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

低溫持續,高血脂恐比高血壓更有中風危險!醫:壞膽固醇是最大關鍵

低溫持續,高血脂恐比高血壓更有中風危險!醫:壞膽固醇是最大關鍵#高血脂

近期氣溫驟降,不論是中風、心肌梗塞或主動脈剝離的機率都提高,醫師表示,急性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發生除了是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更不可忽略的還有高血脂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問題;如果有高血脂、抽菸習慣者,特別是低密度膽固醇控制未達標的人,長期下來都會讓血管損傷,如果沒有做好疾病控制,甚至可能導致二次中風或心肌梗塞發生。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志展醫師表示,以高血脂病患來說,因為血管裡有膽固醇斑塊,天氣一冷,血管收縮,這些斑塊便可能因為擠壓而脫落、阻塞血管,導致急性心肌梗塞發生。「膽固醇越高,發生心血管疾病像是中風、心肌梗塞風險也更高,因此定期關注膽固醇數值相當重要。」 醫:低密度膽固醇標準必須因人而異 一般檢測膽固醇的檢項有分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林志展醫師提到,民眾對血脂管理的概念往往沒有像是血壓、血糖來得清楚,特別是與心腦血管疾病息息相關的低密度膽固醇,更是一定要注意的數值。 林志展醫師表示,由於低密度膽固醇即便過高,身體也沒有明顯不舒服,因此警訊往往都被忽略,但低密度膽固醇是漸進式破壞心血管,對於高風險族群來說,標準必須更嚴格審視。 一般成年人如果沒有三高或抽菸習慣,低密度膽固醇標準值是以< 130 mg/dL來檢視,但如果已經有心血管疾病者,則應該要控制在70 mg/dL以下,如果是曾發生心肌梗塞、中風、周邊動脈疾病,且合併糖尿病或其他第二種ASCVD(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者,更是極高度風險者,低密度膽固醇必須限縮在55 mg/dL以下。對低密度膽固醇的控制,林志展醫師強調「越低越好」,之前有說法擔心過低與出血性中風有關,他解釋,很多研究都顯示,只要不是低於30 mg/dL都不用太擔心。 口服藥物副作用大,針劑讓病患有新選擇 目前在治療高血脂問題上,透過口服藥物抑制膽固醇合成是最常見方法,但長期使用,有些病患會有肝功能變差或肌肉疼痛等副作用,現在已有針劑型治療藥物,主要作用是增加低密度膽固醇的代謝分解,不僅可避免前述副作用,也能增進用藥順從性,幫助低密度膽固醇治療達標。目前控制低密度膽固醇的長效針劑,有每兩周與每半年施打1次的不同種類,提供病友不同的治療選擇。 林志展醫師提到,門診就有60幾歲的病患,1年多前發生過急性心肌梗塞,即便規律服藥,低密度膽固醇還是都一直接近200 mg/dL相當高,調整藥物仍無法改善,且心肌梗塞二度發作,幾乎快要失去治療信心;後來調整處方搭配長效針劑注射治療,1年之內低密度膽固醇就降到66 mg/dL,目前都控制穩定,持續朝理想目標55 mg/dL以下邁進。 林志展醫師提醒,曾發生過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族群,更要做好低密度膽固醇管理,不僅用藥要規律,每3個月~半年也要持續追蹤,低密度膽固醇的治療目標因人而異,更要時時監控藥物的有效性,一般來說如果有找到適合的藥物,在3個月內都會有50%以上的改善效果。高血脂病患除了注意膽固醇數值,也建議多以「地中海飲食」為主,搭配生活習慣的調整,才是疾病控制的最好方針。

快速減重不只傷身,小心引發「膽結石」上腹痛!醫:反覆發炎恐成癌

快速減重不只傷身,小心引發「膽結石」上腹痛!醫:反覆發炎恐成癌#高血脂

55歲王女士在某日午餐後,突然感到右上腹劇烈疼痛,甚至延伸到背部,讓她難以忍受,雖然沒有發燒、嘔吐或腹瀉等常見症狀,但就醫後醫師診斷為膽結石引發的膽絞痛,需立即進行手術緩解疼痛。花蓮門諾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楊晉瑞表示,建立少油、少糖的健康飲食習慣、適度運動和定期健檢,可有效減少膽結石的發生率。

近7成網友靠「飲控、運動」減肥沒效!醫揭「這關鍵」讓你一下就放棄

近7成網友靠「飲控、運動」減肥沒效!醫揭「這關鍵」讓你一下就放棄#高血脂

社交媒體讓現代人更加注重外表,稍微肥胖就容易產生外貌焦慮,但肥胖帶來的不只是心情焦慮,更存在健康問題和隱性疾病風險。一項肥胖調查指出,近3成網友認為肥胖帶來外貌焦慮,近5成因此感到自卑難過。醫師提醒,若想要改善身材肥胖,尋求專業減重門診幫助才是不二法門,可藉由手術、減重藥物介入,並搭配個人化飲食及運動計畫,達成減重目標。

糖友福音!成大醫院引領照護新時代 即時檢測助穩定回診 重拾健康新生活

糖友福音!成大醫院引領照護新時代 即時檢測助穩定回診 重拾健康新生活#高血脂

隨著全球高齡化趨勢來臨,糖尿病的罹患率也急速上升,糖尿病患者除了面臨必須控糖的健康管理,更重要的還有回診日常,台灣有超過250萬人確診糖尿病 ,對廣大糖友們來說,面對來回醫院的奔波與抽血的恐懼仍相當辛苦,如何讓糖友獲得更好的照護計畫,也是政府與醫療院所共同努力的目標。

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超標?常見4種降血脂藥物:「這1種」禁止搭燕麥

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超標?常見4種降血脂藥物:「這1種」禁止搭燕麥#高血脂

血脂主要由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所組成,一旦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數值超標,高血脂上身恐增加民眾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臨床上常見降血脂藥物有斯他汀、膽酸結合樹脂、纖維酸鹽衍生物、菸鹼酸等4大類型,食藥署建議,患者開始服用藥品後,應定期追蹤血脂控制情形及服藥狀況,即使血脂數值已恢復正常,亦不要隨意停藥。

高血脂「無明顯症狀」比癌症更致命!醫揭「這類人」致命率逼近2成

高血脂「無明顯症狀」比癌症更致命!醫揭「這類人」致命率逼近2成#高血脂

今年70歲的余先生,在56歲退休那年,接二連三遭遇家中變故,生活壓力倍增,長時間出現牙痛、肩背痠痛、呼吸不順、站起時暈眩等症狀,原以為是太疲累所導致,沒想到持續幾天後竟導致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緊急就醫裝心臟支架才從鬼門關前撿回一命,醫師告訴他,是因低密度膽固醇(LDL)過高,而導致心肌梗塞。

血脂過高怎麼辦?如何降低膽固醇?醫建議吃「3種好油」保護心血管

血脂過高怎麼辦?如何降低膽固醇?醫建議吃「3種好油」保護心血管#高血脂

飲食不忌口,小心高血脂上身恐致命!33歲朱先生是一名工程師,高壓工作讓他常大吃大喝,最近一次健檢報告卻發現血脂異常,至醫院新陳代謝科求診後,醫師建議他嘗試增加運動時間以及飲食調整,血脂數值逐漸改善,但仍未達到標準;後續配合藥物治療後,其血脂異常值才得以緩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