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

健人就是腳勤!走路上下班罹糖尿病風險少四成

健人就是腳勤!走路上下班罹糖尿病風險少四成#走路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雖然「健人就是腳勤」都是大家所熟知的觀念,沒事多走路有易健康,但是,你有嘗試過在上下班的時候,做個腳勤的人嗎?根據英國的大規模研究顯示,走路上下班不但可以減少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更可減少高血壓的發生風險,所以看到此研究的你,是否也該改個生活習慣,幫助健康呢?走路保健康 也同時愛地球!此研究已刊登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由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研究團隊以兩萬人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所得到的結果。研究發現,上班用走路、騎自行車、搭乘公車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比開車、騎機車、坐計程車的人少上百分之四十,另外,走路上班的人,罹患高血壓的風險,也會比開車的人少百分之十七。因此,研究人員認為,走路上班,少開車少搭計程車,也許可以避免心臟病或糖尿病等重大疾病,而除了對健康有幫助,當然對環境也有好處!

每週4次步行15分鐘 可增長壽命

每週4次步行15分鐘 可增長壽命#走路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年紀大的人每週只要4次,每次花15分鐘走路,就能降低40%的早死風險。義大利研究人員指出,每次步行只需要15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幫助自己延長幾年的壽命。根據許多因素,包括吸菸、飲食等影響,發現步行養老的人比那些少走路的人,多出40%更好的存活率。10年來,醫學專家研究超過200位平均80歲的養老院老人,監測他們的生活方式,健康和習慣各個方面,包括心理狀態、飲食習慣、體重,是否吸煙或喝咖啡,或者鬱悶,且沒有癌症或其他絕症,且在羅馬總部和其他衛生機構的研究員說,80%的被研究者都是有體力活動的。在這10年間的研究,有三分之二志願者死亡,看看他們和存活者之間的差異,報告就顯示了,在研究中每周步行4次,每次至少15分鐘的老人,總體生存率最高。走路顯然對老人來說是一種很簡單的運動形式,且對中老年人心臟疾病、中風和其他可能的死亡原因也有影響。新鮮的空氣和運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免疫系統抵禦病毒,強化骨骼,減少肥胖,讓身體更健康,也意味著可減少跌倒受傷的風險。另外,有定期在走路、步行的老人們,也更容易吃得健康,不容易產生抑鬱症。研究人員說,建議退休人員、老人家們可以多走路,這對健康很多方面都有好處。以前的研究發現,步行速度可能是一個長壽的預測。匹茲堡大學評估3萬6千位65歲以上的老人,發現走路低於每小時2.18公里的人,有增加死亡的風險;兒走路快於每小時3.6公里的人,存活率比預測的年齡、性別會來的更長。同時,波士頓醫療中心研究人員,在60年代初的10年研究發現,那些步行較慢速度的人,多出1.5倍更容易患老年癡呆症的機率。行走速度較慢,用到較少的的灰色細胞,就是神經元進行大腦的大部分處理,會表現較差的記憶,語言和決策測試。

養成每日健走習慣 可延長壽命!

養成每日健走習慣 可延長壽命!#走路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健走是一項很普遍及最簡單的生活化運動,而且好處非常很多。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資料調查,18歲以上有習慣運動的民眾,以健走佔最多,平均約有43.3%人口數,顯示健走是國人最喜愛的運動方式。因此,基隆市安樂區衛生所特別介紹一條健走路線「清湶寺山林步道」。清湶寺位於基隆市七堵區和安樂區交界處的山區,屬七堵區範圍。這一帶山區的海拔高度大約只有一百多公尺,其實只能算是丘陵地,清湶寺的海拔高度則約六、七十公尺,遠離塵囂,距最近的社區也需要翻越過一座小山頭,距最近的安樂區「壯觀台北」、「台北e-go」社區,徒步一公里左右;距「國家新城」則大約兩公里。。附近交通便利,車輛可以很方便的停在道路邊,使清湶寺及步道系統儼然成為基隆市的「後花園」、「健身房」,是休閒健身最佳去處。基隆市安樂區衛生所表示「健走」的好處很多,可以預防及改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控制體重、預防骨質疏鬆、預防跌倒、更可紓解壓力,以步代車,經濟又環保。而且只要養成定時健走的習慣,每天運動15分鐘以上,就可以延長壽命,鼓勵大家將健走養成為生活習慣,一起走向健康!

