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

寒流來襲 冬日運動要注意?

寒流來襲 冬日運動要注意?#冬天

寒流來襲,氣象局也發佈低溫特報,每逢冬天寒流來襲時,因氣候變化差異大,加上血管驟然收縮或舒張,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作與復發,衛生局局長林奇宏呼籲民眾寒流來襲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應多關心長者,注意保暖、運動等問題,像是運動過後頭頸部的保暖,維持頭、手、腳全身血液循環順暢等,另外因為冬日天亮較晚視線不佳,最好等天亮後才出門。另外冬令進補或過年時的大魚大肉,高油脂、高熱量、高鹽分的食物,快速且大量的攝取進體內,如果沒有適量運動消耗熱量,反而對身體有害,此外衛生局也提醒,平時應多吃蔬菜水果、雜穀食物,但是冬日裡運動究竟該注意什麼?首要之務就是做好保暖工作,其次就是注意安全,尤其是老人家,最好天亮後再出門。衛生局表示,隨然規律的運動很重要,但是每個人都必須根據身體狀況及醫師的建議做調整,若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盜汗等情形,就應立即停止運動,也要避免深夜或大清早出門運動,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運動,且運動前要先暖身。 最後,若是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及三高高危險族群的老年人,突然感到肢體無力、口齒不清,有可能是中風的前兆,而胸悶、胸痛、冒冷汗則是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若有前述的症狀發作,請務必立即就醫,以免延誤黃金治療的時間3小時。

美容團隊研究:冬天看起來老4.7歲 黑眼圈作祟

美容團隊研究:冬天看起來老4.7歲 黑眼圈作祟#冬天

睡不好、熬夜,就容易出現黑眼圈,使人看起來精神不濟、氣色不佳,看起來似乎有衰老的跡象,不過愛美的女性可要更注意了,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等媒體報導指出,冬季因為日照不足,維他命D的缺乏,易使女性黑眼圈、眼袋加深,看起來平均比實際年齡多了4.7歲。這項研究由美國知名美容有機品牌的研究團隊發表,以五千名二十七歲至六十歲女性為研究對象,發現夏季出現黑眼圈、眼袋女性比率約為三成八,但到冬季比率卻增至八成二,因為冬季氣候變乾,皮膚皮脂功能降低,且冬天到日照不足,體內維生素D含量降低,影響腦內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的合成,容易使臉色看起來充滿倦容,加上缺乏日曬的皮膚會較透,因此有黑眼圈、眼袋的女性在冬季看起來會比夏季更為明顯,甚至讓外貌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了4.7歲,根據媒體報導醫師建議民眾,在冬日做好臉部保濕工作為佳。林新醫院附設醫美中心皮膚科醫師邱軍棠醫師則提醒,充足的睡眠可以減少皮膚粗糙及黑眼圈的發生,想要改善黑眼圈,平時就應避免熬夜,多吃一些維他命E,或是胡蘿蔔中的維他命A維持眼周組織正常機能。另外海帶富含鐵質,可以促進血紅蛋白增加,增強眼周皮膚輸送氧分和營養的能力,對於改善黑眼圈也有不錯的效果。優活推薦:●對抗黑眼圈 簡單輕鬆有撇步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708●「熊貓眼」是因有慢性疾病?醫師:要多觀察才能判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483●黑眼圈不一定是疲勞 可能是過敏反應引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16

怎麼預防冬季癢? 專家告訴你

怎麼預防冬季癢? 專家告訴你#冬天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皮膚科蕭毓良醫師表示,冬季濕疹屬於慢性濕疹,因為氣候乾燥而引起的皮膚變化,可能會有皮膚紅、脫皮,甚至皮膚變厚、苔蘚化等症狀,又稱之為、「冬季癢」,或「缺脂性皮膚炎」。蕭毓良醫師說,臨床上可以見到的症狀就是皮膚乾燥,合併大量的脫屑。因為極癢難忍,所以往往抓得遍體鱗傷,更嚴重的情況會乾裂流血。四肢是人體最容易乾燥的部位,小腿往往是最早出現冬季濕疹的地方,其他像大腿前面、前臂外側也都是好發部位。預防冬季濕疹,最重要的就是避免皮膚的乾燥,包括1.乾燥的季節,洗澡應少用肥皂或是清潔劑;2.不要用太熱的水持續沖洗容易乾燥的部位; 3.早晚擦適量的乳液或凡士林來補充皮膚的油脂;4.避免直接穿著毛料或麻的衣褲;裡面最好先穿一件純棉的衣服。

Menu