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

掌握4要點 防止H5N6禽流感侵襲

掌握4要點 防止H5N6禽流感侵襲#媽媽寶寶

文‧整理/郭盈秀 採訪諮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鄒宗珮 參考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鄒宗珮表示,目前在台灣、日本和韓國,雖有禽鳥類感染H5N6禽流感病毒的報告,但尚未發現任何H5N6禽流感「禽傳人」的案例。 「禽流感」指的就是「家禽流行性感冒」,主要致病原為新型A型流感病毒,而目前在台灣禽類造成疫情的「H5N6」即屬於這類流感病毒,其他如H5N1、H5N2、H7N9等等也是,感染對象大部分為禽鳥類,如:雞、鴨、鵝、野鳥等等。 因此,一旦禽鳥類受到感染,就會成為新型A型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並且容易造成群體感染,即其他同在生活範圍內的禽鳥類也無法倖免於難。 禽傳人機率並不高 針對許多人擔憂的傳染問題,鄒宗珮醫師表示,禽流感病毒需發生突變,才會具有有效人傳人的能力。目前H5N6病毒僅在禽鳥類互相傳染,全世界只有中國大陸曾發生禽傳人的案例,代表禽傳人的能力弱、機率低。台灣目前因已全面禁止販賣活禽,使民眾染病風險大幅降低;此外,目前研究顯示H5N6病毒並沒有產生變異,現階段無法有效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民眾毋須過於擔憂。 關注4高危險族群 雖然台灣民眾罹患H5N6禽流感的機率極低,但她特別提醒,以下4類民眾屬於高危險感染族群,務必小心。 1) 以飼養家禽或鳥類為主的業者。 2) 前往禽流感流行地區旅遊者。 3) 有機會接觸野鳥/候鳥的學者或愛鳥人士。 4) 喜愛吃半生熟禽類食物(肉、蛋)的民眾。 鄒宗珮醫師說明,上述族群的共通性為「『直接』接觸禽鳥類的機率偏高」,例如可能會碰觸到禽鳥類的糞便、分泌物、皮毛、體液等等,若不幸接觸染病禽鳥類又沒有徹底清潔,將提高人體受H5N6病毒感染的風險。 初期症狀類似流感 鄒宗珮醫師表示,雖然目前台灣尚未有禽傳人病例,但根據國外案例,H5N6禽流感患者的初期症狀類似於一般流感,包含:發燒、頭痛、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流鼻水、咳嗽、喉嚨痛、呼吸急促等)、結膜炎、肌肉痛、腹瀉等。 一般來說,只要察覺自己有罹患流感的可能,就應儘快就醫,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醫師會依據禽鳥接觸史、旅遊史、相關職業暴露等,配合臨床症狀評估是否有感染禽流感之可能。 治療:藥物+支持性療法 針對被確診的禽流感患者,她說明,目前會以抗流感病毒藥物為主(例如:克流感),搭配「支持性療法」,即呼吸治療、體液補充等。 若病況不穩 致死率高 然而,若經以上治療後病況沒有獲得控制,將可能快速惡化,嚴重者還可能併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是死亡,致死率相當高。 4方向 有效預防禽流感 想要完全避免H5N6禽流感的侵襲,鄒宗珮醫師強調,「預防」絕對是首要原則。她特別歸納出4個預防方向,供民眾參考。 1) 避免接觸禽鳥類/ 鄒宗珮醫師表示,目前H5N6禽流感的流行僅侷限於禽鳥類,傳染來源和途徑都很明確,「是可以確實預防感染的」。因此,她再次強調「民眾不需要太恐慌」,只要避開可能接觸禽鳥類的機會,就能大幅降低患病機率。 至於家裡飼養寵物禽鳥的民眾,動植物防檢局則建議,「避免讓寵物禽鳥與野鳥接觸,先戴上口罩及膠質手套再清理排泄物,清理完畢後,必須用肥皂洗淨雙手。如果寵物禽鳥不幸死亡,則須以一般廢棄物標準處理,千萬不要任意棄置。」 