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

銀髮族每日一萬步 健康有保固

銀髮族每日一萬步 健康有保固#銀髮族

根據統計,在所有的年齡層中,老年人是最不運動與創造最高醫療保健支出的組別。為了維持良好的健康,老年人(年齡超過65歲的成年人,或50-64歲有慢性疾病或功能損傷的成年人)應根據其能力和條件,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避免久坐行為,以及利用多樣化的運動減少醫療支出和預防疾病的發生。許多醫學報告都建議,有規律身體活動的老年人,長期參與有氧運動和肌肉訓練活動是可以增進個人健康避免提早老化的產生。高雄立市凱旋醫院職能治療師 夏榮輝說,這些預防性建議明白指出,老年人應主動從事各類型的運動,以減少心血管疾病、中風、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骨質疏鬆、肥胖、某些癌症、焦慮和憂鬱症的風險,以及提升心理上安寧的感覺、降低身體功能受限、殘障的發生與英年早逝。美國疾病預防與管制中心建議老年人的身體運動量為每星期至少5天,每次至少3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或每星期3天,每次至少20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在10分等級中,如果坐著的分數是0分,盡全力是10分時,中等強度的身體運動是5至6分,此類運動會增加心跳和加快呼吸。而高強度運動是7至8分,心跳會明顯加快與伴隨呼吸急促的現象。因為同樣的運動在不同的老年人所表現的狀況會因人而異。因此老年人在從事運動時,應該依照計劃有目標的執行,注意「何時做?」「何地做?」「如何做?」,以獲得足夠的體力活動。夏榮輝表示,例如步行對一些老年人是一種中等強度的運動,可以超過30分鐘,但對某些老年人卻是高強度的運動,就只能從事10餘分鐘。此外,每星期至少二天從事肌肉力量和耐力訓練,訓練時針對主要肌肉群(軀幹、臂和肩、腿)從事10至15次漸進式重量訓練、阻力訓練,以助於改善肌肉骨骼系統功能。而運動前還須先做至少10分鐘的柔軟操,針對主要肌肉群與肌腱做靜態拉張的動作,每次10至30秒,重複3至4次,以維持肌肉的彈性與靈活性,增加平衡能力,避免受傷和減少跌倒的風險。有氧運動的進行,不強調一、二次高強度的劇烈活動(跑步、登階、跳繩),夏榮輝建議多次中等強度的運動(園藝修剪、快走、騎腳踏車),而且例行性低強度的日常活動(自我照顧,做飯,休閒散步或購物)也必須從事。更重要的是應從幼童開始,學齡兒、青少年、成年人也都需要適合其年齡層的身體活動,以維持個人健康的身心理狀態。從事運動時,老年人應該依據個人身體功能與體能狀況設定計劃,隨著時間針對靈活性、平衡性、有氧運動與肌肉重量訓練等活動循序漸進從事,以獲得全面性的身體運動。並且應當鼓勵老年人定期自我監測,了解自身的身體活動狀況及重新評估是否更改計劃,以提高健康、延年益壽。【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1. 每日10,000步的能量消耗相當於每日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的能量消耗。2. 每日不足10,000步者,不要立刻增加至10,000步,以現在能力每星期增加5%-10%,慢慢增加至10,000步較適宜。3. 每次運動至少10分鐘,每日累積30分鐘以上,就會有效果。※輕度運動─快走時感到心跳加速。※中等強度運動─慢跑時感到有些喘。

