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

中西醫併治 好孕不遲到

中西醫併治 好孕不遲到#月經

人類原本就是地球上繁殖能力最差的物種之一,一次月經週期中,只有短短幾天能受孕,機率也不過25%,生育能力正常的夫妻,10%未必能在想懷孕的第一年就能成功,5%的夫妻也未必能在第二年就如願以償。隨時代變遷,女性面臨職場競爭壓力,或各種環境污染等問題,讓越來越多的不孕症浮上檯面,成為一個困擾社會、家庭嚴重的「不可承受之痛」。不孕夫妻為尋求解決問題,無論是用西藥、需開刀、或針灸、放血、拔罐、食療、藥酒、草藥、健康食品、求神拜佛等,都勇於嘗試無所不用其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任賴榮年認為,中西醫整合療法,有機會在最少傷害病人的原則下,達到更有效率的治療成果,因此說明以幫助這群認為是最焦慮、最易受傷的婦女朋友們。賴榮年表示,會嚴重干擾不孕的病,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性卵巢、反覆不癒的白帶及早期卵巢衰竭。而這也都有機會透過中西醫整合療法,提昇婦女健康狀態,而達到更好的受孕結果。賴榮年進一步說明,基本原理很簡單,地球與我們身體一樣,都可以視為一個小宇宙,小徵兆不重視它,則後面就是跟著大災難,因此,一定要重視身體所傳達的語言-症狀,以月經為例,身體每個月都在提醒,妳的月經有一些氣不通,或血不順的問題,而如果不去管它,或者是沒有用合適的方法去應對,每個月局部都給打個小結,多年下來,就會變成很多大結或死結,這不是很合理的事情嗎?他舉例說,如子宮內膜異位症,這個造成不孕的頭號殺手來說,常聽到不孕婦女表示她有痛經症10多年了,每個月都痛,剛開始檢查沒問題,也就不以為意,但現在不行了,愈來愈痛。當診斷出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後,一定要吃止痛藥及請假平躺休息才可以,每次聽完這些故事,總有些感傷,早些時日,結合中醫的觀念及療法,可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及人生。近年來,隨著治療痊癒的病例案愈來愈多,令婦女朋友每個月經週期都冷汗直流、痛不欲生,甚至於在床上打滾的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及卵巢巧克力囊腫,賴榮年認為,應以中醫療法為主要治療方法。一位痛不欲生的子宮腺肌症不孕症婦女,在歷經四個月的中醫療法後,首先改善每個月可怕的痛,而後在約半年左右,解除了長期十年、遍訪名醫的不孕症,又在懷孕生子後,調理到超音波找不到子宮腺肌瘤及扁掉的卵巢囊腫。另外還有一次,急診送進來一位每個月都痛到要送急診的已婚婦女,由於當天止痛針等方法都試了,病人仍痛到在地上打滾(因為在急診床上翻滾,怕會跌落到床下),實際上,在當時情況,根本無法檢查,於是賴榮年先扎了一針針灸後,痛竟明顯緩解,於是婦產科醫師才可以開始做超音波,但身體還是有些扭來扭去,於是賴榮年再下第二針,症狀幾乎消除,第三針再扎了後,可以很順利的完成超音波檢查,前後不到十五分鐘,當婦產科醫師要離開超音波室時,她可能掙扎很久太累了,竟然在檢查床上睡著了。上述的這些病症,有可能在現況醫療中建議手術,不過有一定比例的婦女,會在手術後的二、三年復發子宮腺肌症及子宮內膜異位症,面臨要不要再開刀的困難抉擇。若能同時結合針灸、中藥於現代醫學療法,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手術後,未來再要面對子宮內膜異位症、腹腔沾粘、卵巢老化,三個原本分別都會造成不孕的因素,集結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的機會,也因此可增加成功懷孕的機會囉!賴榮年指出,多囊性卵巢不但不孕,身材還變形,體毛也容易變粗,是複雜的毛病,以西藥來代謝過剩的男性荷爾蒙,以中藥來調理濕性或酸性的體質,用中西醫整合的療法可使病患在較短的時間,調理好月經週期並進而懷孕。另外,反覆不癒的白帶及早期卵巢衰竭,都是偏「虛」性的體質,賴榮年以過去經驗說,若西醫婦產斜的療法有治有效,沒治再犯的白帶,遷連二、三個月不癒的話,應考慮加上中醫健脾利濕這種流傳上千年治白帶的療法,其中以完帶湯等系列的處方效果尤其顯著。早期卵巢衰竭,並不好治,但對於輕症的不孕患者,中醫針灸也有一定的功效。不孕是人類千年的老病,中醫有一套有效的種族延續的療法,現代不孕症的治療,愈來愈有人定勝天的卓越成效,但並不完美,也還有一些後遺症,若能中西醫整合在一起,則更能好運不遲到!

