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視力變差要當心!白內障過熟恐引發青光眼

視力變差要當心!白內障過熟恐引發青光眼#健康醫療網

2020-01-03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72歲的梁爺爺,因為視力突然越來越模糊,行動變得更加緩慢,一開始以為只是年紀大了並不特別在意,但家人發現情況越趨嚴重,督促爺爺檢查後,發現竟然是過熟的白內障併發青光眼導致,也因為太晚就醫,爺爺的視神經已萎縮,造成周邊視野受損,所以行動才如此受限。爺爺嚷著想恢復以前清晰的視力,但不想戴老花眼鏡,經德安眼科林耀華院長施以白內障手術置換「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後,爺爺雙眼視力成功恢復為1.0,看遠、看中近距離一次搞定,解決了生活中的諸多不便。 換眼鏡仍看不清 小心白內障過熟 林耀華院長解釋,白內障是老化過程中,眼睛水晶體使用久了,累積許多紫外線傷害,造成水晶體混濁硬化,如同「玻璃」舊了產生霧化的現象。白內障初期沒有症狀,但隨著年紀的增長,透明的水晶體變得混濁進而影響視力,即使戴眼鏡也無法矯正,而當視力低於0.4時就會影響日常生活,應盡速就醫。 白內障不治療很嚴重嗎?林院長指出,台南多數獨居老人不方便就醫,就醫也害怕手術,常選擇聽信偏方,導致視力越來越模糊,不想出門、開車,就算在家電視也看不清楚,生活品質嚴重惡化。水晶體過熟,而引發急性青光眼及頭痛等症狀,也導致手術難度大增。患者一旦視神經萎縮,即使手術成功,視力可能也無法完全恢復,甚至有失明風險。 白內障手術快、無疼痛 輕鬆完成人工水晶體置換 白內障需以手術清除並置換人工水晶體。林耀華院長說明,白內障手術以超音波乳化術為主,在眼尾施以微小傷口,伸進超音波探頭,乳化並吸除白內障,再植入人工水晶體,「就像換新的玻璃,手術只要幾十分鐘,僅表面麻醉,幾乎沒有痛感,術後即可回家。」 林院長提醒,術後要減少劇烈運動、戶外活動,避免水流入眼睛,且一定要定時點抗菌、消炎的眼藥水,就可避免感染。 單焦點、多焦點、長焦段人工水晶體 怎麼選? 現代人對視覺品質要求高,遠中近視力都要兼顧,要能開車、看電視,還要能滑3C產品。醫師視患者需求建議人工水晶體,並評估患者配戴老花眼鏡的接受度非常重要。人工水晶體可以區分「單焦點、多焦點和長焦段」三類。「單焦點水晶體」可以看遠,但看中近距離須配戴老花眼鏡;「多焦點水晶體」則補足中近距離需求,但夜間較容易出現眩光、暈光、遠處視野偏暗等情況,容易影響夜晚視覺品質。不過,隨著技術演進,眩光問題已逐漸改善。 而「長焦段水晶體」降低了眩光、暈光的影響,提供中到遠距離長範圍的連續視力,一併解決近視、和老花問題,病患普遍術後滿意度良好。對於經常外出、運動或有夜間用眼需求的患者,會是一個可以優先考慮的選項。林院長另外補充,其實散光也會影響遠中近視力,若有需求,患者也可以利用散光矯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來同時解決白內障及散光情況。 預防紫外線 避免白內障早報到 林耀華院長表示,曾有過幾位獨居老人的患者案例,因為很久沒出門上菜市場、運動,鄰居上門關心並陪同就診才驚覺得了白內障。民眾應多留意視力是否發生變化,若有疑慮應盡速就醫,以免視力持續惡化影響日後手術恢復。他也提醒,民眾應減少眼睛過度曝曬紫外線,出門盡量配戴太陽眼鏡,並多吃抗氧化的食物,應可預防白內障提早報到。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677/視力變差要當心白內障過熟恐引發青光眼

