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

早期療育 把握3歲前的療育黃金期

早期療育 把握3歲前的療育黃金期#媽媽寶寶

(採訪諮詢/耕莘醫院兒科部兒童發展中心主任陳培濤、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苗栗服務中心主任張智于)(攝影/邱如仁  協助拍攝/歐緹斯特職能治療所暨兒童發展中心負責人蔡建志治療師)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就回不去了!尤其在6歲以前,若有任何的發展遲緩跡象,都是接受療育的黃金期。特別是3歲之前接受1年的療育,勝過3歲之後才接受療育的10年成績;而且所負擔成本,黃金期花費1元抵日後的10元代價。換言之,早期療育,愈早開始,效果愈好! 對於無法在該有的年紀出現該有的發展表現,而落後的速度超過大概的平均值(在一定時間內未達正常發展之孩童的90%者),這些孩子所呈現的各種現象,就被總稱為「發展遲緩」。讓有「發展遲緩」的孩子接受早期療育,將可幫助他們趕上發展的基本進度,不致在人生路上遠遠落後。• 趕上落後進度指日可待/對大部分的孩子來說,身心的一切發展是很自然而然發生,父母絲毫不用費心教導;可是有的孩子卻不同,父母千盼萬等,怎樣也等不到他跟其他孩子一樣,這些孩子的各種落後現象,可用「發展遲緩」統稱。耕莘醫院兒科部兒童發展中心主任陳培濤表示,發展遲緩兒童是指在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有疑似異常或可預期有發展異常情形。孩子有落後現象,固然令父母多所擔憂,不過,藉由早期療育,孩子落後的進度終究能逐步趕上,他強調,雖然6歲以前是所謂的「黃金早療期」,但「愈早愈好」。他引用美國於90年代提出的研究說明,在0~3歲接受早期療育,所付出的1元成本,可抵3歲之後的7~10元。就付出成本而言,愈早投入,負擔愈少;就療育效果而言,愈早開始,效果愈好。• 早療早好的4個理由/面對孩子的落後情況,很多父母不免會想「大一點就好了」,但實際狀況卻是「孩子的發展之路宛如被一顆大石頭擋住了,若想要移除大石頭,需要專業的協助。對於這些「外觀無異,功能卻有差別」的孩子,陳培濤醫師表示,能早點發現並釐清孩子在發展上遇到的問題很重要,若孩子經過評估後需要接受療育,能早點開始就早點開始!畢竟對於療育黃金期而言,分分秒秒都需要掌握。• 原文刊載於2013年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嬰幼兒養育方法大評比! 百歲醫師VS.親密育兒

嬰幼兒養育方法大評比! 百歲醫師VS.親密育兒#媽媽寶寶

(採訪諮詢/周怡宏小兒科診所院長周怡宏主治醫師、臺安醫院小兒科病房資深護理長薛惠珍)(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爸媽都會有關於帶養寶寶的種種疑問,於是開始在坊間的育兒書找救兵,一直以來大都參考育兒界的兩大派別,《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和《親密育兒百科》這兩本書,所延伸出來的育兒方式。但這兩本書裡有些觀念南轅北轍,到底該怎麼做呢?本文邀請小兒科醫師和護理長,帶讀者認識兩大育兒法不同之處。【問卷會說話】關於這兩派有名的育兒法,我們先在《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上,做了一個簡單的問卷調查,試觀察家長們如何運用這些方法,又從中得到什麼幫助呢?【截長補短為大宗】在1,100份問卷當中,有73%的家長選擇了「兩種方法都參考,截長補短後用在孩子身上」的選項,可見得爸爸媽媽雖然照書養,並不會堅持要貫徹某一個派別,而是雙管齊下的用在孩子身上。像是《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一書中,丹瑪醫師教導家長培養寶寶作息的方法,就讓80%的家長覺得有幫助;當然,也有一半比例以上的照顧者,認為《親密育兒百科》中介紹的同房同床、安撫高需求寶寶和學習母乳躺餵技巧等觀念,是育兒路上的好幫手。小兒科醫師:瓶餵或親餵決定作息方式/在丹瑪醫師的建議中,寶寶喝奶的間隔時間會影響作息,應該讓孩子相隔3至4個小時喝一餐,每餐都要喝飽。對於這樣的方法,比較適合已經決定以奶瓶餵食的媽媽,周怡宏小兒科診所院長周怡宏主治醫師認為,在新生兒的階段及尚未加入副食品的寶寶,要以喝奶建立非常規律的作息,必須使用瓶餵才可能做到。當媽咪親餵母乳時,寶寶通常喝到自己覺得夠了,就不會繼續吸,母乳親餵一定是按照孩子的需求給予,寶寶想吃就給他吃,無法在固定的時間用餐。親餵母乳的優點很多,不管在促進乳汁分泌和建立寶寶安全感上,現在的研究結果都鼓勵親餵,若沒辦法親餵的媽咪,可把母乳擠出來瓶餵,也是方法之一。• 原文刊載於2013年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補鈣‧日曬 預防孕期抽筋

