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

解讀寶寶哭鬧的方法

解讀寶寶哭鬧的方法#媽媽寶寶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雙和產後護理之家護理長陳燕菁 新生兒經常哭鬧不休,恐怕是最考驗新手爸媽耐心的時候了!其實,寶寶每個階段的哭鬧各有不同原因,滿月前通常是肚子餓、尿布濕、想睡;隨著成長,哭鬧也成為寶寶表達感受的方式。大部分的哭鬧可分為生理面與心理面兩大因素。 生理面 寶寶哭泣通常是由於生理需求或身體不適,大部分可歸納以下6點原因: 1) 肚子餓 當寶寶哭時,爸媽不免會先想到是不是肚子餓了,陳燕菁護理長表示,剛出生的寶寶想喝奶時都會有強烈的吸吮反射,通常會越哭越用力,發出「ma〜ma」的音節,哭泣時也會噘嘴、頭轉來轉去以尋乳。喝完奶的2~3小時後,也消化得差不多了,因此,若這時候寶寶會哭,只要觀察是否有轉頭尋乳、吸手指等徵象,就可能是肚子餓了。 2) 腸脹氣 有時寶寶哭鬧是腸脹氣而感到不舒服,建議媽媽平時要有觀察的習慣,可在餵奶前1小時或餵奶後2小時,用手輕輕壓腹部,如果肚子軟軟表示沒脹氣,若敲敲肚子有鼓脹感,可幫寶寶順時針方向按摩。陳燕菁護理長補充,當寶寶因為肚子餓而哭鬧時,可以在餵奶前先拍嗝,比較不會因哭鬧吸入過多空氣,導致脹氣喝太少,之後又得斷斷續續地餵,儘量一次喝足夠的量較為規律。 3) 太熱或太冷 新生兒對於周圍溫度變化的適應還未成熟,許多長輩或父母都會擔心寶寶冷,將他們包得像粽子一樣,使體溫升高,也容易起熱疹。此外,當外出溫度較低時,由於寶寶的血液循環運作尚未成熟,太冷時,皮膚會呈紫色,或是手腳冰冰涼涼、發抖就要注意。 4) 尿布濕 當尿布濕濕黏黏時,寶寶會因不舒服而哭鬧,讓爸媽知道該換尿布了。因此,建議每隔3〜4小時就要更換尿布,並選擇吸水力、透氣良好的材質;當有排泄物時,要以清水清潔乾淨;如果有尿布疹時,屁股一定要保持乾燥,千萬不要以濕巾、痱子粉來擦抹患部,恐會導致發炎更惡化。 5) 腸絞痛 出生2星期至3個月內的寶寶有時會忽然哭鬧起來,從慢慢哭開始,又突然哭得很激動,反覆持續15分鐘以上,有時甚至會哭好幾個小時,這種症狀可能就是腸絞痛,肚子摸起來會脹脹鼓鼓的,通常在一天的某個時段發生,如傍晚5點到8點,或是半夜凌晨時。 陳燕菁護理長表示,腸絞痛並非疾病,而是一種徵候,是由身體各種不明原因引起,如觀察症狀並非腸套疊、疝氣等急症,而寶寶依舊1天哭鬧超過3小時、1星期有3天,並持續超過3星期,就必須前往就醫了解是否為腸絞痛。   6) 腸套疊 腸套疊好發於3個月大至6歲之兒童,目前發生原因不明,有可能是腸胃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所引起,是小兒常見的急症之一。腸套疊就是近端的腸子套入遠端的腸子內,會造成腸阻塞,套疊部位大多位於肝臟下方(即腹部右方)。 如果發生腸套疊會伴隨一陣一陣哭鬧,且很規律的以15~20分鐘為一週期,如果一直未發現治療,寶寶會越哭越無力,對外界的刺激漸漸無反應,嚴重時會導致休克。因此,若有腸套疊的症狀,如已經有間歇性哭鬧、腹痛、嘔吐或解草莓果醬色的大便,就必須儘快至大醫院就醫。 心理面 當寶寶哭鬧時,如果已排除生理因素,可能就是需要哄抱、陪伴,究其可能有的心理因素如下: 1) 環境或照顧者改變 3至6個月大的寶寶已經開始會產生分離焦慮,當主要照顧者改變,或突然要適應新環境,會讓寶寶因陌生、沒安全感而哭鬧。此外,環境太吵雜或燈光太亮、太暗,也可能是哭鬧原因。 2) 希望有人陪伴 陳燕菁護理長提到,有時寶寶哭鬧只是單純希望能被注意,當躺在床上太久很無聊,或是聽不到周遭有熟悉的人聲,可能會沒有安全感,希望有人陪伴,這時可將寶寶抱起來輕輕搖晃,撫摸身體,多陪伴玩耍、說話,讓他擁有被關愛的安心感,就能停止哭鬧。 ※原文刊載於2017年0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出生開始學教養 過年大掃除開始!利用遊戲培養bobo做家事