消耗多少熱量? 研究:距離是關鍵!

消耗多少熱量? 研究:距離是關鍵!#走路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編譯)每個人對於美食都無法抗拒,但你知道嗎?你必須走多少距離才能消耗掉你吃掉的食物熱量?別小看這個「走路菜單」,在這個斤斤計較的戰鬥中,可是對你有幫助。研究人員發現,比起只是吃進熱量卻一點都沒有營養的食物,計算卡路里的用餐者是會傾向於選擇健康的快餐小吃,因為他們知道這些熱量是需要走多少路才能消耗掉。這項研究發表在國際性研究期刊-食欲,顯示了消費者對於比起花上多少時間走路消耗熱量,應該更要關注的是要走多少的距離。這表示,可以想像需要多少充分程度的體力去燃燒攝入的熱量,當重點不是在時間而是在距離的時候。近年來,可以明顯看到許多食品的標籤上都有熱量和食物內容的資訊。且也有一點明顯的證據,顯示了這如何影響飲食習慣,和是否有鼓勵健康的飲食。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的專家們,希望看到不同類型的標籤,是如何影響消費者的行為。藉此,他們招募了800位志願者,把他們分成4組。每組選擇一種菜單,都是沒有標示營養訊息、卡路里,也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走多少距離才能消耗掉這些熱量。結果顯示,消費者在沒有任何資訊的提示下,平均每盤菜攝取的熱量是1020大卡,是男性每日應攝取熱量的40%,更是每位女性每天建議攝取熱量的一半。且志願者說,平均吃掉916卡,他們花了時間去消耗,卻被告知走的那些距離只有消耗掉816卡。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這是項小研究,但是這「走路菜單」似乎有個潛在的影響。他們更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對於需要走多少距離去燃燒卡路里,最有效的影響就是選擇低熱量飲食。而82%的參與者都說,對於那些任何熱量資訊都沒有的食物,他們更喜歡身體需要消耗多少卡路里的菜單。

