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

講座/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

講座/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高血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飲食快速西化,糖尿病的發生率及相關死亡率更是逐年快速上升。糖尿病人最常見的死因為心肌梗塞,主要導因於持續性的動脈硬化。且有報告顯示,60%以上糖尿病患者合併血脂肪異常現象,更容易發生動脈硬化相關疾病。因此如何控制飲食,將血脂肪控制在理想範圍內,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5月23日(三)舉辦營養講座,由陳昱彤營養師主講「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希望大家藉由此場團體衛教了解糖尿病相關飲食對策,常保健康。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時間:107年5月23日(三)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講座/高脂血症飲食

講座/高脂血症飲食#高血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大多選擇外食,但高熱量飲食、生活型態不正常,許多人已有高血脂而不知或不以為意。根據調查,台灣人高血脂率是20%,高血脂經常沒有任何症狀,卻是造成動脈血管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4/18(三)舉辦營養衛教講座,由營養師蔡瑄主講「高脂血症飲食」。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高脂血症病友們及關心健康飲食議題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高脂血症飲食時間:107年4月18日(三)上午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門診前洽詢:02-2249-0088

講座/高血脂用藥指導

講座/高血脂用藥指導#高血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當血液裡的脂肪超過正常標準,即稱為高血脂。血脂越高,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越高,究竟得了高血脂是不是一定要吃藥?血脂又該降到多少才好?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舉辦講座,由藥師陳曉琪主講「高血脂用藥指導」,將在課程中介紹目前降血脂的藥物種類,與理想的血脂控制目標。歡迎關心高血脂及用藥議題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高血脂用藥指導時間:107年1月10日(三)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2123(亞東醫院藥學部)

危險!老菸槍運將 開車突心肌梗塞

危險!老菸槍運將 開車突心肌梗塞#高血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位39歲計程車司機,深夜載客途中突然胸悶、冒冷汗,乘客機警提醒可能是心肌梗塞,建議儘速就醫。運將聽聞後不放心,載客後立刻驅車轉往急診就醫,確診為心肌梗塞,隨即進行緊急心導管支架置放手術,目前已康復出院。抽菸20年、作息顛倒 心肌梗塞找上門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陳韋成表示,患者無三高疾病,看似非心肌梗塞高風險群。問診才發現運將是老煙槍,每天會抽2至3包香菸,持續20年。加上為了增加收入長期開夜車,導致生活作息日夜顛倒,促使心肌梗塞發生。抽菸會加速冠狀動脈硬化,是惡化心血管疾病的潛在因素。近年心肌梗塞患者40歲以下的中壯年比例增加,多有吸菸、生活作息不正常等不良習慣,提高心肌梗塞的發生機率。若患有三高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更要特別小心。男性超過45歲、女性超過55歲,隨著年紀增長,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逐年增加。起床注意保暖 避免過油飲食常發生心肌梗塞的時間為清晨起床後2小時內,起床時應注意保暖,避免溫差太大環境。若有三高家族病史,多加注意潛在風險,提早預防。飲食避免吃太鹹、攝取太多動物性脂肪,若有冬天進補習慣,挑選低油脂、高纖維食材。運動頻率建議每週3至4次,每次持續30分鐘,有益血壓及調整身體狀況。陳韋成醫師表示,冬天發生心肌梗塞的比例稍高,近日天氣忽冷忽熱變化大,心血管疾病病人要格外注意。若覺得持續胸悶、胸痛,並伴隨著冒冷汗、左上臂疼痛,或是脖子、下巴、牙齒有酸麻的感覺,可能是心臟缺氧,必要時提早到心臟科就診,藉由心電圖、抽血判斷是否潛在心血管疾病風險,提前預防與治療。

講座/高血脂飲食指南

講座/高血脂飲食指南#高血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三高問題令人煩惱,尤其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不定時炸彈,時時都要留意身體狀況。日常的保養跟照顧不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還能幫助維持身體狀況。其中,飲食佔了很重要的角色。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舉辦講座,由營養師蘇筱媛主講高脂血症的飲食指南,歡迎三高病友、家中有高脂血症患者、或是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一起為健康打下基石。(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高脂血症的飲食指南時間:106年12月7日 (四)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父母罹冠心病 孩子罹病風險增75%