2) 注意食物來源和狀態/ 在目前疫情頻傳的時期,民眾更需要注意食物來源,不買來路不明的禽鳥類及其產品。此外,禽肉(雞、鴨、鵝)和蛋類都必須「充分煮熟」,才可食用。 3)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若有疑似感冒症狀,隨時戴上口罩。外出時,避免身體任何部位碰觸到可能的汙染源,也不要讓帶有病毒或細菌的雙手任意接觸到眼、鼻、口等黏膜處。回家後,必須先用肥皂清潔雙手、換下外衣後,再和家人互動。 4)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鄒宗珮醫師表示,雖然目前尚未研發出H5N6禽流感疫苗(僅H5N1禽流感有疫苗可預防),仍建議民眾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強化基礎抵抗力,降低感染率(尤其是孕婦、6個月大以上之嬰幼兒及嬰幼兒的主要照顧者)。 ※原文刊載於2017年0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1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避免給寶寶吃的地雷食物

避免給寶寶吃的地雷食物#媽媽寶寶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蔡宛婷 1歲前究竟該給寶寶吃什麼比較健康?又要避免哪些食物引起過敏、腸胃不適,甚至會影響生理發展?蔡宛婷醫師表示,寶寶避免碰觸的食物地雷可分為「易過敏食物」和「成分不適宜、對身體有不良影響的食物」。 地雷1 易過敏食物 4個月前的寶寶最好的食物是母奶,由於母奶就有充分的營養和水分,所以連水都不需要特別給寶寶喝。到了嘗試副食品階段的4至6個月大時,許多媽媽開始製作副食品,哪些食物容易過敏就需要特別留意。家長可以特別留意以下的易過敏食物,才不會造成寶寶生理不適: 牛奶 若家族有過敏病史,特別是爸媽有過敏體質,建議寶寶出生後能持續哺餵母奶最好;若無法餵母奶,可選擇水解蛋白配方的奶粉,此類奶粉營養成分和一般配方奶相同,但會把易引起過敏反應的牛奶蛋白做處理,將其分子變小,身體就不易感覺此過敏原而產生反應,另一方面又可以產生特殊耐受反應(oral tolerance),使身體得到對牛奶蛋白的耐受性。建議水解蛋白配方奶可哺餵到一歲,再視寶寶情況調整。 有殼海鮮 有些寶寶吃到蝦、蟹、貝類會引起過敏反應,可以先讓寶寶從少量開始嘗試,如果發現某一種海鮮會產生皮膚搔癢、紅疹、腹脹、腹瀉或哭鬧不安時就先停止,可能是食物過敏。海鮮類建議先嘗試較不易過敏的魚類,每次給予少量觀察,若有過敏現象就先停止餵食,數週後再重新嘗試。 蛋白 雞蛋營養好吃,但對寶寶來說,蛋白是屬於高過敏的食物,一般來說,可先給寶寶嘗試蛋黃,若無異樣再嘗試蛋白。若吃雞蛋寶寶身上起疹子、或原本的疹子變得更紅更癢,就要小心是否對雞蛋過敏。蔡宛婷醫師表示,如果寶寶有過敏體質,6個月大就可能會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皮膚經常會起疹、反覆抓癢到破皮流血,而且可能會持續到6歲,因此,6個月大以前的幼兒,最好避免吃到蛋白、蒸蛋、蛋糕等蛋製品。 水果 根據國內研究,目前常造成過敏的水果為芒果、番茄、橘子、草莓、香瓜,寶寶1歲前,爸媽可將水果磨成泥用湯匙餵食,之後觀察有無出疹、腹瀉現象,以及碰觸過水果的手是否有出現疹子,如果有就必須暫緩食用。 地雷2 成分不宜的食物 蔡宛婷醫師建議下列的食物,其成分都不適合1歲前食用,建議1〜2歲後再嘗試。 蜂蜜 香醇風味的蜂蜜水、香甜的蜂蜜蛋糕都是很多人喜愛的食品,但並不適合讓寶寶在一歲前吃到蜂蜜。由於肉毒桿菌的孢子存在於大自然土壤中,蜂蜜在天然的採收過程中可能有肉毒桿菌的些微汙染,如果成人吃到蜂蜜,胃酸會自動殺死這些肉毒桿菌的孢子,不致發生危害,但寶寶的身體各器官尚未成熟,沒有能力對付這些孢子,如不小心吃到蜂蜜,恐引發「肉毒桿菌中毒」,不可不慎。