出生開始學教養 過年大掃除開始!利用遊戲培養bobo做家事#媽媽寶寶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年節將至,中國人的習慣會在過年前進行全家大掃除,以往也是父母們最傷腦筋的時候,因為一方面要打掃家裡,一方面又要照顧小朋友們,實在分身乏術。既然如此,何不平時就培養小朋友們「共同參與」做家事的技巧與習慣呢?我們究竟該怎麼做呢?透過遊戲的方式或許可以辦得到唷!  從遊戲中學習 「遊戲」不僅可以帶給小朋友無限的歡樂,亦可以促進學習。因此,也可以透過遊戲來讓小朋友學習日常生活習慣,例如自己喝牛奶或吃飯、自己收拾玩具或一起做家事等。 其實提升小朋友的日常生活技能,不僅可以讓他們增進自我照顧的能力與自動自發分擔家事工作,也可以稍稍減輕家長照顧上的負擔。此外,小朋友如果學會照顧自己,家長適時給予稱讚,讓他們從中獲得成就感,對於自信心與責任感的發展也勢必會有正向的影響力。 不同階段的孩子將設定不同的目標 年齡階段     關於自我照顧與協助做家事的目標 1歲以前 促進寶寶基礎動作(如抓握能力),增進寶寶的獨立性(如喝牛奶時可以自行握著奶瓶等)。 1歲    ~2歲  這個階段寶寶的動作技巧已逐漸成熟,因此可以開始培養寶寶自我進食(如湯匙使用)與協助收拾玩具(如將玩具放到籃子裡)的習慣;此外可適時讓寶寶獨處,當家長忙於家事時,寶寶可以短時間獨處與照顧好自己,可稍稍減少家長的負擔。 2歲~3歲     這個階段,小朋友除了持續學習照顧自己外,也開始可以在家長的引導下開始學習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家事,如撿垃圾丟垃圾桶、擦桌子、擦地板等。 日常生活遊戲設計 以下是我特地為0~3歲的小朋友們量身打造的幾款日常生活相關遊戲,也希望透過這幾款遊戲,可以激發家長們的創意潛能,一同來為您們家的寶貝設計專屬於您們家庭風格的遊戲吧! 奶瓶萬花筒(6~12個月) 遊戲收穫/ 奶瓶抓握能力、增加進食的獨立性。 準備工具/ 顏色較鮮豔的奶瓶(利用顏色鮮豔的奶瓶,更可以吸引寶寶對奶瓶的興趣,進而增加寶寶伸手觸碰奶瓶的動機)。 遊戲方式/ 1) 在奶瓶中投入數種顏色鮮豔且小玩具(如小珠珠等)。 2) 搖晃奶瓶使小玩具敲擊瓶壁發出聲響,吸引寶寶的注意。 3) 家長帶著寶寶的雙手抓握住奶瓶並搖晃發出聲響。 4) 家長逐漸減少對寶寶雙手的支撐,試探寶寶是否有自己抓握住奶瓶,如寶寶能緊握,家長即可完全放開。 獨處時間(13~24個月) 遊戲收穫/ 獨立性培養。 準備工具/ 寶寶喜歡且熟悉的玩具、音樂與專屬的遊戲空間(安全為最優先考量)。 遊戲方式: 1) 初期/ 家長可以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情,讓寶寶自行玩耍10~15分鐘,如果沒有安全相關疑慮,儘量不要干涉寶寶玩耍。 2) 後期/ 逐漸地讓寶寶獨處玩耍10~15分鐘,家長可以躲在一旁觀察與留意安全。 玩具保母(13~24個月) 遊戲收穫/ 收拾玩具的好習慣。 準備工具/ 大小玩具數個、籃子或盒子、不同的玩具照片數張。 遊戲方式/ 1) 建議選擇在小朋友玩完玩具之後進行。 2) 家長可以先設定一個遊戲情境,如玩具保母把玩具送回家等。 3) 玩法一:每次秀出1~2種(或更多)玩具照片,請小朋友在玩具堆中找出後,放入玩具籃中。 4) 玩法二:玩具分類,準備數個籃子,將玩具照片隨機貼在籃子上(例如,一個籃子上可貼4~5張照片),請小朋友依照籃子上的照片,將玩具進行分類。 5) 待收拾完畢後,一定要給個獎勵唷! 小管家,愛乾淨(24~36個月) 遊戲收穫/ 家事能力、生活習慣建立。 準備工具/ 抹布或毛巾、紅色膠帶。 環境設置/ 家長在桌上、地上或牆壁上用紅色膠帶貼成迷宮路徑、簡單的幾何圖形,甚至也可以貼成數字。 遊戲方式: 1) 先從單純的縱向或橫向開始練習;接著再進階到曲線或幾何圖形。 2) 將毛巾放置在起始點,並帶著小朋友的手從起點出發,沿著紅色膠帶的路徑一路擦拭到終點。 3) 帶過幾次後,嘗試讓小朋友自己操作。 ◎遊戲變化:視小朋友的能力,可調整遊戲的難易度,難度等級依序為:站著擦桌子、站著擦牆壁、蹲著擦地板。 讓做家事更有趣的原則 1) 充分信任孩子,儘量賦予可勝任的任務,多鼓勵,不可責備 多讓小朋友從事可以勝任與獨立完成的家事,他們會更加有成就感。此外,無論他們做得好不好,都應該給予正向的鼓勵。對於做得好的地方應確實指出,並給予鼓勵;做不好的地方,家長對孩子應有耐心地教導與示範,並鼓勵他們再繼續加油,一定會做得更好。 