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是人類社會生存必備的重要能力之一,社交活動對身體有深遠的影響,有效心情愉悅,但卻不是任何人都能順利和人互動。「社交恐懼症」通常始於青少年階段或者成年早期,有超過一半的患者,同時合併其他焦慮症,例如恐慌症,廣泛性焦慮症,特定對象畏懼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等。對此,醫師表示家人的陪伴及鼓勵很重要。
社交是人類社會生存必備的重要能力之一,社交活動對身體有深遠的影響,有效心情愉悅,但卻不是任何人都能順利和人互動。「社交恐懼症」通常始於青少年階段或者成年早期,有超過一半的患者,同時合併其他焦慮症,例如恐慌症,廣泛性焦慮症,特定對象畏懼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等。對此,醫師表示家人的陪伴及鼓勵很重要。
聯合國的研究指出,單身生活日益普遍,太多人遍尋不得合適的伴侶;社交孤立感和慢性孤獨,已成為影響身心健康的全球流行病。全球研究社會神經科學先鋒史娣芬妮.卡喬波(Stephanie Cacioppo)於《為什麼要戀愛》中,將自身的回憶錄和科學融為一體,證明戀愛、社交能開啟大腦全部的認知潛能。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新冠肺炎變異株Omicron進入社區感染,在春節年假前再度引發疫情恐慌,這2年來不少人因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焦慮、恐慌等情緒而求助於精神科醫師,隨著春節接近,這些人面對返鄉過節卻無喜悅期待,僅擔心因將面對過年聚會時被長輩逼問感情、工作等難以回應的情況,再度陷入憂鬱情緒而有的「春節症候群」。「春節社交」使精神官能症患者更易焦慮、恐慌身為家中獨子的張先生是一名焦慮症患者,他表示當年過35歲後,這10年來都在過年時被長輩詢問感情狀況,但其實他是獨身主義者,只是不能對父母和長輩明說,每年就會因此造成心理很不舒服,今年更是面對疫情夾擊春節的壓力。像這樣的有口難言,其實不只張先生一名案例。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就指出,精神官能症者或內心脆弱者,若無法面對春節社交,以疫情為由而避開年節聚會,也是一種選擇。陳羿行表示,去年中旬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社區感染,讓因憂鬱症和焦慮症等精神官能症,求助門診者急遽增加。雖主要原因還是擔心染疫而帶來的心理壓力,但也因為疫情造成家人相處時間變長,易引發摩擦,再加上社交模式改變而導致生活失序,甚至有人擔心染疫,動不動就自我頻繁進行快篩,都是焦慮的表現;而去年底至今,變異株Omicron來襲,內心脆弱或有憂鬱、焦慮症的人,又有出現恐慌症狀的趨向。對於疫情引發恐慌的精神官能症狀者,以緊張、煩躁、失眠、悲傷、作息混亂、體重下降、肩頸緊繃、頭痛、心悸等自律神經異常者偏多。陳羿行表示,通常會建議患者多運動,並多加利用視訊等工具維持社交接觸,避免封閉自我,對於症狀比較嚴重者,才會開藥以降低焦慮的情緒及減緩身體症狀。吃不下、睡不著⋯承受恐懼壓力會比一般人更久今年除了疫情影響情緒之外,隨著春節的到來,常會引發許多人的「春節症候群」困擾,尤其對於精神官能症者更甚。陳羿行說明,「春節症候群」是指過年親友聚會聯誼,被長輩逼問不想回答的問題,像是最常見的: 單身者被親友追問何時結婚 結婚者被問何時生小孩、買房子 工作薪資被拿來與親戚同儕比較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各自的困擾與問題等,都會容易造成心理不舒服,出現吃不下、睡不著、恐慌、鬱悶或焦慮等情況。陳羿行表示,「春節症候群」對一般人而言,不舒服的情緒幾天就過了,但對於精神官能症患者或心理層面比較脆弱的人,恐會持續很久,所造成的壓力一般人其實難以體會。而對於恐懼「春節症候群」的人,陳羿行建議周遭的親友或家人可給予精神支持,若還是無法紓解,最好求助專業醫師。