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

「針」得好孕 紅斑性狼瘡求「生」機

「針」得好孕 紅斑性狼瘡求「生」機#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30歲的盧姓女病患,因為罹患紅斑性狼瘡一直在服藥,3年前和丈夫想要孩子,求助於童綜合醫院不孕症暨生殖內分泌科門診,進行人工生殖,順利生下小女娃;去年想要給孩子添個伴,再度向醫院尋求協助,又產下一名健康的小寶貝。這名病患,20歲時罹患了紅斑性狼瘡,結婚後想要生小孩,卻無法自然受孕,為了一圓當父母親的夢,親友介紹到童綜合醫院不孕症暨生殖內分泌科門診,經主任汪文生醫師檢查評估後,決定採用人工生殖方式,會診免疫風濕科醫師與新陳代謝科醫師,調整紅斑性狼瘡用藥,按階段施打排卵針,終於懷孕並順利產下一健康的女兒。汪文生表示,紅斑性狼瘡婦女如想要一圓當媽媽的夢,要尋求有經驗的婦產科醫師協助,若須透過人工生殖等不孕症治療方式,更要依循配合醫師的囑咐與衛教,切記不可自行停用紅斑性狼瘡治療等藥物。汪文生主任呼籲,發現不孕問題需要由夫妻一同面對、進行諮詢與治療,遵從醫師的囑咐與配合療程,現今的人工生殖技術都幾乎能讓患者一圓當父母親的心願;因此當35歲以下婦女努力做人1年,或35歲以上婦女努力做人半年都無法懷孕時,就應及早就醫,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樂閱讀/媽媽產後Q&A

樂閱讀/媽媽產後Q&A#懷孕

• 新手媽媽不能吹風?媽媽在月子期間, 需要避免吹風,因為身體抵抗力弱,常吹風可能會引起頭痛、或感冒。但如果生活空間完全不透氣也不好,尤其在夏天容易中暑,所以居家空氣應該要通風透氣,適當開電風扇或空調,但要避免強風直吹媽媽和寶寶,以防感冒。• 越晚下床越好?許多人認為媽媽生完寶寶需靜養,最好整天躺著不要動,其實這是弊多於利的作法。媽媽生完寶寶後,如果都不活動,血液不流通,媽媽很容易發生,下肢靜脈血栓等其他後遺症。一般來說,自然生產沒有限制活動,如果是剖腹生產的話,休息平躺八小時後,就能活動。媽媽產後有適度運動的話,不僅預防術後頭痛,有利於下肢血流增快和惡露排出,總之,越快下床利多於弊。• 雞蛋可以多吃?有媽媽覺得,雞蛋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多吃對身體很好,但吃太多也是會有副作用,一般來說,每天吃一個雞蛋就足夠囉。因為吃太多蛋,媽媽身體不能完全吸收,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影響其他營養素的攝取,造成營養不均衡,也對乳汁分泌產生不良影響。• 塑身內衣早點穿,身材不走樣?有些媽媽為了早點恢復身材,在坐月子期間,就開始穿緊身的塑身內衣。但是,生下寶寶後,媽媽比較容易流汗,長時間穿著緊身內衣會不舒服,還可能會因為流汗而長疹子,不利於產後恢復。親愛的媽媽,其實不用太擔心身材問題,雖然因為懷孕內分泌改變,身體容易堆積脂肪,但是生下小孩後,就會慢慢恢復,重點還是要把身體養好才是。• 多喝湯才有奶水?媽媽忙碌時,有時候沒有定時餵奶,或是寶寶含得不好,只有吸出乳房內一部分的奶水、媽媽的衣服或胸罩太緊、或是躺著壓到乳房,餵食姿勢不正確,乳房較大,使得下面部分的奶水不容易流出來等,都會使乳腺阻塞,此時若不注意而拼命喝湯,想要增加乳汁的分泌,可能會使分泌出的乳汁堵在乳腺管內,嚴重的話,還會引起發燒等疾病。(本文作者/郭美滿、羅仕寬)(摘自/寶寶不是磨人精!:0~12m嬰幼兒聰明照護/博思智庫出版) 

樂閱讀/坐月子禁忌多?