2) 不逼迫孩子做家事,讓他們有選擇權,也不可以因為孩子拒絕而生氣 任何工作都應該要主動參與、樂在其中,做家事也不例外,當您逼迫孩子時,將減少孩子主動參與的動機,可能連原本已勝任的家事都不願意再從事;如果您想讓孩子學習新的家事,可以給予兩個選項讓孩子選擇(一件原本勝任的家事,一件新的家事),並讚美孩子原本的家事已經做得很棒,鼓勵他們接受更厲害的挑戰!當孩子拒絕時,可以試著以正向方式跟他們說:「你看!媽媽會做這件家事,超級厲害!我相信你也可以和我一樣厲害!」 3) 家長須以身作則,做個好榜樣 家長永遠都是孩子模仿與學習的對象,如果家長不做好榜樣,也很難讓孩子培養做家事的好習慣,例如孩子在學校學習到家事處理技巧,但回到家中後卻看到父母很少做家事。 4) 家事工作並非「幫忙」,而是全家人共同的使命 全家人應該一起承擔合作家事工作,別對小朋友說「來幫忙……」,應該說「我們一起來……」,如此一來,小朋友才不會一味地認為做家事是額外的工作而心不甘情不願。如果小朋友上幼兒園前已經養成照顧自己與分擔家事工作的習慣,到了學校也會比較容易適應學校的團體生活,並減少老師們的負擔,讓老師們可以專心於教學,小朋友們也有更優質的學習環境,一舉數得唷! 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現任/ 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第一、二屆理事長 經歷/ 彰化縣視障者關懷協會特聘講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復健醫院職能治療師、澎湖惠民醫院職能治療師、彰化縣家扶中心宜智學園兼任職能治療師、彰化縣身心障礙鑑定委員會委員、彰化縣學校系統職能治療師、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 學歷/ 高雄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 著作/ 視覺專注力遊戲在家輕鬆玩1、2、3(新手父母) ※原文刊載於2017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概論篇 做家事‧營造親密時光從孩子自身動手做起‧專注且樂在其中

概論篇 做家事‧營造親密時光從孩子自身動手做起‧專注且樂在其中#媽媽寶寶

做家事主要目的,在於「服務家庭生活,使每個人日常活動能具有次序性和流暢性」。因此,首先就應該建立正確觀念:家事並非苦差事,而是一件值得全家人參與的愉悅之事!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 「家事,意指家庭之事,多半為環境清潔事務為主」。康寧大學嬰幼兒保育系講師楊琳表示,透過上述對於家事的定義,可了解到家事並非只是父母需承擔的部分,而是身為家庭每一分子,都有責任參與和協助。 家事 親子互動時刻 除了最基礎的定義外,家事女巫林素芬更加入新的觀點來說明「何謂家事」。她認為,「『做家事』是親子間很重要的相處時間」;藉由這段時間,進行親子間的交流、磨合、互動,進而建立更深厚的關係。 別當成無趣例行公事 早期人與人之間相處比較直接,面對面的方式居多。然而,隨著時代演變,3C生活用品盛行,時至今日,就算兩人共桌用餐,卻往往只是低頭盯著手機螢幕,僅透過傳送Line訊息來對話,人際關係疏離許多。 林素芬老師認為,21世紀出生的孩子,成長過程中必定少不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用品,連帶會影響這一代的思維模式。因此,以往那套「做家事=完成家中事務」的線性思考,對孩子來說可能太過單調、無趣,甚至過於沉重。 交誼 家事新功能 因此,她認為今日的「做家事」不只是分擔家務,更應該提升功能,增加「交誼」部分。簡單來說,「做家事」是家庭每一分子都應參與之事,但不是父母在心情不佳時不得不做的事情,更不是他們單方面強迫、命令孩子的作為,而應該是一件「主動做了會讓自己心情好、大家開心的事情」。 ------------------------------------------------------------------------------------------------------------ 1歲起 從丟尿布開始 楊琳老師認為,大約孩子1歲半開始訓練大小便之際,就可學著參與家事。