補鈣‧日曬 預防孕期抽筋#媽媽寶寶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攝影/陳炳煌)有些準媽媽會發現,以往都不曾發生過抽筋現象,但一過了懷孕中期之後,抽筋卻常常在夜晚突然發作,且痛到令人難以忍受,必須靠家人的按摩,才能稍微舒緩症狀。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預防惱人的腿部抽筋問題?提到抽筋,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缺乏鈣質,但您知道嗎?造成準媽媽抽筋的原因,除了鈣質攝取不足之外,可能也是缺乏維生素D的表現,但要正確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可不是光靠食用保健食品或均衡飲食就能徹底解決問題。  • 抽筋的症狀表現/  除了準媽媽之外,一般人在某些特定的狀況下,也會碰到抽筋現象,且發生部位以雙腳居多。雖然人體肌肉富有彈性,可以根據大腦意識收縮自如,但是當肌肉處於靜止狀態時,身體又毫無預警地進行劇烈運動,肌肉就會無法跟得上變化,導致痙攣;此時,肌肉就會出現僵直的現象,造成行動不便、無法走路,且患部非常疼痛,甚至出現肌肉變形的狀況。一般人最有可能發生抽筋的情況,通常是在運動前沒有做好暖身,使肌肉突然處於需要大量伸縮的狀態,才會導致肌肉不聽使喚;準媽媽則是因為需要挺著大肚子活動,負擔比一般人還大,造成肌肉過度負荷,才容易在懷孕後期出現雙腿抽筋的問題。抽筋和腳麻有什麼不同?有時候,趴在桌上小睡片刻後,會出現雙腳發麻的情形,若準媽媽挺著大肚子站太久,可能也會感到雙腳麻木。有些人誤以為這就是腳抽筋的現象,但腳麻只是因為長時間壓迫到坐骨神經及血管,導致神經暫時麻痺與血液循環不良,並不會造成肌肉僵硬或變形,通常等幾分鐘之後就能自行復原,但在腳麻過程中,若是隨便移動,雙腳會感到更明顯的刺痛,因此建議腳麻的準媽媽應維持同樣姿勢,靜待幾分鐘後再開始活動。  • 導致孕婦抽筋的原因/  除了過度活動之外,其實還有一些因素容易導致孕婦雙腳抽筋:1)鈣磷不平衡/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表示,如果準媽媽平日飲食已長期缺乏鈣質,必然會造成體內鈣磷不平衡,導致肌肉發生抽筋現象。不過,若攝取過多含有磷酸鹽的食物(例如可樂或其他碳酸飲料),也會造成人體排斥鈣質攝取,且可能會使細胞加速老化,造成膚質變差,因此準媽媽應避免飲用過量碳酸飲料,一天攝取800~1,000毫克的鈣質與800毫克的磷,才是最佳比例。2)日曬不足/食物所含的維生素D,其實可細分為兩類,一類是維生素D2,通常會存在於菇類;另一是則為維生素D3,會存在於牛奶、蛋類、魚油或內臟當中,不過必須等這些食物進入人體,轉移至皮膚,再被陽光照射後,才會轉變成維生素D2及D3。其中,維生素D3有幫助吸收鈣質的作用,若準媽媽體內缺乏此營養素,就會無法順利吸收鈣質,容易造成抽筋,因此,孕婦應適時接受日曬,使皮膚轉化這些營養成分。• 原文刊載於2013年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孕媽咪必知飲食守則

