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

走路不穩「像走在棉花上」?當心「頸椎壓迫脊髓」病變

走路不穩「像走在棉花上」?當心「頸椎壓迫脊髓」病變#走路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李先生今年65歲,近月來發現走路不穩且雙下肢力量大不如前,由於一開始症狀好好壞壞,因此不以為意,覺得可能是年紀漸長退化所致。但隨著症狀越來越嚴重,雙手的精細動作受到影響,許多日常生活的小事情,例如:擰毛巾、開瓶蓋等,都需要旁人協助,到後來必須仰賴輪椅才能移動,因此前往醫院神經外科求診。經過詳細的神經學檢查後發現,李先生四肢的肌腱反射皆有異常,雙下肢的本體感覺也明顯變差。種種神經學表現都暗示著脊髓已經出現不正常的病變。安排頸部核磁共振後發現,李先生的第5至第7節椎間盤突出,導致頸椎椎管狹窄並且嚴重壓迫脊髓,而脊髓的影像訊號也出現異常,表示此刻的脊髓已經因為壓迫而產生病變。頸椎狹窄壓迫脊髓主因新竹台大分院外科部神經外科醫師徐秋豪表示,頸椎狹窄導致脊髓壓迫,可能因「5大脊椎退化性疾病」因素所導致:1. 椎間盤突出2. 骨刺3. 後縱韌帶鈣化4. 外傷5. 腫瘤頸椎狹窄壓迫脊髓常見症狀 走路不穩 四肢肌張力上升 感覺變遲鈍常聽到病人主訴走路像是走在棉花上,沒有「腳踏實地」的感覺。此外,頸椎狹窄的病人常表示下肢肌肉會無力但緊繃、跨步困難且步伐變小。由於此類病人通常不會出現雙手雙腳的酸、麻、痛等大家所熟知因脊椎退化所造成的神經症狀,往往會誤以為只是單純年紀增長、功能退化,進而延後了就醫以及診治的時間。手術治療目標:神經減壓徐秋豪指出,根據國際脊椎學術組織(AO Spine Foundation)建議,當頸椎狹窄合併有脊髓壓迫的臨床表徵時,手術是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如果是椎間盤突出或骨刺等退化疾病,可透過微創手術的方式,在顯微鏡的輔助下,從頸部前方將壓迫的軟骨及骨刺移除,以達到神經減壓的效果。若是後縱韌帶鈣化,則有頸部前方直接減壓或後方間接減壓等兩者不同的手術方式,必須評估病灶的節數長短及影響範圍,來選擇最適合的方法。徐秋豪也建議民眾,年紀漸長,如出現上述的症狀時,應當儘早至神經外科門診就診,尋求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日走一萬步就夠了嗎?想要健康還要「這樣做」!