蔡宛婷醫師建議,如果想給寶寶吃蜂蜜口味的食物或飲料,還是必須等到一歲以上再嘗試。 鮮奶 香濃好喝的鮮奶,營養價值很高,但1歲前的寶寶不建議食用,因其中的酪蛋白比例偏高,不適合寶寶的腸胃道吸收利用。此外,鮮奶的礦物質、鐵、脂肪也不夠充足,無法給予寶寶足夠營養。配方奶的整體脂肪結構、鈣磷比例、蛋白質較完整,如果母乳不足,應該以嬰兒配方奶作為營養來源,而非鮮奶。如果1歲後已順利轉換為固體食物,則乳製品的營養只是輔助,就可以給寶寶喝鮮奶。 含咖啡因食物 許多家長容易忽略隱藏在食物、飲料內的咖啡因,如熱可可、巧克力餅乾、可樂、奶茶、紅茶等,由於寶寶身體的代謝力比大人弱,受影響程度很大,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讓寶寶情緒易躁動不安、睡眠規律變差、晚上可能夜驚大哭。尤其有些巧克力糖或餅乾的糖分過高,或添加色素,也會影響寶寶健康。 ※原文刊載於2017年0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1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邁向成長路途的必經之路

邁向成長路途的必經之路#媽媽寶寶

上幼兒園是孩子人生大事,同時面臨與主要照顧者分開以及進入到陌生環境的兩大挑戰,週遭都是不認識的陌生人,對於老師、同學和環境感到不安害怕,李筱蓉心理師建議,上幼兒園前,要讓孩子情緒及心理都先有準備,而樂於接受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熟悉度,以降低焦慮及排斥感。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宇寧身心診所臨床心理師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兼任講師李筱蓉 基本能力先修班 為了幫助孩子更能夠融入幼兒園的團體環境,家長在上課前的生活內容就必須要有所調整,由於學校比較規律,因此,準備上幼兒園之前必須開始調整作息,訓練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例如穿衣服、脫衣服、吃東西、上廁所等,即便不完全熟練,至少也可以表達意願或開口求助,而幼兒園通常都有團膳,孩子是否願意去嘗試新的東西,飲食習慣也要儘量讓孩子的接受彈性大一點。 練習參與團體活動 到幼兒園就讀等於進入一個小社會,身邊會有許多同齡或混齡的小孩,為避免孩子退縮,要時常讓他練習不排斥加入團體。李筱蓉心理師說明,在正式上學前,家長可以帶孩子到公園跟學齡前的小朋友玩耍、參與親友間一些非正式的團體聚會,或是為小朋友設計的團體活動,藉此培養小孩同理他人、配合指令與團體規範的能力。 把握學齡前的重要階段 學齡前是孩子很重要的階段,無論再怎麼忙都必須保留時間給孩子,即便時間短也沒關係,親子間的互動品質更重要,父母除了常以口語表達對親子的關愛之外,也要多運用肢體的接觸,如擁抱、牽手、搭肩等,更能夠促進親子間的親密感。研究指出,0到6歲的孩子,大腦正快速成長,若是能得到豐富的親子互動與環境刺激,神經系統的連結與訊息處理將更為發達。 緩解孩子分離焦慮 一到幼兒園的開學時刻,總會有許多家長與小孩在門口「十八相送」,孩子在門口嚎啕大哭,離不開家長。李筱蓉心理師表示,孩子上幼兒園會需要一段適應時間,家長不用過於緊張,因應孩子的年齡和天生氣質不同,適應時間的長短也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至少要給孩子2~4週的適應期。 面對孩子分離焦慮,父母第一件事就是不能慌,大人的感受和反應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因此要讓孩子感受到安定的氛圍,但家長要有同理心,先理解孩子的不安焦慮是正常發展的表現,對孩子支持鼓勵,並同理他的感受,讓孩子知道家長重視他的感受與想法,再進一步想辦法了解孩子在學校有何狀況,清楚原因才知道後續該怎樣處理。 ※原文刊載於2017年3月號361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人見人愛人氣王:嬰幼兒時期開始培養社交互動

