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

醫訊/懷孕與哺乳~如何用藥才安全

醫訊/懷孕與哺乳~如何用藥才安全#懷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期待肚子裡的新生命平安健康誕生,是每位得知懷孕的準媽媽最大希望,但在孕程中難免會有生病的時候,常會陷入該不該吃藥的兩難,而正值哺乳期的婦女也會有相同困擾,究竟該如何是好呢?所以,亞東醫院特規劃「孕期及授乳用藥安全」講座,邀請陳佩汝藥師主講,陳藥師將告訴聽眾孕期與授乳用藥的注意事項。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此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孕期及授乳用藥安全時間:101年12月12日(三)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台北捷運亞東醫院站,新北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1樓思源廳洽詢:02-7728-2123線上報名

她為懷孕不惜一切 終喜獲雙胞胎!

她為懷孕不惜一切 終喜獲雙胞胎!#懷孕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她為了懷孕,而進行試管嬰兒,但是意外出現嚴重腹水的現象,卻笑說,這是甜蜜的負荷!日前,一位31歲蔣小姐(化名),因結婚後,肚皮一直沒有動靜,但是眼看家裡的兄弟已經連生三個小孩,夫妻倆心理著急了,於是到醫院進行試管嬰兒,但醫生勸別太急著做,因為有婦人曾發生早發型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太急恐引發腹水情況。而幫這位婦人看診的婦產科蔡鋒博表示,婦人做試管嬰兒的時候,取了19顆卵,14顆受精,但後來有發生早發型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所以建議她先冷凍胚胎,下個月植入胚胎比較安全。但是,家裡經營稻米事業的她,因稻米即將進入收割期,所以堅持一定要馬上植入胚胎。而科蔡鋒博說,他們慎選了2顆5AA級的囊胚期胚胎植入子宮,也告知如果懷孕,可能會腹部積水。沒有想到在驗孕前5天就發生由懷孕胎兒胎盤分泌的HCG(人類絨毛膜刺激素)所引起的,晚發型卵巢過度刺激(Late onset OHSS)。之後,婦人開始出現嚴重的腹水現象,蔡鋒博指出,她總共進行了11次的抽腹水減壓;每次抽腹水都將近1200㏄,最少的一次是600㏄,最多的一次是2400㏄(11次,總共14400㏄)。我問她,「沒聽我勸會後悔嗎?」她說,「這是甜蜜的負擔。」然而,她經由多次抽腹水減壓與施打白蛋白及點滴,在第10天後,終於在超音波看到2個胚胎,而進入緩解利尿期之後,肚子一下子消了下去;蔡鋒博也驚訝的表示,這恐怕是他遇過抽腹水最多一次的病人,可是在經過一番努力之後,婦人可能喜獲雙胞胎,也讓所有的辛苦沒有白費。

沒懷孕有乳汁?竟患泌乳激素瘤

沒懷孕有乳汁?竟患泌乳激素瘤#懷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性朋友若沒有懷孕卻分泌乳汁千萬別大意!小心腫瘤作祟!一名35歲的洪小姐因自己沒有懷孕卻有乳汁而到台北醫院乳房外科求診,經抽血檢查發現泌乳激素異常,並發現有一個小於1公分直徑的腦下垂體腫瘤,乳房外科林水龍院長確診為『泌乳激素瘤』,經治療後,目前已無乳漏現象。林水龍說,導致泌乳激素昇高的原因如懷孕、運動、壓力,或甲狀腺機能過低症、慢性肝腎疾病、胸部創傷、腦下垂體腫瘤、中樞神經及下視丘疾病等;腦下垂體瘤有很多種,洪女士所患為泌乳激素瘤,一般為良性腫瘤,偶有惡性。症狀如月經不正常、不孕症、乳漏症,女性發生率較男性高。林水龍進一步說明,泌乳激素是腦下垂體所產生的內分泌荷爾蒙,主要的功能為促進女性乳房乳汁分泌,產後除非哺乳,否則泌乳激素將會降低。泌乳激素正常值為30ng/ml以內,生理性或藥物因素影響多在100ng/ml以內。而腦下垂體腫瘤超過一半以上無臨床症狀,若產生症狀則包括腫瘤對其週圍結構,特別是視神經及其交叉的壓迫造成頭痛、視力模糊。治療『泌乳激素瘤』的方法有藥物或手術治療。林水龍指出,藥物治療如可抑制泌乳激素。微小腫瘤經治療後,約80%病患的泌乳激素值會恢復正常值,巨大腫瘤約有60%病患的泌乳激素值會恢復正常。而10%的病患對藥物無反應。至於腫瘤大於1公分以上、對藥物無反應或有神經相關症狀,則可考慮手術治療。