機器人助復健!讓癱瘓者更輕鬆省力

機器人助復健!讓癱瘓者更輕鬆省力#走路

59歲的徐女士職業是美姿美儀老師,去年7月因顱內出血送到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動手術,住院三個月期間接受傳統復健,當時她右側肢體癱瘓無力,需坐輪椅,去年10月經副院長暨復健科主任陳適卿評估後,在物理治療師陳俊宇的指導下,徐女士開始機器人步態復健訓練,一個療程一個月,共進行三個月療程,便不需藉助任何輔具,可以完全靠自己走路、上下樓梯,步態近乎正常,日常生活亦恢復80%以上。(圖:徐女士原癱瘓坐輪椅,經機器人步態復健訓練,現能行走、上下樓梯)35歲的許先生是一位精神科醫師,本應與其他醫者一樣懸壺濟世,卻在2009年1月因一場滑雪意外不幸造成脊髓損傷,導致下半身癱瘓,必須依靠輪椅行動。受傷後許先生積極接受傳統復健治療,成效卻不大,讓一心想重返職場為病人服務的他相當沮喪。前年5月許先生轉至北醫附醫接受機器人步態復健療程,逐漸從下肢癱瘓無力到僅能靠長腿支架、助行器緩慢前進,直到現在行走步幅變大、步行變快、身體對稱性變佳、體力變好、也可自主控制下肢及腿部力量,並從輪椅上站起來。以前依靠鐵鞋、助行器前進5公尺要花20分鐘,現在使用拐杖3分鐘就能達成,重新體驗行走的感覺,並持續進步中。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賴建宏表示,機器人步態復健訓練系統須經專業醫師評估及有操作經驗的物理治療師指導,才能使該系統發揮效用。Lokomat系統主要由步態矯正器、先進的體重支援系統和跑步機組成,加上由電腦控制機器人步態矯正器,以模擬實境訓練模式,來輔助移動患者的雙腿,並依不同病人需要調整訓練參數,如體重支援重量、步行速度、導引力等,藉由重複練習正確步態,幫助大腦和脊髓重新學習步行動作,並改善病人心肺功能、肌力、平衡、對稱性、行走速度及正確步態。復健科主治醫師康峻宏表示,Lokomat系統運用神經可塑性原理為基礎建構而成,透過該系統反覆不斷的行走輔助動作,讓神經去記憶、重新學習行走的感覺,使日常活動能力獲得訓練和改善。傳統復健方式是運用輔具如長腿支架、助行器等進行行走及上下樓梯訓練,最大限制就是過程中治療師及病人都須耗費很大的體力和時間,病人容易因訓練疲累、成效緩慢而無法持久。機器人步態復健系統突破傳統限制,給予病人下肢力量的支持,在系統的引導下,病人不易疲累,可以專注訓練,循序漸進地增強體力及訓練強度並達成目標。物理治療師陳俊宇指出,該系統治療成效依目前累積的個案結果及臨床文獻報告顯示,病人不會因單一且反覆訓練方式產生無趣感,其虛擬實境功能使病人藉由接近現實環境的場景,訓練符合現實生活的統合動作及學習因應環境變換之複雜度能力,讓病人自在舒適的進行復健,進而增進自信心及樂趣。

走幾步路就喘 好怕心肌梗塞猝死?

走幾步路就喘 好怕心肌梗塞猝死?#走路

歌手馬兆駿在去超市買尿布時,突然倒下,送醫時宣告死亡,嚇得很多人到門診問醫生,「我常常走幾步路就氣喘噓噓、胸口悶,會不會有天因為心肌梗塞,死在半路上?」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蔡坤炎主任說,造成心肌梗塞的關鍵,在於供應心臟的血管發生阻塞,心肌無法及時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以致心臟肌肉細胞受傷甚至死亡,引發心律不整或心室顫動、心臟衰竭等,肇禍元兇多是動脈硬化、動脈炎或血栓等;突發心肌梗塞的人有一半會休克,不少人在到院前死亡。在臨床表現上,心肌梗塞好發於早晨後數小時內,發病時會出現持續性的前胸部劇痛,比一般心絞痛更嚴重,時間多長達三十分鐘以上,有人會合併左手臂疼痛、冒冷汗並感到全身無力、嘔吐;病情輕微者或是糖尿病、高齡者通常只會感到有點胸悶。但並非人人都會有徵兆,很多人在病發前根本沒有任何預警、說來就來,有時是在運動、過度工作,或長期壓力下突然發作,即使事前做健康檢查,也不一定可以看出異狀。目前醫界對心肌梗塞的治療,藥物方面首重血栓溶解劑,將冠狀動脈內的血塊溶解,使血管暢通,供應心肌所需養分和氧氣,但須在發作後十二小時內服用,也因此僅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病患受惠,而近年心導管術的進步;如果能在胸痛後十二小時之內馬上送醫,即時施行冠狀動脈擴張術,其效果優於注射血栓溶解劑,所以「儘早送醫」是救命的關鍵。但不是每一位患者都適合作心導管治療,仍要視患者整體狀況而定。最重要的還是要「及早發現、及早就醫」,千萬不要存著「撐一下就過了」的心態,此外,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及戒菸、減重等,尤其是適當運動,才是防止心肌梗塞的不二法門。

