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

家庭與小霸王形成密切相關

家庭與小霸王形成密切相關#媽媽寶寶

(採訪諮詢/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托育組教保督導蕭珉芬)(圖片提供/媽媽寶寶雜誌)小霸王的行為,最常在團體相處當中被看見,如隨心所欲、不會分享、無法感同身受等。廣泛而言,「家庭」是孩子出生以來,第一個接觸的群體單位(父母、兄弟姊妹等),加上血緣的密不可分;因此,家庭對孩子行為的影響力強大且直接,如果稍不注意,將可能形塑出小霸王性格。「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托育組教保督導蕭珉芬認為,嬰兒猶如一張白紙,會變成什麼樣生活畫面,幾乎都是由成人所構圖出來的。因此,想了解「小霸王」,就必須從家庭開始切入。原生家庭 • 形塑性格無庸置疑,「環境」在孩子發展過程中,占有一席之地。蕭?芬督導表示,嬰兒接觸的第一個環境是「家庭」,其中所蘊含的人生歷練、經驗傳承、文化價值……,再推展到實際生活層面,深深影響著所有成員。因此,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孩子對外所展現出的特質與行為,絕大多數來自於對成人的模仿;就連還不懂得語言表達的寶寶也是如此,無形中早已吸收許多父母的特質。根據多年經驗,蕭珉芬督導歸納出幾種「可能造成小霸王」類型,其中又以前兩種最常見。• 寵溺型/父母或長輩給予孩子過度的愛,儘可能在第一時間滿足他的各項需求;就算出現過分的要求(如妨礙他人、違反規定),只要孩子沒有受到影響,家人也不會制止;並且一切都會打點好,不會讓他承擔負責。• 家暴型/與寵溺型相反的家暴,泛指任何家庭成員間發生的侵害行為,包含肉體、語言,不只承受外在疼痛,內心更煎熬。會因為模仿,而帶到與友伴相處社會行為的運用;甚至許多這類型家庭的孩子,在家中退縮隱藏,但累積的憤怒和怨氣,有可能到外面以霸道行為來發洩。• 特殊生理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就是俗稱的過動兒類型。此類型幼兒容易分心、衝動、在許多事物上不願意輪流等待,因此很常被誤以為不守規矩、欺負別人,出現類似小霸王的行為。這是很難避免的生理因素,須仰賴後天的治療措施。「小霸王」是一種行為情緒,大多指內心的主觀感覺;行為,外在展現的徵狀。人類從一出生開始,都在學習如何釐清和整合這兩者。如果從孩子的角度切入,蕭?芬督導認為,「小霸王」是一種外在表徵,代表他們面對外界的態度;但導致此行為的背後因素(情緒),可能不只一種,而這也是父母應該主動去理解的地方。被父母所「教養」出來舉例來說,在同個空間中,有孩子正在玩球,不小心滾到某一邊,正好有個寶寶被球吸引而爬了過去,抓住球。一旁的媽媽看到後,會怎麼做呢?相信多數者會如此:手直接拿走球,還給原在丟球的孩子,說聲抱歉。看起來似乎沒有問題,但蕭珉芬督導說明,成人直接從寶寶手中拿走球(類似搶走的動作),這樣會讓寶寶理解成「只要是誰的東西,直接搶過去就可以」而不需要任何的詢問。因此,建議處理方式如下:先以輕柔的語氣,告知寶寶「這顆球是別人的,哥哥剛剛丟的滾到這裡了,我們一起拿去還給哥哥。」引導或帶著他去還,然後再拿另一個物品替代球,更能讓寶寶了解和學習、模仿到正向的行為模式。一切源自於「我」從教育角度來看,許多專家學者強調「以兒童為中心」思考,在孩子學習階段提供適齡適性的內容。首先要釐清的是「以兒童為中心」絕不是讓孩子成為家中小霸王,而是以教育角度,關心孩子,看看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學習環境與內容,特別為他們設計,才叫做「以兒童為中心」。滿足需求 • 非隨心所欲蕭珉芬督導提醒,小霸王容易產生在父母的無形教養中。不少家長認為這句話的「兒童」就是指「自我」,擅自解讀成「他要什麼就提供什麼,有什麼不可以的。」這樣把孩子寵愛過度,反倒是弄錯了以我為中心或以兒童為中心等教育概念的意義。孩子的自我調整本能從0歲開始,孩子的性格與行為,就如同「由下往上的螺旋狀」發展,每階段的程度和內容都會慢慢增強;但中途會小小的下坡(大約每增加半歲時),主要是自行調整和適應新階段的自我;當認知整合完畢,就會繼續進展。