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吃蛋防心血管疾病?醫推「得舒飲食」

吃蛋防心血管疾病?醫推「得舒飲食」#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以往雞蛋被貼上多吃會增加膽固醇的標籤,但近年開始被推翻。甚至近日媒體報導英國研究指出,常吃雞蛋的成人相較於不吃蛋的人,反而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然而醫師提醒,該研究內容提及雞蛋與心血管疾病可能有相關,但不代表有直接因果關係,呼籲民眾別針對單一食物過量攝取,應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才是預防心血管疾病最佳方法。台灣每年近萬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南投醫院心臟功能室主任、心臟專科嚴元鴻醫師表示,心臟疾病與腦血管疾病長年名列在國人10大死因中,台灣每年近萬人罹患心血管疾病,且有年輕化趨勢。心血管疾病多以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疾病呈現,容易造成身障甚至死亡。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菸、酗酒、不健康食物、肥胖及缺乏運動皆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蛋的卵磷脂含量高 有助血液中膽固醇代謝南投醫院營養師蔡秀雯表示,雞蛋所含的營養素包括有蛋白質、脂肪、核黃素、生物素和鈣、磷、鐵等物質,還有很重要的卵磷脂、維生素A和維生素B12。一個蛋約60克就含700毫克的卵磷脂,將近2碗黃豆的含量。卵磷脂是細胞膜重要成分,可以幫助血液中的膽固醇代謝,消化後會生成膽鹼,可以轉換為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原料。乙醯膽鹼能增進記憶力,預防老年失智。一般民眾雞蛋的攝取量不需要特別限制,但也不建議長期大量攝取,任何飲食皆需均衡、適量。「得舒飲食」改善心血管疾病嚴元鴻主任指出,以飲食介入、改善心血管疾病的角度而言,「得舒飲食」(DASH Diet)是目前獲得世界各國認可並納入高血壓治療指引建議中的健康飲食方法。得舒飲食主要增加蔬果、全穀類及低脂食物的攝取量,限制高糖食物及飲料、紅肉、減少脂肪攝取。低醣飲食與生酮飲食雖然是熱門的飲食方法,但皆有其限制,不是每個人適用,應先與專業醫師、營養師討論後,再行嘗試。

男車禍致主動脈剝離 死亡率高達9成

男車禍致主動脈剝離 死亡率高達9成#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40歲男性騎乘機車上班途中發生車禍,造成胸部鈍傷。患者表示當時感覺胸口一陣撕裂感,無法呼吸、胸悶、冒冷汗。急診就醫時,醫師根據症狀立即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患者為A型主動脈剝離,並聯絡心臟外科醫師進行手術以搶救患者性命。心臟遭強大扭力 主動脈受大力拉扯而損傷桃園醫院急診護理師童姿鈞說明,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一條動脈,也是全身血液循環的主幹,起點和心臟連在一起之後跨越胸腔向下穿越腹腔,當心臟面對強大扭力,會導致心臟往前衝,後方的主動脈遭到大力拉扯而損傷剝離及破裂。一旦主動脈發生損傷,病人在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以上。剛開始患者會有強烈、撕裂性的胸痛及上背痛,然後持續胸悶、喘、盜汗,之後會突然休克及昏迷。A型主動脈剝離 死亡率高達9成主動脈剝離可分為A型與B型,A型是升主動脈破裂,一旦剝離必須立刻開刀、盡早處理,死亡率高達9成,且每延遲1小時,死亡率就上升2%,B型是降主動脈破裂,可先用藥物控制血壓。護理師童姿鈞提醒,主動脈剝離來得又快又急,死亡率高達50%以上。通勤族騎乘汽機車請保持安全距離及安全速度,降低車禍發生的機率,維持自身安全與健康。

嗜甜食如命?小心心血管疾病找上你!