樂閱讀/坐月子禁忌多?#懷孕

基本上,坐月子並沒有所謂的絕對禁忌。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環境的空氣流通和衛生,維護媽媽身體的健康並避免感冒,如果坐月子期間有任何的身體不適,切勿自行服藥。尤其是哺餵母乳的媽媽,因為許多的藥物會影響母乳,若讓寶寶吃到,可能影響寶寶健康,所以媽媽若有身體不適,務必到合格的醫療院所尋找醫師診治,並主動告訴醫師哺乳的情形。一些流傳多年的禁忌,可能現代女性不易完全相信依循,如果能夠儘量遵守,對於身體調養應是有利無害,包括少吹風、忌冷水、忌洗頭、忌洗澡、忌梳頭等等。而古早的坐月子禁忌,不可探視產婦、不可外出、不可進廟、不能參與祭祀等等,都是基於對產婦的「隔離保護」措施,提供一個不受干擾、可以完全臥床靜養的環境。以現代西醫理論加上中醫的觀念,都非常贊成對產婦的隔離保護,但實行方法與古早不同,目的都是避免產婦感染,讓產婦休養、恢復體能與健康,所以應當用合乎科學的方式來坐月子。如果坐月子的觀念與婆婆媽媽不同,要如何折衷傳統與現代的坐月子觀念呢?我建議在清潔與感染的部分用現代的方式照顧,如會陰部的傷口、身體清潔等等;至於保暖、不吹風、膳補等等傳統觀念,蘊含著中醫的理論,都是基於產婦的健康而做的,所以媽咪坐月子時若能好好遵守,便能確實調養、補足元氣,還能好好享受坐月子時的生活。(本文作者/鄭志堅)(摘自/產後快瘦,從坐對月子開始!/方舟文化) 

樂閱讀/媽咪的心病:產後憂鬱症

樂閱讀/媽咪的心病:產後憂鬱症#懷孕

生兒育女是喜事一樁,怎麼會有憂鬱症?事實上產前產後內外環境、身心現象出現大改變,往往令媽咪手足無措,龐大的壓力造成了所謂的「產後憂鬱症」。其實產後的精神沮喪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根據統計,大約有50%至70%的產後婦女會經歷或多或少的心情低落、焦慮不安、疲倦、情緒起伏不定、疏離感(特別是與嬰兒之間)、憤怒和失眠等症狀,因此產後的調理不僅是身體部分,心情的調適、保持愉快且開放的態度也是成功坐好月子的重點。為什麼會憂鬱?引起產後憂鬱症的原因包含心理與生理兩個層面,無法就單一因素來解釋,通常是因為產後荷爾蒙劇烈變化、身體機能改變以及生活形態變化等因素導致。就心理層面而言,角色改變的壓力、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感、對責任的預期心理,以及身材改變而失去自信心的衝擊,都可能造成憂鬱的心理變化。通常產後憂鬱症的症狀會在產後3天到1週之內出現,一般會在幾天至2週內復原,並不需要特別的治療;但是約有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的產後媽咪會衍生出嚴重的病況,雖然發展成嚴重的精神疾病還不常見,還是要謹慎面對,如果有前述症狀持續超過2週,並且影響到生活品質,我建議應立即向婦產科及身心科醫生求助。五招輕鬆克服產後憂鬱當媽咪出現了產後情緒低落、沮喪等憂鬱的症狀時,除了需要周遭人的支持與陪伴,也需要媽咪提醒自己放輕鬆,我這裡提供下列5個方式可以有效協助媽咪克服一般產後憂鬱症狀:• 方法一)充分的休息與睡眠先放下對自己過高的要求,給自己一點時間來適應新的生活形態,並且保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便能有效的撫平焦慮的情緒。• 方法二)適量運動產後運動很重要,除了能有效的恢復體能、體力和身材,對於舒緩情緒也很有幫助。所以每天至少花半小時的時間,做做輕鬆的運動,我相信會有幫助的!• 方法三)尋求精神支持大部分的產後憂鬱症都可以矯正回來,此時同儕團體的支持和陪伴最是重要,別自己強行壓抑焦慮與不安,找有過生育經驗的親友聊一聊、抒發自己的心情,便能發現這樣的憂鬱不是自己的問題,心情自然而然就可以放鬆了。• 方法四)找「另一半」幫忙切忌別把寶寶視為妳生命的全部,這個時候夫妻同心和良好溝通是非常重要的,讓另一半明白妳的狀況,請對方幫妳的忙,有時是絕佳的解憂藥方。• 方法五)讓專業來幫忙如果妳的憂鬱持續超過2週並感到困擾,這時候千萬別諱疾忌醫,請盡快尋求醫師或專業心理諮商來幫忙。講到這裡,我還是要提醒媽咪,情緒起伏會影響母乳品質,嚴重的產後憂鬱,甚至會造成母乳變少,降低養分與水分攝取並導致代謝功能不佳。雖然絕大多數的抗憂鬱藥或多或少對哺育母乳有影響,但是如果因憂鬱症而需要服用藥物時,千萬不要因為考量哺乳而任意停藥或減量,請遵循醫囑,對寶寶和媽咪才是最好的方式。(本文作者/鄭志堅)(摘自/產後快瘦,從坐對月子開始!/方舟文化)