叛逆期 • 2歲就開始提到叛逆期,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青少年;但事實上,這並非人生中發生波動的第一時間。蕭珉芬督導表示,從前述螺旋發展的角度來觀察,大約在2歲3個月~2歲9個月期間,孩子進入人生中第一個反叛期。此階段可說是當前情緒發展上最大的分野,恐懼、害怕、分離焦慮等等接踵而至,孩子特別容易感到不安,又不知道怎麼說,只好先以較激烈的行為呈現,因而時常讓家長有難以管教的疲累感。接著,大約在4歲3個月~5歲間,孩子迎來第二個反叛期;因此,如果父母在此之前,沒有把握機會,採取適當的協助與引導,4歲後將很容易出現小霸王的行為。從生活中 • 直接觀察與了解教育理論與技巧的發達,的確幫助許多家長在教養孩子方面,更能迅速地掌握狀況。不過,蕭珉芬督導建議,家長可以具備相關的知識,但儘量別完全以此做為常識,直接歸納和分類孩子的狀況,反而會受限許多。她認為,孩子有無窮的可能性,加上各自成長環境的不同,種種因素加總,將大大影響之後的行為表現。因此,還不如直接透過實際場景,觀察和了解孩子的變化,並藉此進行同步情境教育,讓他們在認知理解上較不易產生落差,隨時都能應用於生活;教導之餘,家長也能反思和檢討自身的做法,是否有哪裡需要再調整或修改。先糾正行為 • 後處理情緒父母的態度與處理手法,更是導正孩子行為發展的關鍵。蕭?芬督導表示,當孩子發生疑似小霸王的狀況時,家長應立即介入指導,以避免再度出現;接著和孩子好好討論,慢慢了解其內心世界,試著處理問題和轉換為正向情緒。當孩子的內心需求獲得滿足,自然也較不會企圖以強烈的方式,吸引大人或其他孩子目光,相信小霸王的比例將減少許多。

孕期體重管理白皮書

孕期體重管理白皮書#媽媽寶寶

(採訪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沈孟勳、亞東紀念醫院營養師賴玉釧、、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悠美診所新竹分院中醫部院長張若偉、台北松山運動中心水中運動指導老師陳淑婉、資深瑜伽老師丁寧)(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懷孕,是女人一生最美的時刻,卻也是體重最容易失控的時期,常常一不小心,體重就直線上升,尤其易胖體質、孕前BMI超過標準的女性,或是長期惡性減肥的女性,懷孕後更要積極做好體重管理,從飲食、運動著手,預防胎兒過大導致難產之外,產後也比較容易恢復身材,本次專題邀請專業營養師、中醫師、婦產科醫師及運動教練,從各項觀點分析體重管理方法,並提供健康食譜,讓妳遠離孕期胖嘟嘟,當個健康窈窕孕媽咪!懷孕媽咪體重管理孕期體重規畫隨著產檢時醫師的諄諄叮嚀,以及大家對體重管理的觀念進步,準媽咪們都知道,懷孕期間再也不能任意「一人吃,兩人補」,必須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之下配合運動,為整個孕期做完善的體重規畫,才能確保母體和胎兒的健康。以孕前體重為標準依《孕婦健康手冊》的說明,在懷孕期間可以增加10至14公斤的體重,但這只是一個提供參考的平均值,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沈孟勳主治醫師表示,孕期所增加的體重應依孕前體重做適當調整,且注意每個月體重增加的速度,至於到底可以胖多少,可參照準媽咪孕前的BMI值。孕期體重增加指引*資料來源/《孕婦健康手冊》BMI的計算方法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的平方(公尺2)如果身高160公分,體重55公斤的女性,BMI的算法為55(公斤)/1.6×1.6(公尺2)≒21.5。@孕婦體重參考(單位:公斤)以孕前160公分的孕婦為例,不同的BMI值,也會影響每個孕期能增加的體重。認識BMI亞東醫院賴玉釧營養師表示,維持健康體重的意義在於促進健康、預防疾病及延長壽命,每個人的健康體重主要依年齡、性別、身高而異,所以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用以身高與體重計算出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來界定體重,分為:體重過輕、健康體重、過重或是肥胖。