父母罹冠心病 孩子罹病風險增75%#高血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60歲的林先生工作壓力大,有多年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病史。狀況控制良好,除了運動容易喘,沒有特殊不適症狀。健康檢查時發現冠狀動脈有嚴重硬化、狹窄可能,住院接受心導管檢查,診斷為冠狀動脈心臟病。採用達文西手術系統進行微創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林先生住院2週後就能出院。家族病史、三高患者 冠心病高危險群臺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張燕說明,冠狀動脈心臟病多年名列我國10大死因之一,又稱冠心病,是冠狀動脈內腔產生慢性硬化斑塊,使血管內腔發生狹窄或阻塞,導致含氧血無法通過冠狀動脈到達心肌,造成心臟缺氧而產生心絞痛或心臟衰竭等症狀。冠心病患者嚴重可致心肌梗塞、急性心律不整,引發猝死。男性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是女性的2至3倍,除了年長者容易罹病,若父母有早發型冠心病,父親在55歲前發病、母親在65歲前發病者,孩子的罹病風險分別增加75%、60%,兄弟姊妹有罹病者,風險則增加40%。有吸菸、喝酒等不良習慣、患有三高者、生活壓力、心理壓力極大者,也是冠心病的高危險族群。戒菸酒、控制三高 平時紓壓降風險傳統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對高齡者、骨質疏鬆患者、糖尿病患者具危險性,病人不僅需要修養數月,日常活動還會受到限制。但透過達文西機械手臂,則無需鋸開胸骨,輕易從微創切口置入所取下的血管,縫合成新血管,恢復效果大幅提升。張燕醫師呼籲,預防冠心病要從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除戒菸酒、少吃紅肉、控制三高外,也盡量不要讓自己長時間處於高壓、高度緊張的狀態。若本身是高風險族群,建議前往心臟內科做詳細檢查,一旦發現冠心病,應聽從醫師建議服藥及治療。

作息規律血脂飆高?全因甲狀腺低下症

作息規律血脂飆高?全因甲狀腺低下症#高血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6歲的林小姐,生活作息規律,攝取足量蔬菜,油炸不沾。以往血脂檢驗數值正常,但最近半年血脂開始偏高,想藉運動改善,但總膽固醇仍上升。進一步檢查,發現林小姐過去曾有水腫、怕冷、疲倦症狀,確診為甲狀腺功能低下,經過甲狀腺素補充治療後,血脂已經改善。好發中年、產後婦女、甲狀腺曾發炎者開業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表示,甲狀腺是位於頸部前下方的內分泌腺體,激素會影響全身新陳代謝。甲狀腺低下症指甲狀腺無法製造足量的甲狀腺激素供給身體所需,造成全身性的代謝速度變慢,可經由病史、抽血檢驗及症狀來診斷。何一成主任說明,甲狀腺素會增強膽固醇代謝,加速膽固醇從膽汁中排出。甲狀腺低下症好發於40至50歲女性、生產後或曾甲狀腺發炎者。甲狀腺功能低下,與家族性遺傳、甲狀腺發炎、腦下垂體功能異常、曾接受放射性碘治療、曾接受甲狀腺切除手術相關。常見症狀有體重增加、嗜睡、畏寒、四肢浮腫、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應變慢等。勿過量食用花椰菜、甘藍、飽和脂肪治療方式主要透過藥物治療,長期服藥補充不足的甲狀腺素。飲食需注意十字花科蔬菜勿過量食用,如甘藍、花椰菜、白蘿蔔、油菜,可能會抑制身體合成甲狀腺素,飽和脂肪食物亦勿過量進食,並且攝取足量蛋白質。何一成主任提醒,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狀較不明顯,容易被忽略。甲狀腺低下長期未治療,可能會引起心臟衰竭、肺水腫、聲音沙啞、血液膽固醇濃度上升等併發症,確診後應配合醫師長期服藥治療。假使數值恢復正常,仍須留意定期追蹤,以免甲狀腺發生變化而不自知。

每44分奪1命 10大死因它排第4

每44分奪1命 10大死因它排第4#高血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冬天即將來臨,中風高危險期將屆。中風所導致的失能將影響生活品質,同時造成照顧者的負擔,腦中風甚至會導致死亡。腦中風好發於60歲以上民眾,而且男性多於女性。腦中風致失能甚至死亡 家屬負擔重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主因,有6分之1發生率。失能不僅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沈重的負擔,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4位,奪走近1萬2千條寶貴性命,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國人對於腦中風的恐懼不下於癌症,除了致死率之外,最令人擔心的是中風引起的失能。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表示,台灣中風登錄資料庫顯示,初發中風病人在中風1至3個月,失能比例是5、6成左右。飲食掌握3多2少原則 遠離腦中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罹患糖尿病、心臟病或中風、短暫性腦缺血,務必做好慢性病管理,一般人也需要自我評估罹病風險與採行預防措施。世界中風組織表示,9成的腦中風與幾種危險因子有關,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律不整與肥胖,而不運動、不均衡飲食、吸菸、飲酒等等壞習慣亦是成因。王英偉署長提醒,除了評量罹病風險、定期測量血壓,有任何醫療疑問一定要徵詢醫護人員,在日常生活上採取更積極健康管理行動,控制三高、戒菸酒、控制體重與BMI、規律運動、飲食均衡,飲食方面更該掌握3少2多原則,少調味品、少油脂、少加工食品、多蔬果、多高纖,遠離腦中風的威脅與傷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