孕媽咪必知飲食守則#媽媽寶寶

(採訪諮詢/沐光臨床營養機構院長程涵宇)• 掌握營養重點/避免NG食物在台灣,夏季總是潮濕又悶熱,因此也影響很多人的胃口,更別說是孕媽咪。針對氣候、飲食內容和方式等等,孕媽咪在夏季飲食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營養均衡」是飲食的重點原則,天然食材、多樣化攝取、定時定量,方能維持孕媽咪每日健康之所需。然而,說來容易,真正遵守的並不多,尤其在夏季,因為氣候潮濕悶熱,食欲和口味更大受影響。• 3大守則,夏日輕鬆吃/沐光臨床營養機構院長程涵宇特別提醒,在懷孕期間,更要特別注意飲食習慣,避免任何不良的食物對母胎造成影響。1)體重控制/大多數人由於炎夏的高溫,胃口欠佳;但固定時間仍有飢餓感,吃不下熱騰騰的正餐,反而吃了一堆點心、飲品等,這些食物普遍熱量偏高,營養價值不夠,長期下來,體重將容易快速上升。不同體態的準媽咪,懷孕期間各有不同的控制標準。孕前體重適中者(18.5≦BMI<24),增加8~9公斤最適當,如第一期(0~3個月)約0~1公斤、第二(4~6個月)和三期(7個月~生產前)各增加4公斤左右;孕前體重已過重(BMI>24),應控制在增加6~7公斤範圍;過輕者(BMI<18.5),最好可增加到12~13公斤,以確保胎兒有足夠營養。2)熱量掌控/「養胎不養肉」是每個孕媽咪的目標,熱量掌控更顯重要。從懷孕三個時期來看,分別可注意以下重點:第一期「調整飲食,減少孕吐」,由於正值胎兒器官發展,營養需求大於熱量需求,多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如葉酸),維持平日正常飲食狀態即可。第二期「增加蛋白質和膠質的攝取,精準管理體重」,尤其從12週後,胎兒快速成長,建議每日多補充300大卡的熱量,但纖維質攝取量要夠,以降低便秘而導致肥胖的機會,且最好不要吃宵夜,否則多餘的熱量反而堆積體內。第三期則是「依胎兒狀況做調整」,如果胎盤功能佳,胎兒穩定增重(一週400公克),孕媽咪可適當減少熱量(避免甜食、水果過量);如果胎盤功能不佳,胎兒一週增加不到100公克,建議多補充熱量和營養價值皆高的複合性食物(如胡蘿蔔燉肉)。3)清淡口味/懷孕初期如又逢夏季,許多準媽咪孕吐又沒食欲,無法好好吃東西;因此可從口味清淡的料理開始嘗試,通常較好入口。外食料理多半高油和高調味量,尤其油脂在人體內消化速度慢,上班族孕媽咪很難避免,建議先從少油(如去油的清雞湯)、少勾芡的料理開始嘗試,飯後來杯現打蔬果汁(蔬菜為主、水果為輔),消暑解熱、促進消化,補足一日營養所需。• 原文刊載於2013年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親子關係加溫/嬰幼兒撫觸 寶寶安全感十足