40歲前卵巢衰竭 泡芙小姐懷孕難

40歲前卵巢衰竭 泡芙小姐懷孕難#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20歲的林小姐到門診來求診,即將步入禮堂的她,因為月經沒來,喜孜孜的要來驗孕,可是驗孕結果是陰性的,難掩落寞的她好奇的說:「也許是籌辦婚禮的壓力太大,讓自己月事不正常的吧?」,趕緊安排了超音波檢查子宮、卵巢,結果卻發現子宮內膜很薄,卵巢上也找不到小卵泡,各種跡象顯示她有早發性卵巢衰竭的跡象。大千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蘇文祥醫師於是幫林小姐安排了抽血,檢查血液中荷爾蒙的濃度,赫然發現她體內的女性荷爾蒙濃度只有20微單位,還低於標準值,而且濾泡刺激素超過30微克,顯然已經符合「POF」,早發性卵巢衰竭的診斷標準了。蘇文祥醫師稱這些病人為「泡芙小姐」;早期卵巢衰竭指的是40歲以前卵巢功能喪失,不能再排卵及產生月經的一種病況。39歲的淑娟已有一女,她雖然想再生,無奈努力了大半年也沒有消息,於是到不孕症門診求助。由於淑娟已經超過35歲,而且超過15年未懷孕,我們立即安排她抽血,檢驗卵巢功能;結果出來了,她血中的濾泡刺激素(FSH)只剩下30微克,「阿母」指數(AMH)更掉到只剩下1.5微克。可能必須接受卵子捐贈與試管嬰兒的昂貴治療,才能如願再當媽媽了。淑娟嘆了口氣說:「我早幾年來就好了!」。卵巢庫存量是一有限的,並且隨著年齡增長而遞減,是一條老化的不歸路,泡芙小姐對於不孕症醫師而言是最大的挑戰之一,這類病人的卵子太老、品質不好,受孕率自然低,通常花再多錢也無法回春,其實大多數不孕症檢查和治療都是健保給付的,根本不花錢。有需求的苗栗鄉親一定要積極就醫,絕對不要蹉跎歲月,錯過懷孕生子的好時機。