樂閱讀/坐好月子 扭轉體質?

樂閱讀/坐好月子 扭轉體質?#懷孕

生產是大多數女人生命中的不可避免的過程,但只要懂得採用正確的坐月子方法,就有機會讓妳愈生愈健康,愈生愈美麗。孕育寶寶這件神聖的任務,讓準媽咪的身心在10個月的懷孕過程中產生很大的變化。隨著胎兒的成長,肚子慢慢撐大了、代謝增加了、骨質流失了、荷爾蒙改變了,連飲食與作息也都為了胎兒得小心翼翼,而生產時又需要用力、出血、流汗,才能將寶寶平安娩出。所以在懷抱新生命的喜悅時,其實也是媽咪們掌握調理和保養身體的好時機,透過坐月子讓身體與心靈有足夠的休息和復原,可以讓媽咪、寶貝和所有家人都有更美好的開始。做好產後護理很重要聽過「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的說法嗎?這句話傳神地表現出生產對女性身體的影響,也點出產後坐月子的重要性。「坐月子」的產後保養最早可追溯至距今兩千多年的西漢,當時稱之為「月內」,指的就是產後休養的儀式性行為。生孩子讓女性的身體與生活出現巨變,從人妻到人母、從外人到家人,因此透過坐月子,能協助媽咪順利度過人生的轉折。處於「血不足,氣亦虛」狀態傳統坐月子的方法和觀念,強調多吃、多補、多睡、少動,這是早期農業社會中婦女生活操勞,營養容易不均衡,因此趁著坐月子可以理所當然的休息和進補,一方面為了有充足的奶水哺乳,另一方面則是增強體質,以便日後能夠繼續勞動。因此傳統的觀念認為,沒坐月子或月子坐得不好,可能會讓日後出現腰痠背痛、小腹突出、乳房下垂、內臟下垂、子宮下垂、膀胱下垂、陰道鬆弛、眼力受損等後遺症,老一輩的人也對於坐月子有諸多的限制與禁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坐月子」,則是考量產婦生產時用力與出血造成體力耗損,處於「血不足,氣亦虛」的狀態,因此大約需要6至8週的時間來恢復到懷孕前的生理狀態,中醫認為「坐月子」是生產後增進健康,改進體質的大好時機,除了讓懷孕時撐大的肚皮消退,這段時間的調養正確與否,也密切關係到未來的身體健康,尤其是過敏、皮膚黑斑、怕冷或手腳冰冷、掉髮、便秘、皮膚鬆弛、水腫、體重過重或過輕等問題,只要把握住生產的機會來調整或治療,並按照正確的方法坐月子,便可以讓媽咪未來有更健康的身心狀態。生產時失血耗體力那麼西醫的觀點又有什麼不同呢?其實西醫認為:產後的病痛和後遺症,多屬於個人的生理差異或姿勢不當所引起的,和坐月子與否並無絕對關聯;不過,媽咪在懷孕和生產過程的確會失血並且耗費不少體力,所以在產後獲得適當的休息與營養照顧其實也是有道理的。「適當的飲食調養」加上「充分的休息」絕對是坐月子的兩大原則。早期婦女待產的過程非常冗長,醫療技術和設備也不如現代,生產過程除了大失血氣,傷口也容易裂開,而因為女性會陰部的血流豐富,一旦傷口裂開感染的機率便會大增。血氣對女性來說十分重要,自然生產平均失血量是500cc,剖腹是1,000cc,舉例來說:一個體重50公斤的女性,身上的血液大約有4公斤,生產一次便會流失四分之一的血液,體力的衰耗可以見得,因此產後除了要避免傷口感染,還要注意因體力衰耗而容易受風寒。雖然現今生產的風險大幅降低,生產方式除了自然生產,還可以視產婦和胎兒情況選擇催生或剖腹產,縫合技術與材料也很進步,媽咪們甚至能一生產完便下床走動,但「坐月子」的智慧仍然傳承了下來,其方式和內容也與時俱進,如果選擇到專業的坐月子中心,更能讓媽咪們心無旁騖的調養身體,在短期間內容光煥發,同時學習新生兒的照護知識。(本文作者/鄭志堅)(摘自/產後快瘦,從坐對月子開始!/方舟文化) 