人見人愛人氣王:嬰幼兒時期開始培養社交互動#媽媽寶寶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人類是群居的生物,無論在家庭、學校或社會上都不可能與其他人完全隔絕。而社交互動能力從嬰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培養,正確的教養與親子互動將可以讓寶寶長大後成為人見人愛的人氣王唷! 互動是孩子的生存本能 絕大部分的寶寶都喜歡跟父母、手足或熟識的人互動,相較於獨自玩耍,在互動的過程中顯得格外投入與專注,也樂在其中。其實嬰幼兒在出生後的2個月內,即會因為生存本能而與這世界產生簡單的互動性反應,例如肚子餓或身體不舒服時會哭泣,吃飽時會微笑等。此外,1歲之前就會對於不同情境而有不一樣的反應,例如被爸媽逗會笑,被責罵會哭,找不到媽媽會感到不安等。 1歲至2歲的寶寶,因認知能力已經大幅提升,所以更會主動與他人互動。不過,這個階段寶寶的邏輯概念與口語表達能力尚不足,因此仰賴較多的肢體互動,例如擁抱、親吻、揮手、點頭或搖頭等,寶寶高興時即會親吻他人的臉頰,難過時會向父母索討安慰的擁抱等;父母也會利用肢體動作來表示讚賞或鼓勵,如寶寶表現良好時賞以愛的抱抱、摸頭或擊掌等。 0歲~2歲嬰幼兒社交互動發展 0~3個月 ‧1.5個月時,寶寶能認出主要照顧者的聲音。 ‧2個月時,能對熟悉的聲音產生反應。 ‧3個月時,能將頭轉向聲音來源處,並利用簡單的動作來表示開心(如揮手、踢腿等)。 4~6個月   ‧4個月開始,寶寶的眼睛逐漸會注視與他互動的人。 ‧開始對有善(如微笑)與不友善(如臉部糾結怒視)有不同的反應。 ‧對於熟悉的兒歌、音樂或玩具的聲響有特定的反應。 7~12個月 ‧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 ‧以肢體動作來表示社交禮儀,如揮手再見等。 ‧喜歡與大人玩遊戲,如躲貓貓(大人以手遮臉後打開並發出聲音)、搔癢等。 ‧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之建立越來越密切,會主動要求抱抱、臉靠近大人撒嬌等。 ‧能以肢體動作進行簡單的溝通,如用手指著想要的物品、揮揮手表示不要等。 ‧逐漸能理解簡單的詞彙,如喝奶、抱抱等。 13~18個月 ‧會因大人的認同或答應請求而感到高興,如果得不到認同則會感到難過。 ‧雖然不擅口語表達,會的詞彙不多,但仍儘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需求。 19~24個月     ‧會與玩偶互動、對話與玩遊戲。 ‧會玩簡單的扮家家酒遊戲,如拿著積木當做蛋糕餵娃娃吃等。 ‧可以在照片中找出熟悉的家人和自己。 人際互動重要關鍵 外在環境與教養方式是影響寶寶人際互動的重要關鍵,其中如果父母長期對寶寶施以語言暴力(責罵、威脅等),或是給予過多的負向回饋(經常以言語數落寶寶表現不好),寶寶可能因此產生負向的互動行為,例如對於他人缺乏信任感而逃避互動或產生負向情緒(如哭鬧)、獨自玩耍不喜歡跟別人打交道等。此外,父母如果跟寶寶之間缺乏良好的互動,在陪伴學習的過程中,寶寶也可能顯得興趣缺缺,而無法投入其中。 與寶寶互動大原則 ★應多給予正向回饋與鼓勵,切勿隨意嚇唬、責罵或嘲笑寶寶,讓他們對你有好印象是良性互動最重要的開端。 ★以輕鬆、愉快的心情與寶寶互動,有時照顧者緊張與不安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寶寶。 ★應隨時留意與謹記寶寶的語氣、表情與一舉一動之間的關聯性,並適時給予正確的回應,以免讓寶寶誤會我們不理會他。 ★無論寶寶聽不聽得懂,都應該多跟寶寶聊天;做任何事情時,也可以試著向寶寶說明清楚。 ★每天都要有固定的親子時間,全家人同一時間做同類型的事,過程中充滿互動。 ★除了家人互動之外,也應該帶著寶寶多接觸外面的環境與人。 ★鼓勵互動,但不是逼迫,寶寶也有心情不好、不想理人、打招呼、說再見的時候。 幼兒園階段 善用遊戲培養社交互動 幼兒園階段的孩童已逐漸脫離家庭並融入團體生活之中,因此這個階段的孩童將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團體性質的遊戲。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逐漸脫離「單獨遊戲」與「平行遊戲」的階段,開始參與「聯合遊戲」與「合作性遊戲」。 在強調互動性的團體遊戲中,家長、老師等遊戲帶領者應營造正向支持的環境,適時引導同儕間的互動,善用同儕的力量相互鼓勵與扶持,最重要的是應依照孩童的能力設計出讓他們可順利達成的任務,在遊戲中也可適時調整任務的難度,讓孩童可以在同儕面前順利完成任務,藉此獲得同儕的認同,讓他們更願意在團體之中展現自我。 在團體遊戲過程中,我們也可以試著融入角色扮演或虛擬情境的遊戲方式來增加有趣性與驚奇感,並適時融入團隊合作的元素,當大家一起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時,激發出來的鬥志和熱情是單獨遊戲所無法比擬的,例如玩大型平衡板時,可以讓數個孩童站在上面,每個人想像自己是水手,搖晃的平衡板有如浪濤之中航行的船,而部分的孩童則扮演海中的鯊魚,水手們可相互提醒對方要保持身體的重心並相互扶持,不要讓自己和夥伴掉到海裡被鯊魚抓走。 再次提醒,在團體遊戲的過程中務必留意幾個要領,包括: 1) 應依照孩子的能力隨時調整遊戲難度,讓他們可從中獲得成就感。 2) 營造正向的情境,不偏袒也不針對團體中的任何一個孩子,並且引導同儕間的相互鼓勵與扶持。 3) 營造有趣的情境,並鼓勵同儕間的合作。 4) 對於適應較慢的孩子,可以先觀察團體的進行,過程中適時鼓勵他們參與或利用他們感興趣的元素,以吸引進入團體之中。 5) 當孩子在團體遊戲中產生衝突時,不應當眾歸咎責任或處罰,可暫停活動或轉換遊戲情境來減緩衝突。 ※原文刊載於2017年3月號361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告別母乳生活 成功退奶不縮奶

告別母乳生活 成功退奶不縮奶#媽媽寶寶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資深國際認證泌乳顧問張桂玲 最讓哺乳媽咪們在意的事情之一,就是害怕當停止哺乳後,胸部不僅會縮小,還會失去原本的豐滿與彈性,禾馨民權婦幼診所資深國際認證泌乳顧問張桂玲將給予哺乳媽咪最完善的建議,協助媽媽們順利離乳,並且維持完美胸型。 從哺乳期開始維持胸型 哺乳時期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例如常見的小白點、乳頭水泡、乳房腫脹或乳腺炎等,痊癒後可能造成胸型及胸部大小受到影響,張桂玲顧問強調,哺乳期如何維持胸形大小和外觀及如何保養乳房皮膚,是未來順利離乳、胸型是否會變化的主因,因此建議依照以下列點執行,從一開始的哺乳期間就持續維持胸型。 1) 選擇適當哺乳內衣/ 在內衣的選擇上,鼓勵媽媽們從孕期便開始穿著哺乳內衣,避免直接穿著運動內衣或不合身的內衣,即使在家帶小孩也要穿內衣,若沒有內衣拉提的效果,胸部失去向上托支的力量,當兩邊的乳房充盈時,一邊可能擁有100c.c.的奶量,媽媽們可以試想,此時乳房宛如水球在胸前掛著,較容易造成胸部下垂。 2) 補充正確營養/ 部分哺乳媽咪為了快速恢復身形,在日常飲食中幾乎不攝取任何油脂,但產出奶量必須消耗身體能量,而決定乳房形狀最重要的就是脂肪,若燃燒消耗到胸部脂肪,反倒得不償失,所以哺乳媽咪除了是自己的營養調配者,同時是寶寶營養的提供者,務必均衡攝取熱量。 