「孕」勢不佳!準媽媽腳部爬滿蜘蛛網

「孕」勢不佳!準媽媽腳部爬滿蜘蛛網#懷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龍年即將進入尾聲,同時也進入產子的最後高峰期,不少準媽媽在懷孕的過程中發現下肢佈滿可怕蜘蛛網的靜脈曲張症狀,造成腿部疼痛痠麻的情形發生,嚴重時,甚至引起血栓性靜脈炎或靜脈栓塞等危險情況,準媽媽們可輕忽不得!婦產科醫師吳志奮建議,婦女在懷孕時應注意體重維持並配合孕期使用彈力襪或在產後服用植物製劑,可輔助改善靜脈曲張造成的不適症狀。根據臨床研究統計顯示,約有1/3的孕婦在懷孕第一胎或第二胎時,產生不同程度的下肢靜脈曲張或微血管擴張症狀,孕婦更被視為靜脈曲張的高危險群之一!主因是隨著懷孕週數增加,婦女的子宮會因逐漸增大而壓迫到骨盆腔及大腿附近的血管,導致血液從靜脈向心臟回流的過程受到阻礙,造成回流異常;此外,懷孕前已有明顯靜脈曲張症狀、孕期中體重過重及因工作需久站或久坐的孕婦,都容易增加靜脈曲張的惡化情形。孕婦常見的靜脈曲張症狀,如:腳部明顯浮現蚯蚓般的腳筋或蜘蛛網般的紫紅色細絲狀血管,不僅有礙美觀,最重要是造成孕婦腿部不時疼痛痠麻,嚴重的情況甚至造成靜脈栓塞、血栓性靜脈炎等潛在危險,影響孕婦的身體健康;然而,孕婦靜脈曲張發作的部位不一定在雙腿,頸部、會陰部及肛門的痔瘡等也是另一種型態的靜脈曲張,吳志奮提醒婦女,懷孕時期的靜脈曲張不宜使用藥物或手術治療,只能依靠日常調理,像是穿著漸進壓力式的醫療級彈性襪、保持適度的運動習慣(散步、慢走)、睡眠時將雙腿抬高或以32℃以下的溫水泡腳,都可助於腳部血液循環,同時減輕靜脈曲張帶來的不適感。吳志奮呼籲懷孕婦女,在懷孕期間雖較易引發靜脈曲張的現象發生,但通常此症狀在產後就會逐漸舒緩,建議婦女若在孕期發現嚴重的靜脈曲張現象,除了在生活中調理外,也可在做完月子、身體恢復產前狀況後,補充市面上以馬栗種子成份萃取的植物製劑,輔助改善及舒緩靜脈曲張症狀的困擾;另外,如症狀較為嚴重的婦女,可尋求專業醫師諮詢,再來規劃是否要以手術徹底解決靜脈曲張問題。

躁鬱症婦女懷孕治療新進展

躁鬱症婦女懷孕治療新進展#懷孕

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躁鬱症婦女面對懷孕生產,除了同樣會遭遇一般婦女所面臨的身心壓力與變化,還承擔病情和治療因素所帶來的負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林世光表示,這些包括:病情穩定的維持,治療藥物的選擇、以及在懷孕期和產後的調整,生產前後生理的變化,育嬰的壓力、睡眠品質變差,帶來病情波動風險。從前的觀念迷思下,往往躁鬱症婦女和家人採取兩極作法,或者放棄懷孕生產,或者甘冒病情的不穩與復發危險,自動停藥來面對懷孕和生產。林世光指出,俗稱躁鬱症的雙極性情感精神病,是病程中有憂鬱期,也另有躁期的精神疾病,有明顯復發傾向。