嗜甜食如命?小心心血管疾病找上你!#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楊宜瑱指出,臨床上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型病患,是在發生心血管事件後,才知道自己原來是糖尿病友,且血糖飆高已有一段長的時間。糖尿病患應注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名年約四十歲的男姓台商,經常外食且嗜吃甜食如含糖飲料,BMI為34屬於過度肥胖,因心肌梗塞到院進行心導管治療,經血液檢驗後發現血糖過高,卻因為沒有症狀而未警覺自己是糖尿病友,以致於一發生心血管事件,就相當嚴重。楊宜瑱主任說,許多年輕型的糖尿病友,容易忽略血糖對心血管所造成的傷害,而高糖本身會令血管出現發炎反應,若糖友又合併有高血脂、高血壓等現象,就是心肌梗塞及中風的高危險群,必須多加留意。「飲食沒節制、愛吃甜食、又有體重過重情況,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再加上糖尿病等於有加乘作用。」她提醒,如果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同時要擔心自己是否也是糖尿病患,因為這兩大疾病經常同時出現,對健康的危害相當大。現今糖尿病治療藥物除控糖外 還需評估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的治療指引,建議糖尿病患要先進行生活型態的改變,且要持續進行,「第一線用藥為單一藥物治療,若使用三個月後糖化血色素仍未達設定目標時,可加入第二種藥物,此時需評估患者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建議使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等級的藥物種類。」楊宜瑱主任說,對於年輕型的糖尿病患,同時又有心血管疾病,若需要加入第二種藥物時,會優先考量增加對心臟血管有保護作用的藥物。目前被證實對心臟血管有保護效益的兩大類藥物為SGLT2抑制劑及GLP-1受體促效劑,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SGLT2抑制劑為口服藥物、GLP-1受體促效劑為針劑,但都有降低體重的優勢,可避免糖尿病患使用藥物後出現體重上升的現象;此外,也比較不會有低血糖的風險、且對腎臟功能的保護也有幫助。SGLT2抑制劑適用於腎臟病患 對心、腎臟皆有保護效益楊宜瑱主任進一步說明,臨床上的選擇方式,會先視患者需要降多少血糖,若要降的血糖較多,會考量以針劑為主,但也要評估患者能否接受自己注射的意願;其次,SGLT2抑制劑特別適用在腎臟病第三期前的病友,「如果糖尿病友又有心衰竭風險者,也會偏向使用對預防心衰竭效果較佳的SGLT2類藥物。」她提醒,飲食西化下,國內年輕的糖尿病患有增多趨勢,若為高風險族群如肥胖、家族史、血脂異常者,不僅應少喝含糖飲料外,也應定期做血糖檢測,並控制好血糖、血脂及血壓等,且需戒菸、多運動,才能提早預防,避免日後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泡湯祛寒 大餐後需間隔1.5小時

泡湯祛寒 大餐後需間隔1.5小時#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除了冷氣團報到外,每年農曆年前後,就是台灣櫻花綻放的日子。出外賞櫻時,可以幫家裡的長輩多帶一件防風衣物,戴上圍巾、口罩、手套等,並隨身攜帶一杯熱開水,務必做好禦寒防護措施。飲酒、大餐後 間隔1個半小時再泡湯不少民眾也會把握周末假期泡溫泉驅走寒意。一名60歲中年男子與太太一起去泡湯,剛泡溫泉沒多久突然覺得頭暈、冒汗,伴隨噁心胸悶,太太嚇得趕緊陪同就醫。國民健康署提醒,心血管疾病與年長者,泡湯時勿超過15分鐘、泡湯後勿太快起身、勿單獨泡個人池、溫度勿超過40℃、避免冷熱水交替,泡湯前後都應喝足水份、以及飲酒或吃大餐後隔1.5小時以上再泡。胸口悶痛、呼吸困難 恐是心臟病急性發作徵兆寒流期間,也要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緒起伏太大等情形,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徵兆,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儘速就醫。有心臟病史的民眾,在任何時間都要攜帶隨身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

講座/冬季心血管疾病

講座/冬季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寒流來襲,統計至今全台疑天冷猝死人數已超過上百人,甚至在一天內55人猝死。三高族群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別注意,天冷、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升高,增加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疾病、中風及猝死機率。如果具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疾病,該如何預防心肌梗塞呢?有鑑於此,烏日林新醫院將於2/12(一)舉辦衛教講座,邀請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柯國銓主講「冬季防猝死!防治心血管疾病」,分享如何防治心血管疾病,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冬季防猝死!防治心血管疾病時間:2018年02月12日(一)10:30開始地點:烏日林新醫院一樓大廳(台中市烏日區榮和路168號)洽詢:04-23388766分機1163 行銷企劃課莊小姐

持續低溫!泡湯不逾30分才安全

持續低溫!泡湯不逾30分才安全#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持續發布低溫特報,帶動泡溫泉熱潮。然而泡湯對人體來說就好比激烈運動,泡湯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最好分段交替,享受安全泡湯的樂趣。泡湯時若遇頭暈、胸悶,應立即離開水池,有心血管疾病則不適合泡溫泉。懷孕、心血管疾病、皮膚乾燥別泡湯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葉日弌表示,天氣寒冷也進入泡湯旺季,泡溫泉是許多民眾喜愛的休閒旅遊活動。但身體泡在溫泉中就好比做激烈運動,突然運動量變大,也增加心臟的工作負荷量。民眾除了慎選合格溫泉之外,也要依照個人的健康狀況,評估是否適合泡湯。有傳染病或皮膚病的民眾不宜泡溫泉外,懷孕婦女,特別是妊娠超過5個月,不適合泡湯。心臟血管有問題的民眾也不適合泡溫泉。因泡湯會造成皮膚油脂大量流失,皮膚乾燥建議最好不要泡湯。泡湯每5分鐘起來休息 總計別超過半小時溫泉選擇通風良好的地方,水溫約攝氏40度為佳,不宜過燙。通風不良、泡湯時血管擴張,易導致頭暈。如果有頭暈、胸悶等不適狀況,要立刻離開水池。若出現典型胸悶、胸痛症狀持續1至5分鐘,或症狀加重時,應立即就醫。葉日弌主任提醒,無論是泡湯、慢跑或登山,民眾應做好暖身運動。泡湯前應先淋浴,腳先下水適應水溫。偶爾才泡湯的人應1次5分鐘,起來休息再泡5分鐘,10至15分鐘就足夠。如果泡比較久,也盡量不要超過30分鐘。泡湯應與家人或三五好友同行較有照應。多注意小細節,即可享受安全放鬆的泡湯趣味。