如果仍無法以平常心面對,今年反而可以用疫情為由婉拒聚會,避開可能陷入心理壓力的實際狀況,亦是另一種處理方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從小就被教導「不能跟陌生人說話」、「要小心和提防陌生人」,大眾早已習慣恐懼和懷疑陌生人,進而演變成不敢問路、不敢打電話訂披薩、不想出門社交。這使我們的社交能力退步,很難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然而,透過改變心態,開始與世界連結,或許是緩解個人和社會孤獨、孤立,加深歸屬感最好的方式。以下舉出「6大溝通術」與實戰案例故事:用「6大溝通術」傾聽自己與他人1. 第一次和對象說話,別再只會「安安、幾歲、住哪裡」先陳述自己,再向對方提問,不要一開始就丟問題給對方。2. 在聚會上認識新朋友,別起頭就問工作先問別人喜歡做些什麼、或不做什麼,讓對方自在分享自己。3. 一直想不到好話題,尬聊讓氣氛乾掉時從普通的陳述句中聯想幾個好問題,讓無聊的對話變有趣。4. 通勤遇到陌生人的問候、早餐店阿姨的招呼時當別人問你今天好不好,我們要說出真實答案,打破「還好、普普」的既定劇本。5. 如何建立優質和有意義的對話,讓雙方都能互惠一段優質的對話,必須放下控制欲,任憑對話自然開展。互惠的對話關鍵在於,分享你的生命經歷或個人觀點,你越是自在分享,對方越會回饋更多。6. 和敵對、政治理念不同的陌生人交談承認對方在兩黨政治以外,也有他自己的人生故事,也有從實際經歷出發的個人信念。唯有如此,才能進入爭議性的議題。討論的過程中,並不是要爭輸贏,也不要試圖改變對方的想法。亞里斯多德說:「驚奇是哲學的源頭。」與陌生人交流,經常會帶給我們驚奇,帶來有力量的知識,一同以好奇、尊重、同理和傾聽,享受不期而遇的快樂、關注與關懷。何不現在就開始和不認識的人開啟實體對話框,跟陌生人交流、展示你的善意,也是最棒的生存能力!與陌生人在現實生活中相遇想像自己是親外人士,你會如何度過這一天呢?一大早出門,隨即踏入陌生人的世界。你要去哪裡呢?你是走路,還是搭火車,或者搭公車呢?看一看身邊的人,試著理解和關注他們,記得先把手機留在口袋裡、耳機暫時拔下來。你身邊有其他人嗎?看一看他們,提醒你自己,這些人絕非器具,也不是障礙物,更不是次級心靈。對別人展示好奇心吧!他們正在做什麼呢?他們要去哪裡呢?不要嚇到人家,只是展示你的好奇心,大概相距4、5公尺,就可以開始注視對方的眼睛。注意看囉,對方有沒有在看你?有嗎?太好了,對他微笑,跟他說一聲早安。有些人可能沒注意到你,但是那些回應你,回報你微笑,以及對你說早安的人,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多。覺察你內心的感受,繼續往前走。打破劇本吧!創造社交機會接下來呢?買杯咖啡?當然囉!該提些什麼問題呢?還記得買咖啡的時候,社會規範和效率至上都會妨礙人與人的連結,唯有社會摩擦可以創造社交機會。現在終於輪到你了,咖啡師和你打招呼,他說「你好嗎?」這表示他在照著劇本走。那你就要打破劇本,花一點腦筋,忠於自己的感受。你聳聳肩說:「如果總分是10分,我會給6分半。」然後反問他,注意看,他一定會順著你,可能回你7分半,你就順著他的話,「我也想要7分半,可以給我一點建議嗎?」你從他給的建議,可以看出他的為人,以及他給人什麼感覺,更何況你還徵求他的建議,這本身就是恭維,可見在你的心目中,他不只是沖煮咖啡的機器而已。此時,如果後面還有人排隊,你就感謝他的建議,拿了咖啡就走,但如果你後面沒有人,那就盡情的聊吧!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收尾,那就實話實說:「我該走了,真開心可以和你聊天。」這句話準沒錯。有恐懼很正常,但別阻礙你的好奇心你怎麼去公司?如果你開車,很抱歉,你的選擇有限。如果你搭公車或火車,你真是幸運!只不過,你想到要和別人聊天就嚇得半死。你擔心別人拒絕你,或者你不太會聊天,又或者你沒什麼好聊的。你也怕觸犯社會規範。這些恐懼再自然不過,完全可以理解。你搭上公車或火車後,看一看兩旁,有位子坐嗎?還是要站著呢?無論如何,請試著與你視線高度相同的人聊天。如果你站著,硬要和坐著的乘客聊天,對方會感覺籠罩在你的陰影之下,或者有一種被你困住的感覺。當然也是可以,但小心可能會有一點尷尬。最好還是找坐在你身旁或站在你身旁的人聊天。誰在你身邊呢?這時候要追隨你的好奇心了。有什麼東西吸引你的注意嗎?你喜歡他穿的外套嗎?你聽過或看過他正在閱讀的書嗎?這些都是你的開場白。