根據調查估計約1%的人,一生可能發生此病症。躁鬱症患者平均發病年齡約30歲,在女性正是懷孕生產的主要時期。有身心健康的母親,才是懷孕平順以及生產時母子均安基礎。有了正確認識與落實措施,孕育嬰孩可以不再是躁鬱症婦女的奢望。林世光進一步表示,研究指出,躁鬱症婦女其實仍能擁有健康懷孕生產的機會與選擇。重要的是需要有詳盡病史、病情評估,明確醫病溝通和知情同意,治療評量與藥物選擇,建立病患及家屬的自我監測與配合,在懷孕期間規則產檢,在周產期有良好照護。關於躁鬱症婦女的懷孕與生產,在精神藥物治療的觀念與措施,近年來已有好些重要新進展。一、病史、病情的評估過去觀念認為,懷孕期對躁鬱症婦女的病情復發,是相對低風險時期,主要乃來自於此時期的精神科住院率及自殺率皆較低的觀察。然而,新的調查指出:在懷孕期間,躁鬱症婦女不少會有出現輕度到中度的憂鬱症狀,尤其當停止藥物治療之後。同時,產後往往是精神病情不穩與復發的風險時期,在躁鬱症婦女可高達20-50%,比在其他精神疾病都還高。二、病患及家屬的知情同意、自我監測與配合鋰鹽對胎兒發育,有報告可能會造成神經管道缺損(neural tube defect,約13.4/1,000)或先天心臟三尖瓣膜缺損(Ebstein's anomaly,約10.7/1,000)。而新近的報告,孕婦服用鋰鹽出生的嬰兒,在長期認知功能追蹤,與正常對照並無差異,以上都應知情並審慎衡量個別狀況。病患宜學習自我情緒狀態的評量,以及家屬協助觀察。若有嚴重嘔吐或進食異常,也要讓醫師知道及時作處理。而使用鋰鹽的孕婦,需要配合專門醫師指示,接受血中濃度監測。三、治療評量與藥物選擇固然孕婦宜避免不必要的服藥,然而躁鬱症婦女若預備懷孕,對於是否使用藥物治療及其選擇,特別是復發風險高躁鬱症婦女,都應由專門醫師評估治療之需要性,以確保婦女在懷孕期間與產後的精神穩定。當需要藥物治療時,應配合醫療指示,以避免多重藥物,及必要時期使用為原則。鋰鹽(lithium)療法在躁鬱症懷孕婦女的預防復發,有諸多研究支持,仍值得審慎考慮。預備懷孕的前三個月,開始服用葉酸,有助預防胎兒神經管道缺損。也常用於治療躁鬱症的valproate(俗稱帝拔癲)和carbamazepine(俗稱癲通),則因對胎兒的畸胎危險高,孕婦應該避免使用。另一較新的藥物lamotrigine(俗稱樂命達),對於躁期的療效,需更受驗證。雖然對比較以憂鬱期為主的躁鬱症個案,可以考慮。躁鬱症婦女在整個懷孕期、乃至於周產期的照護,均宜有專門醫療評估。四、懷孕期間規則的產檢目前產檢相當進步,對有先天心臟結構缺損以及明顯神經管道缺損的胎兒,有很高機會得以早期發現。而有心臟瓣膜缺損的嬰兒,在現代醫療也有很好的手術治療方法。五、周產期有良好的照護即便懷孕期未使用鋰鹽或其他藥物治療的躁鬱症產婦,也應該考慮在產後隨即恢復適當的藥物治療。且孕婦在懷孕後期的生理轉變,可能會使藥物代謝有明顯變化,尤其是鋰鹽的血中濃度。有接受藥物治療,包括鋰鹽的孕婦其產嬰,宜有新生兒科專門醫療評估與照護。