舉例來說,讓孩子自己丟棄換下來的紙尿褲、把尿濕的褲子丟入水盆泡水、用抹布將尿濕的地板擦乾淨,都能算是協助家事。不妨善用生活周邊的小事物,「用孩子已聽得懂的指令或常見物品名稱,引導他,使其拿取擺放歸位,營造家人互助合作的機會,就是一種簡易的家事協助」。 最佳時機:會玩3C產品時 隨著孩子的大、小肌肉動作發展趨於成熟,手眼協調有一定程度,父母就可嘗試慢慢讓孩子接觸家中事務。林素芬老師表示,「當孩子何時開始玩平板電腦,就可以同時學習做家事」,例如簡單地幫媽媽收毛巾、小衣服,或是將不玩的小車子、小積木放到收納箱內等。自然而然,就像平日吃飯、睡覺,是每天固定且習慣的動作,而且是不帶壓力的。 心甘情願 自然投入家事 在讓孩子學習做家事的過程中,家事做得到位與否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心甘情願」。 林素芬老師認為,家事不該與壓力劃上等號,而是應懷抱「快樂和專注的心」去做,才不會讓孩子對家事產生苦差事、懲罰等印象。也因為樂在其中,所以能夠引起興趣去積極學習相關方法、努力精進,往「做好家事」的階段邁進。 ※原文刊載於2017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讓厭食寶寶愛吃飯的8大妙招

讓厭食寶寶愛吃飯的8大妙招#媽媽寶寶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師徐裴莉  寶寶「食的習慣」是讓新手爸媽苦惱大事之一,寶寶吃飯時總是心不在焉,一頓飯往往要吃上1小時,讓照顧者好辛苦,也讓寶寶覺得自己好委屈,雖然爸媽不願意把吃飯搞得像酷刑,但不吃又擔心寶寶營養不夠,究竟用甚麼方式,才能寶寶讓願意將食物吃光光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師徐裴莉將傳授8大妙招。 孩子正常的飲食進程 一般來說,孩子的飲食進程自出生後到4個月主要食物為母乳;之後開始嘗試副食品則分為「適應期」、「訓練期」與「進步期」等3個時期,如下圖所示。此外,孩子的萌牙發展亦是飲食質地選擇的考量之一。徐裴莉營養師表示,目前已有文獻證實,在副食品階段能夠利用食物質地的變化,能幫助孩子訓練口腔咀嚼功能,不僅可以增加進食能力,更可促進腦部發育! 盤點孩子不愛吃飯原因 關於副食品添加時機,有人說4個月,也有人說6個月開始。徐裴莉營養師認為,需依孩子的發展狀況,並評估下列幾項要素: 1) 寶寶5~6個月頸部變硬、能坐起時。 2) 寶寶看到大人吃飯,表現出有興趣的時候。 3) 寶寶體重為出生時的2倍時。 4) 寶寶奶量一天超過1,000c.c. 。 5) 寶寶發生厭奶期時。 其中以第1項最為重要,表示孩子的肌肉、骨骼慢慢成熟,具有一定的支持度;而其他4項中再符合2項即可開始嘗試副食品。徐裴莉營養師建議,照顧者餵食時能讓孩子能坐著並以湯匙餵食最為理想,避免躺著吃發生嗆咳引起吸入性肺炎,同時讓孩子口腔適應不同的給食工具。她也提醒,照顧者給予副食品不宜過晚,除非孩子有特殊狀況,否則最晚不應超過9個月,避免影響口腔肌肉咀嚼功能,也容易發生過敏問題。 食材選擇方面,剛開始以不易引起過敏、略具甜味又可變化濃稠度的「全榖根莖類」為佳,並配合質地慢慢變化,以米為例:米湯→米漿→米糊→十倍粥→七倍粥→五倍粥→軟飯→米飯。由於麥穀類、地瓜、山藥、南瓜、紅豆、綠豆等均屬全榖根莖類,可更換嘗試。若孩子適應良好,再搭配蔬菜類混食,水果類則以果汁或果泥在餐後給予。8個月起開始增加豆魚肉蛋類,1歲後,市售全脂鮮奶等乳品類也可嘗試食用。徐裴莉營養師表示,上述是一般通則,事實上只要孩子飲食適應良好,反而鼓勵照顧者可以少量、多種類食材經常變換餵食,除增加口味變化,兼顧營養增加抵抗力,甚至許多兒科專家也證實,嘗試多種食材反而可以改善腸道耐受性(tolerance),減少食物過敏發生。 讓孩子胃口大開的8大妙招 1) 避免過晚給予副食品/ 應於出生後4至6個月予以嘗試副食品,此時正值孩子咬合與口腔相關的反射作用整合,口腔相關部位(嘴唇、臉頰、舌頭)彼此間運作趨於協調,而慢慢出現咬、咀嚼、閉合等動作。透過副食品的給予,讓孩子適應,讓孩子適應流質以外的飲食質地,如泥狀、細軟、半流質等,促進咀嚼及吞嚥功能發展。 