防禦法則指:皮膚、頭皮、私密皺褶處這3個部位發現有皮膚乾癬;關節開始出現僵硬、腫脹、疼痛等3大警訊,就該把握6個月黃金治療期,及早治療以防範病情加劇,也有助於恢復原本良好的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392/

淋病感染泌尿道症狀會是... 嚴重併發症真要命

淋病感染泌尿道症狀會是... 嚴重併發症真要命#健康醫療網

2020-03-06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 時常在門診等候區,看到戴著口罩滑著手機的年輕人,進了診間馬上焦急詢問:「醫師,我這幾天尿尿的時候會感覺灼熱疼痛,分泌物也比較多,上網查詢好像是…」,經過仔細詢問病史後,醫師判斷需要進行身體檢查,一脫下長褲,發現內褲上沾有許多黃白色的膿液。 尿道出現黃綠色膿性分泌物 恐是淋病引起感染 這是在泌尿科的診間常見的情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莊梓昱表示,年輕男性病人近期有性接觸史,排尿時有明顯灼痛感,合併尿道口有分泌物,需要高度懷疑是性傳染病引起的尿道炎。這樣的情況可以分成兩類,淋病性尿道炎以及非淋病性尿道炎。 以淋病為例,男性約2~7天後出現尿道黃綠色膿性分泌物,少數免疫力較差病患,甚至會出現心內膜炎或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診斷則是以細菌培養或蒐集分泌物進行檢查;而非淋病性尿道炎則以披衣菌感染為大宗,尿道分泌物較為半透明,排尿刺痛,若不慎後續可能形成副睪炎。 性傳染病女性症狀不明顯 建議接觸伴侶要篩檢 莊梓昱醫師提及,若症狀出現的早期,開始接受針劑抗生素合併口服藥物治療,成效通常都不錯,但仍須門診追蹤是否產生尿道狹窄等後遺症。且須注意在治療期間禁止性行為。另外,這些性傳染病在女性身上,症狀通常較不明顯,而且容易成為帶原者,因此,男性患者最好能帶著發病前10天有過性接觸的伴侶一同前來篩檢。 建議大家在享受性愛的過程前,能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定期接受篩檢,了解可能的風險,保護自己及心愛伴侶的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350

當心!新冠肺炎、流感雙雙來襲 慢性病患者罹重症機率高

當心!新冠肺炎、流感雙雙來襲 慢性病患者罹重症機率高#健康醫療網

2020-03-06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擴大,確診案例連連攀升,知名醫學期刊(The Lancet)發表有關COVID-19的研究顯示,收治的99名個案,超過5成(51%)是慢性病患者,推估慢性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花蓮慈濟醫院腎臟內科賴宇軒醫師表示,上述研究收治的新型冠狀病毒肺個案中,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就占了四成,這類患者因為免疫功能比較弱,更容易感染疾病。 慢性病治療不能停 擔心多重用藥應先諮詢醫師   臨床上常見到患者因為疏忽慢性病控制,造成病情急轉直下。賴宇軒醫師提及門診有位60歲女性個案,因擔心感冒藥與慢性病藥物不能合併服用,自行停用慢性病藥物,未料不到一週就因為血壓及血糖過高,出現意識不清的症狀,被送急診。他呼籲慢性病患防疫的同時,也應兼顧慢性病的控制。 「慢性病控制是一輩子的功課,千萬不能任意喊停!」賴宇軒醫師提醒患者有疑慮時應先諮詢主治醫師,勿自行中斷慢性病治療。根據美國心臟學會的治療指引,慢性腎臟病、糖尿病或有蛋白尿患者血壓建議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若血壓超過建議標準,除了調整飲食與運動外,應與主治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案。 現今高血壓藥物有血管張力素受體抑制劑、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鈣離子通道抑制劑、利尿劑等不同種類的用藥選擇,醫師會依據患者臨床狀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此外,對於合併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建議優先使用具有腎臟保護功能的血管張力素受體抑制劑類藥物,臨床試驗證實有助降低腎病變發生風險或延緩惡化為末期腎臟病。 流感併發重症致死率高 疫情期間更應自保   除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慢性病與流感也息息相關,根據疾管署統計,80%流管重症患者具有慢性病史。 台東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邱威儒醫師進一步說明,慢性病患者因為抵抗力不佳,容易感染流感。慢性病患者若感染流感,耐受性也會比一般人差,進而演變成流感重症;舉例來說,高血壓、心房顫動的患者一旦感染流感,將有高風險發生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等嚴重併發症,這也是流感的主要死因之一,足見慢性病的控制的重要性。 邱威儒醫師舉心房顫動為例,患者應注意控制心跳,有部分病患需要矯正為正常節律,而維持正常心律的方式則包括藥物與電燒,早年治療心房顫動藥物的療效不佳或副作用高,所幸,現階段有相對新型的抗心律不整藥物加入治療選擇,改善過往副作用嚴重的問題。 治療選項多元化 積極防治降低風險 臨床試驗證實,相對新型的抗心律不整藥物有助於減少心血管疾病的住院與死亡風險。對於早期陣發性心房顫動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由於用藥方便再加上副作用少,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也提高用藥的意願。 慢性病與流感本身不可怕,重點在於調整心態,積極面對治療。邱威儒醫師解釋,在慢性病治療方面,醫師都有豐富經驗,治療選擇也相當多元,能應對患者不同需求。在流感防治部分,政府相關政策齊全,慢性病患者可以優先注射疫苗,雖然疫苗不能100%預防感染,但如果先施打疫苗,感染流感的嚴重程度也會相對低。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36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