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

子宮肌瘤影響懷孕? 醫:事前先照超音波

子宮肌瘤影響懷孕? 醫:事前先照超音波#懷孕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許多不孕症婦女在準備作試管嬰兒療程前,常擔心自己的子宮肌瘤對懷孕成功率會不會產生影響?需要先切除肌瘤後再做試管嬰兒,還是不開刀也不會有影響呢?阮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李永全主任表示,其實35歲以上婦女約有三分之一機率會長肌瘤,症狀可能有頻尿、便秘、月經出血過多、下腹痛,也可能完全沒症狀,只是健康檢查照肚子超音波時意外發現肌瘤。李永全表示,有需要跟醫師討論切除肌瘤的狀況包括:一、子宮內膜下肌瘤。二、直徑大於 4 公分且有併發症(例如:貧血或其他腫瘤壓迫症狀)的肌瘤。三、壓迫輸卵管出入口的肌瘤。四、造成急性腹痛或慢性貧血的肌瘤。而可能不需要肌瘤切除手術,也不影響懷孕率的狀況,李永全表示有下列兩種情形:一、沒有壓迫子宮腔,而且長在子宮表面的漿膜下肌瘤,平常也沒有症狀。二、小於 4 公分的子宮壁層內肌瘤或漿膜下肌瘤,沒有影響輸卵管或子宮頸出入口的狀況,也沒有貧血或出血情形。李永全表示,即使不用開刀,之後也可順利懷孕,肌瘤還是有可能在懷孕12週以內跟著胎兒一起長大,一般狀況是過了12週才會慢慢縮小,但是醫師還是會提醒懷孕合併有肌瘤的孕婦併發胎位不正/難產/產程遲滯/剖腹產的機會增加,若是肌瘤太靠近胎兒也有可能造成身體某些部位被壓迫之後生長受限的狀況,這些都是要懷孕前謹慎評估的。假如妳正準備懷孕,李永全建議照個腹部或陰道超音波,就可提早發現子宮肌瘤。已經知道有肌瘤的人,如果狀況不需要開刀,醫師也建議飲食上避免攝取太多動物雌激素或植物雌激素的相關食品,例如:蜂王乳,山藥,大豆異黃酮等食物,才有更高的機會讓好孕降臨。(資料來源:阮綜合醫院三月刊)

33歲女患多囊性卵巢症 三年等不到好孕

33歲女患多囊性卵巢症 三年等不到好孕#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33歲的黃小姐已結婚三年,一直想要有個孩子,卻遲遲沒辦法懷孕,自己也為長期的月經不規則、肥胖及多毛症所苦,於是決定前往就醫。經過婦科超音波及抽血檢查後,發現罹患了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合併胰島素阻抗。經過糖尿病藥物治療四個月,以及合併使用排卵藥物,黃小姐最後終於得以順利懷孕,並且足月產下一個健康的嬰兒,一圓自己生育下一代的夢想。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婦產部醫師周佩宜指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患者可能出現肥胖、月經失調、月經量少或者男性化特徵,也是造成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常合併有「胰島素阻抗」的問題;而「胰島素阻抗」會引發糖尿病,因此這類患者日後也易罹患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周佩宜解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常見影響婦女的內分泌疾病,也是一種男性荷爾蒙過多的狀態,它與許多症狀及疾病有牽連,例如月經不規則、無排卵、月經量少、青春痘、不孕症、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的疾病、子宮內膜癌、和過度的身體毛髮生長(多毛症)。超音波上觀察到多囊性卵巢表徵也是這個症候群的可能徵象之一。周佩宜表示,口服降血糖藥物通常被內科醫師用來治療糖尿病。近年來,婦產科醫師也開始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因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合併胰島素阻抗」而不孕的患者。不但可以治療糖尿病,也可以治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合併胰島素阻抗的患者,又可以使患者恢復正常的月經週期和排卵、改善不孕症的無排卵現象。周佩宜提醒,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合併胰島素阻抗對於婦女生殖能力與代謝功能皆有潛在的威脅。如果此類患者能規律運動、飲食控制,並配合醫師治療,不但可以降低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的罹病率,也可以剌激排卵、增進不孕症患者的懷孕機率,達成生兒育女的夢想。(圖:成大醫院提供)