北市救護車加強自主管理 避免警鳴器遭濫用

北市救護車加強自主管理 避免警鳴器遭濫用#銀髮族

臺北市人口稠密且醫療資源豐富堪稱全國之冠,目前登記立案救護車共計187輛,其中消防局72輛,公、私立醫院70輛,其他為救護車營業機構或安養院等機構所有。然而,北市地狹人稠,更突顯民眾對緊急救護需求等問題,所衍生的各項議題更是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重視的。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自97年起接獲民眾陳情救護車相關問題的案件中,以警鳴器音量太大最多(佔34%),其次為疑似涉及交通違規事件(佔23%)及人員管理及服務態度問題(佔16%)。由上述民眾反映的事件可知,救護車的警鳴聲雖可能偶會影響民眾居家安寧,但是警鳴器之使用在於確保緊急傷病患救護任務之時效性,因此該局已積極訂定「臺北市救護車警鳴器使用時機相關規定」,為避免警鳴器遭濫用,明定如非屬重症院際間轉診、出院、就醫及載送病患回程等情況不得使用警鳴器。另外為降低救護車警鳴器音量分貝,已實施「救護車警鳴器音量自主管理」之措施,包括:救護車於夜間(10PM至翌日6PM) 配合降低警鳴器音量至95分貝以下、宣導救護車抵院前100公尺關閉或調降警鳴器音量(只開紅色閃光燈)等措施。此外,衛生局定期督導醫院及救護車營業機構落實相關規範,並列入年度督導考核項目,藉此除維護民眾的生活品質之外,同時兼顧救護車的行車安全。在救護車的服務品質管理方面,民眾陳情以人員服務態度、濫用路權或執勤違規等案件較為常見。為提升救護車服務品質,除落實既有之緊急醫療相關法規,衛生局業於97年推行「民間救護車機構自主管理」,其項目包括: (一) 人員管理(如出勤前嚴禁飲酒、抽煙或嚼食檳榔、須隨身攜帶救護資格證書)、(二) 車輛維護(如車輛性能正常、出勤後依流程消毒、廢棄物處理)等13項查核項目。救護人員出勤前須逐項完成並檢視自主檢查表,目的為提高救護效率,建立救護人員自律精神及榮譽心,不但可提高民眾對其服務品質與人員素質之觀感,亦可作為機構評核救護人員之重要參考。衛生局呼籲,民眾若發現救護車輛有違規之具體事實,請記下救護車的車牌號碼並向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檢舉(電話: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7122),大家共同為臺北市的緊急救護品質把關。

因應少子化衝擊 北市提供”日間照顧服務”

因應少子化衝擊 北市提供”日間照顧服務”#銀髮族

76歲的廖爺爺(化名)自2年前經醫師診斷患有失智症,平時皆由廖奶奶(化名)一人獨自照顧,因廖爺爺的日常生活作息日夜顛倒,也因此影響到廖奶奶也跟著作息顛倒、照顧負荷過重。但在廖爺爺開始到日間照顧中心受託後,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廖奶奶表示:「廖爺爺會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參與日照中心舉辦的讀報、肢體運動等活動,而我就能夠在他白天在日照中心的這段時間喘息,日照中心真的減緩許多我的照顧壓力。」失智症患者因為認知功能障礙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干擾行為,使家庭照顧者比失能長輩者承受著更大的負擔,不但要接受患者在個性、日常作息、身體活動上的改變,還要隨時安撫個案的情緒反應,長期下來常導致照顧者產生身心負荷症狀,影響身體健康與正常社交活動。如前述的廖奶奶必須在一般家務外花費更多的精神與體力來照顧廖爺爺,導致身心壓力大並已影響到生活品質,但在廖爺爺接受日間照顧服務後,廖奶奶的照顧負荷明顯地減緩了,而此案例僅是臺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服務的個案之一。隨著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及少子化的衝擊,許多家庭將面臨照顧失智、失能者的責任,照顧者除需兼顧自身工作及家務以外,更需花費龐大的精神與體力來照顧家中的失能家屬,生活品質也隨之受到影響。為了滿足逐年增長的失能人口對於長期照顧的需求,已市長照中心提供多項長期照顧服務措施,而「日間照顧」為服務項目之一,目的在使家庭照顧者能喘口氣、緩和照顧壓力。目前臺北市日間照顧中心共計8所,提供多元化文康休閒活動、肢體運動訓練…等照顧服務,除了可以增加個案的活動力及社交能力外,也暫時取代家庭照顧者繁重的照顧工作、獲得喘息機會。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凡設籍且實際居住臺北市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皆可向北市長照中心提出日間照顧服務申請:一、滿65歲以上,經本市長照中心評估為輕、中度失能者;重度失能者將視機構是否具備收託能力而定。二、滿55歲以上,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者,或經衛生署評鑑合格之區域級以上醫院、精神專科醫院診斷為失智症,並載明CDR評估為1至2分者。相關補助標準則依個案失能程度及經濟狀況提供合理補助,社會福利身分為低收入戶者由政府全額補助;中低收入戶者補助90%;其他對象補助最高60%,期使長期照顧制度能長久推展。衛生局建議與叮嚀有意申請日間照顧服務之民眾注意以下事項:一、訪視參觀不可少:家屬可不定時作訪視(例如用餐時間、活動時間),參觀中心平日的照顧品質,並應於受託後與中心工作人員保持密切聯繫。二、詳盡告知有必要:家屬應在個案受託前,提供關於個案的特殊習慣,需要特別照料應注意的細節等,可以事先列點或記下來,提供日照中心作為照顧時之參考。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同時呼籲家中有需要申請日間照顧服務或其他長期照顧服務之民眾,可多加利用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按9或至長期照顧資訊網站:http://www.health.gov.tw/Default.aspx?tabid=521查詢相關資訊。