2) 變化烹調方法及菜單內容/ 不時變化咖哩、糖醋、茄汁、紅燒、烘焙等料理方式,同時改變食物外形,例如做成星形、愛心、卡通人物等,再巧妙搭配顏色變化,促進孩子進食意願。 3) 透過孩子喜歡的事物誘導/ 利用故事繪本或孩子喜歡的偶像,強化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及偏食的後果,增加孩子對於該食物的接受度。 4) 父母以身作則並適時讚美/ 廣泛給予各種食物,父母以身作則吃給孩子看,並鼓勵孩子嘗試,即使只吃一小口,也要讚美孩子嘗試進食的努力,之後不定期出現這項菜色,讓孩子習以為常,降低抗拒感。 5) 用餐時間規律/ 適時讓孩子有空腹感,固定三餐的用餐時間,每次用餐應於30~40分鐘吃完,若孩子不好好吃飯,時間一到便結束用餐(這是很合理的堅持),下次用餐時間則是3小時後的點心時間(孩子很餓時可提前半小時)。「點心」是點到為止的意思,像是小餐包1~2個、綠豆麥片1小碗、鮮奶1杯、布丁1個或水果1份等,不鼓勵孩子於點心時間吃太飽,否則又會影響下一餐的正餐進食狀況。 徐裴莉營養師 現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 專長/ 產婦營養、幼兒營養、糖尿病衛教師、腎臟病衛教師 學歷/ 靜宜食品營養系研究所 ※原文刊載於2017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孕期迷思與禁忌15問

孕期迷思與禁忌15問#媽媽寶寶

文/陳珮瑜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孫序東   從古至今孕期的傳統禁忌不少,有哪些是孕媽咪該注意的?本篇邀請專業醫師為媽咪解答。 1) 孕婦不可提重物? @內: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孫序東表示,沒有明定不能提重物或是提多少重量,傳統觀念中建議孕婦不宜搬重物,可能擔心因此造成早產或流產,但若孕媽咪狀況穩定,爬樓梯或提重物都沒有限制,量力而為即可。 2) 孕婦不能參加喜宴或喪禮? @內:以現代醫學的角度而言,婚喪喜慶的場合人多擁擠、時間長,但若身體狀態佳、胎兒穩定,其實沒有強制限定不能出席。 3) 抽筋一定是鈣質不足? 抽筋有很多原因,不一定是鈣離子不足,有些攝取鈣片超量的孕媽咪還是可能會抽筋。建議孕媽咪儘量讓肌肉維持恆溫,不要忽冷忽熱,避免電解質不平衡。 4) 被拍肩膀會導致早產或流產? @內:流產與早產大部分與胚胎發育及母體健康有關,因此,孫序東醫師認為此說法並沒有科學根據,不用太過緊張。 5) 肚子尖尖懷男生,肚子圓圓則是懷女生? 懷孕時的肚子形狀與胎兒性別無關,端看孕媽咪肚皮本身的厚薄度,每個人的子宮大小不同,胎兒的姿勢也會使肚子形狀改變,而女性的骨盆也可能影響肚型,肚皮厚度還是關鍵,因此,尖肚或圓肚不能做為性別的判定標準。 6) 懷孕後不能喝咖啡?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孕媽咪每日的咖啡因攝取量應低於200毫克。對於大部分女性喜愛的黑咖啡及拿鐵,只要避免過量攝取,並遵循建議攝取量,並不需要完全忌口。 7) 孕期不能與寵物共處? 最常見的寵物為貓、狗,通常對孕媽咪沒有太大的影響,比較有疑慮的是「弓漿蟲」,常見於貓的排泄物中,懷孕中受到弓漿蟲感染會讓胎兒神經系統受損,但非常少見。若孕媽咪不放心,可以檢查是否帶有弓漿蟲的抗體。  8) 害喜越嚴重表示胎兒越健康? 由於懷孕後荷爾蒙會產生波動,人類絨毛膜激素(HCG)開始升高,此為判斷懷孕的早期依據,為了穩定胎兒,黃體素濃度也會提升,卵巢會分泌雌激素,使子宮內膜增厚以保護胚胎。這些荷爾蒙的變化都會使孕媽咪產生噁心、嘔吐的現象,可能使母體腸胃運作機制改變,與胎兒健康與否無關。 9) 孕期食用珍珠粉會讓寶寶皮膚變白? 人體膚色與黑色素比例成正比,與遺傳有關,黑色素細胞越多,皮膚較偏黑,與孕期攝取珍珠粉並沒有直接關係。 10) 孕婦不能吃藥? 孕媽咪最常見的不適為腸胃問題、嘔吐、感冒等,醫師都會開立適合孕婦的藥物,只要按照醫囑服藥,通常都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若因為害怕而不敢服藥,反而可能延宕病情,對於孕媽咪與胎兒更不利。 