長期食用冰冷食物 是經痛最大主因

長期食用冰冷食物 是經痛最大主因#月經

一位26歲的陳小姐,每至月經期間小腹疼痛難忍,痛甚時會冒冷汗,排出的血塊約10圓硬幣大,經色深暗紅量少、經血排出不順暢,上述症狀自國中開始,每月經期都必須承受這些不適。經西醫檢查,沒有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屬於原發性經痛,也曾服用半年避孕藥後血塊稍減少,但停用後經痛復發,血塊依舊。追究其過去病史,她自幼喜飲冰冷飲料,因此除了經痛外,尚有手腳冰冷,平日受傷時傷口血流不出來,月經來時下巴容易長痘瘡等症狀,另外還有胃脹氣、便秘、頭暈、眼瞼白、頸項疼痛等症狀。在月經後期給予十全大補湯6克、乾薑1克及桂枝茯苓丸 3克,服用3週,行經期服用理中湯6克、桂枝茯苓丸3克、延胡索1克、益母草1克,服用2個週期後,已無經痛及血塊,月經經色鮮紅,經血排出順暢,行經期痘瘡量也減少,手腳較不冰冷,胃脹氣也改善許多,手指被松鼠咬傷後,傷口竟會流出血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婦科主任廖麗蘭表示,經中醫辨證,此病患因長期食用冰冷食物,使脾胃及胞宮虛寒、陽氣耗損,無法運行血液至末稍,導致手腳冰冷、受傷時不易流出血。她說,胞宮虛寒,使經血排出不順暢、經色暗、血塊大。胃虛寒導致胃脘疼痛、腸道無力而產生便秘。廖麗蘭說,治療上,在行經期以溫中袪寒理中湯溫暖胃及胞宮,桂枝茯苓丸溫經活血袪瘀,讓胞宮溫暖,氣足能運血,血循順暢,經血排出順暢,經痛血塊也就減少了。但因病患尚有經量少、頭暈屬於血不足,因此行經後除了使用溫通化瘀的桂枝茯苓丸及乾薑外,尚使用十全大補湯補血,以治療頭暈、頸項酸痛、經量少的症狀。如此對證下藥,使原本經痛10餘年的症狀得到相當程度改善,虛寒不適的一些症狀也緩解了。廖麗蘭解釋,原發性經痛在中醫辨證有分許多類型,如果能自我診斷自己是屬於虛寒性經痛的證型而選擇適合之方法,將能大大改善經痛。一般可根據簡單幾個症狀特點來診斷:經痛時若是按壓及熱敷小腹後疼痛緩解。四肢末梢冰冷。臉色蒼白、嘴唇淡紅。如有上述症狀大都屬於虛寒性經痛。虛寒性經痛可在行經期使用辛溫中藥,如乾薑、良薑、小茴香、艾葉、當歸、川芎,內服、熱敷或艾灸,達到散寒化瘀止痛效果,一般在行經期使用3-5天,不可長時間服用,因為辛溫中藥過服會耗傷氣血,仍需要依照月經週期生理療法,依階段服用不同藥物,以免產生副作用。廖麗蘭提供以下二種適合虛寒性經痛在家使用的方法:散寒經痛湯:老薑2片(約6克)、紅棗3枚、當歸2錢、川芎2錢、紅糖3克,使用600cc開水,火煮開小火煮15分鐘後,加入黑糖後熄火,溫服,月經期服用3-5天。艾灸:使用老薑切成厚0.3公分,長寬約3-4公分,放於臍下中極穴處(約恥骨上方1寸、肚臍下4寸),用艾條離薑約5公分處灸,一天灸2次,一次灸10分鐘,利用艾草及薑的辛溫達到溫暖子宮、促進血液循環,以達到治療經痛的效果。她強調,在冬季氣溫降低,血循較差,對虛寒性體質的病患猶如雪上加霜,中醫講「通則不痛」,如能適當運用辛溫及活血化瘀的藥物,不僅能趕走經痛,連手腳都會暖和起來。

不孕原因有百種 你是哪一種?

