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

天意?48歲婦女結紮16年竟懷孕

天意?48歲婦女結紮16年竟懷孕#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彰化一名48歲婦女因月經慢7天且乳房有點脹,前往婦產科求診,醫師原先認為不可能是懷孕,因她已結紮超過16年,加上有些年紀,但在病人的堅持下,還是替她做了尿液檢驗及陰道超音波,赫然發現子宮裡有一個5週的妊娠囊,這樣結紮數年又懷孕的機率,醫師說大概只有千分之一。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表示,所有避孕方式都有一定的失敗比例,輸卵管也一樣,結紮以後會再接通的機率大概是千分之一。因此提醒婦女如果月經過期,即使有做避孕措施,如結紮手術,仍有可能懷孕,建議要找專業的婦產科醫師檢查,比較安全妥當。蔡醫師也提供7種常見的避孕方法,讓大家做參考:● 「永久避孕法」:女性結紮輸卵管、男性結紮輸精管,避孕成功率99.9%,此種避孕法主要是阻止精子與卵子相遇,但須到醫院進行手術。● 「長效型避孕藥」:每天都需要吃的避孕藥,是透過藥物抑制排卵及使子宮內頸膜發生變化,避孕成功率99.9%。● 「事後避孕藥」:是一種速效型避孕藥,於性行為後服用,它不受月經週期限制,有高效、簡便、經濟、易接受等優點。● 「子宮內避孕器」:避孕原理是防止受精卵在子宮著床,避孕成功率95%以上。● 「保險套」:避免精子和卵子相遇,避孕成功率80-90%。● 「外用避孕膏」:包括避孕藥膏、藥膜,是使用含殺精子藥物的可溶性藥膜,來減低精子的活動能力,避孕成功率70-80%。● 「安全期」:根據排卵規律避免生育期性生活,來達到避孕效果,成功率70-80%。

樂閱讀/懷孕期間能求神拜拜嗎?

樂閱讀/懷孕期間能求神拜拜嗎?#懷孕

既然說是活在當下,懷孕時就好好的懷孕,拜神也不必急於這一時。鬼神之間其實就是一體兩面的看待,若是以淺顯的區分,或許也可以這樣理解:有人拜的鬼稱為神,沒人拜的神稱為鬼。自古以來人們對於?神?的具體定義總是語焉不詳,例如說文解字的解釋為:「神,是指人所感知高於魂體的『靈性存在』;或是:『造物者』;或是:神,引出萬物者也。」以上這些解釋相信看不懂的人應該很多,要真看得懂那也可以當神了。神之一詞,我按陰陽的說法將它理解為:清輕上揚之氣為陽為神,濁重下沉之氣為陰為鬼,亦清亦濁陰陽交雜之氣為人。人因陰陽交雜相互磨盪,因此人的肉體具有力量,純陽或純陰之氣無法交錯磨盪,因此僅有能量而沒有力量,所以陰、陽二者的能量必須透過人體假合才能產生力量。簡單來說,神會趨附於人身,鬼也會趨附人身,二者的能量與人身疊合之後,人體陰陽比例重新調整,陰氣重時就是所謂的「卡陰」,陽氣重時人也會顯得亢奮難持,但這不叫「卡陽」,因為陽氣是輻射外放,不容易卡在體內。神是由陰轉陽的一種能量體,促使它陰陽轉化的作用力,我們可以姑且稱它為「功德力?,功德力促使陽體再次蛻化為神體,故而說:神者,靈性之光。凡有靈性之光者,都稱為「神」。孕婦懷孕時,體內的胎兒純淨無暇,就如同朝陽初昇一樣,具有靈性的光芒,一般傳統稱為「胎神」。懷孕期間孕婦最怕的就是「犯胎神」,民間所說的犯胎神,一直以來也沒有一個具體的邏輯說法,只知道懷孕期間胎神每日佔據不同的位置,孕婦要小心翼翼避免觸犯胎神。如果男女結合父精母血孕化成胎,便是所謂的「入神」,神居於母體內要等待時間長成肉體,在此期間會有諸神來犯,需靠母親、祖先、守護神保護才能安然渡過成長期降世人間。諸神來犯的原因很多,民間傳說有一種邪法稱為「奪舍法」,據說古時候有練邪魔歪道的人,由於年紀大了雞皮鶴髮,在練成「奪舍法」之後,可以不再經由生死輪迴重新投胎,而是去找到一名孕婦,做法驅趕孕婦肚中胎兒的靈體,強行霸佔胎兒的軀體重新出生。乍聽之下會覺得不可思議或是像天方夜談,但在沒多久之前,有個武漢人來找我聊拜拜,閒談時他告訴我,他老家有個老師傅,號稱年輕時得高人傳授「奪舍法」云云,雖然沒有親眼遇見這位老師傅,但至少證明確有不少人得知此法。現在這種方法大多已經失傳,不管真假至少說明一件事,懷胎期間的胎兒是很脆弱的,必須小心謹慎的守護才能安全誕生。基於此點,廟宇是六道眾生往來之處,神每天坐在案上接受的不只是人的請託,還有其他無形界的眾有情物,也和我們一樣在那兒跪拜求神,特別是佛寺因佛只願力,寺內外盤桓眾多請佛超生的無形阿飄,是好是壞是善是惡我們也分不清楚。雖說三赦、三庫也是拜神的一種,但其中所含的法術成份更高於一般拜神,因此,為了避免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孕婦還是暫時先不要入廟拜神為宜。 (本文作者/王品豊)(摘自/這樣拜不會錯/春光出版)