11) 孕期不能有性行為? 許多準爸媽害怕動胎氣而不敢發生親密關係,但若孕媽咪狀態穩定,只要不壓迫到腹部,並不會有不良影響。但在懷孕初期胚胎尚不穩定、接近預產期,以及流產威脅、前置胎盤等狀況時,就不建議有性行為。 12) 患有免疫系統相關疾病不能懷孕? @內:原則上,懷孕的絕對禁忌是心臟衰竭與腎臟衰竭患者,免疫系統疾病最常見的是紅斑性狼瘡。孫序東醫師表示,患者並非不能懷孕,但可能流產、早產率較高,併發症可能也較多。 13) 孕期使用精油、按摩會導致流產或早產? @內:孫序東醫師認為,並沒有科學證明孕期不能使用精油,但避免使用具有調理荷爾蒙或雌激素的精油,以免誘發子宮收縮。 14) 懷孕不能泡溫泉? 在懷孕初期,低溫的環境較適合胚胎成長,媽咪適合泡腳就好;到8、9週後,只要泡湯的時間不要過長,可以適度享受溫泉。但要注意水質是否乾淨,並避免獨自泡湯。 15) 孕期不能使用藥布或痠痛貼布? 孫序東醫師表示,並非所有藥布都不能使用,端看藥布成分。少數藥布含有非類固醇止痛藥(NSAIDs),28週後儘量避免,在後期使用可能造成胎兒的動脈導管提早關閉。 ※原文刊載於2017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冬季補身 孕媽咪聰明吃不上火

冬季補身 孕媽咪聰明吃不上火#媽媽寶寶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傳統醫學科林巧梅醫師  現代人飲食不若早期社會物資缺乏,因此進補實際上需依照不同體質有不同程度的攝取,尤其是一人吃兩人補的孕媽咪,若懷孕期間因為想滋養腹中胎兒,肆無忌憚的進補,可能造成身體上火(胎火)、增加孕期不適,甚至影響寶寶出生後的皮膚狀況。 孕期身體負荷大 懷孕期間,因為體內多了一個小生命,母親的身體運作負荷增加、作工也增加,讓體質變得較燥熱而容易感覺比較怕熱,加上懷孕期間,尤其是妊娠中後期,隨著胎兒長大,母體內臟器受壓迫,形成中醫所說的「積滯」,或是因為有較多的擔憂、不安,形成所謂的「情滯」,都因此增加了孕媽咪體質較孕前燥熱的機會,倘若不及時調養,甚至可能進一步在體內形成火氣而成胎火。 一旦體內有火氣,表現於外的症狀即是長痘痘、口乾舌燥、便祕出血、小便黃或舌頭紅等情況,因此,若懷孕期間,孕媽咪已出現上火症狀,冬令進補的次數與份量就建議應儘量減少。 各人體質不同 有些孕媽咪體質比較虛(例如:有習慣性流產的孕媽咪或手腳容易冰冷、常感冒的媽咪),孕期體內的火氣即不明顯,此時就建議可適時進補,幫助促進身體的溫暖。 特定症狀須避免進補 冬季補身,除了須關注每個人因體質不同所產生的不同進補需求之外,若有感冒、發燒、身體有感染、發炎、上火症狀,或是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疾病的人,也不應自行任意進補,建議尋求合格中醫師的診斷後,再依其指示,選擇適合的進補方式。 替換藥膳 放心進補 孕媽咪若禁不住口腹之欲,建議孕媽咪還是尋求中醫師的確認,協助在喜愛的補品中,將容易上火的藥膳替換為清熱、安神的藥材,如:麥門冬、玉竹、何首烏、黃芩、珍珠粉或珍珠母粉等,既可滿足口腹之欲,又不必擔心上火所可能引發的不適。 平息體內之火 從習慣做起 當體內的火氣持續未處理,就會形成所謂的「上火」,中醫認為,人體的健康仰賴體內陰陽的平衡,體內的陰分,包含體液、組織液、唾液、淚液、血漿或血液等;陽的部分則包含動能、熱能,如:氣的流動、心臟的跳動、肌肉的收縮等能量表現,而上火則是陰分有所喪失或陽的部分太強盛所致,若孕媽咪有上火的症狀,建議可遵循醫師指示,以中藥材進行「養陰」或「清熱」的治療,或是直接針對飲食與作息進行調整。 上火對寶寶有直接影響 懷孕期間若出現上火的狀況(胎火),寶寶出生後容易有皮膚上的症狀,如:皮膚上的瘡或疹、脂漏性皮膚炎等,情緒上也可能比較容易哭鬧不安,而常見的新生兒黃疸,在中醫的診斷上有虛實之分,其中的判別即受是否有火氣所影響。同時,產後媽咪若哺餵母乳,母體內若仍存有火氣,也會透過奶水影響寶寶,因此建議若媽咪發現自己或寶寶有上火的傾向,除了從生活中調整之外,也可以尋求合格中醫師為自己與新生兒開藥,或是透過外敷中藥來緩解寶寶的皮膚症狀,如果不放心讓新生兒直接服用中藥,則可讓媽咪調整體質或服用中藥材,透過奶水的給予來影響寶寶的體質。 