親子關係加溫/嬰幼兒撫觸 寶寶安全感十足#媽媽寶寶

(採訪諮詢/藍星五感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蒙特梭利兒童教育學會嬰幼兒按摩專業講師蔡宛真 攝影/陳炳煌 化妝髮型/蘇貞妮 演出/媽媽解薇諭&寶寶辰辰 動作指導&說明/蔡宛真老師) 對寶寶而言,父母的親密肌膚接觸,不但能增加彼此依附感,還能給予適當的身體刺激,幫助感覺統合發展。究竟對嬰幼兒進行撫觸和按摩,能帶來哪些好處呢?對此有興趣的父母又該如何入門呢?現代雙薪家庭多,不少父母會選擇請保母照護尚年幼的孩子,無形中減少許多親子相處的機會。藍星五感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蒙特梭利兒童教育學會嬰幼兒按摩專業講師蔡宛真表示,缺少接觸,親子間很容易產生分離的焦慮。此外,由於種種因素,現代嬰幼兒早產或透過剖腹產出的機率,都會比較高一些。蔡宛真老師表示,從子宮到產道,自然產的新生兒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擠壓,其肢體末梢會較為敏銳;而剖腹產的新生兒,相對來說受到的刺激偏少。針對上述情況,如果父母能每天施行十至十五分鐘的嬰幼兒按摩與撫觸,有助於增進親子間親密感,並且還能給予寶寶身體應有且足夠的刺激,以避免產生發育遲緩而需接受早期治療的情況。Part 1:基礎篇:撫觸對親子的幫助人體皮膚包含無數的感受器,相當敏感。蔡宛真老師表示,透過如撫觸和按摩之類的膚觸,促使體內神經傳導物質的活躍,而後傳導至大腦;大腦會開始釋放訊息,令體內的多項激素(如血清素等),分泌並運作至全身,達到活絡循環的作用,進而影響到身心狀態。1) 嬰幼兒同樣是指撫觸或按摩,但對象不同,意義就會不同,連帶就會影響到操作手法與帶來的幫助。蔡宛真老師說明,成人按摩偏向目的性,如有症狀(痠痛)而希望獲得緩解(放鬆)。至於嬰幼兒撫觸,通常會被視為「自然的親子互動工具」;而「雙手」是身體的一部分,只要寶寶願意,無論何時,都能滿足寶寶的身心需求。由於皮膚的感覺,是很基礎的感官需求,只要寶寶這方面能獲得滿足,心情自然愉快;情緒狀態一旦穩定,就能提升睡眠品質、增加食欲。2 )親人當寶寶感覺快樂的同時,親人(主要照顧者,如媽媽)也會放鬆,增加愉悅感;子宮收縮效率高,產後不憂鬱,身心狀態恢復佳,無形中也會提高免疫力。蔡宛真老師表示,這就是親子間「愛與支持」的感覺與力量,也是撫觸所帶來最大的意涵。提醒‧撫觸事半功倍由於對嬰幼兒進行撫觸與按摩,是直接與皮膚的觸碰;因此,蔡宛真老師提醒,在開始之前,有幾件事要特別留意。1) 事前需徵詢就算是無法表達言語的寶寶,都有屬於自己身體的自主權。蔡宛真老師表示,「身體所學會的,一生都帶不走」就能完全體現這個意義;因此,每次按摩前,父母都要徵詢寶寶同意,長久下來,寶寶會感受到親人與他之間的親密互動,自然也會建立舒適的安全感。2 )布置好環境聲音:邊按摩,父母邊使用拉長尾音的慈母語來引導,撫觸同時,也給予聲音刺激。光線:如果在白天,採自然光最好,適量日照有助皮膚生成維生素D;如果在晚上,採用間接光源輔助,例如檯燈、立燈等,但注意不要太刺眼。溫度:25~28℃是最適當的氣溫;冬天時關窗以防寒風,夏天則視溫度狀況,決定是否開冷氣,基本上保持通風即可。鋪浴巾:寶寶是光著身子接受撫觸,會佐以植物油,浴巾可幫助做為隔汙之用。3 )父母準備好父母是執行嬰幼兒撫觸最好的操作者,因此更應做好萬全準備。姿勢:挺直背部,脊椎和臀部呈直線,雙腳適度彎曲(以方便寶寶躺下或坐著)。個人清潔:剪指甲,並拿掉身上的飾品和眼鏡,以免刮傷寶寶。4 )選對植物油蔡宛真老師表示,植物油能幫助撫觸動作更順利,還能保護寶寶皮膚,預防皮膚症狀;因此,建議應選擇冷壓的天然植物油,如冷壓亞麻仁籽油、橄欖油、甜杏仁油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避免撫觸&按摩小禁忌1 )生病時:生病感覺不舒服,尤其如又有發燒、體溫升高情況,建議暫停。2 )受傷時:皮膚上有傷口時,如果執行,反而可能加重不適。3 )哭鬧時:寶寶哭鬧,代表可能有更立即的需求要被滿足(如肚子餓或想睡覺)。4 )飯前飯後:吃飽飯前後的三十至四十分鐘內,建議不按摩。● 蔡宛真老師 ●現任/藍星五感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蒙特梭利兒童教育學會嬰幼兒按摩專業講師經歷/台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兼任講師‧AVEDA芳療師‧台大醫院兒童醫療大樓醫管暨醫療設備規劃師專業進修/美國國家整體芳療協會認證‧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加拿大分會講師班‧保母人員丙級技術士.英國Gatewayworkshops孕婦按摩認證※原文刊載於2012年10月號《媽媽寶寶雜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親子好去處:桃園踏青‧彩繪村+休閒農場