日走一萬步就夠了嗎?想要健康還要「這樣做」!#走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走路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調查顯示,每天步行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會降低15%。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白明奇理事長說明,人類是先學會了走路才開始發展智慧,走路能刺激血管增加流動量,維持大腦的認知功能、減少失智症的發生,顯示走路對於大腦、血管有著極大的幫助!有鑑於此,白明奇理事長喊出「三筋好 舒適老」的口號。為鼓勵民眾與失智症患者多走路促進腦部與血管健康,於3/20(日)上午8:30~12:00舉辦「Z之細道健走活動」。近幾年積極推廣健康走路的阿瘦集團,以及深耕腦部健康的日本大廠衛采公司也一同響應,提供足壓檢測及腦年齡測驗,期望民眾開始認識三筋(腦筋、腳筋、血筋)的重要性,並開始為自身的健康行動!這「三筋」你認識了嗎?醫預:顧好才能優雅、快樂年老!腦筋、腳筋、血筋這3者間若能有效維持或管理,有機會降低10%的失智症發病風險。白明奇理事長解釋,已知有12個失智症的風險因子,其中5項與三筋有關。第1步顧好腳筋,就可以正常的運動、與人互動,有助於維持腦部的認知,減少失智的風險與家庭後續照顧辛勞、經濟負擔等。除此之外,腳筋與血筋間也有很大的關聯。白明奇理事長表示,走路可以改善與預防心血管疾病,當每天走的步數越多,自然血筋就會通了。若發現走路不太對勁時,如一跛一跛、肢體不協調等,就要注意是否血筋(三高、大小腦中風)出了問題。30歲後腦力開始下降!腦年齡若比實際年齡高就要注意熱蘭遮失智症協會已成立17周年,今年為鼓勵民眾維持走路習慣以及認識三筋之重要,特別於3/20(日)上午8:30舉辦Z之細道健走活動。白明奇理事長說明,Z之細道緣由來自日本的奧之細道,特別在協會會址(台南市東區東門路二段297號)與互助家園據點(林森路二段500號)間規劃出一路條線。其路線結合台南當地文化、傳統體驗及觀光景點等,期望在健走的同時,民眾也可以觀賞文化景觀、體驗台南文化風味,不僅動腳也動腦!阿瘦皮鞋與衛采也一同響應Z之細道健走活動,並提供足壓及腦年齡測驗。白明奇理事長解釋,腦年齡代表腦部功能的年紀,30歲後每個人的記憶力、計算能力、空間定向感等都會開始下降。因此若測驗出腦年齡比實際年齡高,可以先審視自身的生活狀態,是否處於高壓的生活、過度勞累、睡眠不足及飲食不均衡等。如果想進一步釐清原因,也可以洽專科醫師進行完整的諮詢。15分鐘就可以知道你的腦年齡!全民一起「三筋好、優雅老」台灣即將上市一個測驗腦年齡的工具,只需透過平板或是手機就可以測驗,透過簡單的腦年齡測驗,除了可以了解自己的腦部健康,也可提醒自己去審視目前的生活狀態。白明奇理事長也說,想走得更久更舒服的路,要先知道步行的時候姿勢與壓力的釋放是否正確。這次活動的主辦單位之一的阿瘦皮鞋,全台109間門市都有提供足壓檢測,未來腦年齡測驗工具也有機會在阿瘦門市導入,以後只要在阿瘦門市就可以一次了解自我的腦部及足部健康。白明奇理事長呼籲,顧好三筋並非長者專利,所有人都應該提前認識三筋的重要並付諸行動,不要等到身體素質開始變差或出現不可能逆的傷害後,才來感嘆!(圖:白明奇理事長)(圖:3/20(日)上午8:30~12:00舉辦Z之細道健走活動)

最新研究》「這樣走6個月」就能讓大腦年輕9歲!