懷了孕的處女?!少女處女膜未破竟懷孕!

懷了孕的處女?!少女處女膜未破竟懷孕!#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可樂、醬油、沙威隆、微波爐等,竟然都被拿來當作避孕的妙方!網路上避孕的方式百百種,甚至網友還提供,只要體內射精後,女方勤奮跳,把精子給「抖」出來,就可以達到避孕的效果!以及認為不把處女膜弄破,就可以避孕的迷思,也流傳千里。然而,這些避孕荒唐妙談以及青少年對避孕常識的不足,使得我國青少年懷孕的案例不斷的攀升。「媽!我......懷孕了」,根據WHO統計,全球青少年因為避孕知識不足,導致全球平均每十位年輕人,就有高達三位曾經不小心中獎懷孕;對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陳菁徽醫師也表示,超瞎避孕法在門診中也經常遇到,年輕人依賴從網路獲取資訊,但網路充斥錯誤建議易造成避孕失敗,甚至有些青少女連自己懷孕了都不知道!陳菁徽指出,她的門診出現過一個案例,女方處女膜明明沒有破掉卻懷了孕,讓大家都非常詫異,原來經過仔細詢問後,發現男女雙方都以為,只要不把處女膜弄破,在陰道口射精,就可以避免懷孕,也讓這位少女成了神奇的「懷了孕的處女」。對此,奇美醫院婦產科蔡永杰醫師則指出,正確的避孕方式,應該是所謂的「雙重防護法」,也就是保險套加上避孕藥,雙管齊下才能夠真正的達到完全防護,因為男方只戴保險套的話,還是有百分之十五的機率可能受孕,而青少女(年)由於心理和經濟皆尚未獨立,不能負擔意外懷孕的風險,因此婦產科醫學會建議,若能搭配使用口服避孕藥,避孕效果才會最好。

