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

會走路 能活動肌肉改善血液循環

會走路 能活動肌肉改善血液循環#走路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簡單說明一下關於「走路」帶給我們身體的效果和影響吧!「走路」是指施行讓身體全部機能總動員的運動,給予全身的骨骼、肌肉適度的刺激,並能讓它們活化起來。由於我們是用兩腳站立和步行,所以在心臟的高度以下,尤其是下半身,血液流動容易阻塞。促進血液流動、防止老化、膽固醇值降低而「走路」能活動肌肉,以幫浦作用改善血液循環,減少阻塞。根據這樣的作用,會出現許多「走路的效果」。促進血液流動、防止老化、膽固醇值降低、血壓正常化、提升基礎代謝率等。這些效果能為我們身體帶來減重、消除便秘、精力旺盛、皮膚光澤亮麗、預防感冒、腦部活化等。在「走路」這件事情上得到的效果,可以說是美麗和健康的代名詞。為了得到這樣的效果,如同<前言>所述,要先有「會走路的身體」才行。最近常聽到的走路方法,包括「日走一萬步就可以了」、「就這樣改善蘿蔔腿」、「從伸展背肌開始」等。但是,如果身體是歪斜的,或是身體的使用方式不良的話,就會針對身體的某部分造成負擔,反而造成損害健康的結果;也就是說,想要加分而做的努力,有可能因此得到負分。走路能使腳和骨盆周圍 靠近骨骼之處的血液循環順暢所以,成為「會走路的身體」,比任何事都要來得優先,一旦打造出「會走路的身體」之後,只要靠走路,就能使腳和骨盆周圍,以及靠近骨骼之處的血液循環順暢。於是,能切實感受到走路變成快樂的事。接下來就逐漸感覺到,只要舒服地走路,就能整頓身體的歪斜。如此一來,以往感覺萬劫不復、痛苦不堪的「走路」心情起了變化,「走路」變為舒服、愉悅的事,並且沒有被強迫的感覺,而是發自內心的願意走路。至少,我的改變是如此。(本文摘自/走路回春法/出色文化)

走路慢、握力差 快用「233」補鈣

走路慢、握力差 快用「233」補鈣#走路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IOF)最新調查數據,每3秒就有1個骨骼脆弱案例,男女比約3:7,全球超過200萬人面臨骨骼健康危機的威脅,民眾不只應正視骨骼健康問題,更應同步關注人體肌力、平衡感、柔軟度等行動力指標是否開始衰退。步伐小於0.8公尺、握力不足 肌力弱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吳至行表示,從日常生活中可觀察骨鬆徵兆,若有穿衣服不順暢、走路速度緩慢、且步伐小於0.8公尺、握手力量不足等情形,相對而言代表肌力、柔軟度較一般人而言弱。233行動力強化方程式 納入營養補充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與安怡共同倡議「233行動力強化方程式」,與過去常見的運動建議最大的差異,在於納入了營養補充的概念,呼籲民眾每日飲用「2」杯含完整骨健營養群的高鈣牛奶、並從事「30」分鐘兼顧負重、有氧、柔軟「3」種運動型態的健走活動。走路過程當中最大心跳的50~60%吳至行理事長表示,正確的健走姿勢,抬頭挺胸下巴微縮,兩手握拳輕鬆擺在腰部兩側,步伐大小與間同寬,腳跟先著地,走路過程當中最大心跳的50~60%,講話稍微有點喘,就算達到健走的強度。每日2杯牛奶 加乘運動效益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依照食物烹調的方式的不同,90%的人鈣質攝取都不夠,因此應該要適量補充額外的鈣質,每日2杯含有完整骨健營養群的高鈣牛奶,即可兼顧鈣、鎂、維生素D3、優質蛋白質等多重營養元素,加乘運動效益,另外,也可補充豆漿、鈣片、起士,不拘泥同一種食物的鈣質攝取也是很重要的。吳至行理事長呼籲,骨鬆無聲無息的疾病,要提早預防,骨折後死亡率達20%,相當於乳癌末期跟中風,不要把骨折當作人體老化的自然反應,好的行動力首要關鍵是正確的營養補充,並兼顧適當的運動。