最新研究》「這樣走6個月」就能讓大腦年輕9歲!#走路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走路太平凡了,畢竟多數人都會走路,問題在於,你願不願意創造多走路的機會。最新科學發現,只要前腳接著後腳一步步往前走,走6個月,就能將大腦裡的時鐘往回轉。發表在《神經學期刊》(Journal Neurology)的臨床研究發現,只是走路或是其他如騎室內腳踏車等中等強度的運動,僅僅6個月,就能增進年長成人的大腦思考敏銳,如果還搭配改變飲食,甚至可以逆轉大腦年齡9歲。大腦的4種能力都因運動變好這個研究特別的是,受試者增強了大腦的執行功能,也就是專注力、自律能力、組織能力和達成目標的能力,都因為運動而變好。此研究共有160位55歲以上、沒有運動習慣的成年人,已經有高血壓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自認很難下決定,記憶不好,也難專注,經過測試也確認有認知功能下降現象,但尚未確診失智症。受試者隨機分成4組,第1組吃「得舒飲食(Dietary Approach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 Diet)」,是一種低鹽、低油、多蔬菜、多全穀,對抗高血壓的飲食方式,這組受試者必須跟隨得舒飲食指南,但不用運動。第2組被要求運動,但不被鼓勵改變飲食。這組是被監督在心肺功能的運動設施上,他們要做10分鐘的暖身後,再走路或騎腳踏車35分鐘。第3組則是既運動也改變飲食。這組受試者既遵循得舒飲食,還要每週運動3次;而第4組則是接受衛教,不要求改變飲食,也不用運動。經過6個月,有運動的兩組的結果都展現大腦執行功能進步,只有衛教的那組則認知功能持續下降。康乃爾大學威爾醫學院阿茲海默預防診所主任艾沙桑(Richard Isaacson)對CNN說,即使在非常短時間裡從事有氧活動,對大腦依舊有重大影響,「就算你付錢,也沒有人能幫你恢復健康,但你自己就可以,而且只需要6個月。」改變飲食組,心智功能卻沒有太大變化。艾沙桑說:「我必須很謹慎地說,在這研究裡飲食發現沒有幫助,但我相信飲食會有幫助,因為大腦是身體的一部分,任何改變都會影響身體,也會影響大腦。」運動並改變飲食的那組進步最大。這組整體執行思考能力測驗達47分,高於只有運動的42分和改變飲食的38分,甚至逆轉大腦年齡9歲。這怎麼算的?第1作者布魯曼陀(James Blumenthal)對CNN解釋, 研究之前,這組受試者的平均心智執行能力是93歲,和真正生理年齡相仿65歲的人相比,有28歲的巨大距離,但經過6個月運動和改變飲食,受試者的心智年齡降回84歲。研究人員相信,此研究支持一般概念裡的健康生活形態,可以保護老化的大腦。而且,這是臨床研究,實際將運動放入受試者的測試裡。以往證實生理活動可以增進老年人心智敏銳的研究,都無法證明因果。運動要成為規律必須非常方便不過,也要提醒,運動要成為規律,必須非常方便。受試者1週走路或騎自行車3次,布魯曼陀對《Web MD》說,「他們不是訓練去跑馬拉松,但幾乎每個人每天都起床運動,並一星期流汗幾次。」研究人員也認為這研究規模還太小,看不出各組之後的變化,未來還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證實。這研究結果還是令研究人員振奮。因為這群資深受試者認知功能開始衰退,也有慢性病的風險,更是常常久坐。但「無論幾歲,開始永遠不會太晚」,阿茲海默協會科學專案主持人法果(Keith Fargo)接受《Web MD》採訪時說。走路已經大有效益,但你還是可以讓走路更好。就是將步伐加大,比平常走路大10公分,就能加快速度,增加腳跟接觸地面的壓力,更能鍛鍊臀腿肌力。站起來,我們出門走走。(本文摘自/活好: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和自己呼吸合拍的生活/重版文化)

重物砸傷癱瘓,老翁靠外骨骼機器人「重新體驗走路」

重物砸傷癱瘓,老翁靠外骨骼機器人「重新體驗走路」#走路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60歲林先生工作中不慎被重物砸到背部,造成下半身雙側膝蓋與腳踝無法動彈,以致大小便失禁,且錯過治療黃金期;最後藉由積極復健,並接受外骨骼機器人設備輔助行走復健治療,及早進行步態訓練,成功提升行走相關能力,重新體驗走路的感覺。脊神經受損誤判水腫 錯失黃金治療期林先生原被醫生判定是重物壓迫造成組織水腫,等水腫消退就有機會恢復功能。但他苦等1個月卻未見下肢力量好轉。後求診新竹台大分院骨科部,經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脊椎骨折合併脫臼且有脊神經受損,更在手術中探查發現控制腳踝的腰椎神經已斷裂,且因錯過黃金治療期,未來腳踝肌力恐難以恢復,林先生及家屬得知後有如晴天霹靂。術後轉經復健部醫師負責,偕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與4B護理團隊細心照料協助下,林先生亦積極復健,1個月後,其膝蓋部分肌力逐漸改善、動作功能漸漸恢復甚至連尿管都能順利移除,且出院時已能在旁人協助下勉強站立。傳統復健難執行 新型外骨骼機器人輔助自動化行走訓練新竹臺大分院復健部醫師林樞寰表示,獨立行走是人類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功能,若因神經方面疾病造成此能力喪失,將對病人、家庭造成嚴重影響。最有效的5項復健治療目標即為:及早介入治療、主動參與、多感官刺激、著重練習強度和反覆訓練。但因傳統復健治療主要由治療師進行,不僅訓練站立行走不易,往往在病人治療結束後也難以堅持持續練習,造成練習次數明顯不足。林樞寰說明,目前符合條件的案例,可接受新型外骨骼機器人輔助設備執行行走復健治療,利用機電整合步態訓練系統,利用延伸外骨骼的踏板,在病人膝蓋、髖骨與腹部提供穩定的支撐,建立步態訓練與抗重力肌肉訓練雙重治療機制。病人可藉由機器輔助行走訓練設備,及早進行重複且精準的步態練習,更可進一步將步態訓練帶往自動化模式,在提升病人行走能力的同時,亦可減輕治療師人力與體力的負擔,擴大醫療資源效益。有效訓練刺激視覺與身體反饋 提升復健自信助痊癒復健部物理治療師楊榮真補充,醫學研究已證實,傳統復健運動治療若搭配機器輔助訓練,更能達到獨立行走目標;並藉由復健運動訓練後,輔以自動化行走訓練模式,反覆累積視覺與身體覺的刺激與回饋,促使神經肌肉重新再教育,讓病人在安全無虞之情況下,及早啟動步行練習,提升個案的自信心。林先生出院後仍繼續接受門診復健訓練,更藉由外骨骼機器人設備輔助,執行步行與步態復健物理治療,目前已可在復健治療室中,雙手扶著平行桿緩緩地自己移動腳步了,林先生開心表示,該設備讓他「重新體驗走路的感覺」,並看得見自己的日益進步,更對自己病情的恢復也充滿盼望。