類風溼性關節炎婦女 也可勇敢懷孕

類風溼性關節炎婦女 也可勇敢懷孕#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醫師們呼籲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一齊「健康樂活、持續治療」!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蔡嘉哲理事長表示,大多患者以為殘廢主要是中風或脊椎損傷所引起,殊不知關節炎才是造成殘廢的第一成因,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旦發病不積極進行治療,2年內關節就容易開始產生不可逆的損壞,呼籲病友們要積極治療,持續用藥。蔡理事長說明,美國花在關節炎和相關風濕疾病治療的預算約為其GDP的2.9%(近3%),換算下來相當於健保署一年的預算,在照顧關節炎病患上的治療花費可說是相當龐大;除此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發病後不積極治療,平均壽命恐減少約4年(5-10年),且好發族群(40歲以上的中年女性)中有29%的病人在5年內恐失去工作能力,造成社會、國家、個人很大的損傷,因此呼籲病患要積極治療。懷孕又想又怕 人母與疼痛該如何選擇因好發族群是女性(約為男性的3倍),因此當類風濕性關節炎婦女有懷孕需求時,又該如何治療以及可能面對的風險,都要進一步詳細了解;此外,病友在準備懷孕期間就必須開始停止用藥,根據不同藥物(生物製劑)的半衰期不同,停藥的時間長短也不一定,且免疫調節藥物效果良好的Methotrexate也必須停用,患者擔憂疾病復發的風險,而不敢輕易嘗試懷孕,因此如何才能確保母子均安,讓病友們勇敢懷孕生子,就顯得相當重要。懷孕期間 7成患者病況可能因而減輕國泰綜合醫院風濕科陳堃宏主任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大多是女性,懷孕生子往往是病友不敢奢求的夢想,因為第一個面臨的掙扎,是恐懼可能因家族遺傳因素,讓下一代和自己一樣飽受關節炎痛楚(醫師表示機率低);根據研究指出,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發生和體內雌激素變化有關,懷孕後約有75-90%的女性病友會改善病況,但也有高達9成的病友在產後一年,病情會復發且惡化。若產後遇復發惡化風險 積極治療也能有效控制鑒於這種情形,陳主任建議,其實只要病友在產後依照病況、診斷,盡速用足夠劑量進行治療,讓因停藥而惡化的病情快速得以控制,是可以讓懷孕生子無後顧之憂的;目前生物製劑的治療成效佳,病友是可以勇敢懷孕的,僅要產後根據病況客製精準治療策略,持續治療,不僅能提升改善病友生活品質,也能健康享受天倫之樂。