老年健康周全性評估 全面提升生活品質

老年健康周全性評估 全面提升生活品質#銀髮族

八十歲的張奶奶(化名)生活一向活躍,除高血壓以及輕微漏尿困擾,似乎沒有別的健康問題,一個人住在老房子裡,一樣能將自己生活打理的很俐落。近幾個月來,朋友發現張奶奶參加聚會次數越來越少,住國外的兒子打電話回來,媽媽回話越來越簡短。親友前往探視才發現張奶奶已經兩星期沒出門、房裡盡是尿騷味,不知今夕是何夕,這一段日子來發生什麼事也想不起來,只知道彷彿什麼時候好像摔了一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陳怡村說,隨著歲月累積,老年人常身有多重疾患,各系統恆定性較差,再加上常合併其他心理或社會問題,所以當面臨急性病症或慢性病急性發作時,他們的臨床表現常是不典型且不具任何特異性。陳怡村指出,老年人健康問題往往被低估的相當嚴重,因此需要有一套全面而詳盡的評估方式-老年周全性評估,不僅針對疾病方面的評估,還包括心智、情感、社會、以及環境方面的評估。進行周全性老年評估的首要目標為增進老年人生活品質,維持老年人良好生活功能狀態,以使老年人維持其獨立性及最佳生活品質。陳怡村還說,目前多數常態門診服務常因時間短缺、診間空間不足等限制,只能著眼於單一專科、甚至次專科問題,而未能將老年人複雜多樣的相關身心問題偵測出來。另外,老人因使用太多藥,及藥物相關交互作用及副作用所產生的問題並不在少數,且多數並不自覺。經由許多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完整周全性老年醫學評估可以改善存活率、降低醫療費用、減少急性病房使用、以及減少轉至慢性養護之家的機會。因此該院區推出老年門診,以周全性老年評估出發,於每週二下午及周四上午,提供年滿80歲以上民眾,或年滿65歲以上,併有以下狀況之一之民眾:(1)患有三種以上慢性病者; (2)近六個月內不明原因功能急遽下降,或經常跌倒、步態不穩、認知與情緒波動、營養及體重失衡、孱弱等老年症候群者。經評估後整理出相關議題與問題,進一步與病患和家屬討論處置方法和訂定目標,並視需要予以適當轉介。

歲末送暖 聖馬爾定探訪獨居老人贈暖被

歲末送暖 聖馬爾定探訪獨居老人贈暖被#銀髮族

歲末年終,寒冬送暖,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以實際行動關懷社區弱勢族群,由院長陳美惠帶領健康管理師、保健志工探視獨居老人並贈送暖被,希望在這樣一個閤家團圓的日子裡,也能將溫暖送給獨居的老人家。聖馬爾定醫院深耕社區,計劃建立東區各鄰里、各家戶健康管理服務,目前已在盧厝里、頂庒里、東山里建立銀髮族關懷站,並已為32戶共143位居民建立健康管理資訊,協助連結及轉介民眾所需的醫療和社會資源。在相關健康管理的訪視中,院方人員也進一步了解社區獨居老人的所需與不便處,主動給予協助和關懷。85歲的阿萬爺爺獨居在盧厝里羌母寮一貨櫃鐵皮屋內,不到兩坪大小的起居空間,簡單的陳設著床鋪和桌椅等。健康管理師李彩萍日前訪視時,發覺老人家在連日的低溫中,僅靠著一條薄被取暖;在得知阿萬爺爺的經濟狀況並不好的情況下,轉介黃丁基金會共同關懷,由院長陳美惠代表訪視和捐贈暖被,希望老人家能過個好年。院方人員協助檢視阿萬爺爺的生活環境,發現鐵皮屋雖然簡陋,但是屋外花木扶疏,草坪翠綠不雜亂,相當整潔。盧厝里長里長呂純足表示,這是里內居民和許多社區團體共同協助的愛心成果,包含獨居老人家的健康管理、生活起居環境等,都能維持一定的品質。聖馬爾定醫院與黃丁基金會共同關懷獨居老人,贈送暖被給包含阿里山鄉等村多位老人家禦寒過冬,希望長輩能感受社會溫暖、健康過好年。