膝蓋痛非退化 婦髕骨症候群走路「卡卡」

膝蓋痛非退化 婦髕骨症候群走路「卡卡」#走路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53歲的廖女士,年輕時就很喜歡爬山、運動,近幾年,每次下山或運動後,膝蓋總是隱隱作痛,隨著年紀增長,疼痛感加劇。有次參加志工營隊活動,連續兩天不斷上下樓梯、忙進忙出,活動結束隔天,廖女士的右膝嚴重腫痛,完全無法走路,就醫也找不出原因,照了X光,醫師說膝關節一切正常,然而,此後無論爬山或騎腳踏車,只要腳使力,膝蓋仍舊有卡住、疼痛的感覺,也常常腫脹難以行走。極度困擾的廖女士,於是求診於台北慈濟醫院,經骨科醫師周博智診斷為「髕骨症候群」,隨即進行微創髕骨減壓手術。術後當天即可下床行走,配合復健動作,大約三個月的時間,已經可以輕鬆上下樓梯、騎著腳踏車到處走。蹲下起立讓髕骨提早退化 女比男多2倍周博智醫師表示,髕骨位在膝蓋前方,俗稱膝蓋骨。腳部用力時,髕骨和大腿骨會產生壓力與摩擦;而蹲下去站起來的力量,可以達到體重的8倍,長時間磨損會造成髕骨提早退化;60歲以上婦女,發生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比例,約為男性的2倍。髕骨壓迫或磨損會讓患者膝蓋不舒服,尤其是上下樓梯,或是蹲、坐要站起來,膝蓋需要彎曲用力時,膝蓋的前面,就會感覺酸軟無力且疼痛。平常持續運動 氣功、游泳鍛鍊肌力周博智醫師提到,髕骨手術若針對外傷誘發的病況,多採用關節內視鏡手術,適合連帶處理半月板(介於大腿骨與小腿骨間的韌帶纖維軟骨)等相關病灶。而對中老年族群,肇因於髕骨磨損退化,則適合進行「微創髕骨減壓手術」。透過微創手術器械,僅須約1公分的單一傷口,不刺激關節滑囊,就能緩解膝蓋髕骨的壓力和疼痛。周博智醫師說,這個手術,打破傳統認為退化後就只能等著換人工關節的論點,且整體手術時間大幅縮短,傷口小、無血腫、組織破壞少,術後能立刻行走。周博智醫師說,長青族群平日應持續非衝擊性的運動,如氣功、游泳、快走,鍛鍊腿部肌力,對關節功能都有加強效果。同時呼籲民眾,只要有膝關節卡卡,上下樓梯或蹲坐困難,務必盡早尋求醫療協助,以有效改善活動和生活品質。

研究:邁開大步走路 有助預防失智症

研究:邁開大步走路 有助預防失智症#走路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健忘,是每個人上了年紀之後都會出現的毛病,不過,若忘得太嚴重,就要懷疑是否有失智症的可能。比方說,記不起來曾經體驗過的事、忘記自己所在的地方或時間、認不出朋友的臉等,都是失智症的特徵。此外,目前已知在失智症患者中占多數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患者,其海馬體已萎縮在標準之下。換句話說,一旦養成邁開大步走路的習慣,就能預防海馬體萎縮,自然便能預防失智症。關於步行運動對失智症的改善效果,已有各種研究做出實證。我先以加拿大曾進行的研究為例。該研究共花了五年時間,追蹤調查超過4500位男女,分析他們的生活習慣。並且比較「只有一般日常生活所需才會步行者」,和「養成步行運動習慣、一週步行運動超過三次者」,結果發現,後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例是前者的一半。此外,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做過「步伐大小與失智症關聯」的相關研究。以日本群馬縣和新潟縣共660名、超過70歲的長者為對象,調查他們的生活狀況與身體機能。再將其走路時的步伐大小分成「開闊」、「普通」、「狹窄」三組。結果發現,步伐較狹窄的族群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是邁開大步走路族群的3.4倍高。若只以女性作為比較,則高達5.8倍。美國醫師協會曾提出一份研究報告。邀請阿茲海默症高危險族群的年長者,進行每週三次、每次50分鐘的步行運動,六個月後發現失智症的症狀有所改善。在日本,約有462萬失智症患者,而可能罹患失智症的高危險族群推估至少有400萬人(根據2012年厚生勞動省研究小組發表的報告顯示。(編按:根據2015年八月國際失智症協會發布全球失智症報告,推估平均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內政部2015年六月底人口資料與臺灣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目前臺灣約每100中即有一人為失智者)。你我都可能在某天罹患失智症,提早預防才是最重要的。(本文摘自/效果驚人!1:1逆齡步行法/商周出版)