BMI的數值有其意義,研究顯示,過重或是肥胖(BMI數值過高)的人,罹患許多慢性疾病的風險與死亡率比健康體重的人要大,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因此會依照孕前的BMI值為孕媽咪做初步評估,讓體重控制更加精準。三個孕期可增加的體重從上述的表格中可知,懷孕中期起依照孕前的BMI,每週可增加0.3至0.5公斤。賴玉釧營養師指出,以一般成人來說,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吃進身體的熱量大於消耗的熱量,累積轉成脂肪存在體內所造成的,當身體累積了多餘的脂肪,就會造成體重增加,大約7,700大卡的熱量,就會增加1公斤體重。孕媽咪所吸收的熱量和營養素,還要供給胎兒所需,因此在第二孕期之後每日可增加熱量300大卡。賴玉釧營養師提醒,市售便當一份通常超過700大卡,300大卡若換算成食物,則少於半個便當,表示孕媽咪除了每一餐均衡攝取各類食物,必須同時著重質與量,但不建議吃過多、甚至多增加一餐,以免胎兒發育所需的熱量足夠,超過則多胖在媽媽身上。太胖或太瘦都會影響胎兒雖然一再強調孕期體重控制的重要,但賴玉釧營養師提醒孕媽咪,懷孕期間不宜減重,整個孕期最少也要增加7公斤的體重,以免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賴玉釧營養師指出,曾經遇到孕媽咪為了維持體態,生產前只增加了5公斤,可能造成寶寶營養不足!可見孕婦太胖或太瘦,對寶寶來說都不是好消息,適中地增加體重才能維持母胎兩者的健康。體脂肪體脂肪是通過特殊的測量機器,以微量無感的電流通過身體,測量身體中脂肪和肌肉的比例,了解身體內部脂肪囤積的情形。賴玉釧營養師強調,此法為一般成人減重時測量所需,孕媽咪因肚子裡還有胎兒,體內的組成也變得複雜,因此測出來的數值並不具有參考價值,建議媽咪以孕前BMI值來增加體重即可,就暫時把家裡的體脂肪計放一邊吧!上班族媽咪的初期計畫外食頻率高‧留意營養素均衡懷孕初期(3~17週),上班族媽咪工作忙碌,大都以外食為主,賴玉釧營養師表示,外食的缺點是多油、多鹽、多加工且少蔬菜水果,因此孕媽咪在飲食內容選擇上要特別留意。賴玉釧營養師發現,特別是優質蛋白質的選擇,有些孕媽咪以為蛋白質就是吃肉,忽略可以從豆類、奶類等食材中獲得,無形中攝取太多熱量。計畫懷孕時可開始補充葉酸 如果是計畫懷孕的媽咪,可以從孕前就開始補充葉酸,沈孟勳醫師指出,懷孕初期對葉酸的需求量最大,大部分從綠色蔬菜中可以獲得,蔬菜的熱量又很低,鼓勵孕媽咪在初期多吃蔬菜。至於營養均衡方面,賴玉釧營養師建議孕婦每天都能吃到六大類食物,但要先分清楚自己吃下了什麼營養素,在臨床諮詢曾遇過媽咪從懷孕初期就水腫,細問吃了什麼,孕婦振振有詞的說:「本來我都不吃早餐,為了補充蛋白質,懷孕後都吃火腿蛋餅或培根夾蛋。」殊不知火腿和培根都是加工食品,鈉含量非常高,怪不得會有水腫的問題。懷孕期的第二、三期應增加10公克的蛋白質,一兩肉約含7公克蛋白質,如果每天喝1至2杯250C.C.的牛奶,加上一份的肉(豆、魚、肉、蛋類,一份約1兩),蛋白質就很充足。從天然食物中攝取所需營養素 上班族媽咪因為外食不便,在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取上常常缺乏,因此很多孕婦傾向以保健食品補充,認為這樣就萬無一失了。沈孟勳醫師表示,雖然現在有許多孕婦專用的營養補充品,但吃下去之後吸收率是否良好,也是很大的問題,建議媽咪要從天然食物中攝取所需營養素,吸收率要比補充品好得多,除非孕期的不適太嚴重,吃得少又倒瘦好幾公斤,可以在醫師建議的前提下,補充所需的營養品。水分補充不可少除了蔬菜水果的缺乏外,上班族孕媽咪有時候忙起來,一天喝不到幾口水,下班的時候才想起來,根本一整天都沒上廁所!沈孟勳醫師強調,水分攝取和孕媽咪的羊水量息息相關,因此整個孕期水分的補充都相當重要,有些媽咪因為孕吐嚴重而減少喝湯湯水水,但不能喝太少,一天還是至少要喝1,800至2,000c.c的水。若怕引起噁心感,可以一次喝100至150c.c.,小口慢慢喝,增加整天喝水的次數,對於身體的代謝有很大幫助,也能預防孕期便秘找上門來。