營養飲食治療新觀念 讓妳好「孕」報到!

營養飲食治療新觀念 讓妳好「孕」報到!#懷孕

文/沐光營養師程涵宇王太太是一位長輩,之前她請教我一個問題,因為她兒子結婚3年了,可是媳婦兒的肚皮總是沒有動靜,她有些著急甚至帶著埋怨。其實,不孕症已經是現在常見的文明病,不孕症的盛行率在國內外都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在台灣不孕症的盛行率大約15%左右,即平均每10對夫妻當中就有1.5對為不孕症所苦,想要擁有好「孕」,就要從自身飲食調整做起,只要吃對食物培養適合受孕的體質,想懷寶寶不用再燒香拜佛卻苦無音訊!坊間中醫調理,西醫藥物治療外,你可以擁有更根本簡單的飲食治療方式! 飲食也要對症下藥:排卵不順?補鐵質女性生理期間大量流失鐵質,使女性易患有貧血,若身體缺乏鐵質容易使紅血球供氧不足,受孕機率也會隨之下降,甚至無法排卵。高鐵食物排名:1.動物性鐵質:鴨血、豬肝、牛肉。2.植物性鐵質:紅莧菜、山芹菜、茼蒿。預防子宮纖維瘤 預防不孕蔬菜水果要吃夠蔬菜水果能降低子宮內纖維瘤機率,預防不孕!建議份量:深綠色蔬菜一天一碗+彩色蔬菜一天一碗,搭配水果一天兩碗。曾有服用口服避孕藥習慣的女性容易流失葉酸,應注意葉酸的補充! 植物性高葉酸食物:毛豆、芝麻、莧菜、荔枝。男性精子活動力不足?鋅對於男性精子的製造與品質息息相關,針對男性多補充鋅可增加精子活動力.常見的缺乏如素食者,鋅的攝取量較不足,流失情形也較一般人多,要多加注意!富含鋅食物前五名:牡蠣,小麥胚芽,紅蟳,葵花子,牛肉。補充維生素C及E 降低流產機率女性補充維生素C及E能降低流產機率,並使卵子結合力上升,維生素C也有助葉酸及鐵質被吸收,一同食用有加乘的作用,建議水果一天攝取兩碗的分量,以確保水果的量足夠;另外維生素E也可幫助細胞的完整使男性精蟲到數目、量與活力都會增加,缺乏維生素E會造成男性睪丸的功能退化,間接影響生育力.維生素C及E皆為抗氧化營養素,在準備懷孕前三個月至一年有補足,對於男女方生育力都將大為提高。富含維生素C前五名水果:釋迦,香吉士,龍眼,奇異果,芭樂富含維生素E前五名食物:小麥胚芽,糙米片,麥片,葵花子,芝麻易造成不孕的因素減少咖啡因:研究顯示咖啡因會影響女性受孕機率,舉凡咖啡,茶,可可,巧克力此類刺激物須減少食用,咖啡一天不要超過一杯250CC為準。 避免菸和酒精:抽菸會導致男性精蟲品質降低,活動力減少,酒精會影響受孕,攝取過多造成酒精中毒,胎兒畸形等嚴重後果.研究顯示一周攝取250CC酒精將會導致生育力下降1/3,準父母記得在規劃懷孕前三個月至一年期間避免飲酒。抗生素、抗憂鬱藥物影響生育力藥物方面如抗生素、抗憂鬱藥物、利尿劑、治療胃潰瘍藥物、降血脂藥物,皆會影響懷孕營養,甚至影響生育力,如有準備懷孕的父母可以告知請營養師以營養、飲食治療的方式改善疾病並同時補充好孕食物。想要喜獲麟兒,要從平常飲食開始注重,夫妻一同努力,調整體質之外也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建議女性可針對活絡骨盆運動多嘗試,每日運動20分鐘,配合上述飲食相輔相成,相信擁有好「孕」並非難事。早日開始好孕飲食,生育力自然提高,也能避免流產或胎兒發育不足的問題.若需要設計三個月以上好孕飲食並體質調整,建議前往營養師門診尋求營養師協助,請營養師為您量身訂做最適合的菜單,早日獲得好「孕」,相信您也可以!

你想要懷孕嗎? 健康生活從飲食做起

你想要懷孕嗎? 健康生活從飲食做起#懷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統計,現代人受不孕困擾的夫妻,不論是國外或國內,比率都有升高的趨勢,而在台灣,平均每10對夫妻,就有1.5對有不孕的症狀。程涵宇營養師表示,如有不孕,除了中醫調理或是西醫治療之外,其實可以多多注意日常生活的以食習慣,可簡單的提高授孕的機會。程涵宇營養師說,女性生理期來臨的時候,通常會流失大量的鐵質,而如果身體缺少鐵質,將會減少紅血球的供氧量,降低受孕機率,因此女性可多補充鐵質食物,例如,牛肉、鴨血、豬肝、紅莧菜、山芹菜、茼蒿。時常用避孕藥的女性,也應多補充葉酸食物,例如,毛豆、芝麻、莧菜、荔枝。男性部分,鋅其實對於精子的製造息息相關,男性如果多補充鋅能夠提升精子的活動力,例如,牡蠣,小麥胚芽,紅蟳,葵花子,牛肉都是富含鋅的食物。另外男性與女性,都應該多多補充維他命C及E,能夠降低流產率,並使卵子結合力上升,維生素C也有助葉酸及鐵質被吸收,一同食用有加乘的作用。維他命E也有助精子數目與活力的增加。至於其他該注意的事項,不外乎就是培養正常的飲食習慣與正常作息,例如,少喝酒少抽菸,少喝咖啡並且注意藥物的使用,因為實驗證明喝酒,降低精子的活動量,嚴重者甚至會導致胎兒畸形。程涵宇營養師提醒,想要喜獲麟兒,要從平常飲食開始注重,夫妻一同努力,調整體質之外也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建議女性可針對活絡骨盆運動多嘗試,每日運動20分鐘,配合上述飲食相輔相成,相信擁有好「孕」並非難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