晚上走路30分鐘 消除白天疲勞睡更好

晚上走路30分鐘 消除白天疲勞睡更好#走路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想各位當中有很多人都曾有以下的經驗。當疲勞累積時,人就變得容易發怒,疲勞與壓力會讓自律神經呈現混亂,因此人累積疲勞當然就容易發怒。為了控制怒氣,就要每天下工夫自我修復,以免疲勞累積,這點很重要。所謂的自我修復,其實並不需要特別的道具。為了有效地自我修復,我建議把所有的活動以30分鐘為單位來分割,然後化為行動。因為30分鐘不會太長也不算太短,是整頓一項工作剛好夠用的時間。過了下午四點,我想很多人就會因為疲倦導致工作停頓不前,但是即使如此還是得繼續手中的工作。我通常在這時候會設法休息30分鐘。設定鬧鐘或計時器,剛好就在30分鐘內,什麼都不做、只是放空自己。這樣做之後,自律神經就趨於安定,30分鐘後身體就可以重新開機。當然無法消除全部的疲勞,但是一旦自律神經可以重開機,就可以恢復精神集中力。至於解除因工作產生的疲勞的方法,我的建議是晚間走路30分鐘。在吃過晚餐到就寢之前,請以緩慢的速度走路。我大概都是以30分鐘走完大約兩公里的路程。或許有人會擔心工作之後已經累了,回家之後根本沒有體力可以運動,但是晚上運動好處很多呢!白天會因為工作感到疲累,主要是長時間採用相同的姿勢導致肌肉僵硬、血液循環變差的緣故。如果在夜間做點輕微的運動如散步,就可以解除肌肉僵硬,末梢血液循環也會變好。結果是運動反而比不運動更可以消除疲勞。血液循環變好,自律神經的活動自然也會改善。就實際測量的數據來看,利用晚上運動比不做任何運動,夜間的睡眠品質更好。在睡眠時間內消除疲勞的效果也比較高。但是請不要從事太劇烈的運動。例如,可以散步但不要慢跑。晚上是副交感神經應該活絡的時刻,如果做劇烈運動會導致交感神經活躍,產生反效果。走路時也建議選擇安靜的場所,以免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大家總認為早上運動比較好,不過就結論來看,晚間運動的效果比早上來得好。因為早上運動可是伴隨著許多風險呢!早上是交感神經較活躍的時刻,此時血管收縮、肌肉較僵硬,因此比較容易受傷。以前很多運動部門都喜歡在早上練習,但是因為受傷的風險很大,目前多數的案例顯示,最早至少也要超過早上十點,才開始展開晨間練習。再者,早上也是最容易發生心肌梗塞的時刻,跟醫療有關的人應該都知道,早上運動是相當危險的。早上做運動還有一個缺點,到了開始工作時身體也開始感到疲累。我過去也曾試過早上運動,但是因為在疲倦的狀態下上工,明顯感覺到工作的精準度下滑了。因為疲勞,所以也容易變得焦慮,我認為早上運動對工作絕對沒有幫助。早上,在開始準備上班之前提早30分鐘起床,先做點閱讀書籍、寫文章等動腦的事情度過這段時間,這樣最理想。確保早上這30分鐘的時間,或許就會產生很多好的靈感和創意。再者早上的時間如果很充裕,也可以避免因為擔心「會遲到」產生焦慮,導致自律神經崩盤。對自律神經而言也是很好的切換方式。日本古代有句諺語,「早起好處多」可不是胡說呢!(本文摘自/打造身體一生不動怒的方法/天下雜誌出版)

膝關節受損不治療!老翁竟連拄拐杖走路都困難

膝關節受損不治療!老翁竟連拄拐杖走路都困難#走路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老年人口增加,現在因退化性關節炎而行走困難的人也變多了!日前,一名90歲的老先生,因膝關節受損,連拿拐杖走平路都窒礙難行,長久下來腰部就開始痠痛不適,也容易跌倒,直到就醫後才發現,原來他的關節已磨到連軟骨都沒了,當下便鼓起勇氣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不到一週,他的雙腳就重獲新生,可以自己走路,不需要拐杖了。老人怕痛、留下後遺症 多數都不願治療安南醫院骨科黃鐙樂醫師表示,門診觀察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的病人主要介於58~85歲,特別是年過8旬的長者更為常見,但因為怕痛、留下後遺症、恢復速度慢長,所以,大多都打退堂鼓。以往傳統式的人工關節手術,都建議病人在手術後須拿柺杖3個月,並積極復健3個月至半年,膝蓋關節的功能才可能恢復正常,但醫師建議,可用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來治療,對軟組織、肌肉韌帶傷害較小,復原速度快。及早發現、治療 可免於換置人工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使活動力降低,久而久之,肌肉、骨骼都可能萎縮或退化,走上換人工關節一途,尤其是老人家總是能拖則拖,往往拖到症狀嚴重,打針吃止痛藥已失靈,才會選擇置換人工膝關節。醫師表示,大多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患者都已第4或5期,但其實退化性關節炎前期可透過其他方式,來延緩退化速度,甚至避免換人工關節的命運,所以,提醒民眾只要發現關節不適,應盡快就醫。骨鬆與關節炎不同 別再將它劃上等號手術開刀雖然有後遺症,但據台灣統計,術後感染率不到1%,有症狀的血栓者更少,至於手術的半身麻醉可能帶來風險,經詳細評估後,老人家也可考慮置換人工膝關節。最後,黃鐙樂醫師也提醒民眾,部分退化性關節炎病人會將其症狀和骨質疏鬆症劃上等號,於診間詢問是否吃鈣片補鈣就有效,但其實這2種病症的成因與後續治療方式完全風馬牛不相及,千萬勿再搞混。