走路時膝蓋疼痛卡卡 竟因半月板斷裂

走路時膝蓋疼痛卡卡 竟因半月板斷裂#走路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50歲曾姓男子與一名60歲林姓婦人至骨科求診,兩人皆反應長期覺得膝蓋疼痛、腫脹及走路時膝蓋卡住的感覺,在醫師經膝關節鏡檢查,診斷為「半月板內側根部斷裂」,在安排由膝關節鏡修補破裂的半月板後,患者症狀獲得明顯改善。大部分的人聽到「半月板受傷」都會聯想到與運動員或打籃球等劇烈運動後不慎受傷有關,而中老年人的膝蓋疼痛多聯想於退化性關節炎,醫師提醒,中老年人退化也會導致半月板磨損、破裂等問題。國軍台中總醫院骨科陳建甫醫師(現支援南投醫院)表示,半月板是弦月狀的軟骨組織,每邊膝蓋皆有兩個半月板,主要是功能是緩衝、避震以減緩膝關節負荷。半月板受損不易診斷,陳建甫醫師表示,由於半月板包覆在膝關節中,透過X光無法正確診斷半月板,需安排核磁共振檢查或經膝關節鏡檢查,才能確定其受損情況。治療的部分多以手術為主,醫師會依患者個別狀況給予適合的手術治療,來修補、切除半月板,甚至安排人工關節置換術,來穩定膝蓋結構。膝關節退化酸痛是每個人一生都可能碰到的問題,老年膝蓋疼痛不一定都是退化性關節炎引起,出現疼痛感時也不要急著吃藥或花錢補充一堆營養品,最好尋求專科醫師診斷治療。要預防膝蓋受傷,在運動前需充分暖身、伸展,並且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避免衝擊性的運動,盡量避免從事爬山或長時間跑步等活動增加膝蓋負擔,平常可以多做抬腿動作加強肌耐力,游泳或水中行走也是不錯的選擇,或用溫熱水按摩膝蓋,減少膝蓋受傷的風險。陳建甫醫師也提醒民眾,當出現膝蓋疼痛、腫脹等不適症狀時,別自行判斷病情、服用止痛藥,這樣無法痊癒,且在未對症下藥的情況下,恐導致症狀惡化,建議應盡早尋求專業醫師進行診療。