保險套仍有15%懷孕率 醫倡「雙重防護」

保險套仍有15%懷孕率 醫倡「雙重防護」#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10位青少女中,就有3人曾經在青少年時期懷孕過。奇美醫院婦產科醫師蔡永杰表示,青少年不要有性行為是最有效的避孕方法,但若無法避免,應採取「雙重防護法」,女生口服避孕藥,男生使用保險套,可同時有效避免及預防性傳染疾病。不過避孕藥是處方藥,應詢問專業婦產科醫師才可使用。網路上流傳的避孕方式百百種,但小心錯誤資訊易造成避孕失敗,連懷孕了都不知道!蔡永杰說,台灣更有6成民眾發生第一次性行為是在無避孕的情況下,若是太年輕懷孕生子,對母親及孩子都會有許多後遺症。他說,正確規律的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失敗率小於1%,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像是有癌症、惡性偏頭痛,或35歲以上有抽菸習慣、肝功能不佳等症狀患者都不適合使用。北醫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菁徽表示,戴保險套並不是可完全避免懷孕的方法,保險套的意外懷孕率仍有15%,且許多男性其實都沒有確實的戴套措施,以為有戴就好;而體外射精也是無效的方式,因在射精前,分泌物裡會殘留精子,隨之進入陰道;再者,女性最喜歡推測的安全期,更是危險的避孕方式,尤其對於經期不規則的女生,由於精子通常可在體內存活3-5天,非排卵期也是有可能懷孕,通常安全期都是用來推算排卵時間幫助受孕。

婦女生產照護服務品質 我明顯不足

婦女生產照護服務品質 我明顯不足#懷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目前全台368個鄉鎮中有156個沒有婦產科醫師,偏遠地區該比例更高達83.3%。立法委員吳宜臻表示,台灣目前每十萬孕產婦人口只有9.3位婦產科醫師,婦產科醫師非常不足,造成日前新竹發生孕婦漏夜排隊掛號產檢情形,已嚴重影響準媽媽的生產照護服務與品質。 近十幾年來,台灣已呈現產婦高齡化趨勢,35歲以上高齡產婦的比例,從70年1.9%攀升至93年的9.8%、100年的17.8%。高齡產婦是高風險產婦,身心負擔比一般產婦來得大,如早產、妊娠糖尿病、高血壓與孕期焦慮等。然而目前並沒有因應的配套措施及衛教,預防高齡產婦風險的發生,政府對於台灣母親的照護明顯不足。 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理事長表示,24小時親子同室原意為快速建立親子間的親密感,然而,醫院提供這項服務時,實務上產生許多問題,造成產婦諸多困擾及不便,並且經常執行過當,形如強制,如:今年在某醫學中心就發生兩起母嬰同房中寶寶猝死的事故;護士夜間多次巡房、寶寶哭鬧,打擾媽媽及同房其他產婦的休息;媽媽累了想將寶寶送回護理站卻遭拒絕等。再者,為徹底執行母乳哺餵,母嬰親善院所規定不得提供奶瓶、安撫奶嘴及配方奶粉,這樣的規定等同於強制媽媽的意願與需求,使得當媽媽母乳不足、因身體狀況無法哺餵母乳或選擇不哺餵母乳時,無法得到應有的服務。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理事長表示,醫院不應該創造需求,但應該滿足媽媽的需求,且依照家人經驗,寶寶吃奶嘴並不會影響寶寶繼續喝母乳。此外,在母嬰親善院所認證題庫中更出現完全忽視媽媽感受的「正確」答案,如產後若媽媽發生乳房脹痛,護理人員第一時間關心的是媽媽是否有正確哺乳,卻不是立即先舒緩媽媽的疼痛。推動母嬰親善立意良善,但評鑑規範不合理,且醫療院所為了通過評鑑,執行又過於僵化無視個別媽媽的需求,反而對母親是不親善的。 迎接母親節的到來,給媽媽一個友善的孕產婦照護才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因此呼籲政府,一、應增加編列生產相關之預算;二、研擬合理的產檢、生產制度,包含次數、規格及給付;三、在同時尊重母親自主的前提下,重新訂定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基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