從孕期開始平息體內之火 1) 飲食/ 儘量選擇屬性平和的食物,補品的攝取也要依體質有所取捨。 2) 作息/ 晚間11點開始,體內的肝膽經運行,若超過晚上11點睡,容易損耗肝腎的陰分,讓身體容易上火。 3) 情緒/ 建議孕媽咪只要在情緒出現時,能適當找到宣洩或舒緩的方式,就可以讓情緒不造成情滯,並形成火氣;面對壓力時,也建議要找出緩解壓力的解決辦法,讓自己儘量處於放鬆的狀態。 4) 運動/ 運動是達到清除體內積滯的簡單可行方式,且越簡單的運動,效果越好,如:瑜伽、氣功、散步或游泳等,因為溫和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讓體內的積滯得以紓解,而強度太大的運動,如:局部重訓,反而不容易促進氣血的流暢。 ※原文刊載於2017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中西醫觀點 懷孕發現子宮肌瘤不擔心

中西醫觀點 懷孕發現子宮肌瘤不擔心#媽媽寶寶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暨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張致遠醫師‧珍仁堂中醫診所中醫師謝岳峰  懷孕時發現子宮肌瘤,讓孕媽咪憂心忡忡,既便孕期中無法積極治療,卻也慶幸多數情況都能順利完成分娩。 肌瘤位置關係大  得知懷孕時,心情常是既忐忑又興奮,但若此時產檢醫師透過超音波發現子宮肌瘤,往往會讓孕媽咪憂慮不安,一方面擔心危及胎兒,另一方面也害怕孕產不順利。子宮肌瘤顧名思義,為生長於骨盆腔內、自子宮平滑肌增生出來的瘤狀組織,因此又稱為子宮平滑肌瘤,大多為良性腫瘤,因為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而可能於懷孕產檢時才被發現。 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暨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張致遠醫師表示,若將子宮比喻為房子,子宮肌瘤依其生長的位置可概分為三類,即垂掛在房子外(如:有蒂子宮漿膜下肌瘤或較為突出之韌帶內子宮肌瘤)、長在牆壁中(如:壁內肌瘤或較為突出沒入肌肉層之韌帶內子宮肌瘤)或長在房子內(如:黏膜下肌瘤),就症狀而言,連接子宮垂掛至子宮外的肌瘤通常較無症狀,也最不容易影響胎兒,只有在肌瘤長大、大到壓迫其他器官時,才比較可能有臨床症狀出現,如:壓迫到腹腔內胃腸道,就容易脹氣;壓迫到膀胱,就容易頻尿等。而若肌瘤長在牆壁裡(子宮壁中),通常症狀也不見得明顯,對胎兒的影響則視肌瘤長大時,方向是往子宮腔內突出或是往腹腔(子宮外方向)突出,若是往內生長,就可能因為佔用到子宮腔內空間而影響胎兒,並依位置與生長狀況增加胎位不正或早產等併發症的可能性,若往外長大,則出現壓迫效應,即壓迫到孕媽咪其他器官而所出現的不舒適症狀。第三種情況為肌瘤長在子宮腔內,此類型的肌瘤通常比較容易造成不孕或早期流產(例如:因長在子宮內膜上,造成著床不易,或是影響胚胎成長),順利懷孕後,也因為與胎兒共用空間,而有增加早產可能性或胎位不正的風險,但不致於造成畸胎或影響胎兒健康。 發現肌瘤仍可完成分娩 張致遠醫師指出,大部分的子宮肌瘤都能與胎兒和平共處,並順利完成分娩,但因為受女性荷爾蒙刺激的影響,子宮肌瘤在懷孕期間多半仍會持續長大,容易讓孕媽咪的妊娠生活造成比較多的不舒服,例如:壓迫造成的不舒服、肌瘤成長過速而因養分供應不及而壞死發炎造成的疼痛或子宮早期收縮等。 子宮肌瘤的疼痛通常是孕媽咪最難以忍受的不舒適,疼痛的發生總讓媽咪冷汗直流,懷孕中期,子宮肌瘤有時比較容易快速發展,造成疼痛的原因包含血液循環供應不佳,使血液輸送無法直達肌瘤深處而造成缺血壞死,或有蒂的肌瘤根部扭轉等所造成的疼痛,此時可請醫師協助開立安全的止痛藥物緩解疼痛。此外,即便懷孕時發現子宮肌瘤,也不盡然沒有機會自然分娩,唯必須視其生長狀況、位置與對胎兒的影響,方能做出判斷。 子宮肌瘤與不孕 張致遠醫師強調,許多女性經常誤會子宮肌瘤是造成不孕的原因,事實上,除非是肌瘤生長的位置明顯對懷孕形成阻礙,否則通常不會是造成不孕的主因,臨床上,治療女性不孕,通常是在其他原因都排除後,才會進一步考慮處理子宮肌瘤來增加受孕機率,而若想懷孕前動手術拿掉肌瘤,一般也不會增加不孕的機會,除非是肌瘤深入子宮肌肉層太深,才有可能對子宮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否則多半不會因此傷害子宮而導致不易受孕或著床,只是手術過後,需視動刀位置避孕至少6個月以上,待傷口復原才能再次準備懷孕。 ※原文刊載於2017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寶寶發燒的應對方法