簡易防跌運動 幫助老人健康樂活

簡易防跌運動 幫助老人健康樂活#銀髮族

在臺灣,跌倒墜落為65歲以上老人事故傷害的第二大原因,根據統計,我國老人跌倒發生率約在10.7%~20.1%之間,以臺北市而言, 1年約有3萬~6萬的老人發生跌倒;跌倒嚴重時除可能造成死亡外,亦對老人的生理與心理產生負面之影響,其中髖骨骨折一年約要花費30億元的社會成本,其他照護成本更難以估計。老人跌倒對於個人及社會可能造成極大負擔,然而老人跌倒並不是純然的意外,相反的,跌倒是可以透過許多方法加以預防,以下策略已被證實有效:環境改善、運動以及藥物調整等。臺北市今年度由內湖區、大同區、信義區與北投區,等四區健康服務中心,就各區醫療資源分布與人口組成等特色,結合跨領域之防跌相關議題,並融合中老年保健業務與安全社區營造等,於社區中開辦為期3個月之「保命防跌班」,建立以社區為中心的「長者防跌網」,期望有效降低北市老人事故傷害傷亡之發生,營造更安全的生活文化與環境。內湖區防跌特色計畫是以「健康老化」為主軸,依循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促進五大行動綱領為發展模式,透過結合內湖區老人服務中心、社區保健志工、防災科學教育館、社區藥局等單位與鄰里辦公室等公私單位之合作,來強化政府部門與民間的力量與效益,展現跨域多贏的局面,並共同提供長者老化過程中可能面對的各種健康、生活課題與方法,來協助社區中老年人「成功老化」;一來可提昇個人生活品質,二來更可降低家庭與政府部門的負擔,減輕人口老化對社會的衝擊。尤其,內湖區已於2005年成為全球第94個國際安全社區後,持續推動「老人防跌」更成為社區中銀髮族之重要安全議題。本年度內湖區防跌特色計畫,特別與台北護理學院彭雪英老師合作,針對60歲以上長者為實施對象,讓學員了解老化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的問題與改善方法。除了安排衛教知識的說明,以提昇學員的健康意識外,亦進行簡易的居家運動指導及訓練課程,如:以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之器材(如椅子等),設計簡易防跌操;特別在下肢肌力的訓練,改良日本文獻資料,設計「居家防跌運動333」,第一個「3」是抬腿板腳看(書)報30秒,第二個「3」是單腳站立刷牙3分鐘,第三個「3」是每日原地踏步300下。因在家裏隨時可進行且容易學習,故學員的接受度與執行度均相當高;此外結合5家以上社區藥局與醫療機構,針對慢性處方藥品設計「安全用藥」貼紙,提醒藥師特別宣導相關用藥安全知識。經過防跌班的訓練與安全用藥宣導後,老人在預防跌倒認知平均提高2分,腰臀圍與BMI也有顯著的下降,特別是與跌倒相關之平衡性、敏捷性等運動項目的檢測,單眼站立與八字步行的維持秒數,均較課堂前多1.5~2秒,多數項目檢測結果皆達到顯著效益;另外學員中有90%會安排定期的休閒活動、有95%以上會持續健走,顯示防跌班的開設,對長者預防跌倒是具有實際效益的。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銀髮族的健康更需要你我的關心,透過老人防跌班的開辦,與民眾日趨重視長者健康議題的情況看來,建立公私部門合作平台,以加強有關老人安全議題之推廣為勢在必得之趨勢;另外最值得提及的,內湖區還發展個人與團體衛生教育模式,讓社區老人能得到適當且妥善的照顧與關懷。期望能以內湖區防跌特色計畫為例,引發更多各區市民的認同與參與,以增進身邊長者對跌倒傷害預防的正確認知與能力,確實降低老人事故傷害發生與跌倒之機率,實現「健康老化  樂活終老」的美麗願景。