走路就喘勿輕忽 累喘腫恐是心臟衰竭

走路就喘勿輕忽 累喘腫恐是心臟衰竭#走路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今年46歲的陳先生,去年11月開始發覺胸口悶、只要一走路就會呼吸困難、全身無力,他坐著喘、躺著也喘,尤其是睡覺時老是覺得枕頭睡了很不舒服,讓他全身痠痛又胸悶,把枕頭墊高之後才有比較好一點。今年2月,陳先生實在是喘得受不了才掛急診,檢查後才發現是自體免疫血管炎併發「急性心肌炎」,導致心臟衰竭。當時劉維新醫師判定陳先生為末期心衰竭,情況相當危急,甚至一度考慮接受換心治療。所幸在心臟衰竭團隊的照顧下,不僅配合藥物治療、水分控制、每日監測體重、血壓、心跳及記錄數值,並積極接受心臟復健以及藥物、飲食控制。半年後,陳的心臟功能從原先的17%恢復至48%,走路運動也能超過30分鐘以上,甚至還能出國旅遊了!累、喘、腫為心臟衰竭常見症狀有「心臟癌症」之稱的心臟衰竭,以往會認為是「心臟無力」,但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劉維新醫師說,心臟衰竭常見症狀包括容易累、喘、腫等,由於症狀與其他疾病相似,容易被忽略,因此延誤黃金治療時間。劉維新表示,「心臟就像馬達,推動血液到全身再流回心臟,當馬達的馬力不夠、無法順利推動血液時,就是心臟衰竭。」如果發現自己「噓累累、祙喘氣、腳腫腫、躺不平,咳不停」,在日常生活中若爬樓梯沒爬幾階就覺得喘、常常覺得疲累、下肢水腫等,都有可能是心臟衰竭的症狀,一定要趕快就醫!輕微的心臟衰竭可透過藥物、調整生活型態來治療;嚴重的病人當心臟功能持續下降,則必須接受外科手術。治療重度心臟衰竭除藥物外,還包含機械性循環輔助系統,如主動脈氣球幫浦、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心室輔助器,前二者屬於短期支持系統,可提供一個月內的心臟或心肺功能救助,而短效型、長效型心室輔助器則提供短期或長期的支持。至於末期心衰竭,藥物治療和機械性循環輔助系統都無效時,心臟移植是唯一的方法。心臟衰竭病患 每日鹽分攝取不超過3.5公克要有效扭轉心臟衰竭病情,除了積極接受心臟衰竭藥物治療、配合醫囑及定期回診外,還需嚴格控制飲食的水分及鹽份。鄭穎倢營養師表示,建議心臟衰竭的病人包含開水、藥水、飲料、湯汁等平時會攝取水份在內,每日飲水量不超過1500毫升外,同時也要減少鹽分攝取。一般健康成人每日攝取鹽分6公克;心臟衰竭患者最好每日鹽分攝取不超過3.5公克,鄭穎倢營養師建議病友,烹調食物鹽分一律減半,少用調味料,以天然食材取代人工調味,以免因食入過多鹽分,讓體內排水功能變差,且低鈉飲食還可改善口渴感覺。心臟衰竭牽涉許多共病,是相當複雜的疾病,劉維新醫師強調,對於心臟衰竭患者而言,「積極接受治療等同於保養自己的心臟」,建議心臟衰竭的病人要適度運動,每天量體重和血壓,注意飲食,少鹽少油少糖,定期回診追蹤及服用藥物,可避免心臟衰竭症狀惡化,也能延長壽命,就不會讓生命隨時倒塌。