懷孕跟哺乳可不可以打疫苗?依種類判斷

懷孕跟哺乳可不可以打疫苗?依種類判斷#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婦女共同的疑慮!懷孕期間或哺乳婦女是否能在孕期和哺乳期間施打疫苗?如果不知懷孕,施打後才發現懷孕,會不會對腹中胚胎造成影響?藥師表示,懷孕期間若非必要,就不要接種疫苗,除非是以下情況考量,如孕婦得到感染機率很大、萬一感染對於孕婦或胎兒,會產生很大傷害、且疫苗對於孕婦與胎兒不會造成危險,即可注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江嘉翎表示,季節流感疫苗、H5N1疫苗、A型肝炎及肺結核菌皮膚測試皆可在計畫懷孕或妊娠期間接種,不會造成畸胎的風險;但子宮頸癌疫苗在接種後2個月內應避孕,以免畸胎發生;MMR則需避免接種後3個月內懷孕,以免流產。水痘疫苗是絕對禁止在懷孕期間施打的疫苗,也需避免在接種後3個月內懷孕,否則將增加畸胎及流產機率。疫苗不可亂打!與醫師和藥師充分討論再進行哺乳期間的婦女擔憂接種疫苗後,藥物會經由乳汁分泌而讓嬰幼兒喝到摻有藥物的母乳,但目前研究證據顯示,哺乳並不會影響疫苗效力,也不會影響嬰幼兒。A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疫苗、季節流感疫苗、MMR及結核菌皮膚測試,皆可讓哺乳婦女接種,但仍有許多疫苗沒有進行臨床試驗,所以在施打前仍需與醫師或藥師討論後再接種較為恰當。用藥安全 是懷孕和哺乳母親持續重視的問題至於狂犬病疫苗懷孕及哺乳婦女是否可以接種?感染狂犬病病毒後,其致死率高,所以依照疾病管制署狂犬病防疫措施,仍建議懷孕婦女若遭野外動物或流浪犬貓抓、咬傷,需接受狂犬病疫苗接種,降低感染狂犬病風險;狂犬病疫苗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證據資料顯示,哺乳期間婦女施打此疫苗並不會造成嬰兒危險。江嘉翎藥師最後強調,懷孕前、後及哺乳期間的用藥安全,一直以來都是媽媽擔憂且重視的問題,與醫師及藥師詳細討論,小心慎選接種疫苗種類,才能為妊娠及哺乳期間做好完全準備。 

樂閱讀/懷孕可以養貓嗎?

樂閱讀/懷孕可以養貓嗎?#懷孕

「醫生,我先生要我把貓咪送人,因為他聽說貓有寄生蟲,會讓寶寶畸形。」這裡提到的寄生蟲,指的是弓漿蟲。這是一種以家貓為宿主的寄生蟲,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為萬一在懷孕中初次被傳染,可能造成先天性胎兒感染,發生嚴重的病變。這些病變包括:腦內鈣化或腦積水、嬰兒癲癇或腦性麻痺、眼球視網膜脈絡膜炎等。要如何得知孕婦有沒有遭受弓漿蟲的感染,可以經由血液中抗體IgG與IgM的變化來做判斷。若診斷為孕期中近期的感染,就需要抽取羊水,利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來偵測裡頭有無弓漿蟲DNA的存在。超音波也可以提供一些診斷的輔助,可以探測胎兒的顱內有無鈣化或積水的病灶。所以懷孕當中真的不能養貓嗎?對於一般人來說,答案當然很簡單:不能養就不要養啊!可以對於一些所謂的「貓奴」的愛貓者來說,作這個決定,可是比刮身上的肉下來還要痛苦啊!呼應文中的第一句話:貓咪是無辜的!其實好好的預防,風險是相當小的,況且,醫學文獻中也記載,弓漿蟲的傳染,生食(特別是生肉),以及被汙染的水源才是最大的傳染途徑!以下是預防的方法:1)先帶您的貓咪給獸醫師檢查。2)別讓您的貓咪吃生肉生食。3)自己也不要吃沒有煮熟的肉類,並且注意砧板、刀叉與流理台的清潔。4)避免不潔的水源。5)盡量避免清理貓咪的糞便。6)勤洗手。 (本文作者/楊濬光)(摘自/懷孕寶典!媽媽好孕,寶寶才好運/所以文化出版)