頭髮日漸稀疏怎麼辦?皮膚科醫師教你保養、治療

頭髮日漸稀疏怎麼辦?皮膚科醫師教你保養、治療#健康醫療網

2020-01-06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頭髮日漸稀疏怎麼辦?新光醫院醫學美容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徐常捷表示,落髮可能是緩慢的過程,也要小心短期內大量落髮,然而落髮很像失血,第一時間要及時治療、止血,目前落髮治療成效都不錯,若掉髮量太多就要花更多心力處理。 掉髮因素有這些 短期大量掉髮要小心 徐常捷說明,落髮常見因素,如男性雄性禿,女性落髮,與體質、遺傳有關,這些狀況不會短時間內大量掉髮,是長期緩慢漸漸退化;若短時間掉髮達上百根,可能是休止期落髮或圓形禿合併其中。 所謂休止期落髮是人體受到很大的身心壓力、生病或重感冒、大手術,免疫力、體力下降,很大比例的頭髮進入休止期,如同冬眠一般,雖毛囊沒有死掉,但嚴重會連一根頭髮都不剩。 若是圓形禿就要當心,常是免疫力失調,由於白血球攻擊毛囊,毛囊會斷裂、萎縮,禁入休止期,且因經由血管的點狀面攻擊,呈現許多範圍的掉髮情況,範圍大時很容易發現,但如果面積很小,只有理髮師才會發現,民眾只是感覺頭髮最近掉很多,以為只是太累或心煩,不可掉以輕心。 至於遺傳性落髮,有高度家族遺傳性,且男方、女方都可能遺傳,但男性常出現M型和O型的的症狀,女生是分線變寬、整體稀疏。 掉髮這樣治療、預防 拖太久難回春 雄性禿、女性落髮怎麼治療?徐常捷解釋,這類患者頭髮會變細,掉髮後頭皮底下的血管也會變少,因此必須要提供頭皮生髮的營養,透過重建頭皮的微血循環,配合生髮藥水,避免頭皮發炎,並啟動毛囊進入生長期;或者透過物理性的刺激,例如光線、溫度讓頭髮進入生長期,「把一連串開關都打開,頭髮就可以長回來。」 除了治療外,平時也要做好保養,徐醫師建議遵循「吃飽睡好沒煩惱」秘訣,只要營養均衡、睡眠品質和時間充足,心靈平衡,清潔頭皮方式正確,能有效延緩落髮。 徐常捷說,雖然許多人不覺得掉髮有何嚴重,還是建議提早檢查、治療,尤其女性掉髮治療成效佳,以免掉髮太嚴重,需花費更多心力處理。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666

體能不佳!年長乳癌患者想放棄 節拍式口服化療續命

體能不佳!年長乳癌患者想放棄 節拍式口服化療續命#健康醫療網

2020-01-02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一名70歲張姓老太太罹患乳癌,診斷時已是晚期乳癌不適合手術治療,加上張老太太長期患有心臟衰竭與糖尿病,體能狀況不佳,診斷初期家屬擔心患者年紀大,一度考慮拒絕治療。經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胡名宏建議,透過口服節拍式化療藥物治療,治療期間張老太太沒有難以忍受的副作用出現,病情穩定進步已達一年以上。 台灣乳癌年輕化 老年患者也增加 胡名宏醫師表示,研究顯示亞洲罹患乳癌的女性有近四成的年紀低於五十歲,相較於歐美國家而言發生的年紀較輕;台灣女性罹患乳癌的高峰為45至49歲,相較美國女性高峰為70歲,有相當程度的差異存在,這種情形除了顯示東西方女性罹患乳癌致病機轉的不同之外,更提醒國人應重視定期的乳癌篩檢。另外近年來台灣逐漸進入老年社會,年長者本身除了自身可能患有的慢性疾病之外,少子化的情形也讓老年人口的長期照顧問題慢慢浮現。研究顯示當乳癌患者的共病症愈多,體能狀況愈差,容易讓乳癌的死亡率提高。因此照顧乳癌患者時,須考量每個人個別不同的狀況:年輕女性常有工作方面的需求,必須重視治療的方便性;而年長女性則要注意老年人共病症和家庭照顧支持系統的完整性,必須更小心在治療副作用的預防及處理。 藥物治療是晚期乳癌關鍵 減少癌症苦痛 針對晚期乳癌的治療目標,胡名宏醫師解釋,晚期乳癌因為癌細胞已經轉移擴散,無法局部治療,因此藥物治療是晚期乳癌治療最重要的治療方式。抗癌藥物的選擇包含化療藥物、抗荷爾蒙藥物、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藥物等等,需依照每位病患的個別狀況和不同的癌細胞特性來量身安排最適合的治療計劃。談到化療對於乳癌的重要性,胡醫師表示,晚期乳癌雖然如同其他慢性疾病一樣不易治癒,但有效的藥物治療還是能為病患帶來莫大幫助,減少癌細胞造成的苦痛,帶來有品質的生存時間與空間。遺憾的是,少數民眾對於治療仍有誤解,「絕大部分患者往往都是因癌症本身而過世,並非治療藥物所致。」 口服、針劑化療如何選? 衡量副作用、療效 目前癌症的化學藥物治療多數為注射劑型,口服化療藥物選擇相對有限,胡醫師表示,標準的化學治療藥物注射以2至3週施打一次,每次數小時不等,常見的副作用包含噁心、嘔吐、掉髮、白血球低下等。口服化療藥物治療較為方便,副作用較小,而且病患不用打針,也能減少病人待在醫院的時間。 節拍式口服化療 改善生活品質 口服節拍式化療藥物治療是一種特殊的治療方式,胡名宏醫師說明,節拍式化療的特點是低藥物劑量、短服藥間隔不中斷的治療方式,研究顯示這樣獨特的給藥方式除了能控制癌細胞之外,能改善腫瘤微環境,調控癌細胞周圍的新生血管及免疫細胞等,有助於治療腫瘤產生的抗藥性。更重要的是相較於傳統治療,節拍式化療因為藥物劑量較低,副作用更為輕微。 哪些患者適用節拍式化療?胡醫師說明年紀大、慢性共病多、體能狀況不佳的患者都很適合口服節拍式化學藥物治療;而需要上班的年輕族群接受節拍式治療,因為較少的副作用且能夠減少到院時間,更能維持原本的生活方式。此外,目前口服抗荷爾蒙藥物普及,一旦抗荷爾蒙藥物出現抗藥性,轉換成口服化療藥物也是一個理想的治療方式。 建立正確治療觀念 醫盼重視治療效益 「所有癌症治療醫師的願望,就是希望每個患者都擁有一個能幫助她(他)的治療機會。」胡名宏醫師說,抗癌藥物難免有副作用,患者應建立正確的觀念,衡量治療帶來的幫助與副作用,正視治療帶來的效益,選擇最適合的個人化醫療方式。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654/體能不佳年長乳癌患者想放棄 節拍式口服化療續命