日本德國麻疹疫情嚴重 病例數創四年新高

日本德國麻疹疫情嚴重 病例數創四年新高#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日本德國麻疹病例數持續攀升,已為近四年來同期最高。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呼籲,1歲以下嬰兒及不具德國麻疹抗體之孕婦應避免前往德國麻疹流行地區;未完成接種MMR疫苗之1至6歲學齡前幼兒,以及年齡介於20至50歲、但共同生活或工作活動場所會接觸孕婦及尚未接種疫苗之嬰幼兒者,應於出發前2至4週先至國內12家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接受醫師專業評估「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接種需求,做好自我保護。日本因疫苗接種涵蓋率普遍不理想,今年德國麻疹病例數持續增加,今年感染病例男性高於女性,以20至49歲族群為主,多數未接種疫苗或接種史不明;每百萬人口報告數最高者集中於關東地區,由東京都開始,逐漸擴散至鄰近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等地區,且自去年起已有6例因孕婦感染德國痲疹,而導致新生兒出現先天性德國痲疹症候群。德國麻疹病毒是經由飛沫或與病人直接接觸而傳染,發疹前1週至發疹後至少4天具傳染力,約25%至50%感染者並無明顯的發疹症狀,僅有類似感冒症狀,但部分成年女性感染者會出現關節痛的情況;孕婦若在妊娠首3個月(約懷孕12週前)感染德國麻疹,胎兒有高達90%的機會受到感染,並且有25%以上的機會發生CRS,導致如先天性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先天性心臟病等缺陷,嚴重者可能死亡。德國麻疹可透過接種MMR疫苗有效預防,近98%至99%的易感性宿主可經由預防接種產生明顯的抗體反應。疾管局提醒,旅遊期間或返國後如有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並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相關旅遊史以及接觸史。

咖啡因攝取過多 易傷害寶寶成長

咖啡因攝取過多 易傷害寶寶成長#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準媽媽們注意囉!一項研究表示,懷孕婦女每天若喝兩大杯馬克杯的咖啡,胎兒就會有體重過輕的風險。挪威研究員觀察詳細記錄6萬名孕婦的十年研究,發現咖啡也可能使懷孕持續更長的時間。這份研究報告發現咖啡因和寶寶出生體重有明顯的聯繫,婦女若經常攝取茶、咖啡、巧克力夾心餅乾和巧克力棒等,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料,每天超過200至300毫克,增加懷孕平均時間的機率高達62%。一般來說,一杯馬克杯大小的咖啡,約有100毫克的咖啡因,而一杯過濾咖啡約有140毫克的咖啡因,有些咖啡館的咖啡甚至含有高達300毫克咖啡因。咖啡被發現與增加懷孕的時間有關,每天一大杯即溶咖啡,可延長嬰兒在子宮內八個小時的時間。瑞典薩爾格倫斯卡大學醫院醫生韋雷表示,咖啡因可能會藉由營養物質緩慢的通過重要途徑,再透過胎盤從母親體內傳給胎兒,傷害未出生寶寶的成長。BMC醫學雜誌上補充,咖啡可能會導致平均懷孕時間變長,藉由化學信號干擾更可能造成臨產。英國食品標準局也分析和徹底的審查咖啡因的影響,建議婦女懷孕期間,適量食用上的安全上限為兩到三杯咖啡,每日勿超過200mg 咖啡因。