樂閱讀/白蘆筍完成的革命

樂閱讀/白蘆筍完成的革命#懷孕

對我們這一輩的人來說,白蘆筍都是罐裝產品,幾乎與「不好吃」同義。罐頭裡的白蘆筍軟軟爛爛的,充滿罐頭味,還帶點微酸,令人不了解它的存在意義何在。當然,一定有人喜歡那種軟軟爛爛的口感吧。但大部分人應該都會無意識地覺得:「這什麼玩意兒!」立場與罐裝櫻桃相同。反正,對我來說,它就只是單純的裝飾品。在餐廳點菜,白蘆筍作為菜餚配飾端出時,我也不會夾來吃。由於這樣的緣由,我想我們這一輩在各自成長之後,都親臨過白蘆筍的革命。白蘆筍革命,指的是對非罐裝白蘆筍的驚奇感動落淚,清楚意識到「我已今非昔比」的瞬間。我忘了地點在哪了。只記得是六、七年前的義大利餐廳。朋友幫所有人合點了白蘆筍作為前菜。認為罐裝白蘆筍等於不好吃等於不懂其存在意義的我,還小雞肚腸地想「果然有這種人物啊」,隨即默默決定「愛幫人點菜的人……算了,我的那一份給別人吃好了」。我真是無知,真是蠢啊。上菜時,服務生給每個人一支煮到熟透再用奶油(Butter)略炒過的白蘆筍。數量少得可憐,本應該讓給別人的白蘆筍,結果卻被我秒殺,並且讓我大為驚駭。這是什麼東西呀?白蘆筍不都軟爛不堪嗎?然而這種帶著微甜,與奶油十分搭配的濃郁口感是怎麼回事?如果這是白蘆筍,肯定隱藏著什麼跨世代的白蘆筍陰謀吧。比如說有個白蘆筍大王之類的人物認為,若是讓太多人知道它的美味,白蘆筍會絕種,所以決定把它當成祕密。他一定是有大小眼的分別,義大利人可以知道,法國人可以知道,但是不能告訴日本人。由於這個陰謀,我們只吃得到罐裝白蘆筍。直到近年,那位大王因為世代交替或其他原因,由一位博愛寬宏的大王繼任,他認為「這麼好吃的東西,應該讓全世界的人知道!」於是改弦更張,讓日本也知道生鮮的白蘆筍。一定是這樣的。……呃,其實一定有更合理的原因,但是,即使沒去那家義大利餐廳,現在初春時節也都能在蔬果鋪的攤位上看到生鮮的白蘆筍了。這種光景在二十年前,真的打著燈籠都找不到啊。白蘆筍的事前準備很麻煩,像是用加了醋的滾水煮過,或是浸在煮水中直到冷卻等,所以我甚少買它,幾乎都是在餐廳才吃。但有一次,一位朋友來我家,簡單兩三下就用它做成了一道菜,給了我莫大鼓勵。她沒做任何事前準備,用了極尋常的手法烹調。而她所做的白蘆筍料理,是義大利麵。先將義式培根(Pancetta)快炒,然後將在義大利麵鍋中稍微滾開的白蘆筍丟進炒鍋,最後加入煮好的義大利麵和鮮奶油,就完成了。做法十分簡單,但非常好吃。從此之後,我不再考慮繁複的準備工作,也學著買白蘆筍回來做菜。而其中水煮後用奶油快炒還是最好吃的一道。可以撒點起司,與鮮奶油的口味也很搭。就新食材來說,平常大概只能想得出這種做法,不太能活用。不過,這樣就夠好了。畢竟這時節不吃的話,又得等到明年才吃得到。另外,白蘆筍其實是隔絕陽光的蘆筍,不知大家是否都知道這個常識。我知道的時候,心裡還想:「哪有這種事!」簡直像開玩笑嘛,不曬太陽所以才變白嗎!我有幾個北海道的女性朋友,肌膚大多白皙美麗。所以我常會覺得她們是「非故意地占便宜」。大體上,這兩者應該是同樣的道理吧?綠蘆筍會不會覺得白蘆筍的白也是「非故意占便宜」呢。哎,我說笑啦。(本文作者/角田光代)(摘自/今天也謝謝招待了/遠足文化出版)