3) 勤於乳房肌膚保養/ 皮膚的緊實程度會影響胸型及胸部外觀,大部分哺乳媽咪只在乎胸部是否會在餵奶後會變得鬆垮,甚至變成布袋奶,但這之中一半以上的人卻在哺乳期完全沒有做任何保養,因此從哺乳期就該勤於保養乳房肌膚。另外,假使哺乳媽咪本身偏瘦,若產後奶量急速上升,胸部必須每天像吹氣球一樣,不斷放大縮小,使得肌膚緊實度與哺乳前相距甚遠。 張桂玲顧問說明,若是乳頭、乳暈肌膚有受損時,則建議每次餵奶及擠奶後,都要將滋養油、修護霜、羊脂膏,依序塗抹於受傷處,先將滋養油塗抹於乳頭及乳暈上,再塗抹修護霜等待吸收,變成透明狀後,再塗抹一元硬幣厚度的純羊脂膏來覆蓋隔離,以免衣服再度摩擦傷口,影響傷口癒合。 4) 奶量達到供需平衡/ 部分哺乳媽咪由於哺乳過程中較不理想的操作模式,致使胸型變化過大,舉例來說,每次擠奶的奶量都多達300c.c.以上,胸部每天經歷多次的脹大、縮小,會導致乳房皮膚彈性疲乏,其實只要讓奶量達到供需平衡即可,不要為了衝奶量、囤積母乳冰棒等原因將奶量過度提升。 張桂玲顧問建議,擠奶量維持「進可攻、退可守」的奶量,意即每次擠奶量大約比寶寶喝奶量多10%即可,再多也不要超過20%,例如寶寶喝90c.c.,每次都擠約110c.c.以內的份量,多出來的奶量即可累積,以便不時之需使用,同時對於媽媽的身體負荷也不會太大。若寶寶約3至4小時喝一次奶,這時媽媽就不應該超過4個小時擠一次,部分哺乳媽咪可能因為工作或是其他因素減少擠奶次數,會把2次的量一起擠,讓胸部過脹,使得乳房處於緊繃狀態,乳房組織被充盈的乳汁而脹大,過程中由於地心引力的影響,重心會使胸部下垂,進而影響到胸型。 餵食計畫VS.離乳計畫 張桂玲顧問說:「離乳請先減量、再拉長時間,千萬不要搞錯順序!」起初擠奶時間間隔與原本時間相同,但擠出的奶量可依照原本奶量減少10%至15%,等到不會塞奶,再慢慢減少份量,只要奶量已經減少到100c.c.以下就可以考慮拉長時間,接著則是等到奶量已經降到50c.c.以下,就可以嘗試不擠奶,但等到累積8小時以上,胸部通常仍會脹奶,這時就只需要稍微移出奶水,只要不會脹痛即可,也可暫時局部冷敷,讓胸部舒緩,在減奶過程中,只要胸部沒有硬塊、硬結的情情,就恭喜哺乳媽咪「安全下莊」成功離乳。 ※原文刊載於2017年0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1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培養不同階段兒童的社交能力

培養不同階段兒童的社交能力#媽媽寶寶

社交能力雖然是與生俱來,但仍會受到個人天生氣質影響,面對新的人、事、物,部分孩子會很開心、好奇的接觸,願意主動踏出第一步去探索,但也有部分孩子必須要透過觀察才會往前邁進,只要面對陌生人就會表現出敏感的情緒反應,甚至退縮、逃避,孩子的反應強度可能會很微弱或很強烈,經由累積社交互動的經驗,是養成社交能力的重點。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宇寧身心診所臨床心理師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兼任講師李筱蓉 宇寧身心診所臨床心理師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兼任講師李筱蓉將依照年齡階段,分享嬰幼兒具備的社交能力。 ‧ 0~6個月/ 與主要照顧者互動為主,但已經會用聲音或是表情、肢體動作,對外界有所回應,例如會對人微笑;喜歡別人跟他玩,互動停止了可能會不開心或哭鬧;想要被抱時,可能會做出伸手或往前傾的動作。 ‧ 6個月~1歲/ 這階段開始會認生,懂得區分主要照顧者與陌生人,因此當接觸到陌生人時會有不同的反應。 ‧ 1歲~2歲/ 喜歡觀察四周,會模仿大人的行為,也開始能理解親子互動遊戲樂趣,例如將臉遮住再打開,發出聲音,孩子就會笑得很開心。