癌症免疫療法療效看得見 醫:健保給付應遵國際準則

癌症免疫療法療效看得見 醫:健保給付應遵國際準則#健康醫療網

2020-01-02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近幾年免疫療法上市,成為癌症病患治療新曙光,合併化療效果顯著,也建立癌症治療新準則。健保署於108年4月將免疫療法藥物納入健保給付,適用非小細胞肺癌及泌尿道上皮癌等8種癌別,不僅讓台灣癌症治療踏入新紀元,嘉惠全台許多癌症病友,被各界視為德政。 然而目前健保給付免疫療法條件相當嚴苛,根據《中國時報》報導指出,免疫療法只能給付單用,條件為化療無效或無法接受化療、且心肺與肝腎功能狀況良好者。但在臨床上發現,符合上述給付條件患者數量極少,導致實際申請通過給付的患者有限,醫界呼籲,健保免疫療法給付條件,應以國際治療指引為依歸,符合趨勢予以適度放寬,造福更多癌友,別讓健保給付美意打折扣。 免疫療法效果佳 癌友延命新武器 免疫療法的問世,成為腫瘤專科醫師協助患者延命的「新武器」。北榮腫瘤醫學部顧問蔡俊明教授於報導中表示,根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臨床指引,無特定基因型且PD-L1表現量高於50%的患者,建議在第一線治療時,單獨使用免疫療法;無特定基因型且PD-L1表現量低於50%的患者,則建議使用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臨床效果更發揮,治療效果看得見。除了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外,對於其他癌別也有效果。 台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教職特約醫師張延驊也於報導中分享,目前泌尿道上皮癌仍以化學治療為主,但化療藥物具有腎毒性,對於腎功能不佳病患不適用,免疫療法的出現提供新的治療選擇,成為患者福音。但因健保給付相當嚴格,張延驊表示,目前手上病患皆無通過免疫療法健保給付門檻,十分可惜。 健保給付規定過嚴 盼予以放寬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免疫療法的優勢各界有目共睹,晚期癌友對新藥有期待,但健保給付條件十分嚴格,讓許多患者看得到卻用不到,建議未來能逐步開放給付免疫療法合併化療,造福更多癌症病患。蔡俊明教授呼籲,新藥的使用應跟上國際趨勢,除了健保署重新審視給付規範並適度予以放寬,多方考量政府財政、新藥發展與病患需求,建議也可推動免疫療法部分負擔機制,減輕健保財政負擔,造福癌末病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683/癌症免疫療法療效看得見 醫健保給付應遵國際準則