走路姿勢正確 讓你肌肉、骨骼更健康

走路姿勢正確 讓你肌肉、骨骼更健康#走路

有人常說走路要抬頭挺胸、腰桿打直,如果彎腰駝背、無精打采,可能會讓旁人覺得身體有狀況,透過走路姿勢真的可以瞭解健康狀態嗎?怡和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陳泰仲表示,的確可以從一個人走路去瞭解肌肉、骨骼使用狀態,以及重心的推移等,但是沒有辦法去瞭解所有的身體狀態,事實上正確的走路姿勢,是可以幫助身體肌肉與骨骼維持健康。陳泰仲物療師表示,75歲以上的人如果走路的速度跟年輕人一樣的話,表示他的身體機能很好,所以相對壽命也較長。如果一個人走路的時候,雙手擺動的幅度很小,那表示身體的骨盆與腰部出了問題,因為骨盆跟腰部無法順利地轉動,雙手就沒有辦法順利擺動。如果一個人走路的時候,腳掌先拍打地面,腳跟才著地,表示這個人的腰部應該受傷。因為腳跟先著地會產生一道反作用力,反射到腰部上來,如果腰部不好的人,會因為疼痛的關係而不敢讓腳跟先著地。陳泰仲物療師表示,有很多的走路姿勢其實是某些疾病引起,像是小腦有問題的病人,走路的時候腳跟通常無法著地,而一些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會產生O型腿、或是走路的幅度較小。事實上當一個人走路的時候,可以看得出一個人肌肉、骨骼與重心的轉換,如果走路的姿勢不正確,自然就會引起相關肌肉、骨骼的損傷,也就容易造成相關疾病的發生。陳泰仲物療師強調,正確的走路方法應該是要讓腰椎與薦椎(尾椎與腰椎中間)保持放鬆,就是從腰部到屁股的部位要放鬆,接著上半身要保持直立,不要彎腰駝背,然後腳跟先著地慢慢走。透過正確的走路習慣,才會讓自己的身形更好。台灣運動量全世界最少 致非傳染病快速增加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49小朋友別輕易跌倒 若骨折嚴重影響發育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68小胖子變多 體重控制很重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33

寶寶走路像跳舞? 醫生:平衡感不佳所致!

寶寶走路像跳舞? 醫生:平衡感不佳所致!#走路

家裡的小寶寶剛開始學走路,卻總讓你覺得像是左搖右擺的在「跳舞」嗎?那很可能是平衡能力不好所致。6到8個月大的寶寶逐漸發展平衡能力,是身體對抗地心引力開始學習坐立和爬行的階段,若學習不佳將導致姿勢控制不良、動作發展遲緩,嚴重可能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醫生表示,許多已會獨立行走卻常跌倒或是不穩健的寶寶,幾乎都是平衡能力不佳所致,而影響平衡行走的主要因素有視覺、前庭覺和本體感覺,另外神經肌肉系統的協調、注意力、認知、經驗和心理因素(如不安全感)等,皆可能影響平衡能力的表現。據醫學統計,約3%的寶寶在九個月大就會走路,但97%得等到將近十八個月大才會走路,如果寶寶這時還不會走路,建議去看醫生。醫生表示,寶寶走路遲鮮少和髖部有關係(例如先天性髖關節脫臼〔CDH〕,又稱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大部分有CDH的嬰兒會在預期的時間走路,但可能造成跛行。CDH的症狀包括爬行困難、拖著一條腿走路、走路時會痛、倒向一側、走路時會發出摩擦聲或卡答聲、一條腿看起來較短等。醫生建議,家長可在家裡讓剛學習走路的寶寶練習一些簡易的運動,以加強孩子的平衡能力,包括讓孩子坐在大人的大腿上,扶住孩子的骨盆,並將大人的腳左右旋轉,可訓練孩子身體左右平衡。讓孩子左右兩邊輪流側坐,可訓練孩子身體重心的移動,及姿勢轉換能力(由坐到爬出去、由趴到坐起)。讓孩子練習蹲著玩玩具、蹲下撿拾地上的玩具再站起,可訓練孩子身體的穩定性和平衡能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