家長這階段可以多觀察孩子的「分享式注意力」,意即互動過程中對物品或事件的注意力,並且能夠在人和物品、事件之間轉換注意力,共同分享有興趣的事物。有分離焦慮的孩子,在1歲半到2歲會達到高峰期。 ‧ 2歲~3歲/ 孩子喜歡自我表現,也喜歡跟同伴一起,最初的友誼開始萌芽,如果碰到困難或需求不能自行滿足,會請身邊的人或主要照顧者幫忙。而3歲開始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比之前更好,無論是否接受都會有很明顯的表達,會試著想要和其他小孩玩遊戲,等到社會性發展比較成熟時,分離焦慮就會下降。 ‧ 3歲~6歲/ 感官、認知、情緒等發展逐漸累積,這時即可開始協助孩子練習更為複雜的社交能力,舉例來說,引導孩子一起玩扮家家酒,因為彼此要演出,因此對角色需要有適當的認知、情境互動和情感交流,才能夠讓遊戲更加好玩,而孩子也能夠從遊戲過程中提升社會化發展。 ※原文刊載於2017年3月號361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布布教養日記:1至4歲「個性養成」大解析

布布教養日記:1至4歲「個性養成」大解析#媽媽寶寶

文/圖:布布媽 1~2歲:等待 這階段半獸人孩子們有一個通病,那就是『要什麼東西就要立刻!馬上!Right now!得到它!』加上我家兩隻可能都遺傳到我的急性子,所以每次不管任何事(尤其是吃飯)都跟打仗一般,從菜還沒上桌就會開始一直「餓餓~」的喊。這時,我最常跟他們說的一句話就是:「你要學會等待!」覺得「等待」這件事情是必須要學習的,而且要從小就養成習慣。1〜2歲孩子已經開始聽得懂,所以要適時讓他們知道:「不是所有要求都可以立刻被滿足與完成」,爸媽也才有喘口氣的時間。 2〜3歲:聆聽與表達 牙牙學語時期是最可愛的,所以這階段理所當然要給小孩表達情緒與感受的機會。但除此之外,我覺得這階段的小孩也需要知道如何「聆聽」。小布目前就是處於這個很想表達自己意見(不管正不正確)的階段,有時盧起來真的會叫人火冒三丈。通常這時候,我會反覆的跟他說:「媽咪先聽你講,但你講完了也要聽我說好嗎?」先讓他把自己情緒表達出來後,再請他聆聽我的意見。有研究顯示,和小孩溝通時蹲在他身旁(視線與他們同高),他們也會比較容易聆聽與接受。 3〜4歲:同理心 不敢說我把小孩教得有多好,但「具有同理心」是覺得到目前為止,布叮讓我覺得很驕傲的一件事。我不是一個會在小孩面前隱藏情緒的媽媽,所以不管是開心像瘋子一樣大笑,或是跟老公不開心難過落淚時,我都會很直接地在布叮面前表現出來,讓他知道媽媽有情緒、會難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同時我也會和她解釋我為什麼難過?和爸比不是在吵架而是在溝通等),可能因為這樣,從小她就會察覺旁人的情緒。 4〜5歲:融入團體 這年紀的孩子大多都已經開始上學、接觸同儕,所以我覺得適時教導他們適應環境、團體是必要的事情。在選擇幼兒園與師資時我會謹慎評估,但當我決定後,就會儘量與布叮一起遵守學校的規範,而且不覺得老師必須要「特別」照顧她。除了鼓勵她在學校多跟同學相處互動之外,也會讓她知道學校是個「每個人都一樣重要」所組合而成的團體。 至於5歲以上,就等布叮長大一點,我再來見招拆招吧! ※原文刊載於2017年3月號361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7大原則和孕期憂鬱說再見