下午點心不吃甜  辦公室OL最常一起團購下午茶,有名的甜點、蛋糕和飲料絡繹不絕,坐在辦公室實在很難抗拒美食的誘惑!賴玉釧營養師表示,這些甜點飲料除了熱量很高,可能讓懷孕初期就體重飆升外,加工食品及化學色素都可能對自身及寶寶有害,如果可以就儘量忌口。沈孟勳醫師表示,有些孕媽咪孕吐和食欲不振的情形非常嚴重,什麼都吃不下,唯獨對形形色色的甜點還能入口,還是鼓勵媽咪吃一些,有吃絕對比什麼都沒吃來得好,但還是多嘗試其他天然的食材,不要輕易放棄,因孕期口味變化劇烈,只要熬過最前面幾週,也許某天醒來就發現可以接受大部分的食物。家庭主婦媽咪的初期計畫攝取水果不宜過量‧小心糖分太多有些孕媽咪在家養胎或照顧大小孩,對於每日的飲食選擇較多,也可請家人購買新鮮的蔬菜水果,在家隨時可以吃。賴玉釧營養師提醒,水果是很優質的食物,但糖分都不低,尤其夏天盛產的西瓜、芒果、哈密瓜等,熱量都很高,媽咪在家也不宜吃太多。蔬菜水果缺一不可香甜的水果人人都愛,許多家庭主婦媽咪更是把水果當正餐,賴玉釧營養師表示,水果和蔬菜所含的營養素不盡相同,對懷孕初期的孕媽咪來說,兩者缺一不可,不能因為今天吃較少蔬菜、認為多吃水果可補足,兩者是無法互相替代的。建議蔬菜則是一天3~5碟,盡量每一餐至少半碗到一碗的量。此外,不能以果汁替代水果,儘量吃新鮮、整顆含果肉。將家中零食收納起來相信媽咪都有這個經驗,好不容易把小孩打理上床、忙了一整天的家務之後,總算在睡前獲得一點點的空閒,拿了一包洋芋片坐在電視前,怎麼不知不覺整包就空了!沈孟勳醫師表示,有些孕婦在懷孕初期不但沒有孕吐的情況,相反的食欲大增,曾在門診遇過懷孕三個月就增加10公斤的孕媽咪,就是在家不經意吃零食的結果。賴玉釧營養師建議,如果孕媽咪的嘴巴真的很饞,總是管不住自己想吃零食,就把家裡的零食都收納好,放在不容易隨手拿到的地方,也跟家人約法三章,在懷孕期間儘量不要買零食,較能達到良好的體重管理效果。向偏方說NO有些人在孕前為了調養體質,會去坊間自己抓中藥複方來吃,懷孕之後仍舊繼續進行藥膳進補,或者是熱心的親朋好友得知懷孕,送上許多「養胎秘方」補品。沈孟勳醫師表示,初期是胎兒從胚胎開始,長成心臟、大腦、神經系統和重要器官雛形的時期,因此媽咪所吃下的食物,對寶寶的影響很大。沈孟勳醫師指出,懷孕期間並非完全不能吃中藥,但一定要請合格的中醫師診斷之後,開立適合孕媽咪體質的藥方,並且依照醫囑服用,避免擅自吃下來路不明的藥粉、複方等,不但可能會影響胎兒,且不確定中藥材的來源,還可能有農藥殘留的問題。油煙引起孕期不適許多孕媽咪身為家庭主婦,即使懷孕還是必須料理一家人的三餐,但油煙味常會引起孕吐和強烈噁心感,讓孕媽咪前三個月就掉了好幾公斤。賴玉釧營養師表示,這時可以跟家人溝通,儘量以清蒸、水煮、清燙和涼拌等方式料理,降低孕期不適的困擾,也能配合孕媽咪初期適合少油的飲食方針。如果家中不習慣每道料理都用清淡的料理方式,孕媽咪不妨適時搭配買現成的滷味、炒青菜或烤雞等菜餚,避免油煙引起不適,造成懷孕初期的營養不足。初期飲食不需增加熱量飲食為主‧運動為輔沈孟勳醫師表示,在懷孕初期,胎兒正忙著建構身體中重要的維生系統和器官,到了中後期才會開始長肉,在初期的體重管理方面,孕媽咪飲食不重熱量,而是攝取足夠營養素,應以飲食為主、運動為輔。初期可比照孕前攝取熱量懷孕初期的前三個月中,因為胎兒還很小,孕婦不需要特別增加熱量的攝取,建議孕媽咪增加1至2公斤即可。賴玉釧營養師表示,以一般孕媽咪而言,依照孕前的熱量攝取即可,但孕婦也必須檢視自己以前的飲食習慣,有些媽咪孕前為了身材著想,施行嚴格的減肥飲食,雖然看起來BMI值很低,但懷孕之後只吃這些東西的營養素不夠,勢必要調整飲食方式,可以尋求營養師的協助,幫助孕媽咪吃對營養又不發胖。胎兒尚未安穩‧輕度運動懷孕初期階段尚有許多變數,胎兒在子宮裡還沒安穩的住下來,有一定的機率因為胚胎的先天缺陷而流產,孕媽咪要特別小心。沈孟勳醫師表示,孕婦得知自己懷孕之後,整個孕期都可以運動,但前三個月寶寶的狀況還不穩定,要以低強度的溫和運動為主,並且視媽咪孕前的運動習慣做調整。若媽咪孕前沒有任何運動的習慣,只要每天散步、深呼吸,都可以當做運動;或者孕婦以前是運動健將,游泳、有氧舞蹈都難不倒,也有每週運動三次的習慣,就可以在專人的指導下做些孕婦瑜伽伸展操。輕度運動─每日散步散步比起跑步,帶給腰和腿的負擔都較小,心跳也不至於太劇烈,適合懷孕初期的孕媽咪進行。1)散步時機可選在每日清晨、飯後半小時後,或者睡前。2)每次散步以30分鐘為一單位,視自己的體能調整,不需要太久。