她染A型流感病到哭… 新藥只要「吃一次」縮短病程加速好轉

她染A型流感病到哭… 新藥只要「吃一次」縮短病程加速好轉#健康醫療網

2019-12-31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24歲的羅小姐,今年冬季到日本實習工作時生病發燒,一開始以為只是普通感冒,晚上覺得渾身肌肉痠痛到難以入睡,後來就醫才發現染上了A型流感。羅小姐回憶當初病情說,身體真的很不舒服,還病到一直在流眼淚,當時醫師開了最新的藥物,說只要吃一次,吃完後隔天燒也確實就退了,慢慢症狀都好轉,後來就能開始上班了。 流感病毒不容小覷! 48小時內投藥治療是上策 冬季又到流感高峰期,流感病毒比一般感冒病毒更危險,不只傳染性高,還特別容易併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重症,併發重症高風險群包含5歲以下孩童、65歲以上長者、孕婦、過胖及慢性疾病患者。 疾管署統計,去年10月到今年3月中,共有790例流感併發重症,其中82例死亡,所以如果出現類流感症狀,最好在48小時內投藥治療。台灣感染症醫學會黃立民理事長說,若是能在24小時內服藥治療,症狀緩解及病毒下降的效果會更顯著。這是因為早期投藥,能在病毒量不高時就控制下來,身體發炎反應就會弱化,不適症狀就會較快得到緩解。 單次口服抗流感病毒藥物 流感治療新選項 流感治療,多數民眾都知道5天療程的口服抗病毒藥物;此外也有針劑型藥物能在15分鐘內完成療程。今年12月起,民眾還能選擇自費使用單次口服抗病毒藥物,為服藥醫囑性不佳及抗拒注射的患者帶來新福音。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謝思民秘書長指出,過去如果民眾想要使用單次投予的抗流感用藥,只能選擇打針,從現在開始,單次投予的藥品多了口服的選項。目前新式單次口服抗流感病毒藥物,跟克流感比起來,對於症狀緩解,兩者效果幾乎一樣,不過對於降低病毒量、減少傳染他人的機會而言,單次口服藥則平均能在24小時內抑制下來。 預防性投藥可降低感染機率 有症狀應及早就醫 提醒民眾,預防勝於治療,施打流感疫苗才是第一道防線,不過醫師說,也可透過預防性投藥降低被傳染的機率,抗流感病毒藥物選擇日益多元,出現症狀最好還是及早就醫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630/她染A型流感病到哭 新藥只要吃一次縮短病程加速好轉  

去勢抗性攝護腺癌福音 放射性同位素治療助延命

去勢抗性攝護腺癌福音 放射性同位素治療助延命#健康醫療網

2019-12-31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男性癌症死因第七名 攝護腺癌早期發現不易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男性癌症死因攝護腺癌高居排行榜第七名,且有逐年升高的趨勢。臨床攝護腺癌可分為四期,但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經常被民眾忽略,且出現排尿障礙等症狀時,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狀類似不易分辨。導致往往癌細胞轉移到骨骼導致疼痛後,患者就醫才被診斷確認。 攝護腺癌骨轉移治療 一至二年常見抗藥性 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張延驊醫師表示,攝護腺癌最常見轉移部位就是淋巴與骨頭,因癌細胞會受荷爾蒙刺激成長,當出現骨轉移現象時,臨床會先進入全身性的荷爾蒙治療,降低人體的男性荷爾蒙,抑制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但約一年半至兩年就會產生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攝護腺癌。 新型放射性同位素治療 延長存活期、改善骨頭疼痛 張延驊醫師指出,當晚期攝護腺癌出現抗藥性時,除了新一代荷爾蒙治療、傳統化療外,現在還有新型體內放射性同位素鐳223,提供患者治療新選擇。鐳223同位素可針對骨頭局部進行放射性同位素治療,達成殺死癌細胞的目的,臨床療程約六次,不僅可改善骨頭疼痛現象、延長壽命,整體更能提升病人生活品質。 定期健檢及早治療 遠離攝護腺癌威脅 張延驊醫師呼籲,年齡超過50歲以上男性,可定期至醫院抽血檢測PSA指數;如有排尿障礙,也應洽詢泌尿科醫師進行肛門指診確認,以利早期發現、及早治療,遠離晚期攝護腺癌威脅。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655/去勢抗性攝護腺癌福音 放射性同位素治療助延命