不孕原因有百種 你是哪一種?#月經

據統計,每六至十對夫妻就有一對為不孕所苦,東基婦產科主任徐文成醫師說:「性行為開放,罹患性病的機會相對升高,輸卵管一旦因性病遭到破壞,受孕機率必定減低。人工流產的濫用、晚婚及生育年齡延後,也大大降低懷孕機會……」不孕的原因為何?徐文成表示:「不孕的原因有一百多種,現代社會性行為開放,罹患性病的機會相對升高,輸卵管一旦因性病遭到破壞,受孕機率必定減低。人工流產的濫用、晚婚及生育年齡延後,也大大降低懷孕的機會。」據統計,每六至十對夫妻就有一對為不孕所苦。徐醫師表示,臨床上常見的不孕原因,有女性因素也有男性因素。女性因素:包括感染、排卵異常、輸卵管異常、子宮內膜異位等。男性因素:主要和精蟲的製造、運送、排出障礙有關。10%的不孕患者查不出不孕原因。 任何一次成功懷孕,從精蟲、卵子的形成到排卵、受精、著床,大約要經過十多個過程,偶有一個環節出錯都會造成懷孕失敗。徐文成說:「不孕的原因很複雜,不只是傳統上認知的女性單方面問題,夫婦倆應該一起攜手合作、共度難關,面對不孕,男性尤其應該先看醫師。女性的年齡越長,懷孕機會越低,四十歲婦女的懷孕機會僅剩二十五歲的三分之一,高齡還能順利懷孕生育的婦女,表示其卵巢、子宮仍健康有活力。」談到與女性一生生命週期息息相關的月經與卵巢,徐文成說明,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統最重要的器官。位於婦女骨盆左右兩側,靠近子宮處的一對卵巢,其主要功能是釋出卵子和製造荷爾蒙。卵巢功能一旦出了問題,卵子就不能成熟釋出,荷爾蒙分泌也必遭到波及而導致月經異常或不孕。青春期的女性,兩側卵巢約有三十萬個卵子,每個卵子又被細胞包圍而逐步長成無數小濾泡,月經規則的女性,受到腦下垂體荷爾蒙的作用,每月會有十幾個濾泡長大,其中一個成功釋出卵子並移往輸卵管。在輸卵管與精子合而為一的受精卵,會繼續游往子宮內膜著床、孕育新生命;卵子精子受精不成,或游往子宮的胚胎沒有著床,子宮壁便會剝落成為月經。徐文成醫師曾經為一名小二就有初潮的小女生看診,他表示現代女性的初潮比昔日早,歸因於飲食生活促使卵巢提早發育。針對青春期的女生常有的月經紊亂問題,徐醫師輕鬆的說:「十七歲前,女性卵巢尚未發育成熟,加上功課繁重的壓力,月經紊亂很正常,請家長不要太擔心。」哪種月經狀況該找醫師診療呢?東基產兒科護理長黃素貞提醒父母,孩子初經太早來(十歲前初經來潮)或太晚來(十六歲之後,初經還未報到),都該趕緊就醫,女孩的初經太早來可找婦產科或小兒內分泌科就診。遇到經血過多(月經超過一週,經血也未逐日減少)、過少、或嚴重經痛,也應及早就醫診療。月經是小女生蛻變為小女人的大事,應該為她補身體,助她「轉大人」嗎?東基營養師張靜芬認為,充足均衡的營養加上鐵、鈣的補充,就能讓小女生順利生長。由於女性體內的鐵質會因每次經期而耗損,鐵質的補充非常重要,鐵質含量高的食物有紅肉、豬肝、腰子、貝殼類和紅棗、枸杞、深綠色蔬菜,鯖魚雖然屬白肉魚類,但魚身上顏色呈紅黑色的長條狀「血和肉」含鐵量極高。至於鈣的補充,要注意除了攝取牛奶、豆腐、起司等鈣含量高的食物,還應重視運動和適量日晒,以順利使皮膚內的膽固醇變成維生素D,促進鈣質的吸收。坊間所賣的維生素常標示著鈣+D3,D3是已經活化的維生素D,唯有健康的腎能夠順利將維生素D轉化為促進鈣吸收所需的D3。針對經痛的緩解,營養師建議患者不妨適量攝取具有抗發炎成分的月見草油、魚油或亞麻仁油。本文轉載自宇宙光雜誌2008年六月號第58~61頁「診療室的春天」專欄文章提供:台東基督教醫院 吳方芳