提防人眾無知(大家對別人都有錯誤認知),別因為他們看起來不想聊天,就覺得他們不想聊。同時,你也要注意一些小跡象,如果對方戴著降噪耳機,正在閉目養神,那就放過他吧!如果你感覺對方有意願聊天(多練習幾次,你就會有敏銳的雷達),那就來設立開場白框架,也就是招呼儀式,證明你是沉著冷靜的人,心理健康,不是來搗亂的。你可能跟對方說:「不好意思,我知道在火車上不方便聊天,但我真的很喜歡你的外套。」對方聽了說不定還在狀況外,你可能需要重複再講一次。與人連結,世界就會變得更容易理解如果此時對方有反應,你就繼續說下去。「我一直在物色新的外套,你可以告訴我在哪裡買的嗎?」說不定你們就聊起了外套。很好,你們建立了一點點連結。現在感覺如何?安心嗎?放鬆嗎?開心一點了嗎?有感覺到連結嗎?是不是比你想像的更順利?你們可能還會多聊一點,別忘了寒暄只是入場券,讓你熟悉對方的存在,順便摸索該如何融入,你會找到彼此的共通性,或者發現「微乎其微的歸屬」,也許你們有共同的興趣,或者在你們聊外套的過程中,不經意知道對方的為人,那就乘勝追擊吧!微微笑、點點頭、把對方說的話換個方式說一遍,或者複述一遍,然後再提出幾個開放性問題:「為什麼會那樣?」、「你什麼時候發現的?」記住了,從一個人對待小事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一個人面對大事時的態度,小細節隱含了不少大學問。你可能從中汲取經驗,也可能獲得自己苦思不得的洞見讓你一輩子都記得那個片段,可能是某個畫面、某段話或某個觀點。你的自我擴張了一點,你覺得這個世界更容易理解、更容易駕馭,不再大得嚇人了。當然,對方也有可能不想聊,那也沒關係,應該是累了、心煩或心存偏見,或者想要自己靜一靜。無妨,你就再接再厲。給自己喘息空間,不用預設立場待會中午用餐的時候,你不妨挑一個有座位、樹蔭或噴水池的小公園,這種公共間聚集了形形色色想放鬆的人,不像街道川流不息,倒像是人群聚集的小水池。這時候,你不用再設立開場白框架,因為這種放鬆的空間,並沒有禁止你和陌生人交談。你與大家共享這個空間,彼此平起平坐。你身旁的人可能來自與你不同的群體,例如膚色不同、年紀比較大,或者身體有殘缺等。無論是什麼樣的差異,都可能讓你有點焦慮。你會擔心對話不順利,深怕自己說錯話,或對方會拒絕你。這些恐懼都是正常的,但是放下吧,才能繼續前行。還記得三角關係嗎?如果你和對方看著同一件物品,或經歷同一件事情,就會形成小小的我們,產生小小的連結。比如你看著小孩正在打籃球,轉頭對旁邊的人說:「我以前也喜歡打籃球。」你們可能就會開始聊童年或運動之類的話題。再不然,學學英國人聊天氣,反正盡量具體一點,說一段完整的話,例如不要只說「天氣真好」,改口說「天氣真好,已經秋天了,真是謝天謝地啊!」這樣的說法並不科學,但是你提到自己對天氣的偏好,你們很快就會聊到出生地,甚至開啟其他有趣的話題。表露一點自我,關注非語言訊號你還記得嗎?如果你表露一點自我,對方可能會跟進,說一些自己的事,這樣一來一往(前提是你拿捏好分寸,沒有說什麼不正經或奇怪的話),彼此的好感度和信任感會提升。務必用心傾聽,不要打斷對方說話,也不要分神玩手邊的東西。和對方保持眼神接觸,關注非言語的訊息,注意看對方的肢體語言,看他有沒有認可你或樂在其中,否則一不注意,就會誤以為自己表現得不好,或者誤以為對方聊得不開心。想一想待客之道的傳統,如果雙方都覺得自在,那就是進展得不錯,不妨讓對話自然而然開展,敞開心胸來迎接驚喜。如果雙方建立特別良好的關係,不妨主動提一些問題,徵求對方的意見,不僅會更理解對方,還可以趁機解決你的煩惱。無論如何,徵求對方意見雖是一種示弱,但你非得冒這個險,因為對方通常會回應你。你跟對方道別:「我該走了,很高興可以和你聊天。」事後回想你原本的期待,再對照這次互動的結果,你會逐漸上修你的預期,以後再遇到不同族群的人,可能就不會那麼緊張了,因為這種交流早已在你的掌握之中。這個影響說不定還會更深遠,從此你對其他族群的觀感會更正面(至少能夠和他們聊天),將對方視為活生生的人,甚至視為自己人,這就是你和整個社會的勝利!雙方因此更理解彼此的人生,你的人生也因此豐富起來。你有什麼感覺呢?疲憊嗎?如釋重負?吃了定心丸?還是3者皆是?無論如何都是正常的反應。先休息一下,恢復精神,畢竟和陌生人交談挺傷神的,如果太疲憊,對話也不會順暢。如果你想要獨自靜一靜,那就儘管去吧!有情緒很正常,但不妨去了解背後的原因?人累了,就聊不下去了。我再給你新的挑戰。