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癢、紅腫、刺痛、畏光、模糊⋯等乾眼症症狀,是困擾著老中青三代人的文明病,大多數人都認為只需要多休息、點眼藥水就會自行恢復,然而乾眼症若不對症下藥,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角膜破皮、角膜潰瘍或穿孔。醫師建議,輕度乾眼症患者可在症狀還不嚴重時,先試著自我照護並常做眨眼操,就有機會找回水潤雙眼。
乾癢、紅腫、刺痛、畏光、模糊⋯等乾眼症症狀,是困擾著老中青三代人的文明病,大多數人都認為只需要多休息、點眼藥水就會自行恢復,然而乾眼症若不對症下藥,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角膜破皮、角膜潰瘍或穿孔。醫師建議,輕度乾眼症患者可在症狀還不嚴重時,先試著自我照護並常做眨眼操,就有機會找回水潤雙眼。
「吃銀杏能增強記憶力、延緩失智?多看綠色植物真的能護眼嗎?」隨著網路科技發達,若民眾遇到疑難雜症,只要關鍵字一搜就出現應有盡有的答案為大家解惑,而網路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醫療資訊,這些深植人心的觀念,又都是正確的消息嗎?以下醫師親自解答2大「常見醫療迷思」,以及提醒真正該注意的重點。
數位產品使用長時間容易造成「數位視覺疲勞」,主要症狀是眼睛乾澀、發紅和疲勞,而每天連續使用3C產品超過2小時的人是高風險群。一項研究指出,使用20-20-20規則可避免數位視覺疲勞,即每隔20分鐘,看20英尺以外的目標,持續20秒,並鼓勵多眨眼。--by ChatGPT
在幼兒眼科門診中,常見眼疾以假性近視、散光最多,可能是因為家長常讓3C當保姆,一旦遇到小孩哭鬧難以安撫,有些筋疲力盡的父母,會拿出手機或平板,讓幼兒觀看影片轉移注意力,換取片刻安寧。不過,若父母沒有限制幼兒的3C時間,很可能讓孩子眼睛在不知不覺中產生負面影響。醫師教護眼2大方法。
新冠疫情邁入第3年,許多民眾因居家時間更多,眼睛接觸3C螢幕的時間也拉長,學齡童也因線上課程、遠距教學措施,不得不長時間盯著螢幕學習。國民健康署提醒,近視其實是眼睛疾病的一種,成人及兒童可透過「護眼6招+熟記1口訣」,提前預防中年眼力急速退化,恐產生青光眼、白內障等更難解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