改善乳房疼痛 試試”自然療法加運動”

改善乳房疼痛 試試”自然療法加運動”#月經

乳房疼痛可分為週期性和非週期性。週期性疼痛大多和月經周期有相關,常是在月經周期前七至十天開始,月經開始後疼痛就會逐漸緩解。至於疼痛的原因則是與賀爾蒙息息相關。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洪進昇表示,月經快要來臨之前,雌激素和黃體素的分泌產生變化,刺激乳腺組織、壓迫神經、產生腫脹甚至疼痛的感覺。根據神經分佈的範圍,會痛在乳房、乳暈周圍或是轉移疼痛至腋下、手臂內側。疼痛大多是陣發性抽痛,局部壓迫時會較痛,但不會隨姿勢或時間有明顯改變。單側或雙側都有可能,因人而異。至於乳癌 的可能性並不高,但是若同時有觸摸到硬塊或腫塊的話,仍需理學檢查及超音波或乳房攝影進一步確認。非週期性的乳房疼痛,包含的因素很廣,像是感染、良性腫瘤(纖維囊腫)、更年期補充的賀爾蒙,甚至近年來熱門的植物性賀爾蒙(大豆異黃酮)都有可能。也有研究提到壓力,熬夜,咖啡或刺激性食品也會造成。洪醫師指出,乳房疼痛大多是會自我緩解,尤其是週期性的疼痛。非週期性的疼痛通常要找出可能的原因,也不見得需要藥物。自然療法中,維他命B6及維他命E有人認為可以改善疼痛的情形。另外,一些舒緩的伸展運動也能有所幫助。藥物治療上則有止痛藥,如普拿疼,非類固醇類止痛藥或是調節賀爾蒙的藥物,如 Bromocriptine,Danazol,Tamoxifen之類。就個人的經驗,洪醫師大多會建議先觀察或是使用自然療法及運動,若是疼痛到影響生活作息,則可以短期服用止痛藥,如果還是沒效,再進一步使用調節賀爾蒙的藥物。大多數的患者都還可以容忍這樣的不適感,真正需要藥物治療時,可以漸進式的給予,讓生活品質改善即可。

經前不悅症情緒波動大 妳還在「忍」嗎?

經前不悅症情緒波動大 妳還在「忍」嗎?#月經

國內約五成女性在生理期來臨時合併出現「經前症候群」現象,甚至出現暴躁易怒、沮喪失落等比較嚴重的「經前不悅症」,連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判若兩人。醫師表示,女性生理週期會因為內分泌的變化而容易出現情緒起伏,如果影響到生活作息或品質,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馬偕醫院婦產科 - 林時羽醫師分享,曾有一名適婚女性因「經前不悅症」前來求助醫師。該女性表示,那個來的前一兩天,時常出現沮喪低落的感覺,不是毫無來由的流眼淚,就是因著一點點小小的摩擦就忍不住對男友破口大罵。原本論及婚嫁的男友,受不了「溫柔的小公主」總是反覆的變成可怕的「小惡魔」,甚至提出分手。東方女性普遍保守而壓抑,面對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通常都藉著靠自己的方式來控制與處理,或是靠「忍」來渡過,卻忽略了這些狀況對自身生活品質甚至對他人的影響。「經前症候群」或「經前不悅症」就是很好的例子,醫師說明,相關的症狀可能高達200多種,但卻很少有女性會主動積極的尋求改善,往往到了生活作息嚴重受到影響時,才願意聽取醫師建議。「到底該如何改善呢?」林醫師笑答,過去治療較嚴重的經前症狀,都是用SSRI血清素吸收抑制劑,許多有經前症狀的女性使用上多所顧忌,且這類製劑對經前症狀中的生理症狀也不具效果。林醫師說,其實一般常見的避孕藥,多多少少就可以改善這類的狀況。目前衛生署剛核准一款新式的超低劑量口服避孕藥,此避孕藥經臨床研究證實可以改善11大類的經前症狀,例如:水腫、沮喪、緊張感、憤怒、注意力不易集中、疲倦以及頭痛、乳房觸痛等症狀,並獲美國FDA核准可用來治療嚴重的PMDD經前不悅症。其24/4服用設計將傳統21天用藥週期改為24天週期,透過降低每日攝入之有效成分劑量且延長三天的用藥週期,最主要是能提供穩定的雌激素濃度以抑制卵巢濾泡生長,相較於早期21天劑型,這種新劑型配置的新型口服避孕藥對身體更溫和友善且能有效抑制排卵,同理可以說明,此新式避孕藥因降低了過去停藥期產生的荷爾蒙波動干擾,更能使和荷爾蒙波動有關的經前不適症狀獲得改善。林醫師叮嚀,每個女生應該隨時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平時應善用經前日誌來幫助記錄自己的情緒與生理反應,如有任何異常狀況就可藉此日記提供醫師診斷參考,醫師能更有效的提供專業建議與判斷,確實達到對症改善的效果。