寶寶發燒的應對方法#媽媽寶寶

文/陳珮瑜 採訪諮詢/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黃耀毅 寶寶發燒生病時,父母無不手忙腳亂,而嬰幼兒抵抗力尚未發展健全,發燒時該如何應對呢? 寶寶發燒的原因 病毒感染 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黃耀毅表示,會引起寶寶發燒因素大多以病毒感染為大宗(腺病毒、流感病毒、腸病毒、諾羅病毒、輪狀病毒等),少部分是細菌感染引起。2歲以下的孩子較易因病毒感染而發燒,發燒期間平均大約3~5天。若受到病毒感染,通常寶寶的活動力不會太差,可靠自體免疫力抵禦大部分病毒。以呼吸道感染較為常見,如腺病毒、流感病毒、腸病毒等皆經由呼吸道傳染,腸病毒主要以發燒、口腔潰瘍等症狀表現。 細菌感染 2歲以上的孩子受到細菌感染而發燒的比例較高,通常會活動力變差,食慾下降,也可能造成鼻竇炎、中耳炎、肺炎、尿道發炎等併發症,嚴重者可能造成生命徵象的不穩定。此時會需要服用抗生素治療,但輕微的細菌感染有時可以自行痊癒。 環境因素 6個月以下的嬰兒,除了病毒與細菌感染,若周遭環境的溫度太高,由於此時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成熟,容易因為周遭環境溫度而導致體溫升高。 施打疫苗 一般而言,接種疫苗引起的發燒反應大約在兩天內就會退燒,超過兩天才發燒可能就與疫苗無關。另外,有些活性減毒疫苗,例如:水痘、德國麻疹可能接種一週後才開始發燒,但這屬於良性發燒,大約3~5天就退燒,可以自行痊癒。 發燒的症狀 3歲以上的孩子能夠自己表達不舒服,3歲以下尚無表達能力的寶寶,可能會比較嗜睡、躁動、食慾不佳或活動力下降等,此時家長必須注意孩子是否身體不適。對嬰幼兒來說,發燒時血管收縮會造成血液循環較不佳,看起來蒼白、因此皮膚產生格子狀紋路,尤其末梢部位。若真的因為病毒或細菌感染的發燒,在病程還沒結束時,仍有機會再次發燒。 寶寶發燒的應對方式 由於台灣氣候溼熱,越小的嬰兒越容易因為環境而升高體溫,稱為夏季熱,3歲後就能維持身體恆溫。當發現寶寶因太熱而升高體溫時,可先將衣服打開散熱,並佐以溫水擦拭身體,觀察10~15分鐘後再量體溫,並檢視是否有咳嗽、腸胃道等症狀。若有其他合併症狀即可能由感染造成,此時要特別留意。 黃耀毅醫師提醒,量體溫的方式有很多種,耳溫槍是最方便的選擇,但由於人體各部位的溫度不盡相同,腋溫達到攝氏37.2度時可視為發燒,口溫則是攝氏37.5度,耳溫與肛溫對於發燒的定義是攝氏38度。要特別注意的是,6個月以下的寶寶,其耳道可能較細短狹窄,因為耳溫槍是以紅外線偵測溫度,進入耳道深處才能偵測到較精準的體溫,若使用一般的耳溫槍測量可能會有誤差。建議可以耳溫槍為主,再搭配肛溫計使用,但由於肛溫計可能會刺激肛門,較易造成腹瀉,儘量不要太頻繁使用。 就醫時機 若是3個月以下的寶寶發燒,要先確認是否因衣物過多而升高體溫,並儘速就醫檢查。一般而言,3個月內的嬰兒發燒,可能有潛在病菌感染,因為此時剛出生不久,體內仍存有母體給予的抗體,足以抵抗外來病菌感染。若此時發現有發燒、食欲不佳等症狀,即可能受到較強力的病菌。3個月以上的孩子可觀察其活力與食欲,若沒有太大異狀,只是體溫偏高,可先居家觀察。 若發燒超過攝氏38.5度可視情況服用口服退燒藥,有時候體溫太高會使身體不舒服,若發燒超過攝氏38.5度,可視情況服用口服退燒藥,但不建議積極退燒,因為有些孩子發燒時還是很有活力,不需頻繁使用退燒藥。由於發燒後會流汗,帶走身體水分,因此多補充溫開水、擦澡散熱即可。若退燒後。反之,若孩子依舊精神不佳、食不下嚥,建議儘速就醫。 ※原文刊載於2017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