3)散步時不必快走,大約每分鐘60至90步的速度即可。4)慎選散步路線,避開人車太多的地方以免碰撞;以河濱公園、學校或社區廣    場等地點較佳。5)散步時找家人或好友陪伴,不建議獨自一人,萬一半途身體不適可有援手幫忙。靜態運動──腹式呼吸法呼吸是時時刻刻都進行的活動,日常活動多用淺層的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可進行肺部深層的氣體交換,強化全身的血液循環、提升血液中的含氧量,只要坐著就可以進行,很適合初期孕媽咪進行。1)腹式呼吸指睡著時進行的呼吸方式,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腹部縮下。2)腹式呼吸並非真的將空氣吸到小腹去,重點是呼吸時橫隔膜與相關肌肉群有沒有跟著呼吸活動,既活動又能放鬆即可。3)深吸氣,試著把吸氣時間拉長,一點一點慢慢吸。4)慢吐氣,吐氣很重要,將身體中不需要的二氧化碳等氣體慢慢吐掉。5)深呼吸不但能提振精神,對於穩定情緒也有不錯的效果。• 原文刊載於2013年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小心!腸病毒高峰期報到

小心!腸病毒高峰期報到#媽媽寶寶

(採訪諮詢/榮新診所丁綺文副院長)  (部分照片提供/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炎炎夏季來臨,也是腸病毒疫情拉警報的時候!小兒科醫師指出,腸病毒流行年年都會發生,主角卻「換人做做看」,今年社區流行之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病毒為主,多數會以輕症表現,但仍有引發重症的風險,家長不可輕忽。每年春夏交替之際,氣溫開始逐漸升高,大家才剛因為流感降溫鬆了一口氣,很快地腸病毒又開始拉警報,令家有幼兒的家長膽戰心驚!那一年,腸病毒71型大流行榮新診所丁綺文副院長指出,腸病毒在台灣流傳許久,但始終默默無聞。它之所以能攻占媒體版面引起廣泛注意,始於15年前,西元1998年的夏天,當時腸病毒71型突然爆發大流行,總共造成405名重症病例,其中78名死亡,推估約有150萬人因感染腸病毒而就醫。嚴峻的疫情使家長有如驚弓之鳥,原本應該最熱鬧的游泳池門可羅雀,許多熱門的兒童夏令營也被迫取消,甚至有人因為太過憂慮,選擇帶著孩子遠赴國外避難。自那時起,家長、幼托機構聞「腸病毒」色變,因為它沒有疫苗可預防,也沒有特效藥好對治,而且傳染力十分強大,常常會形成大流行。今年多見克沙奇A型腸病毒丁綺文醫師指出,腸病毒流行年年都會發生,主角卻是「換人做做看」。依疾管局監測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急診的腸病毒病例比率高於流行閾值且持續上升中,代表已進入腸病毒流行的高峰期。今年(2013)社區流行之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病毒為主,其中半數為克沙奇A6型,該型病毒主要會造成咽峽炎的症狀,長出的水泡也會比較大,導致重症的比例雖不如腸病毒71型,多數會以輕症表現,但仍有引發重症的風險,因此家長不可輕忽。衛生署還提醒大家注意,今年的克沙奇A6腸病毒似乎發生突變,導致皮膚的症狀較嚴重。有部分病童感染後除典型的手足口水泡外,臉部、身體軀幹也會長出水泡,而且因為水泡較大,容易被誤診為水痘。病毒還可能會侵犯指甲,導致指甲脫落,所幸病癒後指甲會長回來,家長不用太擔心。防疫前先認識腸病毒腸病毒真的是一種很可怕的疾病嗎?丁綺文醫師認為,只要正確防疫,保持警覺,腸病毒並不是特別可怕的病,家長無需過度恐慌。腸病毒是一個龐大家族丁綺文醫師表示,腸病毒是一種濾過性病毒的統稱,家族成員龐大,總共有六十多種病毒,如容易引發重症的腸病毒71型,以及今年社區中較流行的克沙奇A型病毒,都屬於腸病毒的一種。這些病毒有個共同特徵是在腸道中繁殖,但引起的症狀多為咽峽炎、手足口病,並非以腸胃炎來表現。因此,若寶寶罹患某種腸病毒,對於這種病毒可擁有5~7年的免疫力,但對其他的腸病毒,寶寶是無法免疫的,所以小兒科醫師會告訴家長:「即使寶寶得病,好了之後還是可能會被傳染『腸病毒』」。