精卵排斥!夫妻互相生不出卻各自在外「有了」

精卵排斥!夫妻互相生不出卻各自在外「有了」#懷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罕見!竹科一對夫妻,結婚三年遲遲沒有懷孕,歷經多次人工受孕也都失敗,夫妻二人都懷疑自己不能生育。不料丈夫到大陸出差,卻與小三生下一名兒子。丈夫有小三又順利懷孕,讓妻子情緒低落,前往酒吧買醉發生一夜情,事後居然懷孕,夫妻二人這才發現兩人都有生育能力,但雙方的感情已回不去,法官尊重兩造的意願,裁定離婚獲准。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林正凱說,臨床上精卵互相排斥的情況,機率小於2%,非常罕見,且發生排斥的原因迄今仍不明。所謂的抗精蟲抗體,是指夫妻任何一方把精蟲當做外來物,引起身體抗體反應,產生對抗精蟲的抗體。抗精蟲抗體如出現在生殖道如子宮頸,及精蟲頭、尾上和精液,常常變成不孕症。 抗精蟲抗體藉著抗原和抗體複合體的形成,如果結合於精子的尾部,則會降低精蟲活動力,如果結合於精子頭部,則無法穿透卵子。林正凱說,但能透過「單一精蟲顯微注射術」,將篩選過最健康的精蟲,透過細微管子刺穿卵而結合,事後受精卵再植回子宮,完成著床懷孕。其實9成的不孕症都是可以查出原因的,但實際上僅有約一半的夫妻願意共同面對問題,呼籲早些檢查並面對,婚姻悲劇可以挽救。

日本德國麻疹病例攀升 較去年增13倍

日本德國麻疹病例攀升 較去年增13倍#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日本2013年初德國麻疹病例數迅速攀升,已為近四年來同期最高。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呼籲,1歲以下嬰兒及不具德國麻疹抗體之孕婦應避免前往德國麻疹流行地區;未完成接種MMR疫苗之1-6歲學齡前幼兒,以及年齡介於20至50歲、但共同生活或工作活動場所會接觸孕婦及尚未接種MMR疫苗之嬰幼兒者,應於出發前2-4週先至國內12家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接受醫師專業評估接種需求,做好自我保護。日本今年德國麻疹病例數自第2週迅速上升,截至1月30日已報告254例德國麻疹感染病例,為去年同期的13倍,超過近四年來同期平均人數224例。今年感染病例男性高於女性,以20-40歲族群居多,多數為未接種疫苗或接種史不明;每百萬人口報告數以東京都最高。德國麻疹病毒是經由飛沫或與病人直接接觸而傳染,發疹前1週至發疹後至少4天具傳染力,約25%-50%感染者並無明顯的發疹症狀,僅有類似感冒症狀,但部分成年女性感染者會出現關節痛的情況;孕婦若在妊娠首3個月,約懷孕12週前感染德國麻疹,胎兒有高達90%的機會受到感染,並且有25%以上的機會發生CRS,導致如先天性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先天性心臟病等缺陷,嚴重者可能死亡。德國麻疹可透過接種MMR疫苗有效預防,近98%-99%的易感性宿主可經由預防接種產生明顯的抗體反應。疾管局提醒,旅遊期間或返國後如有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並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相關旅遊史以及接觸史。