去酒吧、市民大會或朋友舉辦的雞尾酒會,反正就是你覺得舒適的場合,如果現場有陌生人發表言論,你聽了火冒三丈,你可以充耳不聞,也可以選擇反駁回去,但選擇反駁回去之前,先給自己一個深呼吸。你心裡很清楚,如果硬要槓上對方,八成會引起雙方的互相叫囂,不僅沒意義,又精疲力竭,結果雙方的怒氣不減反增,還越發堅信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逞一時之快,到頭來也無法解心頭之恨。這一次,你決定冒險,忍住自己想發飆的衝動,我知道這很難,因為發飆是人之常情。深呼吸,做好準備。你先開宗明義,坦白自己的立場,不妨套用對方對我方的負面刻板印象,緩和一下氣氛,例如「沒錯,我們就是功能性很低的共產黨,但是關於這件事,我覺得還有待商榷......」。不直接攻擊對方的論點、不質疑對方的動機,也不做任何假設,只是陳述自己的信念,而且並沒有說成無庸置疑的事實(彷彿是上天、大自然或超自然力量所命定的)。你把一切包裝成個人論述,例如「我發現......」,然後摻雜一點點你個人的故事,比如你為何會有這樣的信念。你還記得嗎?如果硬要說一些論據,對方反而會反感,但故事可以吸引目光,因為故事會透露你更多的細節,對方就不會覺得你腦筋不好。向對方證明,雖然你不知道每一個答案,但你會試著理解,而且你已經盡力了;向對方證明,你對己方也是有異議的。當你這麼做,就是在為這次的交流定調。現在把麥克風交給對方。為何對方會有現在的信念呢?對方平常是什麼樣的人?對方說的話有可能驚動你,讓你不禁想抓住對方的小辮子,但是千萬要忍住,保持好奇心,提出開放性的問題,但不要一副拷問犯人的樣子,比如:「有這種想法的人,連個學步車都騎不好,竟然還想要投票?」反之,不妨試著問:「為什麼你會如此在意呢?」、「你父母親的政治立場呢?」這些問題是為了更理解對方,更貼近他們真正的立場,盡力展現你的待客之道,給對方充分表達的空間。他們曾經有過哪些經歷?有哪些新鮮事呢?探險家精神,為你建立勇氣隨著對話無限延伸,你的心情有沒有平靜一點?你不妨注意一下,當你感到自在時,想法會不會改變呢?立場會不會調整呢?對方有讓步嗎?你們不需要改變彼此的想法,畢竟只是短暫的相遇,根本不可能改變對方。你只能期待互相理解,把看似對立的派系拉近一點距離,找到彼此都認同的最大公約數,再小也沒關係,再離題也沒關係,甚至如果找不到也無妨,至少你親自見證了,透過練習和自律,理性對話是有可能的,現在的你有信心了。你凝視過對方有意義的人生,雖然過程驚險,但你毫不退縮。你是探險家,不預設目的地的旅人,勇於和陌生人接觸,光是這一點就足夠了。(本文摘自/社交進化:從突破陌生焦慮到擴展交友圈,打造更高的人際連結力/商周出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終於微解封,在這段防疫的日子,為了避免病毒散播,不出門、與人保持距離、不在外用餐,成了這段日子的常態。隨著微解封到來,很多人希望早日回歸正常的日子,可以去購物、逛街、聚餐消費。但也有一些人因為微解封,原先採用封閉換得的安全感消失,開始出現焦慮、恐慌,擔心微解封恐釀成防疫破口。每個人對解封的期待不同 沒有誰對誰錯恐慌與期待是解封氣氛下會出現的心理矛盾,一方面期待恢復正常生活,另一方面又憂心外面不安全。對於這種想要又擔心的衝突,這些差異取決於個人的心理特質及疫情對個人的影響。因此,當發現自己的心境跟別人不一樣時,要注意的是,不要陷入誰對誰錯的問題,因為每個人在隔離這段期間所遭遇的狀況不同,在解封時,每個人對於安全跟期待也可以不一樣,不需要普天同慶。給自己跟周邊的人允許按照閣人的步驟走出封鎖,保有自己調整改變的時間。讓大腦在安全情況下 重回社交生活對於已經受到病毒驚嚇的大腦,面對「新正常」生活的改變,也需要逐步調整,每個人調整的步驟不一樣,首先要依據自己的節奏進行,接收正確訊息,與周遭的人討論生活變化。別急著一口氣做想做的事情,先選擇變化較小、已經習慣的、比較小規模的社交互動,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活動,不要糾結於「假設」或「應該」發生的事情。讓大腦在安全情況下,慢慢適應「新正常」的生活。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長林健禾表示,病毒影響的不只是生理,搭著媒體網路的放送,心理層次的散播比實際病毒散播的更廣,心理受影響的人數遠遠超過被病毒感染的人數。