親子好去處:桃園踏青‧彩繪村+休閒農場#媽媽寶寶

(整理/李佩璇、圖‧文提供/青青小熊)夏天的腳步來臨,趁著太陽還沒變得毒辣前,全家可以安排一日遊到桃園踏青。不管是想看可愛的羊咩咩,還是悠閒品嘗美食,甚至是一覽彩繪村色彩豐富的壁畫,都能在桃園玩得盡興,趁著下雨之後涼涼的晴天,開著車子出門遊玩!視野寬廣不受限提到桃園就會聯想到機場,但這次不是要帶大家出國,而是一探桃園的有趣景點。在桃園有許多占地寬闊的休閒農場,能感受寬闊空間帶來的舒適;這次介紹的彩繪區也是特色之一,飽和的色彩讓孩子眼睛一亮。除此之外,桃園鄰近大台北地區,因此有許多食品製造廠商,紛紛在桃園建設觀光工廠,也是帶孩子出門的好去處,但要留意有些工廠只接受團體客,記得先上網預約。(坑口彩繪區的油畫壁畫,這可是專業美術老師的作品!)推薦行程看板/羊世界→蜜糖空中廚房→坑口彩繪村。推薦景點1)羊世界景點小故事/羊世界為休閒教學農場,民國81年成立時還是一個純粹提供羊奶和羊肉的牧場,到了民國91年轉型為休閒教學農場,除了羊咩咩生態秀之外,也提供擠羊奶的體驗。農場中除了羊之外,也飼養了很多其他的可愛動物,小鴨、烏龜、兔子和迷你豬等,提供孩子認識動物的好機會。如果想要在園區內烤肉,只要再加50元清潔費,自備烤肉材料和食物,就可以來個戶外BBQ了。青青說/羊世界的門票60元,其中30元可以拿來抵園區的消費,可說是滿划算的。除了和羊咩咩拍照外,可以讓孩子體驗餵食小動物的樂趣,是很熱門的活動,也有許多DIY的活動可以參與。另有羊咩咩造型的電動車,可以給小孩乘坐,當然也有提供餐飲的服務。30元可以用來買一些小紀念品,花少少的錢,就可以帶回屬於自己的歡樂回憶!我覺得是很不錯的體驗。(兔子造型的陶瓷創作DIY。) (自己動手幫貓頭鷹上色,趣味無窮。)• 原文刊載於2013年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bobo小天才》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蔣怡Coco 意外又驚喜的生命禮物

蔣怡Coco 意外又驚喜的生命禮物#媽媽寶寶

(攝影/小台) 同時身兼模特兒、主持人和演員身分的蔣怡,總是給人時尚亮麗、健康自信的形象;這點在她晉升為媽媽之後,光輝不但沒有減少,還多了份獨特的孕味。身兼時尚模特兒、主持人和演員的蔣怡,挺著6個多月的肚子,蒞臨《媽媽寶寶》的封面拍攝現場。她的身形仍舊苗條勻稱、精神奕奕,就算是親眼所見,也幾乎很難令人相信,她是個預產期在7月中旬的孕媽咪。令人意外、措手不及的小生命愛情長跑12年的蔣怡和Dickson,在今年(102年)幸福完婚;而在籌備婚禮的期間,同時也迎來生命中的第一個寶寶。事實上,這個小生命的到來,對於蔣怡和Dickson來說都是個意外。原本沒有特別想到懷孕這件事的蔣怡,直到去年(101年)年初,才和先生開始思考和準備相關事宜;然而,嘗試了好久,都未能成功,因此他們倆都打算放棄。沒想到,一段時間後,蔣怡懷孕了。或許是冥冥之中的預感,在蔣怡察覺自己似乎懷孕、打算買驗孕棒來確認的那天,正好跟一個滿要好、剛生寶寶沒多久的朋友約吃飯。由於朋友比較早到,先點了一桌子菜,蔣怡看到後大嘆「這樣怎麼吃得完」(平日的她食量並不小),而讓朋友推測她已懷孕。雙方驚覺對懷孕此事的想法一致,於是朋友開始分享為人父母的經驗,當時的蔣怡打從心底認為不可能,不斷否認。然而,當天晚上的驗孕棒就證實懷孕無誤,而她第一時間也向朋友告知此訊息。從錯愕到充滿幸福感「第一時間知道自己懷孕時,我根本不敢相信;因為當時幾乎已經放棄,而且我們還有好多未來的計畫……」時逢Dickson在國外出差,還要再過幾天才會回國,於是蔣怡獨自花了5天的時間,消化和思考這項突如其來的消息。等到Dickson回國,聽到她懷孕後也馬上傻住,夫妻倆還翻找了行事曆,頓時回想不起可能的受孕日期;但Dickson很快地就接受此消息,整個人變得不一樣、而且更加體貼。然而,令蔣怡更感到驚奇的,是身為媽媽後的心情轉變。「第一天,仍在震驚之中;第二天,就醫再次檢查以確認懷孕;第三天,心情平復,幸福感油然而生。」既然小寶寶已經選擇來報到,身為媽媽能夠做的,就是坦然且滿心歡喜地迎接這份生命禮物。雙方親友開心又激動就醫檢查後,才發現已懷孕2個月;但蔣怡的態度相當低調,剛開始除了Dickson和朋友外,沒有告訴任何人,就連雙方父母也是。「我本身對於未滿3個月不能說的禁忌倒還好,但畢竟狀況仍不穩定,加上我又不太舒服,因此就沒有刻意告知。」不久後,夫妻倆先通知蔣怡的父母,雖然蔣爸爸聽到的當下很冷靜、認為時間也差不多,但言談間還是能感受到他的開心;蔣媽媽也很鎮定,只說「怎麼不趕快去註冊呢?」而在與Dickson的媽媽聚會時,一聽到這消息,馬上起身過來擁抱蔣怡,兩人都相當高興又激動。第一個母親節 • 深刻感受巧合的是,今年的母親節,不但是蔣怡的生日,也是她第一次以母親身分來過節。由於懷的是女寶寶,因此「三代母女檔」便決定一起出外大吃一頓,好好孝敬和慰勞媽媽的辛苦,慶祝如此特別又溫馨的母親節!初期稍有不適 • 早餐是活力來源常見於孕媽咪的初期不適,也發生在蔣怡的身上。懷孕第2~4個月,蔣怡不舒服的感覺很明顯,有時容易疲倦,胃口也變化很大;慶幸的是,唯一沒變的習慣是「早餐」。「我早上的胃口一向很好,原本就很喜歡享用豐盛的早餐。」縱使從懷孕起,她常常沒胃口吃午餐和晚餐;但只要早餐好好地吃,通常可以撐到下午,如果晚上有點餓或比較沒力氣時,她會再補充點牛奶。 • 原文刊載於2013年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不妥協是規矩建立的重要關鍵