7大原則和孕期憂鬱說再見#媽媽寶寶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蘇渝評 女性受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因素影響,比男性更容易出現「憂鬱情緒」。其中,生理方面,在經期、懷孕、產後、停經時,容易因為荷爾蒙的變化,影響情緒波動,因此,特別時期更應重視如何安定情緒。 孕期憂鬱情緒從何來? 姍姍媽咪懷孕12週哭著說:「自從肚子裡有了小寶寶開始,不但胃口變差、容易感到噁心、暈眩,也特別容易累,接踵而來的變化,再加上家人、朋友、同事,不斷告誡懷孕期間的各種禁忌,讓我感到既煩躁又無奈。」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蘇渝評指出,生理與心理狀態本會相互影響,而懷孕初期體內荷爾蒙的改變,不但會引發不同的生理反應,也會使得情緒起伏較不穩定,加上擔心胎兒營養夠不夠、發育得好不好,更會造成情緒低落、焦慮、不安、莫名想哭、沮喪等負面感受。 情緒影響胎兒發展 研究發現,當人體過度焦慮、緊張,腎上腺素分泌會增加,對懷孕的女性來說,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也會使得腹中胎兒處於不安的情緒之中,而進一步影響胎兒的營養吸收與發育,因此,孕婦的心理狀態不但會影響自身的食欲、睡眠、活動力、精神、內分泌系統等,也可能影響胎兒。 養成心情記錄習慣.找出問題癥結點 舒解情緒、壓力的第一步必須找出問題所在,蘇渝評醫師建議,心情記錄至少一週1次,養成記錄心情或是寫日記的習慣,可以得知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件,情緒有哪些變化,幫助自我了解。 排解憂鬱情緒7原則 憂鬱情緒的來源因人而異,同樣一件事情發生在不同人身上,會有不同的情緒表現,蘇渝評醫師建議,當找出問題的所在之後,可以嘗試以下幾種解憂方式:  1) 解除生理不適/ 懷孕時需面臨體內荷爾蒙的改變、營養素缺乏、胎兒體重增加等過程,這些變化對身體都會造成負擔,蘇渝評醫師提醒,解除生理不適,能幫助安定孕期情緒。 2) 分享與聆聽/ 身體健康與情緒是相互作用,蘇渝評醫師表示,孕期有任何身體上的不適或是擔心胎兒,可以詢問專業婦產科醫師的意見,也可以找身邊的朋友、同事、家人聊聊,聽聽大家的說法,就會發現事情沒有想像中的複雜。 3) 規律的運動和曬太陽/ 規律的運動不但可保持心情愉悅、放鬆身體,孕媽咪透過運動可加強腰腹及骨盆底肌肉群的肌力,對產程是有幫助的。他建議,若是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孕媽咪,每天至少抽出30分鐘的時間到戶外散散步、曬曬太陽。  4) 家人的支持/ 懷孕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蘇渝評醫師建議,運動、產檢或是參加媽媽教室的時候,可以與另一半相約同行,讓老公了解整個懷孕過程,自然而然比較能夠站在孕媽咪的立場著想,成為強而有力的支持後盾。 5) 心理諮商/ 專業心理諮詢管道有很多,如果一時之間情緒上來,在緊急狀況下,可以求助「張老師基金會輔導專線」、「台北市生命線協會專線」等相關單位的協助,也可求助精神科門診,藉由專業醫師協助走出低潮,蘇渝評醫師提醒,並不是罹患精神疾病的人才需要看精神科! 6) 營養補充/ 因為憂鬱情緒與中樞神經相關,因此,有部分小型研究發現,Omega-3有助活化腦部功能。蘇渝評醫師表示,Omega-3有助孕媽咪情緒平穩、預防憂鬱,對胎兒腦部的發育也有幫助,無論是從天然食物或是營養品中攝取,都應與婦產科醫師確認食用的時間點與分量。 7) 轉移注意力/ 把注意力從引發不良情緒的事物轉移到其他事物上,能使人從消極情緒中跳脫出來,蘇渝評醫師建議,可多接觸自己喜愛的事物,例如:吃美食、看電影、唱歌、購物、接觸大自然等。 雖有高達半數以上的孕婦會有憂鬱情緒,但確診為憂鬱症的案例相當少,孕期需要面對的生理不適很多,應儘量保持平常心,懂得排解壓力、舒緩情緒,不需要杞人憂天,要切記,快樂的媽媽才會生出開心的寶寶。 ※原文刊載於2017年0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1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