心理比較敏感的人這段期間若焦慮、緊張大到超過自己能負荷的程度,應及早就醫,讓醫師協助把身心症狀解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經常孤單、寂寞要小心!得到失智症的機率可能比別人高!根據國外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針對50歲以上的人口樣本進行調查,發現孤獨感可能會讓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提升40%,甚至造成早死的風險。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孤獨感其實也是失智症的前兆之一。當β類澱粉蛋白斑塊持續累積,會導致大腦的感知功能減退,對於社交刺激的感覺和理解力就會比較遲鈍。林新醫院擔任腦中風中心主任及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志豪醫師表示,其實孤獨感不單單只是一種心理上的狀態,它是可能會影響到腦部健康的。孤獨感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發炎症狀,提高血壓,這兩者都是增加失智症機率的因子。也有另一種說法是,越容易感到孤單寂寞的人,腦中的β類澱粉蛋白沉積就可能越嚴重,更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研究證實,孤獨感其實比肥胖、抽菸還可怕!如果長輩身邊有許多親朋好友陪伴,還是會經常覺得孤單的話,也要多留意是否可能是失智症的前兆!多參與社交活動 減少孤獨感睡眠品質差、工作時間長、沉溺在社群媒體而很少實際面對面和他人互動,這些也都會導致孤獨感出現。擁有牢固的朋友關係是相當重要的!透過社交活動,可以增強衰老過程中的神經可塑性、延遲認知功能的下降。而且活絡的社交活動,也能激發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這個邊緣系統,幫助紓解壓力。此外,還要提醒大家要注重睡眠,在工作之餘也要多運動、參加社團或志工活動,盡量不要一個人宅在家發呆、滑手機,當大家找你出門時,不要再因為懶惰而拒絕!記得多參與社交活動是真的對健康有幫助的喔!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有些父母以3C產品餵養孩子,就連吃飯都要看卡通。因此養成許多孩子離不開手機平板,甚至開學後還欲罷不能,嚴重影響正常學習時間,形成開學症候群。根據2019年4月發表於《兒童發展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孩子花太多時間玩電玩將影響其社交能力,尤是10歲時經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其社交能力到了12歲時比不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低。沉浸在電玩遊戲裡的女孩 社交能力較差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表示,社交能力有限的兒童可能會增加他們花在電玩遊戲上的時間,因電玩遊戲可以讓他們不須面臨面對面社交時造成的尷尬與掙扎,且某些電玩遊戲需團體互助合作,會讓他們覺得是有凝聚力、彼此是在一起的,感覺就像自己可掌握與他人間的關係。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由於較缺乏在現實生活中和其他女孩一起互動、練習社交技巧的機會,在社交方面可能更加孤立,也使得之後的社交能力受到影響。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男孩一般而言戶外活動多,本就有助於社交技巧的提升。因此在時間分配上,女孩花在玩電玩的時間多,自然擠壓其實體練習社交能力的機會。玩電玩就像成人追劇一樣,容易變成生活中的話題,和同儕間有共同話題,彼此容易建立關係,有時為了增進與同儕間的互動,就會花較多的時間在上面。