台灣腸病毒的流行高峰時期丁綺文醫師指出,台灣地區處於亞熱帶,因此每年都有腸病毒感染發生,其流行曲線呈兩個波段,第一波以4月至6月為高峰,第二波在9至10月。當每年氣溫開始升高時,腸病毒就開始蠢蠢欲動,因此主要疫情仍以4月至6月這波為主。直到7、8月放暑假,學童從密集的學校疏散,疫情會稍微平息,直到9月開學,又會出現第二個幅度較小的流行高峰。腸病毒的常見症狀及治療腸病毒的潛伏期約3~5天,初期會有類似感冒的症狀,因此連小兒科醫師都不一定能在第一時間確診,常見的典型症狀會在口腔、咽峽、手掌、腳掌出現水泡,因此俗稱手足口症,這也是小兒科醫師確診為腸病毒的根據之一。一般來說,輕症患者只要給予支持性療法即可,即讓寶寶多喝水、多休息、適當給予退燒藥(但不可用阿斯匹靈,也不應使用抗生素與類固醇),約5~7天左右就會自然痊癒。腸病毒可能產生的併發症腸病毒之所以讓人聞之色變,主要在於可能引發的重症,例如腸病毒家族中克沙奇B型會引起心肌炎,伊科病毒會引起新生兒敗血症,而腸病毒71型會引起腦幹腦炎。當發生重症時,寶寶可能會出現反覆發燒、嘔吐、嗜睡、不安、意識不清、活動力不佳、呼吸急促、抽搐等症狀,對於這些症狀,家長必須特別小心留意。丁綺文醫師表示,所幸自1998年以來,台灣醫界已經累積了許多治療腸病毒重症兒童的經驗,目前醫院都會監測重症病童的心、肺、腦併發症,當患者小於5歲且併發急性腦炎或急性心肌炎、肺水腫等,會給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結果而論,的確降低了重症病童的死亡率,這樣的發展或許可讓家長稍鬆一口氣。感染後,為何病情大不同?丁綺文醫師指出,雖然被傳染了腸病毒,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症狀,80%的腸病毒感染並不表現症狀,人體就直接產生抗體了,醫學上稱為「次臨床感染」或「不顯性感染」,尤其以成人較為常見。即使出現症狀,多數的寶寶都是輕症,少數的寶寶才會轉成重症,會造成這種差異性結果,跟孩子本身的免疫力有關。另外,對家中的第二個患童要特別小心注意,因為他接受的病毒量較高,病情有可能會變得較嚴重。• 原文刊載於2013年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睡姿不正確恐影響胎兒安全

睡姿不正確恐影響胎兒安全#媽媽寶寶

(採訪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翰生)(圖片提供/媽媽寶寶雜誌)在懷孕10個月當中,準媽媽不只要注意飲食、運動、室內外活動安全,就連睡姿及睡眠品質都成為一個值得注意的話題。在非洲某國,因有鑑於胎兒死亡率較高,便產生一連串針對準媽媽生活品質的研究,竟發現準媽媽的睡姿是一大關鍵,將可能影響胎兒的健康安全,究竟是否可提供準媽媽做為參考依據,本單元請到專業醫師為您解答。睡眠姿勢良好與否,除了會影響準媽媽的睡眠品質之外,也會造成白天精神不佳,甚至導致胎兒的健康安全受到威脅,其原因與準媽媽的下腔靜脈是否遭受子宮壓迫,有很大的相關性,因此擁有良好的睡眠習慣與姿勢,其實也應列入女性在懷孕期間的必修課程。睡姿是影響睡眠品質的關鍵有些人會認為,隨著懷孕周數增加,準媽媽的睡眠品質就會因為肚子變重而受到影響;不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翰生表示,就門診經驗來看,孕婦睡眠品質變差,多數原因其實是由於不能採取以往習慣的睡姿(例如趴睡),才使準媽媽夜夜無眠,胎兒體重增加倒不是最具影響力的因素。此外,邁入懷孕中後期時,準媽媽也會明顯感受到胎動,有時候為了使胎兒安定下來,準媽媽就會在睡眠期間不時採取不同睡姿,導致睡眠斷斷續續,所以胎動可能也會使孕婦睡得不太安穩。睡姿不良會導致胎兒死亡?前陣子曾有報導指出,非洲某國對嬰兒死胎進行研究,並從中發現習慣仰躺的孕婦,胎兒發生死亡的風險高出5~6倍,除此之外,紐澳地區的研究也得出「仰躺孕婦產下的新生兒體重較輕」的結論。周翰生醫師指出,在2011年時,醫界也有報告初步說明,孕婦採取的睡姿,看似與胎兒死亡率有相關性,但實際上並未完全證實,且造成胎兒死胎的因素眾多,因此目前不宜直接斷言準媽媽採取平躺一定會造成胎兒死亡。不過,會有「睡姿導致胎兒死亡」的說法,可能是因為孕婦平躺或右側躺時,子宮會壓迫到下腔靜脈(尤其是懷孕超過16週),導致下半身的靜脈無法順利回流,造成血壓下降、心跳加快,連帶影響到子宮血流循環,使胎盤血流減少,胎兒恐有缺氧之虞,因此醫師通常也不建議準媽媽在懷孕中期之後,採取這兩種睡姿。