少女經期不規則-自然現象 忌服調經補品

少女經期不規則-自然現象 忌服調經補品#月經

小婷(化名)的第一次月經發生在小五升小六的暑假,之後月經一直時斷時續,往往兩、三個月才來一次,如今已上國一的她,和同年齡少女比起來,身型明顯矮小許多。最近,小婷因為月事將近四個月沒來,媽媽擔心她可能因為每週三、四天有課後補習,壓力沈重而打亂月事,於是帶至婦產科門診。通常,在女性身體逐漸成熟後,卵巢就會發揮功能,產生週期性的排卵,並製造荷爾蒙,讓子宮因荷爾蒙的刺激,內部發展出一層豐厚的內膜層,準備迎接受精卵在此孕育成長;如果卵子沒有受孕,這層內膜將在排卵後的兩週內崩解,伴隨血液經陰道排出體外,這就是月經的由來。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婦產科 - 胡偉敏醫師表示,大多數女孩的初經發生在13~15歲,但也有人提早到11、12歲或延後到18歲。初經的早晚與身體的發育狀況、健康情形、氣候條件、自然環境、遺傳、種族等因素有關;但若8歲以前就出現月經,極可能是性早熟,而到18歲仍無月經,則須小心是否發育遲緩,或基因、內分泌出問題,都應儘速就醫。初經後的五年內,尤其是前二年,因為卵巢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排卵不穩定,月經週期多半不規律,通常間隔21~42天不等,再加上此一時期的少女多有課業或生活上的精神壓力,往往使經期不規則的情況加劇,可能好幾個月不來月經,或來幾次月經後又中斷,或提前而至、間隔不一,經血量也忽多忽少,家長常會擔心小孩是不是生病了。胡偉敏醫師指出,其實少女時期月經的不規則、不正常,本就是自然現象,無需特別治療,通常等到生理機能成熟後,經期自然會漸趨穩定。如果家長放心不下,可以求診婦產科,醫師通常會以超音波檢查子宮、卵巢是否正常發育,一般而言,不需抽血驗荷爾蒙,也不必內診,如果發育沒問題,未必得催經,但若月經超過六個月不來,就一定要請醫師幫忙找出原因。其次,少女的月經量不多也是正常的,但如果經血量少到只有幾滴,或每次都持續十天以上,甚至造成頭暈、虛弱等身體不適,則應立刻求醫,必要時給予短期的荷爾蒙和黃體素治療,以暫時維持內膜的穩定性,使其停止出血。目前市面上有許多中、西藥的調經補品,並不適合這段期間的少女服用。同時須注意,少女在初經之後,卵巢子宮等性器官的功能已漸趨成熟,一旦發生性行為,無論月經是否規律,就有受孕的可能,因此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女一定要懂得保護自己!