走路像素還真?全髖關節術後照護須知

走路像素還真?全髖關節術後照護須知#走路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髖關節是人體站立或行動時最重要的關節,主要支撐人的重量,並可以有多方向的活動如蹲、跑、跳、跪、外展、向前彎曲與向後伸展等的動作。59歲周阿姨年輕時走路經常感到雙腿無力、搖搖晃晃,造成腰部、鼠蹊、膝蓋不適,雖不影響生活但總被笑說「像素還真走路」,曾嘗試藥物、按摩、拉筋、整脊、推拿等治療,但效果有限,直到去年雙腿開始疼痛,導致無法久走,赴醫檢查確診為兩側先天性髖臼發育不全併嚴重髖關節炎,經「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後,術後走路更有力且不再疼痛,目前更積極透過復健加強下肢肌力訓練。先天性髖臼發育不全 可在出生後3個月全身檢查時發現症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任唐國民表示,「先天性髖臼發育不全」是因患者於嬰幼兒時期髖臼發育不正常,導致髖關節解剖位置結構性異常,通常嬰兒出生3個月內,可透過全身檢查、超音波檢查等方式發現問題,而開始走路的孩子可觀察其是否跛行(單側脫臼),或走路如鴨子一般搖晃(雙側脫臼)而提早發現症狀。唐國民指出,若患有先天性髖臼發育不全的民眾,未能在早期接受治療,成年後容易造成嚴重的髖關節炎,就得接受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患者 出院後照護須知1)接受髖關節置換術返家後,仍要持續做復健運動,如股四頭肌運動、抬腿運動等,以增強下肢肌肉力量,增加在行動中步態的穩定。2)手術後2~3個月仍需持續輔助以拐杖或助行器行走,直到醫師評估您的肌肉張力夠強骨頭已長好,才能不用輔助器獨立行走。3)下床活動時要特別注意安全,如早晨起床時可先活動雙腿關節,或先坐著休息一下,感覺頭不暈了,再漸進下床活動,在下床時要穿著合適大小的鞋子,以避免發生跌倒。4)所有會使髖關節內收或髖關節屈曲超過90度的姿勢都是禁忌的姿勢,為避免不當姿勢導致髖關節脫臼的風險。新生幼兒之家長還有小兒科及婦產科醫師都要對此疾病提高警覺。家長若發現小寶貝有兩腳不對稱,疑似長短肢或有一側髖關節外展受限,或大腿內側皮膚皺摺不對稱時,要儘快去醫院檢查,早期治療,以期減少手術之發生率,別讓寶貝留下終生跛行的遺憾。唐國民提醒,人工髖關節再置換的困難度,遠比第一次手術高,為降低關節再置換的機率,建議患者術後應控制體重,以減緩關節勞損,並適度的運動,可訓練肌力、提升骨密度,減輕關節磨損的機會。

走路出現馬蹄腳 竟是胸腰脊髓長腫瘤

走路出現馬蹄腳 竟是胸腰脊髓長腫瘤#走路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大林慈濟醫院近日接獲一名35歲女病患,因左腳垂足,走路時變成像馬蹄一樣,因此引來許多異樣眼光,為此還經常跌倒摔破膝蓋,試過坊間各種治療方式無效後,到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罕見粘液乳頭狀室管膜瘤。這位女病患在門診中主訴,去年在舞台劇表演時,突然發現要抬腿的動作無法做而且感到異常疼痛,下課後便前往鄰近診所檢查,當時醫師說可能是閃到腰或是腳踝扭到,後續又到國術館做整脊、刮痧、電療,但症狀一直沒有改善,晚上更是痛苦到睡不著,怎麼躺都不對,必須要貼著熱敷貼片才能「坐著」入睡。半年後左腳已無法抬起,腳底板沒辦法做往上的動作,呈現垂足狀,而且走路經常跌倒,有時甚至雙腳突然無力從階梯摔下多次,造成膝蓋摔破。「粘液乳頭狀室管膜瘤」相當罕見大林慈濟醫院陳金城副院長暨神經外科主任表示,病人的腫瘤長在胸椎第十一到腰椎第二節之間,長度約有七、八公分,經由病理檢查後證實為「粘液乳頭狀室管膜瘤」,這種腫瘤相當罕見,根據文獻上統計:一千萬人中有5到8個人會有這種疾病,一般好發在二十多歲的青壯年,以男性居多。陳金城醫師說,由於這種腫瘤是從脊髓神經中長出來,不易在初期獲得診斷,有的人甚至要5到10年後才能診斷出來。此腫瘤手術風險高,術中必須小心翼翼的將神經剝開,同時在顯微鏡的輔助之下,將瘤清除乾淨,而陳老師幸運地切除完腫瘤後已恢復行走能力不再垂足。痛到無法入睡並伴隨腳無力 盡快就醫檢查陳金城醫師指出,當身體躺下後,背部出現異常疼痛,特別在晚上痛到無法入睡,並伴隨腳無力等神經症狀時,就要懷疑可能是脊髓裡長腫瘤,應到醫院找專科醫師做詳細檢查,如果延誤治療,恐會導致腫瘤擴散,由脊髓往上延伸到腦部,甚至整個脊髓都是腫瘤,造成呼吸衰竭、四肢癱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