父母應重視孩子身心 別用3C產品填補孩子的童年陳質采表示,要禁止讓孩童玩電玩實屬不易,身旁的家長或老師當發現孩童社交能力面臨困境時,要能適時協助他們與人開心互動交流,培養快樂健康的休閒,才能過著健康的生活與人生。同時葉雅馨也提醒,如果孩子不玩電玩,會出現焦慮、空虛感、覺得生活中失去重心,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則需正視。3歲以下兒童 不宜使用任何螢幕產品雖科技產品如此方便,但美國醫師就指出,依照年齡來看,3歲以內的孩童,其大腦最為脆弱,不建議讓他們接觸任何的螢幕產品,3至7歲每天使用螢幕的時間也最好控制在一小時以內。根據長年的研究指出,兒童與青少年每天待在螢幕前面,除了會影響視力之外,更可能會產生孩童認知困難、注意力不集中、社交困難等問題,甚至也容易罹患肥胖症與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之風險。事先約法三章 戒除孩子對3C產品的成癮不讓孩子玩手機的最好方法,就是家長以身作則,在陪伴孩子時丟開手機。家長若給孩子使用3C產品,可先釐清評估孩子的狀況,如花多少時間在電玩上、影響哪些生活作息(熬夜晚睡、省略三餐)、課業成績顯著落後….等,接著與孩子討論,取得玩電玩與正常生活作息兩者間平衡的方式,如無法達成,就收回彈性並制定打電玩時間。另外加入實體面的行動:與孩子一起玩電玩;或邀請他的同學、朋友來家裡來,也是增加孩子實體面的互動,以約法三章的方式讓孩子減少網路成癮問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家中的年長者活動量足夠嗎?擔心久坐影響他們的健康,就鼓勵身邊的年長者走出家門,多與他人互動吧!根據一篇2019年2月發表於《老年學期刊》的研究指出,花更多時間與不同人互動的老年人,體能會更活躍,情緒也比較健康。與周邊社會關係互動越多 越傾向更多身體活動該研究為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學者進行,研究者考量年齡、種族、性別、婚姻、教育和族群等因素,以300多位65歲以上,居住在奧斯汀市區的年長者為對象,進行為期一週的觀察,並邀請參與者配戴可測量身體活動的電子設備,於白天每3小時詢問一次他們從事的活動與社交互動。結果顯示,參與者在這3小時中,若遇見的人越多,從事活動的種類也越多,例如離開家、走路、與他人交談或購物。結果指出,與相識的人或周邊社會關係互動越多的參與者,越傾向從事更多身體活動、更少時間坐著或躺著、有更正向的情緒和較少的負面感受,有助提升年長者的認知能力及身體與情緒健康。多運動搭配社交活動刺激 對情緒健康及認知功能有幫助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劉嘉逸表示,過去研究已證實多運動有益身心健康,建立持續規律的運動習慣,對血糖、血脂肪、心肺功能、情緒、睡眠及認知功能皆有很大的幫助。從上述研究發現,多與他人互動、參加各種活動,不但可讓身體活動量自然增加,同時藉由社交互動中不同活動的刺激,對情緒健康及認知功能有更進一步的幫助。呼籲除了鼓勵長者運動,還可多鼓勵他們參加各式各樣的團體活動,不僅增加生活樂趣還能提升身體活動及社交互動,達到活躍老化的效果。後輩鼓勵高齡者外出 避免讓長輩感到增加照顧者負擔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證實日常生活的遭遇可增加高齡者活動水平並促進心理健康。通常高齡者和親密的朋友及家人相處,較容易有久坐看電視、閒聊情形,如果有機會到戶外,增加接觸人群,高齡者為了招呼、問候,會有較多身體活動產生。但隨著年紀漸長高齡者的身體機能逐漸退化,出現不願意、不方便、不喜歡外出走動是很自然的反應,建議家人從其動機著手,首先避免讓長輩覺得外出走動會造成家人的負擔,例如影響晚輩空閒時間、忙碌還要陪伴、擔心跌倒等。接著可試著在高齡者可活動的範圍賦予其任務,像是請長輩幫忙到市場買菜、到麵包店買三明治,藉此增加他們被需要的感覺及成就感。最後可鼓勵年長者分享,像是將買來的包子或是親友寄來的東西分送給鄰居、管理員。切忌生活中有過多口頭上的催促,易令其反感。葉雅馨主任呼籲,此研究結果可以應用於鄰里活動政策,透過社區力量及里長推動,有效增進年長者體能、促進好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