養顏調經有撇步 配合體質喝四物湯

養顏調經有撇步 配合體質喝四物湯#月經

很多女性朋友都曾被媽媽逼著喝過四物湯,但對於四物湯到底是什麼東西,卻不是真正而全面的了解。四物湯顧名思義,就是由四種藥物組成;分別是當歸、川芎、芍藥、地黃四種,適合血虛體質的人服用,而血虛體質臨床上的表現有面色萎黃、指甲色淡、頭暈眼花、手足易麻木抽筋、月經量較少、顏色較淡等症狀。所以,常有人問,男生可以喝四物湯嗎?答案是可以的。天主教聖功醫院中醫部 - 洪曉嵐醫師表示,中醫講求「辨證論治」,只要男性具有血色素低、臉色蒼白、容易疲勞、嘴唇或指甲部位顏色較白等血氣不足的情況,都可以服用四物湯。另外,中藥有趣的地方就是可以靈活的變化加減,四物只是一個基本方,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加減四物湯組成。如四物中的『芍藥』還可分為『白芍藥』與『赤芍藥』。洪曉嵐醫師指出,如果容易緊張、胸悶、乳房脹、經期不規律的,就應選用白芍藥;若月經來疼痛嚴重、血塊多、血色暗的,則屬血瘀體質應選用赤芍藥。而『地黃』也因炮製過程不同而有不同名稱及療效。如果平時就較怕冷,容易腰酸、手腳冰冷,可以選用熟地黃;如果生理期容易冒痘痘、伴有失眠及口乾舌燥現象的,就要改用生地黃。那麼,四物湯最好的服用時機是什麼時候呢?一般來說,如果是單純要生理期後調理的話,通常是經期乾淨之後,服用5~7天就可以;但有些女生月經前或經來第1~2天會有頭痛、腰酸背痛、下腹痛…等等症狀,建議在月經來前一星期先服用3天,可預防月經來潮時的不適感。最後洪曉嵐醫師要提醒大家:若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或平常白帶多、陰部搔癢,時常反覆骨盆腔感染的女生,都切勿自行服用四物湯。因為四物湯屬於溫補性質,會惡化體內的發炎反應,如果真的需要補,必須經過中醫師診察後,依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去處方用藥。

來不來,大有關係!談月經異常

來不來,大有關係!談月經異常#月經

月經的改變常是女性最關心的事,亦是最常見的看醫生原因。月經異常可有時間上、形態上、流量上的改變 ,同時又分「異常子宮出血」及「無月經」。如何分別月經異常的原因?如器官實質性病變、原發性卵巢功能改變,或由於全身性因素、其他內分泌因素導致的卵巢功能異常等。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 - 梁華英醫師指出,正常月經週期相隔約為廿八天,平均出血天數為四~五天左右,如果超過七天則可能為異常。一般以出血量超過八十毫升、月經的日數超過七天作為月經過多的定義。婦女對月經出血量的主觀認定常有很大差距,臨床上常看到有出血量已造成嚴重貧血者,卻自認為正常。月經期及月經後的症狀對評估出血量也有參考價值,如是否有血塊排出,有血塊顯示出血量已超過纖維分解的功能。月經期後會疲倦、嗜睡則須懷疑有貧血的現象,更嚴重時則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梁華英醫師表示,不正常月經出血的原因有以下:(一)排卵功能失調,如不排卵性的週期、黃體功能不足、多囊性卵巢、情緒障礙等。(二)全身性疾病所引起,如血液凝固發生問題造成月經來時間長及量多、甲狀腺機能不足或亢進、腦下垂體發生腫瘤分泌過多的泌乳激素時造成無月經。其他如抗癌藥物、抗凝血劑、類固醇、精神科藥物、口服避孕藥及女性賀爾蒙等藥物的服用。(三)在異常出血時都應考慮到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而子宮肌瘤及腺肌症是造成生育年齡婦女月經過多、月經期過長最常見的疾病。治療方法大致可分為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兩方面。藥物治療的目的有遏止急性出血,恢復排卵和生育的功能。手術治療有子宮擴刮術、子宮內視鏡手術及子宮切除術等。目的是去除病灶,而其中又有診斷是否為惡性病灶的目的。不正常的月經雖然量不多或沒有疼痛的症狀,亦應尋求醫生的診治,因大多數的惡性腫瘤早期沒有什麼症狀,固不能拖延診治的時機。梁華英醫師建議,至於經血色澤鮮紅、有腹痛現象、有暈眩現象、感到任何不適或懷疑時,應盡快到婦產科做進一步檢查。《月經小辭典》◆月經如何形成?月經為一個成熟的卵自卵巢排出,使子宮內膜受卵巢內卵泡所分泌的女性賀爾蒙剌激下增厚,準備成為受精卵發育成胚胎的著床地。排卵後,卵泡會變成黃體,可分泌黃體素,子宮內膜同時接受雌激素及黃體素的作用,當雌激素及黃體素同時減少時,又如果所排出的卵沒有受精,則子宮內膜脫落才會有月經。◆月經注意事項1.注意月經中是否有血塊或其他組識。2.記錄出血天數。3.注意改變姿勢時是否有暈眩現象。4.注意出血的色澤,鮮紅、暗紅或咖啡色等。5.注意是否有腹痛現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