打疫苗也可能得流感? 醫曝這個原因

打疫苗也可能得流感? 醫曝這個原因#健康醫療網

2019-12-30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今(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公佈北半球流感疫苗生產與供貨比往年晚了1個月,全球疫苗供應因此延遲,雖然公費疫苗全面升級四價,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流感不同於一般感冒休息幾天就能痊癒,嚴重起來,併發症足以致死。 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重症部林晏任主任指出,有些人打完疫苗還是有機會得流感,視生活周遭曝露的病毒量多寡而定,舉例來說,坐在流感患者身邊,朝夕相處的情況下,曝露的病毒量多,就很可能有機會染上流感。而流感併發症有很多,比如肺部發炎,嚴重起來可能影響呼吸狀況,甚至有可能引發心肌炎,就曾有醫師得到流感未受妥善治療,就因心肌炎而病逝。 氣溫下探 高風險群做好準備 氣溫持續下探,農曆春節前後將是疫情高峰期,孕婦、嬰幼兒、年長者、長期慢性病而免疫力不全者應做足防備,勤洗手,適時戴口罩,若是染上流感,48小時內儘速投藥治療能抑制病毒,縮短病程。 林晏任醫師表示,抗流感病毒藥物目前常見以口服型、吸入型及點滴針劑注射型為主,口服及吸入型藥物需要規律服用5天;針劑則是透過1次15分鐘的靜脈注射。 林醫師說,有些年紀大的病人,可能吞嚥困難,就較適用針劑型抗流感病毒藥物,而今年年底也將有新型口服藥物上市,在病毒複製前就先及早抑制,只需要吃一次,對流感病情就有顯著改善,所以醫界相當期待新藥能帶來的幫助。 有症狀快篩檢速投藥 防範併發症降低傳染力 提醒民眾,發現有類流感症狀,應儘速就醫篩檢,及早投藥治療流感,藥物能越早作用,越能防範致命併發症,降低傳染力。好好在家休養,減少出入公共場合,照顧自己,也保護家人。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629/打疫苗也可能得流感 醫曝這個原因

尿液紅通通!老翁竟確診晚期膀胱癌

尿液紅通通!老翁竟確診晚期膀胱癌#健康醫療網

2019-12-30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最近的尿液是什麼顏色呢?一名菸齡50年的7旬老翁,因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成為每天需服用多種藥物的「藥罐子」,一年前突然出現無痛性血尿,就醫發現膀胱長了10多顆腫瘤,其中最大約3公分,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晚期膀胱癌。幸運的是,老翁經半年多免疫治療,癌細胞消失,迄今維持一年,病症保持穩定。 輕忽無痛性血尿 15%泌尿道上皮癌確診已晚期 收治上述患者的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楊明昕表示,膀胱癌是泌尿道上皮癌的一種,其他還包括腎盂癌和輸尿管癌。在台灣,每年平均新增3700多名泌尿道上皮癌患者,其中2000多人是膀胱癌。 特別的是,15%泌尿道上皮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這是因為大部分泌尿道上皮癌沒有明顯症狀,許多人出現警訊之一的無痛性血尿時,覺得只是尿液只是突然變紅、變深,身體也沒什麼其他不適,因此不以為意,殊不知健康已經亮紅燈! 高齡、腎差、體弱 約5成晚期患者連化療也不能用 相較於早期,晚期癌症的治療更加艱辛!以泌尿道上皮癌來說,初期患者以內視鏡刮除的小手術為主,但若癌細胞侵犯較深或轉移至其他部位,往往需動大手術,將膀胱或腎臟摘除後,可能還需用化療接續治療。 楊明昕醫師表示,約50%晚期泌尿道上皮癌患者可以在手術合併化療的幫助下,讓病症獲得不錯的控制,但研究也發現,晚期泌尿道上皮癌患者中,約6成合併腎功能不佳,無法接受傳統化療。另外,高齡、體弱多病、合併高血壓或心臟病等疾病,也都可能導致患者錯失化療治病的機會。 突破泌尿道上皮癌治療困境 免疫治療新救星 幸好,目前已有免疫治療可以選擇。研究證實,過半數的晚期泌尿道上皮癌患者,使用免疫藥物治療的存活可超過一年,甚至有1/4病患腫瘤完全消失。且相較於傳統化療易有耳毒性、腎毒性和神經毒性等副作用,免疫治療的副作用較輕微且發生機率較低。 前述老翁便在確診為晚期泌尿道上皮癌時,經醫師綜合評估年紀大和患有多重慢性病後,接受免疫治療。而在經過半年多的免疫治療,老翁身上的泌尿道上皮癌癌細胞消失,迄今一年,病況控制良好。 楊明昕醫師表示,健保在今年4/1起將免疫治療納入給付,對晚期泌尿道上皮癌患者是一大福音,但健保名額有限且申請條件嚴格,若是不符合規定者,建議與醫師討論,如何善用資源,以尋求較合適的治療。另外,一般人若發覺血尿,切莫輕忽,務必到泌尿科檢查;一旦確診為泌尿道上皮癌,也應及早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628/尿液紅通通老翁竟確診晚期膀胱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