不妥協是規矩建立的重要關鍵#媽媽寶寶

(文、圖/蘋果&糖果媽)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試圖突破父母教養規範與權威。我們家蘋果亦然,即使有些規矩從未改變,但孩子還是會企圖闖關,嘗試各種不同方式來測試父母的底線。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嬰兒時期表達情緒的方式就是哭和笑兩種。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在後天環境、大人的互動表現、甚至家人間的情緒示範影響下,孩子漸漸開始有自己的個性情緒表現,不再只是剛出生的那個吃飽睡、睡飽吃、乾淨舒服就開心的小寶寶。謹守餐桌禮儀規範我們家的餐桌禮儀規範就是孩子吃飯得要坐在餐椅上用餐,出門在外更是嚴格要求,只要是在外用餐一律要乖乖坐在餐椅上,除非吃完飯要買單離開或是上洗手間以外,就是要乖乖坐在餐椅上。這樣的餐桌規矩很重要,因為餐廳的環境很危險,在服務人員送菜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小孩離席走動奔跑而傾倒燙傷。除了安全因素之外,與親友一同用餐時,孩子的餐桌禮儀也是影響餐桌氣氛的重要關鍵。所以,每當蘋果嘗試下桌或離開餐椅時,我就會立刻用不容置疑的眼神告訴蘋果:「蘋果坐好。」只要是一定要遵守的規矩,我就是堅定而嚴格。對孩子來說,這種一定要遵守的規矩早已清楚知道要遵守,所以在要求的過程中,我不會用溫柔瑣碎的言語去勸說,只要嚴正重申,孩子就能明白媽媽堅決的態度。不輕易對孩子妥協像外出或是家裡有訪客來的時候,孩子也會出現利用機會索討的行為。剛開始,我會為了避免氣氛受影響或在意路人的眼光而有所妥協,幾次之後我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孩子也會發現這樣的手段是可以成功的而一再嘗試。我後來調整做法,當孩子開始伺機提出不合理要求時,我會用平靜但卻不容置疑的態度拒絕孩子的請求。當孩子過一會兒又再次提出要求時,我會蹲下身用跟孩子一樣的高度、直視她們的眼神,嚴肅的說:「媽媽已經告訴過你為什麼不可以,就算你再問我,我也是會告訴你不可以的。」無論孩子幾番提議,我都立場堅決、不屈服就範。幾次過後,孩子就會明白到父母不可能會妥協的態度了。• 原文刊載於2013年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bobo小天才》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