走路好傷「心」 空汙危害多捷運8.6倍

走路好傷「心」 空汙危害多捷運8.6倍#走路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走路雖然有益身體健康,但隨著科技進步,現在的生活環境正逐漸受到破壞,進而延伸出許多環境汙染的問題,然而當民眾處於空氣品質較差的環境當中時,不僅會增加肺部與心血管方面的疾病風險外,其實就連猝死風險也會跟著增加。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比起搭捷運,走路通勤的民眾會大量接觸到大量細懸浮微粒(PM2.5),進而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猝死機率。在台北走路通勤 恐增未來猝死率該研究主要是由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在2012年到2014年間,針對120名19到24歲的學生進行通勤與空氣汙染的監測,分別有走路、搭捷運、搭公車與自行開車四組,並在每個人身上配戴心跳速率監測器、空氣中細懸浮微粒PM2.5監測器以及噪音監測器。結果發現,走路上學的學生,受到空汙的影響最大,不但是搭捷運學生的近2倍外,就連對心跳速率變異的下降幅度,也比搭捷運高出8.6倍,換句話說,就是走路比搭捷運所受到的負面影響較大,不單只有心血管、神經反應能力都會比較差外,就連未來猝死的機率也會提高。對此,研究人員莊凱任副教授表示,心跳速率變異性下降越多,代表著所吸到的髒空氣也越多,若以目前台北的空氣品質來說,走路通勤是較不建議的交通方式,反而,搭捷運比較健康,但此研究結果並不適合直接套用於每個城市,因為每個地方的狀況不同,所以,只能建議民眾,應盡量減少曝露於污染中,以避免吸入大量髒空氣,進而增加身體的危害。

幼童走路長期內八、o型腿 當心關節畸形

幼童走路長期內八、o型腿 當心關節畸形#走路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小孩吚呀學走路,但如果走路的姿勢長期不正確,家長又少去關注,久而久之恐怕會演變出各種骨骼關節的變形!也因此,仔細觀察孩子的行走姿勢,就極為重要,小兒科醫師指出,除了腦性麻痺的兒童外,平衡失調、扁平足、內八字步態、外八字步態等,久得多加留意。兒童行走動作分析 能預防未來骨骼變形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骨科醫師郭建忠表示,兒童行走動作分析,須藉由多種機器協助評估,他解釋,動作分析設備包括8具高速攝影機、2塊測力板、無線肌電訊號儀、足底壓力分析器等設備,須由專業領域博士級復健治療師協助分析,並由各個領域(兒童骨科、兒童神經內科、兒童神經外科、兒童復健科)醫療團隊舉行共識會議,進行全方面討論,研判動作的異常所造成的因素及尋找進一步治療策略。郭建忠醫師也表示,像是中國附醫的動作分析檢查室目前已服務腦性麻痺、行走困難及下肢變形等兒童。腦性麻痺兒童是因為幼兒時期大腦中樞系統受到損傷所產生綜合症狀。這些症狀包括運動機能障礙以及視覺、聽覺、語言或學習上的障礙,而這些多重障礙彼此間互相影響,使得兒童在日常生活活動及學習受到很大阻礙。長期則會導致肌肉骨骼方面的病變,例如,關節畸形、攣縮、甚至脫臼的情形發生,因此腦性麻痺患者需要適當的治療與照顧。不過,經由正確診斷肌肉骨骼方面的病變,及早復健與治療,不僅可以避免肌肉骨骼系統的惡化,更能促進其動作功能的發展,將腦性麻痺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郭建忠醫師也說,行走異常兒童,例如,平衡失調、扁平足、內八字步態、外八字步態、O型腿、X型腿、先天性髖關節脫臼等病人,也都可以經由這些評估,擬定最佳的治療計畫,規劃手術、復健或穿戴輔具的方式進行治療,治療後的步態分析可協助確認治療效果及改善方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