懷孕各階段的適合睡姿雖說睡姿會影響到準媽媽的血液循環,但並不代表懷孕10個月裡都必須維持同一種睡眠姿勢,如此一來反而會使準媽媽感到更不自在,以下提供您懷孕各階段所適合的睡姿做為參考。懷孕初期周翰生醫師表示,如果在此階段就有睡不安穩或失眠傾向的準媽媽,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得知懷孕後的心情轉變,導致壓力逐漸累積,才會發生睡眠品質變差的情形。因為在懷孕12週以前,準媽媽不用刻意限制自己的睡眠姿勢,此時的子宮位置尚處於骨盆腔內,仰睡或右側睡姿並不會特別壓迫到下腔靜脈,基本上採取自己覺得舒服的姿勢即可,但有趴睡習慣的準媽媽,建議開始要學習避免此睡姿,以免中後期無法趴睡而影響睡眠品質。懷孕中期進入懷孕中期,子宮內的胚胎發育也逐漸成熟,準媽媽應避免使強大的外力直接壓迫到腹部,像是趴睡,可能就會影響到血液循環。若準媽媽為多胎妊娠,建議在此階段就要開始取左側睡姿,如果沒有其他異狀,準媽媽還是可以偶爾仰躺,但仰躺可能會壓迫到下腔靜脈,影響下肢血液回流,造成下肢水腫或靜脈曲張,可適時在雙腿下方墊一塊柔軟的小靠枕減緩不適。懷孕後期再過不久,胎兒即將臨盆,準媽媽的一舉一動,將會密切影響胎兒的生長情形,因此在懷孕三階段當中,懷孕後期是最需要注意睡姿的關鍵時期;原則上,懷孕8個月之後的婦女,都不適合趴睡、仰睡、右側睡姿或抱著抱枕入睡。周翰生醫師表示,使用右側臥姿入睡,將會導致下腔靜脈更加遭受壓迫,造成血液循環不良,準媽媽將可能發生低血壓、頭暈或四肢無力等情形,所以在懷孕後期最適合孕婦的睡姿,就是左側臥姿,一旦體內循環好,也會有助於準媽媽提升睡眠品質。如果準媽媽不太習慣左側臥姿,不妨嘗試半坐臥式的睡眠方式,但採取這種睡眠姿勢的人,大部分都容易在起床的時候感到腰痠背痛,尤其越到懷孕後期,孕婦會因為肚子變大,導致重心改變,一旦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就容易產生肌肉痠痛等問題。• 原文刊載於2013年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預防性切除乳房,遠離乳癌?

預防性切除乳房,遠離乳癌?#媽媽寶寶

(採訪諮詢/三軍總醫院外科教授暨臺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俞志誠)  (圖片提供/耕莘醫院)定期檢查為最佳預防方式過往,國內先後有名人罹患乳癌過世,而引起女性對於乳房健康的重視;如今,更讓大家吃驚的是,有「世界最性感女人」之稱的國外知名藝人安潔莉娜‧裘莉,因得知自己帶有突變BRCA1遺傳基因,擔憂罹患乳癌與卵巢癌的風險大增,而選擇主動出擊,將乳房切除,已將罹癌風險降至最低。這樣的決定,究竟是好?是壞?一般人又該如何守護乳房健康呢?細數國內知名人士因乳癌奪走性命的有: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第一任妻子林淑如、歌手阿桑、林晏如等,每當這類訊息公諸於世後,總引起不少女性擔心而紛紛去醫院接受乳房篩檢;然而,看到好萊塢知名女星安潔莉娜‧裘莉的選擇後,是否對於乳房健康有更深層的認識呢?投書披露為降低罹癌風險而切除乳房安潔莉娜‧裘莉5月13日投書《紐約時報》,內容寫道「……儘管女性罹癌風險因人而異,我的醫師預估我有87%的機率會罹患乳癌,50%的機率會罹患卵巢癌。只有少部分的乳癌來自遺傳基因的突變。BRCA1基因有缺陷的人,罹患乳癌的平均風險為65%。我一知道這是我的真實情況後,我決定主動出擊,將風險降至最低。我決定進行預防性的雙乳切除手術。我寫下這篇文章是希望告訴其他女性,切除乳房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但我很高興做了這個決定。我罹患乳癌的風險從87%降到5%。我可以告訴孩子們,不必害怕乳癌會帶走媽媽了……。」效果 • 未必真能一勞永逸裘莉切乳防癌的做法,固然得到男友布萊德‧彼特、一些醫師、其他明星和影迷的讚揚;然而,也有臨床醫師擔心此舉遭到錯誤解讀,而進行不必要的手術。究竟我們該如何看待裘莉的選擇呢?