她3年流產2次 中西醫「翻土」助成功受孕

她3年流產2次 中西醫「翻土」助成功受孕#懷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家住桃園的37歲陳小姐,3年前流產2次至今不孕,接受試管嬰兒治療2次也沒成功懷孕。每次月經來時下行不暢,要去蹲馬桶經血才稍微下來,但是血量很少夾有血塊,伴隨出現下腹疼痛、腰痠膝無力、乳房脹痛及情緒不佳等症狀。經婦產科醫師診斷為多次性流產造成子宮內膜沾黏,受孕困難;到中醫治療診斷為氣血不調、子宮環境不良所致。後來經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李世明醫師及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黃貴松醫師採中西醫聯合「翻土」療法治療後,陳小姐目前已懷孕7個月,狀況穩定。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李世明醫師表示,影響不孕症婦女成功受孕的主要因素包括胚胎品質及子宮內膜環境,目前的醫學技術,針對胚胎品質可以採用染色體鑑定取到品質好的胚胎,但子宮內膜環境的好壞,卻是胚胎順利著床的關鍵因素。過去子宮內膜環境因受到沾黏、免疫排斥、發炎等因素影響,造成胚胎著床不易,提高流產機率。李世明指出,目前婦產科做法就像在田地裡「翻土」的概念,在婦女月經來前7到10天,用內視鏡或吸管在子宮內膜做切片及刮騷,改善原本子宮內膜環境,重新刺激內膜生長因子細胞釋放,使內膜重新生長及進行修補,促進子宮內膜新陳代謝。臨床發現這樣可以讓植入的胚胎著床成功率提高一倍!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黃貴松醫師表示,其實中醫對不孕症的治療也有「翻土」的思維,中醫的「翻土」動作是在月經期進行的,趁著月經來時,用中藥將子宮內的經血、瘀塊、內膜組織等清理乾淨,讓此次月經週期按時結束,促進新的週期開始,子宮內膜也獲得良好的新陳代謝,這樣的方法也提高了自然懷孕的機率! 李世明提醒,女性朋友應要有早孕的觀念,因為超過35歲以後,子宮及卵巢功能逐漸老化,容易影響受孕。另外要特別注意安全性行為,避免骨盆腔遭到感染而出現不孕後遺症。此外,女性朋友也應特別注意別接受多次人工流產手術,才能避免子宮內膜沾黏造成不孕。(圖/台北中山醫院提供)

凍卵能解決晚婚懷孕問題? 早點生育「孕氣」好

凍卵能解決晚婚懷孕問題? 早點生育「孕氣」好#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期,醫療科技不斷進步,因此預期會晚婚的女性,可能會選擇先把年輕時的卵子凍起來保存,又加上凍卵技術,也被女星採用,使得許多女性慕名的也想要一起凍卵,好替未來生個健康寶寶。但是,凍卵真的適合每一個女性嗎?對此,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黎惠波醫師表示,凍卵並不是適合每一位女性,還是早點結婚早點生育,才是能生出健康寶寶的好辦法。黎惠波指出,冷凍卵子是這二年才掀起的新話題,隨著台灣女性晚婚晚孕趨勢及生殖醫療技術成熟等因素,過去每個月差不多才2、3個患者會詢問有關冷凍卵子的問題,但最近半年來,單單他自己的門診裡,幾乎每個月都超過20位患者詢問,而且年齡層從20歲到50歲都有,讓他感到很不可思議。其中,有部分女性因罹患癌症等疾病需要化療或切除卵巢而尋求冷凍卵子,提供未來可以生育的選擇;而其餘大部分都是身體健康的熟女,因為年紀大及擔心晚婚因素而尋求將卵子先冷凍,等將來結婚再將卵子解凍受孕。黎惠波醫師表示,女性超過35歲後,卵巢就開始老化且懷孕率降低,因此造就社會出現冷凍卵子熱潮。但冷凍卵子並非適合每位女性,雖然台灣冷凍卵子技術已相當成熟,解凍後存活率超過8成。但是,凍卵真的能夠解決晚婚懷孕的問題嗎?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35歲以下婦女即使以新鮮卵子進行人工生殖技術(試管嬰兒)懷孕率為43%,35~37歲的婦女懷孕率為37%,38~40歲的受孕率則降為26%,若41~42歲則更下降到14%。黎惠波說,由於冷凍過的卵子解凍後並無法全數存活,且解凍後的懷孕率與當初冰存時年齡有關聯,因此建議35歲以下女性朋友還是儘早結婚生子較好。另外歐洲部分國家也規定年齡超過45歲以上婦女不適合進行冷凍卵子,所以有需要冷凍卵子也建議別拖太晚。因此,他呼籲,女性還是要把握35歲前的生育黃金期,冷凍卵子雖然可以幫晚婚女性提供一個保存生育能力的新選擇,但並非每個女性朋友都適合,畢竟冷凍卵子絕對不是最自然的方法,而且花錢又受苦,最好能早點結婚、早點生育,這樣比較自然。(圖片來源:由中山醫院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