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逐漸流感化,許多確診患者陸續進入康復階段,但接踵而來的是各式各樣的後遺症。41歲陳小姐確診後康復,回到職場後仍有咽痰、咳嗽,另一位35歲李先生則是在確診後康復,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常感疲倦感、爬幾層樓梯就會喘等現象。兩位患者都求診於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康復門診醫師張烱宏,經對症下藥調理,才逐漸好轉,徹底擺脫新冠肺炎。
隨著疫情逐漸流感化,許多確診患者陸續進入康復階段,但接踵而來的是各式各樣的後遺症。41歲陳小姐確診後康復,回到職場後仍有咽痰、咳嗽,另一位35歲李先生則是在確診後康復,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常感疲倦感、爬幾層樓梯就會喘等現象。兩位患者都求診於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康復門診醫師張烱宏,經對症下藥調理,才逐漸好轉,徹底擺脫新冠肺炎。
你有新冠後遺症嗎?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即使在康復後,病毒會為身體帶來中長期的影響,不僅症狀持續可能長達數月,更可能同時出現多種病症,且狀況隨時在變化。若想緩解「長新冠」不適症狀又不想依賴西藥,其實透過中醫師投藥或針灸,也能獲得有效改善。
隨著Omicron新冠病毒株造成的本土確診人數增加,康復後仍留有不適症狀的人數也跟著增長。36歲的吳小姐在5月初感染了Omicron病毒,現在已經陽轉陰康復,但仍會乾咳、胸悶與頭痛,持續了將近2週,吃普拿疼與止咳藥仍不見好轉,生活與工作方面都大受影響。
儘管Omicron感染者多為輕症,根據美國疾管署在5月24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新冠肺炎康復的成年人,從18~64歲中,每5人就有1人會出現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 syndrome),加上不適症狀仍斷斷續續出現、得知染疫後的情緒波盪,影響到家庭、工作與生活起居,新冠癒後之路怎麼走才能確保重建身心健康?《優活健康網》根據聯安診所醫師團隊的建議,整理以下3大面向,包括健康追蹤、心理調適與飲食調理,陪伴讀者一起摸索癒後之路。
新冠疫情延燒至今,疫情確診人數已經破百萬,不少感染者發燒頭痛、四肢倦怠無力、喉嚨痛、聲音沙啞、嗅覺異常等症狀,即便確診康復後,還是有許多人會害怕出現「長新冠後遺症」,擔心症狀不知道要延續多久。
台灣每日的新冠肺炎確診數仍相當高,人人都有染疫的可能,也有不少患者開始擔心被感染之後,相當擔心後遺症發生。而各國陸續有研究指出,康復的患者在感染數月之後可能出現疲倦、咳嗽、肌肉無力、睡眠障礙、憂鬱及腦霧等後遺症。
「與病毒共存」早已經是不可迴避的趨勢,「共存」絕非放任病毒肆虐感染,每個人都還是能在防疫措施和心理準備上,盡力做到最好,一起維持醫療量能和中重症及死亡率的下降。《優活健康網》邀請公衛專家、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為我們解析未來疫情趨勢,面對疫情流感化,我們能事先做到哪些準備?以下是訪談摘要: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最新研究指出,感染過新冠肺炎的65歲以下成年人中,每5人就有1人至少會有一種長期後遺症,又稱「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65歲以上的老年人則是每4人就有1人,而最常出現的症狀是呼吸道和肌肉骨頭疼痛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