懷孕飲食不健康 小孩出生後恐較具攻擊性!

懷孕飲食不健康 小孩出生後恐較具攻擊性!#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媽媽們懷孕時,可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別再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小心小孩子出生之後,不但會影響到孩子健康,還會影響到孩子往後的個性!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澳洲迪肯大學與挪威科學家的研究指出,懷孕期間母親吃得不健康,孩子的脾氣可能會變得暴躁!懷孕飲食不健康 不只影響寶寶身體連心理也會有問題這份研究,以上萬名母親與小孩為分析對象所得出,調查結果發現,媽媽懷孕期間,飲食如不健康或是不營養,生下來的孩子不只身體健康會受到影響,甚至連心理及行為上都會出現問題,包括,憂鬱、焦慮、過動、脾氣暴躁等情況,甚至較具有攻擊性。對此,研究人員指出,為了孩子的健康,建議媽媽們懷孕期間,最好要有正常且健康的飲食,才能讓孩子出生後,能夠快樂長大。

破除懷孕迷思 可信度見仁見智

破除懷孕迷思 可信度見仁見智#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什麼!懷孕期間可以喝酒、喝咖啡、染髮跟做自己喜歡的運動?一本備受爭議的新書指出,禁止上述行為其實只是一種母性迷思?自己的一套!懷孕可飲酒、喝咖啡這本書的作者艾蜜莉‧歐斯特(Emily Oster)反駁一些懷孕期間該注意的「古老撇步」,提倡孕期中應該實施更輕鬆的生活方式、無須太過壓抑,如可以喝酒、喝咖啡和染髮等,當然這些觀點引起廣大爭議;在書中,她認為一天一杯酒,是適宜且健康的,當然酌量的咖啡也不會影響胎兒,且孕期中增重速度過慢是比過快來得令人擔憂,總總陳述都顛覆傳統的想像。艾蜜莉是一名經濟學家,對於懷孕有她自己的觀點,並引用各式資料來佐證,重新寫了一套「懷孕準則」,她認為目前有關懷孕的食物限制已經過時,如酒精並不會影響胎兒智力的發育和行為;並說明她提供的「新標準」要不要相信取決於個人,並用自己的例子來說明,歐斯特女士在三年前懷孕,當時她被醫師建議要戒掉咖啡,一連串強迫式的要求(準則),讓她不開心也非常受挫。強迫式的要求 其實是母性迷思?於是她查閱許多有關食用咖啡的資料,發現根本都是錯誤的,於是她拒絕聽從,持續適量飲用咖啡,而另一項是關於飲酒的限制,她看過文獻後總結出自己的一套,認為孕期前3個月、一週1-2杯酒是適當的;最後還發現染髮和運動也是可行的,但僅有一項必須避免就是園藝活動,因為會增加接觸泥土中寄生蟲的風險,而孕婦若感染寄生蟲,會傳染給胎兒而影響健康,所以必須注意。但她的相關論點其實不受青睞及信服,衛生署發言人表示,孕期飲酒可能導致胎兒酒精症候群(foetal alcohol syndrome)或影響胎兒出生時的體重,他們的建議還是希望孕婦能避免酒精,至於其他說法可能還是要依造個人情形和專業醫師討論後,才能得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