三軍總醫院外科教授俞志誠首先指出,「雖然BRCA1基因有缺陷,代表年紀較輕(停經前,約50歲)即可能有發病的機會,與一般好發年紀相比,約提早10年到15年」。他表示,「BRCA1和BRCA2本來是抑制癌症的基因,發生突變後會增加罹癌機率,終其一生罹患乳癌的機率約為70%~80%,不過,實際經基因檢測所得到的統計,BRCA1變異後的罹癌風險約50%~60%;若BRCA2基因突變,則罹患風險為30%~40%」,也就是說,「就算BRCA1基因有缺陷,仍有將近一半的機會可能不會得乳癌」,裘莉在還沒發病前,即毅然決然的選擇預防性切除雙乳,雖然讓裘莉的罹癌機率從87%降低至5%,「但這樣做卻也未必真能一勞永逸」,畢竟機率只是一個估算的數字,即使是5%,只要有就是有,因此,俞志誠醫師個人推斷,「讓她做出這個決定,可能不是只有單純的帶有突變遺傳基因」。選擇治療方式 • 醫病充分溝通國內乳癌患者對於乳房切除手術的接受度不及歐美,「治療時,能保留多少算多少」。但俞志誠醫師也曾碰過以預防為前提而選擇切除乳房的患者,他說,那是一側乳房已確定罹癌的患者,另一側則飽受反覆性乳管瘤所苦,因非常擔心這一側乳房也終會走向罹癌之路,於是選擇「預防性切除」。他表示,自己雖不鼓勵患者選擇這樣做,但看到其內心充滿憂慮時,身為醫療人員也百般不忍,俞志誠醫師認為,進行任何預防性治療之前,醫病雙方必須充分討論,「看看怎麼做能夠確實幫助患者」。他補充,「進行預防性切除乳房手術,健保並沒有給付」。檢查 • 基因檢測貴且無濟於事再來引起注意的,則是裘莉接受的「基因檢測」,她在投書中呼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平均有45萬8,000人死於乳癌,主要是中低收入的國家。我們必須優先保證更多女性可以進行基因測試,然後接受能夠挽救生命的預防治療,……我選擇公布自身遭遇,是因為許多女性不曉得自己也許正活在癌症的陰影下。我希望她們也能做基因檢測;如果是高風險群,將知道她們擁有客觀理性的選項。」俞志誠醫師指出,「這是透過抽血檢驗自身是否帶有BRCA1和BRCA2基因變異的檢查,由於基因所在位置不同,因此,需視為兩個檢查。每一項檢查在國外約收費美金三千至五千,國內則需要近台幣10萬元,並不是一般人所能負擔的檢查」。加上白人婦女帶有BRCA1基因突變的機率是5%~10%(尤其是猶太裔),台灣則僅約2%,多少也降低了基因檢測的迫切性。更值得思考的是,「萬一檢查出有基因變異的問題,又能怎麼辦?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裘莉一樣,先切除再說。除非能進行基因修補,不然,恐怕什麼也不能做」。他強調,「與其耗費金錢做代價昂貴的基因檢測,不如按部就班的接受定期篩檢更為實際」。重視 • 定期檢查及早發現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台灣每十萬名婦女就有63人罹患乳癌,與國外相比,罹癌率較低,但俞志誠醫師指出,「國內的女性發病率雖比國外低,可是發病年紀平均約在35歲至50歲的階段,比國外的發病年齡55歲至70歲提早了十年」,雖目前尚無法了解為何有此差異,但值得女性朋友重視的是,根據國健局公布99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乳癌仍高居女性癌症第一,每年約新增一萬名個案」。雖然乳癌令人聞之色變,不過,乳癌卻是少數能夠透過篩檢早期發現的癌症之一,因此,俞志誠醫師強調,「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他補充,如果有定期檢查,約可在零期及一期就發現癌症蹤影;反之,發現時多為第二期以上。他補充,「對於乳癌患者而言,愈早發現,可選擇的治療方式也較多,治癒率也高」,所以,真的不能輕忽定期檢查的重要性!然而,俞志誠醫師感慨,國內的乳房篩檢存有「一窩蜂」的問題,只要一有名人罹癌的消息,門診就擠滿了想做檢查的人群,只是隨著新聞熱度降低,主動接受篩檢的動機也隨之薄弱。他提醒,「由於乳癌篩檢的人員與設備有限,面對蜂擁的就診人群,恐難以確保品質,而失去篩檢的意義。最好是每個人依著自身需求受檢,不要隨著新聞事件起舞,才是聰明的就醫之道」。• 原文刊載於2013年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