抗「老化」!保健從食衣住行育樂下手

抗「老化」!保健從食衣住行育樂下手#銀髮族

老年期是人生歷練與智慧累積最豐碩的時期,而「活得健康又活得愉快」,是每位銀髮族朋友最渴望追求的目標。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家醫科 - 林怡君醫師表示要達到這個目標,首先要了解「老化」在身體器官及生理功能產生的改變:例如:皮膚變粗失去彈性、口腔牙齦萎縮、感官功能變差…等等,皆屬於正常老化的一部份,只是每個人的老化速度不盡相同;有了這些認知,才能在心情上做最好的調適。其次是可藉由日常生活習慣的保養開始做起的。林怡君醫師分別依「食、衣、住、行、育、樂」提出銀髮族的保健之道。1.「食」方面:強調少鹽、少油、少甜食、少飽食(六至七分飽就夠了)、少動物性蛋白,也可少量多餐、多植物性纖維,多注重新鮮度,容易消化的食物比較好。2.「衣」方面:衣著宜簡單、寬鬆、通氣及吸汗,當然更要注意保暖與否。新衣服、新鞋子不要一次穿太久。 3.「住」方面:住宅宜簡單通風、陽光充足為佳,以居住舒適安全為原則。尤其須注意臥室、浴室與廁所的通道安全,不少銀髮族常在自宅意外跌倒而受傷。4.「行」方面:老年人要在適當的時機外出,不宜將自己與社會隔離。外出時不要趕時間,要注意交通安全,停看聽是基本原則,可跟著人群過馬路或移動,步態不穩時,要借重適當的輔具(如柺杖)來幫忙。5.「育」方面:多教育充實自己,多看書報雜誌,或者聽新聞媒體以及優質的電視報導,甚至學著上網吸收新知。行有餘力,還可以用自己的拿手本領教育他人。6.「樂」方面:一定要讓自己快樂起來,養花、種菜培養嗜好,常活動、少煩惱,多笑笑、永不老。多參與團體活動,不管是社區活動、宗教活動皆可;要活就要動,只要「高興地動」就是好的運動。「老化」既無可避免,也無法逃避,但由於醫藥發達,社會進步,環境的改善,進入老年期也不必過於擔心害怕。為了減少老年之後對他人的依賴,並盡可能獨立自主的生活下去,所以對疾病的防治更應重視。林醫師建議,銀髮族的保健之道,其實應自中年時就開始,甚至更年輕時,並盡可能排除致病因素,維護身體各組織官於最佳之功能狀態,而朝健康長壽的目標邁進。

「銀髮歡顏」展~ShowShow家中老寶貝

「銀髮歡顏」展~ShowShow家中老寶貝#銀髮族

您的家中也有「老寶貝」嗎?提供長輩多元且連續性照護的「迦南銀髮生活福祉中心」預訂在12/13 舉行落成典禮,台東基督教醫院特別公開徵選「銀髮歡顏」照片,希望透過一幅又一幅的影像傳達遲暮之年的長者依舊能保有喜樂、活力的青春樣貌。並藉著為人子女抒發的短文,喚起兒女對父母「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珍愛之情,這抑是「迦南銀髮生活福祉中心」成立的服務目的。凡參加此活動者,台東基督教醫院就會贈送一份回報禮,上面有「迦南銀髮生活福祉中心」代言人物迦迦阿嬤、南南阿公造型圖案之紀念品。徵件日期只到 11 / 12 (三)止,歡迎有興趣的民眾■ 徵件內容:照片+溫馨短語■ 徵選條件:(一)照片主角需年滿65歲的長者,性別、人數不限。(二)長者展現青春不老的活力、燦爛的笑容。(三)黑白照、彩色照,皆可。(四)報名者請寫下 100 字以內的配搭短文(圖說)。(五)每人以不超過2張為限。■ 收件方式:(一)一般照片:以不超過A4大小為限。(二)數位影像:請以數位相機(400萬畫素以上)拍攝,原始檔案大小為2272 × 1704像素以上的JPG 檔案。或提供A4大小( 29.7 × 21 公分 )解析度為300dpi 的JPG檔案。■ 寄送方式:(一)郵寄,請寄至台東基督教醫院發展室(950台東市開封街350號),並請註明「銀髮歡顏」照片特展收。(二)E-Mail,請寄至[email protected]電子信箱。備註:請自行上東基網站下載報名表,填寫個人基本資料及書寫100字以內短文,連同照片一併寄出。■ 活動洽詢: 089-960888 轉 1361 陳小姐。活動詳情請上:http://www.tch.org.tw/tch/11/2008/10/2008_10_07.php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