避免血壓變化大 這2時段應減外出

避免血壓變化大 這2時段應減外出#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來天氣多變化,如果突然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等症狀,應該要儘速就醫接受治療。心血管疾病患者定期檢查血壓,控制脂肪及鹽分的攝取量、戒菸、少喝酒、控制體重及適量運動等,並注意腰圍變化,男生不超過32吋(90公分)、女生不超過31吋(80公分)。清晨5至6時、晚上8到9時血壓易變化長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注意添加衣服,尤其是清晨5到6時以及晚上8到9時,這2個時間氣溫低,容易導致血管收縮,使血壓變化,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長的長輩及肥胖等族群,要注意保暖措施,以免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提醒民眾天氣已入冬,溫度下降,要關心家中長輩,罹患慢性病民眾更要加強保暖。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林俊立表示,應注意室內外冷熱溫差,加強保暖,以及保持規律運動習慣。避免於寒流時於戶外運動,也別忘了運動前先暖身,運動時若胸口悶痛、冒冷汗,極可能是心血管問題,應儘速就醫。掌握中風徵兆 「臨微不亂」4口訣速送醫冬季吃鍋物時,少吃高鹽的醬料。如想要小酌暖身,應注意每日酒精建議攝取量,男性30 克以下,女性 20 克以下。提醒三高與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定時測量血壓,避免熬夜,保持6小時以上充足睡眠。若出現下列心臟病及中風徵兆,請立即就醫:1)心臟病徵兆/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很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立即就醫治療。有冠狀動脈疾病史者,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緊急救護。2)中風徵兆/「臨、微、不、亂」4大口訣,「臨」時手腳軟、「微」笑也困難、講話「不」清楚、別「亂」快送醫,協助民眾及時評估腦中風徵兆、掌握黃金治療時間,遠離腦中風失能及死亡風險。

天冷迎來泡湯季 遵守「5不」防中風

天冷迎來泡湯季 遵守「5不」防中風#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入冬寒流來襲,民眾取暖方式多元,泡湯、三溫暖烤箱、吃火鍋樣樣來。心血管疾病患者取暖招式需多注意,否則冬天取暖不慎恐致命。心血管疾病患者日常照顧更重要,高風險族群如老年人、吸菸族群或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等,即使在室內不覺得冷,外出時仍需確保頭部、頸部與四肢末端的保暖,必要時戴上口罩。泡湯「5不」原則 減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老人家、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要在半夜上廁所時,也一定要先動一動、暖暖身,讓四肢手腳溫暖一點再起床,避免突然起床導致血壓變化太大,造成心臟無法負荷,甚至導致腦部血液循環不足、也容易發生中風。冬天泡湯暖身,心血管疾病患者、三高族群要特別注意,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內科蕭如豐醫師提醒,掌握「五不」原則,安全泡湯:1)不要泡太高溫、40度以下2)不要泡太久、約10分鐘左右3)不要單獨前往泡湯4)不要冷熱湯交換泡5)不要使用烤箱不要使用烤箱的原因是因為烤箱內空氣不流通、氧氣供給量不足外,當烤箱溫度升高、促使血管擴張時,血液會往四肢流動就容易導致腦部與心臟血液循環變差,烤箱使用不慎恐出現頭暈、無力、突然昏倒等危險狀況。吃火鍋減少使用調味料 控制鈉攝取吃火鍋也是民眾必備取暖招式,只是高血壓控制與鈉離子的攝取量息息相關,火鍋久煮湯頭越來越濃,以及用沙茶醬、醬油等沾醬調味,都會使鈉離子增加。蕭如豐醫師建議,使用天然的調味食材,例如蒜、薑、醋等進行調味,減少鈉離子攝取,盡量控制血壓。民眾、病友需格外注意身體變化,即使平日有固定服藥的高血壓病人,也要定時規律量血壓,避免受到溫差大、冬天天氣太冷等因素導致血壓出現劇烈起伏。如果發現藥物控制狀況不佳,務必回診請醫師評估藥物是否需要調整,才能避免受氣候更迭所產生的健康威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